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7311B -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7311B
CN110177311B CN201910477542.0A CN201910477542A CN110177311B CN 110177311 B CN110177311 B CN 110177311B CN 201910477542 A CN201910477542 A CN 201910477542A CN 110177311 B CN110177311 B CN 110177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wavelength
current
wavelengths
communication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75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7311A (zh
Inventor
李慧
顾华玺
储柱琴
杨银堂
王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775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73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7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7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7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7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5Wavelength grouping or hierarchica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输入信息获取应用节点对应的环形网络节点的通信路径信息;S2、根据通信路径长度l和通信量volume更新通信路径信息中所有路径信息的记录顺序,构成通信集合R;S3、根据通信集合R中的通信在执行过程中的路径重叠关系获取通信请求间的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S4、根据通信量volume和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利用预设算法获取每条通信路径的第一波长分配方案及所述第一波长分配方案对应的SNR和T的值。该分配方法同时考虑了串扰噪声对不同长度通信路径的影响和通信量对时延性能的影响,可以在保障时延性能的同时减小串扰噪声,实现通信时延以及SNR性能的均衡优化,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光片上网络因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WDM)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波导共享,增加带宽利用率,降低时延。然而,由于硅光子器件中信号的不利耦合,在相邻波长信道上同时传输的光信号可能在网络的不同光交换单元中引入串扰噪声。在网络级积累的串扰噪声,严重降低网络的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简称SNR)性能,影响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2013年Ke Chen等人在其发表的论文“Wavelength Assignment in OpticalNetwork-on-Chip:Design and Performance”中提出基于源节点和基于目的节点的波长分配方法。该方法让每个源节点只发送一种固定波长的信号,可接收多个来自不同源节点发送的不同波长的数据信号;或者让每个目的节点只接收一种固定波长的信号,可向多个目的节点发送不同波长的信号。固定的波长分配方式在实现中不需要额外的仲裁,可以降低网络的通信时延,但在实际通信过程中也分别存在源节点竞争、目的节点竞争的问题。
2015年Xiaolu Wang等人在其发表的论文“RPNoC:A Ring-Based Packet-Switched Optical Network-on-Chip”中针对环形拓扑提出基于通信节点对的波长分配方法。该方法根据RPNoC拓扑中节点之间跳数的不同,为通信节点对分配波长,让不同节点之间可以通过不同波长共享波导同时进行通信,通过增加通信的并行性,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降低了网络时延。然而通信并行性的增加也在各个光交换单元中引入了更多的串扰噪声,降低了SNR性能。
2016年Jiating Luo等人在其发表的论文“Wavelength spacing optimizationto reduce crosstalk in WDM 3D ONoC”中提出通过优化波长间距的方式降低串扰。该方法在利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波长分配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增大重叠波长之间的间距,以降低串扰,提升SNR性能。但该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只考虑每对通信使用一个波长的情况,未能充分利用波长资源提升网络的时延性能。
综上所述,现有的光片上网络中的波长分配方法主要采用固定式波长分配策略,即通过为给定节点或通信节点对分配固定通信波长的方式降低通信的阻塞率,以减少网络的通信时延,或者在为通信对分配波长过程中通过增加相邻波长的间距以降低串扰。但是这些固定式波长分配策略不能根据具体应用的通信特征对应用的通信时延以及SNR性能进行均衡优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包括步骤:
S1、根据输入信息获取应用节点对应的环形网络节点的通信路径信息,其中,所述通信路径信息包括:通信路径的源节点位置编号Rsource、目的节点位置编号Rdestination、通信路径长度l和通信量volume;
S2、根据所述通信路径长度l和所述通信量volume更新所述通信路径信息中所有路径信息的记录顺序,构成通信集合R;
S3、根据所述通信集合R中的通信在执行过程中的路径重叠关系获取通信请求间的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
S4、根据所述通信量volume和所述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利用预设算法获取每条通信路径的第一波长分配方案及所述第一波长分配方案对应的SNR和T的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
将所述通信路径长度l按照长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对于所述通信路径长度l相同的路径信息按照所述通信量volume的大小从高到低排列,更新所述通信路径信息中所有路径信息的记录顺序,构成通信集合R={Ri,i=1~N},其中N为通信路径数,Ri为第i对通信的信息,Ri=(Rsource,Rdestination,l,volume)。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算法为蚁群算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包括:
S41、初始化所述蚁群算法的迭代信息,所述迭代信息包括:蚂蚁数量为M,初始迭代次数i=1,最大迭代次数为G,初始信息素为τ0
S42、设初始蚂蚁编号m=1;
S43、初始化已分配完波长但未完成通信的通信集合Rcurrent及未分配波长的等待集合Rwait为空集,并令等待时间Twait=0;
S44、设初始通信路径编号k=1;
S45、根据所述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和所述通信量volume,获取所述通信集合R中当前通信路径Rk的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31
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的通信时长Tc_k,并更新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
S46、令k=k+1,判断是否完成所有通信路径的波长分配;若是,则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T;若否,则返回步骤S45;
