CN110208761A - 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8761A
CN110208761A CN201910475222.1A CN201910475222A CN110208761A CN 110208761 A CN110208761 A CN 110208761A CN 201910475222 A CN201910475222 A CN 201910475222A CN 110208761 A CN110208761 A CN 110208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school
data
frequency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52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8761B (zh
Inventor
孙福安
段方振
刘辉峰
郭亚坤
刘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63698 Troops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63698 Troops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63698 Troops Of Pla filed Critical 63698 Troops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9104752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8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8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8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8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87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 G01S7/4004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of parts of a radar system
    • G01S7/4021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of parts of a radar system of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属于海上相位标较领域。针对在未提前明确目标信号特性或者发生设备故障导致跟踪链路发生变化时,无法进行相位标校的问题。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按照路径配置文件读取相位文件,将其显示在相位编辑区,并保存至临时相位文件数据库中;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对路径配置文件进行修改,或在相位编辑区对相位进行添加、修改,编辑后的结果保存至临时相位文件数据库中;用户在软件界面参数拟合区输入相位数据,并保存至创建的待拟合相位数据库中;待拟合相位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向拟合获得的函数多项式中输入实时的微波自检相位,进行分段校相得到校相结果。本发明校相结果满足校相精度小于等于5°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跟踪接收机分段较相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
背景技术
跟踪接收机是跟踪系统的终端设备,其校相模块通过跟踪链路和信号与差信号进行角度标校得到方位、俯仰相位值和斜率,将标校值装订到跟踪设备参数中,实现相位取齐,用于跟踪时角误差解调,完成对目标自动跟踪。
对塔标校是跟踪接收机的常规校相方法。跟踪接收机通过接收标校塔信号进行相位标校,一般可以得到精准的相位值。当无固定标校塔时,则无法开展对塔标校。此时主要是采用相位监测手段来间接地监测相位的变化,并进行手动修正。由于温湿度等环境条件变化,跟踪链路设备性能易改变甚至产生故障,跟踪相位难以保持稳定,人工进行相位修正工作量较大,自动化程度低。这也是长期以来跟踪接收机校相面对的主要问题。
过境目标标校是在静态或动态条件下,通过加偏跟踪与所需点频相同或相近、信号模式相同的过境目标信号,并配置相同的跟踪链路,进行相位标校。由于目标数量较少,找到合适的过境目标较为困难。
信标球标校是将信标球点频、信号模式设置为任务所需状态,配置与任务目标相同的跟踪链路,进而进行相位校相。但信标球信号稳定性较差,校相结果可能不准确,往往作为检验相位的手段,且一个信标球只能设置一种模式、一个点频,在多目标、多模式跟踪任务的情况下,进行全面的相位标校,费用高,准备周期较长,时效性较差。
步进法校相是对塔校相时,在工作频段内,按照5MHz步进依次校相保存结果。当需要跟踪某一点频的目标时,可选取点频相近的相位进行加载使用,或者对工作频段内的相位进行曲线拟合,推算出所需点频的相位值。该方法可以用于非合作目标校相,满足应急跟踪的需要,但是无法规避跟踪相位变化的问题。
