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3319A - 含彼此连接共同旋转的两个一体部分配置的后轮链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含彼此连接共同旋转的两个一体部分配置的后轮链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3319A
CN110203319A CN201910145992.XA CN201910145992A CN110203319A CN 110203319 A CN110203319 A CN 110203319A CN 201910145992 A CN201910145992 A CN 201910145992A CN 110203319 A CN110203319 A CN 110203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ocket wheel
sprocket
tooth
axial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59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3319B (zh
Inventor
亨里克·布雷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RAM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RAM Deutschla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RAM Deutschland GmbH filed Critical SRAM Deutschland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203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3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3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3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30Chain-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2009/007Guides to prevent chain from slipping off the sprock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彼此连接共同旋转的两个一体部分配置的后轮链轮装置。一种能围绕限定轴向方向和与其正交的径向方向的共同的链轮旋转轴线(RA)旋转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该后轮链轮装置(30)包括具有不同尺寸和齿数的多个链轮(R1‑R12),这些链轮关于链轮旋转轴线(RA)同轴布置并且彼此连接以围绕链轮旋转轴线(RA)进行共同旋转,其中后轮链轮装置(30)具有包括最大链轮(R1)的第一部分配置(32)并具有包括彼此一体形成的多个链轮(R3‑R12)的第二部分配置(34)。

Description

含彼此连接共同旋转的两个一体部分配置的后轮链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围绕链轮旋转轴线旋转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所述链轮旋转轴线限定轴向方向和与其正交的径向方向。所述链轮旋转轴线也限定了环绕它的圆周方向。所述后轮链轮装置包括具有不同尺寸和齿数的多个链轮,这些链轮关于所述链轮旋转轴线同轴布置并且彼此连接以围绕所述链轮旋转轴线进行共同旋转,其中所述链轮装置具有包括最大链轮的第一部分配置,并具有包括彼此一体形成的多个链轮的第二部分配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自行车驱动组件,该自行车驱动组件包括自行车链和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该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可以与所述自行车链进行驱动力传递式形状锁定(positive locking)接合。自行车链具有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借助沿着其链纵向方向交替的外链板和内链板配对而彼此连接的滚子。所述后轮链轮装置如本申请中所述设计。
背景技术
从DE 10 2015 205 736 A1中已知一种所讨论类型(即如第一段所述类型)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从该文献还已知所讨论类型(如第二段所述类型)的自行车驱动组件。
从DE 10 2015 205 736 A1已知的后轮链轮装置具有非常大的展开,即在最小链轮和最大链轮之间具有非常大的齿数差。这也导致最小链轮和最大链轮的直径差很大。因此,当自行车链与最大链轮接合时,最大链轮会承受相当大的机械负荷。由于自行车链的歪斜位置与最大链轮相对于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的自行车纵向中心平面成形状锁定接合,最大链轮不仅通过自行车链在圆周方向上的力而在其径向外链轮处受力,而且通过沿轴向方向作用的力而受力,并且由于它们在径向远离链轮旋转轴线的链轮上的作用力,可以围绕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的弯曲轴线产生相当大的弯曲作用。
从DE 10 2015 205 736 A1已知的链轮装置具有仅包括最大链轮的第一部分配置,并且具有第二部分配置,该第二部分配置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配置,并且作为一体链轮拱顶具有从第二大链轮到最小链轮的所有其他的链轮。从链轮拱顶轴向突出的紧固销穿过第一部分配置的紧固表面中的紧固开口(在第一部分配置上专门为此目的而形成)。这里的紧固表面跨越第一部分配置的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一对链轮辐条,以便提供用于形成紧固开口的足够材料。
紧固销制造成关于紧固开口具有过大尺寸。紧固销通过压配合装配到紧固开口中。借助所述紧固销的自由纵向端部在朝向包括它们的第二部分配置的方向上的突然轴向变形,装配到紧固开口中的紧固销的纵向端部区域径向扩展(“以蘑菇形式”),因此,除压配合之外,还发生形状锁定作用,其将第二部分配置保持在第一部分配置上。因此,两个部分配置彼此不可拆卸地连接,即,在不破坏部件或部件部分的情况下是不可分离的。
然而,事实证明,通过形成在其中的紧固开口的紧固表面的弱化在厚度方向上穿过并且具有容纳在其中的蘑菇形式的紧固销,这可能鉴于在操作期间作用在链轮装置上的力和力矩而导致应力峰值,因此形成裂缝或/和类似地形成受损区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增加一开始提到的链轮装置的机械强度,使得链轮装置在预期操作期间具有比现有技术的已知链轮装置更大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中的一个部分配置具有多个可弹性变形的闩锁结构,所述多个可弹性变形的闩锁结构与相应另一个部分配置的多个配合闩锁结构成闩锁接合,其中闩锁接合将两个部分配置固定以防止在轴向方向上彼此移除。
术语“闩锁”在这里指的是形状锁定接合,其可以通过结构的弹性变形使用闩锁结构的材料和部件弹性来产生,可选地还可以通过配合闩锁结构来产生。因此,闩锁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卡口封闭件与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的连接区分开,其中接合中涉及的任何结构都不允许仅通过结构的临时弹性变形进行所述接合。
借助将两个部分配置彼此闩锁,所述两个部分配置彼此连接,用于传递沿着链轮旋转轴线作用的力。在链轮装置的预期操作期间发生的轴向力是由链条歪斜引起的,后轮链轮装置具有的链轮越多,并且在踏板曲柄上设置的链环越多,链条歪斜越大。在预期操作期间作用在后轮链轮装置上的轴向力是不可忽略的,不应被低估。
闩锁结构和配合闩锁结构可以例如通过去除已知紧固开口的材料形成在相应的部分配置上,而不会削弱部件部分。
另外,借助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之间的闩锁接合,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可以彼此连接,而没有与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分开形成的连接装置(诸如螺钉、螺母和铆钉),这不仅减少了链轮装置的安装费用,而且还增加了部件强度,因为不必设置用于分离的连接装置的抵接结构。
原则上可以设想,由闩锁结构和配合闩锁结构组成的至少一组结构形成在对应的闩锁部件或配合闩锁部件上,该闩锁部件或配合闩锁部件安装在第一部分装置和/或第二部分装置上。出于尽可能高的部件强度的原因,根据本发明的链轮装置优选地以尽可能少的安装点和部件进行管理。因此优选的是,闩锁结构或/和配合闩锁结构与包括它们的相应部分配置一体地形成。优选地,两个结构均与包括它们的部分配置一体地形成。
即使在所涉及的部分配置的复杂构造的情况下,这种一体形成也可以通过多级加工工艺来实现,该多级加工工艺包括初级成形或/和变形早期加工阶段和金属切削后期加工阶段。例如,首先,在以这种方式获得的部件坯料通过金属切削加工(诸如通过车削和铣削)获得其最终构造之前,可以铸造或/和锻造用于相应的部分配置的部件坯料。
闩锁接合旨在,不仅相对于彼此轴向地,而且优选地也沿径向并且在圆周方向上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来固定所涉及的两个部件,即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这可以以简单但有效的方式实现,因为闩锁结构具有轴向突起,所述轴向突起从包括它们的部分配置轴向突出。取决于它们的取向和构造,轴向突起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并且优选地还在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用作机械止动件,并且因此可以防止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在轴向方向上并且优选地还在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对运动。
为了相对于彼此轴向固定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可以规定:作为轴向固定突起的轴向突起与轴向突起从包括它们的部分配置突出的根部区域相距一轴向距离,该轴向突起具有闩锁凸耳,该闩锁凸耳在围绕链轮旋转轴线的圆周方向上和/或在径向方向上从相应的轴向突起突出。然后,闩锁凸耳可以接合在对应的配合闩锁结构后方,并且因此可以限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配置在至少一个轴向方向上的轴向相对运动。
轴向固定突起优选地能在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变形,即在径向方向上和/或在圆周方向上变形,优选地能关于它们以可弯曲方式突出的根部区域变形。它们优选地在轴向方向上是刚性的,以便能够在轴向方向上提供高的固定力。
轴向固定突起甚至可以完全抑制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之间的轴向相对运动,并且因此当轴向固定突起以轴向限定的方式将配合闩锁结构的固定部分保持在保持空间中时,可以充分明确地将两个部分配置相对于彼此轴向地固定,该保持空间通过闩锁凸耳沿第一方向轴向界定,并且通过保持结构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界定,该保持结构布置在距所述闩锁凸耳的轴向距离处并且平行于所述闩锁凸耳延伸。保持结构可以是任何期望的结构。优选地,根部区域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并且轴向固定突起从根部区域远离承载它的部分配置而轴向突出。例如,根部区域的面向闩锁凸耳的外表面可以形成接触表面,相关联的配合闩锁结构的固定部分抵靠该接触表面(由闩锁凸耳固定以防止抬起)。优选地,多个轴向固定突起(特别优选地所有轴向固定突起)以提供上述保持空间这样的方式设计。
