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7285A - 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7285A
CN109757285A CN201910223414.3A CN201910223414A CN109757285A CN 109757285 A CN109757285 A CN 109757285A CN 201910223414 A CN201910223414 A CN 201910223414A CN 109757285 A CN109757285 A CN 109757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rsery stock
container
trees
matrix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34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北
王秀花
周生财
朱惠芳
姚小明
占小艳
瞿思民
吴伟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County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County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County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County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
Priority to CN2019102234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72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7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7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及应用,涉及苗木培育技术领域。该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先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然后再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处理后的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继续培育,至速生期结束得到容器苗,通过上述各步骤之间的配合以及基质容器的容器规格限定,使得苗木在速生期中不易倒伏,生长状况良好,所培育出的容器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该培育方法为容器苗的产业化提供了基础。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在苗木培育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苗木培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容器苗技术是快速培育造林苗木的重要手段,具有播种量少、育苗期短、造林无缓苗期、苗木规格和质量易于控制及便于工厂化育苗等优点。在我国一些省市,珍贵树种容器育苗技术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
对于一些生长周期较短的容器苗,比如一年生容器苗,在采用常规的容器苗培育方法进行培育时,苗木容易发生倒伏、根系扎入苗床过深等现象,这些均不利于苗木的生长培育,影响苗木的生长质量。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通过对各培育步骤的限定和基质容器的容器规格的限定,使得苗木在速生期中不易倒伏,生长状况良好,所培育出的容器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
在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的第30-60天中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处理后的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继续培育,至速生期结束,得到容器苗;
其中,所述基质容器的直径为8-14cm,高度为12-18cm;
速生期期间对苗木定时进行水分、光照、通风、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苗木管理。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速生树种包括乌桕、枫香或黄檀中的任意一种;
和/或,所述基质容器的直径为12-14cm,高度为15-18cm。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质容器中的基质包括肥料和基料;
其中,肥料的全氮含量为170-200g·kg-1,有效磷含量为50-70g·kg-1,有效钾含量为100-130g·kg-1,每立方米基质中肥料的施用量为1-4kg;
基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谷壳和/或树皮20-40%、泥炭35-45%和黄泥20-40%;
优选地,所述肥料的全氮含量为180g·kg-1,有效磷含量为60g·kg-1,有效钾含量为120g·kg-1,每立方米基质中肥料的施用量为3.5kg;
优选地,所述基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谷壳和/或树皮30%、泥炭40%和黄泥30%。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高度为3-5cm的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并置于遮荫棚内进行苗木培育;
优选地,遮荫棚高度为2-3m,遮荫棚顶部遮盖有遮阳率为60-80%的遮荫网。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的两周内,对生长不正常的苗木进行补苗以及换苗处理,补苗和换苗后进行浇水;
在苗木回青后的三个月内,每隔6-8天施加一次复合肥溶液,复合肥溶液中复合肥在水中的质量含量为6-10g/kg。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形态大小对苗木进行分级,分级后的大苗木降低其分布密度进行培育,分级后的小苗木按照分级前的密度进行培育;
优选地,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时的分级高度为12-15cm,大苗木为高度大于或等于分级高度的苗木,小苗木为高度小于分级高度的苗木。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气切根处理在分级处理后的两个月内进行,包括以下步骤:拉动位于基质容器底部的托盘,拉动后随即复位;
优选地,在对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时,控制容器基质湿度不大于50%,并保持2-3天。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树种芽苗于当年3-5月份移栽至基质容器中;
