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7344A - 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7344A
CN110197344A CN201910506346.1A CN201910506346A CN110197344A CN 110197344 A CN110197344 A CN 110197344A CN 201910506346 A CN201910506346 A CN 201910506346A CN 110197344 A CN110197344 A CN 110197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ore value
environmental
risk
garden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63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7344B (zh
Inventor
秋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5063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73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7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7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7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7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通过构建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估的分层结构模型,获取分层结构模型中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环境管理补偿单元的单元分值、大气环境易损评价指标分值、水环境易损指标分值、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水环境影响指标分值,计算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根据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度级别;实现了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本发明可以辅助判断化工园区规划定位的合理性,有效指导化工园区规模、布局、产业定位的调整与优化,提高规划环评早期预防环境风险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属于化工园区环境评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化工园区是化学工业发展的集聚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许多化工园区布局不合理的“先天性”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后天性”环境风险问题还在发展,部分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环境安全和群众健康。
现有的对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及标准主要适用于单个或单系列建设项目,又较为具体,对于具有宏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特点的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参照性较差。这一技术缺失使得规划环评实施近十年来,区域、流域规划的环境风险评价一直是薄弱环节,大部分规划环评的风险评价内容不全、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缺乏规范性、针对性,难以达到在规划阶段有效预防环境风险的目的。
区别于具体的建设项目,化工园区的规划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园区风险的因素,进行化工园区规划的风险强度评估,针对性指导园区规划方案优化,制定有效的园区风险减缓措施、区域风险管理措施、园区风险监控和应急体系,实现规划阶段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整体预防已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或缺陷之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构建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估的分层结构模型,所述分层结构模型包括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大气环境易损评价指标、水环境易损指标、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计算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环境管理补偿单元的单元分值、大气环境易损性评价指标分值、水环境易损性评价指标分值、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根据所述各单元分值及各评价指标分值,计算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
根据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
计算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RCmax的公式为:
RCmax=(h1×g×v1+h2×w×v2)×Mf
其中,h1为以物质人类毒性计算的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的分值;g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v1为大气环境易损性评价指标分值;h2为以物质水生生物毒性计算的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w为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v2为水环境易损评性价指标分值;Mf为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
其中,第i类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的计算公式为:
hi=a+fbi(i=1,2)
其中,a为产业风险评价指标的分值,f为物质环境持久性系数;b1为根据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等级获取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分值;b2为根据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等级获取的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分值。
进一步的,获取物质环境持久性系数f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污染物的半衰期d;
根据污染物的半衰期d及如下标准,对物质环境持久性系数f进行评分:当d≤15,f的评分为1;当15<d≤50,且该污染物可快速降解,f的评分为1.1;当50<d≤150且该污染物可降解,f的评分为1.2;当d>150,f的评分为1.3。
进一步的,方法包括:根据如下标准,对产业风险评价指标的分值a进行赋分:当园区的产业类型属于高分子材料、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香精等污染较轻的精细化工产品制造,a的赋分为1;当园区的产业类型属于塑料、橡胶、合成树脂制品制造;有机化工原料制造;污染较轻的无机化工原料制造,a的赋分为2,;当园区的产业类型属于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酸类、碱类等污染较重的无机化工原料制造,a的赋分为3;当园区的产业类型属于化肥农药制造;医药、颜料、染料、涂料等污染严重的精细化工产品制造,a的赋分为4。
