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9819A - 一种基于摘心技术的小菊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摘心技术的小菊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9819A
CN110199819A CN201910567144.8A CN201910567144A CN110199819A CN 110199819 A CN110199819 A CN 110199819A CN 201910567144 A CN201910567144 A CN 201910567144A CN 110199819 A CN110199819 A CN 110199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chrysanthemum
small chrysanthemum
small
f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71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9819B (zh
Inventor
陈天烺
蒋劢博
吴海峰
张宾宾
唐红罗
杨松山
吴达学
左李娜
刘丹
方萍
陈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feng Zhejiang Fl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feng Zhejiang Fl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feng Zhejiang Fl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71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9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9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9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60Flowers; Ornamental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摘心技术的小菊栽培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短日照处理第7‑8天时进行摘心。本发明的原理如下:摘心促进小菊分枝,在短日照处理的特定时间段采用摘心技术,促使小菊分枝长度合理,提高单株小菊花苞数、花朵数和株型丰满度。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生产出了每株枝条长度在70cm以上,每株有3‑5个分枝,分枝长度在8‑12cm,每分枝至少有5个花苞,每株顶花苞以下4cm内的花苞数达13‑25个,花朵数达16‑58个,具有良好丰满度的鲜切花小菊。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摘心技术的小菊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鲜花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切花小菊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是菊科(Compositae)菊属(Chrysanthemum L.)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观赏价值,是世界四大切花品种之一。切花菊可分为单头切花菊和多头切花菊。每株单头切花菊茎端只有一朵花,每株多头切花菊茎端有多朵花,其中,花的直径大小在6cm以下的多头切花菊为多头切花小菊。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花卉消费大国,菊花是日本消费量最大的切花品种。日本小菊是菊花的一个栽培品系,属于多头切花小菊。近年来,以日本小菊作为原材料的关西佛花和花束等切花加工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该产品的出口标准为株高必须在60cm以上,顶花苞以下4cm内至少有8个花苞,并且上端必须有3个左右的分枝,以保证做出的产品具有良好的丰满度,被市场接受。
目前,小菊的栽培方法主要是将小菊幼苗定植于大田中,开始进入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结束后进行短日照处理,短日照处理开始后小菊进入生殖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分为九个阶段,依次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起始期、花苞鳞片分化初期、花苞鳞片分化终期、小花原基分化初期、小花原基分化终期、花冠形成初期、花冠形成中期和花冠形成后期。但是这种栽培方法获得的每株小菊顶花苞以下4cm内只有5-6个花苞,秋冬寒冷季节只有4-5个花苞,在生产佛花和花束等加工品时至少需要2株以上并起使用才能达到商品出口标准。以每株小菊的生产成本为0.7元人民币计算,2株或多株并成1束来达到商品出口标准的方法不仅造成了极大浪费,而且显著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单株小菊的花苞数和株型丰满度的有效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小菊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短日照处理第7-8天时进行摘心。
上述栽培方法中,于短日照处理第7天或第8天时进行摘心。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于短日照处理第7天时进行摘心。
上述栽培方法中,待小菊植株高度在55cm以上时开始进行短日照处理。
进一步的,待小菊植株高度在55-65cm时开始进行短日照处理。
更进一步的,待小菊植株高度在55-60cm时开始进行短日照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待小菊植株高度在55cm时开始进行短日照处理。
