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9298B -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9298B
CN110169298B CN201910506839.5A CN201910506839A CN110169298B CN 110169298 B CN110169298 B CN 110169298B CN 201910506839 A CN201910506839 A CN 201910506839A CN 110169298 B CN110169298 B CN 110169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st
eucalyptus
tree species
planting
ec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68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9298A (zh
Inventor
温远光
周晓果
朱宏光
蔡道雄
贾宏炎
王磊
明安刚
卢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5068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92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9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9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9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9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包括:步骤一、选择适于营林的区域、林地和树种;步骤二、以桉树为短周期经营树种,珍贵树种为长周期经营树种,进行混交种植造林;步骤三、进行生态化的生态营林管理。本发明将外来速生树种与乡土珍贵树种相结合,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服务权衡协同;同一林地同时种植短周期和长周期树种,包括三个短轮伐期,短轮伐期为6~10年,短周期经营的速生树种保持单位面积的木材生产能力不减,长周期经营的乡土珍贵树种保持生态系统服务质量不减;在营林周期内,短周期满足一般用材需求,长周期提供高价值珍贵用材。

Description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
背景技术
桉树是一种速生丰产的外来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广西的种植面积很大。传统的桉树营林方式树种较为单一、经营周期设置不合理和经营方式不合理,随着高代次连栽,容易导致林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失衡,固碳能力下降,木材供应能力逐步下降以及经营不可持续等问题。
珍贵树种如红锥、望天树、降香黄檀、格木等,属乡土高价值珍贵用材,生长速度较快,生态服务功能较强,适于大径级、长周期经营,和桉树混种能够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平衡林地的生态,保证生态系统的服务质量,保障林地可持续经营。
采取绿色生态营林方式可有效避免传统的桉树营林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实现桉树人工林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木材生产能力和保持生态系统服务质量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一、选择适于营林的区域、林地和树种;
步骤二、以桉树为短周期经营树种,珍贵树种为长周期经营树种,进行混交种植造林,并实施生态营林;
其中,所述桉树短周期经营三代,第一代林为植苗林经营,第二代林和第三代林为萌芽林经营:
第一代林经营周期为10年,经营方法为:在种植造林后1~2年内,修枝以桉树生长到5~6m,进行第一次修枝;桉树生长至8~10m时进行第二次修枝;第一代经营周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
第二代林经营周期为8年;经营方法为:当萌芽条高达1.5~2m时,开始第一次定株,在无风害的区域,每桩保留1株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在有台风危害区域,保留2~3条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待台风季节过后,进行第二次定株,每桩保留生长最快、最粗壮的萌芽条1株;第二代林经营周期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
第三代林的经营周期为6年,第三代林的经营方法与第二代林的经营方法相同;
珍贵树种的经营周期为30年,经营方法为:在桉树采伐时,对珍贵树种实施间伐,采用伐小留大,伐劣留优,伐密留疏,保留培育成材目标的保留木,保留株数200~300株/hm2;珍贵树种经营周期中也进行2~3次修枝;
步骤三、进行生态化的营林管理。
桉树短周期经营第一代为植苗林,第二代和第三代采取萌芽更新,桉树短周期经营第三代末时,经营时长为24年,而珍贵树种经营时长为30年,因此桉树采伐后有6年的生态修复期,保证了林地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经营。
同时桉树和珍贵树种混交种植的方式能够满足一般用材需求,同时长周期提供高价值珍贵用材。
