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3838A -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3838A
CN110173838A CN201910437456.7A CN201910437456A CN110173838A CN 110173838 A CN110173838 A CN 110173838A CN 201910437456 A CN201910437456 A CN 201910437456A CN 110173838 A CN110173838 A CN 110173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tepper motor
driving frequency
time intervals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74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3838B (zh
Inventor
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374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3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3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3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3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3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第一驱动频率,以及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步进电机的第二驱动频率;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PG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基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并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实现导流板随机转向转动以及百叶随机转向摆动,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且通过不同角度的导流板与不同角度的百叶之间的相互配合,冷/热风的强度时弱时强,从而实现接近自然风体验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经成为众多家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之一。现有的空调室内机,一般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通过导风板来实现远距离送风,并通过设置于导风板内侧的导流板,改善空调室内机在上下方向的送风均匀性,提高室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但是,由于导流板的驱动电机以及百叶的驱动电机均以固定的驱动频率运行,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的强度基本保持不变,造成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较差,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舒适度。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的强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于设有导流板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设有驱动所述导流板的PG电机,以及驱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百叶的步进电机;所述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第一驱动频率,以及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步进电机的第二驱动频率;
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PG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
基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并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PG电机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导流板的第一PG电机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导流板的第二PG电机;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PG电机运行:
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以及所述第二PG电机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PG电机连接的第一转动轴以及与第二PG电机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出风口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点位置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槽以及第二转动槽;
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出风口边缘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件,另一侧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出风口边缘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件,另一侧设有第四转动轴;
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容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槽内,所述第四转动轴容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PG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PG电机转向运行;
获取第三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三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PG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PG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以及所述第二PG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PG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异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百叶包括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左百叶以及右百叶;所述步进电机包括驱动所述左百叶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驱动所述右百叶的第二步进电机;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以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以及所述右百叶异步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
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频率包括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以及所述右百叶异步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频率包括第一PG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PG电机驱动频率,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PG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PG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PG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PG电机运行,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异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百叶包括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左百叶以及右百叶;所述步进电机包括驱动所述左百叶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驱动所述右百叶的第二步进电机;
所述第二驱动频率包括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以及所述右百叶异步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
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百叶包括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左百叶以及右百叶;所述步进电机包括驱动所述左百叶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驱动所述右百叶的第二步进电机;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以及所述右百叶异步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
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并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的步骤包括:
每隔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控制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以及每隔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第一驱动频率,以及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步进电机的第二驱动频率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档位信息以及步进电机档位信息;
