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6741A - 线缆布线平台 - Google Patents

线缆布线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6741A
CN110176741A CN201910447047.5A CN201910447047A CN110176741A CN 110176741 A CN110176741 A CN 110176741A CN 201910447047 A CN201910447047 A CN 201910447047A CN 110176741 A CN110176741 A CN 110176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ard
block
cable clamp
positioning region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70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6741B (zh
Inventor
吴迪
刘震宇
葛兵
程路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 Hua Shiyanshi
Ji Hua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Ji Hua Shiyansh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 Hua Shiyanshi filed Critical Ji Hua Shiyanshi
Priority to CN2019104470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6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6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6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6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6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56Ladders or other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线缆布线平台,包括组合台面、功能盖板、线缆夹具及支撑框架;所述组合台面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包括至少两个拼接在一起的台面单元块;每个台面单元块开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功能盖板包括机器定位视觉盖板及线缆夹具盖板,且所述机器定位视觉盖板及所述线缆夹具盖板固定于相应的安装孔的位置;所述线缆夹具安装于所述线缆夹具盖板上。本发明线缆布线平台适用于布线机器人进行无人自动布线,并且对于不同长度线缆或不同的布线方式,只需要调整线缆夹具盖板在对应的安装孔的位置即可,大大提高了布线平台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线缆布线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布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布线平台。
背景技术
冲破云霄的运载的火箭和飞翔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以及飞驰在铁轨上的高铁列车、奔跑在马路上的汽车,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电缆用来传递信号和电力。网状的电缆线束相当于高度集成的各种运载工具的神经和血管,在航空、航天、高铁、汽车等领域广泛运用,甚至影响这些领域的发展。网状电缆线束的制作需要将不同长度的线缆按照指定的路径固定起来,由于线缆的柔软特性,整个布线和包胶过程需要一个平台作为固定和支撑。由于网状电缆线束的复杂性和高度柔性要求,目前,网状电缆线束的生产90%由操作人员手动完成,劳动强度大,高度依赖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生产效率难以保证。
另外,目前常用的布线平台由固定支撑和整块光滑平板组成,针对每种生产型号的产品,需要提前制作布线平台。在平台上铺设白纸作为定位基准,然后划线,确定各个线端固定夹,拐点柱,定位夹具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开孔并固定相应的夹具。该过程繁琐,准备时间较长,而且经过几次产品更改后,平台表面由于没有开孔空间而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无人操作(通过机器人操作)、且使用灵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线缆布线平台。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布线平台,包括组合台面、功能盖板、线缆夹具及支撑框架;所述组合台面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包括至少两个拼接在一起的台面单元块;每个台面单元块开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功能盖板包括机器定位视觉盖板及线缆夹具盖板,且所述机器定位视觉盖板及所述线缆夹具盖板固定于相应的安装孔的位置;所述线缆夹具安装于所述线缆夹具盖板上。
本发明组合台面由至少两块台面单元块拼接组成,每块大小一致,适合批量生产,可以根据需要组成不同规模的布线平台;同时,每块台面单元块布置阵列分布的安装孔,安装孔的位置用于安装对应的机器定位视觉盖板及线缆夹具盖板,所述线缆夹具安装于线缆夹具盖板上;一方面可以使用布线机器人检测机器定位视觉盖板进行定位控制,由布线机器人进行无人自动布线,另一方面,对于不同长度线缆或不同的布线方式,只需要调整线缆夹具盖板在对应的安装孔的位置即可,大大提高了布线平台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线缆布线平台使用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偏线缆布线平台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线缆布线平台的组合台面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组合台面的侧边单元块的主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线缆布线平台的支撑框架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线缆布线平台的线缆夹具及线缆夹具盖板的立体组装图。