为了在径向方向或/和周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固定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还可以规定:第一部分配置或/和第二部分配置具有轴向突起作为具有止动表面的止动突起,该止动表面面向作用方向,具有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的轮廓分量,并且在每种情况下,配合止动结构的一个止动部分抵靠所述止动表面。根据止动突起是否旨在防止两个部分配置在径向方向或周向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作用方向是径向方向或圆周方向。作用方向优选地在径向方向和圆周方向上都具有轮廓分量,因此止动突起可以防止或限制两个部分配置在径向方向和圆周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原则上,不应排除作用方向也具有在轴向方向上的轮廓分量,但是作用方向的轮廓分量优选地仅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这避免了在止动突起上的力的轴向作用,否则这些作用将作用在两个部分配置上。
为了以尽可能结构简单的方式构造所述部分配置,至少一些止动突起(优选地所有止动突起)形成在与闩锁结构相同的部分配置上,特别是形成在轴向固定突起上。在这种情况下,与止动突起进行接触接合的配合止动结构优选地是配合闩锁结构。设置在部分配置的不同位置处的止动突起的作用方向优选地局部地指向不同的方向,每个方向均具有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的轮廓分量或者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地延伸。
这样,不仅可以在径向方向上和/或不仅在圆周方向上防止两个部分配置的相对运动,至少一个部分配置优选地具有配合止动突起,该配合止动突起具有面向反向作用方向的配合止动表面,该配合止动表面具有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的轮廓分量,并且配合止动结构的相应配合止动部分抵靠该配合止动表面。在抵靠同一个配合止动结构的止动表面和配合止动表面的作用方向以及反向作用方向的径向轮廓分量或/和圆周方向轮廓分量面向相反的方向。没有轴向分量的反向作用方向优选地仅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地延伸。配合止动结构又可以是配合闩锁结构。
配合止动突起也优选地在径向方向和圆周方向上都有效。以上关于止动突起及其作用方向的说法也适用于配合止动突起及其反向作用方向。
通过将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彼此固定,所述止动突起和配合止动突起确保形成的闩锁接合不能通过部分配置的相对运动而再次释放。为了提高链轮装置的操作可靠性,闩锁接合优选地是实际上不可释放的闩锁接合,例如由于大量轴向固定突起全部必须同时变形,所以仅能够用不切实际的大量努力再次释放。
产生了上述闩锁接合的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的结合优选地通过两个部分配置相对于共同的链轮旋转轴线的同轴布置并且通过在轴向方向上(优选地仅在轴向方向上)朝向彼此在两个部分配置上施加力来进行。其中轴向固定突起由于设置在那里的闩锁凸耳而弹性变形的所述结合可以通过以下这样的事实来促进:至少一些配合止动突起(优选地所有配合止动突起)在它们自由地突出的纵向端部处具有倾斜表面,其中配合止动表面轴向地设置在倾斜表面和根部区域之间,配合止动突起从该根部区域突出。倾斜表面在此倾斜,使得在朝向根部区域的方向上轴向移动的点在径向方向上或/和在圆周方向上接近配合止动表面。配合止动突起优选地形成在与轴向固定突起相同的部分配置上,并且特别优选地也形成为止动突起。
当成对的止动突起和配合止动突起(其中轴向固定突起也可以是止动突起)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在部分配置的准备闩锁状态下,它们之间在它们的止动表面和配合止动表面之间保持配合止动结构(可选地采取配合闩锁结构的形式),在正交于链轮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没有间隙,在两个部分配置上施加专门的轴向结合力就足够了,在结合操作期间服务的倾斜表面作为闩锁结构和配合闩锁结构机械强制地引导到闩锁接合中。通过所述倾斜表面可以减小轴向结合突起的变形功,因为例如配合闩锁结构可以沿着倾斜表面以基本螺旋运动的方式拧入轴向固定突起的上述保持空间中,因此,轴向结合突起必须不那么严格地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地变形,而不是必须通过它们的突出闩锁凸耳在径向方向上和/或在圆周方向上的尺寸简单地将它们推开(这取决于它们的构造和取向),以便能从纯粹的轴向方向接近保持空间。
由于至少一些轴向固定突起(优选地,所有轴向固定突起)也是止动突起,因此可以有利地保持安全闩锁接合所需的轴向突起的数量较低。轴向固定突起的侧面轴向地设置在闩锁凸耳和保持结构(特别是根部区域)之间,然后轴向固定突起的侧面是止动表面或至少具有这样的表面。
所述轴向突起优选地形成在承载它们的部分配置的链轮中的以围绕链轮旋转轴线闭合的方式环绕的链轮上,并且从所述链轮轴向地突出。轴向突起沿圆周方向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由于链轮上的布置,不同轴向突起之间的径向距离小于它们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间的距离。
轴向突起优选地作为止动突起和配合止动突起以轴向固定突起的形式提供,以便在与操作期间发生的力和力矩相关的足够强度的明确位置关系中,将两个部分配置相对于它们的圆柱坐标系(包括轴向、径向和圆周坐标)固定在彼此上。为了确保所述限定的位置固定,轴向突起可以形成多个突起组,每个突起组均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固定突起和配合止动突起。如果轴向固定突起也是止动突起,则这就足够了。至少一些突起组(优选地,所有突起组)还可以具有止动突起。相对于沿着轴向圆柱坐标和至少一个另外的圆柱坐标(优选地沿着所有三个圆柱坐标)的运动,自身取得的每个突起组均优选地已经将两个部分配置相对于彼此固定。
通过提供多个突起组来增加由突起组整体获得的闩锁接合的可实现的最大承载能力,但是通过多个突起组将两个部分配置彼此紧固,其中每个单独的突起组均关于轴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固定两个部分配置,并且另外的圆柱坐标或甚至关于所有三个线性独立的圆柱坐标是机械超定的。然而,机械超定的影响可以通过闩锁结构或/和配合闩锁结构处的对应弹性来减小,因为所涉及的结构可以由于弹性变形的机械超定而分散应力。该原理适用于机械加载的部件或者具有内部应力然后仅变形一点或者根本不变形,或者具有变形然后仅具有小的内部应力(如果有的话)。如果减轻机械超定的影响,则可获得的闩锁接合的强度增加的效果仍然存在。因此,该配置总体上是有利的。
突起组优选地具有相同的设计并且沿着包括它们的部分配置的整个圆周分布地布置,特别优选地等距地分布。使用多个突起组(例如多于三个或四个突起组)进一步确保了闩锁接合的上述实际不可释放性。虽然通过单个轴向固定突起的配合闩锁结构的一部分后面的接合可以通过后者的相应变形来消除,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加,多个轴向固定突起的同时变形变得更加困难而实际上不可能。不同轴向固定突起的闩锁凸耳优选地在正交于链轮旋转轴线的不同方向上从相应的轴向突起突出。为了释放闩锁接合,不仅必须使多个轴向固定突起变形,而且在每种情况下,来自所述多个轴向固定突起中的每个突起必须在不同的方向上变形。这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尽管基本上不应该排除在闩锁接合中涉及的轴向突起也布置在第一部分配置上,但是这种轴向突起优选地仅设置在第二部分配置上。
为了避免链轮装置具有骑车人总是必须再次加速和减速的不必要的重量,优选的是,来自第一部分配置或/和第二部分配置的链轮具有带链轮齿的径向外链轮区域和设计成将扭矩传递到后轮毂的径向内毂区域,其中毂区域和链轮区域借助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布置的多个链轮辐条彼此连接。更远离链轮旋转轴线放置的链轮区域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用于在自行车链和链轮装置之间传递力。更靠近链轮旋转轴线放置的毂区域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用于例如利用驱动器的中间配置将扭矩从链轮装置传递到后轮毂。
以高效的方式,配合闩锁结构可包括多个链轮辐条,这些链轮辐条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配合闩锁结构不必特别形成。
由于链轮辐条的配置,特别是在较大直径的链轮的情况下,与链轮的实心设计相比,预示重量的高度节省,链轮辐条以及因此配合闩锁结构优选地形成在具有链轮装置的最大链轮的第一部分配置上。
原则上,链轮辐条可以从轮毂区域连续延伸直至链轮区域。然而,由于从链轮旋转轴线出现的半径大大偏离,链轮辐条对链轮表面的占据随着与链轮旋转轴线的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然而,自行车链特别是在离链轮旋转轴线的径向最大距离处将力引入到链轮中。因此,为了即使在径向进一步位于外侧的区域中也能够充分地提供链轮辐条,用于在链轮区域和毂区域之间传递力和产生的扭矩,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发展,链轮辐条包括径向放置在更内侧的较少数量的内链轮辐条,并且包括径向放置在更外侧的较多数量的外链轮辐条。由于作为配合闩锁结构与链轮辐条相互作用的相应另一个部分配置的闩锁结构同样通常布置在具有闩锁结构的部分配置的链轮区域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实践中相关的闩锁结构径向地位于更外侧,而不是在更内侧。因此,配合闩锁结构优选地包括外链轮辐条。配合闩锁结构优选地仅包括外链轮辐条。
上述配合止动结构优选地也是链轮辐条,特别优选地是外链轮辐条。
为了能够提供足够的弹性以减小由于部分配置连接的超定而产生的应力,链轮辐条的上述固定部分作为配合闩锁结构优选地布置在距链轮辐条的两个纵向端部一定距离处。这同样适用于链轮辐条的止动部分和/或配合止动部分作为配合止动结构的相同原因。固定部分或/和止动部分或/和配合止动部分优选地位于纵向范围的中心三分之一处,以沿着链轮辐条的其可选的弯曲轮廓测量,其形成配合闩锁结构或/和配合止动结构。特别是当配合闩锁结构或/和配合止动结构由外链轮辐条形成时,这是正确的。
径向放置在链轮区域和毂区域之间的辐条区域优选地具有联接环区域,该联接环区域在圆周方向上以闭合的方式环绕,并且当从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观察时,内链轮辐条在该联接环区域处结束并且外链轮辐条从该联接环区域开始。所述联接环区域优选地位于径向区域中,该径向区域达到由链轮辐条覆盖的整个辐条区域的径向范围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联接环区域优选地位于径向区域中,该径向区域达到辐条区域的径向范围的三分之一到7/12。
原则上,单独的链轮辐条可以用作轴向固定突起和配合止动突起的接合部位,可选地还有另外的止动突起,用于将两个部分配置的相对位置固定在所有圆柱坐标中。然而,通过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之间的闩锁接合可以实现单独的链轮辐条的较低机械负荷,这是因为链轮辐条形成多个辐条组,每个辐条组均具有至少两个链轮辐条。优选地,每个辐条组均被分配上述突起组,因此每个辐条组与突起组相互作用以形成相应的接合组合。所有接合组合的总和包括上述闩锁接合和在两个圆周方向上将两个部分配置彼此连接以传递扭矩的接触接合。