基于所述PG电机档位信息获取所述第一驱动频率,以及基于所述步进电机档位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驱动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频率为α,其中,96Hz≤α≤384Hz;所述第二驱动频率为β,其中,113Hz≤β≤227Hz。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贯设有多个散风孔。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控制程序,所述空调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控制程序,所述空调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第一驱动频率,以及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步进电机的第二驱动频率,接着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PG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而后基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并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实现导流板随机转向转动以及百叶随机转向摆动,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风向以及强度随机变化,进而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且通过不同角度的导流板与不同角度的百叶之间的相互配合,冷/热风的强度时弱时强,从而实现接近自然风体验效果,提高了空调室内机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轴承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第二转动轴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空调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空调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当然,空调还可配置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空调结构并不构成对空调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空调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空调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控制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包括:存储器1005、处理器1001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05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001上运行的空调控制程序,其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空调控制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的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于设有导流板30的空调室内机100;空调室内机100设有驱动所述导流板30的PG电机,以及驱动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百叶10的步进电机。
具体地,如图3所示,空调室内机100设有壳体、导流板30、百叶10、导风板20、驱动导流板30的PG电机以及驱动百叶10的步进电机。壳体具有出风口,导风板20活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以转动打开或者闭合出风口;导流板30设于导风板20的内侧,百叶10转动安装在导流板30的上游风道内。
其中,导风板20包括第一导风板20以及第二导风板20,第一导风板20以第一枢轴可转动地设于壳体上,第一枢轴邻近后壁面设置。第二导风板20以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第二枢轴位于第一枢轴与前壁面之间,第二导风板20的靠近第二枢轴的边缘适于与第一导风板20的远离第一枢轴的边缘相接。
该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第一驱动频率,以及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步进电机的第二驱动频率;
其中,空调器对应的遥控器等控制端设有用于触发自然风控制指令的自然风按键,用户可通过按压/电机该自然风按键触发自然风控制指令,在检测到该自然风按键触发的自然风控制指令时,遥控器等控制端将该自然风控制指令发送至空调器。
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该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第一驱动频率,以及该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步进电机的第二驱动频率,具体地,获取该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档位信息以及步进电机档位信息,并基于PG电机档位信息获取第一驱动频率,以及基于步进电机档位信息获取第二驱动频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导流板30转动和百叶10摆动不同频率下的自然风效果,通过实验验证不同频率下的电机负载驱动能力,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设定导流板30转动速度的范围为HorTurnV=30rpm~120rpm,百叶10摇摆周期的范围为VerSwingT=5s~10s。
其中,PG电机每秒转动圈数=导流板转动速度*减速比(4)/60;
PG电机每圈运行的步数=360/步距角(7.5)*励磁系数(1);
因此,PG电机驱动频率HorDriveF=PG电机每秒转动圈数*PG电机每圈运行的步数HorTurnV*360*4*1/60/7.5,将HorTurnV对应的范围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带入公式,得到PG电机的最小电机驱动频率HorDriveF_Min为96pps(Hz),最大电机驱动频率HorDriveF_Max为384pps(Hz)。
其中,步进电机每秒圈数=摆动角度(100)*减速比(85.25)/(VerSwingT*360);
步进电机每圈运行的步数=360/步距角(7.5);
步进电机驱动频率VerDriveF=步进电机每秒圈数*步进电机每圈运行的步数=360*85.25*100/360/7.5/VerSwingT=100*85.25/VerSwingT/7.5,将VerSwingT对应的范围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带入公式,步进电机的最小电机驱动频率VerDriveF_Min为113pps(Hz),最大电机驱动频率VerDriveF_Max为227pps(Hz)。
根据PG电机的HorDriveF_Min以及HorDriveF_Max,对应将PG电机分别设置5档不同驱动频率,HorDriveF_G1为最小电机驱动频率HorDriveF_Min,HorDriveF_G5为最大电机驱动频率HorDriveF_Max,HorDriveF_G2、HorDriveF_G3、HorDriveF_G4依次为150pps、250pps、350pps;根据步进电机的VerDriveF_Min以及VerDriveF_Max,并将步进电机设置5档不同驱动频率,VerDriveF_G1为最小电机驱动频率VerDriveF_Min,VerDriveF_G5为最大电机驱动频率VerDriveF_Max,VerDriveF_G2、VerDriveF_G3、VerDriveF_G4依次为140pps、170pps、200pps。
空调器对应的遥控器等控制端可设置5档自然风按键(NatureG1-NatureG5),可分别对应PG电机以及步进电机相同档位的电机驱动频率,例如,3挡自然风按键的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驱动频率为250pps、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为170Pps。或者,遥控器等控制端可设置有PG电机的驱动频率以及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选择按键,自然风控制指令可对应不同档位的PG电机的驱动频率以及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例如,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驱动频率为250pps(三档)、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为140pps(二档),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驱动频率为384pps(五档)、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为113Pps(一档),以实现用户手动选择PG电机以及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
步骤S20,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PG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一驱动频率以及第二驱动频率时,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PG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例如,在PG电机或步进电机按照其他驱动频率运行时,调整PG电机或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在PG电机或步进电机未启动时,启动PG电机或步进电机,并按照第一驱动频率控制PG电机运行或者按照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步进电机运行。