和/或,于当年9-10月份对苗木进行炼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在苗木培育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先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然后再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处理后的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继续培育,至速生期结束得到容器苗,通过上述各步骤之间的配合以及基质容器的容器规格限定,使得苗木在速生期中不易倒伏,生长状况良好,所培育出的容器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该培育方法为容器苗的产业化提供了基础。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的应用,鉴于上述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所具有的优势,使得该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在苗木培育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其可适用于各种速生树种的容器苗培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
在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的第30-60天中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处理后的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继续培育,至速生期结束,得到容器苗;
其中,基质容器的直径为12-14cm,高度为15-18cm;
速生期期间对苗木定时进行水分、光照、通风、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苗木管理。
在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树种芽苗通常是指生长周期较短的容器苗对应的芽苗,例如1年生容器苗对应的芽苗,具体的可以为乌桕芽苗、枫香芽苗或黄檀芽苗,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选取长势均匀、大小一致的树种芽苗进行移栽。在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至得到容器苗,此过程称为速生期。在本发明中,当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就称为苗木。
基质容器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可以选用本领域常见可用于盛放基质的容器,例如无纺布容器袋。对于基质容器的容器规格有一定的限定,与常规容器苗培育方法中的容器规格不同,本发明中,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基质容器的直径为8cm、9cm、10cm、11cm、12cm、13cm或14cm,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基质容器的高度为12cm、13cm、14cm、15cm、16cm、17cm或18cm。例如,容器规格(圆柱:直径×高度)可为8cm×12cm、10cm×12cm、12cm×15cm或14cm×18cm。通过对容器规格的具体限定,使其可适应速生树种容器苗的生长趋势,且不易造成苗木倒伏,根系扎入苗床过深等现象。
当移栽后苗木生长到第30-60天中,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可使得苗木长势较为一致。
对分级处理后的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以防止穿根现象发生,并有效促进苗木须根的增长,形成良好的根团,以利于苗木的快速生长。
在速生期期间,对苗木定时进行水分、光照、通风、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苗木管理,具体管理操作不作限定,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见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先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然后再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处理后的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继续培育,至速生期结束得到容器苗,通过上述各步骤之间的配合以及基质容器的容器规格限定,使得速生期中苗木不易倒伏,生长状况良好,所培育出的容器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该培育方法为容器苗的产业化提供了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可适用于一年生容器苗,也可适用于两年生容器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速生树种包括乌桕、枫香或黄檀中的任意一种。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和黄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这三个彩色速生树种丰产性能好、产量高、色彩丰富,合理搭配中生、慢生树种造林,既能在短期内呈现绿化效果,也能改善森林资源结构,丰富林相景观层次,在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中广泛应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基质容器的直径为12-14cm,高度为15-18cm。
优选地,基质容器的容器规格(直径×高度)为12cm×15cm或14cm×18cm。
通过对基质容器的容器规格的进一步限定,使得该规格下的基质容器更适合速生树种容器苗的生长与培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基质容器中的基质包括肥料和基料;
其中,肥料的全氮含量为170-200g·kg-1,有效磷含量为50-70g·kg-1,有效钾含量为100-130g·kg-1,每立方米基质中肥料的施用量为1-4kg;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肥料的全氮含量为170g·kg-1、180g·kg-1、190g·kg-1或200g·kg-1,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有效磷含量为50g·kg-1、60g·kg-1或70g·kg-1,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有效钾含量为100g·kg-1、110g·kg-1、120g·kg-1或130g·kg-1;每立方米基质中肥料的施用量为1kg、2kg、3kg或4kg。