快速校相方法也叫动态校相法、两点校相法,是一种根据数字引导或互引导等信息对目标进行跟踪的同时进行校相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捷,在固定站跟踪系统中已经成功应用。但在非固定站跟踪系统中由于难以克服晃动等因素的影响,校相结果不理想,无法满足跟踪要求。
可见在任务要求、目标特性较为明确,设备状态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现有方法能够满足跟踪需求。但在未提前明确目标信号特性或者发生设备故障导致跟踪链路发生变化时,相位标校较为困难,校相的时效性和精确性难以满足要求,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相位标校手段。
发明内容
典型的双通道单脉冲体制跟踪系统如图1所示,天线馈源接收到目标信号后,TE11模和TE21模分别产生和、差信号,经波导、场放、下变频器、中频滑环、中频电平调节、开关矩阵,直至跟踪接收机进行角误差解调。因和、差信号经和、差通道分别传输,信号传输时延不同,导致产生和差链路相位差(即△φ≠0)。
一般情况下,场放前端馈源网络及波导为无源器件,性能比较稳定。但是,场放、下变频器等高频器件,受温湿度和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性能变化甚至发生故障,导致和差通道传输时延即跟踪相位发生变化。在无塔情况下,只能通过射频闭环方法对局部的跟踪链路进行相位监测。
微波自检是跟踪接收机常用的一种相位检查手段。其原理是由信号源产生所需点频信号,直接从场放输入端耦合至跟踪链路,跟踪接收机接收信号后,进行相位标校。该工作方式正好覆盖了场放至跟踪接收机之间,易导致链路相位差发生较大变化的所有环节。
设某任务点频在某跟踪链路下对塔相位为对应的微波自检相位为变化后的跟踪相位为对应的微波自检相位为变化后的跟踪相位为为:
由上式即可通过微波自检相位实现对对塔相位的修正。
如图1所示,分段校相方法是将双通道单脉冲体制跟踪系统整条跟踪链路分为两段:天线馈源至场放前为第一段(称为场放前端);场放至跟踪接收机为第二段(称为场放后端)。那么整条跟踪链路的相位,即为场放前端相位和场放后端相位之和。
某目标点频f对应的场放前端相位为场放后端相位为则整条跟踪链路相位为:
场放后端相位可直接利用目标点频f进行微波自检校相得到,且相位值较为准确可靠。场放前端相位是研究的重点。考虑到场放前端设备是无源器件,相频特性受温湿度等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可以忽略,建立相移与点频f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就可以计算任意点频下的场放前端相位。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未提前明确目标信号特性或者发生设备故障导致跟踪链路发生变化时,无法进行相位标校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
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路径配置文件读取跟踪接收机相位文件,显示在相位编辑区,并将其保存至创建的临时相位文件数据库中;
步骤二、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对路径配置文件进行修改,或在相位编辑区对相位进行添加、修改,编辑后的结果保存至临时相位文件数据库中;
步骤三、用户在软件界面参数拟合区按照工作频率范围内设定的频率间隔输入相位数据,并将其保存至创建的待拟合相位数据库中,用于下次启动软件时自动调用待拟合相位数据库中保存的关联内容;其中,相位数据包括对塔相位和微波自检相位数据;
步骤四、按照前端相位模型进行待拟合相位数据的数据拟合,得到前端相位与频率之间的函数多项式系数,从而得到函数多项式;
步骤五、向获得的函数多项式中输入实时的微波自检相位,进行分段校相得到校相结果;校相结果为修正后的对塔相位数据,包括对塔相位和对塔斜率;
步骤六、将校相结果自动添加到相位文件数据库中,并将校相结果更新到相位文件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是分段校相软件,可对系统工作频段内的对塔校相值和微波自检校相值进行拟合处理,根据某点频下的微波自检相位值,推算出该点频的对塔相位值。对分段校相软件的评价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前端相位与频率之间函数关系的拟合质量,另一方面是分段校相结果是否满足跟踪接收机指标要求。因此是评价分段校相软件的指标包括方差(均方差)、算术均值、绝对均值和绝对最大值。方差的变化趋势可以确定多项式拟合阶数,算数均值反映由对塔校相值得到的场放前端相位值是否均匀分布在拟合曲线两侧,绝对均值和绝对最大值反映拟合结果是否满足跟踪接收机和、差通道相位一致性指标。根据效果验证的结果可知,当拟合阶数为二阶以上时,均方差趋于稳定,算数均值为0反映出场放前端相位值均匀分布在拟合曲线两侧,绝对均值和绝对最大值小于8°,均满足跟踪接收机和、差通道相位一致性指标。因此当拟合阶数为二时,运用分段校相软件可以得到可用的对塔相位。另外,当拟合阶数确定后,校相结果固定,满足校相精度小于等于5°的要求。