为了能够在圆周方向上形成尽可能多的接合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包括多个链轮辐条),优选地可以设想链轮辐条在圆周方向上直接彼此跟随,优选地恰好是两个链轮辐条直接彼此相继,形成辐条组。如上所述,链轮辐条优选地是外链轮辐条,因此优选地提供偶数个外链轮辐条。
原则上可以设想,链轮辐条(特别是外链轮辐条)仅从毂区域或从联接环区域径向地延伸到链轮区域。但是,这种构造不适合加载,因此不是优选的。考虑到在预期操作期间围绕链轮区域和毂区域之间的链轮旋转轴线在链轮装置上发生的扭矩,如果链轮辐条除了它们径向轮廓分量之外还适当地加载有圆周方向的轮廓分量,则链轮辐条可以形成为具有较小的横截面,使得在径向上更靠内侧放置的辐条部分位于在链轮装置的旋转驱动方向上在同一链轮辐条上径向地更靠外侧放置的辐条部分之前。当与旋转驱动方向相反地观察时,链轮辐条特别优选地凸出地弯曲。对于径向内链轮辐条和径向外链轮辐条,这优选都是正确的。
如前段所述构造并用作配合闩锁结构的链轮辐条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如果它们不仅在径向方向上运行,而且在圆周方向上运行,则在闩锁结构和链轮辐条(作为配合闩锁结构)之间,不仅可以在圆周方向上传递力,而且可以另外在径向方向上传递力。
因此,闩锁结构优选地作用在链轮辐条的具有固定部分的区域中,并且其中所述链轮辐条关于径向方向倾斜,优选地在35°和60°之间,特别优选地在40°和50°之间。然后,力或反作用力可以在闩锁结构和链轮辐条之间在径向方向和圆周方向上在大致相同的部分中传递。闩锁结构在链轮辐条上的所述接合优选地是止动表面或配合止动表面在侧向限定链轮辐条的侧面上的接触接合,并且还通过轴向固定突起的闩锁凸耳从后方接合链轮辐条。出于同样的原因,形成配合止动结构的链轮辐条的止动部分和/或配合止动部分优选地布置在链轮辐条的、其中所述链轮辐条倾斜(相对于径向方向优选地在35°和60°之间,特别优选地在40°和50°之间)的区域中。
特别是外链轮辐条的链轮辐条的外边界表面(在任何情况下是存在的)作为接触接合表面优选地因此与止动突起的止动表面和配合止动突起的配合止动表面形成接触接合,还与闩锁凸耳并可选地与轴向固定突起的保持结构形成接触接合。在不同方向上作用的接触接合的总和导致牢固的闩锁接合,因为后者是形状锁定。
为了促进在两个部分配置之间形成闩锁接合的所述接触接合和形状锁定接合,当在正交于它们相应的局部辐条纵向方向的截面中观察时,链轮辐条至少在与闩锁结构闩锁接合的区域中具有多面体结构,特别优选地具有矩形横截面的辐条结构。在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优选辐条构造的情况下,矩形横截面的两个平行边缘由链轮辐条的两个端侧形成,并且另外两个平行边缘由链轮辐条的连接两个端侧的侧面形成。
在从DE 10 2015 205 736 A1已知的链轮配置中,第一部分配置仅包括链轮装置的最大链轮。然而,链轮装置的刚性更大,尤其是围绕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的弯曲轴线的弯曲具有更大的抗弯刚度,特别是从链轮旋转轴线径向特别突出的第一部分配置具有更大的刚度,因为第一部分配置包括最大链轮和第二大链轮,其中最大链轮和第二大链轮彼此一体地形成。由于该有利效果,与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之间的闩锁接合无关的本申请还涉及如第一段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其第一部分配置包括最大链轮和与最大链轮一体形成的第二大链轮。本申请中描述的有利发展也适用于所述链轮装置并且可以在其上实现。
不管链轮区域、辐条区域和毂区域的构造如何,为了增加强度,特别是围绕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的弯曲轴线的弯曲强度,第一部分配置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即毂区域在轴向上比最大链轮的链轮区域更接近最小链轮。
为了进一步加强第一部分配置,在最大链轮和第二大链轮的根圆之间的径向加强区域中,第一部分配置可以具有环绕链轮旋转轴线的轴向珠缘。轴向珠缘在第一部分配置的一侧上形成为凹陷,并且优选地在相对侧上形成为突出部。轴向珠缘优选地设计为在加强区域的面向第二大链轮的那一侧上的轴向凹陷。
为了在自行车链与最大链轮或第二大链轮接合时在第一部分配置处获得尽可能均匀的力比,同时第一部分配置的重量较轻,优选地规定:链轮辐条径向向外尽可能延伸到最大链轮的链轮,其中第一部分配置的链轮辐条在第二大链轮的根圆和顶圆之间的径向区域中的数量是第二大链轮的齿数的一半。由于该构造在第一部分配置的操作期间的均匀加载的最佳效果,与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之间的闩锁接合无关的本申请还涉及如在第一段中描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配置,其第一部分配置是根据本段设计的。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所述链轮装置可具有如本申请中所述的其他有利特征。
这里特别优选的是,当沿轴向方向观察第一部分配置时,每个链轮辐条和第二大链轮的每个第二齿都放置在相同的圆周位置处。因此,每个第二齿(即放置在链轮辐条之间的圆周位置处的每个齿)同样能通过链轮辐条以特别简单且有利的轴向方式接近,这有利于第一部分配置的制造。另外,当链轮辐条放置在与第二大链轮的齿相同的圆周位置处时,第二大链轮和最大链轮之间的力传递直接发生在力从自行车链传递到第二大链轮的点处。每当第二大链轮与自行车链发生力传递接合时,由自行车链引入第一部分配置中的扭矩因此可以经由链轮辐条以特别简单和安全的方式传递到毂区域中。
第一部分配置的至少第二大链轮(特别优选地是最大链轮和第二大链轮二者)优选地在圆周方向上至少在圆周区域中以交替的方式具有轴向更厚及轴向更薄的齿。这简化了自行车链的与链轮装置相互作用的内链板区域和外链板区域分配至至少第二大链轮特别是还有最大链轮的齿,这有助于防止链断裂。位于与链轮辐条相同的圆周位置处的第二大链轮的至少一些齿优选地具有比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齿直接相邻的齿轴向更厚的设计。因此,在轴向较厚齿和存在于相同圆周位置处的链轮辐条之间产生相对较小的轴向间隙,该轴向间隙容纳与第二大链轮接合(优选地仅仅与所述自行车链的外链板接合)的自行车链,间隙很小。如果链轮辐条和齿布置在相同的圆周位置处,则链轮辐条和齿在沿轴向方向观察时是重叠的。链轮辐条和齿的结构相同,该结构在圆周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尺寸,优选地在圆周方向上完全与相应的其他结构重叠。
轴向较厚齿的优选齿构造与设置在其上的链轮无关,在此优选地可以如下所示:轴向较厚齿和轴向较薄齿的轴向面向下一个较小链轮的侧向齿侧面在链轮的圆周部分上交替,所述侧向齿侧面位于共同的虚拟包络面上,该虚拟包络面优选地关于链轮旋转轴线以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从共同的虚拟包络面开始,轴向较厚齿轴向接近下一个较大链轮,其程度大于轴向较薄齿。在旋转驱动方向上居前的轴向较厚齿的齿侧面优选地不是阶梯式的,而相对的后齿侧面在面向下一个较大链轮的那一侧上具有轴向台阶。换句话说:从共同的前齿侧面开始,轴向较厚齿在面向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一侧沿圆周方向的尺寸小于面向下一个较小链轮的一侧的尺寸。在沿着关于链轮旋转轴线同轴的截面圆柱体的侧表面观察轴向较厚齿的圆周部分时,轴向较厚齿因此大致具有L形横截面。由于具有L形横截面的齿用于引导自行车链的有利效果,该自行车链与带有这种齿的链轮成形状锁定接合,所以与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之间的闩锁接合无关的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如本申请第一段所述的链轮装置,其具有在从最大链轮到第二小链轮的区域中具有所述L形圆周横截面的齿。具有偶数齿的多个链轮优选地具有这样的齿;特别优选地,具有偶数齿的每个链轮均具有这样的齿。如本申请中所述,可以有利地研发这种类型的链轮装置。
优选地,具有偶数齿的后轮链轮装置的所有链轮在圆周方向上至少在圆周区域中以交替的方式具有轴向较薄齿和轴向较厚齿,如前段所述。只有最小链轮(优选地具有10个齿)具有轴向较厚齿,其面向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侧向齿侧面放置在共同的虚拟包络面上,圆周区域的轴向较薄齿的齿侧面指向相同,其中从共同的包络面开始的轴向较厚齿轴向延伸得比布置在其间的轴向较薄齿更远离下一个较大链轮。两个侧向齿侧面也在最小链轮上沿圆周方向延伸到不同的距离,其中最靠近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侧向齿侧面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比相对的侧向齿侧面更大的尺寸。与具有偶数齿的其他链轮不同,在最小链轮处,面向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侧向齿侧面在同一齿的侧向齿侧面上突出,该齿侧面在其在旋转驱动方向上居前的纵向端部和其纵向后端部二者处沿圆周方向远离下一个较大链轮。因此,在轴向最外侧的最小链轮上,可以在齿区域中设置空间,用于接收自行车链的链板(特别是外链板)的边缘区域。借助最小链轮的这种不同结构,可以影响与最小链轮啮合的自行车链的歪斜,并且可以避免自行车链与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不希望的接触。在至少一个轴向较厚齿处,优选在多个轴向较厚齿处,特别优选地在所有轴向较厚齿处,从在圆周方向上较长的齿侧面到在圆周方向上较短的齿侧面的过渡在齿的至少一个圆周纵向端部处成阶梯状,优选地在两个圆周纵向端部处成阶梯状,优选地成单个阶梯,以便借助齿侧面的阶梯式结构形成用于自行车链的链节板的接收区域。由于减小链在最小链轮上的歪斜影响的有利作用,与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之间的闩锁接合无关的本申请还涉及如本申请第一段中所述的链轮配置,所述链轮装置具有如本段所述那样构造的最小链轮。在所述链轮装置处,可以实现如本申请中所述的单独发展或多个发展。
与上述大致L形横截面相反,最小链轮上的轴向较厚齿在上述圆周剖视图中具有大致T形横截面。
第二部分配置优选地具有比第一部分配置更多的链轮,特别优选地是第一部分配置的链轮的至少两倍或至少三倍或甚至四倍。因此,第二部分配置可以具有彼此一体地形成的一排6个至12个轴向连续的链轮。这里可以使用大约7个或8个链轮的链轮装置的链轮总数用于E型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其中由于骑车者的机动辅助,可以接受轴向直接相邻的链轮之间的更大齿数差。
第二部分配置优选地包括链轮装置的第三大链轮。这进一步优选地是第二部分配置的最大链轮。
第二部分配置同样可以包括最小链轮。特别优选地,除了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之外,链轮装置不具有另外的部分配置,或者不具有另外的单独链轮,由于部件数量少,这显著地便于链轮装置的安装。然而,除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之外,不应该排除在链轮装置上还设置有另外的部分配置或单独链轮。