步骤S30,基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并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PG电机按照第一驱动频率运行的过程中,基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调节PG电机的转向运行,以使PG电机按照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转向运行,在步进电机按照第二驱动频率运行的过程中,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以使步进电机按照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转向运行,使得导流板30随机转向转动以及百叶10随机转向摆动,,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风向以及强度随机变化,进而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且通过不同角度的导流板30与不同角度的百叶10之间的相互配合,冷/热风的强度时弱时强,由于自然风一般都是阵性风、且时弱时强,因此,出风口吹出的冷/热风更加接近自然风,从而实现接近自然风体验效果,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其中,可按照自然风对应的变化时间范围得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以及第二随机时间间隔,例如,变化时间范围为(最小变化时长~最大变化时长),即自然风在经历最小变化时长之后其风向、风速等参数才会存在明显变化,且在经历最大变化时长之前其风向、风速等参数必然存在明显变化,空调器可根据随机数函数得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以及第二随机时间间隔,第一随机时间间隔以及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均属于变化时间范围内,或者,根据随机数函数得到PG电机随机数以及步进电机随机数,PG电机随机数以及步进电机随机数的范围均为0~1,第一随机时间间隔=PG电机随机数*(最大变化时长-最小变化时长)+最小变化时长,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步进电机随机数*(最大变化时长-最小变化时长)+最小变化时长。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每隔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控制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并每隔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PG电机运行过程中,每隔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控制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并在步进电机运行过程中,每隔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以实现PG电机与步进电机的随机转向,进而实现导流板30随机转向转动以及百叶10随机转向摆动。
进一步地,又一实施例中,导流板30贯设有多个散风孔60,使得该出风口流出的气流通过散风孔60吹向室外机所处的室内环境,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经过散风孔60的散风作用后,气流强度显著降低,进而减少吹向用户的气流,使得空调运行过程中无明显风感,增大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随机变化的概率,从而使得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更接近自然风,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第一驱动频率,以及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步进电机的第二驱动频率,接着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PG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而后基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并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实现导流板30随机转向转动以及百叶10随机转向摆动,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风向以及强度随机变化,进而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且通过不同角度的导流板30与不同角度的百叶10之间的相互配合,冷/热风的强度时弱时强,从而实现接近自然风体验效果,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导流板30包括第一导流板31以及第二导流板32,所述第一导流板31和所述第二导流板32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PG电机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导流板31的第一PG电机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导流板32的第二PG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
步骤a,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以及所述第二PG电机运行。
通过对第一导流板31和第二导流板32单独设置对应的驱动PG电机,以实现对第一导流板31和第二导流板32的单独控制,即通过第一PG电机控制第一导流板31转动,通过第二PG电机控制第二导流板32转动。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及图6,出风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轴(未示出)以及第二转动轴40,出风口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点位置设有轴承50,轴承50固定安装在空调室内机100的壳体上并设于导风板20的内侧,轴承5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槽51以及第二转动槽(未示出)。第一转动轴与第一PG电机连接,第一PG电机用以驱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40与第二PG电机连接,第二PG电机用以驱动第二转动轴40转动。
参照图5及图6,第一导流板31靠近出风口边缘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件(未示出),另一侧设有第三转动轴311;第二导流板32靠近出风口边缘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件321,另一侧设有第四转动轴(未示出);第一固定件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321与第二转动轴40固定连接;第三转动轴311容置于第一转动槽51内,第四转动轴容置于第二转动槽内。其中,第一转动槽51与第二转动槽可以贯穿,且第三转动轴311与第四转动轴之间设有间隙。在其他实施例中,轴承5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转动轴以及第四转动轴,第一导流板设有第一转动槽,第二导流板设有第二转动槽。
第一导流板3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位于第一导流板31的外端;第二导流板32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转动轴40线,所述第二转动轴40线位于所述第二导流板32的外端。如此,第一导流板31可沿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第二导流板32可沿第二转动轴40线转动。如图4所示,第一转动轴线为第一导流板31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第二转动轴40线为第二导流板32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
在第一PG电机驱动运行时,第一PG电机驱动确定第一转动轴转动,通过第三转动轴311与第一转动槽51的配合,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导流板31顺畅的转动,在第二PG电机驱动运行时,第二PG电机驱动确定第二转动轴40转动,通过第四转动轴与第二转动槽的配合,第二转动轴40带动第二导流板32顺畅的转动。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第一PG电机驱动第一导流板31以及第二PG电机驱动第二导流板32,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以及所述第二PG电机运行,以实现对第一导流板31和第二导流板32的单独控制,从而增大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随机变化的概率,提高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随机变化的效率,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实现自然风体验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基于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步骤S30包括:
步骤31,在所述PG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PG电机转向运行;
步骤32,获取第三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三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PG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PG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在PG电机按照第一驱动频率运行时,累计PG电机的运行时长,在该运行时长达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PG电机转向运行,即在PG电机正向运行时,控制PG电机按照反向运行,在PG电机反向运行时,控制PG电机按照正向运行,且控制第一PG电机驱动以及第二PG电机同时转向运行。
在PG电机转向运行时,获取第三随机时间间隔,该第三随机时间间隔的获取方式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的获取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将所述第三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PG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PG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具体地,在PG电机转向后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三随机时间间隔,控制PG电机转向运行,进而实现PG电机的随机转向运行,以使得第一导流板31以及第二导流板32随即转动,即第一导流板31以及第二导流板32的转动方向随机变化,以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实现接近自然风体验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在所述PG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PG电机转向运行,接着获取第三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三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PG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PG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进而实现PG电机的随机转向运行,以使第一导流板31以及第二导流板32的转动方向随机变化,从而增大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随机变化的概率,提高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随机变化的效率,使得出风口送出的风的风向随机变化,进而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出风口送出的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基于第三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