S47、判断等待集合Rwait是否非空;若否,则记录波长分配结果;若是,则获取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中通信路径Rj的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41
所述通信路径Rj的通信时长Tc_j,然后返回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T;
S48、令m=m+1,判断M只蚂蚁是否已完成各自的分配波长任务;若是,则根据SNR和T的值更新每条通信路径上的信息素;若否,则返回步骤S43;
S49、令i=i+1,判断当前是否已完成最大迭代次数;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波长分配方案WLoptimal及所述第一分配方案对应的SNR和T的值;若否,则返回步骤S4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5包括:
S451、结合所述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和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更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
S452、根据所述通信量volume及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计算分配给当前通信路径Rk的波长数目nk
S453、从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选取nk个波长分配给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并计入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42
S454、判断所述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43
是否为非空;若是,则更新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为Rcurrent={Rcurrent,Rk},并计算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的通信时长Tc_k;若否,则更新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为Rwait={Rwait,Rk}。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51包括:
S4511、根据所述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中的第k行及k列中所有非零元素的位置得出与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集合Roverlap
S4512、利用所述通信集合Roverlap获取当前已分配完波长但未完成通信的且与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集合Rc_overlap
Rc_overlap=Rcurrent∩Roverlap
S4513、获取被所述通信集合Rc_overlap中的通信占用的波长集合WLoccupied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52
其中,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53
表示表示通信Ri使用的波长集合,WLoccupied表示通信集合Rc_overlap中所有通信使用的波长集合,unique表示去掉集合中的重复元素;
S4514、计算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WLtotal–WLoccupied,其中WLtotal为总波长资源集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52包括:
S4521、根据所述等待集合Rwait及所述通信集合Roverlap获取待分配波长的且与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集合Rw_overlap
Rw_overlap=Rwait∩Roverlap
S4522、计算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的通信量volumek相对通信集合Rw_overlap中所有通信量的占比p: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51
其中,Rk为当前通信路径,volumek为当前通信路径的通信量,Ri为通信集合Rw_overlap中第i条通信路径,volumei为第i条通信路径的通信量;
S4523、结合所述占比p及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的当前可用波长数目Na,计算分配给当前通信路径Rk的相对理想波长数目nideal_k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61
其中,Na表示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当前可用波长数目,Na=|WLavailable|,Nwl=|WLtotal|表示总波长资源集合WLtotal中的波长数目。
S4524、结合所述蚁群算法的选择概率确定分配给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的波长数目nk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53包括:
根据为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分配的nk个波长之间的间距以及nk个波长中每个波长与所述波长集合WLoccupied中每个波长之间的间距,从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选取nk个波长分配给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并计入所述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6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T,包括:
S461、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
S462、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总通信时长T,其中,针对通信集合Rcurrent中的通信Ri,其总通信时长为:
Ti=Tp_i+Twait_i+Tc_i
其中,Tp_i为通信开始之前的任务处理时长;Twait_i为波长分配成功前的等待时长;Tc_i为完成波长分配后的通信时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中通信路径Rj的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63
所述通信路径Rj的通信时时长Tc_j,包括:
S471、计算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中通信路径Rj的第一等待时长Twait,根据所述第一等待时长Twait获取待结束通信集合Rleave,并更新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为Rcurrent=Rcurrent-Rleave,并更新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
S472、根据所述通信量volume及更新后的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计算分配给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中所述通信路径Rj的波长数目nj
S473、从更新后的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选取nj个波长分配给所述通信路径Rj,并计入所述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71
S474、判断所述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72
