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6916A -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6916A
CN110166916A CN201910117211.6A CN201910117211A CN110166916A CN 110166916 A CN110166916 A CN 110166916A CN 201910117211 A CN201910117211 A CN 201910117211A CN 110166916 A CN110166916 A CN 110166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onverter
air cavity
utricule
hearing ai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72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6916B (zh
Inventor
T·H·彼得森
T·S·布洛姆
S·亚洛宁
J·T·L·拉森
N·S·基梅尔
J·B·约翰森
P·科赫
S·O·皮特森
A·E·皮特森
K·T·克里斯滕森
A·萨尔瓦图奇
F·特罗伊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con AS
Original Assignee
Oticon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con AS filed Critical Oticon AS
Priority to CN2022104192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78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6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6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30Monitoring or testing of hearing aids, e.g. functioning, settings, battery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4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60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13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14Head
    • A61B5/6815Ear
    • A61B5/6817Ear ca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021Behind the ear [BTE] hearing a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021Behind the ear [BTE] hearing aids
    • H04R2225/0216BTE hearing aids having a receiver in the ear mou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025In the ear hearing aids [ITE] hearing a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4Circuit arrangements, e.g. for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amplifier inputs/outputs to loudspeakers, for loudspeaker detection, or for adaptation of settings to personal preferences or hearing impair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其中所述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包括:至少一电声变换器;及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电声变换器包括包围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及变换器气腔的囊体,其中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包括膜、膜片、电磁机构和声音振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及所述变换器气腔为由所述囊体包围的气腔并与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传感器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在所述囊体和所述变换器气腔内。

Description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具有包括电声变换器/换能器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助听器,例如耳内接收器式(RITE)助听器。
背景技术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包括(其耳内单元的)外部壳体及设置在外部壳体中的电声输出变换器。电声输出变换器被称为接收器并将电音频信号转换为声学声音信号。电音频信号可由声音处理器提供。声音处理器可接收电音频输入信号并处理该电音频输入信号因而产生将被馈给输出变换器的、处理后的电音频信号。声音处理器可被提供在助听器的耳后(BTE)单元中。电音频输入信号可从电声输入变换器接收。电声输入变换器可被提供在耳内单元中或者可被提供在BTE单元中。电声输入变换器被称为传声器并将声学声音信号转换为电音频信号。
在RITE助听器中,声音处理器通常设置在BTE单元中并借助于设置在连接元件(连接管)中的导电导线连接到电声输出变换器(及电声输入变换器),连接元件将耳内单元机械连接到耳后单元。
最近,有将传感器和另外的电子元件放在耳内单元中的开发方案。
然而,随着将传感器和/或另外的电子元件添加到耳内单元,耳内单元的大小(其外表)增大,这导致所得的耳内单元不再能放在用户的耳朵中或耳道中,或者放在其中至少导致用户不适。此外,这还防止耳内单元进入耳道的深部,其中耳后动脉或耳深动脉位于用户头部内。
US2014205122AA公开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助听器组件的例子,第一部分为耳后部分并包括DSP,第二部分为耳内部分并包括电子-辅助-功能-单元和接收器,其中电子-辅助-功能-单元包括微控制器并设置成存储表示接收器的识别字符串,及其中DSP配置成从微控制器请求所述识别字符串并基于所接收的识别字符串针对接收器调整音频处理。在US2014205122AA中,电子辅助功能单元设置在接收器外面,该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耳内部分的大小由于设置在其内的多个元件而增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解决至少部分上面提及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提供现有技术的替代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耳内式助听器装置。该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包括至少一电声变换器。该耳内式助听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至少一电声变换器包括包围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及变换器气腔(空气腔/空气体积)的囊体。此外,变换器气腔为由所述囊体包围的气腔并与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传感器和/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在所述变换器气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耳内式助听器装置。该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包括至少一电声变换器。该耳内式助听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至少一电声变换器包括包围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及变换器气腔的囊体。此外,变换器气腔为由所述囊体包围的气腔并与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传感器和/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在所述囊体内及所述变换器气腔内。
将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提供或设置在囊体内及所述变换器气腔内的优点在于,相较于已知的现有技术(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放在囊体外面即放在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壳体内但不在包括膜片的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囊体内),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大小将不增大或者不明显增大。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器,配置成从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用户身体或者电声变换器接收生理信息或者生物测定信号。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器可配置成将生理信息或生物测定信号处理为处理后的信号,其可用于监视用户健康、环境监测指标及用于治疗。