基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谷壳和/或树皮20-40%、泥炭35-45%和黄泥20-40%;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谷壳和/或树皮的重量分数为20%、25%、30%、35%或40%,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泥炭的重量分数为35%、38%、40%、42%或45%,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黄泥的重量分数为20%、25%、30%、35%或40%。
其中,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基料中富含丰富的有机质,采用肥料和基料共同配合使用,可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肥料的全氮含量为180g·kg-1,有效磷含量为60g·kg-1,有效钾含量为120g·kg-1,每立方米基质中肥料的施用量为3.5kg;
优选地,基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谷壳和/或树皮30%、泥炭40%和黄泥30%。
通过对肥料中全氮、有效磷以及有效钾含量的限定,以及基料中各原料的质量限定,使得基质对于苗木的生长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肥料为美国爱贝施APEX长效控释肥。
树种芽苗的高度不作特别限定。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高度为3-5cm的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
树种芽苗的高度一般为3-5cm,例如可以为3cm、4cm或5cm。若树种芽苗高度太矮,则树种芽苗太嫩,在移栽过程中容易断裂,不利于芽苗的成活;若树种芽苗高度过高的话,芽苗直径较细,在移栽过程中也容易断裂,且移栽后容易形成顶端优势,易失水且遇风易倒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并置于遮荫棚内进行苗木培育;
优选地,遮荫棚高度为2-3m,遮荫棚顶部遮盖有遮阳率为60-80%的遮荫网。
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初期和夏季高温期间,晴天白天需对苗木进行遮阳,在阴天、夜晚开遮阳网,10月中旬温度降低以后可撤掉遮阳网。高温强光照天气,遮阳一般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遮阳,遮阳网透光率为全光照的30-4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的两周内,对生长不正常的苗木进行补苗以及换苗处理,补苗和换苗后进行浇水。一般说来,补苗和换苗应在阴雨天后进行,补苗和换苗后随即浇透水。
当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的一周左右,苗木即可回青。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苗木回青后的三个月内,每隔6-8天施加一次复合肥溶液,复合肥溶液中复合肥在水中的质量含量为6-10g/kg。由于此时苗木比较稚嫩,故将复合肥先用水稀释后,再进行施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苗木回青后的第三到四个月期间,可施1-2次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苗木的抗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苗木回青后的第四到五个月期间,撒施一次复合肥(6-7.5kg/亩),期间可追施一次尿素(2.5-3kg/亩)。追肥宜在早晚进行,施肥后清水冲洗叶面,以防肥害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分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形态大小对苗木进行分级,分级后的大苗木降低其分布密度进行培育,分级后的小苗木按照分级前的密度进行培育;
优选地,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时的分级高度为12-15cm,大苗木为高度大于或等于分级高度的苗木,小苗木为高度小于分级高度的苗木。
通过上述分级处理,可使得苗木形态大小比较一致,长势较为均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空气切根处理在分级处理后的两个月内进行,包括以下步骤:拉动位于基质容器底部的托盘,拉动后随即复位;
通过拉动托盘,可拉断容器底部穿透托盘扎入土壤中的苗木根系,以防穿根现象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时,控制容器基质湿度不大于50%,并保持2-3天。此目的是使苗木暂时性生理缺水,达到空气切根目的,并有效促进苗木须根的增长,形成良好的根团,以利于苗木的快速生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树种芽苗于3-5月移栽至基质容器中;
和/或,于9-10月苗木生长高峰时期对苗木进行炼苗。一般通过通风、增加光照时间和控制水分的方式炼苗。炼苗期间要保持喷水、防虫和防病等工作。
在整个速生期中,应保证苗木需水量,生长后期需控制水分。浇水宜在早晚进行,夏季高温天气浇水量加大,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
同时,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防治蜗牛、蝗虫和蚜虫等害虫可用呋喃丹、密达;防治青虫类害虫用苏云酰肼20克+甲氨基阿维菌素25克,或杀灭菊脂、高效菊脂等药剂。防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恶雾灵、根腐宁、百菌清、代森锌、福美双、敌克松等调换使用。防病、防虫可每周一次交叉进行。在进行苗木病虫害防治时,尽量采用防虫网、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以减少农药用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上述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在苗木培育中的应用。
鉴于上述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所具有的优势,使得该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在苗木培育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其可适用于各种速生树种的容器苗培育。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均是在同一试验地中进行,试验地位于浙江省庆元县实验林场林业保障性苗圃内,地理坐标119°05'19"E,27°37'43"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降水量1760毫米,无霜期245天。另外,日常苗木管理时,注意除喷施少量叶面肥补充微量元素外,停施一切其他肥料,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性,高温期及时遮荫和喷水,其他病虫害防治、防冻防涝等与一般苗木管理一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枫香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于当年4月中旬,将高度为3-5cm且长势均匀、大小一致的当年生枫香树种芽苗移栽至8cm×12cm(直径×高度)的无纺布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基质容器中肥料为美国爱贝施APEX长效控释肥(全氮含量为180g·kg-1,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为60g·kg-1和120g·kg-1,肥效9个月),肥料的施用量为1.5kg/m3基质,基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泥炭40%、谷壳30%和黄泥30%;