进一步的,根据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的方法包括:当RCmax≤15,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为低风险等级;当15<RCmax≤40,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为中风险等级;当40<RCmax≤60,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为高风险等级;当60<RCmax,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为极高风险等级。
进一步的,获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g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典型事故情景下敏感区最大浓度max(Ci)和最大落地浓度Cmax的比值;
根据所述比值,参照如下标准,获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g:当C0≤max(Ci)/Cmax≤AEGL-1,g的评分为1;AEGL-1<max(Ci)/Cmax≤AEGL-2,g的评分为2;AEGL-2<max(Ci)/Cmax≤AEGL-3,g的评分为3;AEGL-3<max(Ci)/Cmax,g的评分为4;其中,C0为泄漏风险物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EGL-1、AEGL-2、AEGL-3为参照AEGLs划分的急性暴露限值的级别。
进一步的,获取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w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δ;
根据δ及如下标准,获取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w:当1<δ≤1.75,w的分值为1;当1.75<δ≤2.5,w的分值为2;当2.5<δ≤3.25,w的分值为3;当3.25<δ≤4,w的分值为4;
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δ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δ1为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t1的分值;δ2为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l的分值;δ3为敏感区超标持续时间t2的分值;rj为第j个分值δj的权重。
进一步的,获取δ1、δ2、δ3的评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参照园区选址所处区域的水文水质条件、当地的应急能力与环保要求,通过调研和专家咨询,对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敏感区超标持续时间进行不同等级的阈值划分;
根据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敏感区超标持续时间和不同等级对应的阈值,获取δ1、δ2、δ3的评分。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根据如下标准,获取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
当园区级别为国家级,且入区企业规模为中型及大型企业为主时,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的评分为0.8;当园区级别为国家级,且入区企业规模为中小型企业为主时,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的评分为0.9;当园区级别为省级,且入区企业规模为中型及大型企业为主时,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的评分为0.9;当园区级别为省级,且入区企业规模为中小型企业为主时,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的评分为1.1;当园区级别为市级或小于市级规模时,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的评分为1.2。
本发明提供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通过构建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估的分层结构模型,综合考虑包括园区产业结构、环境易损、环境影响程度、环境管理补偿的多组可能影响园区环境风险的因素,计算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并根据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实现了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可以辅助判断化工园区规划定位的合理性,有效指导化工园区规模、布局、产业定位的调整与优化,提高规划环评早期预防环境风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构建的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估的分层结构模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
步骤1:构建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估的分层结构模型;
构建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估的分层结构模型参照图1,包括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环境易损单元、环境影响程度单元、环境补偿单元;
其中,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包括产业风险评价指标和物质危险性评价指标;环境易损单元包括大气环境易损评价指标和水环境易损评价指标;环境影响程度单元包括大气环境影响和水环境影响;环境补偿单元包括园区级别评价指标和入区企业规模评价指标;
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估的分层结构模型还包括目标层,目标层的目标为规划环境风险评估等级;
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环境易损单元、环境影响程度单元、环境补偿单元组成准则层;
产业风险评价指标、物质危险性评价指标、大气环境易损评价指标、水环境易损评价指标、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园区级别评价指标、入区企业规模评价指标组成因素层。
步骤2:获取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
步骤2.1:结合表1,获取各产业类型的产业风险评价指标的分值a;
表1
步骤2.2:获取物质毒性bi和物质环境持久性系数f;
步骤2.2.1:获取物质毒性分值;
物质毒性包括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毒性和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根据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等级获取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分值b1:对所述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等级依据GBZ230划定,对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分值b1赋予1-3的分值,对b1进行赋值时的参照标准为:
职业性接触轻度危害,赋分值为1;
职业性接触中毒危害,赋分值为2;
职业性接触高度危害和极度危害,赋分值为3。
根据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等级对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分值b2进行赋分: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等级依据GB 30000.28划定,对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分值b2赋予1-3的分值,对b2进行赋值参照的标准为:
水生急性毒性3类或水生慢性毒性4类,赋分值为1;
水生急性毒性2类或水生慢性毒性3类,赋分值为2;