优选地,变换器气腔可以是由所述囊体包围的气腔并与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及与所述囊体流体连接。
所述囊体的至少部分可形成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外部壳体,从而形成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外轮廓。
所述囊体可形成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壳体。
囊体可包括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接收器出口,其中穿过所述接收器出口的通道与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壳体中的出口开口流体连接,其中所述出口开口与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
囊体可包括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弹性圆顶件以安装到用户耳道内,其中穿过所述弹性圆顶件的通道与所述接收器出口流体连接。弹性圆顶件可连接到所述囊体。
囊体可包括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连接管,其中穿过所述连接管的通道与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所述壳体中的开口流体连接,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
穿过所述连接管的通道可与耳后式助听器装置的壳体中的开口流体连接。
囊体可包括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传声器入口,其中穿过所述传声器入口的通道与所述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所述壳体中的入口开口流体连接,其中所述入口开口与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
至少一电声变换器可以是传声器和接收器之一。
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可包括至少下述之一:膜、膜片、电磁机构和声音振动单元。
所述至少一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提供在所述变换器气腔内,其中所述至少一传感器的所述部分及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所述部分之间的视线被所述电声变换器的一部分遮蔽。
第一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提供在所述变换器气腔内,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所述部分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部分之间的视线被所述电声变换器的一部分或者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所述部分遮蔽。
此外,遮蔽可由引导装置提供,其中第一引导装置配置成将生物测定信号即由用户身体响应于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产生的信号而产生的信号引导到所述传感器。第二引导装置可配置成将发射的信号如光信号从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引导到用户身体如用户的耳道。引导装置可以是光纤或者中空塑料或者金属管。
囊体可包括至少一测量开口。在该情形下,至少一测量开口可被提供电磁纤维,其配置成防止具有比预定噪声屏蔽频率低的频率的电磁波通过所述至少一测量开口进入所述囊体。
电磁纤维可包括网或透光材料中的至少一个。
预定噪声屏蔽频率可以是任何听不见的频率。
至少一传感器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温度感测元件、光感测元件、声音感测元件、湿度传感器、水分感测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和一光感测元件的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糖传感器、脉搏传感器、水合传感器、流电皮肤反应电极、脑电图电极、和眼动电图电极。
至少一传感器可以是脚步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脉搏传感器、ECG传感器、脉搏氧饱和度仪传感器或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可包括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和/或温度传感器、血液酒精水平传感器、血糖传感器、胆红素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脑电图传感器、三磷酸腺苷(ATP)传感器、乳酸传感器、血色素传感器、血球容量计传感器或其它生物传感器。电声变换器还可包括化学传感器。电声变换器还可包括至少一惯性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可以是加速计、陀螺仪、陀螺传感器、磁力计或其它传感器。
耳内式助听器或电声变换器可包括至少一脚步传感器,配置成感测佩戴电声变换器或耳内式助听器的用户的脚步及响应于感测的脚步产生脚步信号。耳内式助听器和/或电声变换器包括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器可配置成从被提供在所述变换器气腔内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接收生理信号和脚步信号。信号处理器可配置成处理生理信号以使用脚步信号产生包含该人的更纯净的生理信息的至少一处理后的信号。信号处理器可配置成处理脚步信号以产生包含关于该人的脚步的更纯净的信息的至少一处理后的脚步信号。在一例子中,生理信息可类似于生物测定信号。
耳内式助听器或电声变换器可用在个人健康和环境监视器领域内,例如用于计量锻炼、竞技训练、进食、日常生活活动、生病和物理治疗期间的总体健康和新陈代谢。
神经精神异常如压抑和焦虑异常例如PTSD的检测或监视由耳内式助听器装置或电声变换器实现。在该例子中,一组传感器被提供在所述变换器气腔内,其中该组传感器可包括血压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配置成从血压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接收生理信息(或生物测定信号)的信号处理器可检测和监视佩戴耳内式助听器装置或电声变换器的用户的心率和血压的增长。心率增长的第一增长速率可高于第一阈值,及血压增长的第二增长速率可高于第二阈值,及在该情形下,用户可能具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TSD的检测或监视可通过将耳内式助听器装置或电声变换器无线或有线连接到外部装置而进一步改善,其中外部装置将关于用户正看见什么的信息提供给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可被放在耳内式助听器装置中或电声变换器中,或者信号处理器可配置成将处理后的生理信息即血压和心率传给外部装置中的另一信号处理器。另一信号处理器或该信号处理器可配置成将血压和心率的测量与关于用户正看见什么的信息组合以检测PTSD。关于用户正看见什么的信息可由照相机、虚拟现实眼镜、监视器或者配置成提供包含用户正看见什么的信息的图像的任何类型的装置产生。
关于用户正看见什么的信息也可由用户正听见什么代替或者与其组合。用户可从电声变换器、从外部装置或从助听器装置内的另一电声变换器接收声学声音。从而,PTSD的检测或监视可通过配置成将血压和心率的测量与用户正听见什么的信息组合的信号处理器进一步改善。
便携监视装置包括具有壳体、用于接收环境声音的至少一传声器、配置成处理来自传声器的信号的音频信号处理器、及电声变换器的助听器装置,所述便携监视装置还包括用于监视使用助听器的人的EEG信号的EEG监视系统,及其中所述EEG监视系统可被部分设置在所述变换器气腔中,所述EEG监视系统包括
-所述至少一传感器,配置成测量来自携带EEG监视器的人的一个或多个EEG信号,所述至少一传感器可以是多个电极,部分或完全设置在电声变换器的囊体的外表面上或者所述囊体的外壁部分或完全包括所述至少一传感器;及
-用于分析一个或多个EEG信号的EEG信号处理装置,所述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适于基于EEG信号识别或预测所述人的特定生物发病,所述音频信号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基于分析的EEG信号决定何时必须向所述人提供警报或信息的决策装置,其中所述声学信号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及所述壳体包括用于通过所述输出变换器或经无线链路向外部装置提供警报或信息的装置。
对于许多使用助听器的听力受损人员,可能很难处理该小的高科技产品。对于老年人,这尤其是问题。如果这些人还被装备有EEG监视系统,其也需要正确的处理以适当地起作用,这两个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错误处理的风险将极可能大大增加。这导致错失即将发生的生物发病的警报的风险,例如低血糖症或者不具有可能的最佳听力。
因此,对老年人配备助听器和EEG监视系统通常将是问题,二者均是他们必须注意并按特定的不同方式处理以获得这些装置的好处的设备。同样,更多装置设置在人体上增加忽视一个的风险。此外,助听器用户通常需要两个助听器。
上面的问题已通过将EEG监视系统设置在电声变换器的所述变换器气腔中解决。