是否为非空;若是,则计算所述通信路径Rj的通信时长Tc_j,并更新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为Rcurrent={Rcurrent,Rj},并更新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为Rwait=Rwait-Rj;若否,则返回步骤S47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根据通信路径长度和通信量将所有路径信息进行重新排序,同时考虑了串扰噪声对不同长度通信路径的影响和通信量对时延性能的影响,可以在保障时延性能的同时减小串扰噪声,实现通信时延以及SNR性能的均衡优化,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2、本发明的分配方法考虑了通信对之间的串扰影响关系,在波长分配的过程中根据串扰影响关系为每条通信路径分配合适的波长数目及间距合适的波长,可以在保障时延性能下减小串扰噪声,提升网络的信噪比性能。
3、本发明的波长分配方法采用具有“正反馈”特性的蚁群算法获取最优波长分配方案,在波长数目分配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目标通信与其他通信之间的串扰影响关系及该目标通信本身通信量的大小,在波长分配过程中以更大概率为大通信量分配更多数目的波长,同时均衡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之间的波长数目,增大串扰通信之间光信号的波长间距,从而降低了通信时延又减小了接收到的串扰噪声,提升了通信的时延性能,提高了网络的SNR性能,提升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蚁群算法执行波长分配并计算相应目标函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当前通信路径Rk的波长分配策略实现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当前通信路径Rk的nk个波长值的选取策略实现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针对现有技术中通信时延以及SNR性能无法实现均衡化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的多波长分配方法的技术思路是:通过按通信节点对分配波长的方式,在分配过程中综合考虑分配的波长数目对串扰及通信时间的影响,尽量减少使用的波长数以降低串扰,但又控制波长数不至于太少以保障时延性能。
因此,该分配方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分配波长数目;(2)选取具体波长值。在波长数目的分配过程中,通过分析通信对之间的串扰影响关系(路径重叠情况),为同时通信的且有路径重叠的通信对分配合理数目的波长以减少串扰、降低通信阻塞,并考虑通信量的大小,为大通信量分配更多的波长以降低通信时延。在波长值的选取过程中,通过选取有较大波长间距的波长来减小串扰噪声。
另外,该分配方法通过具有“正反馈”特性的蚁群算法来辅助更快地寻找到串扰及时延均较低的波长分配方案。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根据输入信息获取应用节点对应的环形网络节点的通信路径信息;
具体地,输入信息包括:Y个应用节点之间的通信关系矩阵CYY和将Y个应用节点放置到环形网络中具体位置的对应关系序列Map={y1,y2,...,yi,...,yY},yi表示从应用节点中选出来放在第i个网络节点的应用节点编号,所有yi均不同,yi∈{1~Y},i=1~Y。
获取得到的环形网络节点的通信路径信息包括:通信路径的源节点位置编号Rsource、目的节点位置编号Rdestination、通信路径长度l和通信量volume,将第i对通信的信息,记作Ri=(Rsource_i,Rdestination_i,li,volumei)。
其中,通信路径长度l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091
其中,Noni为环形网络节点的数目。
通信量volume为源-目的节点对Rsource-Rdestination间传输的信息量大小,可从输入的通信矩阵中读出相应值。
S2、根据所述通信路径长度l和所述通信量volume更新所述通信路径信息中所有路径信息的记录顺序,构成通信集合R。
具体是指将所有通信路径信息根据通信路径长度l的大小和通信量volume的大小进行重新排序。首先,按照通信路径长度l从大到小的顺序将环形网络中所有的通信路径进行顺序排列;在排序过程中若通信路径长度l相同,则按照通信量volume的大小从高到低进行排列。按照上述顺序更新通信路径信息中各路径信息的记录顺序,并将重新排列后的所有路径信息编号为1~N,构成通信集合R={Ri,i=1~N},其中N为通信路径数。
本实施例对通信路径按长度进行了从大到小的排序,考虑到长路径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累积的损耗较大,串扰噪声对其影响严重,在波长分配过程中,优先为长路径分配波长,提高了长路径的信噪比,从而提高了长路径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同时对通信路径按通信量大小进行了从高到低的排序,考虑到通信量大的通信需要的通信时间较长,对时延性能影响较大,在波长分配过程中优先满足大通信量的波长需求,减小通信的传输时长,从而提升网络的时延性能。
S3、根据通信集合R中的通信在执行过程中的路径重叠关系获取通信请求间的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
根据重新排列后的通信集合R中的通信在执行过程中的路径重叠关系,获取通信请求间的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记作Cros_matrix={Cij}N×N,Cij≠0表示Ri经过Rj的目的节点或者Ri、Rj有相同目的节点,此时可能造成串扰。Cij的具体取值规则如下: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01
本实施例的分配方法考虑了通信对之间的串扰影响关系,在波长分配的过程中根据串扰影响关系为每条通信路径分配合适的波长数目及间距合适的波长,可以在保障时延性能下减小串扰噪声,提升网络的信噪比性能。
S4、根据所述通信量volume和所述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利用预设算法获取每条通信路径的第一波长分配方案及所述第一波长分配方案对应的SNR和T的值。
其中,预设算法可以采用蚁群算法,也可以采用其他算法例如遗传算法,本发明实施例以蚁群算法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在不论哪种算法,只要结合通信量volume和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进行波长分配,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一波长分配方案是指对每条通信路径获取得到的所有波长分配方案中的最优波长分配方案。
本实施例在利用预设算法进行波长分配时同时考虑目标通信与其他通信之间的串扰关系和该目标通信本身通信量的大小,在波长分配过程中以更大概率为大通信量分配更多数目的波长,同时均衡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之间的波长数目,增大串扰通信之间光信号的波长间距,从而降低了通信时延又减小了接收到的串扰噪声,实现SNR性能和时延性能的均衡优化。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蚁群算法执行波长分配并计算相应目标函数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4包括:
S41、初始化蚁群算法的迭代信息,迭代信息具体为:设蚂蚁数量为M,初始迭代次数i=1,最大迭代次数为G,初始信息素为τ0
S42、设初始蚂蚁编号m=1。
S43、初始化已分配完波长但未完成通信的通信集合Rcurrent(也可称作当前存在的通信集合Rcurrent)及待分配波长的等待集合Rwait为空集,等待时间Twait=0。
具体地,初始化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21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22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23
表示空集。
S44、设初始通信路径编号k=1。
S45、根据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和通信量volume,获取通信集合R中当前通信路径Rk的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24