步骤b,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PG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31与所述第二导流板32异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一驱动频率时,基于第一驱动频率控制第一PG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第一驱动频率控制第二PG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31与所述第二导流板32转动,由于第一PG电机与第二PG电机的转向相反,使得第一导流板31与第二导流板32之间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第一导流板31与第二导流板32异步转动,进而使得出风口左半部分送出的风与右半部分送出的风之间的风向不同,且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得出风口的送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百叶10包括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左百叶11以及右百叶12;所述步进电机包括驱动所述左百叶11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驱动所述右百叶12的第二步进电机;
步骤S20包括:
步骤c,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以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百叶10包括左百叶11以及右百叶12,左百叶11以及右百叶12相对且间隔设置,且均设有驱动的步进电机,即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左百叶11转动,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右百叶12转动,以实现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的单独控制,以使得出风口左半部分送出的风与右半部分送出的风之间的风向不同,且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得出风口的送风更接近自然风。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PG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31与所述第二导流板32异步转动,使得出风口左半部分送出的风与右半部分送出的风之间的风向不同,从而增大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随机变化的概率,提高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随机变化的效率,以使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得出风口的送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基于第四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的第五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
步骤d,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11以及所述右百叶12异步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二驱动频率时,基于第二驱动频率控制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第二驱动频率控制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以使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进行左右摆动,由于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转向相反,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之间的摆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异步摆动,例如左百叶11向右摆动时右百叶12向左摆动,进一步改变出风口左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与右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使得出风口左半部分送出的风与右半部分送出的风之间的风向不同,且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增大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随机变化的概率,提高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随机变化的效率,以使出风口的送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
步骤e,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
步骤f,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进电机按照第二驱动频率运行时,累计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在该运行时长达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步进电机转向运行,且控制第一步进电机驱动以及第二步进电机同时转向运行,即在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时,控制第一步进电机按照反向运行,并控制第二步进电机按照正向运行。
在步进电机转向运行时,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该第四随机时间间隔的获取方式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的获取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具体地,在步进电机转向后的运行时长达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控制步进电机转向运行,进而实现步进电机的随机转向运行,进而实现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的摆动方向随机变化,使得出风口送出的风的风向随机变化,进而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出风口送出的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11以及所述右百叶12异步摆动,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之间的摆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异步摆动,进一步改变出风口左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与右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使得出风口左半部分送出的风与右半部分送出的风之间的风向不同,从而增大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随机变化的概率,提高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随机变化的效率,以使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得出风口的送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基于第四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的第六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频率包括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步骤S20包括:
步骤g,基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11以及所述右百叶12异步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遥控器等控制端分别设置第一步进电机以及第二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根据自然风控制指令获取第一步进电机对应的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步进电机对应的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例如,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为140pps、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为200pps。
基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第一步进电机运行,并基于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由于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不同,使得左百叶11的摆动速度与右百叶12的摆动速度不同,进而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异步摆动,以改变出风口左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与右半部分出风的风向。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基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11以及所述右百叶12异步摆动,由于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不同,使得左百叶11的摆动速度与右百叶12的摆动速度不同,进而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异步摆动,以改变出风口左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与右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使得出风口左半部分送出的风与右半部分送出的风之间的风向不同,从而增大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随机变化的概率,提高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随机变化的效率,以使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得出风口的送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基于第三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的第七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频率包括第一PG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PG电机驱动频率,步骤S20包括:
步骤h,基于所述第一PG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PG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PG电机运行,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31与所述第二导流板32异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遥控器等控制端分别设置第一PG电机以及第二PG电机的驱动频率,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根据自然风控制指令获取第一PG电机对应的第一PG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PG电机对应的第二PG电机驱动频率,例如,第一PG电机驱动频率为96pps、第二PG电机驱动频率为250pps。
而后,基于第一PG电机驱动频率控制第一PG电机运行,并基于第二PG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PG电机运行,由于第一PG电机与第二PG电机的驱动频率不同,使得第一导流板31的转动速度与第二导流板32的转动速度不同,进而使得第一导流板31与第二导流板32异步转动,以改变出风口左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与右半部分出风的风向。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基于所述第一PG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PG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PG电机运行,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31与所述第二导流板32异步转动,使得第一导流板31的转动速度与第二导流板32的转动速度不同,进而使得第一导流板31与第二导流板32异步转动,以改变出风口左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与右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使得出风口左半部分送出的风与右半部分送出的风之间的风向不同,从而增大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随机变化的概率,提高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随机变化的效率,以使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得出风口的送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基于第七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的第八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7,百叶10包括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左百叶11以及右百叶12;所述步进电机包括驱动所述左百叶11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驱动所述右百叶12的第二步进电机;第二驱动频率包括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
步骤S20包括:
步骤i,基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11以及所述右百叶12异步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遥控器等控制端分别设置第一步进电机以及第二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根据自然风控制指令获取第一步进电机对应的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步进电机对应的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例如,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为140pps、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为200pps。
基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第一步进电机运行,并基于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由于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不同,使得左百叶11的摆动速度与右百叶12的摆动速度不同,进而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异步摆动,以改变出风口左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与右半部分出风的风向。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
步骤j,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
步骤k,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进电机按照第二驱动频率运行时,累计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在该运行时长达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步进电机转向运行,且控制第一步进电机驱动以及第二步进电机同时转向运行,即在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时,控制第一步进电机按照反向运行,并控制第二步进电机按照正向运行。
在步进电机转向运行时,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该第四随机时间间隔的获取方式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的获取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具体地,在步进电机转向后的运行时长达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控制步进电机转向运行,进而实现步进电机的随机转向运行,进而实现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的摆动方向随机变化,使得出风口送出的风的风向随机变化,进而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出风口送出的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基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11以及所述右百叶12异步摆动,由于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不同,使得左百叶11的摆动速度与右百叶12的摆动速度不同,进而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异步摆动,以改变出风口左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与右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使得出风口左半部分送出的风与右半部分送出的风之间的风向不同,从而增大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随机变化的概率,提高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随机变化的效率,以使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得出风口的送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基于第七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的第九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7,百叶10包括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左百叶11以及右百叶12;所述步进电机包括驱动所述左百叶11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驱动所述右百叶12的第二步进电机;
步骤S20包括:
步骤l,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11以及所述右百叶12异步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二驱动频率时,基于第二驱动频率控制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第二驱动频率控制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以使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进行左右摆动,由于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转向相反,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之间的摆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异步摆动,例如左百叶11向右摆动时右百叶12向左摆动,进一步改变出风口左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与右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使得出风口左半部分送出的风与右半部分送出的风之间的风向不同,且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得出风口的送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
步骤m,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
步骤n,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进电机按照第二驱动频率运行时,累计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在该运行时长达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步进电机转向运行,且控制第一步进电机驱动以及第二步进电机同时转向运行,即在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时,控制第一步进电机按照反向运行,并控制第二步进电机按照正向运行。