进一步地,将EEG监视系统设置在所述变换器气腔中的优点在于电声变换器的大小不增加,因为EEG监视系统利用未被其它电子元件占用的气腔(空气体积)。
从而,相较于具有常规电声变换器而没有EEG监视系统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如果电声变换器被放在耳内式助听器装置中,当佩戴该耳内式助听器装置时,用户将不会感觉到更多不适。
便携监视装置包括调节装置,用于根据声学背景噪声电平调节声音消息的声音电平以使得声音消息相较于背景噪声可清楚辨别。
外部装置可以是配置成显示警报或者播放声音消息的智能电话。当便携监视装置的用户的父母或成人想要接收警报或消息时这尤其有利。从而父母或成人可能在远处监视用户的健康。
所述生物发病可以是低血糖症。
EEG监视系统可适于无线连接到包括EEG信号处理装置并作为EEG监视系统的一部分的EEG处理单元。
EEG监视系统可包括电子模块,及所述电子模块可与至少一传感器连接及进一步与用于将EEG信号传给EEG处理单元的通信装置连接。
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可包括至少下述之一:发光二极管、预处理器、数字声音处理器、放大器、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传感器处理电路、传感器融合电路、数字扬声器通信总线、总线控制器电路、存储器和微控制器。
变换器气腔可被分隔为第一变换器气腔和不与所述第一变换器气腔流体连接的第二变换器气腔。
在该情形下,第一变换器气腔的体积比第二变换器气腔大。此外,在该情形下,所述至少一传感器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部分可被提供在第一变换器气腔内。第一变换器气腔经所述出口开口和/或经所述入口开口与所述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壳体外面的腔体/体积流体连接。从而,第一变换器气腔的体积实际为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变换器气腔与所述壳体外面的腔体的和。因此,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传感器和/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放在第一变换器气腔中将不导致所述壳体的体积增加,因为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声学性能不受所述至少一传感器和/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占用体积的影响。
至少另一传感器和/或至少另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提供在第二变换器气腔内。所述第二变换器气腔小于所述第一变换器气腔,然而,将有限数量的、至少另一传感器和/或至少另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部分放在第二变换器气腔内对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声学性能具有轻微影响。该影响对变换器的用户而言不明显(注意不到)。
作为备选,所述至少一传感器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所述部分可被提供在所述第二变换器气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助听器。该助听器包括任何形式的、上面讨论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该助听器还包括耳后式助听器装置。该助听器还包括连接元件,配置成机械和/或电连接所述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和所述耳后式助听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声变换器。该电声变换器包括至少一传感器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该电声变换器还包括包围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和变换器气腔的囊体。变换器气腔为由所述囊体包围并与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的气腔。至少一传感器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在所述变换器气腔内。
用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部分占用电声变换器内的气腔的部分,电声变换器的大小不会增加,从而,可能产生智能电声变换器而不需要增加电声变换器的大小。因此,该电声变换器适合放在小的空间区域中,如耳道、智能电话、智能手表、听力装置如耳麦、头戴式耳机、或具有大小限制的任何类型的电子装置中。
优选地,变换器气腔可以是由所述囊体包围并与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及与所述囊体流体连接的气腔。
至少一电声变换器可以是传声器和接收器之一。
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可包括膜、膜片、电磁机构和声音振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至少一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和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提供在变换器气腔内,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所述部分和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所述部分之间的视线被所述电声变换器的一部分或者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所述部分遮蔽。
此外,遮蔽可由引导装置提供,其中第一引导装置配置成将生物测定信号即由用户身体响应于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产生的信号而产生的信号引导到所述传感器。第二引导装置可配置成将发射的信号如光信号从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引导到用户身体如用户的耳道。引导装置可以是光纤或者中空塑料或者金属管。
第一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提供在所述变换器气腔内,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所述部分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部分之间的视线被所述电声变换器的一部分遮蔽。
囊体可包括至少一测量开口,所述至少一测量开口被提供电磁纤维,其配置成防止具有比预定噪声屏蔽频率低的频率的电磁波通过所述至少一测量开口进入所述囊体。
具有电磁纤维如EMI网的优点在于,在对EM噪声进行滤波的同时光能够通过该网。从而,可能将发光传感器放在所述囊体内而不对电声变换器引起EM噪声。
至少一传感器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温度感测元件、光感测元件、声音感测元件、水分感测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和一光感测元件的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糖传感器、胰岛素传感器、脉搏传感器、水合传感器、流电皮肤反应电极、脑电图电极、和眼动电图电极。此外,至少一传感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生物传感器,配置成测量和量化人血液的酮水平。
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可包括至少下述之一:发光二极管、预处理器、数字声音处理器、放大器、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传感器处理电路、传感器融合电路、数字扬声器通信总线、总线控制器电路、存储器和微控制器。
变换器气腔可被分隔为第一变换器气腔和不与所述第一变换器气腔流体连接的第二变换器气腔。则第一变换器气腔的体积比第二变换器气腔大,及所述至少一传感器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部分被提供在第一变换器气腔内。第一变换器气腔经所述出口开口与所述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囊体外面的腔体/体积流体连接。从而,第一变换器气腔的体积实际为所述囊体内的第一变换器气腔与所述囊体外面的腔体的和。因此,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传感器和/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放在第一变换器气腔中将不导致所述囊体的体积增加,因为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声学性能不受所述至少一传感器和/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占用体积的影响。
变换器气腔由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分隔为第一变换器气腔和第二变换器气腔。此外,第一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被放在第一变换器气腔内,及第二组多个传感器可被放在第二变换器气腔内,反之亦然,及其中第一组和第二组设置成使得两组的传感器按三角结构进行设置,配置成产生生物测定信号,例如包括脚步检测。