上述栽培方法中,所述短日照处理为使日照时长不超过10h/天。所述短日照处理的方法为遮光。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短日照处理为使日照时长为10h/天。
上述栽培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待短日照处理第5-6天时,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植株进行处理,以抑制植株长势,控制上位叶节间距。
上述栽培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待植株分枝长为1-2cm时,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植株进行处理,以控制分枝第一节、第二节的长度(控制各分枝长度约为10cm),防止高位徒长,分枝过长。
上述栽培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待各分枝主蕾直径大小为2-3mm时,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植株进行处理,以控制各分枝花首长度,达到商品出口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生长抑制剂可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植物生长抑制剂,如多效唑、高效唑、比久等。
更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生长抑制剂具体可为比久。
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植株进行处理的方法具体可为喷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待短日照处理第5-6天(主蕾的花苞鳞片分化初期至花苞鳞片分化终期)时,喷施一次稀释600倍的比久;所述稀释600倍的比久的用量具体可为每亩60Kg(每亩栽培32000株小菊)。
待植株分枝长为1-2cm(摘心后第7天)时,喷施一次稀释800倍的比久;所述稀释800倍的比久的用量具体可为每亩60Kg(每亩栽培32000株小菊)。
待各分枝主蕾的直径大小为2-3mm时,再喷施一次稀释800倍的比久;所述稀释800倍的比久的用量具体可为每亩60Kg(每亩栽培32000株小菊)。
上述栽培方法中,所述摘心时以手指指肚推断植株未展开的花尖,在操作时注意务必轻摘心,以实现每株5枝或5枝以上均匀分枝,若摘心过重,则会导致分枝少且不均匀。
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针对的是多头切花小菊。
进一步的,所述小菊可为秋菊系小菊或夏菊系小菊;
当小菊为秋菊系小菊时,所述小菊的生育期可为100-105天;
当小菊为夏菊系小菊时,所述小菊的生育期可为95-100天;
所述生育期依次由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组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小菊可为日本小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日本小菊的品种可为红昌或调。
按照上述方法栽培得到的小菊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栽培方法或按照上述方法栽培得到的小菊在如下(1)-(4)中任一种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制备切花小菊或鲜切花小菊;
(2)制备以切花小菊或鲜切花小菊为原料的加工品;
(3)制备佛花和/或墓花和/或花束;
(4)提高单株小菊花苞数和/或花蕾数和/或花朵数和/或株型丰满度。
本发明在小菊栽培过程中的特定时间段采用摘心技术,以提高单株小菊的花苞数和株型丰满度。本发明的原理如下:摘心促进小菊分枝,在短日照处理的特定时间段采用摘心技术,促使小菊分枝长度合理,提高单株小菊花苞数和株型丰满度。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生产出了每株枝条长度在70cm以上,每株有3-5个分枝,分枝长度在8-12cm,每分枝至少有5个花苞,每株顶花苞以下4cm内的花苞数达13-25个,花朵数达16-58个,具有良好丰满度的鲜切花小菊。
附图说明
图1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单株小菊(红昌)的花苞照片与整个植株照片。A为对照组的单株小菊(红昌)的花苞照片。B为实验组的单株小菊(红昌)的花苞照片。C为对照组的单株小菊(红昌)的整个植株照片。D为实验组的单株小菊(红昌)的整个植株照片。
图2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单株小菊(红昌)的花朵照片与整个植株照片。A为对照组的单株小菊(红昌)的花朵照片。B为实验组的单株小菊(红昌)的花朵照片。C为对照组的单株小菊(红昌)的整个植株照片。D为实验组的单株小菊(红昌)的整个植株照片。
图3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单株小菊(调)的花朵照片与整个植株照片。A为对照组的单株小菊(调)的花朵照片。B为实验组的单株小菊(调)的花朵照片。C为对照组的单株小菊(调)的整个植株照片。D为实验组的单株小菊(调)的整个植株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下述实施例中的日本小菊品种红昌、调均是日本精兴园的产品,产品目录号分别为030-2133、120-2277。
下述实施例中的比久的中文名称为N-二甲胺基琥珀酰胺或丁酰肼,品牌名称是航丰,是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的产品。有效成分含量:92%;剂型:可溶粉剂;净含量:50g。
实施例1、小菊(红昌)的栽培方法
栽培地点:浙江省绍兴市平水基地
栽培时间:2018年10月-2018年12月
一、本发明的小菊栽培方法
1、小菊幼苗的获得
1)扦插前准备
整地:选用土壤疏松、地势较高、不易淹水的地块,于扦插前一周进行翻耕,翻耕时每亩施用1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且保证翻耕均匀。
作畦:按照畦高为25cm,畦宽为90cm的标准作畦。