为了减轻重量,第二部分配置的单独的一体形成的链轮通过腹板彼此连接。连接两个轴向直接相邻的链轮的腹板优选地不会径向地朝向链轮旋转轴线越过两个链轮中较小的链轮。与第二部分配置彼此一体形成的轴向直接相邻的链轮之间的有利的力传递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于至少一个配对,优选地对于多个配对,特别优选地对于由第二部分配置的链轮和与其相邻的下一个较小链轮组成的所有配对,链轮通过与两个链轮一体形成的腹板而连接到下一个较小链轮。为了便于清洁第二部分配置并且为了减轻其重量,将较大链轮连接到链轮配对中的轴向直接相邻的较小链轮的腹板的数量优选地小于较小链轮的齿数。这里特别优选的是,下一个较小链轮具有偶数个齿,并且连接两个链轮的腹板的数量恰好是下一个较小链轮的偶数齿数的一半。以上所述相应地适用于与第一部分配置的第二大链轮的齿数有关的链轮辐条的半数。腹板的数量也可以小于配对中的较小链轮的齿数的一半。腹板的数量和轴向直接相邻并且通过腹板连接的配对链轮中的较小链轮的齿数优选地具有共同的整数因子。这使得可以以刚性增加的方式始终在配对中的较小链轮上的相同圆周位置处提供腹板作为齿。这种情况优选地适用于两个链轮中较小者的第二部分配置的优选地具有偶数个齿的两个直接轴向相邻的链轮的每个配对。如果腹板和齿布置在相同的圆周位置处,则在轴向方向上观察时腹板和齿是重叠的。在圆周方向上具有较大尺寸的腹板和齿的相同结构优选地在圆周方向上完全与相应另一个结构重叠。
同样为了减轻重量,具有最大链轮并且优选地还具有与最大链轮一体形成的第二大链轮的第一部分配置由较低密度的材料制成,例如由铝合金制成。例如出于强度的原因,具有多于两个(优选地大约十个)一体形成的链轮的第二部分配置优选地由具有更大密度并且优选地还具有更大的弹性模量的材料制成,例如由钢制成。
参考上面关于第一部分配置已经在这方面提到的优点,如果当在轴向方向上观察第二部分配置时,对于第二部分配置的包括链轮和与其相邻的下一个较小链轮(优选地具有偶数个齿)的至少一个配对,优选地对于每个配对,每个腹板和下一个较小链轮的齿(优选地每个第二齿)放置在相同的圆周位置处,则也可以从第二部分配置中获得这些优点。这改善了一体形成的链轮之间的力传递,并且在制造期间和可选地在安装期间便于偶数编号的较小链轮的至少每个第二齿的可接近性。由于在一体地形成并且具有多个链轮的第二部分配置中优选地具有偶数个齿的链轮的齿的最大力传递和可接近性,与第一部分配置和第二部分配置之间的闩锁接合无关的本申请还涉及如第一段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其第二部分配置根据本段或/和根据前两段之一进行设计。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这种链轮装置可以具有如本申请中所述的其他有利特征。
如上面已经针对第一部分配置所解释的,如果对于至少一个配对,放置在与腹板相同的圆周位置处的下一个较小链轮的至少一些齿被设计成轴向厚度比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齿直接相邻的齿的轴向厚度厚,则从第二部分配置中也可以获得改进的链条引导和降低的链条断裂风险。然而,不应排除在至少一个轴向较薄齿的圆周位置处也布置腹板。例如,每当较小链轮在其一个较薄齿的圆周区域中被侧向压痕或凹部削弱时,例如由于在其至少一个端面中的一个端面中的链条上升的辅助(在链轮端侧中形成为凹陷),这可以是有利的。然后,腹板可以加强或/和强化较薄齿的圆周区域。因此,链轮配对的腹板不一定必须在圆周方向上等距地布置,尽管这是优选的。
如果配对中的较小链轮的齿数不是偶数,则腹板的数量可以与较小链轮的齿数相同。然而,这里也是如此,腹板的数量可以小于齿的数量,尽管优选的是腹板的数量和齿的数量具有共同的整数因子。
特别优选地,腹板仅布置在圆周位置处,配对中的较小链轮的齿也位于圆周位置处。
上面已经解释了第二部分配置的轴向较厚齿和轴向较薄齿的构造。
为了通过第二部分配置的腹板尽可能有效地传递力和扭矩,腹板不仅布置成在由它们连接的轴向直接相邻的链轮之间径向延伸。腹板优选地还在圆周方向上具有轮廓分量,特别优选地使得它们的径向内端在旋转驱动方向上跟随它们的径向外端。
链轮装置优选地具有8个至14个链轮,优选地具有12个至14个链轮,其中最小链轮具有不超过12个齿,优选地具有不超过10个齿,优选地恰好具有10个齿,或/和其中最大链轮具有不少于50个齿,优选具有不少于52个齿,特别优选地恰好具有52个齿。为了尽可能全面地使用链轮辐条和第二大链轮的齿以及第二部分配置的链轮上的腹板和齿的上述有利的相互协调的空间配置,链轮装置优选地具有非偶数齿数的不多于两个链轮,特别优选地具有不超过一个链轮。根据优选实施方式,链轮装置具有从两个链轮中的最小链轮到最大链轮的以下数量的齿:10、12、14、16、18、21、24、28、32、38、44、52。
如上所述,在具有偶数个齿的多个链轮上,优选在具有偶数个齿的所有链轮上,轴向较厚齿和轴向较薄齿优选地在每种情况下以交替的方式连续地布置在至少一个圆周部分上,特别优选布置在多个圆周部分上,最优选地沿着圆周方向上的整个圆周布置。
通常使用这里讨论的链轮装置,其具有结构上通常的自行车链,该自行车链具有沿着其链纵向方向的大致等距的滚子,这些滚子通过一对内链板和一对外链板在链纵向方向上交替地相互连接。轴向较厚齿优选地具有与配合的自行车链的构造协调的厚度,使得所述厚度的轴向尺寸大于内链板对中的内链板之间的净宽度,并且因此轴向较厚齿可以如预期的那样完全进入自行车链的由外链板限定的齿进入空间中。因此,无论何时自行车链与具有偶数个齿的链轮接合,自行车链都关于链轮明确地定位在链纵向方向上。这也降低了链条断裂的风险。由于上述优选的交替布置,其至少在圆周区域中实现为轴向较厚区域和轴向较薄区域,所以在沿着形状锁定区域与自行车链成形状锁定接合的情况下,在具有偶数个齿的多个链轮上,优选地在具有偶数个齿且与两个最小链轮分开的所有链轮上,特别优选地在具有偶数个齿的所有链轮上,链的仅一个外链板始终与腹板或/和链轮辐条(特别是外链轮辐条)相对。
这里,自行车链的外链板对的外链板之间的净宽度大于内链板对的内链板之间的净宽度。
因此,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自行车驱动组件,其包括上述自行车链,并且还包括如本申请中描述和研发的链轮装置。
所述自行车驱动组件优选地在承载自行车驱动组件的自行车踏板曲柄上具有恰好一个链环,因此从踏板曲柄到后轮毂的传动比的变化仅在后轮链轮装置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申请的自行车驱动组件的自行车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图1的自行车驱动组件从外侧倾斜地看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与链轮旋转轴线正交地看到的图2的链轮装置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2和图3的链轮装置的径向半部沿着包含链轮旋转轴线的截面的纵向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2至图4的链轮装置沿着链轮旋转轴线从外侧看即在朝向与图1中的自行车链轮旋转轴线正交的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上看到的轴向视图;
图6示出了与图5相比在相反观察方向上的图2至图5的链轮装置的轴向视图;
图7示出了从外侧倾斜的图2至图6的链轮装置的第一部分配置的立体图;
图8示出了图7的第一部分配置沿着包含链轮旋转轴线RA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9从外侧示出了图7和图8的第一部分配置的轴向视图;
图10从内侧示出了图7至图9的第一部分配置的轴向视图;
图11示出了从外侧倾斜的图2至图6的链轮装置的第二部分配置的立体图;
图12示出了图2至图6的链轮装置的第二部分配置的侧视图,其中观察方向正交于链轮旋转轴线;
图13从内侧示出了图2至图6的链轮装置的第二部分配置的轴向视图;
图14示出了从内侧倾斜的第二部分配置的立体图;
图15示出了图14的第二部分配置的两个最大链轮的区域的放大细节;
图16示出了两个部分配置从后面倾斜的链轮装置的立体图;
图17示出了链轮装置除最小链轮外的任何链轮的端侧的轴向视图,该端侧远离图2至图6的链轮装置的最小链轮;以及
图18示出了从外侧倾斜的链轮装置的最小链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自行车驱动组件12的自行车10的示意性侧视图。自行车10具有框架14,框架14具有弹簧可转向前轮16和弹簧后轮18。前轮16能借助把手20转向。骑车人可在他/她的旅程中坐在自行车10的鞍座22上。自行车10的前进方向(图示为站立在平坦的下表面U上)由箭头V表示。
在所示的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驱动组件12包括单独的前链环24,该单独的前链环24以扭矩传递方式直接联接到踏板曲柄26,并且自行车驱动组件12包括后轮链轮装置30,后轮链轮装置30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经由自行车链28以力传递方式连接到单独的前链环24。后轮链轮装置30以扭矩传递方式联接到后轮18,因此经由踏板曲柄26引入前链环24的扭矩经由自行车链28和后轮链轮装置30传递到后轮18。
自行车链28可借助拨链器32(未具体描述)与后轮链轮装置30的例如十二个链轮R1至R12中的一个进行力传递接合。因此,骑自行车10的骑车人可以以本身已知的方式选择从前链环24到后轮18的速度和扭矩的传动比。
图2至图6以各种视图详细图示了后轮链轮装置30。图2示出了链轮装置30从前面倾斜并且从外侧倾斜的立体图,即从观察者位置更接近链轮装置30的最小链轮R12而不是最大链轮R1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观察方向正交于链轮轴线RA的链轮装置30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链轮装置30的径向半部沿着包含链轮旋转轴线RA的截面的纵向剖视图。图5示出了沿着链轮旋转轴线RA从外侧看的链轮装置30,即朝向图1中的自行车10的纵向中心平面(正交于链轮轴线RA)的链轮装置30。图6示出了在轴向方向上但在与图5相反的方向上看的链轮装置30,即从内侧或远离自行车10的纵向中心平面看的链轮装置30。
链轮装置30包括第一部分配置32,该第一部分配置32包括优选地具有52个齿的最大链轮R1以及优选地具有44个齿的第二大链轮R2(成一体形式)。一体形成的第一部分配置32优选地由铝合金形成,以便以尽可能小的重量形成第一部分配置32。
链轮装置30还具有第二部分配置34,该第二部分配置34固定地连接到第一部分配置32,并且链轮装置30的所有另外的链轮R1至R12一体地形成在该第二部分配置34上。链轮R3是链轮装置30的第三大链轮,链轮R12是第十二大链轮或最小链轮。一体的第二部分配置34由钢制成,其原因在于尽可能高的强度。链轮装置30的第三大链轮R3是第二部分配置34的最大链轮,优选地具有38个齿。最小链轮R12优选地具有10个链轮。
第一部分配置32和第二部分配置34通过闩锁彼此连接并且被固定以防止从彼此轴向移除,这在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解释。第一部分配置32和第二部分配置34之间形成的连接将部分配置32和34连接起来,以便在围绕链轮旋转轴线RA的两个相对的圆周方向上以及在沿着链轮旋转轴线RA的两个相对的轴向方向上彼此进行联合运动。
链轮装置30的旋转驱动方向在附图中用附图标记DR表示,其中链轮装置30通过蹬踏踏板曲柄26而旋转,以使自行车10沿向前行进方向V移动。在根据图5的从外侧看的轴向视图中,旋转驱动方向DR沿顺时针方向延伸,并且在根据图6的从内侧看的轴向视图中,旋转驱动方向DR因此沿逆时针方向延伸。
从图4和图6的视图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出,第一部分配置32具有径向内毂区域32a,径向内毂区域32a被设计用于将扭矩从链轮装置30或从第一部分配置32传递到驱动器并因此传递到后轮18的毂。为此,毂区域32a的径向内侧具有例如花键齿。
另外,第一部分配置32具有径向外链轮区域32b,径向外链轮区域32b具有最大链轮R1的齿36a和36b。特别是如图4所示,毂区域32a相对于链轮区域32b朝向最小链轮R12轴向偏移地布置,这为第一部分配置32提供了相对于平面设计增加的抗弯刚度(关于围绕与链轮旋转轴线RA正交的弯曲轴线弯曲)。
最大链轮R1的齿36a在这里的轴向方向上(至少在链轮R1的一些圆周部分中)具有比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齿相邻的齿36b更厚的设计。这里选择较厚齿36a的轴向厚度,使得它大于链28的内链板对之间的净宽度。在自行车链28上,等距滚子通过外链板对28a和内链板对28b交替而沿着链纵向方向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彼此连接,其中内链板对28b之间的净宽度小于外链板对28a之间的净宽度。在图1中,外链板对28a和内链板对28b的净宽度应平行于链轮旋转轴线RA测量。自行车链28的滚子的滚子轴线在图1中同样平行于链轮旋转轴线RA延伸,该滚子通过内链板对28b和外链板对28a等距地彼此连接。在图1中,链轮旋转轴线RA正交于图1的图面。
