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6979A - 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6979A
CN110206979A CN201910612213.2A CN201910612213A CN110206979A CN 110206979 A CN110206979 A CN 110206979A CN 201910612213 A CN201910612213 A CN 201910612213A CN 110206979 A CN110206979 A CN 110206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limb
face
clamping
supporting part
elast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22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6979B (zh
Inventor
丁雪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hanghai Xiao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22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6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6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6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6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6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06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 F16B2/1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using sliding ja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以及承托部;安装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端面上且相对布置,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承托部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端面上,承托部通过第二弹性件与第一端面连接,承托部设置有支脚;支脚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配合,夹持位于第二端面上的物体。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由于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承托部通过第二弹性件与第一端面连接,因此在支脚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配合夹持第二端面上的物体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能够提供预紧力,使得物体能够更稳定的被夹持。

Description

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夹持设备,由于夹持结构设计不合理,物体不能够稳定的被夹持在夹持设备上。当固定夹持设备的外部环境产生颠簸或震动时,夹持设备上的被夹持物体会产生晃动,并且会在晃动时与夹持设备磕碰产生噪音。甚至会导致被夹持物体从夹持设备中掉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包括:
安装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且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
承托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承托部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承托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相配合,夹持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物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部上设置有分离件,所述分离件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相配合,在所述承托部滑动的情况下,所述分离件驱使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相向滑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件采用楔形块结构,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块结构配合的斜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二滑槽,所述承托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采用拉簧和/或压簧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臂具有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夹持臂具有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一夹持端和所述第二夹持端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夹持端和所述第二夹持端用于与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物体贴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脚至少为一个,且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支脚用于承托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物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脚为两个且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滑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滑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的第二限位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部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滑槽,所述第三限位滑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的第三限位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无线充电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由于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承托部通过第二弹性件与第一端面连接,因此在支脚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配合夹持第二端面上的物体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能够提供预紧力,使得物体能够更稳定的被夹持。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第一端面所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第二端面所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第二端面所在一侧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4所示,该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1、第一夹持臂2、第二夹持臂3以及承托部4。
安装板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第一端面11可以用于与外部环境连接,以将夹持装置固定。外部环境可以为汽车内室环境中车机周围的壁面,也可以为室内环境中桌面或其他物体的壁面。第二端面12可以用于放置需要被夹持的物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可以采用椭圆形、圆形、规则多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
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端面11上且相对布置。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通过第一弹性件5连接。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相配合可以用于夹持位于第二端面12上的物体的两侧。第一弹性件5能够为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提供预紧力,预紧力可以使得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相互靠近从而更加稳固的夹持物体。
承托部4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端面11上。承托部4的一端41通过第二弹性件6与第一端面11连接。承托部4的另一端42设置有支脚43。支脚43用于承托位于第二端面12上的物体的底部。第二弹性件6能够为承托部4上的支脚43提供预紧力,预紧力可以使得支架43承托物体更加稳定。在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的预紧力作用下,支脚43与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相配合能够实现将位于第二端面12上的物体被更加稳固的夹持,使得物体不会相对夹持装置晃动或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方位词,可以参考图1所示的夹持装置的方位。定义图1中安装板1显示有支脚43的一端为安装板1的下部。定义安装板1与显示有支脚43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为安装板1的上部。以及定义安装板1显示有第一夹紧臂2和第二夹紧臂3的两侧分别为安装板1的左侧和右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承托部4上设置有分离件44。分离件44与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相配合,在承托部4带动分离件44滑动的情况下,分离件44能够驱使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相向滑动。从而通过承托部4与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的联动实现对物体的夹持。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分离件44设置于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的上方。当物体放置到第二端面12上并向支脚43施加重力时,在重力作用下承托部4带动分离件44向下滑动,分离件44逐渐插入到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之间,在插入的过程中分离件44推动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向安装板1的两侧移动。当第二弹性件6通过预紧力拉动承托部4时,在拉力作用下承托部4带动分离件44向上滑动,分离件44逐渐从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之间脱出,在脱出的过程中受第一弹性件5的预紧力作用,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由安装板1的两侧向安装板1的中间逐渐靠近。