在电声变换器位于耳道中的例子中,所述至少一传感器和/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位置适合获得生理信息的最佳检测,即生物测定信号,来自用户身体,即生物测定信号或生理信息的信噪比足以获得可靠的生理测量结果,如心率、脉搏、血糖、胰岛素、血压、EEG、氧饱和度、PTSD测度和/或体温等。
囊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出口开口或入口开口定位成最靠近第一端。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可被设置成最靠近第一端。设置成最靠近第一端或者设置在第一端处的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定位成深入用户耳道。所获得的优点在于生理信息或生物测定信号的更好的信噪比。在光学系统中,其中至少一传感器为光电检测器及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为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由于较少的来自环境的杂散光干扰生理信息或生物测定信号的测量,获得提高的信噪比。
囊体可使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部分放在变换器气腔内及囊体的壁的内表面上,或者囊体的壁的外表面上,其中到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接线进入变换器气腔。所述壁的内表面和所述壁的外表面可具有拐角和边缘。另外,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可设置在拐角处或附近和/或边缘处或附近。从而,当电声变换器被放在耳道内时,例如当电声变换器被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包括时,耳道皮肤与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之间的距离得以最小化。该距离最小化的优点在于生理信息或生物测定信号的质量得以提高。
在另一例子中,所述囊体的壁的内表面或所述囊体的壁的外表面可具有中心轴,其中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可被设置在中心轴周围。这样做的优点在于电声变换器的制作变得更简单。
在耳道附近,几个主动脉位于人头内,即颞浅动脉、耳前动脉、上颌动脉、耳后动脉、内颈动脉和外颈动脉。耳道具有从耳道的开口朝向耳道的耳鼓延伸的纵轴。耳道具有与所述纵轴直交或部分直交地延伸的横轴。纵轴和横轴在耳道内彼此交叉在耳道中形成中心点。每一主动脉相对于耳道的位置如下:
-外颈动脉或内颈动脉位于耳道下方及在从耳道中的中心点沿横轴导向形成的视角线内,及该视角线在45度到120度之间、90度到110度之间及35度到160度之间;
-内颈动脉部分位于耳道下方及上方并在从耳道中的中心点沿横轴或纵轴向耳道内导向形成的视角线内,及该视角线在45度到120度之间、90度到110度之间及35度到160度之间;
-耳后动脉位于耳道下方及在从耳道中的中心点沿横轴导向形成的视角线内,及该视角线在10度到45度之间、5度到25度之间及90度到110度之间;
-颞浅动脉位于耳道上方并在从耳道中的中心点沿横轴及按朝向用户面部的向前方向导向形成的视角线内,及该视角线在10度到45度之间、5度到25度之间及90度到110度之间;及
-耳前动脉和上颌动脉位于从耳道中的中心点沿横轴及按朝向用户面部的向前方向导向形成的视角线内,及该视角线在10度到45度之间、5度到25度之间及90度到110度之间。
包围变换器气腔的囊体可包括纵轴和横轴,其中囊体的纵轴和耳道的纵轴平行或部分平行地延伸,及其中囊体的横轴和耳道的横轴平行或部分平行地延伸。
至少一传感器可具有第一视线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可具有第二视线。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可被设置在变换器气腔内使得第一视线和/或第二视线朝向一个或多个主动脉。
至少一传感器可被设置成使得第一视线在所述视角线内朝向一个或多个主动脉。
在一例子中,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可被设置成使得第二视线在所述视角线内朝向一个或多个主动脉。
入口开口或出口开口可具有配置成接收耳机/耳件的机械接口。通常,机械接口在所有方向对称,即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用户具有将耳机安装到机械接口使得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错误地定位在用户耳道内的可能性。
机械接口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对称轴,其中用于将耳机安装到机械接口的可能角度的数量已减少到一种或两种方式。从而,可用性已提高,因为放置耳机使得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错误地设置在耳道内的可能性已明显降低。在仅有一个对称轴的情形下,用户不可能错误地将耳机安装到机械接口。
囊体可具有出口开口和入口开口,其中电声变换器可以是传声器和接收器。
电声变换器可包括光学系统,其包括可以是光电检测器的至少一传感器及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的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几个问题可能在光学系统中出现,如来自外面的光可能破坏至少一传感器的测量,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在用户处于黑暗中时可能从外面看见,来自耳道的皮肤表面的反射,及来自外面的光通过耳道皮肤离开并进入至少一传感器。为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囊体可包括用于至少一传感器和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外引导装置,其中外引导装置可被安装到囊体的壁的外表面上或者实施在被提供在机械接口上的耳机内。外引导装置可包括导光材料。针对一个或多个所提及的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可以是将耳机提供到机械接口或囊体,其中耳机的形状配置成防止来自我们的光干扰至少一传感器测量。另一耳机可被提供到囊体,其中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可被设置在另一耳机及第一耳机之间。
所述传感器还可能够测量或监视包括所述传感器的助听器的用户行为的变化。由耳内式助听器中的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可被传给助听器的处理器中包括的预测算法,及使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更好的远程验配服务。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将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得以最佳地理解。为清晰起见,这些附图均为示意性及简化的图,它们只给出了对于理解本发明所必要的细节,而省略其他细节。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用于同样或对应的部分。每一方面的各个特征可与其他方面的任何或所有特征组合。这些及其他方面、特征和/或技术效果将从下面的图示明显看出并结合其阐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
图2示出了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3示出了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于通信场合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
图28示出了耳道及用户头内的主动脉。
图29示出了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在变换器气腔内的不同位置。
图30示出了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在变换器气腔内的不同位置。
图31示出了囊体或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机械接口。
图32示出了包括光学系统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
图33示出了具有耳机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
图34示出了耳机的不同例子。
图35示出了耳机的另外的不同例子。
图36示出了引导装置的不同例子。
图3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提出的具体描述用作多种不同配置的描述。具体描述包括用于提供多个不同概念的彻底理解的具体细节。然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概念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形下实施。装置和方法的几个方面通过多个不同的块、功能单元、模块、元件、电路、步骤、处理、算法等(统称为“元素”)进行描述。根据特定应用、设计限制或其他原因,这些元素可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程序或其任何组合实施。
电子硬件可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选通逻辑、分立硬件电路、及配置成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多个不同功能的其它适当硬件。计算机程序应广义地解释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执行线程、程序、函数等,无论是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他名称。