水生急性毒性1类或水生慢性毒性1、2类,赋分值为3;
步骤2.2.2:获取物质环境持久性系数f;
获取污染物的半衰期d,根据下述条件对所述物质环境持久性系数f赋值:
当d≤15,赋分值为1;
当15<d≤50且该污染物可快速降解,赋分值为1.1;
当50<d≤150且该污染物可降解,赋分值为1.2;
当d>150,赋分值为1.3。
步骤2.3:计算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
根据步骤2.2.1和步骤2.2.2获取的相关参数,计算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第i类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的计算公式为:
hi=a+fbi(i=1,2) (1)
a为产业风险评价指标的分值,f为物质环境持久性系数;b1为根据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等级获取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毒性分值;b2为根据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等级获取的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物质毒性分值;h1为以物质人类毒性计算的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的分值;h2为以物质水生生物毒性计算的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
步骤3:获取大气环境易损性评价指标分值v1和水环境易损性指标分值v2
根据环境敏感区类型和分布情况对大气环境易损评价指标和水环境易损评价指标进行赋分,大气环境易损性评价指标分值v1和水环境易损性评价指标分值v2;v1和v2赋分的相关标准参照表2:
表2
环境敏感区类型和分布情况 分值
村级等小规模居住区零散分布 1
含乡级居住集中区或村级等小规模居住区密集分布 1.1
含重要环境敏感区或镇级居住集中区 1.2
含特殊环境敏感区或市(县)级居住集中区 1.3
步骤4:获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g;
根据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典型事故情景下敏感区最大浓度max(Ci)和最大落地浓度Cmax的比值,参照下述评分规则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进行赋分,获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g,评分规则为:
当C0≤max(Ci)/Cmax≤AEGL-1,g赋分值为1;
当AEGL-1<max(Ci)/Cmax≤AEGL-2,g赋分值为2;
当AEGL-2<max(Ci)/Cmax≤AEGL-3,g赋分值为3;
当AEGL-3<max(Ci)/Cmax,g赋分值为4;
其中C0为泄漏风险物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般选用标准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
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所述C0值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对GB3095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HJ 2.2-2018中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
如已有地方标准,所述C0值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
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污染物,所述C0值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AEGLs由美国环保署指定,适用于10min-8h的暴露时间(包括10min、30min、1h、4h、8h)的紧急事故;AEGL-1、AEGL-2、AEGL-3为参照AEGLs划分的急性暴露限值的级别,急性暴露限值的级别及对应的定义如表3所述;
表3
在风险物质的AEGLs值无法获取情况下,选用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制定的EPRGs(紧急应变计划准则)或美国能源部制定的TEELs(临时紧急暴露极限阈值)数据替代。
步骤5:获取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w;
水环境影响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放和港口码头有毒液体泄漏的典型事故情景下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的分值δ1、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的分值δ2和敏感区水质超标持续时间的分值δ3来表征;
其中敏感区指的是污染团刚到达风险受体处且污染物浓度刚好超标的区域;
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越短、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越大、敏感区水质超标持续时间越长,分值越高,风险越大。
根据园区实际情况,选择数学模型获取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t1、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l、敏感区水质超标持续时间t2的实际预测值;
参照表4,根据实际预测获得的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t1和进行该等级划分的阈值获取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分值δ1;根据实际预测获得的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l和进行该等级划分的阈值获取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分值δ2;根据实际预测获得的敏感区水质超标持续时间t2和进行该等级划分的阈值获取敏感区水质超标持续时间分值δ3;如表4所示,将各表征因子划分为4个等级,δ1、δ2、δ3的值为1~4分;
比如:当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t1符合t1≤a1,取δ1为4分;当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l>c2,取δ2为4分;当敏感区水质超标持续时间t2>c3,取δ3为4分。
表4中各用于表征各等级阈值范围边界值的参数符合:0≤a1<b1<c1;0<b2<c2;0≤a3<b3<c3;表4中不超标指的是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0;
表4
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t<sub>1</sub>/h >c<sub>1</sub> (b<sub>1</sub>,c<sub>1</sub>] (a<sub>1</sub>,b<sub>1</sub>] ≤a<sub>1</sub>
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l 不超标 (0,b<sub>2</sub>] (b<sub>2</sub>,c<sub>2</sub>] >c<sub>2</sub>
敏感区水质超标持续时间t<sub>2</sub>/h ≤a<sub>3</sub> (a<sub>3</sub>,b<sub>3</sub>] (b<sub>3</sub>,c<sub>3</sub>] >c<sub>3</sub>
分值δ<sub>j</sub> 1 2 3 4
表4中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l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实际表示污染团到达取水口时的最大浓度值;C标准表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典型事故下纳污水体的功能区划对照GB3838选取。