在一个示例中,分离件44设置于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的下方(图中未示出)。当物体放置到第二端面12上并向支脚43施加重力时,在重力作用下承托部4带动分离件44向下滑动,分离件44逐渐从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之间脱出,在脱出的过程中受第一弹性件5的预紧力作用,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由安装板1的两侧向安装板1的中间逐渐靠近。当第二弹性件6通过预紧力拉动承托部4时,在拉力作用下承托部4带动分离件44向上滑动,分离件44逐渐插入到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之间,在插入的过程中分离件44推动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向安装板1的两侧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所示,分离件44采用楔形块结构。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分别设置有与楔形块结构配合的斜面。具体的,楔形块结构包括大体呈“V”型的楔形面。第一夹持臂2靠近楔形块结构的一端设置有与楔形面相配合的第一斜面21。第二夹持臂3靠近楔形块结构的一端设置有与楔形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31。楔形块结构可插入到第一斜面21与第二斜面31所构成的区域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面11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滑槽111,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槽111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面11上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滑槽111的第二滑槽112,承托部4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槽112中。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滑槽111沿第一端面11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第二滑槽112沿第一端面11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具有施加预紧力功能的结构。例如,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可以采用拉簧和/或压簧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的预紧力,可根据需要选择设置的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的数量。
在一个示例中,为了保证物体的稳固夹持,第二弹性件6的预紧力需大于第一弹性件5的预紧力和物体重力之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臂2具有第一夹持端22。第二夹持臂3具有第二夹持端32。第一夹持端22和第二夹持端32分别位于安装板1的左右两侧,第一夹持端22和第二夹持端32用于与位于第二端面12上的物体贴合,以夹紧第二端面12上的物体。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4所示,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均可以采用大体呈“L”型的折板结构。折板结构的一端与第一端面11可滑动连接,折板结构的另一端作为夹持臂的夹持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第一夹持端22和第二夹持端32能够在夹持物体的同时,保证物体不会掉落,可将第一夹持端22和第二夹持端32朝向物体的一侧端面倾斜设置,以形成包覆物体部分区域的弯钩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脚43至少为一个,且位于安装板1的下方,支脚43用于承托位于第二端面12上的物体。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支脚43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两支脚43之间形成防干涉区域。当第二端面12上放置的物体为手机时,两支脚43之间的防干涉区域可以用于容置手机的充电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第一夹持臂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23。第一限位滑槽23中设置有与第一端面11连接的第一限位件13。第二夹持臂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33,第二限位滑槽33中设置有与第二端面12连接的第二限位件14。第一限位件13用于限定第一限位滑槽23的滑动位置及滑动距离,即限制第一夹持臂2的滑动位置和滑动距离。第二限位件14用于限定第二限位滑槽33的滑动位置及滑动距离,即限制第二夹持臂3的滑动位置和滑动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承托部4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滑槽45,第三限位滑槽45中设置有与第一端面11连接的第三限位件15。第三限位件15用于限定第三限位滑槽45的滑动位置及滑动距离,即限制承托部4上的支脚43的滑动位置和滑动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限位件13、第二限位件14以及第三限位件15的顶端设置有垫片。垫片的外缘尺寸大于第一限位滑槽23、第二限位滑槽33和第三限位滑槽45的滑槽宽度,以防止第一限位件13、第二限位件14以及第三限位件15从第一限位滑槽23、第二限位滑槽33和第三限位滑槽45中脱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面11上设置有无线充电装置(图中未示出)。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对位于第二端面12上的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夹持在安装板1的第二端面12上的电子设备均能够与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位置对心,因此可将无线充电装置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端面11上。
在一个示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机的夹持。当需要夹持手机时,首先利用手机底部向下压动支脚43,使得支脚43向下滑动从而通过分离件44将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分离,使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向安装板1的两侧滑动。在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张开后,将手机完全放入到第二端面12上。此时在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的预紧力作用下,支脚43复位向上移动,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复位向中间移动,从而通过支脚43、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将手机稳固夹持。当需要取出手机时,首先利用手机底部向下压动支脚43,使得支脚43向下滑动从而通过分离件44将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分离,然后即可顺势将手机从第二端面12上取出。
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由于通过第一弹性件5连接,承托部4通过第二弹性件6与第一端面11连接,因此在支脚43与第一夹持臂2和第二夹持臂3相配合夹持第二端面12上的物体时,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能够提供预紧力,使得物体能够更稳定的被夹持。
2、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连接即可实现物体的稳固夹持。
3、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通过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提供的预紧力将物体稳固夹持,仅此避免了夹持装置在晃动时物体产生震动或从夹紧装置中掉落。同时,由于被夹持物体被稳固夹持不会产生震动,因此在晃动时物体也不会与夹持装置磕碰产生噪音。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组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且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
承托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承托部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承托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相配合,夹持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上设置有分离件,所述分离件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相配合,在所述承托部滑动的情况下,所述分离件驱使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相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采用楔形块结构,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块结构配合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二滑槽,所述承托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采用拉簧和/或压簧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具有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夹持臂具有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一夹持端和所述第二夹持端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夹持端和所述第二夹持端用于与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物体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至少为一个,且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支脚用于承托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物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为两个且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滑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滑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的第二限位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滑槽,所述第三限位滑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的第三限位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无线充电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
CN201910612213.2A 2019-07-08 2019-07-08 夹持装置 Active CN110206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2213.2A CN110206979B (zh) 2019-07-08 2019-07-08 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2213.2A CN110206979B (zh) 2019-07-08 2019-07-08 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6979A true CN110206979A (zh) 2019-09-06
CN110206979B CN110206979B (zh) 2024-05-28