将毂区域32a连接到链轮区域32b的辐条区域32c径向地放置在毂区域32a和链轮区域32b之间。
如在图6中的链轮装置30的轴向内部视图中可以容易地看到的,但是在图9和图10的第一部分配置32的轴向视图中甚至更好地看到的,辐条区域32c包括径向内链轮辐条38和径向外链轮辐条40。径向内链轮辐条38从毂区域32a到达以闭合方式环绕的联接环区域42。径向外链轮辐条从联接环区域42到达齿区域32b。内链轮辐条38和外链轮辐条40优选地在径向方向上不重叠。外链轮辐条40的数量大于内链轮辐条38的数量,优选地为2倍,原因是围绕链轮旋转轴线RA在圆周方向上的均匀的力分布。
在第一部分配置32的所示实施方式中,以特别有利的方式,设置一半的外链轮辐条40作为第二大链轮R2的齿,所述齿轴向地放置在外链轮辐条40的旁边。
为了从链轮区域32b到毂区域32a的尺寸稳定的扭矩传递具有尽可能小的辐条横截面,内链轮辐条38和外链轮辐条40为了加强目的而形成为在围绕链轮旋转轴线RA的圆周方向上具有轮廓分量,使得链轮辐条38或40的相应径向内端在旋转驱动方向DR上位于同一链轮辐条38或40的径向外端之前。另外,链轮辐条38和40被设计成围绕曲率轴线弯曲,该曲率轴线平行于链轮旋转轴线RA,使得在沿着旋转驱动方向DR观察时链轮辐条38和40凹入地弯曲,并且与旋转驱动方向DR相反地观察时凸出地弯曲。
联接环区域42关于辐条区域32c的径向范围44位于范围44的径向内三分之一与其一半之间的区域中(参见图10)。
从图10中可以特别容易看出,第二大链轮R2的每个第二齿(这些齿由46a表示)位于与外链轮辐条40相同的圆周位置处。结果,位于两个齿46a之间的齿46b能通过外链轮辐条40轴向容易地接近,并且可以借助铣削工具以高精度金属切削以简单的方式加工。
齿46a在其圆周位置上与外链轮辐条40重合,齿46a至少在第二大链轮R2的一些圆周部分中是比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齿46b轴向更厚的齿。借助至少一些齿46a的这种轴向加厚的设计,第二大链轮R2与最大链轮R1的一体连接可以特别简单而稳定地进行。
图4和图8的截面不贯穿圆周位置,在该圆周位置处,外链轮辐条40和第二大链轮R2的轴向较厚齿46a彼此轴向相对。然而,图4和图8表明,借助该轴向相对位置,外链轮辐条40和链轮R2的齿46a之间的轴向间隙48具有相对小的轴向尺寸,因此自行车链28当与链轮R2处于形状锁定接合时,可以以很小的轴向间隙被容纳。
特别是从图4和图8中可以看出,为了加强所述链轮R1,最大链轮R1的链轮区域32b具有轴向珠缘50,该轴向珠缘50以圆形方式环绕链轮旋转轴线RA并且已经从面向第二部分配置34的一侧被引入最大链轮R1中。因此,最大链轮R1在其面向第二大链轮R2的一侧上具有凹陷50a。轴向珠缘50被设计为在背离第二大链轮R2的相对侧上的突出部50b。轴向珠缘50径向地位于加强区域51中,加强区域51位于第一链轮R1和第二链轮R2的根圆之间,优选地甚至位于第二链轮R2的顶圆和第一链轮R1的根圆之间。
图11至图13单独示出了第二部分配置34。图11以立体图示出了从外侧倾斜的第二部分配置34。图12以正交于链轮旋转轴线RA的侧视图示出了第二部分配置34。图13以轴向视图从内侧示出了第二部分配置34。
图13示出了第二部分配置34的一体形成。每个链轮R3到至少R9具有带有链轮齿和腹板的链轮,腹板从其径向向内突出并且将第二部分配置34的链轮一体地连接到轴向相邻的下一个较小链轮。
作为示例,并且为了清楚起见,仅第二部分配置34的最大链轮R3的链轮由附图标记52表示,并且从其径向向内朝向下一个较小链轮R4突出的腹板由附图标记54表示。腹板54不是径向向内突出于相应的下一个较小链轮的链轮(这里是链轮R4),它们直接与链轮R4一体地形成。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除具有21个齿的链轮R7外,所有链轮的齿数都是偶数的。对于第二部分配置34的每对轴向直接相邻的链轮,其较小链轮具有偶数个齿,配对中的较小链轮的每个第二齿位于与腹板相同的圆周位置处。对于链轮对R3/R4,这可以在图13中看到。将较大链轮(此处为R3)连接到较小链轮(此处为R4)的腹板54的数量是较小链轮的齿数的一半。因此,较小链轮的每个第二齿同样能从第二部分配置34的两侧轴向接近。
链轮R4的多个齿56a位于与将链轮R3和链轮R4彼此一体地连接的腹板54相同的圆周位置处,其轴向厚度设计为比与位于所述齿之间沿圆周方向上的齿56b的轴向厚度设计厚。同样,由于在其周向位置上与腹板54重合的齿56a的轴向较厚设计,所以链轮R3和R4彼此的一体连接可以以稳定的方式形成,并且腹板54和轴向相邻的齿56a之间的轴向间隙58可以形成为具有相对较小的间隙宽度。然后,当所述自行车链与链轮R4处于形状锁定接合时,轴向间隙58可以轴向地容纳自行车链28,而间隙很小。
对于链轮R6和R7的配对,由于链轮R7的齿数非偶数,上述内容不适用。在链轮R7的齿的每个圆周位置处,腹板从链轮R6引导到下一个较小链轮R7并且将所述两个链轮彼此一体地连接。由于腹板的数量较多,各个腹板在圆周方向上的设计可以比那些链轮配对的腹板短,其较小链轮具有偶数个齿。
从图13中还可以看出,轴向直接相邻的链轮之间的腹板(参见示例腹板54)除它们径向范围之外还在圆周方向上倾斜,特别是与第一部分配置的链轮辐条38和40的倾斜方向相反。连接第二部分配置34的轴向直接相邻的链轮的腹板在圆周方向上倾斜,使得它们的径向内端在旋转驱动方向DR上跟随径向外端。因此,径向外端在旋转驱动方向DR上位于径向内端之前。这是负载适当的,因为第二部分配置34的链轮R3至R12将已经由自行车链28直接传递到其上的扭矩传递到第一部分配置32,第一部分配置32将所述扭矩传递到毂区域32a并且最终传递到后轮毂。
如图11至图13所示,三个结构上不同类型的轴向突起60a、60b和60c从第二部分配置34的最大链轮R3的链轮52朝向第一部分配置32突出。在每种情况下,轴向突起60a、60b和60c的组合形成突起组62,它作用在外链轮辐条40的一部分64上。部分64也是一个固定部分(诸如止动部分和配合止动部分),在圆周方向上完全环绕链轮旋转轴线RA。由于其作为固定部分和作为止动部分以及作为配合止动部分的特性,部分64在下面被称为“接合部分”。仅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附图标记64仅放置在一些外链轮辐条40上,以便识别第一部分配置32上的突起组62的接合部分。
突起组62在链轮52的整个范围内围绕链轮旋转轴线RA在圆周方向上分布,因此链轮52和第二部分配置54在链轮52的整个范围内均匀地连接到第一部分配置32。
在图16中可以看到轴向突起60a、60b和60c如何与第一部分配置32的外链轮辐条40相互作用,以便以轴向不可移动的方式将第一部分配置32和第二部分配置34彼此连接以便共同旋转。轴向突起60a、60b和60c在圆周方向上周期性地重复。
下面将参照图14至图16说明部分配置32和34之间的闩锁连接。图14示出了从内侧倾斜的第二部分装置34的立体图。图15示出了图14中的第二部分配置34的两个最大链轮R3和R4的区域的放大细节。图16示出了链轮装置30的立体图,其中两个部分配置32和34从内侧倾斜。
轴向突起60a的轴向设计比其他两种类型的轴向突起60b和60c短。轴向突起60a是配合止动突起,其配合止动表面66抵靠接合部分64中的外链轮辐条40的侧向边界表面68(其功能作为配合止动部分)。
在接合部分64中,配合止动表面66抵靠的侧向边界表面68相对于包含链轮旋转轴线RA的基准平面倾斜大约45°,因此,借助配合止动表面66和横向边界表面68之间的接触接合,在圆周方向和径向方向二者上作用的力可以在所涉及的部件部分40和60a之间传递。
另外,轴向突起60a具有倾斜表面70,该倾斜表面70以这样的方式倾斜:使得在其上移动并且轴向接近链轮52上的轴向突起60a的根部区域70a的点在配合止动表面66的径向方向和圆周方向这两个方向上接近。
轴向突起60b是止动突起,其止动表面74指向与相同突起组62的配合止动突起60a的配合止动表面66相反的方向,专门用于与接合部分64中的外链轮辐条40的侧向边界表面76接触接合(现在其功能作为止动部分)。边界表面76在此与边界表面68相对。因此,边界表面76也关于上述基准平面倾斜45°。在止动表面74和边界表面76之间的接触接合中,径向方向上的力和圆周方向上的力二者因此也可以在轴向突起60b和外链轮辐条40之间传递。
两个表面即止动表面74和配合止动表面66界定接收空间78,外链轮辐条40容纳在接收空间78中。同一突起组62的配合止动表面66和止动表面74之间的距离基本上对应于外链轮辐条40的厚度,因此后者可以在与链轮旋转轴正交的方向上基本无间隙地布置在接收空间78中。倾斜表面70便于将相关联的外链轮辐条40引入接收空间78中。
因此,第二部分配置34的整个配合止动突起60a和止动突起60b在径向方向和圆周方向上将两个部分配置32和34相对于彼此固定。
轴向突起60c是轴向固定突起。它具有闩锁凸耳80,该闩锁凸耳80关于链轮旋转轴线RA在圆周方向和径向方向二者上从轴向突起60c突出。
保持空间82形成在闩锁凸耳80和根部区域70c(更确切地说是根部区域70c的面向闩锁凸耳80的外表面71)之间,轴向突起60c从中从链轮52轴向突出,由闩锁凸耳80和根部区域70c在轴向方向上限定的该保持空间的尺寸基本上对应于区域64中的外链轮辐条40的轴向厚度,因此外链轮辐条40的接合部分64(现在其功能中作为固定部分)可以以尽可能无轴向间隙的方式容纳在保持空间82中。
所有轴向突起60c的整体将两个部分配置32和34相对于彼此以轴向不可移动的方式彼此固定。配合止动突起60a的倾斜表面66还便于将外链轮辐条40的接合部分64引入轴向固定突起60c的相应保持空间82中。
轴向突起60c另外还是止动突起,因为它具有止动表面84,该止动表面84放置在止动突起60c的闩锁凸耳82和根部区域70c或其外表面71之间。所述止动表面84被设计成与外链轮辐条40的侧向边界表面86接触。相反,闩锁凸耳82被设计成与外链轮辐条40的端侧边界表面86接触接合。
因此,轴向突起60c形成第二部分配置34的闩锁结构,其与接合部分64中的外链轮辐条40形式的配合闩锁结构相互作用,以便形成几乎不可释放的闩锁接合。
同一个突起组62在此与由两个外链轮辐条40形成的辐条组41相互作用,这两个外链轮辐条40在圆周方向上直接相邻,以减少或限制施加在单独的链轮辐条40上的力。
为了在接合部分64的区域中能够为第一部分配置32和第二部分配置34的实际机械超定连接充分地提供弹性可变形性,每个外链轮辐条40上的接合部分64均距其位于外链轮辐条40的中心区域中的两个纵向端部一定距离处,中心区域包含链轮辐条40的纵向中心。所述中心区域的长度不超过链轮辐条40的整个长度的三分之一,优选不超过四分之一。
下面将参考图17更详细地解释链轮R1至R6和R8至R11的轴向较厚齿的构造,其齿36a、46a和56a先前已作为示例提及。
图17示出了任何链轮R1至R6和R8至R11的端侧,端侧面向自行车10的上述纵向中心平面。如果链轮(其一部分如图17所示)不是最大链轮R1,则端侧的视图面向相应下一个较大链轮。
形成在所述链轮上并具有附图标记36a、46a或56a的轴向较厚齿从在旋转驱动方向DR上居前的共同齿侧面88开始,首先具有大致恒定的轴向厚度,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径向坐标。然而,面向图17的观察者的侧向齿侧面在圆周方向上比远离图17的观察者的相对侧向齿侧面短。在齿侧面90的在旋转驱动方向DR上随后的区域中,在面向观察者的侧向齿侧面上形成有轴向台阶92,其中所述齿的轴向厚度突然减小。轴向台阶92远离图17的观察者延伸。
轴向较厚齿36a、46a或56a在圆周方向上的尺寸,从面向图17的观察者的那一侧上的共同的前齿侧面88开始,因此比在相对的远侧上短。因此,轴向较厚齿具有大致L形的圆周横截面。
轴向台阶92可以是凹部的一部分,该凹部用于在空间上容纳自行车链28的外链板。
图18以立体方式图示了如从外侧倾斜观察的链轮装置30的最小链轮R12。由于链28在与最小链轮R12接合时,关于自行车10的与链轮旋转轴线RA正交的上述纵向中心平面具有特别明显的歪斜,所以形成在最小链轮R12上的轴向较厚齿96a具有与形成在其它链轮(链轮R7除外)上的轴向较厚齿不同的构造。
在最小链轮R12上,首先,面向下一个较大链轮或最大链轮R1的侧向齿侧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背离最大链轮R1的侧向齿侧面的圆周方向上的尺寸。后一侧向齿侧面是面向图18的观察者的侧向齿侧面。