在步进电机转向运行时,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该第四随机时间间隔的获取方式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的获取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具体地,在步进电机转向后的运行时长达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控制步进电机转向运行,进而实现步进电机的随机转向运行,进而实现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的摆动方向随机变化,使得出风口送出的风的风向随机变化,进而使得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出风口送出的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11以及所述右百叶12异步摆动,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之间的摆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左百叶11与右百叶12异步摆动,进一步改变出风口左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与右半部分出风的风向,使得出风口左半部分送出的风与右半部分送出的风之间的风向不同,从而增大使得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的随机变化的概率,提高出风口所吹出的冷/热风随机变化的效率,以使出风口送出的冷/热风为阵性风,从而使得出风口的送风更接近自然风,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的第十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档位信息以及步进电机档位信息;
步骤S12,基于所述PG电机档位信息获取所述第一驱动频率,以及基于所述步进电机档位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驱动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该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档位信息以及步进电机档位信息,并基于PG电机档位信息获取第一驱动频率,以及基于步进电机档位信息获取第二驱动频率。
其中,第一驱动频率为α,其中,96Hz≤α≤384Hz;所述第二驱动频率为β,其中,113Hz≤β≤227Hz。
空调器对应的遥控器等控制端可设置5档自然风按键(NatureG1-NatureG5),可分别对应PG电机以及步进电机相同档位的电机驱动频率,例如,3挡自然风按键的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驱动频率为250pps、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为170Pps。或者,遥控器等控制端可设置有PG电机的驱动频率以及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选择按键,自然风控制指令可对应不同档位的PG电机的驱动频率以及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例如,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驱动频率为250pps(三档)、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为140pps(二档),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驱动频率为384pps(五档)、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为113Pps(一档),以实现用户手动选择PG电机以及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通过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档位信息以及步进电机档位信息,接着基于所述PG电机档位信息获取所述第一驱动频率,以及基于所述步进电机档位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驱动频率,能够根据自然风控制指令准确得到第一驱动频率以及第二驱动频率,以提高对PG电机以及步进电机控制的准确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控制程序,所述空调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例与上述空调控制方法的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设有导流板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设有驱动所述导流板的PG电机,以及驱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百叶的步进电机;所述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第一驱动频率,以及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步进电机的第二驱动频率;
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PG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
基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并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PG电机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导流板的第一PG电机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导流板的第二PG电机;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PG电机运行:
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以及所述第二PG电机运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PG电机连接的第一转动轴以及与第二PG电机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出风口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点位置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槽以及第二转动槽;
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出风口边缘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件,另一侧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出风口边缘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件,另一侧设有第四转动轴;
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容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槽内,所述第四转动轴容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PG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PG电机转向运行;
获取第三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三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PG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PG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以及所述第二PG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PG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异步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包括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左百叶以及右百叶;所述步进电机包括驱动所述左百叶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驱动所述右百叶的第二步进电机;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以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以及所述右百叶异步摆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
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包括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以及所述右百叶异步摆动。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包括第一PG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PG电机驱动频率,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控制所述PG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PG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PG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PG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PG电机运行,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异步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包括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左百叶以及右百叶;所述步进电机包括驱动所述左百叶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驱动所述右百叶的第二步进电机;
所述第二驱动频率包括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以及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以及所述右百叶异步摆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
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包括沿左右方向呈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左百叶以及右百叶;所述步进电机包括驱动所述左百叶的第一步进电机以及驱动所述右百叶的第二步进电机;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行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正向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频率控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反向运行,以使所述左百叶以及所述右百叶异步摆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