所述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δ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δ表示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无量纲;δ1表示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的分值,无量纲;δ2表示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的分值,无量纲;δ3表示敏感区超标持续时间的分值,无量纲;rj表示第j个分值δj的权重,建议取平均值0.33,或采用专家组协议的方式。
根据如公式(3)计算获得的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δ,采用四等分法将值域1-4进行四等分,并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w进行分级赋分,参照不同等级对应的阈值范围,对w进行赋分的标准如下:
1<δ≤1.75,w赋分值为1;
1.75<δ≤2.5,w赋分值为2;
2.5<δ≤3.25,w赋分值为3;
3.25<δ≤4,w赋分值为4。
步骤6:获取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
根据园区级别和入区企业规模对环境管理补偿单元进行赋分,获取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对Mf进行赋分时参照的标准如表5所示:
表5
步骤7:计算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
参照步骤1至步骤6获取的各参数,使用公式(4)计算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RCmax
RCmax=(h1×g×v1+h2×w×v2)×Mf (4)
步骤8: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
根据如步骤7计算的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进行级别划分的相关标准如表6所示:
表6
以位于主城区上风向的一化工园区为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定量评估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的方法:
该化工园区选址敏感,该化工园区重点发展以烯烃、芳烃下游加工为主的石油化工产业,以甲醇、醋酸深加工的碳一化工产业,以及上下游关联的化工新材料产业;
根据资料调查,该化工园区排污口下游10km范围、边界外5km范围需重点保护的大气环境敏感区有11个,水环境敏感区有2个;
该化工园区规划的下游产业为石油化工产业、碳一化工产业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属于污染不严重的产业,参照步骤2,该化工园区产业风险评价指标分值a为2;
根据规划产业,对照美国环保局重点控制的水环境污染物名单和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筛选出的园区需优先控制的毒性最大的污染物是甲苯,其毒性分值如表7所示,参照步骤2,结合如表7所示的甲苯的理化参数,该化工园区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分值b1的取值为3,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分值b2的取值为1;
表7
甲苯在空气和水中的光氧化半衰期最长为1284h,据此确定其物质环境持久性系数f为1.2。
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以物质人类毒性计算的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分值h1为5.6,以物质水生生物毒性计算的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分值h2为3.2。
根据该化工园区规划的产业类型,筛选确定的最大可信事故及源项如表7所示:
表8
根据表8,采用HJ/T 169推荐的多烟团模式,计算所得的最不利气象条件下,最大可信事故泄漏的CO和苯的最大扩散浓度分别为83.3mg/m3和1520mg/m3,根据表9中所示的标注限值,结合表3,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g为2;
表9
评价因子 标准限值(mg/m<sup>3</sup>)
CO C<sub>0</sub>:10、AEGL-1:50、AEGL-2:95、AEGL-3:378
C<sub>0</sub>:2.4、AEGL-1:166、AEGL-2:2550、AEGL-3:12800
根据表7,水环境要素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园区污水处理厂故障,参照该化工园区的水文特征,COD排放量为500g/s,挥发酚排放量2g/s,选用二维水动力模型进行影响预测;
根据预测结果,获取挥发酚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分值δ1、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分值δ2、敏感区水质超标持续时间分值δ3的值参照表10;参照步骤5,计算得到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δ的分值为2.3,则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w为2;
表10
该化工园区为国家级园区,规划准入企业为中、大型企业,根据环境管理补偿因子评分标准,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为0.8。
该化工园区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0km内存在工业取水口,厂界周边5km内存在重要环境敏感区和镇级居住集中区,因此该化工园区水环境易损性评价指标分值v2为1.1,该化工园区的大气环境易损性评价指标分值v1为1.1和1.2。
综上,该化工园区规划风险的各指标分值如表11所示:
表11
根据公式(4),计算所得的该化工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的综合分值为16.38,参照表6,该化工园区的环境风险属于中风险度,因此该规划选址、产业结构从环保的角度可接受,但在园区内产业项目布局时需进行优化,将污染较重的产业布置于原理敏感区的园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进一步降低环境风险至低风险度水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通过构建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估的分层结构模型,基于层次分析理论中的阶梯层次结构模型,从产业结构环境危害、环境易损、环境影响程度、环境管理补偿四个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综合分析,采用多指标评分的方法提出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并根据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实现了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可以辅助判断化工园区规划定位的合理性,有效指导化工园区规模、布局、产业定位的调整与优化,提高规划环评早期预防环境风险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构建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估的分层结构模型,所述分层结构模型包括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大气环境易损评价指标、水环境易损指标、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计算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环境管理补偿单元的单元分值、大气环境易损性评价指标分值、水环境易损性评价指标分值、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根据所述各单元分值及各评价指标分值,计算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
根据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RCmax的公式为:
RCmax=(h1×g×v1+h2×w×v2)×Mf