分段校相软件满足应用要求,该软件的开发能有效克服常规相位标校方法对外部环境、合作目标、跟踪链路的严苛要求,快速高效,结果准确,对于目标特性、跟踪链路变化等情况下的应急相位标校具有显著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典型的双通道单脉冲体制跟踪系统;
图2为本发明分段校相软件的设计流程;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待拟合相位数据表;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分段较相结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运行时的界面图;
图6为本发明方法拟合结果显示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软件采用Qt开发平台,Qt是一个跨平台应用程序和UI开发框架。通过Qt开发出的分段校软件可直接在设备上运行,无须安装。
分段校相软件的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软件运行的起点与终点均为跟踪接收机相位文件,即软件读取相位文件,进行分段校相等一系列操作,最后将校相结果添加到相位文件中去。
步骤一、按照路径配置文件读取跟踪接收机相位文件,显示在相位编辑区,并将其保存至创建的临时相位文件数据库中;
步骤二、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对路径配置文件进行修改,或在相位编辑区对相位进行添加、修改,编辑后的结果保存至临时相位文件数据库中;
步骤三、用户在软件界面参数拟合区按照工作频率范围内设定的频率间隔输入相位数据,并将其保存至创建的待拟合相位数据库中,用于下次启动软件时自动调用待拟合相位数据库中保存的关联内容;其中,相位数据包括对塔相位和微波自检相位数据;
步骤四、按照前端相位模型进行待拟合相位数据的数据拟合,得到前端相位与频率之间的函数多项式系数,从而得到函数多项式;
步骤五、向获得的函数多项式中输入实时的微波自检相位,即可进行分段校相得到校相结果;校相结果为修正后的对塔相位数据,包括对塔相位和对塔斜率;
步骤六、将校相结果自动添加到相位文件数据库中,并将校相结果更新到相位文件中。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所述的步骤一中,创建的相位数据库是采用轻型文件类数据库系统Sqlite3创建的相位文件数据表,用于软件启用时临时存储读取的相位文件,软件关闭后,数据表中的内容不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所述的步骤三中,用户在软件界面参数拟合区按照工作频率范围内设定的频率间隔输入相位数据时,用户是按照5MHz的频率间隔输入相位数据的。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所述的步骤三中,创建的待拟合相位数据库是采用轻型文件类数据库系统Sqlite3创建的待拟合相位数据表实现的,用于存储待拟合的相位数据,该表中的内容保存之后,软件关闭后数据表中的内容保存,不随软件关闭而清空。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所述的相位文件数据表和拟合相位数据表都包括应用环境、通道、温度、链路、旋向、频率、对塔相位、对塔斜率、自检相位和自检斜率等内容;其中,应用环境、通道、温度、链路、旋向等五项内容为待拟合相位的决定因素,共同确定一个唯一的数据表,改变任何一项都会调用或生成新的数据表。如图3所示为待拟合相位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所述的步骤四中,按照前端相位模型进行待拟合相位数据的数据拟合,得到前端相位与频率之间的函数多项式系数的过程为,
步骤四一、采用对塔标校方式,针对某一条链路,在工作范围内间隔5MHz分别进行对塔相位标校和微波自检相位标校,采用数学拟合算法获取场放前端相位与工作频率的关系:
为场放前端相位;a0、a1、a2、…ak为常数;f、f2、…、fk为工作频率;
在数理统计中,最小二乘估计是应用最广泛的参数估计方法,采用该方法估计场放前端相位与工作频率之间的函数表达式的系数。
工作频率范围内间隔5MHz的频率记为F0=[f1,f2,f3…f21],对塔相位记为T=[t1,t2,t3…t21],微波自检相位记为W=[w1,w2,w3…w21],前端相位记为G=[g1,g2,g3…g21]=T-W=[t1-w1,t2-w2,t3-w3…t21-w21],有如下关系式:
i}、{ηij}为前端相位的随机误差,满足:
E(ηi)=0,i=1,2,…,21,或者
步骤四二、令
其中,G、F、A为中间变量,g1,g2,g3…g21为G的元素,f1、f2…f21…f1 k、f2 k…f21 k为F的元素,a0、a1…ak为A的元素;
则式(2)的矩阵形式表示为:
G=FA+η (3)
式中,rankA=k,且E(η)=0和E(ηηT)=σ2I;η为前端相位的随机误差;rank表示秩;k为常数;E为期望;σ2为方差;
步骤四三、方程组(2)的残差平方和Q的表达式为:
当k<21时,即样本数多于拟合阶数时,取残差平方和Q达到最小时的作为未知参数向量A的估计;
并根据极值原理计算A的参数估计量为:
且参数估计量的误差协方差为:
式(5)和(6)分别为式(4)的未知参数向量A的高斯估计和误差协方差阵;或称为等方差不相关条件下未知参数向量A的最小二乘估计;T表示转置;
步骤四四、将代入式(1)得到如式(7)所示的场放前端相位与工作频率的关系:
步骤四五、利用式(7)计算工作频率范围内任意点频的场放前端相位。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在进行所述的步骤五之前,还需直接通过微波自检校相过程得到场放后端相位则整条跟踪链路相位为:
效果验证:
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残差法估计随机误差方差。其基本过程是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拟合出场放前端相位与频率的函数多项式,然后对拟合后的残差进行统计,得到场放前端相位的随机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代入式(2),得到场放前端相位gi的估计为
由式(8)可以得到场放前端相位的残差平方和为
场放前端相位随机误差序列方差σ2的无偏估计为
随机误差的均方差σ的估计为
式(10)和式(11)便是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残差法估计场放前端相位随机误差的方差和均方差的公式。
由式(2)可以得到
hi为场放前端相位真实值与系统误差之和,ηi为场放前端相位随机误差。
从k≥1开始,依次计算得到一组方差估计的序列若拟合到p阶多项式时,hi的成分已消除,即hi的p阶差分为0,则gi的p阶差分中仅含有随机误差的成分,高于p阶的差分中也仅含有随机误差的成分。此时满足则p即为最终的多项式拟合阶数。
算术均值、绝对均值和绝对最大值分别记为α,β和γ,得到:
根据分段校相模型的评价指标,采用实例检验模型的应用效果。以某模式跟踪接收机对塔校相和微波自检校相获得的数据为例来分析,工作频段内间隔5MHz的频率值表示为F1,F2,F3,……,F21,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扩二模式跟踪接收机校相数据
频率 对塔相位 对塔斜率 微波相位 微波斜率
F1 89.45 13652 167.34 4832
F2 92.81 14020 159.26 5267
F3 96.68 12610 161.37 4609
F4 110.74 13691 164.53 5083
F5 112.5 14662 159.96 5202
F6 117.45 13174 159.26 5030
F7 123.05 13597 156.28 4802
F8 120.59 13039 153.28 4739
F9 123.75 13792 152.58 4824
F10 128.32 12999 151.88 5577
F11 132.54 12942 144.84 4841
F12 131.48 13686 149.06 4491
F13 139.57 13448 153.28 4921
F14 141.33 12530 145.9 5282
F15 145.36 13255 145.52 4238
F16 147.3 13346 145.69 4383
F17 148.36 12318 149.06 4669
F18 153.63 11716 146.25 4507
F19 152.93 11525 151.88 3788
F20 158.2 12282 155.04 4443
F21 159.26 11491 152.58 4555
场放前端相位的拟合阶数分别选择一阶、二阶、三阶和四阶,链路设置为1155,采用分段校相方法得到工作频率范围内对塔相位,如图4所示。
由图4可见二阶以上的分段校相结果基本重合。计算不同拟合阶数下的评级指标值如表2所示。
表2不同拟合阶数下的评价指标值
拟合阶数 均方差 算术均值 绝对均值 绝对最大值
一阶 6.59 0 5.54 12.84
二阶 2.80 0 2.50 4.79
三阶 2.80 0 2.52 4.79
四阶 2.74 0 2.39 5.43
由表2可知,当拟合阶数为二阶以上时,均方差趋于稳定,算数均值为0反映出场放前端相位值均匀分布在拟合曲线两侧,绝对均值和绝对最大值小于8°,均满足跟踪接收机和、差通道相位一致性指标。因此当拟合阶数为二时,运用分段校相软件可以得到可用的对塔相位。另外,当拟合阶数确定后,校相结果固定,满足校相精度≤5°的要求。
分段校相软件满足应用要求,该软件的开发能有效克服常规相位标校方法对外部环境、合作目标、跟踪链路的严苛要求,快速高效,结果准确,对于目标特性、跟踪链路变化等情况下的应急相位标校具有显著的优势。
实施例1:
根据跟踪接收机应用软件版本与模式不同可以分为8种应用环境,点击软件运行程序,弹出“请选择应用环境”对话框,可根据需要选择应用环境。以某一模式为例,选择应用环境后,进入主程序界面,如图5所示。
进入主程序界面时,软件会进行初始化,将对应模式的跟踪接收机相位文件复制到应用程序下的文件夹里,可在配置文件里更改相位文件的存储路径。主程序界面包括菜单栏、相位编辑区、参数拟合区和分段校相区。
主程序菜单栏包括系统管理、相位管理、跟踪参数、拟合参数等。相位管理菜单包含8个子菜单,软件初始化时,默认调用子菜单第一项对应的相位文件,并显示在“相位编辑区”,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子菜单。点击跟踪参数菜单弹出跟踪参数设置对话框,包括点频、链路、旋向、温度等内容。点击拟合参数菜单弹出拟合参数查看对话框,包括多项式系数和评价指标等,若不存在当前条件下的拟合参数,则显示无可用拟合参数。拟合参数由应用环境、通道、链路、旋向和温度等条件决定。
相位编辑区根据相位管理菜单的选择显示对应内容,默认显示子菜单第一项对应的相位文件。相位编辑区可对当前相位文件进行添加、编辑等基本操作,也可恢复至初始状态。