优选的是,所述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中,所述适于经营的区域和林地及树种是指:
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区域,年均降水量大于1000mm,土层厚度大于80cm,石砾含量低于30%,pH值4.5~6的林地;
所述桉树是指巨尾桉、尾叶桉、尾巨桉、巨桉和大花序桉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珍贵树种是指:红锥、望天树、降香黄檀和格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中,所述混交种植造林的方式为:
按照宽行窄株的方式设置种植行,窄行为2m行距,宽行为7m行距;
桉树种植于窄行,株行距为2×2m;珍贵树种种植与宽行,株行距为7×2m;种植总密度为1667株/hm2,其中桉树密度为1333株/hm2,珍贵树种为334株/hm2
桉树与乡土珍贵树种混交实现了树种间不同生态互补(如桉树的深根性与珍贵树种的浅根性结合)、长短结合、一般用材与珍贵用材结合、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提升。
优选的是,所述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修枝的方法为:选择在晚秋至早春,修除无效非营养枝、病枝、残枝和弱枝,修枝强度为活枝的三分之一,修枝紧贴主干,切口平滑。
优选的是,所述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的营林维护管理包括:
林地清理:人工对林地清理,清除灌草,并将清除的灌草等采伐剩余物沿等高线规则堆放在林地的种植行之间;
整地:对于坡度≤5°的林地,采用机械带垦或机械深耕裂土法整地;对于丘陵坡地的林地采用勾机带状或深挖小穴整地;
施肥:在桉树定植之前,种植行上的每个种植穴施基肥300~500g;桉树定植之后,沿种植行带状松土,同时追肥200~300g,所述追肥在桉树定植之后的两年每年1次;
利用割灌机或刀具清除杂草、藤本和灌丛,清除的灌草覆盖在种植行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中,选用苗龄为3~4个月的桉树小苗进行种植造林;选用苗岭2年生的珍贵树种进行种植造林。
优选的是,所述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中,将每一次修枝得到的枝条砍成50~100cm的小段,均匀地覆盖在种植行上,以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土壤肥力。
传统的桉树营林方式下,采取的“三高三低”发展方式(三高是高强度干扰、高投入、高染污,三低是高代次连栽产量低、价值低和效益低)导致乡土植物锐减、外来植物入侵加剧、土壤质量下降、林分生产力降低,使林地的生物安全、土壤安全、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都受到影响。
因此本发明中,采取“三低三高”的生态营林方式(低干扰、低投入、低染污,高产量、高价值、高效益),具体来说:珍贵乡土树种与桉树混交,建立复层林冠结构,改善林内水热资源,增加林内及土壤湿度;形成混合凋落物,增加凋落物数量,提高凋落物质量,促进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增加根系分泌物的多样性,促进土壤结构形成、土壤养分活化、植物养分吸收、环境胁迫缓解;增加根系凋落物的数量和质量,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增强微生物活力和土壤自肥功能;采伐剩余物和抚育剩余物等有机物堆积层加速养分回归和分解;以及利用乡土树种与土壤微生物的共存关系保持土壤质量。
优选的是,所述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中,第三代林经营周期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后,将采伐剩余物全部回归林地,让林地进入自然生态修复期,直至珍贵树种经营满30年后择伐利用。
优选的是,所述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中,珍贵树种经营满30年后,择伐利用,每公顷保留45-75株目标树,培育大径级木材。同时,林地桉树种植行与乡土珍贵树种种植行位置互换,重新造林更新。目标树是指珍贵树种。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营林方法将外来速生树种与乡土珍贵树种相结合,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服务权衡协同;同一林地地块同时经营短周期和长周期经营林分,包括三个与短周期经营几乎一致的短轮伐期,短轮伐期为6~10年,保持单位面积的短周期木材生产能力不减,长周期经营的乡土珍贵树种保持生态系统服务质量不减,在营林周期内,短周期满足一般用材需求,同时长周期提供高价值珍贵用材。
本发明的桉树短周期经营第一代为植苗林,第二代和第三代采取萌芽更新,桉树短周期经营第三代末时,经营时长为24年,而珍贵树种经营时长为30年,因此桉树采伐后有6年的生态修复期,保证了林地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经营。
珍贵乡土树种与桉树混交,建立复层林冠结构,改善林内水热资源,增加林内及土壤湿度;形成混合凋落物,增加凋落物数量,提高凋落物质量,促进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增加根系分泌物的多样性,促进土壤结构形成、土壤养分活化、植物养分吸收、环境胁迫缓解;增加根系凋落物的数量和质量,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增强微生物活力和土壤自肥功能;采伐剩余物和抚育剩余物等有机物堆积层加速养分回归和分解;以及利用乡土树种与土壤微生物的共存关系保持土壤质量。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一、选择适于营林的区域、林地和树种;