图7为图2所示的线缆布线平台的机器视觉定位盖板的立体图。
图8为图1所示的线缆布线平台的上水平测试板的立体图。
图9为图1所示的线缆布线平台的下水平测试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士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线缆布线平台100,包括组合台面1、功能盖板3、线缆夹具5及支撑框架7;所述组合台面1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7上且包括至少两个拼接在一起的台面单元块2;每个台面单元块2开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安装孔201;所述功能盖板3包括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及线缆夹具盖板32,且所述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及所述线缆夹具盖板32固定于相应的安装孔201的位置;所述线缆夹具5安装于所述线缆夹具盖板32上。
如此,组合台面由至少两块台面单元块拼接组成,每块大小一致,适合批量生产,可以根据需要组成不同规模的布线平台;同时,每块台面单元块布置阵列分布的安装孔,安装孔的位置用于安装对应的机器定位视觉盖板及线缆夹具盖板,所述线缆夹具安装于线缆夹具盖板上;一方面可以使用布线机器人检测机器定位视觉盖板进行定位控制,由布线机器人进行无人自动布线,另一方面,对于不同长度线缆或不同的布线方式,只需要调整线缆夹具盖板在对应的安装孔的位置即可,大大提高了布线平台的灵活性。
具体的,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台面单元块2拼接排列成至少一行,每行台面单元块2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单元块101及两个侧边单元块102,且至少一个中间单元块101连接于所述两个侧边单元块102之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单元块101及侧边单元块102的形状相同且均为正方形板状并且均开设有呈矩阵分布所述安装孔201;所述中间单元块101包括顶边1011、一对与顶边垂直连接的横向连接边1012及与顶边1011平行的纵向连接连边1013;所述侧边单元块102包括顶边1011、与顶边1011垂直连接的侧边1021及横向连接边1012及与顶边1011平行的纵向连接连边1013。所述中间单元块101及侧边单元块102的横向连接边1012上均形成有第一定位部203及第二定位部204;两个中间单元块101之间以及侧边单元块102与中单元块101之间通过第一定位部203与第二定位部204配合进行定位拼接。本实施式方式中,每行台面单元块2的中间单元块101的数量为一个;即中间单元块101的一对横向连接边1012的第一定位部203及第二定位部204分别与两个侧边单元块102的对应的一个横向连接边1012上的第二定位部204及第二定位部203定位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单元块10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部203为凹槽,第二定位部204为形状对应于所述定一定位部203的凸起,在中单间单元块102上的每个横向连接边1012上及侧边单元块102上的横向连接边1012上的第一定位部203与第二定位部204交错间隔设置,且中单间单元块101上的每个横向连接边1012的第一定位部203的位置与侧边单元块102上的横向连接边1012上的第二定位部204的位置相对应,如此可以快速完成中间单元块101与侧边单元块102的定位及拼接,并使中间单元块101与侧边单元块102的顶边1011位于同一直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单元块10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两个中间单元块101的相邻两个横向连接边1012的第一定位部203与第二定位部204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203为半圆形的凹槽,第二定位部204为对应的半圆形的凸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部203、第二定位部204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矩形、三角形、梯形或不规则形状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面单元块2拼接排列成两行,每行的中间单元块101及侧边单元块102的纵向连接边1013上均设置有第一定位部203及第二定位部204;两行的台面单元块2的中间单元块101及侧边单元块102之间均通过第一定位部203与第二定位部204配合进行位拼接,即其中一行的中间单元块101的纵向连接边1013的第一定位部203与另一行的中间单元块102的纵向连接边1013的第二定位部204进行定位拼接;其中一行的侧边单元块102的纵向连接边1013的第一定位部203与另一行的侧边单元块102的纵向连接边1013的第二定位部204进行定位拼接。所述台面单元块2拼接排列成两行时基本可以满足各种规模线缆的布线设置,可以理解,在其中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面单元块2拼接排列成两行以上,例如三行,如此则需要将第二行的中间单元块的四边均形成第一定位部203及第二定位部204。
请参阅图2、3、图4及图6,所述中间单元块101及所述侧边单元块102的每个安装孔201周围开设有至少两个插接孔2011,所述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及所述线缆夹具盖板3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布线方式进行设定,所述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线缆夹具盖板3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如图2所示为一个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及五个线缆夹具盖板32。即每个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及每个线缆夹具盖板32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孔2011一一对应的插接柱311,每个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及每个线缆夹具盖板32通过插接柱311插入插接孔2011固定于对应的一个安装孔201上方,以此实现每个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及每个线缆夹具盖板32在组合台面1上的定位。