其中,h1为以物质人类毒性计算的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的分值;g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v1为大气环境易损性评价指标分值;h2为以物质水生生物毒性计算的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w为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v2为水环境易损评性价指标分值;Mf为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类产业结构环境危害单元分值hi的计算公式为:
hi=a+fbi(i=1,2)
其中,a为产业风险评价指标的分值,f为物质环境持久性系数;b1为根据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等级获取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分值;b2为根据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等级获取的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分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物质环境持久性系数f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污染物的半衰期d;
根据污染物的半衰期d及如下标准,对物质环境持久性系数f进行评分:当d≤15,f的评分为1;当15<d≤50,且该污染物可快速降解,f的评分为1.1;当50<d≤150且该污染物可降解,f的评分为1.2;当d>150,f的评分为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标准,对产业风险评价指标的分值a进行赋分:当园区的产业类型属于高分子材料、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香精等污染较轻的精细化工产品制造,a的赋分为1;当园区的产业类型属于塑料、橡胶、合成树脂制品制造;有机化工原料制造;污染较轻的无机化工原料制造,a的赋分为2,;当园区的产业类型属于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酸类、碱类等污染较重的无机化工原料制造,a的赋分为3;当园区的产业类型属于化肥农药制造;医药、颜料、染料、涂料等污染严重的精细化工产品制造,a的赋分为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园区规划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值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的方法包括:当RCmax≤15,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为低风险等级;当15<RCmax≤40,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为中风险等级;当40<RCmax≤60,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为高风险等级;当60<RCmax,划分园区规划环境风险级别为极高风险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g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典型事故情景下敏感区最大浓度max(Ci)和最大落地浓度Cmax的比值;
根据所述比值,参照如下标准,获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g:当C0≤max(Ci)/Cmax≤AEGL-1,g的评分为1;AEGL-1<max(Ci)/Cmax≤AEGL-2,g的评分为2;AEGL-2<max(Ci)/Cmax≤AEGL-3,g的评分为3;AEGL-3<max(Ci)/Cmax,g的评分为4;其中,C0为泄漏风险物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EGL-1、AEGL-2、AEGL-3为参照AEGLs划分的急性暴露限值的级别。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w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δ;
根据δ及如下标准,获取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值w:当1<δ≤1.75,w的分值为1;当1.75<δ≤2.5,w的分值为2;当2.5<δ≤3.25,w的分值为3;当3.25<δ≤4,w的分值为4;
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δ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δ1为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t1的分值;δ2为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l的分值;δ3为敏感区超标持续时间t2的分值;rj为第j个分值δj的权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δ1、δ2、δ3的评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参照园区选址所处区域的水文水质条件、当地的应急能力与环保要求,通过调研和专家咨询,对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敏感区超标持续时间进行不同等级的阈值划分;
根据污染团前锋到达敏感区时间、敏感区最大水质超标倍数、敏感区超标持续时间和不同等级对应的阈值,获取δ1、δ2、δ3的评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标准,获取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
当园区级别为国家级,且入区企业规模为中型及大型企业为主时,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的评分为0.8;当园区级别为国家级,且入区企业规模为中小型企业为主时,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的评分为0.9;当园区级别为省级,且入区企业规模为中型及大型企业为主时,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的评分为0.9;当园区级别为省级,且入区企业规模为中小型企业为主时,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的评分为1.1;当园区级别为市级或小于市级规模时,环境管理补偿单元分值Mf的评分为1.2。
CN201910506346.1A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 Active CN1101973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6346.1A CN110197344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6346.1A CN110197344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7344A true CN110197344A (zh) 2019-09-03
CN110197344B CN110197344B (zh) 2023-05-23

Family

ID=67754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6346.1A Active CN110197344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734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0163A (zh) * 2019-12-27 2020-04-28 南京大学 基于风险场的化工园区网格化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方法