步骤二、以桉树为短周期经营树种,珍贵树种为长周期经营树种,进行混交种植造林,并实施生态营林;
其中,所述桉树短周期经营三代,第一代林为植苗林经营,第二代林和第三代林为萌芽林经营:
第一代林经营周期为10年,经营方法为:在种植造林后1~2年内,修枝以桉树生长到5~6m,进行第一次修枝;桉树生长至8~10m时进行第二次修枝;第一代经营周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
第二代林经营周期为8年;经营方法为:当萌芽条高达1.5~2m时,开始第一次定株,在无风害的区域,每桩保留1株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在有台风危害区域,保留2~3条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待台风季节过后,进行第二次定株,每桩保留生长最快、最粗壮的萌芽条1株;第二代林经营周期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
第三代林的经营周期为6年,第三代林的经营方法与第二代林的经营方法相同;
珍贵树种的经营周期为30年,经营方法为:在桉树采伐时,对珍贵树种实施间伐,采用伐小留大,伐劣留优,伐密留疏,保留培育成材目标的保留木,保留株数200~300株/hm2;珍贵树种经营周期中也进行2次修枝;
步骤三、进行生态化的营林管理。
实施例2
一种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一、选择适于营林的区域、林地和树种;
步骤二、以桉树为短周期经营树种,珍贵树种为长周期经营树种,进行混交种植造林,并经营;
其中,所述桉树短周期经营三代,第一代林为植苗林经营,第二代林和第三代林为萌芽林经营:
第一代林经营周期为10年,经营方法为:在种植造林后1~2年内,修枝以桉树生长到5~6m,进行第一次修枝;桉树生长至8~10m时进行第二次修枝;第一代经营周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
第二代林经营周期为8年;经营方法为:当萌芽条高达1.5~2m时,开始第一次定株,在无风害的区域,每桩保留1株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在有台风危害区域,保留2~3条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待台风季节过后,进行第二次定株,每桩保留生长最快、最粗壮的萌芽条1株;第二代林经营周期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
第三代林的经营周期为6年,第三代林的经营方法与第二代林的经营方法相同;
珍贵树种的经营周期为30年,经营方法为:在桉树采伐时,对珍贵树种实施间伐,采用伐小留大,伐劣留优,伐密留疏,保留培育成材目标的保留木,保留株数200~300株/hm2;珍贵树种经营周期中也进行2~3次修枝;
步骤三、进行生态化的营林维护管理。
所述适于经营的区域和林地是指:
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区域,年均降水量大于1000mm,土层厚度大于80cm,石砾含量低于30%,pH值4.5~6的林地;
所述桉树是指巨尾桉、尾叶桉、尾巨桉、巨桉和大花序桉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珍贵树种是指:红锥、望天树、降香黄檀和格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混交种植造林的方式为:
按照宽行窄株的方式设置种植行,窄行为2m行距,宽行为7m行距;
桉树种植于窄行,株行距为2×2m;珍贵树种种植于宽行,株行距为7×2m;种植总密度为1667株/hm2,其中桉树密度为1333株/hm2,珍贵树种为334株/hm2
所述步骤二中,修枝的方法为:选择在晚秋至早春,修除无效非营养枝、病枝、残枝和弱枝,修枝强度为活枝的三分之一,修枝紧贴主干,切口平滑。
所述步骤三中的营林维护管理包括:
林地清理:人工对林地清理,并将采伐剩余物沿等高线规则堆放在林地的种植行之间;
整地:对于坡度≤5°的林地,采用机械带垦或机械深耕裂土法整地;对于丘陵坡地的林地采用勾机带状或深挖小穴整地;
施肥:在桉树定植之前,种植行上的每个种植穴施基肥300~500g;桉树定植之后,沿种植行带状松土,同时追肥200~300g,所述追肥在桉树定植之后的两年每年1次;
利用割灌机或刀具清除杂草、藤本和灌丛,清除的灌草覆盖在种植行上。
进一步,选用苗龄为3~4个月的桉树小苗进行种植造林;选用苗岭2年生的珍贵树种进行种植造林。
进一步,珍贵树种经营满30年后皆伐,林地种植行与非种植行位置互换,重新造林更新。
实施例3
一种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其中,(1)选择适合桉树生态营林的区域、林地和树种;
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区域,选择年均降水量大于1000mm,土层厚度大于80cm,石砾含量低于30%,pH值4.5-6的林地;树种选择巨尾桉、尾叶桉、尾巨桉、巨桉、大花序桉等中的一种桉树,以及红锥、望天树、降香黄檀、格木等中的一种乡土珍贵树种;
(2)根据栽培区域和选择的树种确定混交方式、比例和经营周期,桉树与珍贵树种混交,采用宽行窄株的“双龙出海”方式,窄行为2m,宽行为7m,桉树种植于窄行,株行距为2×2m,珍贵树种种植于宽行,株行距为7×2m,总密度为1667株/hm2,其中桉树密度为1333株/hm2,珍贵树种为334株/hm2;桉树采取短周期经营,珍贵树种采取长周期经营;