可以理解,所述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及线缆夹具盖板3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为若干个,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相背于插接柱311的一侧可以设置机器定位视觉图案(图未视),例如二维码等图案;线缆夹具5的数量对应于线缆夹具盖板32,即每个线缆夹具5安装于对应一个线缆夹具盖板32上并位于与安装孔201相背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201为方孔,每个安装孔201周围的插接孔2011的数量为四个且为圆孔并分布于所述安装孔201的四个角落,对应的,每个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及每个线缆夹具盖板32上的插接柱311数量也为四个且为圆柱形,每个机器定位视觉盖板31及每个线缆夹具盖板32为方形且面积大于安装孔201以覆盖安装孔201。
每个线缆夹具盖板32安装对应一个线缆夹具5且所述线缆夹具5包括夹爪501、与夹爪501连接的执行气缸502、以及与执行气缸502连接的伸缩气缸503,所述伸缩气缸503远离执行气缸50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线缆夹具盖板32上。所述执行气缸502用于控制夹爪501夹紧或分开以此夹持或松开线缆;所述伸缩气缸503用于带动执行气缸502朝向或远离线缆夹具盖板32移动,可以调节夹爪501的高度,避免机器人布线时的位置干涉。
请参阅图2、图3及图5,所述支撑框架7包括承载框701、支撑框702及水平调节元件703;所述承载框701及支撑框702采用铝型材,结构刚度高,组装连接方便,且成本低。具体的,所述承载框701包括多个横向杆7011及多个与横向杆7011垂直相交的纵向杆7012,所述横向杆7011与纵向杆7012相交形成数量与台面单元块2数量对应的安装格7013;每个台面单元块2安装于对应一个安装格7013的位置上方向并抵靠于对应的横向杆7011及纵向杆7012上,每个台面单元块2的靠近四边的位置均开设有组装孔205,通过螺丝、螺钉等固定件穿过组装孔205将每个台面单元块2固定于对应一个安装格7013的横向杆7011及纵向杆7012上;所述承载框701连接至所述支撑框702,所述支撑框702底部安装有所述水平调节元件703。所述水平调节元件703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框702的水平度,以此调整所述承载框701的姿态,使机器人布线更为精确。
本实施方式中,横向杆7011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纵向杆70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安装格7013的数量为六个且分布成两行,以对应于呈两行分布的台面单元块2,所述组装孔205开设于每个中间单元块101及每个侧边单元块102的靠近四边的位置。所述支撑框702包括一对平行间隔设置水平杆7021、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垂直杆7022及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且高度大于第一垂直杆7022的第二垂直杆7022,每个水平杆7021的底部连接两个水平调节元件703,每个水平杆7021的顶部与一个第一垂直杆7022及一个第二垂直杆7023垂直连接,每个第一垂直杆7022及每个第二垂直杆7023远离水平杆的一端与承载框701连接,使所述承载框701与所述一对第二垂直杆7023呈锐角连接并与一对所述第一垂直杆7022呈钝角连接;即承载框701相对于水平杆7021倾斜,便于布线操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垂直杆7022及所述第二垂直杆7023均与所述承载框701的两侧的纵向杆7012连接。所述水平调节元件703为水平调节脚垫,用于调节所述一对水平杆7021的水平度。
为了使所述支撑框架7更加稳固,所述支撑框架7还包括多个加强杆704,所述加强杆704连接于一个水平杆7021上的第一垂直杆7022及第二垂直杆7023之间、一对水平杆7021上的两个第一垂直杆7022之间以及一对水平杆7021上的两个第二垂直杆7023之间。
请参阅图1、图3、图8、及图9,线缆布线平台100还包括第一水平测试板4及第二水平测试板8;所述第一水平测试板4包括第一水平部401及与第一水平部呈钝角连接的第一倾斜部402;所述第一倾斜部402开设有第一固定孔403;第二水平测试板8包括第二水平部801及与第一水平部呈钝角连接的第二倾斜部802;所述第二倾斜部802开设有第二固定孔803;呈两行排列的台面单元块2的两个中间单元块101的顶边1011分别开设有对应第一固定孔403及第二固定孔803的第三固定孔206;所述第一水平测试板4的第一倾斜部402卡于其中一个中间单元块101的顶边并通过螺丝、螺钉等固定件穿过对应的第一固定孔403及第三固定孔206固定,使所述第一水平部401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水平测试板8的第二倾斜部802卡于另一个中间单元块101的顶边1011并通过螺丝、螺钉等固定件穿过对应的第二固定孔803及第三固定孔206固定,使所述第二水平部801呈水平设置。第一水平部401及第二水平部801用于放置水平测试仪,以此判断所述一对水平杆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当未处于水平状态时,通过调节水平调节元件703使一对水平杆处于水平状态,亦即中间单元块及侧边单元块的顶边均处于水平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个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缆布线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台面、功能盖板、线缆夹具及支撑框架;所述组合台面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包括至少两个拼接在一起的台面单元块;每个台面单元块开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功能盖板包括机器定位视觉盖板及线缆夹具盖板,且所述机器定位视觉盖板及所述线缆夹具盖板固定于相应的安装孔的位置;所述线缆夹具安装于所述线缆夹具盖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布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单元块拼接排列成至少一行,每行台面单元块包括一个中间单元块