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6049A - 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6049A
CN110206049A CN201910339866.8A CN201910339866A CN110206049A CN 110206049 A CN110206049 A CN 110206049A CN 201910339866 A CN201910339866 A CN 201910339866A CN 110206049 A CN110206049 A CN 110206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mmersed tube
water bag
tube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98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6049B (zh
Inventor
翟世鸿
华晓涛
冯先导
孙晓伟
刘修成
李涛
徐杰
程茂林
王聪
夏昊
孟奎
吴中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CCCC Wuhan Harbou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9103398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6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6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6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6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6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Caissons; Construction or placing of caissons
    • E02D23/08Lowering or sinking caiss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一对吊机,其分别吊起沉管的两端;控制器,其与所述一对吊机分别信号连接,并控制吊机收紧或放松吊缆;倾角传感器,其设置于沉管内部,用于检测沉管的倾斜程度;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一对水袋系统,其关于沉管长度中线对称布置在所述沉管内,所述水袋系统均包括:主管路;多个水袋;所述电液式开关蝶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进水支管的开或闭;所述双向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流入每个水袋的流量;U型管。本发明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较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沉管施工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管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沉管法是一种在水底建筑隧道的施工方法,其主要是先将若干个预制好的沉管管节分别浮运到海面或河面现场,然后将其一个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目前,沉管沉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沉放船吊装法,即通过在沉管上设置垂直吊缆,然后利用沉放船上的控制系统控制吊缆伸缩从而实现沉管的沉放,但这种方法对沉管沉降精度要求很高,还要最大程度减轻吊索缆的负重,控制难度要求较高;因此,这种沉放方式已很少采用。第二种方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在待沉放的管节内设置多个水箱,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水箱内的水量实现沉管的沉放,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实现沉管的高效、平稳沉放,但水箱的制作比较昂贵,如采用钢板作为箱体,因焊接工程量大,还将导致隧道内烟尘大,作业环境恶劣的问题。而且需要在沉管内安装很多预埋件,不利于水箱的制作和拆卸,增大了施工的劳动力和成本。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急需提供一种新的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成本较低的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包括:
一对吊机,其分别吊起沉管的两端;
控制器,其与所述一对吊机分别信号连接,并控制吊机收紧或放松吊缆;
倾角传感器,其设置于沉管内部,用于检测沉管的倾斜程度;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一对水袋系统,其关于沉管长度中线对称布置在所述沉管内,所述水袋系统均包括:
主管路,其沿着沉管长度方向设置且其进水端从沉管的非对接端伸出沉管外并安装有电液式开度蝶阀,其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该进水管的开或闭;
多个水袋,其沿着沉管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于所述沉管内,所述水袋均通过进水支管连通主管路,每个进水支管的进水处均安装有电液式开关蝶阀及双向流量计;所述电液式开关蝶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进水支管的开或闭;所述双向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流入每个水袋的流量;
U型管,其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主管路,所述U型管上设置有一排水泵及第一电液式开关蝶阀;所述第一电液式开关蝶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U型管的开或闭;所述排水泵,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将水袋系统内的水泵出至沉管外;
第二电液式开关蝶阀,其设置在主管路对着U型管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漏水控制系统,其包括:
一对浮球开关,其分别位于所述沉管对接端的两个角上;所述浮球开关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沉管的漏水情况;
多个扫舱潜水泵,所述主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一扫舱潜水泵,其用于将沉管内的水泵至与其连通的水袋系统内。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
通气管路,其安装在沉管对接端一侧;所述通气管路的一端连接端封门并伸出端封门,另一端设置在沉管内;所述通气管路上设置有止水阀,用于沉管沉放后使对接端结合腔与大气相通;
抽水管路,其进水端设置在沉管的结合腔内,所述抽水管路的出水端与主管路连通,所述抽水管路沿其进水方向依次设置有备用泵及第三电液式开关蝶阀;
所述第三电液式开关蝶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抽水管路的开闭。
优选地,所述水袋为三个,三个水袋沿着沉管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个水袋均包括两个大小相同的子水袋;
其中一个子水袋与所述进水支管连通,并通过连接管连通另一子水袋;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该水袋的压力。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控制沉管下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向一对水袋系统的中间的一水袋内加水,并与预先设置的第一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一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接着控制吊机放下吊缆,使沉管平稳下沉一段距离,并使得沉管正好完全浸没在水中;
S2,然后向一对水袋系统的两侧的两水袋内同时加水,与预先设置的第二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二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再控制吊机放下吊缆,使沉管平稳下沉一段距离,并使得沉管下沉到河底;
S3,然后向所有水袋内加水,与预先设置的第三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三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
其中,G第一标准水量=F-G沉管,G第二标准水量=1.02F-G沉管,G第三标准水量=1.05F-G沉管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控制沉管上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41,当水袋内水量大于第二标准水量时,使一对水袋系统的两侧的两水袋排水,并使得水袋内的总水量等于第二标准水量,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同时控制吊机收紧吊缆,使沉管平稳上浮直到正好全浸没在水中附近。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控制沉管上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42,如果水袋内总水量小于第二标准水量,则直接控制吊机收紧吊缆,使沉管平稳上浮直到正好全浸没在水中附近。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控制沉管上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5,沉管平稳上浮直到正好全浸没在水中附近,如果沉管还需要上浮,则排空一对水袋系统的两侧的两水袋,同时将一对水袋系统的中间的一水袋排水,使得一对水袋系统的中间的一水袋的水量等于第一标准水量,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同时控制吊机收紧吊缆,使沉管平稳上浮到初始沉放位置。
优选地,每个水袋对应设置一个水袋固定装置,所述水袋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箱,其有四侧的弧形板,其依次首尾拼接形成与水袋充满后相匹配的箱体状;水袋内置在固定箱内;所述固定箱设置顶板,其内中空,固定箱的顶板内设置有垂直于沉管长度方向的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移动板,其能随着所述弹簧的压缩与伸长从而进出固定箱的顶板;固定箱的顶板的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一竖直的伸缩机构的一端,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能带动固定箱的顶板移动至固定箱内腔的不同高度。
优选地,所述弧形板均通过钢架可拆卸的固定在沉管管底。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水袋进行储水,不仅大量减少了预埋件的设置,而且降低了人工劳动量和储水装置的成本,利用双向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实现水量的精确检测和水袋的安全保护。在主管路上安装了手动液压阀和电液开度式蝶阀,不仅实现了水流流量的可调,而且实现了沉放的远程控制,手动液压阀的设置更是充分保证了管路的安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方法,利用多传感器技术,实施采集沉管沉放信息,采用反馈的控制方法,不仅使沉放过程自动化,而且使沉放控制更加简便,更加平稳。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水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水袋系统在对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水袋系统在非对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水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水袋挤压一对移动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吊机,2、沉管,3、水袋系统,4、主管路,5、主管路的电液式开度蝶阀,6、水袋,7、进水支管,8、进水支管的电液式开关蝶阀,9、双向流量计,10、U型管,11、排水泵,12、第一电液式开关蝶阀,13、浮球开关,14、扫舱潜水泵,15、通气管路,16、止水阀,17、抽水管路,18、备用泵,19、第三电液式开关蝶阀,20、压力传感器,21、固定箱,22、固定箱的顶板,23、弹簧,24、移动板,25、伸缩机构,26、钢架,27、手动蝶阀,28、第二电液式开关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沉管2水袋6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包括:
一对吊机1,其分别吊起沉管2的两端;
控制器,其与所述一对吊机1分别信号连接,并控制吊机1收紧或放松吊缆;
倾角传感器,其设置于沉管2内部,用于检测沉管2的倾斜程度;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一对水袋系统3,其关于沉管2长度中线对称布置在所述沉管2内,所述水袋系统3均包括:
主管路4,其沿着沉管2长度方向设置且其进水端从沉管2的非对接端伸出沉管2外并安装有电液式开度蝶阀5,其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该进水管的开或闭;
多个水袋6,其沿着沉管2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于所述沉管2内,所述水袋6均通过进水支管7连通主管路4,每个进水支管7的进水处均安装有电液式开关蝶阀8及双向流量计9;所述电液式开关蝶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进水支管7的开或闭;所述双向流量计9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流入每个水袋6的流量;
U型管10,其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主管路4,所述U型管10上设置有一排水泵11及第一电液式开关蝶阀12;所述第一电液式开关蝶阀12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U型管10的开或闭;所述排水泵11,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将水袋系统3内的水泵出至沉管2外;
第二电液式开关蝶阀28,其设置在主管路对着U型管的部分。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沉放船有主船和辅船两艘,分别位于沉管2的两端,每一艘沉放船上安装一台吊机1,吊机1通过垂直吊缆连接沉管2端部。双向流量计9在每一水袋6组的进水支管7路上,用于检测流入每个水袋6的流量。排水泵工作时,需要将第二电液式开关蝶阀28关闭。
所述主管路的最前端还设置有手动蝶阀。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沉管2水袋6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漏水控制系统,其包括:
一对浮球开关13,其分别位于所述沉管2对接端的两个角上;所述浮球开关13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沉管2的漏水情况;
多个扫舱潜水泵,所述主管路4的两端分别连通一扫舱潜水泵,其用于将沉管2内的水泵至与其连通的水袋系统3内。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浮球开关13用于检测沉管2的漏水情况,浮球开关13与控制器连接,将检测信号传给阀控柜。若沉管2漏水,控制器控制扫仓潜水泵14将沉管2内的水泵入至水袋系统3。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沉管2水袋6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
通气管路15,其安装在沉管2对接端一侧;所述通气管路15的一端连接端封门并伸出端封门,另一端设置在沉管2内;所述通气管路15上设置有止水阀16,用于沉管2沉放后使对接端结合腔与大气相通;
抽水管路17,其进水端设置在沉管2的结合腔内,所述抽水管路17的出水端与主管路4连通,所述抽水管路17沿其进水方向依次设置有备用泵18及第三电液式开关蝶阀19;
所述第三电液式开关蝶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抽水管路17的开闭。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相邻的沉管2的对接端完成对接后,形成结合腔,结合腔里装满了水,当需要抽对接端结合腔的水时,首先打开端封门抽水管路17上的第三电液式开关蝶阀,由于水头差,对接端结合腔的水会自动流入一部分到水袋6里,然后打开端封门通气管路15上止水阀,使接端结合腔通大气,接着启动备用泵18继续对接端结合腔抽水,并将水泵入至水袋系统3,直至抽水完成。抽水管路17安装在如图3所示位置。结合腔需要抽水时,首先打开需要进水的水袋的进水支管上的电液式开关蝶阀8以及端封门抽水管路17上的第三电液式开关蝶阀。
通气管路15使得结合腔与沉管2的内部相通,而沉管2是与大气相通的,故结合腔通大气,防止结合腔内有负压,造成备用泵18抽不出结合腔的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水袋6为三个,三个水袋6沿着沉管2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个水袋6均包括两个大小相同的子水袋6;
其中一个子水袋6与所述进水支管7连通,并通过连接管连通另一子水袋6;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0;所述压力传感器20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该水袋6的压力。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压力传感器20安装每个水袋6组的两个小水袋6的连接管路上,用于检测水袋6组的压力。
一种所述的一种沉管2水袋6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控制沉管2下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向一对水袋系统的中间的一水袋内加水,并与预先设置的第一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一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接着控制吊机放下吊缆,使沉管平稳下沉一段距离,并使得沉管正好完全浸没在水中;
S2,然后向一对水袋系统的两侧的两水袋内同时加水,与预先设置的第二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二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再控制吊机放下吊缆,使沉管平稳下沉一段距离,并使得沉管下沉到河底;
S3,然后向所有水袋内加水,与预先设置的第三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三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