当前通信路径Rk的通信时长Tc_k,并更新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
S46、令k=k+1,判断是否完成所有通信路径的波长分配,即是否满足k>N(图2中表示为k≤N);
若是,则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T;其中,每对通信包括当前通信路径与除当前通信路径外的已完成波长分配但未完成通信任务的通信路径。
若否,则返回步骤S45。
具体地,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T,包括以下步骤:
S461、计算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包括步骤:
针对当前已分配完波长但未完成通信的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计算SNR。
(1)针对通信Ri,计算其使用的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25
中每一个波长的信号功率,如波长λj的信号功率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26
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27
式中,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1
为通信Ri中的信号波长λj的输入功率;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2
为通信Ri中的信号波长λj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的过程中累积的波导传播损耗;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3
为通信Ri中的信号波长λj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的过程中累积的微环经过损耗;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4
表示通信Ri中的信号波长λj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的过程中累积的微环耦合损耗。
(2)针对通信Ri,计算其信号波长集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5
中每一个信号波长遭受的噪声功率,如波长λj遭受的噪声功率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6
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7
式中,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8
表示其他信号波长λk对目标信号波长λj产生的噪声功率,λk为网络通信中存在的且经过通信Ri的目的节点中微环谐振器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9
的信号波长,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10
为接收信号波长λj的微环谐振器。
(3)针对通信Ri中每一个信号波长λj,利用信号功率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11
和噪声功率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12
计算信号波长λj的SNR值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13
即: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14
(4)从ni个SNR值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15
中选出最小的值,将其作为通信Ri的最坏SNR,记为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316
S462、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总通信时长T。
针对通信集合Rcurrent中的通信Ri,其总通信时长Ti为:
Ti=Tp_i+Twait_i+Tc_i
其中,Tp_i为通信开始之前的任务处理时长;Twait_i为波长分配成功前的等待时长;Tc_i为完成波长分配后的通信时长。
(1)计算任务处理时长Tp_i
Tp_i=Vi/ri
其中,Vi为待处理的任务量,ri为网络节点处理任务的速率。
(2)计算等待时长Twait_i
根据当前已分配完波长但未完成通信的集合Rcurrent中各个通信所需的最短时长确定,首先计算最短等待时长Twait如下:
Twait=min{Ti,Ri∈Rcurrent}
然后更新通信Ri的等待时长Twait_i为Twait_i=Twait,直到为通信Ri成功分配波长才不需更新Twait_i
(3)计算通信时长Tc_i
Tc_i=volumei/(B×ni)
其中,volumei为通信Ri需传输的通信量,ni为分配给通信Ri的波长数目,B为每个波长的传输带宽。
S47、判断等待集合Rwait是否非空;
若否,则记录波长分配结果;
若是,则获取等待集合Rwait中通信路径Rj的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41
通信路径Rj的通信时长Tc_j,然后返回计算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T。
S48、在记录分配结果之后,令m=m+1,判断M只蚂蚁是否已完成各自的分配波长任务,即是否满足m>M(图2中表示为m≤M):若是,则根据SNR和T的值更新每条通信路径上的信息素;若否,则返回步骤S43;
更新的信息素用于在蚁群算法的下一次迭代中影响波长数目的选择,信息素浓度越大对应的波长数目有更高的概率被选取。具体地,根据SNR和T的值更新每条通信路径上的信息素的具体方法为:
(1)计算第i+1次迭代时将nj个波长分配给通信路径Rk的启发式信息素为τkj(i+1),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51
式中,τij(i)为第i次迭代时将nj个波长分配给通信路径Rk的启发式信息素;ρ为信息素挥发系数,取值范围为(0,1];Δτkj max为找到第一波长分配方案WLoptimal的蚂蚁留下的信息素,Δτkj max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52
其中,Q是正的常数,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53
为第一波长分配方案WLoptimal对应的最坏目标函数值,是根据每个波长方案下各对通信的最坏目标函数值得出,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54
的具体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55
式中,max函数表示从所有通信对的目标函数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56
中挑出最大值作为最坏目标值;min函数表示从各个波长分配方案对应的最坏目标值中,选出最小的目标函数值作为第一波长分配方案WLoptimal对应的目标函数值;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57
表示通信Rk的目标函数值,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58
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59
式中,系数满足α+β=1;SNRmax、SNRmin分别为N对通信对应的信噪比向量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510
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Tmax、Tmin分别为N对通信对应的时间向量T={Tk,k=1~N}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对信息素τkj(i+1)的取值按照如下条件进行设限: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511
式中,τmax、τmin分别为信息素取值的上界和下界;
S49、令i=i+1,判断当前是否已完成最大迭代次数即i≤G:若是,则输出第一波长分配方案WLoptimal及第一波长分配方案下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61