及两个侧边单元块;所述中间单元块及侧边单元块均为正方形板状并且均开设有呈矩阵分布所述安装孔;所述中间单元块包括顶边、一对与顶边垂直连接的横向连接边及与顶边平行的纵向连接连边;所述侧边单元块包括顶边、与顶边垂直连接的侧边及横向连接边及与顶边平行的纵向连接连边;所述中间单元块及侧边单元块的横向连接边上均形成有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侧边单元块与中单元块之间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进行位拼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布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凹槽,第二定位部为形状对应于所述定一定位部的凸起,所述中单间单元块上的每个横向连接边上及所述侧边单元块上的横向连接边上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交错间隔设置,所述中间单元块的一对横向连接边的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分别与两个侧边单元块的对应的一个横向连接边上的第二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布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单元块拼接排列成两行,每行的中间单元块及侧边单元块的纵向连接边上均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其中一行的中间单元块的纵向连接边的第一定位部与另一行的中间单元块的纵向连接边的第二定位部进行定位拼接;其中一行的侧边单元块的纵向连接边的第一定位部与另一行的侧边单元块的纵向连接边的第二定位部进行定位拼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布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单元块及所述侧边单元块的每个安装孔周围开设有至少两个插接孔;所述机器定位视觉盖板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线缆夹具盖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个机器定位视觉盖板及每个线缆夹具盖板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孔一一对应的插接柱,每个位视觉盖板及每个线缆夹具盖板通过插接柱插入插接孔固定于对应的一个安装孔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布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方孔,每个安装孔周围的插接孔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布于所述安装孔的四个角落,每个机器定位视觉盖板及每个线缆夹具盖板上的插接柱数量也为四个,每个机器定位视觉盖板及每个线缆夹具盖板为方形且面积大于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布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线缆夹具盖板安装对应一个线缆夹具且所述线缆夹具包括夹爪、与夹爪连接的执行气缸、以及与执行气缸连接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远离执行气缸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线缆夹具盖板上;所述执行气缸用于控制夹爪夹紧或分开;所述伸缩气缸用于带动执行气缸朝向或远离线缆夹具盖板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布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承载框、支撑框及水平调节元件;所述承载框包括多个横向杆及多个与横向杆垂直相交的纵向杆,所述横向杆与纵向杆相交形成数量与台面单元块的数量对应的安装格;每个台面单元块安装于对应一个安装格的位置上方向并抵靠于对应的横向杆及纵向杆上;每个台面单元块的靠近四边的位置均开设有组装孔,每个台面单元块通过组装孔固定于对应一个安装格的横向杆及纵向杆上;所述承载框连接至所述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底部安装有所述水平调节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布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一对平行间隔设置水平杆、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垂直杆及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且高度大于第一垂直杆的第二垂直杆,每个水平杆的底部连接两个水平调节元件,每个水平杆的顶部与一个第一垂直杆及一个第二垂直杆垂直连接,每个第一垂直杆及每个第二垂直杆远离水平杆的一端与承载框连接,所述承载框与所述一对第二垂直杆呈锐角连接并与一对所述第一垂直杆呈钝角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布线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平测试板及第二水平测试板;所述第一水平测试板包括第一水平部及与第一水平部呈钝角连接的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水平测试板包括第二水平部及与第一水平部呈钝角连接的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呈两行排列的台面单元块的两个中间单元块的顶边分别开设有对应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一水平测试的第一倾斜部卡于其中一个中间单元块的顶边并通过第一固定孔及第三固定孔固定;所述第二水平测试板的第二倾斜部卡于另一个中间单元块的顶边并通过第二固定孔及第三固定孔固定。
CN201910447047.5A 2019-05-27 2019-05-27 线缆布线平台 Active CN110176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7047.5A CN110176741B (zh) 2019-05-27 2019-05-27 线缆布线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7047.5A CN110176741B (zh) 2019-05-27 2019-05-27 线缆布线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6741A true CN110176741A (zh) 2019-08-27