在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的两周内,对生长不正常的苗木进行补苗以及换苗处理,补苗和换苗后进行浇水;
(b)待苗木生长到12-15cm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处理后的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继续培育,至速生期结束,得到枫香容器苗;
其中,分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形态大小对苗木进行分级,分级后的大苗木降低其分布密度进行培育,分级后的小苗木按照分级前的密度进行培育,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时的分级高度为13cm,大苗木为高度大于或等于分级高度的苗木,小苗木为高度小于分级高度的苗木;
在苗木回青后的三个月内,每隔7天施加一次复合肥溶液,复合肥溶液中复合肥在水中的质量含量8g/kg;在苗木回青后的第三到四个月期间,可施2次钾肥;在苗木回青后的第四到五个月期间,撒施一次复合肥(7.5kg/亩),期间可追施一次尿素(3kg/亩);
速生期期间对苗木定时进行水分、光照、通风、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苗木管理。
实施例2-12
实施例2-1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容器规格和/或基质中肥料的施用量不同,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例1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的容器规格为4.5cm×8cm,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采用的容器规格为4.5cm×8cm,其余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乌桕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于当年4月中旬,将高度为3-5cm且长势均匀、大小一致的当年生的乌桕树种芽苗移栽至8cm×12cm的无纺布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
基质容器中肥料为美国爱贝施APEX长效控释肥(全氮含量为180g·kg-1,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为60g·kg-1和120g·kg-1,肥效9个月),肥料的施用量为1.5kg/m3基质,基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泥炭40%、谷壳30%和黄泥30%;
在将乌桕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的两周内,对生长不正常的苗木进行补苗以及换苗处理,补苗和换苗后进行浇水;
(b)待苗木生长到12-15cm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处理后的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继续培育,至速生期结束,得到乌桕容器苗;
其中,分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形态大小对苗木进行分级,分级后的大苗木降低其分布密度进行培育,分级后的小苗木按照分级前的密度进行培育,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时的分级高度为13cm,大苗木为高度大于或等于分级高度的苗木,小苗木为高度小于分级高度的苗木;
在苗木回青后的三个月内,每隔8天施加一次复合肥溶液,复合肥溶液中复合肥在水中的质量含量8g/kg;在苗木回青后的第三到四个月期间,可施2次钾肥;在苗木回青后的第四到五个月期间,撒施一次复合肥(7.5kg/亩),期间可追施一次尿素(2.5kg/亩);
速生期期间对苗木定时进行水分、光照、通风、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苗木管理。
实施例14-24
实施例14-24与实施例13的区别仅在于容器规格和/或基质中肥料的施用量不同,具体见表2:
表2
对比例3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采用的容器规格为4.5cm×10cm,其余与实施例13相同。
对比例4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17的区别在于采用的容器规格为4.5cm×10cm,其余与实施例17相同。
实施例25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黄檀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于当年4月中旬,将高度为3-5cm且长势均匀、大小一致的当年生的黄檀树种芽苗移栽至8cm×12cm的无纺布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
基质容器中肥料为美国爱贝施APEX长效控释肥(全氮含量为180g·kg-1,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为60g·kg-1和120g·kg-1,肥效9个月),肥料的施用量为1.5kg/m3基质,基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泥炭40%、谷壳30%和黄泥30%;
在将黄檀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的两周内,对生长不正常的苗木进行补苗以及换苗处理,补苗和换苗后进行浇水;
(b)待苗木生长到12-15cm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处理后的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继续培育,至速生期结束,得到黄檀容器苗;
其中,分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形态大小对苗木进行分级,分级后的大苗木降低其分布密度进行培育,分级后的小苗木按照分级前的密度进行培育,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时的分级高度为13cm,大苗木为高度大于或等于分级高度的苗木,小苗木为高度小于分级高度的苗木;
在苗木回青后的三个月内,每隔8天施加一次复合肥溶液,复合肥溶液中复合肥在水中的质量含量8g/kg;在苗木回青后的第三到四个月期间,可施2次钾肥;在苗木回青后的第四到五个月期间,撒施一次复合肥(7.5kg/亩),期间可追施一次尿素(2.5kg/亩);