对应的SNR和T的值,波长分配结束;若否,则返回步骤S42。
然后记录第一波长分配方案WLoptimal,输出目标函数值SNR、T。
本实施例中,第一波长分配方案WLoptimal即每条通信路径中获取得到的所有波长方案中的最优波长分配方案,该最优波长分配方案包括波长数目和与该波长数目对应的波长值,SNR为第一波长分配方案下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62
中最大的SNR值,T为第一波长分配方案下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63
中最小的T值。
本实施例利用具有“正反馈”特性的蚁群智能算法进行波长分配,可以更快地寻找得到串扰和延时均较低的波长分配方案。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请参见图2和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当前通信路径Rk的波长分配策略实现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地,根据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和通信量volume,获取通信集合Rcurrent中当前通信路径Rk的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64
当前通信路径Rk的通信时长Tc_k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51、结合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和通信集合Rcurrent更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
S4511、根据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中的第k行及k列中所有非零元素的位置得出与当前通信路径Rk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集合Roverlap
S4512、利用通信集合Roverlap获取已分配完波长但未完成通信的且与当前通信路径Rk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集合Rc_overlap
Rc_overlap=Rcurrent∩Roverlap
S4513、获取被通信集合Rc_overlap中的通信占用的波长集合,记作WLoccupied: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71
其中,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72
表示表示通信Ri使用的波长集合,WLoccupied表示通信集合Rc_overlap中所有通信使用的波长集合,unique表示去掉集合中的重复元素(Matlab中的函数)。
S4514、计算当前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WLtotal–WLoccupied,其中,WLtotal为总波长资源集合。
S452、根据通信量volume及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的波长数目,调用Assign波长分配模块计算分配给当前通信路径Rk的波长方案,该波长方案包括波长数目及波长值两部分。
首先,计算分配给当前通信路径的波长数目nk
S4521、根据等待集合Rwait及与当前通信路径Rk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集合Roverlap获取待分配波长且与当前通信路径Rk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集合Rw_overlap
Rw_overlap=Rwait∩Roverlap
S4522、针对通信集合Rw_overlap,计算当前通信路径Rk的通信量volumek相对Rw_overlap中所有通信量的占比p: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73
其中,Rk为当前通信路径,volumek为当前通信路径Rk的通信量,Ri为通信集合Rw_overlap中第i条通信路径,volumei为第i条通信路径的通信量。
S4523、结合Rk的通信量占比p及当前可用波长数Na=|WLavailable|,计算分配给当前通信路径Rk的相对理想波长数目nideal_k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81
其中,Nwl=|WLtotal|表示总波长集WLtotal中的波长数目,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82
用于限制分配的波长数目至多为波长总数的一半取整,以使得在波长值的选取过程中可以选出各波长不相邻的方案。如:波长总数为3时,一对通信至多使用2个波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限制分配的波长数以增大分配方案中波长的间距,进而达到降低串扰、提升SNR、提高通信可靠性的目的。
S4524、结合蚁群算法的选择概率确定分配给当前通信路径Rk的实际波长数目nk
(1)计算当前可用波长数1~Na中各个波长数目的选择概率: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83
其中,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84
表示在蚁群算法的第i次迭代时,蚂蚁m将nj个波长分配给通信Rk的概率;τkj(i)为第i次迭代时将nj个波长分配给通信Rk的启发式信息素;ηkj表示将nj个波长分配给通信Rk的先验启发概率,按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91
其中,|nj-nideal_k|表示任意波长数目取值nj与理想波长数目取值nideal_k之间差值的绝对值。
(2)根据选择概率按轮盘赌方法从1~Na中选择一个值x(x∈1~Na)作为分配给通信Rk的波长数目,令nk=x。
其次,计算分配给当前通信路径的波长值。
S453、从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选取nk个波长分配给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并计入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92
综合考虑选取出来分配给当前通信Rk的多个信号波长自身之间的间距,以及选取的波长与其他通信使用的波长之间的间距,具体地,此处其他通信是指通信集合Rc_overlap中的所有通信,即考虑为当前通信路径Rk选取的nk个波长之间的间距以及选取的波长与波长集合WLoccupied中各个波长的间距;然后根据波长间距最优的原则,从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选取nk个波长分配给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此处的波长最优原则可以理解为:nk个波长之间的间距、选取的波长与波长集合WLoccupied中各个波长的间距同时达到最优,间距最优可以为间距最大。
具体地,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当前通信路径Rk的nk个波长值的选取策略实现的流程示意图,输出nk个波长值并计入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93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已选取出来分配给当前通信Rk的波长集WLselected_k为空集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194
(2)计算WLavailable中每个波长λj与波长集WLselected_k中各个波长的间距以及波长λj与波长集WLoccupied中各个波长的间距。
(3)根据WLavailable中每个波长λj与波长集WLselected_k及WLoccupied中各个波长的间距,从WLavailable中选取与两个集合WLselected_k及WLoccupied中波长的间距均相对较大的波长λXjXj∈WLavailable)分配给当前通信Rk
(4)更新波长集WLavailable为WLavailable=WLavailableXj,并更新波长集WLselected_k为WLselected_k=WLselected_kXj