作菊花网:按照种植畦宽度铺设菊花网。具体步骤如下:先在畦两端各定2根主杆,然后将菊花网一端使用80cm的横杆撑开并固定于畦一端的两根主杆上,再将菊花网的另一端也使用80cm的横杆撑开,自然铺开时距畦另一端主杆的距离约为40cm,抓住横杆将菊花网拉紧套在畦另一端的主杆上。
2)扦插及育苗
扦插:从扩繁的日本小菊红昌(秋菊系)的母株上采收长度约为6-7cm的枝条,然后将采收的枝条在菊花网格正中进行扦插,每格1株,插入深度约为2-3cm。每亩扦插32000株。
育苗:扦插后立即浇水,在空气湿度为90-100%、环境温度为18-25℃、日照时间为14h/天、光照强度为2-3万Lux的条件下育苗10-12天,得到小菊幼苗。
2、小菊植株的培育
将步骤1获得的小菊幼苗在田间培育成小菊植株。将小菊幼苗培育成小菊植株的整个生育期共100天。整个生育期依次由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组成,于短日照处理开始后进入生殖生长期。具体培育过程如下:
1)营养生长期
将小菊幼苗在空气湿度为50-75%、环境温度为15-30℃、日照时间为14h/天、光照强度为5-10万Lux的条件下进行培育。
2)生殖生长期
2-1)短日照处理起始时间:待小菊整株高度在55cm时开始进行短日照处理。
2-2)短日照处理:短日照处理方法为遮光处理,每天在17:00-7:00(次日,北京时间)时间进行遮光,使日照时间为10h/天,目的是使植株上位叶感应光周期,从而转向生殖生长期,使植株生长点完全进入花苞鳞片分化期,分化出主蕾以使植株封顶。
2-3)植物生长抑制剂处理:在短日照处理第5-6天(主蕾的花苞鳞片分化初期至花苞鳞片分化终期)时,用稀释600倍的比久对植株上位叶进行喷施处理,用量为每亩60Kg,以抑制植株长势,控制上位叶节间距。
2-4)摘心:在短日照处理第7天(主蕾的小花原基分化初期)时进行摘心,以手指指肚推断植株未展开的花尖,在操作时注意务必轻摘心,以实现每株5枝或5枝以上均匀分枝,若摘心过重,则会导致分枝少且不均匀。
2-5)植物生长抑制剂处理:待植株分枝长为1-2cm(摘心后第7天)时,喷施一次稀释800倍的比久,用量为每亩60Kg,以控制分枝第一节、第二节的长度(控制各分枝长度约为10cm),防止高位徒长,分枝过长。
2-6)植物生长抑制剂处理:待各分枝主蕾的直径大小为2-3mm时,再喷施一次稀释800倍的比久,用量为每亩60Kg,以控制各分枝花首长度,达到商品出口标准。
3、采收
于生殖生长期结束后进行采收。
二、对照组
对照组的栽培方法除了没有步骤一的2-4)中的摘心步骤外,其余步骤均与本发明的栽培方法相同。
三、本发明方法与对照方法的栽培效果评价
于生殖生长期后对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每株小菊顶花苞以下4cm内的花苞数进行统计(每组取30株),于花朵完全开放后对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每株小菊的花朵数进行统计(每组取30株),并比较两组植株的株型丰满度。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小菊花苞数、花朵数及整个植株的比较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花苞数统计结果如下:对照组的每株小菊顶花苞以下4cm内的花苞数为5-6个,平均为5.5个;实验组的每株小菊顶花苞以下4cm内的花苞数为15-25个,平均为18个;实验组的每株小菊顶花苞以下4cm内的平均花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花朵数统计结果如下:对照组的每株小菊花朵数为5-6个,平均为5.5个;实验组的每株小菊花朵数为45-58个,平均为54个;实验组的每株小菊的平均花朵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从整个植株的株型来看:实验组单株小菊的株型丰满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另外对实验组的每株小菊鲜切花枝条长度、分枝个数、分枝长度、分枝花苞数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栽培得到的每株小菊鲜切花的枝条长度均在70cm以上,分枝个数均为3-5个,分枝长度均在8-12cm,每分枝均至少有5个花苞。
以上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得到的小菊,单株即可达到商品出口标准。
实施例2、小菊(调)的栽培方法
一、本发明的小菊栽培方法
将实施例1步骤一的1(2)中的日本小菊品种“红昌”替换为日本小菊品种“调”,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的步骤一。
二、对照组
将实施例1步骤二中的日本小菊品种“红昌”替换为日本小菊品种“调”,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的步骤二。
三、本发明方法与对照方法的栽培效果评价
于生殖生长期后对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每株小菊顶花苞以下4cm内的花苞数进行统计(每组取30株),于花朵完全开放后对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每株小菊的花朵数进行统计(每组取30株),并比较两组植株的株型丰满度。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小菊花朵数及整个植株的比较结果如图3所示。花苞数统计结果如下:对照组的每株小菊顶花苞以下4cm内的花苞数为4-9个,平均为7个;实验组的每株小菊顶花苞以下4cm内的花苞数为13-19个,平均为15个;实验组的每株小菊顶花苞以下4cm内的平均花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花朵数统计结果如下:对照组的每株小菊花朵数为5-9个,平均为7个;实验组的每株小菊花朵数为16-25个,平均为19个;实验组的每株小菊的平均花朵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从整个植株的株型来看:实验组单株小菊的株型丰满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另外对实验组的每株小菊鲜切花枝条长度、分枝个数、分枝长度、分枝花苞数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栽培得到的每株小菊鲜切花的枝条长度均在70cm以上,分枝个数均为3-5个,分枝长度均在8-12cm,每分枝均至少有5个花苞。