背离图18的观察者的侧向齿侧面其次在两侧的圆周方向上突出于面向图18的观察者的侧向齿侧面。因此,最小链轮R12的轴向较厚齿96具有大致T形圆周横截面。
以下优选示例旨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1、一种能围绕共同的链轮旋转轴线RA旋转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限定轴向方向和与其正交的径向方向,所述后轮链轮装置30包括具有不同尺寸和齿数的多个链轮R1-R12,这些链轮关于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同轴布置并且彼此连接以围绕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进行共同旋转,其中所述后轮链轮装置30具有包括最大链轮R1的第一部分配置32,并具有包括彼此一体形成的多个链轮R3-R12的第二部分配置34,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配置32和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中的一个部分配置34具有多个可弹性变形的闩锁结构60c,所述多个可弹性变形的闩锁结构60c与相应另一个部分配置32的多个配合闩锁结构40进行闩锁接合,其中所述闩锁接合将两个部分配置32,34固定以防止在轴向方向上从彼此移除。
2、根据示例1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闩锁结构60c和/或所述配合闩锁结构40与包括它们的相应部分配置32,34一体地形成。
3、根据示例1或2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闩锁结构60c具有从部分配置34轴向突出的轴向固定突起60c,并且在从包括它们的部分配置34突出的根部区域70c相距一轴向距离处,所述轴向固定突起60c具有闩锁凸耳80,所述闩锁凸耳80在围绕链轮旋转轴线RA的圆周方向上和/或在径向方向上从相应的轴向突起60c突出。
4、根据示例3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至少一个轴向固定突起60c优选地所有轴向固定突起60c以轴向限定的方式将所述配合闩锁结构40的固定部分64保持在保持空间84中,所述保持空间84被闩锁凸耳80沿第一方向轴向界定,并且被保持结构71优选地被所述根部区域70c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界定,所述保持结构71布置在距所述闩锁凸耳的轴向距离处并且平行于所述闩锁凸耳80延伸。
5、根据示例3或4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轴向固定突起60c能在与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正交的方向上变形,并且优选地在所述轴向方向上是刚性的。
6、根据前述示例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配置32或/和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具有轴向突起60b,60c作为具有止动表面74,82的止动突起60b,60c,所述止动表面74,82面对作用方向,具有与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正交的轮廓分量,并且在每种情况下,配合止动结构40优选地配合闩锁结构40的一个止动部分76,84抵靠所述止动表面74,82。
7、根据示例6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配置32或/和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具有轴向突起60a作为具有配合止动表面66的配合止动突起60a,所述配合止动表面66面对反向作用方向,具有与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正交的轮廓分量,并且在每种情况下,配合止动结构40优选地配合闩锁结构40的一个配合止动部分68抵靠所述配合止动表面66,其中在抵靠同一个配合止动结构的止动表面和配合止动表面的作用方向以及反向作用方向上径向轮廓分量或/和圆周方向轮廓分量面向相反的方向。
8、根据示例7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至少一些配合止动突起60a优选地所有配合止动突起60a在它们自由地突出的纵向端部处具有倾斜表面70,其中所述配合止动表面66轴向地设置在所述倾斜表面70和根部区域70a之间,所述配合止动突起60a在包括它们的部分配置34中从所述根部区域70a突出,并且其中所述倾斜表面70倾斜成使得在朝向所述根部区域70a的方向上轴向移动的点在所述径向方向上或/和在所述圆周方向上接近所述配合止动表面66。
9、根据包括示例6的示例3至8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至少一些轴向固定突起60c优选地所有轴向固定突起60c也是止动突起。
10、根据包括示例3、6和7的示例3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轴向突起60a,60c形成多个突起组62,每个突起组62均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固定突起60c和配合止动突起60a。
11、根据示例1的前序或根据前述示例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配合闩锁结构40具有将毂区域32a连接到链轮区域32b的多个链轮辐条38,40,所述毂区域32a更接近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径向地放置并被设计成将扭矩从所述后轮链轮装置30传递到后轮毂,所述链轮区域32b更远离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径向地放置并被设计成在自行车链28和所述后轮链轮装置30之间传递力。
12、根据示例11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链轮辐条38,40包括径向放置在更内侧的较少数量的内辐条38和径向放置在更外侧的较多数量的外辐条40,其中,所述配合闩锁结构40包括外辐条40,优选地仅包括外辐条40。
13、根据包括示例10的示例11或12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链轮辐条38,40形成多个辐条组41,每个辐条组41均具有至少两个链轮辐条40,其中每个辐条组41均与突起组62相互作用以便形成相应的接合组合。
14、根据示例13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链轮辐条40在圆周方向上直接彼此跟随,优选地恰好是两个链轮辐条40直接彼此相继,形成辐条组41。
15、根据示例11至14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链轮辐条38,40除了它们径向轮廓分量之外还具有圆周方向的轮廓分量,使得径向放置在更内侧的辐条部分在所述后轮链轮装置30的旋转驱动方向DR上位于径向放置在同一链轮辐条38,40更外侧的辐条部分之前,其中当与所述旋转驱动方向DR相反地观察时,链轮辐条38,40特别优选地凸出地弯曲。
16、根据示例1的前序或根据前述示例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配置32包括所述最大链轮R1和第二大链轮R2,其中所述最大链轮R1和所述第二大链轮R2彼此一体地形成。
17、根据示例16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在所述最大链轮R1和所述第二大链轮R2的根圆之间的径向加强区域51中,所述第一部分配置32具有环绕所述链轮旋转轴线的轴向珠缘50,所述轴向珠缘50优选地设计为在所述径向加强区域51的面向所述第二大链轮R2的那一侧上的轴向凹陷50a。
18、根据包括示例11至15中的一项的示例16或17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链轮辐条40径向向外尽可能延伸到所述最大链轮R1的链轮区域32b,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配置32的链轮辐条40在所述第二大链轮R2的根圆和顶圆之间的径向区域中的数量是所述第二大链轮R2的齿数的一半。
19、根据示例18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当沿所述轴向方向观察所述第一部分配置32时,每个链轮辐条40和所述第二大链轮R2的每个第二齿46a都放置在相同的圆周位置处。
20、根据示例19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第二大链轮R2的至少在与链轮辐条40相同的圆周位置处放置在至少一个圆周区域中的齿46a具有比沿所述圆周方向与所述齿直接相邻的所述齿46b轴向更厚的设计。
21、根据示例1的前序或根据前述示例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具有一排彼此一体形成的6个到12个轴向连续链轮R3-R12。
22、根据示例21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包括所述后轮链轮装置30的第三大链轮R3。
23、根据示例21或22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包括最小链轮R12。
24、根据示例21至23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对于由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的链轮和与其相邻的下一个较小链轮组成的至少一个配对,优选地对于每个配对,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的所述链轮和与其相邻的下一个较小链轮,所述链轮通过连接两个链轮的腹板54连接到所述下一个较小链轮,其中连接所述两个链轮的腹板54的数量小于所述配对中的较小链轮的齿数。
25、根据示例24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腹板的数量和轴向直接相邻并且通过腹板连接的配对链轮中的较小链轮的齿数具有共同的整数因子。
26、根据示例24或25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在由轴向直接相邻并且彼此一体连接的两个链轮组成的配对中,每个腹板均在所述配对中的较小链轮上布置在与所述较小链轮的齿相同的圆周位置处。
27、根据示例24至26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每当所述下一个较小链轮具有偶数个齿,所述配对中的腹板的数量恰好是所述下一个较小链轮的偶数齿数的一半。
28、根据示例27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当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观察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时,对于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的包括链轮和与其相邻且具有偶数个齿的下一个较小链轮的至少一个配对,优选地对于每个配对,每个腹板54和所述下一个较小链轮的每个第二齿56a放置在相同的圆周位置处。
29、根据示例26或28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配对,至少在圆周区域中,放置在与腹板54相同的圆周位置处的所述下一个较小链轮的齿56a被设计成轴向厚度比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齿直接相邻的齿56b的轴向厚度厚。