听力装置或助听器装置可以是适于通过接收来自用户周围的声学信号,生成对应的音频信号,可能对音频信号进行修正,并且作为可听信号向用户耳朵中的至少一个提供可能修正后的音频信号,来改善或加强用户的听力能力的听力辅助设备。“听力装置”还可以是指适于电子地接收音频信号、可能对音频信号进行修正并且作为可听信号向用户耳朵中的至少一个提供可能修正后的音频信号的诸如耳机或头戴式耳机的设备。这些可听信号可以以向用户的外耳中辐射的声学信号、或者作为机械振动通过用户头部的骨结构和/或通过用户的中耳部分向用户的内耳传递的声学信号、或者直接或间接地向用户的耳蜗神经和/或听觉皮层传递的电信号的形式提供。
助听器装置适于以任意已知的方式佩戴。这可以包括i)在耳朵后面布置具有将空气传播的声学信号导入到耳道内的管,或者具有靠近耳道布置或者布置在耳朵中的接收器/扬声器的助听器装置单元,例如在耳后型助听器中,和/或ii)将助听器装置完全或者部分地布置在用户的耳廓中和/或耳道中,例如在耳内型助听器或耳道中/完全耳道中型助听器中,或者iii)布置附着到植入颅骨中的固定装置的助听器装置的单元,例如在骨锚式助听器或耳蜗植入件中,或者iv)布置作为完全或部分植入的单元的助听器装置的单元,例如在骨锚式助听器或耳蜗植入件中。
“听力系统”指包括一个或两个助听器装置的系统,并且“双耳听力系统”是指包括两个助听器装置的系统,其中,设备适于以协作的方式向用户的两个耳朵提供音频信号。听力系统或双耳听力系统还可以包括与至少一个助听器装置进行通信的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影响助听器装置的操作和/或从助听器装置的工作中受益。在至少一个助听器装置和辅助设备之间建立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使得能够在至少一个助听器装置和辅助设备之间交换信息(例如控制和状态信号、可能有音频信号)。这些辅助设备可以包括遥控器、遥控麦克风、音频网关设备、移动电话、公共广播系统、汽车音频系统或音乐播放器中的至少一个或其组合。音频网关适于诸如从像电视或音乐播放器的娱乐设备、像移动电话的电话装置或者计算机、PC接收大量音频信号。音频网关还适于选择和/或组合接收到的音频信号中的合适的一个(或信号的组合),用于传输到至少一个助听器装置。遥控器适于对至少一个助听器装置的功能和操作进行控制。遥控器的功能可以在智能电话或其它电子设备中实现,智能电话/电子设备可能运行对至少一个助听器装置的功能进行控制的应用。
一般地,助听器装置包括i)诸如麦克风的输入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周围的声学信号,并且提供对应的输入音频信号,和/或ii)接收单元,用于电子地接收输入音频信号。助听器装置还包括用于对输入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单元和用于依据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向用户提供可听信号的输出单元。
输入单元可以包括多个输入麦克风,例如用于提供依赖于方向的音频信号处理。这种定向麦克风系统适于增强用户环境中的大量声学源中的目标声学源。在一个方面,定向系统适于检测(例如自适应地检测)麦克风信号的特定部分源自哪个方向。这可以通过使用传统上已知的方法来实现。信号处理单元可以包括放大器,放大器适于对输入音频信号施加依赖于频率的增益。信号处理单元还可以适于提供诸如压缩、噪声降低等其它相关功能。输出单元可包括用于透皮或经皮地向颅骨提供空气传播声学信号的诸如扬声器/接收器的输出转换器,或者用于提供结构传播或液体传播的声学信号的振动器。在一些助听器装置中,输出单元可包括诸如人工耳蜗中的用于提供电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电极。
电声输出变换器可包括驱动器例如膜片或者移动磁电枢,其根据电音频信号移动从而驱动电声输出变换器产生可被感知为声学声音的空气运动。在本说明书中,该驱动器也被称为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电声输出变换器的驱动器被设置在充满空气的腔体中。充满空气的腔体可包括例如该输出变换器的驱动器的膜片两侧的腔体。驱动器对其起作用的、充满空气的腔体的至少一部分与耳内式助听器的声音出口流体连接。声音出口由包围电声输出变换器的外壳的开口形成。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
在该图中示意性地示出的电声输出变换器包括驱动器,其配置成驱动驱动器旁边的空气因而产生声波。驱动器可包括由电磁致动器51驱动的膜片41,电磁致动器包括电线圈52和磁铁53。电线圈52和磁铁53配置成响应于导致线圈52中的磁通的电信号使能彼此之间的相对移动。因而,电磁致动器51可将电音频信号转换为能产生声学声波的机械振动。因而,电音频信号可借助于机电致动器51和膜片41转换为声学声音信号。一种已知类型的电声输出变换器为平衡的电枢式扬声器。在电声输出变换器的膜片41或其它移动部分旁边提供充满空气的(充气)声学腔体,其包含在驱动器工作时由驱动器驱动的空气。充满空气的声学腔体可与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外壳的声音出口流体连接。
类似的结构可存在于电声输入变换器(即传声器)中,其中接收可被感知为声学声音的空气运动并将它们转换为电音频信号的部分对应于电声输出变换器的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
典型地,电声输出变换器被设置在变换器囊体中,其封装电声输出变换器并形成驱动器对其作用的充气腔体。
现在参考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装置。
根据图1,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10包括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连接管12和耳后式助听器装置13。耳后式助听器装置13由耳后式助听器装置13的壳体13a包围。
如上面提及的,最近,有将传感器和另外的电子元件放在耳内单元中(具体地,放在佩戴相应助听器的用户的耳道中)的开发方案。然而,在增加传感器或其它电子元件需要空间的同时,用户的耳道仍然仅具有同样的大小。因此,传感器/元件将被容纳在与早前装置大约具有同样大小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中。
现在参考图2,其示出了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具体地,在图2中,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被示为包括(弹性)圆顶件11a以安装到用户耳道内。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还包括变换器21及传感器/元件22。
将传感器/元件22实施在耳内式助听器装置中的选择是将这些标准传感器填充到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壳体(扬声器单元壳体)内,同时使用盒形声学变换器/扬声器21。在此,传感器和声学变换器在其每一个中/周围均具有气腔。
现在参考图3,其示出了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具体地,图3示出了如图2中所示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另外,设置传声器(输入变换器)31及另外的传感器/元件32。
现在参考图4,其示出了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4中所示,传感器/元件42被放在变换器气腔内,其由囊体40包围并与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41流体连接。
换言之,传感器/元件被集成在声学变换器的声学腔体中。
这样,变换器周围的空的气腔可被利用(至少)两次。仅传感器中的实心材料的实际体积需要添加到声学腔体。从而,用于公差的余隙、光学聚集的距离、用于导线的空腔均得以大大减小,使传感器致能的扬声器单元(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接近与一般扬声器单元同样的大小。
鉴于相当大的气腔通常由电声变换器保持,至少一传感器对该变换器的声学特性的影响对用户而言不明显。
“裸”声学变换器机构的集成可伴随对应于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囊体40的扬声器单元壳体的更多细节。
这样,扬声器单元(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壳体没有双壁厚度,而是仅可由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囊体40组成。
由于扬声器和传声器声学腔体集成在壳体/囊体中,耳朵形扬声器单元(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可得以改进,且具有同样的(或提高的)性能。
也就是说,当省略传声器的标准壳体并代之以将传声器的“内部”分别嵌入在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囊体内,例如可避免通常突出的拐角,甚至可能为传声器提供更大的声学腔体而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其囊体40)的外形仍能针对耳道的需要得以改善。
电声变换器的至少一部分可突入弹性圆顶件11a内。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电声变换器可被弹性圆顶件11a包围。
具有集成的声学变换器室和传感器/元件室的囊体40可用注模塑料制成,或者其可由(甚至更薄从而更小的)金属制成。
金属可被涂覆以防止ESD问题。
金属例如可以是CNC铣制的、深拉拔的片状金属、MIM模制的或者压铸件。
金属例如可以是不锈钢、铝或钛,但不限于这样的材料。
因而,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其声学变换器)可结合(其它)传感器集成一体。任何传感器均可被集成(水合、血压、温度、流电皮肤电阻、脑电图(EEG)等,每一个考虑相应的需要)。
设置在变换器气腔内的传感器42优选为温度传感器。
也就是说,许多身体条件和疾病影响某一时间段的体温。一般的体温测量结果为该温度时的快照,例如在早晨或晚上,同时,永久的温度测量结果可揭示温度发展因而例如使能区分突然和持续的温度变化。