CN110176741B CN110176741B (zh) 2020-09-22

Family

ID=6769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7047.5A Active CN110176741B (zh) 2019-05-27 2019-05-27 线缆布线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67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1216A (zh) * 2019-09-30 2020-01-07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柔性可拼装式模拟天线内部结构的线束绑扎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6304A (en) * 1978-01-09 1978-11-21 Barck William F Circuit board holder
CN202622759U (zh) * 2012-05-25 2012-12-26 北京航天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矩阵网孔式电缆网快速布线平台
CN203951413U (zh) * 2014-05-22 2014-11-19 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网压块式光伏支架
CN104608107A (zh) * 2013-11-04 2015-05-13 苏州利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导线线束制造用工作平台
CN105766472A (zh) * 2016-03-15 2016-07-20 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生态大棚及其光伏组件单元
CN107234571A (zh) * 2017-06-30 2017-10-10 东风佛吉亚汽车外饰有限公司 保险杠旋转装配工装
CN207144155U (zh) * 2017-06-28 2018-03-27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平台
CN108827092A (zh) * 2018-09-05 2018-11-16 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自动连续化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6304A (en) * 1978-01-09 1978-11-21 Barck William F Circuit board holder
CN202622759U (zh) * 2012-05-25 2012-12-26 北京航天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矩阵网孔式电缆网快速布线平台
CN104608107A (zh) * 2013-11-04 2015-05-13 苏州利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导线线束制造用工作平台
CN203951413U (zh) * 2014-05-22 2014-11-19 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网压块式光伏支架
CN105766472A (zh) * 2016-03-15 2016-07-20 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生态大棚及其光伏组件单元
CN207144155U (zh) * 2017-06-28 2018-03-27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平台
CN107234571A (zh) * 2017-06-30 2017-10-10 东风佛吉亚汽车外饰有限公司 保险杠旋转装配工装
CN108827092A (zh) * 2018-09-05 2018-11-16 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自动连续化生产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1216A (zh) * 2019-09-30 2020-01-07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柔性可拼装式模拟天线内部结构的线束绑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6741B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8385B (zh) 一种用于曲面显示装置组装的治具
CN109208877A (zh) 地面找平工作头
CN110176741A (zh) 线缆布线平台
CN109510741A (zh) 交换机测试治具
CN202114826U (zh) 定位器
CN208905111U (zh) 可供车辆摄像头进行标定的装置
CN203848935U (zh) 一种显示面板测试治具
CN210533652U (zh) 一种前缘襟翼振动疲劳试验系统
KR20120007432U (ko) 선박의 해치커버 하부가이드 취부용 지그
CN212652616U (zh) 一种钢筋笼绑扎工具
CN206695769U (zh) 手机壳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03308856A (zh) 一种调节定位装置
KR100618173B1 (ko) 골리앗 크레인의 중심점 측정장치
CN104985375B (zh) 摩托车车架焊接工装尾部定位装置
CN213268599U (zh) 一种钢筋间隔布置装置
CN208350851U (zh) 测试板固定板架
CN218066951U (zh) 振动工装和检测设备
CN112918392A (zh) 一种汽车测距仪的防晃动安装支架
CN110698075A (zh) 一种用于刻蚀玻璃的篮具
CN114732215B (zh) 一种机械设计用工作台
CN220312521U (zh) 一种操作平台
CN207757145U (zh) 调节式工装台
CN218194743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震动测试固定夹具
CN212276756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度计划展示板
CN212535117U (zh) 一种筋体分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