30、根据前述示例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后轮链轮装置30具有8个至14个链轮R1-R12,其中最小链轮R12具有不超过12个齿,优选地具有不超过10个齿,优选地恰好具有10个齿,和/或所述最大链轮R1具有不少于50个齿,优选具有不少于52个齿,特别优选地恰好具有52个齿。
31、根据前述示例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在具有偶数个齿的多个链轮R1-R6,R8-R12上,优选在具有偶数个齿的所有链轮R1-R6,R8-R12上,轴向较厚齿36a,46a,56a和轴向较薄齿36b,46b,56b在每种情况下沿所述圆周方向以交替的方式连续地布置在至少圆周区域中。
32、根据示例1前序或根据前述示例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所述最小链轮具有至少在圆周区域中优选地沿着整个圆周沿所述圆周方向交替的轴向较厚齿和轴向较薄齿,其中所述轴向较厚齿和所述轴向较薄齿二者的面向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侧向齿侧面放置在共同的虚拟包络面上的圆周区域中,其中从所述共同的虚拟包络面开始,所述轴向较厚齿轴向延伸得比沿所述圆周方向布置在其间的所述轴向较薄齿更远离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
33、根据示例32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对于所述最小链轮的多个轴向较厚齿,优选地对于所有轴向较厚齿,最靠近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侧向齿侧面在所述圆周方向上具有比同一齿的相对的侧向齿侧面更大的尺寸,所述齿侧面远离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其中面向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侧向齿侧面在沿所述圆周方向远离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侧向齿侧面上突出,远离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的所述侧向齿侧面具有在旋转驱动方向上居前的纵向端部和纵向后端部二者。
34、根据示例33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其中,在至少一个轴向较厚齿处,优选在多个轴向较厚齿处,特别优选地在所有轴向较厚齿处,从在圆周方向上较长的齿侧面到在圆周方向上较短的齿侧面的过渡在所述齿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处优选地在两个纵向端部处成阶梯状,优选地成单个阶梯。
35、一种自行车驱动组件12,该自行车驱动组件12包括自行车链28和根据包括示例29的前述示例中的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所述自行车链28具有沿着其链纵向方向借助外链板和内链板配对28a,28b以交替的方式彼此连接的滚子,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能与所述自行车链28进行驱动力传递式形状锁定接合,其中,所述轴向较厚齿36a,46a,56a沿所述轴向方向的尺寸大于内链板对28b之间的净宽度,并且因此所述轴向较厚齿36a,46a,56a能如预期的那样完全进入所述自行车链的由外链板限定的齿进入空间中。
36、根据示例35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组件12,其中,对于特别是具有偶数个齿的至少一些链轮R2-R6,R8-R12,每当特别是具有偶数个齿的链轮R2-R6,R8-12与所述自行车链28成力传递形状锁定接合,腹板54或链轮辐条40在轴向方向上同朝向与所述链轮R2-R6,R8-R12成形状锁定接合的链纵向部分的多个外链板优选地所有外链板的下一个较大链轮R1-R5,R7-R11轴向相对。

Claims (16)

1.一种能围绕共同的链轮旋转轴线(RA)旋转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限定轴向方向和与该轴向方向正交的径向方向,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包括具有不同尺寸和齿数的多个链轮(R1-R12),这些链轮关于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同轴地布置并且彼此连接以围绕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进行共同旋转,其中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具有包括最大链轮(R1)的第一部分配置(32)和包括彼此一体形成的多个链轮(R3-R12)的第二部分配置(34),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配置(32)和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中的一个部分配置(34)具有多个可弹性变形的闩锁结构(60c),所述多个可弹性变形的闩锁结构(60c)与相应另一个部分配置(32)的多个配合闩锁结构(40)进行闩锁接合,其中所述闩锁接合将两个部分配置(32,34)固定以防止在轴向方向上从彼此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
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闩锁结构(40)包括将毂区域(32a)连接到链轮区域(32b)的多个链轮辐条(38,40),所述毂区域(32a)被设置为径向地更接近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并被设计成将扭矩从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传递到后轮毂,所述链轮区域(32b)被设置为径向地更远离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并被设计成在自行车链(28)和所述后轮链轮装置(30)之间传递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配置(32)包括所述最大链轮(R1)和第二大链轮(R2),其中所述最大链轮(R1)和所述第二大链轮(R2)彼此一体地形成。
4.一种能围绕共同的链轮旋转轴线(RA)旋转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限定轴向方向和与该轴向方向正交的径向方向,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包括具有不同尺寸和齿数的多个链轮(R1-R12),这些链轮关于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同轴地布置并且彼此连接以围绕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进行共同旋转,其中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具有包括最大链轮(R1)的第一部分配置(32)和包括彼此一体形成的多个链轮(R3-R12)的第二部分配置(34),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配置(32)包括所述最大链轮(R1)和第二大链轮(R2),其中所述最大链轮(R1)和所述第二大链轮(R2)彼此一体地形成。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具有一排彼此一体形成的6个到12个轴向连续链轮(R3-R12)。
6.一种能围绕共同的链轮旋转轴线(RA)旋转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限定轴向方向和与该轴向方向正交的径向方向,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包括具有不同尺寸和齿数的多个链轮(R1-R12),这些链轮关于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同轴地布置并且彼此连接以围绕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进行共同旋转,其中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具有包括最大链轮(R1)的第一部分配置(32)和包括彼此一体形成的多个链轮(R3-R12)的第二部分配置(34),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具有一排彼此一体形成的6个到12个轴向连续链轮(R3-R1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
其特征在于,对于由所述第二部分配置(34)的链轮和与该链轮相邻的下一个较小链轮组成的至少一个配对,优选地对于每个配对,所述链轮与所述下一个较小链轮通过与这两个链轮一体形成的腹板(54)相连接,其中连接所述两个链轮的腹板(54)的数量小于所述配对中的较小链轮的齿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
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配对,至少在圆周区域中,放置在与腹板(54)相同的圆周位置处的所述下一个较小链轮的齿(56a)被设计成轴向厚度比在圆周方向上与所述齿直接相邻的齿(56b)的轴向厚度厚。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
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具有8个至14个链轮(R1-R12),其中最小链轮(R12)具有不超过12个齿,优选地具有不超过10个齿,优选地恰好具有10个齿,和/或所述最大链轮(R1)具有不少于50个齿,优选具有不少于52个齿,特别优选地恰好具有52个齿。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
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偶数个齿的多个链轮(R1-R6,R8-R12)上,优选在具有偶数个齿的所有链轮(R1-R6,R8-R12)上,轴向较厚齿(36a,46a,56a)和轴向较薄齿(36b,46b,56b)在每种情况下沿所述圆周方向以交替的方式连续地布置在至少圆周区域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
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链轮至少在圆周区域中优选地沿着整个圆周具有沿所述圆周方向交替的轴向较厚齿和轴向较薄齿,其中轴向较厚齿和轴向较薄齿这二者的面向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侧向齿侧面被设置在位于共同的虚拟包络面上的圆周区域中,其中从所述共同的虚拟包络面开始,所述轴向较厚齿轴向地延伸得比沿所述圆周方向布置在其间的所述轴向较薄齿更远离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
12.一种能围绕共同的链轮旋转轴线(RA)旋转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限定轴向方向和与该轴向方向正交的径向方向,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包括具有不同尺寸和齿数的多个链轮(R1-R12),这些链轮关于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同轴地布置并且彼此连接以围绕所述链轮旋转轴线(RA)进行共同旋转,其中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具有包括最大链轮(R1)的第一部分配置(32)和包括彼此一体形成的多个链轮(R3-R12)的第二部分配置(34),