通过坚持监测体温,任何不常见的身体条件可被立即看到。此外,例如,在冬季室外活动期间的低体温或者在夏季身体活动期间体温过高均可被检测到。
血糖等也影响体温。对于老年人,体温尤其需要经常监测。体温也是常见健康监视中要知道的有价值的参数。
耳道是用于坚持测量体温的好地方。因为助听器始终在耳朵上,通常由老年人使用,在健康监视给出与对健康恶化立即反应有关的优点的同时,耳朵是用于测量体温的首选地方。
优选靠近电声变换器前面(耳道中最内位置)具有热敏电阻,因为在该点的温度最接近体温(尤其在佩戴封闭式耳机时)。
通过在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弹性圆顶件11a的内侧具有温度计,体温可被非常准确地监测。
在温度计设置在弹性圆顶件11a内侧的例子中,温度计连接到设置在变换器气腔43内的信号处理器。连接可以在安装在弹性圆顶件或温度计上的第一触片与安装在囊体上的第二触片之间,及其中电连接在第二触片与信号处理器之间。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可用流电连接代替。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可彼此接触。
因而,将温度传感器放在耳内式助听器中是有利的,因为耳朵是在全天期间监测温度的优选地方,该温度是很好的健康状况征兆,该温度在您生病之前下降一些,这样的测得的温度可提供新陈代谢的征兆,其可影响当前天的给药剂量。
一般地,被提供在耳内式助听器内的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感测体温,用于健康目的,用于提供温度监视显示(例如用于亲属、医学专家),用于健康研究,在临床疾病情形下用于健康监视,用于感测听力仪器是在耳朵上还是不在耳朵上,用于佩戴监视,即测试听力仪器每天已在耳朵上多长时间,用于自动关机/节能控制(例如如果温度在仪器已高于36度之后降低某一数量则关机),用于再充电控制(例如感测再充电期间的过热,这对IIC最适合),用于在装置过热时的一般测试。此外,关于温度(历史)的信息也可以是用户确认保证情形,例如通过检查装置是否已在太热条件下储存。
作为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可被利用,其为具有已知温度性态的电阻器。这样的热敏电阻的典型为PT1000。
热敏电阻是测量耳道中的温度的良好方式,因为它们可以小、准确,给出简单的输出信号并使用非常低的功率。
此外,集成在集成电路中的温度传感器可被利用。
此外,温度晶体管(例如通过评估其基极-发射极电压)可用作这样的温度传感器。
最后,温度二极管同样可用作将被设置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换器气腔内的温度传感器。
红外温度测量装置也可被利用,但这些装置使用更多功率、给出更复杂的信号及明显更大,因而使其与扬声器单元同时常在耳朵中具有严重的挑战。
然而,尽管设置在变换器气腔内的传感器42优选为温度传感器,也可优选与确定脉搏、血糖、血压、眼动电图、氧饱和度有关的传感器。
随后,介绍放置传感器或其它电子元件的几种选择,每一选择均提供对应于相应传感器/元件的具体需要的特定优点。
现在参考图6,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6中所示,至少一传感器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42被放在变换器气腔43内。变换器气腔43为由所述囊体40(至少包围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41)包围的气腔,并与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41流体连接(及优选可与所述囊体流体连接)。
在此,“在……内”意为直接在变换器气腔内(即与变换器气腔接触并被其包围),或者具有在变换器气腔内(即与变换器气腔接触并被其包围)的壳体。此外,“在……内”还包括突入所述变换器气腔(一部分,或者其壳体)。换言之,至少一传感器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或其壳体至少突出到变换器气腔内。
传感器/元件经绞合线和/或经印刷电路板和/或经柔性扁平线缆和/或经塑料上的激光直接结构化(LSD/MID)连接到所述变换器(即其电子/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和/或连接到连接管12(封闭在其中的导线)。传感器/元件42的连接不限于所提及的选择。
现在参考图7,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7中所示,传感器/元件42可突入囊体40内,同时仍在变换器气腔43内。
现在参考图8,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8中所示,传感器/元件42可几乎嵌入在囊体40中,同时仍然在变换器气腔43内。
现在参考图9,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9中所示,传感器/元件42可刺入囊体40,同时仍在变换器气腔43内。囊体在传感器/元件42刺入囊体40的位置处可具有凹槽91。
现在参考图10,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10中所示,传感器/元件42可刺入囊体40,同时仍在变换器气腔43内。传感器/元件42可被传感器/元件42刺入囊体40的位置处的盖元件101覆盖。盖元件可具有有助于或者至少允许传感器/元件42的功能的特性。例如,盖元件101可以半透明和/或在保护传感器/元件42免遭机械冲击力的同时半透明。盖元件101的特性不限于所提及的例子。
现在参考图11,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11中所示,传感器/元件42可被提供在电声变换器的背面,而不是其正面。
传感器/元件42可被提供在囊体内的任何地方,只要在变换器气腔内即可。
现在参考图12,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12中所示,弹性圆顶件11a可具有穿过其的通道。通过包围变换器气腔形成的囊体40可包括弹性圆顶件。穿过该圆顶件的通道可与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接收器出口流体连接,同时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接收器出口与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
因此,传感器(或有源电子元件)可被提供在变换器气腔内并在弹性圆顶件11a的通道内。
因而,当被用户佩戴时,用户的耳道可与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
现在参考图13,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13中所示,连接管12可连接到耳后式助听器装置13,尤其是与其容纳耳后式助听器装置13的单元131(如处理器)的壳体13a连接。其与连接管中的腔体流体连接进而与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的腔体因为也可包容传感器(或有源电子元件)42。
现在参考图14,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具体地,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41(其也可包括由输入信号驱动的变换器电子电路)及另外的元件42如传感器(优选温度传感器)或有源电子元件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可能电布图设计。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41及另外的元件42均被变换器的囊体40包围。具体地,另外的元件42被放在变换器气腔43内。
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41和另外的元件42均连接到接线141,其可穿过连接管连到上面提及的耳后式助听器装置及其特定电子元件如声音处理器和/或传感器控制部分。
变换器电子电路/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41可属于与出口开口流体连接的输出变换器(接收器)或者可属于与入口开口流体连接的输入变换器(传声器)。
换言之,另外的元件42可被放在电声输出变换器(接收器、扬声器)的变换器气腔43中或者可被放在电声输入变换器(传声器)的变换器气腔43中。
现在参考图15,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也就是说,除了声学腔体中的传感器之外,变换器气腔也可用于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前置放大器、及AD/DA转换器(AD:模-数;DA:数-模),例如用于脑电图(EEG)电极、流电皮肤反应电极、眼动电图(EOG)电极、到耳后单元的数字扬声器通信总线等。
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到可能的耳后式助听器装置的数字和模拟连接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可能电布图设计。
即,在图15中,在电声变换器41经模拟连接进行连接的同时,另外的元件可经数字连接进行连接,具体地,数字总线,例如包括用于电源、接地、I2C时钟和I2C数据的接线的I2C总线,其中该总线的至少三种不同状态在不同时隙中应用,其中第一状态为功率传输,第二状态为信号从耳后式助听器装置传到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及第三状态为信号从耳内式助听器装置传到耳后式助听器装置。
当按时间将功率传输与数据传输分开时,噪声问题的风险降低。术语“不同时隙”指功率传输和两个方向的数据或信号传输在时间上分开。同时,本发明有助于双导线总线,而不需要任何另外的电导线。
总线在此应当理解为数字通信线,其可针对不同单元之间的通信进行设置,适合携载一个以上方向的信号。该总线为串行数据总线,及在此还应当理解为能够传输功率。
在助听器的实施例中,增加总线的第四状态,其被设定为低即设定为“0”,以使第一功率传输状态以前沿开始。出现在序列中的已知地方的、这样的前沿对于解释总线上的信号很重要。