桉树短周期经营三代,第一代为植苗林,第二和第三代为萌芽林经营;第一代植苗林经营周期为10年,在造林后1-2年内,修枝以桉树生长到5~6m,出现非营养枝条明显较多时,进行第一次修枝,修枝高度以3m为宜;桉树生长至8~10m时进行第二次修枝,修枝高度为5m以上;修枝一般选择在晚秋至早春进行,修除桉树无效非营养枝、病枝、残枝和弱枝,修枝强度为活枝的1/3左右,修枝要紧贴主干,切口应平滑,第一代经营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伐桩为5cm左右;
第二代林为第一代植苗林采伐后,经萌芽更新形成的第一代萌芽林;当萌芽条高达1.5-2m时,开始第1次定株,在无风害的区域,每桩保留1株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在沿海地区时常有台风危害,可保留2-3条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待台风季节过后,进行第2次定株,每桩保留生长最快、最粗壮的萌芽条1株;第二代林(第一代萌芽林)经营周期为8年,与第一代植苗林一样,进行1-2次修枝;第二代林经营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伐桩为5cm左右;
第三代林为第一代萌芽林采伐后培育的第二代萌芽林,经营周期为6年;第二代萌芽林管理与第一代萌芽林相同;
珍贵树种采用长周期经营,经营周期为30年,在桉树采伐时,对珍贵树种实施间伐,采用伐小留大,伐劣留优,伐密留疏,保留培育大径材(胸径≥30cm)成材目标的保留木均匀分布,保留株数200-300株/hm2;珍贵树种经营中也需进行2-3次修枝;
(3)生态营林中全面采取生态化的可持续经营技术;
林地清理中禁止火烧采伐迹地,只采用人工清理;采伐剩余物沿等高线规则堆放在林中的行间;
根据林地类型确定合适的整地方式,坡度≤5°的林地,采用机械带垦或机械深耕裂土法整地,丘陵坡地采用勾机带状或深挖小穴整地;桉树采用小苗上山造林,苗龄为3-4个月;珍贵树种采用大苗上山造林,苗龄为2年生;定植前,每穴施基肥300-500g;定植造林后,沿种植行带状松土抚育,结合松土抚育,前两年每年施追肥1次,每株施桉树专用肥200-300g;采取林下植被生态化抚育方式,利用割灌机或刀具清除杂草、藤本和灌丛,清除的灌草覆盖在种植行上,禁止高浓度、高频率喷施除草剂抚育。
实施例4
一种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一、选择适于营林的区域、林地和树种;
所述适于经营的区域和林地是指:
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区域,年均降水量大于1000mm,土层厚度大于80cm,石砾含量低于30%,pH值4.5~6的林地;
所述桉树是指巨尾桉、尾叶桉、尾巨桉、巨桉和大花序桉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珍贵树种是指:红锥、望天树、降香黄檀和格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步骤二、以桉树为短周期经营树种,珍贵树种为长周期经营树种,进行混交种植造林,并实施生态营林;
其中,选用苗龄为3~4个月的桉树小苗进行种植造林;选用苗岭2年生的珍贵树种进行种植造林。
所述混交种植造林的方式为:
按照宽行窄株的方式设置种植行,窄行为2m行距,宽行为7m行距;
桉树种植于窄行,株行距为2×2m;珍贵树种种植与宽行,株行距为7×2m;种植总密度为1667株/hm2,其中桉树密度为1333株/hm2,珍贵树种为334株/hm2
所述桉树短周期经营三代,第一代林为植苗林经营,第二代林和第三代林为萌芽林经营:
第一代林经营周期为10年,经营方法为:在种植造林后1~2年内,修枝以桉树生长到5~6m,进行第一次修枝;桉树生长至8~10m时进行第二次修枝;第一代经营周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
第二代林经营周期为8年;经营方法为:当萌芽条高达1.5~2m时,开始第一次定株,在无风害的区域,每桩保留1株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在有台风危害区域,保留2~3条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待台风季节过后,进行第二次定株,每桩保留生长最快、最粗壮的萌芽条1株;第二代林经营周期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
第三代林的经营周期为6年,第三代林的经营方法与第二代林的经营方法相同;
珍贵树种的经营周期为30年,经营方法为:在桉树采伐时,对珍贵树种实施间伐,采用伐小留大,伐劣留优,伐密留疏,保留培育成材目标的保留木,保留株数200~300株/hm2;珍贵树种经营周期中也进行2~3次修枝;
其中,修枝的方法为:选择在晚秋至早春,修除无效非营养枝、病枝、残枝和弱枝,修枝强度为活枝的三分之一,修枝紧贴主干,切口平滑。
将每一次修枝得到的枝条砍成50~100厘米的小段,堆积在林地的种植行之间形成厚度0.3~0.8米的有机物堆积层,覆盖种植行,以物理方式清除杂草,将保留行清除的抚育剩余物添加到种植行,形成有机物堆积层,提高土壤自肥能力。
第三代林经营周期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后,将采伐剩余物全部回归林地,让林地进入自然生态修复期,直至珍贵树种经营满30年后择伐利用,每公顷保留45-75株目标树,培育大径级木材。
珍贵树种经营满30年后择伐利用,同时将林地桉树种植行与乡土珍贵树种种植行位置互换,重新造林更新。
步骤三、进行生态化的营林管理。营林维护管理包括:
林地清理:人工对林地清理,并将采伐剩余物沿等高线规则堆放在林地的种植行之间;
整地:对于坡度≤5°的林地,采用机械带垦或机械深耕裂土法整地;对于丘陵坡地的林地采用勾机带状或深挖小穴整地;