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链轮至少在圆周区域中优选地沿着整个圆周具有沿圆周方向交替的轴向较厚齿和轴向较薄齿,其中轴向较厚齿和轴向较薄齿这二者的面向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侧向齿侧面被设置在位于共同的虚拟包络面上的圆周区域中,其中从所述共同的虚拟包络面开始,所述轴向较厚齿轴向地延伸得比沿所述圆周方向布置在其间的所述轴向较薄齿更远离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
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最小链轮的多个轴向较厚齿,优选地对于所有轴向较厚齿,最靠近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设置的侧向齿侧面在所述圆周方向上具有比同一齿的相对的侧向齿侧面更大的尺寸,所述同一齿的相对的侧向齿侧面背离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其中面向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侧向齿侧面借助于其在旋转驱动方向上居前的纵向端部和其纵向后端部这二者沿所述圆周方向突出于背离所述下一个较大链轮的侧向齿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
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轴向较厚齿处,优选在多个轴向较厚齿处,特别优选地在所有轴向较厚齿处,从在圆周方向上较长的齿侧面到在圆周方向上较短的齿侧面的过渡在所述齿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处优选地在两个纵向端部处成阶梯状,优选地成单个阶梯。
15.一种自行车驱动组件(12),该自行车驱动组件(12)包括自行车链(28)和根据包括权利要求8的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所述自行车链(28)具有沿着其链纵向方向借助外链板对(28a)和内链板对(28b)以交替的方式彼此连接的滚子,所述自行车后轮链轮装置(30)能与所述自行车链(28)进行驱动力传递式形状锁定接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较厚齿(36a,46a,56a)沿所述轴向方向的尺寸大于内链板对(28b)之间的净宽度,并且因此所述轴向较厚齿(36a,46a,56a)能如预期的那样完全进入所述自行车链的由外链板限定的齿进入空间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组件(12),
其特征在于,对于特别是具有偶数个齿的至少一些链轮(R2-R6,R8-R12),每当特别是具有偶数个齿的链轮(R2-R6,R8-12)与所述自行车链(28)进行力传递形状锁定接合,腹板(54)或链轮辐条(40)在轴向方向上相反地朝向与所述链轮(R2-R6,R8-R12)处于形状锁定接合的链纵向部分的多个外链板优选地所有外链板的下一个较大链轮(R1-R5,R7-R11)。
CN201910145992.XA 2018-02-28 2019-02-27 含彼此连接共同旋转的两个一体部分配置的后轮链轮装置 Active CN110203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03023.5 2018-02-28
DE102018203023 2018-02-28
DE102018133324.2A DE102018133324A1 (de) 2018-02-28 2018-12-21 Hinterrad-Ritzelanordnung mit zwei einstückigen zur gemeinsamen Drehung miteinander verbundenen Teilanordnungen
DE102018133324.2 2018-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3319A true CN110203319A (zh) 2019-09-06
CN110203319B CN110203319B (zh) 2022-07-19

Family

ID=67550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5992.XA Active CN110203319B (zh) 2018-02-28 2019-02-27 含彼此连接共同旋转的两个一体部分配置的后轮链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3319B (zh)
DE (1) DE102018133324A1 (zh)
TW (1) TW20194038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000448A1 (de) 2020-02-22 2021-08-26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Hinterrad-Ritzelanordnung sowie Baukastensystem zur Erzeugung von Fahrrad-Hinterrad-Ritzelanordnungen
EP3868641B1 (de) * 2020-02-22 2023-08-30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hinterrad-ritzelanordnung sowie baukastensystem zur erzeugung von fahrrad-hinterrad-ritzelanordnungen
EP3988818A1 (de) 2020-10-26 2022-04-27 SRAM Deutschland GmbH Stärker verschleissfeste fahrradritzelpaarung und ritzelkassette mit einer solche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43250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20160059930A1 (en) * 2014-09-01 2016-03-03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20160101825A1 (en) * 2014-10-14 2016-04-14 Sram Deutschland Gmbh Multi-sprocket arrangement for a bicycle
CN106005232A (zh) * 2015-03-30 2016-10-12 Sram德国有限公司 自行车后轮齿轮装置
CN106314670A (zh) * 2015-07-03 2017-01-11 Sram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车前曲柄装置的单链轮以及自行车前曲柄装置
US20170057598A1 (en) * 2015-09-01 2017-03-02 The Hive Global, Inc. Bicycle cassette with locking connec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43250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20160059930A1 (en) * 2014-09-01 2016-03-03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20160101825A1 (en) * 2014-10-14 2016-04-14 Sram Deutschland Gmbh Multi-sprocket arrangement for a bicycle
CN106005232A (zh) * 2015-03-30 2016-10-12 Sram德国有限公司 自行车后轮齿轮装置
EP3093227A1 (de) * 2015-03-30 2016-11-16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hinterrad-ritzelanordnung
CN106314670A (zh) * 2015-07-03 2017-01-11 Sram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车前曲柄装置的单链轮以及自行车前曲柄装置
US20170057598A1 (en) * 2015-09-01 2017-03-02 The Hive Global, Inc. Bicycle cassette with locking connection
WO2017040047A1 (en) * 2015-09-01 2017-03-09 The Hive Global, Inc. Bicycle cassette with locking conn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0380A (zh) 2019-10-16
DE102018133324A1 (de) 2019-08-29
CN110203319B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3319A (zh) 含彼此连接共同旋转的两个一体部分配置的后轮链轮装置
US9404565B2 (en) Sprocket
US9625027B2 (en) Sprocket
US20150285364A1 (en) Sprocket
CN102001412B (zh) 皮带传动系统
TWI554439B (zh) Bicycle rear wheel drive unit
US8342994B2 (en) Multiple sprocket assembly
US11260938B2 (en) Rear wheel sprocket arrangement
US8360911B2 (en) Multiple sprocket assembly
CN105857504B (zh) 链环
TW202003326A (zh) 自行車後輪小齒輪配置
TWI549861B (zh) How many sprocket devices are used for bicycles
EP1573234B1 (en) Lightweight sprocket
US20150226308A1 (en) Sprocket
US11300192B2 (en) Chainring for a bicycle
US11186343B2 (en) Multi-pinion arrangement and bicycle drive having a multi-pinion arrangement of said type
US20100004081A1 (en) Multiple Sprocket Assembly
CN101712365A (zh) 多级变速链轮组件
US10919604B2 (en) Sprocket carrier and multiple sprocket arrangement
TW201711906A (zh) 用於自行車,特別是電動自行車的後輪小齒輪配置
CN107933811A (zh) 多小齿轮装置和具有所述多小齿轮装置的自行车传动件
TWI742252B (zh)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CN109591951B (zh) 自行车用链轮
EP3634845B1 (en) Chainring
US20160208903A1 (en) Chainrings with Alternating Tooth Thickness Offs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