获取第四随机时间间隔,将所述第四随机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并继续执行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时,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向运行的步骤。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并基于第二随机时间间隔调节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的步骤包括:
每隔第一随机时间间隔控制所述PG电机的转向运行,以及每隔第二随机时间间隔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向运行。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的第一驱动频率,以及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步进电机的第二驱动频率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获取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对应的PG电机档位信息以及步进电机档位信息;
基于所述PG电机档位信息获取所述第一驱动频率,以及基于所述步进电机档位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驱动频率。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频率为α,其中,96Hz≤α≤384Hz;所述第二驱动频率为β,其中,113Hz≤β≤227Hz。
18.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贯设有多个散风孔。
1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控制程序,所述空调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控制程序,所述空调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37456.7A 2019-05-23 2019-05-23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73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7456.7A CN110173838B (zh) 2019-05-23 2019-05-23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7456.7A CN110173838B (zh) 2019-05-23 2019-05-23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3838A true CN110173838A (zh) 2019-08-27
CN110173838B CN110173838B (zh) 2021-04-27

Family

ID=67692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7456.7A Active CN110173838B (zh) 2019-05-23 2019-05-23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383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0680A (zh) * 2020-11-30 2021-03-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64976A (zh) * 2021-09-30 2021-12-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机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0359A (ja) * 1997-03-17 1998-09-22 Inoac Corp 自動車の側部の風向調節装置
JPH11173652A (ja) * 1997-12-15 1999-07-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調節装置
CN202177190U (zh) * 2011-07-04 2012-03-28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具有人体感应控制的空调系统
CN104697124A (zh) * 2013-12-09 2015-06-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自然风空调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5020839A (zh) * 2014-04-24 2015-11-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机构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05825336U (zh) * 2016-01-28 2016-12-21 江苏新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体感空调
CN107152764A (zh) * 2017-05-31 2017-09-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空调器及计算机装置
CN207317101U (zh) * 2017-10-27 2018-05-04 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面送风空调室内机的交替送风结构
CN207880931U (zh) * 2017-07-31 2018-09-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0359A (ja) * 1997-03-17 1998-09-22 Inoac Corp 自動車の側部の風向調節装置
JPH11173652A (ja) * 1997-12-15 1999-07-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調節装置
CN202177190U (zh) * 2011-07-04 2012-03-28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具有人体感应控制的空调系统
CN104697124A (zh) * 2013-12-09 2015-06-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自然风空调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5020839A (zh) * 2014-04-24 2015-11-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机构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05825336U (zh) * 2016-01-28 2016-12-21 江苏新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体感空调
CN107152764A (zh) * 2017-05-31 2017-09-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空调器及计算机装置
CN207880931U (zh) * 2017-07-31 2018-09-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CN207317101U (zh) * 2017-10-27 2018-05-04 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面送风空调室内机的交替送风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0680A (zh) * 2020-11-30 2021-03-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0680B (zh) * 2020-11-30 2022-03-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64976A (zh) * 2021-09-30 2021-12-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机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864976B (zh) * 2021-09-30 2022-09-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机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3838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880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8797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456903B (zh) 空调噪音调节方法和装置
CN20455502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4089365B (zh) 静音模式选择装置、空调和静音模式选择方法
CN110173838A (zh)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008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17586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13845A (zh) 一种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8592337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06691A (zh) 空气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38183A (zh) 室外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0081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KR20080034636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9269030A (zh) 遥控器、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N10966825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73856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6825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0081518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203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45899A1 (zh) 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0698948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173839A (zh)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610083A (zh) 空调热交换风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34413B (zh) 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