施肥:在桉树定植之前,种植行上的每个种植穴施基肥300~500g;桉树定植之后,沿种植行带状松土,同时追肥200~300g,所述追肥在桉树定植之后的两年每年1次;
利用割灌机或刀具清除杂草、藤本和灌丛,清除的灌草覆盖在种植行上有成有机物堆积层。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

Claims (4)

1.一种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一、选择适于营林的区域、林地和树种;
步骤二、以桉树为短周期经营树种,珍贵树种为长周期经营树种,进行混交种植造林,并实施生态营林;
其中,所述桉树短周期经营三代,第一代林为植苗林经营,第二代林和第三代林为萌芽林经营:
第一代林经营周期为10年,经营方法为:在种植造林后1~2年内,在桉树生长到5~6m时,进行第一次修枝;桉树生长至8~10m时,进行第二次修枝;第一代经营周期末对所有桉树进行皆伐;
第二代林经营周期为8年;经营方法为:当萌芽条高达1.5~2m时,开始第一次定株,在无风害的区域,每桩保留1株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在有台风危害区域,保留2~3条生长最强壮的萌芽条,待台风季节过后,进行第二次定株,每桩保留生长最快、最粗壮的萌芽条1株;第二代林经营周期期末对所有桉树进行皆伐;
第三代林的经营周期为6年,第三代林的经营方法与第二代林的经营方法相同;
珍贵树种的经营周期为30年,经营方法为:在桉树采伐的同时,对珍贵树种实施间伐,采用伐小留大,伐劣留优,伐密留疏,保留培育成材目标的保留木,保留株数200~300株/hm2;珍贵树种经营周期中也进行2~3次修枝;
步骤三、进行生态化的营林管理;
其中,所述混交种植造林的方式为:
按照宽行窄株的方式设置种植行,窄行为2m行距,宽行为7m行距;
桉树种植于窄行,株行距为2×2m;珍贵树种种植于宽行,株行距为7×2m;种植总密度为1667株/hm2,其中桉树密度为1333株/hm2,珍贵树种为334株/hm2
所述步骤二中,修枝的方法为:选择在晚秋至早春,修除无效非营养枝、病枝、残枝和弱枝,修枝强度为活枝的三分之一,修枝紧贴主干,切口平滑;
其中,将每一次修枝得到的枝条砍成50~100cm的小段,均匀地覆盖在种植行上;
第三代林经营周期期末对所有桉树皆伐,将采伐剩余物全部回归林地,让林地进入自然生态修复期,直至珍贵树种经营满30年后,采取择伐利用,每公顷保留45-75株目标树,培育大径级木材;
珍贵树种经营满30年择伐利用后,林地桉树种植行与珍贵树种种植行位置互换,重新造林更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其中,所述适于经营的区域和林地是指:
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区域,年均降水量大于1000mm,土层厚度大于80cm,石砾含量低于30%,pH值4.5~6的林地;
所述桉树是指巨尾桉、尾叶桉、尾巨桉、巨桉和大花序桉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珍贵树种是指:红锥、望天树、降香黄檀和格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其中,所述步骤三中的生态营林管理措施包括:
林地清理:人工对林地清理,清除灌草,并将采伐剩余物沿等高线规则堆放在林地的种植行之间;
整地:对于坡度≤5°的林地,采用机械带垦或机械深耕裂土法整地;对于丘陵坡地采用勾机带状或深挖小穴整地;
施肥:在桉树定植之前,种植行上的每个种植穴施基肥300~500g;桉树定植之后,沿种植行带状松土,同时追肥200~300g,所述追肥在桉树定植之后的两年每年1次;
利用割灌机或刀具清除杂草、藤本和灌丛,清除的灌草覆盖在种植行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其中,选用苗龄为3~4个月的桉树小苗进行种植造林;选用苗龄2年生的珍贵树种进行种植造林。
CN201910506839.5A 2019-06-12 2019-06-12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 Active CN1101692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6839.5A CN110169298B (zh) 2019-06-12 2019-06-12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6839.5A CN110169298B (zh) 2019-06-12 2019-06-12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9298A CN110169298A (zh) 2019-08-27
CN110169298B true CN110169298B (zh) 2021-05-25

Family

ID=67698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6839.5A Active CN110169298B (zh) 2019-06-12 2019-06-12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92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5305B (zh) * 2019-12-26 2021-11-23 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香樟近自然生态林地营造方法
CN111264267B (zh) * 2020-01-22 2022-03-0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尾巨桉提质增效间伐的方法