参数拟合区显示工作频率范围内5MHz频率间隔的对塔相位和微波自检相位。用户可根据相位编辑区显示的内容添加待拟合相位数据,并将待拟合相位数据连同当前条件保存至数据表。软件重启之后,根据应用环境、通道、链路、旋向和温度等条件自动调用对应的数据表,无须重新添加内容,但可对其进行编辑修改。参数拟合区可根据前端相位模型对当前待拟合相位数据进行拟合,点击拟合按钮,输入拟合阶数后,可得到拟合函数表达式和评价指标,如图6所示。
分段校相区根据分段校相模型进行相位计算。当用户完成前端相位拟合后,输入微波自检相位和微波自检斜率,点击分段校相按钮,即可计算并显示修正后的对塔相位和对塔斜率。点频、链路、旋向为跟踪参数菜单中的值,输入任务代号、任务标识和组合号等参数后,可添加相位至临时相位文件,并在相位编辑区显示。点击应用相位按钮,可备份原始相位文件,并根据临时相位文件内容生成新的相位文件。
实施例2:
在分段校相软件中进行参数设置,选择应用模式后,链路设置为1155,旋向设置为左旋,高频箱温度设置为40°,相位拟合阶数选择二阶,对表1中的校相数据进行拟合运算。工作频率范围内任意选取10个点频,采用分段校相方法得到相位值。如表3所示,分段校相方法与对塔校相结果进行比较,校相差值最大为4.805°,满足跟踪接收机和、差通道相位一致性≤8°的要求。
表3分段校相方法和对塔校相结果比较
频率(MHz) 对塔校相(度) 微波自检(度) 分段校相(度) 校相差值(度)
f1 91.02 163.24 89.71 -1.31
f2 111.15 162.45 108.86 -2.29
f3 119.84 158.36 117.26 -2.58
f4 124.52 155.12 119.72 -4.80
f5 129.34 148.69 129.06 -0.28
f6 134.85 150.21 138.54 3.69
f7 145.22 146.58 142.53 -2.69
f8 149.62 147.47 147.76 -1.86
f9 150.25 147.81 149.64 -0.61
f10 155.27 153.56 158.63 3.36
对f2频率采用分段校相方法校相10次,结果如表4所示。校相10次结果均相同,满足校相精度≤5°的要求。
表4分段校相精度测试结果
次数 分段校相(度)
1 108.86
2 108.86
3 108.86
4 108.86
5 108.86
6 108.86
7 108.86
8 108.86
9 108.86
10 108.86
软件界面友好,易于与用户进行交互,响应速度快,均在1s以内。经实际数据验证,软件运行结果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在某次跟踪任务前,在设备故障更换备份链路后没有可用相位的情况下,应用分段校相方法得到目标点频跟踪相位,在任务中实现稳定跟踪目标。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路径配置文件读取跟踪接收机相位文件,显示在相位编辑区,并将其保存至创建的临时相位文件数据库中;
步骤二、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对路径配置文件进行修改,或在相位编辑区对相位进行添加、修改,编辑后的结果保存至临时相位文件数据库中;
步骤三、用户在软件界面参数拟合区按照工作频率范围内设定的频率间隔输入相位数据,并将其保存至创建的待拟合相位数据库中,用于下次启动软件时自动调用待拟合相位数据库中保存的关联内容;其中,相位数据包括对塔相位和微波自检相位数据;
步骤四、按照前端相位模型进行待拟合相位数据的数据拟合,得到前端相位与频率之间的函数多项式系数,从而得到函数多项式;
步骤五、向获得的函数多项式中输入实时的微波自检相位,进行分段校相得到校相结果;校相结果为修正后的对塔相位数据,包括对塔相位和对塔斜率;
步骤六、将校相结果自动添加到相位文件数据库中,并将校相结果更新到相位文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创建的相位数据库是采用轻型文件类数据库系统Sqlite3创建的相位文件数据表,用于软件启用时临时存储读取的相位文件,软件关闭后,数据表中的内容不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用户在软件界面参数拟合区按照工作频率范围内设定的频率间隔输入相位数据时,用户是按照5MHz的频率间隔输入相位数据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创建的待拟合相位数据库是采用轻型文件类数据库系统Sqlite3创建的待拟合相位数据表实现的,用于存储待拟合的相位数据,该表中的内容保存之后,软件关闭后数据表中的内容保存,不随软件关闭而清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位文件数据表和拟合相位数据表都包括应用环境、通道、温度、链路、旋向、频率、对塔相位、对塔斜率、自检相位和自检斜率等内容;其中,应用环境、通道、温度、链路、旋向等五项内容为待拟合相位的决定因素,共同确定一个唯一的数据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按照前端相位模型进行待拟合相位数据的数据拟合,得到前端相位与频率之间的函数多项式系数的过程为,
步骤四一、采用对塔标校方式,针对某一条链路,在工作范围内间隔5MHz分别进行对塔相位标校和微波自检相位标校,采用数学拟合算法获取场放前端相位与工作频率的关系:
为场放前端相位;a0、a1、a2、…ak为常数;f、f2、…、fk为工作频率;