第一功率传输状态占总线上的至少50%优选至少70%的时间。这已被发现导致足够小的功率损失及不太大的电容器用于在其余时间提供功率。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中的电声变换器连接成使得其在总线上传输数据的时间中不耗用任何功率,而是仅在传输功率的时间中耗用。这可通过在数据传输期间使接收器短路实现。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接收器在没有功率传自耳后式听力装置的时间期间不需要从电声变换器或耳后式助听器装置中的电容器耗用功率。这意味着电声变换器或耳内式助听器装置中的电容器可被做得非常小,因为其将仅需要向耳朵插入部分的电子电路提供功率。较小的电容器也将具有较小的物理尺寸,藉此电声变换器或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可被做得更小。有该实施例的可能变型,例如,接收器在传输数据的时间的较小部分中耗用功率。
放在变换器气腔内的另外的元件例如可包括传感器,优选温度传感器42,经AD转换器153连接;其它传感器151(如用于EEG测量或流电皮肤电阻测量的电极、用于脉搏或血氧测量的光传感器、传声器、湿度传感器、容性接触传感器);与相应的其它传感器相关联的前置放大器152;AD转换器153;RITE检测元件154;及传感器融合电路155;其中另外的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经传感器融合电路155连接到所提及的数字总线。
至少一电声变换器41及至少一传感器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151-154)经复用器155连接到导线141。例如,传感器信号可与传给电声变换器41的音频信号合并并经同样的导线141传输,通过在电声变换器41的通带外面传输传感器信号,例如低于100Hz及高于10kHz。
现在参考图16,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6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到可能的耳后式助听器装置的数字连接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可能电布图设计。
即,在图15中电声变换器41经模拟连接进行连接的同时,在图16中,另外的元件及电声变换器41均可经数字连接进行连接,具体地,经数字总线,例如包括用于功率、接地、I2C时钟和I2C数据的接线的I2C总线。
放在变换器气腔内的另外的元件因而可例如包括:传感器,优选温度传感器42,经AD转换器153连接;其它传感器151(如用于EEG测量或流电皮肤电阻测量的电极、用于脉搏或血氧测量的光传感器、传声器、湿度传感器、容性接触传感器);与相应的其它传感器相关联的前置放大器152;AD转换器153;RITE检测元件154;用于驱动电声变换器41的DA转换器161及放大器162;及传感器融合电路155;其中另外的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经传感器融合电路155连接到所提及的数字总线。
另外的元件的一部分(如前置放大器152、AD转换器153、RITE检测元件154、DA转换器161、放大器162及传感器融合电路155)可被集成在集成电路IC中。
现在参考图17,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图17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到可能的耳后式助听器装置的数字连接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可能电布图设计。
与图16类似,在图17中,另外的元件及电声变换器41均经数字连接进行连接,具体地,经数字总线,例如包括用于功率、接地、I2C时钟和I2C数据的接线的I2C总线。
除了图16中所示放在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变换器气腔内的另外的元件之外,图17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还可包括直接连接到传感器融合电路155的数字传感器171及例如存储与电声变换器和/或放在变换器气腔43内的传感器或者其它有源电子元件有关的校准数据的存储器172。
另外的元件的一部分(如前置放大器152、AD转换器153、RITE检测元件154、DA转换器161、放大器162、传感器融合电路155及存储器172)可被集成在集成电路IC中。
现在参考图18,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18中所示,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变换器气腔43可被分隔为彼此不流体连接的两个变换器气腔:第一变换器气腔43A和第二变换器气腔43B。
两个变换器气腔可通过分隔部分182彼此分开。分隔部分182可以是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分隔部分可以是电声输出变换器的膜(膜片)。
在图18中,变换器气腔43被分隔为上变换器气腔(如第一变换器气腔)和下变换器气腔(如第二变换器气腔)。然而,两个变换器气腔不限于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的上面。与此相反,两个变换器气腔也可并排设置或者按任何其它彼此关系设置,只要被囊体40包围且彼此不流体连接即可。然而,为了容易图示和理解,下面指上和下变换器气腔,但相应的阐释也可应用于上面提及的任何其它关系的两个变换器气腔。
两个变换器气腔之一可与耳内式助听器的(声音)入口/出口183流体连接。
变换器的元件181例如磁铁和线圈可被设置在两个分开的变换器气腔之一中。
至少一传感器(或有源电子元件)42可被放在两个分开的变换器气腔之一内。
在图18,至少一传感器(或有源电子元件)42被放在上变换器气腔内。
现在参考图19,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具体地,图19示出了图18中所示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另一视图。
变换器的元件181可一起归类为变换器的一组元件191。该组元件可被相应的壳体包围,如图19中所示,但不限于这样的实施。
现在参考图20,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20中所示,一个以上传感器(或有源电子元件)42可被放在上变换器气腔内。
对于具体的测量应用,至少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是必要的。
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两个发射装置42(如发光二极管)和一个接收装置201(如光接收元件)设置成测量所测量物体202的任何特性,例如使用从所测量物体202反射的光(在图20中由箭头标示)。测量可通过开口或者囊体的特别构造的壁实现。测量应用不需要这样的设置。
现在参考图21,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与图18相反,在图21中,至少一传感器(或有源电子元件)42被放在下变换器气腔内。
至少一传感器可被放在两个分开的变换器气腔中的较大气腔内。在该情形下,由于至少一传感器被设置在两个变换器气腔中的较大气腔内,至少一传感器对变换器的声学通信的影响不会引起用户注意。
现在参考图22,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具体地,图22示出了如图21中所示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另一视图。
现在参考图23,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23中所示,一个以上传感器(或有源电子元件)42可被放在上变换器气腔内。
对于具体的测量应用,至少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是必要的。
然而,至少一发射装置的输出可能干扰至少一接收装置的接收性能。因而,在图23所示的例子中,至少一发射装置与至少一接收装置之间的视线被遮蔽。该视线可被电声变换器的一部分例如所述的一组元件191或其相应的壳体遮蔽。然而,遮蔽也可通过其它元件实现,例如通过任何另外的传感器(或有源电子元件)42。遮蔽不限于下变换器气腔。即,这样的遮蔽也可在测量必需的元件被设置在上变换器气腔内的情形下发生。此外,至少一发射装置和至少一接收装置之一可被放在上变换器气腔内,而至少一发射装置和至少一接收装置中的另一个被放在下变换器气腔内。这样,遮蔽可通过分隔部分182实现。
在图23所示的例子中,两个发射装置42(如发光二极管)和一个接收装置201(如光接收元件)被设置在下变换器气腔中以测量所测量物体202的任何特性,例如使用从所测量物体202反射的光(在图23中由箭头标示)。接收装置201可通过提供在囊体的表面或部分上而做得大。测量可通过开口或者囊体的特别构造的壁实现。测量应用不需要这样的设置。
现在参考图24,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具体地,图24示出了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囊体40的开口或特别构造的壁。
如图24中所示,囊体40可包括对应于设置在由囊体40包围的变换器气腔43内的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预计有效方向/范围的开口241。
为了保护内部免遭来自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外面的冲击力,代替在囊体40中提供开口241,囊体的(相应壁的)区域可具有允许设置在变换器气腔43内的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预计作用的特性。例如,囊体40可被提供透光区域241。
囊体的具有允许设置在变换器气腔43内的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预计作用的特性的区域241可具有屏蔽囊体内部(如电声变换器的线圈和磁铁)免遭指定波范围的电磁波的功能,以避免电声变换器的声学性能的任何干扰。例如,区域241可被设计成使得具有比预定噪声屏蔽频率低的频率的电磁波被阻止通过这些区域进入囊体,同时例如光仍被允许离开及经这些区域241进入囊体。