(5)判断波长集WLselected_k中元素的个数|WLselected_k|是否达到nk个,即是否已完成nk个波长值的选取;若是,则令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201
否则返回步骤(2)。
(6)输出包含nk个波长值的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202
在为当前通信路径Rk选取波长方案时,一方面,波长数目nk根据当前通信路径Rk的理想波长数目进行选取,即考虑了通信量的大小;另一方面,波长值的确定根据为当前通信路径Rk分配的nk个波长之间的间距,以及nk个波长中每个波长与通信集合WLoccupied中每个波长之间的间距进行选取,即考虑了通信本身的多个波长之间以及通信路径之间的串扰影响关系,从而实现SNR性能和通信时延的均衡优化。
S454、判断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203
是否为非空: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204
非空,则更新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为Rcurrent={Rcurrent,Rk},即Rcurrent=Rcurrent+Rk,并计算当前通信路径Rk完成波长分配后的通信时长Tc_k
具体地,通信时长Tc_k=volumek/(B×nk),其中volumek为通信Rk的通信量,nk为分配给通信Rk的波长数目,B为每个波长的传输带宽。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205
不为非空,则更新等待的集合Rwait={Rwait,Rk},即Rwait=Rwait+Rk
本实施例在对通信集合R中的当前通信路径Rk进行波长数目的分配过程中,考虑波长数目对串扰和通信时间的影响,并考虑通信量的大小,为大通信量分配更多的波长以降低通信时延;在波长值的选取过程中,根据波长间的间距选取波长间距较大的波长,以减小串扰噪声。总而言之,在波长分配过程中通过综合考虑串扰影响关系以及通信量,实现了SNR性能和通信时延的均衡优化。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请结合参见图2,图2中获取等待集合Rwait中通信路径Rj的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211
通信路径Rj的通信时长Tc_j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71、计算第一等待时长Twait,根据第一等待时长Twait获取待结束通信集合Rleave,并更新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为Rcurrent=Rcurrent-Rleave及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其中,Rleave是已分配完波长且将最先完成通信,从Rcurrent中离开的通信路径的集合。
具体地,第一等待时长Twait是指等待集合Rwait中通信路径Rj的最短等待时长。
首先,第一等待时长Twait主要由集合Rcurrent中通信的时长决定,计算如下:
Twait=min{Ti,Ri∈Rcurrent}
然后,更新Rwait中每对通信Rj的等待时长Twait_j=Twait
接着,找出最先结束的通信,将其从通信集合Rcurrent中移除;即找出通信集合Rcurrent中通信时长等于Twait的通信,记作Rleave,并更新通信集合Rcurrent为Rcurrent=Rcurrent-Rleave
S472、根据通信量volume及更新后的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调用Assign波长分配模块计算分配给等待集合Rwait中通信路径Rj的波长数目nj;具体计算步骤请参见步骤S452。
S473、根据波长间距值从更新后的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选取nj个波长分配给通信路径Rj,并计入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221
具体计算步骤请参见步骤S453。
S474、判断波长集合
Figure BDA0002082765140000222
是否为非空:
若是,则计算等待集合Rwait中通信路径Rj的通信时长Tc_j=volumej/(B×nj),并更新通信集合Rcurrent为Rcurrent={Rcurrent,Rj}即Rcurrent=Rcurrent+Rj以及更新等待集合Rwait为Rwait=Rwait-Rj
若否,则返回步骤S471。
本实施例在对等待集合中的通信路径Rj进行波长分配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目标通信与其他通信间的串扰关系和该目标通信的通信量大小,均衡通信之间的串扰大小和时延性能,实现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根据输入信息获取应用节点对应的环形网络节点的通信路径信息,其中,所述通信路径信息包括:通信路径的源节点位置编号Rsource、目的节点位置编号Rdestination、通信路径长度l和通信量volume,其中,所述输入信息包括Y个应用节点之间的通信关系矩阵CYY和将Y个应用节点放置到环形网络中具体位置的对应关系序列Map={y1,y2,...,yi,...,yY},yi表示从应用节点中选出来放在第i个网络节点的应用节点编号,yi∈{1~Y},i=1~Y;
S2、按照通信路径长度l从大到小的顺序将环形网络中所有的通信路径进行顺序排列,对于所述通信路径长度l相同的路径信息按照所述通信量volume的大小从高到低排列,更新所述通信路径信息中所有路径信息的记录顺序,构成通信集合R={Ri,i=1~N},其中,N为通信路径数,Ri为第i对通信的信息,Ri=(Rsource,Rdestination,l,volume);
S3、根据所述通信集合R中的通信在执行过程中的路径重叠关系获取通信请求间的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
S4、根据所述通信量volume和所述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利用预设算法获取每条通信路径的第一波长分配方案及所述第一波长分配方案对应的SNR和T的值,其中,SNR为第一波长分配方案下最大的网络信噪比,T为第一波长分配方案下最小的网络通信总时间,所述预设算法包括蚁群算法或者遗传算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
S41、初始化所述蚁群算法的迭代信息,所述迭代信息包括:蚂蚁数量M,初始迭代次数i=1,最大迭代次数G,初始信息素τ0
S42、设初始蚂蚁编号m=1;
S43、初始化已分配完波长但未完成通信的通信集合Rcurrent及未分配波长的等待集合Rwait为空集,并令等待时间Twait=0;
S44、设初始通信路径编号k=1;
S45、根据所述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和所述通信量volume,获取所述通信集合R中当前通信路径Rk的波长集合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21
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的通信时长Tc_k,并更新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
S46、令k=k+1,判断是否完成所有通信路径的波长分配;若是,则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T;若否,则返回步骤S45;
S47、判断等待集合Rwait是否非空;若否,则记录波长分配结果;若是,则获取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中通信路径Rj的波长集合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22
所述通信路径Rj的通信时长Tc_j,然后返回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T;
S48、令m=m+1,判断M只蚂蚁是否已完成各自的分配波长任务;若是,则根据SNR和T的值更新每条通信路径上的信息素;若否,则返回步骤S43;
S49、令i=i+1,判断当前是否已完成最大迭代次数;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波长分配方案WLoptimal及所述第一波长分配方案对应的SNR和T的值;若否,则返回步骤S4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5包括:
S451、结合所述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和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更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
S452、根据所述通信量volume及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的波长数目计算分配给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的波长数目nk
S453、从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选取nk个波长分配给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并计入波长集合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31
其中,λXj表示从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选取的第j个波长,j∈{1~nk};
S454、判断所述波长集合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32
是否为非空;若是,则更新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为Rcurrent={Rcurrent,Rk},并计算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的通信时长Tc_k;若否,则更新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为Rwait={Rwait,Rk}。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51包括:
S4511、根据所述串扰关系矩阵Cros_matrix中的第k行及k列中所有非零元素的位置得出与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集合Roverlap
S4512、利用所述通信集合Roverlap获取当前已分配完波长但未完成通信的且与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集合Rc_overlap
Rc_overlap=Rcurrent∩Roverlap
S4513、获取被所述通信集合Rc_overlap中的通信占用的波长集合WLoccupied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33
其中,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34
表示通信Ri使用的波长集合,WLoccupied表示通信集合Rc_overlap中所有通信使用的波长集合,unique表示去掉集合中的重复元素;
S4514、计算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WLtotal–WLoccupied,其中WLtotal为总波长资源集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52包括:
S4521、根据所述等待集合Rwait及所述通信集合Roverlap获取待分配波长的且与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有串扰影响关系的通信集合Rw_overlap
Rw_overlap=Rwait∩Roverlap
S4522、计算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的通信量volumek相对所述通信集合Rw_overlap中所有通信量的占比p: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41
其中,Rk为当前通信路径,volumek为当前通信路径的通信量,Ri为通信集合Rw_overlap中第i条通信路径,volumei为第i条通信路径的通信量;
S4523、结合所述占比p及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的当前可用波长数目Na,计算分配给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的相对理想波长数目nideal_k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42
其中,Na表示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当前可用波长数目,Na=|WLavailable|,Nwl=|WLtotal|表示总波长资源集合WLtotal中的波长数目;
S4524、结合所述蚁群算法的选择概率确定分配给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的波长数目nk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53包括:
根据为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分配的nk个波长之间的间距以及nk个波长中每个波长与所述波长集合WLoccupied中每个波长之间的间距,从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选取nk个波长分配给所述当前通信路径Rk并计入所述波长集合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51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T,包括:
S461、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SNR;
S462、计算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中每对通信的总通信时长T,其中,针对通信集合Rcurrent中的通信Ri,其总通信时长为:
Ti=Tp_i+Twait_i+Tc_i
其中,Tp_i为通信开始之前的任务处理时长;Twait_i为波长分配成功前的等待时长;Tc_i为完成波长分配后的通信时长。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中通信路径Rj的波长集合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52
所述通信路径Rj的通信时长Tc_j,包括:
S471、计算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中通信路径Rj的第一等待时长Twait,根据所述第一等待时长Twait获取待结束通信集合Rleave,并更新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为Rcurrent=Rcurrent-Rleave,并更新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
S472、根据所述通信量volume及更新后的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计算分配给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中所述通信路径Rj的波长数目nj
S473、从更新后的所述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选取nj个波长分配给所述通信路径Rj,并计入所述波长集合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53
其中,λXj表示从更新后的可用波长集WLavailable中选取的第j个波长,j∈{1~nj};
S474、判断所述波长集合
Figure FDA0002479025410000054
是否为非空;若是,则计算所述通信路径Rj的通信时长Tc_j,并更新所述通信集合Rcurrent为Rcurrent={Rcurrent,Rj},更新所述等待集合Rwait为Rwait=Rwait-Rj;若否,则返回步骤S471。
CN201910477542.0A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 Active CN110177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7542.0A CN110177311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7542.0A CN110177311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7311A CN110177311A (zh) 2019-08-27