以上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得到的小菊,单株即可达到商品出口标准。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以及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实验情况下,可在等同参数、浓度和条件下,在较宽范围内实施本发明。虽然本发明给出了特殊的实施例,应该理解为,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改进。总之,按本发明的原理,本申请欲包括任何变更、用途或对本发明的改进,包括脱离了本申请中已公开范围,而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技术进行的改变。按以下附带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特征的应用。

Claims (10)

1.一种小菊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短日照处理第7-8天时进行摘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小菊植株高度在55cm以上时开始进行短日照处理;
或,待小菊植株高度在55-65cm时开始进行短日照处理;
或,待小菊植株高度在55-60cm时开始进行短日照处理;
或,待小菊植株高度在55cm时开始进行短日照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待短日照处理第5-6天时,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植株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待植株分枝长为1-2cm时,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植株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待各分枝主蕾直径大小为2-3mm时,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植株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抑制剂为比久;
或,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对植株进行处理的方法为喷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菊为秋菊系小菊或夏菊系小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菊为日本小菊;
或,所述日本小菊的品种为红昌或调。
9.按照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栽培得到的小菊。
10.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在如下(1)-(4)中任一种中的应用:
(1)制备切花小菊或鲜切花小菊;
(2)制备以切花小菊或鲜切花小菊为原料的加工品;
(3)制备佛花和/或墓花和/或花束;
(4)提高单株小菊花苞数和/或花蕾数和/或花朵数和/或株型丰满度。
CN201910567144.8A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基于摘心技术的小菊栽培方法 Active CN110199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7144.8A CN110199819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基于摘心技术的小菊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7144.8A CN110199819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基于摘心技术的小菊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9819A true CN110199819A (zh) 2019-09-06
CN110199819B CN110199819B (zh) 2021-09-28

Family

ID=67794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7144.8A Active CN110199819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基于摘心技术的小菊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981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2943A (zh) * 2020-01-02 2020-04-24 北京天卉源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国庆期间菊花开花穴盘苗生产方法
CN111528092A (zh) * 2020-05-26 2020-08-14 浙江海丰花卉有限公司 一种菊花脱毒苗的培养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970A (zh) * 2015-12-21 2016-04-13 云南丰岛花卉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盆栽小菊的生产方法
CN105917909A (zh) * 2016-04-27 2016-09-0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一种观赏菊花盆栽化栽培方法
JP6090510B1 (ja) * 2016-05-06 2017-03-08 株式会社豊幸園 直立性菊苗の鉢物、および、直立性菊苗の鉢物の生産方法