其中,G第一标准水量=F-G沉管,G第二标准水量=1.02F-G沉管,G第三标准水量=1.05F-G沉管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下沉时,采用逐步递进的下沉方式,与预先设置的第一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一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主管路4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使沉管2消除干舷;然后继续向水袋6加水,与预先设置的第二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二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主管路4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再由主控制台控制吊机1放下吊缆,使沉管2平稳下沉到河底;然后继续向水袋6加水,与预先设置的第三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三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测控柜控制主管路4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F为沉管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G沉管为沉管的总重力,并且会随着水袋系统内的水量的多少而发生变化。上述公式中的常数1.02及1.05根据国家标准《沉管法隧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设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沉管2水袋6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控制沉管2上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41,当水袋内水量大于第二标准水量时,使一对水袋系统的两侧的两水袋排水,并使得水袋内的总水量等于第二标准水量,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同时控制吊机收紧吊缆,使沉管平稳上浮直到正好全浸没在水中附近。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沉管2水袋6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控制沉管2上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42,如果水袋内总水量小于第二标准水量,则直接控制吊机收紧吊缆,使沉管平稳上浮直到正好全浸没在水中附近。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控制沉管上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5,沉管平稳上浮直到正好全浸没在水中附近,如果沉管还需要上浮,则排空一对水袋系统的两侧的两水袋,同时将一对水袋系统的中间的一水袋排水,使得一对水袋系统的中间的一水袋的水量等于第一标准水量,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同时控制吊机收紧吊缆,使沉管平稳上浮到初始沉放位置。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完成步骤S5后,如果还需要排水,则继续排空所有水袋的水,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完成最终排水。
在上述步骤S1-S5过程中,沉管在下沉和上浮过程中,所有阀门均是关闭状态。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每个水袋6对应设置一个水袋6固定装置,所述水袋6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箱21,其有四侧的弧形板,其依次首尾拼接形成与水袋6充满后相匹配的箱体状;水袋6内置在固定箱21内;所述固定箱21设置顶板,其内中空,固定箱21的顶板内设置有垂直于沉管2长度方向的弹簧23,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移动板24,其能随着所述弹簧23的压缩与伸长从而进出固定箱21的顶板;固定箱21的顶板的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一竖直的伸缩机构25的一端,所述伸缩机构25的伸缩能带动固定箱21的顶板移动至固定箱21内腔的不同高度。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当水袋6的体积变小时,可以采用伸缩机构25将固定板的顶板往压,使得顶板中的移动板24弹力的作用下变大,如图5-6所示,使得固定箱21的内腔大小始终与水袋6相匹配;如果固定箱21的内腔大小不变,在沉管2倾斜时,水袋6内的水会在水袋6中晃动,并改变位置,使得水袋6难以固定。
在往水袋6充水时,水袋6变大时,水袋6会随着水箱内的形状变换其形状,水袋6会挤压顶板的两对移动板24,使其向内移动,从而使得顶板变小,并随着伸缩机构25回缩,回复至图5状态。
而且,固定箱21的顶板压至底部,也有利于将水袋6内的水全部排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板均通过钢架26可拆卸的固定在沉管2管底。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钢架通过多根钢材可拆卸连接构成。钢架与弧形板之间也是可拆卸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管路4的最前端还设置有手动蝶阀27。
手动蝶阀27为常开状态,用于紧急情况下关闭主管路4。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吊机,其分别吊起沉管的两端;
控制器,其与所述一对吊机分别信号连接,并控制吊机收紧或放松吊缆;
倾角传感器,其设置于沉管内部,用于检测沉管的倾斜程度;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一对水袋系统,其关于沉管长度中线对称布置在所述沉管内,所述水袋系统均包括:
主管路,其沿着沉管长度方向设置且其进水端从沉管的非对接端伸出沉管外并安装有电液式开度蝶阀,其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该进水管的开或闭;
多个水袋,其沿着沉管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于所述沉管内,所述水袋均通过进水支管连通主管路,每个进水支管的进水处均安装有电液式开关蝶阀及双向流量计;所述电液式开关蝶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进水支管的开或闭;所述双向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流入每个水袋的流量;