速生期期间对苗木定时进行水分、光照、通风、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苗木管理。
实施例26-36
实施例26-36与实施例25的区别仅在于容器规格和/或基质中肥料的施用量不同,具体见表3:
表3
对比例5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25的区别在于采用的容器规格为4.5cm×10cm,其余与实施例25相同。
对比例6
该对比例与实施例29的区别在于采用的容器规格为4.5cm×10cm,其余与实施例29相同。
为验证实施例1-36和对比例1-6的效果,特设以下实验例。
实验例
当年11月下旬至12月底,对枫香、乌桕、黄檀3个速生树种所有容器苗进行收获,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应的试验小区中间(没有边缘效应,也不受到周边其它处理的影响)选取20株容器苗,每株量测苗高和地径。从每个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随机选取10株完整苗木,将其分为根、茎、叶3部分,经105℃杀青20分钟后再在80℃下烘干7-12小时至恒重,测定各部分的干物质量。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应得到的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参数具体见表4:
表4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36提供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培育出的容器苗的整体生长状态要优于采用对比例1-6提供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培育出的容器苗。
通过对比实施例1-12和对比例1-2可知,枫香容器苗随着容器规格逐渐增大、肥料施用量增加,苗高、地径、干物质量、根系长度等生长指标逐渐增大,在容器规格为14cm×18cm、肥料施用量为3.5kg/m3基质时达到最高值。其中,相同肥料施用量下,苗高在容器规格12cm×15cm和14cm×18cm之间差异不显著,根冠比在容器规格为12cm×15cm中培育时波动最小,在容器规格为14cm×18cm时数值波动较大。由上可以看出,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和肥料施用量的增加,枫香容器苗生长发育越好,但根冠比在12cm×15cm规格容器最稳定,可以根据生产要求选择适宜的容器规格或肥料施用量。
通过实施例1-12的培育方法培育的一年生枫香容器苗,苗高均值89.16cm,地径均值0.68cm,分别比省标DB33/T177-2014(Ⅰ级:苗高≥40cm、地径≥0.40cm)提高122.9%、70%,苗木更粗壮、幼茎木质化程度更高,干物质积累量更多,主根更粗壮,根系发育更完整。
通过实施例13-24和对比例3-4对比可知,乌桕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干物质量、根冠比、根系长度等生长指标随容器规格增大及肥料施用量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苗高在容器规格为12cm×15cm、肥料施用量为3.5kg/m3基质时达到最高值,且在容器规格为14cm×18cm时,苗高生长量降低;地径、干物质量、根冠比、根系长度等生长指标在容器规格为14cm×18cm、肥料施用量为3.5kg/m3基质时达到最高值;在相同肥料施用量下,地径在容器规格为12cm×15cm和14cm×18cm时差异不显著。上述说明,随着容器规格增大和肥料施用量增加,乌桕容器苗生长量明显提高,苗高在容器规格为12cm×15cm时达到最高值,不会随着容器规格增大持续提高,综合认为容器规格为12cm×15cm、肥料施用量为3.5kg/m3基质即可满足乌桕容器苗的生长需求。
通过实施例13-24提供的培育方法培育的一年生乌桕容器苗,苗高均值127.25cm,地径均值0.93cm,分别比2018年浙江省林业厅林木种苗培育标准(苗高≥70cm、地径≥0.70cm)提高81.79%、32.86%,苗木高度更高、茎干更粗壮、侧须根发育更完整。
对比实施例25-36和对比例5-6可知,黄檀容器苗在相同肥料施用量下,在各容器规格间苗高、地径、根冠比、干物质量、根系长度随着容器规格增大而逐渐增大,在容器规格为14cm×18cm时达到最高值,但苗高、地径在容器规格为12cm×15cm和14cm×18cm时差异不显著;而使用同一容器规格但肥料施用量不同时,黄檀容器苗除苗高外,地径、根冠比、干物质量、根系长度在肥料施用量为2.5kg/m3和3.5kg/m3间差异不显著。可以认为培育黄檀容器苗时,容器规格越大苗木生长越好,肥料施用量可以有效促进高生长,但对地径、根冠比、干物质量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认为容器规格为14cm×18cm、肥料施用量为3.5kg/m3基质可作为黄檀容器苗的最佳培育方案。
通过实施例25-36提供的培育方法培育的一年生黄檀容器苗,苗高均值101.02cm,地径均值1.05cm,分别比省标DB33/T177-2014(Ⅰ级:苗高≥70cm、地径≥0.70cm)提高44.31%、50.0%,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发育更健壮、苗木高度和有机物积累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培育出的容器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该培育方法为标准化、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依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
在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的第30-60天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处理后的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继续培育,至速生期结束,得到容器苗;
其中,所述基质容器的直径为8-14cm,高度为12-18cm;
速生期期间对苗木定时进行水分、光照、通风、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苗木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生树种包括乌桕、枫香或黄檀中的任意一种;
和/或,所述基质容器的直径为12-14cm,高度为15-18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容器中的基质包括肥料和基料;
其中,肥料的全氮含量为170-200g·kg-1,有效磷含量为50-70g·kg-1,有效钾含量为100-130g·kg-1,每立方米基质中肥料的施用量为1-4kg;
基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谷壳和/或树皮20-40%、泥炭35-45%和黄泥20-40%;
优选地,所述肥料的全氮含量为180g·kg-1,有效磷含量为60g·kg-1,有效钾含量为120g·kg-1,每立方米基质中肥料的施用量为3.5kg;
优选地,所述基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谷壳和/或树皮30%、泥炭40%和黄泥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度为3-5cm的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中并置于遮荫棚内进行苗木培育;