CN106688529A (zh) * 2016-11-18 2017-05-24 曹才基 一种菊花的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970A (zh) * 2015-12-21 2016-04-13 云南丰岛花卉有限公司 一种迷你盆栽小菊的生产方法
CN105917909A (zh) * 2016-04-27 2016-09-0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一种观赏菊花盆栽化栽培方法
JP6090510B1 (ja) * 2016-05-06 2017-03-08 株式会社豊幸園 直立性菊苗の鉢物、および、直立性菊苗の鉢物の生産方法
CN106688529A (zh) * 2016-11-18 2017-05-24 曹才基 一种菊花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成海钟等: "《切花栽培手册》", 30 September 2000,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李红云等: "悬崖菊和盆景菊专用小菊品种的"十一"花控技术 ", 《北京园林》 *
王磊: "在短日照条件下温度和光合光子流量影响菊花新梢发育和花芽分化 ", 《北方园艺》 *
范伟国等: "盆菊工厂化生产栽培管理规程(上) ", 《中国花卉园艺》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2943A (zh) * 2020-01-02 2020-04-24 北京天卉源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国庆期间菊花开花穴盘苗生产方法
CN111528092A (zh) * 2020-05-26 2020-08-14 浙江海丰花卉有限公司 一种菊花脱毒苗的培养方法
CN111528092B (zh) * 2020-05-26 2021-12-14 浙江海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菊花脱毒苗的培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9819B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6838C (zh) 桃树反季节栽培方法
CN104920150B (zh) 密植枣园树形改造方法
CN102440165A (zh) 一种安农水蜜桃树的栽培方法
CN106171809A (zh) 北方日光温室葡萄头茬果一年两熟种植方法
CN104521539A (zh) 一种金叶复叶槭嫩枝扦插育苗方法
CN105684811B (zh) 一种凤梨释迦冬期果生产的方法
CN104938280A (zh) 一种沙田柚连年高产栽培方法
CN104429559B (zh) 一种月季高温高湿栽培方法
CN110199819A (zh) 一种基于摘心技术的小菊栽培方法
CN106508456A (zh) 金槐树的整形修剪方法
CN111279969B (zh) 一种适合于东北地区的北玫葡萄省工早丰产的修剪方法
CN105875166A (zh) 一种草果仿生育苗方法
CN106212190B (zh) 油茶树高光效省时省工树形整形修剪方法和应用
CN103650811B (zh) 一种白化茶立体采摘茶园无花枝采摘树冠层的调控方法
CN110521481A (zh) 一种快速高产的切花月季花枝培育方法
CN108990658A (zh) 一种油茶的整形修剪方法
CN109618780A (zh) 一种轻简化培养梨圆柱形的方法
CN111937663B (zh) 一种快速培育树状名品紫斑牡丹大树的技术路线及其方法
CN109042018A (zh) 一种枣树的改造整形方法
CN108012747B (zh) 一种促进红巴伦海棠自然成形的方法
CN110199818A (zh) 一种基于补光技术的小菊栽培方法
CN111528182A (zh) 一种利用牛油果叶饲养琥珀蚕的方法
CN109362455A (zh) 一种橘树促花增产的种植方法
CN109757285A (zh) 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Pitsioudis et al. Early and late production of raspberries, blackberries and red curra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2051 Ping Shui Zhen Jian Zao Cun,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HAIFENG FL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030 No. 8, Xichang Road, Changfeng Industrial Zone, Pingshui Town,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HAIFENG FLOWER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2051 Ping Shui Zhen Jian Zao Cun,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aife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051 Ping Shui Zhen Jian Zao Cun,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AIFENG FLOWER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Small Chrysanthemum Based on Pickling Techniqu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8

Pledgee: Zhejiang Shaoxing Ruife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ingshui sub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Haifeng Bio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244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