CN110177311B true CN110177311B (zh) 2020-09-01

Family

ID=67697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7542.0A Active CN110177311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73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4869B (zh) * 2020-08-05 2021-07-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连续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的波长分配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5460A (zh) * 2010-10-21 2013-06-12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波长通道再配置方法以及上层通道再配置方法
CN105915310A (zh) * 2016-04-18 2016-08-31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wdm光网络rwa综合优化方法
CN107683573A (zh) * 2015-06-02 2018-02-09 麻省理工学院 光网络中的调度的光路切换和在波分复用光通信网络中添加或删除信道导致的业务减损的自动评估
CN108737011A (zh) * 2018-06-15 2018-11-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蚁群算法的降低串扰的波长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96364B2 (en) * 2009-02-06 2013-03-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airment-aware 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in 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s
US8744262B2 (en) * 2009-12-08 2014-06-03 Vello Systems, Inc. Optical subchannel rout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and security
WO2017138550A1 (ja) * 2016-02-12 2017-08-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および光パス設定方法
CN108260033B (zh) * 2018-01-04 2020-09-15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一种多域光网络安全组播波长分配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5460A (zh) * 2010-10-21 2013-06-12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波长通道再配置方法以及上层通道再配置方法
CN107683573A (zh) * 2015-06-02 2018-02-09 麻省理工学院 光网络中的调度的光路切换和在波分复用光通信网络中添加或删除信道导致的业务减损的自动评估
CN105915310A (zh) * 2016-04-18 2016-08-31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wdm光网络rwa综合优化方法
CN108737011A (zh) * 2018-06-15 2018-11-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蚁群算法的降低串扰的波长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DM光网络上的波长分配研究》;杨泛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4022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7311A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7738B (zh) 波分复用光网络中的光谱容量的分配
CN1290282C (zh) 非均匀光汇聚器和解汇聚器及分层混合光交叉连接系统
US91973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for network virtualization
CN105915310B (zh)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wdm光网络rwa综合优化方法
CN110177311B (zh)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多波长分配方法
CN110768721A (zh) 多芯光纤网络中资源分配方法
CN114666805B (zh) 一种适用于多颗粒度业务的光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
Yang et al. Hierarchical routing and resource assignment in spatial channel networks (scns): Oriented toward the massive sdm era
CN112291010B (zh) 一种基于匹配博弈的多域光网络流量疏导方法
CN109936782B (zh) 一种基于多跳路由的弹性光网络频谱分配方法
JP4685935B2 (ja) ハイブリッド光/データネットワーク
Biswas et al. Q-Learning-Based Energy-Efficient Network Planning in IP-Over-EON
CN1437347A (zh) 光通信网络和光通信网络的设计方法
Hemalatha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co Algorithm in Rwa
Huiban et al. A multiobjective approach of the virtual topology design and routing problem in WDM networks
JP4777420B2 (ja) マルチホップ光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Sarigiannidis et al. A high-throughput scheduling technique, with idle timeslot elimination mechanism
JP2004336199A (ja) 光パス設定装置及び方法
Barakat et al.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locations and frequencies of 3R regenerations in all-optical wavelength-routed WDM networks
Tian et al. Multi-objective 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based priority algorithm in WDM networks
CN109039878B (zh) 一种适用于卫星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接入方法及系统
KR100901521B1 (ko) 휴리스틱 트래픽 로드 밸런스된 채널 공유 방법과 장치,상기 채널 공유 방법을 이용한 매체 접속 방법, 상기 채널공유 장치를 이용한 매체 접속망 시스템 그리고 상기방법들을 수행하는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 매체
CN115632998A (zh) 融合ucb蚁群算法的电力光网络业务编排方法和装置
CN114697268B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Shan et al. Priority-based offline wavelength assignment in OB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