U型管,其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主管路,所述U型管上设置有一排水泵及第一电液式开关蝶阀;所述第一电液式开关蝶阀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U型管的开或闭;所述排水泵,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将水袋系统内的水泵出至沉管外;
第二电液式开关蝶阀,其设置在主管路对着U型管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水控制系统,其包括:
一对浮球开关,其分别位于所述沉管对接端的两个角上;所述浮球开关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沉管的漏水情况;
多个扫舱潜水泵,所述主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一扫舱潜水泵,其用于将沉管内的水泵至与其连通的水袋系统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气管路,其安装在沉管对接端一侧;所述通气管路的一端连接端封门并伸出端封门,另一端设置在沉管内;所述通气管路上设置有止水阀,用于沉管沉放后使对接端结合腔与大气相通;
抽水管路,其进水端设置在沉管的结合腔内,所述抽水管路的出水端与主管路连通,所述抽水管路沿其进水方向依次设置有备用泵及第三电液式开关蝶阀;
所述第三电液式开关蝶阀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抽水管路的开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袋为三个,三个水袋沿着沉管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个水袋均包括两个大小相同的子水袋;
其中一个子水袋与所述进水支管连通,并通过连接管连通另一子水袋;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检测该水袋的压力。
5.一种如权利要求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沉管下沉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向一对水袋系统的中间的一水袋内加水,并与预先设置的第一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一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接着控制吊机放下吊缆,使沉管平稳下沉一段距离,并使得沉管正好完全浸没在水中;
S2,然后向一对水袋系统的两侧的两水袋内同时加水,与预先设置的第二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二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再控制吊机放下吊缆,使沉管平稳下沉一段距离,并使得沉管下沉到河底;
S3,然后向所有水袋内加水,与预先设置的第三标准水量进行对比,当第三标准水量达到要求时,控制器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
其中,G第一标准水量=F-G沉管,G第二标准水量=1.02F-G沉管,G第三标准水量=1.05F-G沉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沉管上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41,当水袋内水量大于第二标准水量时,使一对水袋系统的两侧的两水袋排水,并使得水袋内的总水量等于第二标准水量,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同时控制吊机收紧吊缆,使沉管平稳上浮直到正好全浸没在水中附近。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沉管上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42,如果水袋内总水量小于第二标准水量,则直接控制吊机收紧吊缆,使沉管平稳上浮直到正好全浸没在水中附近。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沉管上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5,沉管平稳上浮直到正好全浸没在水中附近,如果沉管还需要上浮,则排空一对水袋系统的两侧的两水袋,同时将一对水袋系统的中间的一水袋排水,使得一对水袋系统的中间的一水袋的水量等于第一标准水量,控制主管路上的电液式开度蝶阀关闭,同时控制吊机收紧吊缆,使沉管平稳上浮到初始沉放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水袋对应设置一个水袋固定装置,所述水袋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箱,其有四侧的弧形板,其依次首尾拼接形成与水袋充满后相匹配的箱体状;水袋内置在固定箱内;所述固定箱设置顶板,其内中空,固定箱的顶板内设置有垂直于沉管长度方向的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移动板,其能随着所述弹簧的压缩与伸长从而进出固定箱的顶板;固定箱的顶板的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一竖直的伸缩机构的一端,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能带动固定箱的顶板移动至固定箱内腔的不同高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均通过钢架可拆卸的固定在沉管管底。
CN201910339866.8A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0206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9866.8A CN110206049B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9866.8A CN110206049B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6049A true CN110206049A (zh) 2019-09-06
CN110206049B CN110206049B (zh) 2021-01-26

Family