CN113424742A (zh) * 2021-08-04 2021-09-24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促进巨尾桉凋落树皮原位分解的森林经营方法
CN113728861B (zh) * 2021-09-03 2023-01-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以水源涵养功能为主导的桉树混交林改造方法
CN114600727B (zh) * 2022-03-25 2023-07-0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提高尾细桉效益的复层混交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9962A1 (de) * 1989-03-25 1990-09-27 Wilhelm Scheidler Mittel zur behandlung gewebeverletzter pflanzen und zum veredeln von baeumen und straeuchern mit einem gehalt an natuerlichen aetherischen oelen
CN106034945A (zh) * 2016-06-28 2016-10-26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南方林地的高效利用方法
CN109380049A (zh) * 2018-10-26 2019-02-26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结合长短周期经营的桉树复合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9962A1 (de) * 1989-03-25 1990-09-27 Wilhelm Scheidler Mittel zur behandlung gewebeverletzter pflanzen und zum veredeln von baeumen und straeuchern mit einem gehalt an natuerlichen aetherischen oelen
CN106034945A (zh) * 2016-06-28 2016-10-26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南方林地的高效利用方法
CN109380049A (zh) * 2018-10-26 2019-02-26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结合长短周期经营的桉树复合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南亚热带人工林近自然高效可持续经营模式;韦菊玲 等;《林业调查规划》;20180630;第43卷(第3期);第145-14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9298A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9298B (zh)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的桉树生态营林方法
KR100817043B1 (ko) 생태모델숲 조성공법
CN102293106B (zh) 一种适合北纬26~30度气候的耐寒桉树林的栽培方法
CN108605537B (zh) 一种红果冬青嫩枝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2771297B (zh) 一种栓皮栎幼苗的培育方法
CN113141964B (zh) 一种亚热带地区长效碳中和林的种植方法
CN104885873A (zh) 一种油松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法
CN110122252B (zh) 一种提高川西阔叶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改造方法
CN105230429A (zh) 一种山区麻栎、栓皮栎生物质能源林的造林方法
CN102939840A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桑树的栽培方法
CN104206155A (zh) 一种银杏绿化苗的培育方法
CN108605630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高定干方法
CN105594536A (zh) 一种杨树的栽植方法
CN111788981A (zh) 一种仿自然的杉木与火力楠混交林营建方法
CN105123178A (zh) 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CN105284535A (zh) 一种三尖杉的扦插种植方法
CN104838861A (zh) 杞柳矮林生物质能源林培育方法
CN110352777A (zh) 一种人工林地的生态重构方法
CN105230431A (zh) 一种速生树种超短轮伐期扦插造林栽培方法
CN102415266A (zh) 黄金桧柏扦插繁殖方法
CN111108996A (zh) 一种无性系茶苗两次压条成高密植茶园的栽培方法
CN109716990B (zh) 红壤旱地无公害青贮原料构树栽培方法
CN104904537A (zh) 一种李树林间育苗方法
CN114916364B (zh) 一种金钱松与青冈混植培育大径木的方法
CN106912351A (zh) 一种提高思茅松人工林生长的混交造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