CN111222803A (zh) * 2020-01-14 2020-06-02 南京大学 基于环境风险系统的企业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1260208A (zh) * 2020-01-14 2020-06-09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基于风险场的区域网格化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3223681A (zh) * 2021-05-11 2021-08-06 深圳市奋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疗智慧园区环境监测系统
CN113792983A (zh) * 2021-08-20 2021-12-14 大连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多维度评价因子分析污染物环境风险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7150A (zh) * 2016-04-20 2017-02-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石化企业风险环境管理系统
CN106651153A (zh) * 2016-12-06 2017-05-10 浙江图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灾种实时耦合的化工园区实时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CN108345986A (zh) * 2018-01-19 2018-07-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化工危险源动态量化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7150A (zh) * 2016-04-20 2017-02-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石化企业风险环境管理系统
CN106651153A (zh) * 2016-12-06 2017-05-10 浙江图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灾种实时耦合的化工园区实时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CN108345986A (zh) * 2018-01-19 2018-07-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化工危险源动态量化评估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0163A (zh) * 2019-12-27 2020-04-28 南京大学 基于风险场的化工园区网格化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方法
CN111222803A (zh) * 2020-01-14 2020-06-02 南京大学 基于环境风险系统的企业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1260208A (zh) * 2020-01-14 2020-06-09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基于风险场的区域网格化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1222803B (zh) * 2020-01-14 2020-12-11 南京大学 基于环境风险系统的企业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3223681A (zh) * 2021-05-11 2021-08-06 深圳市奋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疗智慧园区环境监测系统
CN113792983A (zh) * 2021-08-20 2021-12-14 大连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多维度评价因子分析污染物环境风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7344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7344A (zh) 一种半定量评估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的方法
CN106841087B (zh) 石油化工企业无组织排放源vocs排放量测算方法
CN102565294B (zh) 水源地监测评价方法
CN107145672B (zh) 平原河网区域地下水脆弱性及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886568A (zh) 一种危化品道路运输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7122927A (zh) 一种调水引流水环境改善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CN109816264B (zh) 一种区域突发流域水环境的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2418675B (zh) 控制单元水环境优控污染物的筛选方法
CN111612360B (zh) 一种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源识别方法
Amala et al. WATER AND SANITATION SERVICE: A PRIORITY TO IMPROVE QUALITY OF SLUM AREAS IN PONTIANAK CITY BASED ON STAKEHOLDERS’PREFERENCES
Council Greymouth Petroleum Limited Turangi Production Station Monitoring Programme Annual Report 2015-2016
CN104569340A (zh) 地下环境质量测定方法及装置
Irvine et al.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conventional parameters to assess receiving water quality in support of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abatement plans
Liu et al.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
CN111461414A (zh) 突发水污染事故预警方法
Taseiko et al. Regional problems in water use in Siberia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s
Wang et al.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Evaluation Methods in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of Jinxiuchuan Reservoir
Wimala et al. Water Security in Green Campus Assessment Standard
Huan et al. Groundwater Pollution Risk Control from an Industrial Economics Perspective
Bessong et al. Effect of Oil Spillage Cost on Profitability of Oil Companies in Nigeria
Ildarkhanov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Automobile Service Center on the Environment
CN113361863B (zh) 一种基于模糊评价理论的片区雨污分流工程质效评估方法
Zhelonkina et al. Ecological assessment of wastewater on the environment by the example of khanty-mansiysk (KhMAO-Yugra)
Ding Caus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Unsafe Drinking Water Quality in Rural Guangxi China
Delzer et al. A review of literature for methyl tert-butyl ether (MTBE) in sources of drinking wa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