ID=67786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9866.8A Active CN110206049B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60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2036A (zh) * 2021-01-25 2021-06-08 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 一种沉管的水下姿态调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034501A (zh) * 2021-12-22 2022-02-11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4425A (ja) * 1983-12-29 1985-07-30 Penta Ocean Constr Co Ltd 多段積み用ケ−ソン
CN103911997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管节沉放的压载水系统
CN104878779A (zh) * 2015-05-28 2015-09-02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沉管隧道碎石基床覆盖式防淤盖板、防淤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6400841A (zh) * 2016-11-29 2017-02-15 中交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沉管沉放的控制系统及沉管沉放方法
CN108589754A (zh) * 2018-03-27 2018-09-28 江苏华西村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沉箱吊装工艺
CN109056817A (zh) * 2018-07-17 2018-12-21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沉管隧道施工的水袋压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4425A (ja) * 1983-12-29 1985-07-30 Penta Ocean Constr Co Ltd 多段積み用ケ−ソン
CN103911997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管节沉放的压载水系统
CN104878779A (zh) * 2015-05-28 2015-09-02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沉管隧道碎石基床覆盖式防淤盖板、防淤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6400841A (zh) * 2016-11-29 2017-02-15 中交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沉管沉放的控制系统及沉管沉放方法
CN108589754A (zh) * 2018-03-27 2018-09-28 江苏华西村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沉箱吊装工艺
CN109056817A (zh) * 2018-07-17 2018-12-21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沉管隧道施工的水袋压载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2036A (zh) * 2021-01-25 2021-06-08 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 一种沉管的水下姿态调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034501A (zh) * 2021-12-22 2022-02-11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
CN114034501B (zh) * 2021-12-22 2024-01-26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体船用提升绞车的拉力标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6049B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6049A (zh) 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824348A (zh)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及其平衡方法
CN206768791U (zh) 深基坑外侧地下水监测、报警及自动回灌系统
CN110080262B (zh) 用于沉管沉放的水袋压载水系统
CN101086211A (zh) 一种自动排渣放水器
CN210263106U (zh) 用于沉管沉放的水袋压载水系统
CN110302933A (zh) 一种水秀平台的制作方法
CN207715877U (zh) 一种浮球阀
CN106917782B (zh) 一种防止高炉炉顶煤气放散阀液压缸及管路排空的装置
CN203684387U (zh) 地铁专用型双水箱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
CN111749212A (zh) 一种头部浮标定位的活动式进水口
CN205475234U (zh) 一种自举式钢护筒起拔装置
CN203281086U (zh) 移动式污水处理池
CN206785426U (zh) 自动放水器及瓦斯抽采系统
CN115076499A (zh) 一种箱式消锤双向调压塔
CN211057932U (zh) 用于渗透变形仪的供水装置
CN107700536B (zh) 沉管隧道合拢段沉管接合腔排水方法
CN206754022U (zh) 一种防止高炉炉顶煤气放散阀液压缸及管路排空的装置
CN220521122U (zh) 一种水中桥墩修复装置
CN2898559Y (zh) 自闭式排水器
CN215630136U (zh) 一种用于沉管的干坞虹吸抽水系统
CN110685302A (zh) 一种可消除侧壁摩擦阻力影响的地下结构浮力试验装置
CN110217355A (zh) 一种能用于水上表演的水秀平台
CN216813336U (zh) 一种自动加水结构
CN211226582U (zh) 一种压力罐储水式窖水净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6

Address after: 430048 No. 11 Jinyinhu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CCCC Wuhan harbo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48 No. 11 Jinyinhu Road,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