并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估计场放前端相位与工作频率之间的函数表达式的系数;将工作频率范围内间隔5MHz的频率记为F0=[f1,f2,f3…f21],对塔相位记为T=[t1,t2,t3…t21],微波自检相位记为W=[w1,w2,w3…w21],前端相位记为G=[g1,g2,g3…g21]=T-W=[t1-w1,t2-w2,t3-w3…t21-w21],有如下关系式:
i}、{ηij}为前端相位的随机误差,满足:
E(ηi)=0,i=1,2,…,21,或者
步骤四二、令
其中,G、F、A为中间变量,g1,g2,g3…g21为G的元素,f1、f2…f21…f1 k、f2 k…f21 k为F的元素,a0、a1…ak为A的元素;
则式(2)的矩阵形式表示为:
G=FA+η (3)
式中,rankA=k,且E(η)=0和E(ηηT)=σ2I;η为前端相位的随机误差;rank表示秩;k为常数;E为期望;σ2为方差;
步骤四三、方程组式(2)的残差平方和Q的表达式为:
当k<21时,即样本数多于拟合阶数时,取残差平方和Q达到最小时的作为未知参数向量A的估计;
并根据极值原理计算A的参数估计量为:
且参数估计量的误差协方差为:
式(5)和(6)分别为式(4)的未知参数向量A的高斯估计和误差协方差阵;
步骤四四、将代入式(1)得到如式(7)所示的场放前端相位与工作频率的关系
步骤四五、利用式(7)计算工作频率范围内任意点频的场放前端相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的步骤五之前,还需直接通过微波自检校相过程得到场放后端相位则整条跟踪链路相位为:
CN201910475222.1A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208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5222.1A CN110208761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5222.1A CN110208761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8761A true CN110208761A (zh) 2019-09-06
CN110208761B CN110208761B (zh) 2021-02-12

Family

ID=67790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522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208761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876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6582A (zh) * 2022-07-29 2022-08-30 成都市克莱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收发组件自检方法及自检系统
CN117713957A (zh) * 2024-02-06 2024-03-15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脉冲无人机跟踪与自适应校相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8536B (en) * 2004-09-27 2008-12-03 Nortel Networks Ltd Method of antenna calibration
CN102412912A (zh) * 2011-08-25 2012-04-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地面站有线分段校相方法
CN103439695A (zh) * 2013-09-05 2013-1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角跟踪系统相位增量校相方法
CN104391280A (zh) * 2014-11-15 2015-03-0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 双通道单脉冲雷达跟踪动态目标飞行器实时相位标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8536B (en) * 2004-09-27 2008-12-03 Nortel Networks Ltd Method of antenna calibration
CN102412912A (zh) * 2011-08-25 2012-04-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地面站有线分段校相方法
CN103439695A (zh) * 2013-09-05 2013-1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角跟踪系统相位增量校相方法