Family

ID=67796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2213.2A Active CN110206979B (zh) 2019-07-08 2019-07-08 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697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2237A (zh) * 2019-12-20 2020-03-2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座
CN112194045A (zh) * 2020-10-15 2021-01-08 刘玉 一种太阳能电板安装运输用升降机构
CN112212159A (zh) * 2020-10-23 2021-01-12 江西诺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显示屏固定装置
CN114791069A (zh) * 2022-01-20 2022-07-26 岳喜柱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液晶显示屏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0744A2 (en) * 2012-12-21 2014-06-26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mping
US8998048B1 (en) * 2014-09-01 2015-04-07 Pao-Kung Wu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on bicycle
US20150333789A1 (en) * 2014-05-14 2015-11-19 Hyundai Motor Company Smart phone holder for vehicle
CN207321344U (zh) * 2018-02-06 2018-05-04 深圳微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US20180252358A1 (en) * 2016-12-15 2018-09-06 Shenzhen Annaijia Electronics Co., Ltd Full-automatic horizontal clamping holder
CN207906720U (zh) * 2018-01-05 2018-09-25 深圳市禾发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夹持机构
CN207921684U (zh) * 2018-01-29 2018-09-28 刘卫 电子设备支撑架
CN207916733U (zh) * 2018-02-13 2018-09-28 惠州市东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夹
US20180304823A1 (en) * 2017-04-24 2018-10-25 Benzhi (Shen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arallelogram linkage automatic clamping holder
CN108730705A (zh) * 2017-03-06 2018-11-02 深圳市贝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和控制方法
CN208457476U (zh) * 2018-07-02 2019-02-01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支架
CN209041935U (zh) * 2018-08-28 2019-06-28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支撑装置
CN210128192U (zh) * 2019-07-08 2020-03-0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0744A2 (en) * 2012-12-21 2014-06-26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mping
US20150333789A1 (en) * 2014-05-14 2015-11-19 Hyundai Motor Company Smart phone holder for vehicle
US8998048B1 (en) * 2014-09-01 2015-04-07 Pao-Kung Wu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on bicycle
US20180252358A1 (en) * 2016-12-15 2018-09-06 Shenzhen Annaijia Electronics Co., Ltd Full-automatic horizontal clamping holder
CN108730705A (zh) * 2017-03-06 2018-11-02 深圳市贝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夹持支架和控制方法
US20180304823A1 (en) * 2017-04-24 2018-10-25 Benzhi (Shen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arallelogram linkage automatic clamping holder
CN207906720U (zh) * 2018-01-05 2018-09-25 深圳市禾发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夹持机构
CN207921684U (zh) * 2018-01-29 2018-09-28 刘卫 电子设备支撑架
CN207321344U (zh) * 2018-02-06 2018-05-04 深圳微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207916733U (zh) * 2018-02-13 2018-09-28 惠州市东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夹
CN208457476U (zh) * 2018-07-02 2019-02-01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支架
CN209041935U (zh) * 2018-08-28 2019-06-28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支撑装置
CN210128192U (zh) * 2019-07-08 2020-03-0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2237A (zh) * 2019-12-20 2020-03-2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座
CN112194045A (zh) * 2020-10-15 2021-01-08 刘玉 一种太阳能电板安装运输用升降机构
CN112212159A (zh) * 2020-10-23 2021-01-12 江西诺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显示屏固定装置
CN114791069A (zh) * 2022-01-20 2022-07-26 岳喜柱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液晶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6979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6979A (zh) 夹持装置
CN101685932B (zh) 芯片卡固持结构
CN102052546A (zh) 手持设备的固定支架
CN104053939A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夹持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1779420U (zh) 卡片式电子产品支架
US9515248B2 (en) Vibr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CN209213328U (zh) 移动终端支架
KR20160000276U (ko) 스마트폰 등을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의 차량용 거치대
CN209719456U (zh) 一种车载支架
WO2015009578A1 (en) A display assembly having graduated magnetic fastening characteristics
CN208024663U (zh) 一种用于机械设备上的组合式卡扣装置
CN208299841U (zh) 一种车载支架
CN205883349U (zh) 一种车载防震手机支架
CN109151129A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07191531U (zh) 支架式手机贴膜器
CN207706252U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器及手机支架
CN213067651U (zh) 用于转台低温传导的装置
CN208457476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08656436U (zh) 一种车载支架式无线充电组合结构
CN211280869U (zh) 一种手机支架装置及车辆
CN202532123U (zh) 平板电脑支架
CN208623567U (zh) 压缩机及起动器
CN208006876U (zh) 一种齿轮联动型终端车载支架
CN215972117U (zh) 一种工程测量用无人机
CN211747531U (zh) 一种文具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7

Address after: 100085 Baidu Building, 10 Shangdi Ten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Xiaod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aidu Building, 10 Shangdi Ten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