优选地,遮荫棚高度为2-3m,遮荫棚顶部遮盖有遮阳率为60-80%的遮荫网。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树种芽苗移栽至基质容器后的两周内,对生长不正常的苗木进行补苗以及换苗处理,补苗和换苗后进行浇水;
在苗木回青后的三个月内,每隔6-8天施加一次复合肥溶液,复合肥溶液中复合肥在水中的质量含量为6-10g/kg。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形态大小对苗木进行分级,分级后的大苗木降低其分布密度进行培育,分级后的小苗木按照分级前的密度进行培育;
优选地,对苗木进行分级处理时的分级高度为12-15cm,大苗木为高度大于或等于分级高度的苗木,小苗木为高度小于分级高度的苗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切根处理在分级处理后的两个月内进行,包括以下步骤:拉动位于基质容器底部的托盘,拉动后随即复位;
优选地,在对苗木进行空气切根处理时,控制容器基质湿度不大于50%,并保持2-3天。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树种芽苗于当年3-5月份移栽至基质容器中;
和/或,于当年9-10月份对苗木进行炼苗。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在苗木培育方面的应用。
CN201910223414.3A 2019-03-22 2019-03-22 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097572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3414.3A CN109757285A (zh) 2019-03-22 2019-03-22 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3414.3A CN109757285A (zh) 2019-03-22 2019-03-22 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7285A true CN109757285A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59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3414.3A Pending CN109757285A (zh) 2019-03-22 2019-03-22 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72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2792A (zh) * 2019-12-19 2020-04-10 林喜双 一种平欧杂种榛高效栽植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092A (zh) * 2009-08-28 2010-02-03 云南勐象竹业有限公司 一种培育桉树大苗的方法
CN103477989A (zh) * 2013-09-29 2014-01-01 沈云 一种桉树轻基质容器组培苗的培育方法
CN105461383A (zh) * 2014-09-04 2016-04-06 天津森鑫源苗木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桉树容器育苗轻型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2667A (zh) * 2017-03-03 2017-09-22 广西大学 一种擎天树容器苗的壮苗培育方法
CN107439179A (zh) * 2017-08-02 2017-12-0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及应用其得到的容器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092A (zh) * 2009-08-28 2010-02-03 云南勐象竹业有限公司 一种培育桉树大苗的方法
CN103477989A (zh) * 2013-09-29 2014-01-01 沈云 一种桉树轻基质容器组培苗的培育方法
CN105461383A (zh) * 2014-09-04 2016-04-06 天津森鑫源苗木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桉树容器育苗轻型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2667A (zh) * 2017-03-03 2017-09-22 广西大学 一种擎天树容器苗的壮苗培育方法
CN107439179A (zh) * 2017-08-02 2017-12-0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及应用其得到的容器苗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孟月娥等: "《彩叶植物新品种繁育技术》", 30 November 2008, 中原农民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2792A (zh) * 2019-12-19 2020-04-10 林喜双 一种平欧杂种榛高效栽植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3138B (zh) 葡萄的大棚菜式栽培方法
CN102960172B (zh) 杜鹃红山茶短穗根接快繁方法
CN105248242B (zh) 一种早熟葡萄的培育方法
CN101036446A (zh) 石榴快速繁殖方法
CN101926257A (zh) 一种滇重楼的生态复合种植方法
CN103283460A (zh) 曼地亚红豆杉的扦插方法
CN110235708B (zh) 一种野生肋柱花引种驯化及栽培繁育方法
CN110122297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两段容器育苗方法
CN102714998A (zh) 一种油茶良种芽苗芽砧嫁接方法
CN104025830A (zh) 大棚樱桃栽培方法
CN106034722A (zh) 一种金色叶植物扦插繁殖的方法
CN103975727A (zh) 有机蓝莓园种植三叶草控草及改良土壤的方法
CN103733846A (zh) 一种珍稀树种的繁育方法
CN105230432A (zh) 一种利用单芽短枝撒播扦插繁育柳树的方法
CN106577216B (zh) 一种促进景天科多肉植物侧芽萌发的方法
CN103960016A (zh) 一种擎天树育苗方法
CN105900777B (zh) 一种苗木合格率高的福建柏育苗方法
CN104429785A (zh) 一种优质高效的黄花风铃木育苗方法
CN108812024A (zh) 一种蓝莓的种植方法
CN105454013A (zh) 一种黄枝润楠的育苗基质及采用该基质的育苗方法
CN108522164A (zh) 一种七叶一枝花的种植方法
CN107258293A (zh) 一种红椿快速扦插富根育苗方法
CN110278822B (zh) 一种在高海拔地区栽培桃树的方法
CN107371984A (zh) 黑枸杞的移栽方法
CN109757285A (zh) 速生树种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