CN104391280A (zh) * 2014-11-15 2015-03-0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 双通道单脉冲雷达跟踪动态目标飞行器实时相位标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健: "航天测量船海上相位快速修正方法", 《火力与指挥控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6582A (zh) * 2022-07-29 2022-08-30 成都市克莱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收发组件自检方法及自检系统
CN117713957A (zh) * 2024-02-06 2024-03-15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脉冲无人机跟踪与自适应校相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8761B (zh)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irschmann et al.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on quenching star formation in a Λ cold dark matter universe
CN112000675B (zh) 行情数据更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08761A (zh) 一种双通道单脉冲体制分段校相方法
CN110888866B (zh) 数据扩充方法、装置、数据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164805A (zh) 关键词投放价格优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US1076212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ssessing quality of multimedia resource
WO2015021850A1 (en) Multidimensional data process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Wagner et al. Consistent monitoring of cointegrating relationships: The US housing market and the subprime crisis
CN111198891A (zh) 数据源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20333A (zh) 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8647422B (zh) 端口时延约束方法及装置
CN114049072A (zh) 指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113673A (zh) 一种弹幕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ucy Bayesian inference for orbital eccentricities
Durot et al. Nonparametric species richness estimation under convexity constraint
CN115018594A (zh) 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商务平台商品智能推荐系统及方法
Piprani et al. Exposure to different supply chain risks: what matters the most to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KR20150111027A (ko) 광고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13961797A (zh) 资源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170004511A1 (en) Identifying Drivers for a Metric-of-Interest
CN106933912B (zh) 关键词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Quesada López et al. An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function point structure and applicability: A replication study
Yen et al. A hierarchical assessment method using Bayesian network for material risk detection on green supply chain
Kattner et al. Defining Effort Indicators to Retrospectively Assess Engineering Change Information
CN112434198B (zh) 图表组件推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