如图24中所示,这样的区域241可通过光学透明材料提供。
现在参考图25,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25中所示,这样的区域241可通过确保具有比预定噪声屏蔽频率低的频率的电磁波被阻止通过这些区域进入囊体同时例如光仍被允许经这些区域241离开及进入囊体的网提供。
现在参考图26,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耳内部分(单元)。
如图26中所示,另外的元件可跨上和下(第一和第二)变换器气腔分布。
例如,在结合图23所述的测量设置被提供在下变换器气腔内的同时,另外的传感器和/或有源电子元件261可被提供在上变换器气腔内。然而,测量设置、另外的传感器和/或有源电子元件261的定位不限于图26中所示的例子。
如果传感器/元件被放在两个腔体中(即上和下变换器气腔内),两个腔体中的元件/传感器之间的接线可通过分隔部分182(如膜片)或者可通过囊体的外表面引导。例如,导线可穿过囊体的壁离开第二腔体然后穿过囊体的壁进入第一腔体。囊体外面的导线可经引导部分(管或任何类型的中空部分)进行引导。引导部分可被安装到囊体的外表面或者可被内置在囊体的壁内。引导部分也可被放在囊体的内部并通过分隔部分182(如膜片)。
现在参考图27,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于通信场合得到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
如图27中所示,图1中所示及结合任何前面的图进一步说明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可配置成与外部装置271通信(优选无线通信)。
外部装置例如可以是智能电话。配置成与外部装置通信的耳内接收器式助听器的通信部分例如可被提供在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中或者耳后式助听器装置13中,并可包括例如发射和/或接收控制电路及天线。在优选将通信部分提供在耳后式助听器装置13中以保持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尽可能小的同时,也可能将通信部分与提供在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中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集成为一体。至少,提供在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中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连接到通信部分。
借助于通信部分,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可与外部装置连接,例如经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低功率、Nearlink或其它技术,并能将温度(一般地,测量结果)无线分享给外部装置。传感器和/或有源电子元件与外部装置之间的连接可由传感器和/或有源电子元件或者由外部装置启动。
连接可通过设置在变换器气腔内或者助听器装置中的信号处理器基于安全装置提供的安全信号建立。安全装置可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请求信号,其中请求信号包括识别外部装置的识别码。如果识别(ID)码与设置在变换器气腔或助听器装置内的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ID码相同,安全装置可接受请求信号。
因而分析的测量结果可经因特网传给其它装置,和/或可被显示在外部装置上或单独的装置上。
测量结果因而还可与连接到因特网的外部装置或任何服务器提供的、已知的在线或离线健康应用分析。例如,测量结果可与(在线)公共健康系统分享。
测量结果因而也可与亲属或者与医学专家如医生分享。
一方面,所述功能可被存储在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编码为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适于存储包括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当计算机程序在处理系统上运行时,使得数据处理系统执行上面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描述的及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方法的至少部分(如大部分或所有)步骤。
作为例子但非限制,前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他磁性存储装置,或者可用于执行或保存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所需程序代码并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如在此使用的,盘包括压缩磁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用途盘(DVD)、软盘及蓝光盘,其中这些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同时这些盘可用激光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盘的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除保存在有形介质上之外,计算机程序也可经传输介质如有线或无线链路或网络如因特网进行传输并载入数据处理系统从而在不同于有形介质的位置处运行。
一方面,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器,其适于运行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面描述的方法的至少部分(如大部分或全部)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图28A示出了位于耳道301附近的主动脉,即颞浅动脉303、耳前动脉304、上颌动脉305、耳后动脉306、内颈动脉307(未在该图中示出)和外颈动脉308。图28B示出了耳道301具有从耳道301的开口朝向(312B)耳道301的耳鼓延伸的纵轴309。耳道301具有与所述纵轴309直交或部分直交地延伸的横轴310。纵轴309和横轴310在耳道301内彼此交叉在耳道301中形成中心点302。每一主动脉(304、305、306、307、308)相对于耳道301的位置如下:
-外颈动脉308或内颈动脉307位于耳道301下方及在从耳道301中的中心点302沿横轴310导向形成的视角线311内,及该视角线311在45度到120度之间、90度到110度之间及35度到160度之间;
-内颈动脉307部分位于耳道301下方及上方并在从耳道301中的中心点302沿横轴310或纵轴309向耳道301内(312B)导向形成的视角线311内,及该视角线311在45度到120度之间、90度到110度之间及35度到160度之间;
-耳后动脉306位于耳道301下方及在从耳道301中的中心点302沿横轴310导向形成的视角线311内,及该视角线311在10度到45度之间、5度到25度之间及90度到110度之间;
-颞浅动脉303位于耳道301上方并在从耳道301中的中心点302沿横轴310及按朝向用户面部的向前方向导向形成的视角线311内,及该视角线311在10度到45度之间、5度到25度之间及90度到110度之间;及
-耳前动脉304和上颌动脉305位于从耳道301中的中心点302沿横轴310及按朝向用户面部的向前方向导向形成的视角线311内,及该视角线311在10度到45度之间、5度到25度之间及90度到110度之间。
图29示出了变换器气腔43内的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的不同位置。囊体40或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具有第一端314和第二端315,其中出口开口或入口开口183位于最靠近第一端314的位置。图29A示出了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设置在变换器气腔43内及囊体11、40的壁的内表面上或者囊体11、40的壁的外表面上,其中到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的接线进入变换器气腔43。图29B示出了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最靠近第一端314进行设置。图29C示出了另一例子,其中至少一传感器22、42及两个有源电子元件22、42最靠近第一端314进行设置。
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可被部分放在变换器气腔43内及囊体11、40的壁的内表面上或者囊体11、40的壁的外表面上,其中到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的接线进入变换器气腔43。
图30示出了变换器气腔43内的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的不同位置。囊体11、40的所述壁的内表面和所述壁的外表面可具有拐角和边缘。图30A示出了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设置在囊体11、40的拐角处或边缘处,从而,传感器和/或有源电子元件22、42被放在耳道301的皮肤313附近。
图30B示出了囊体11、40的壁的中心轴316。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可被设置在中心轴316周围。
图31示出了囊体40或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机械接口318。入口开口183或出口开口183可具有配置成接收耳机11a的机械接口318。通常,机械接口183、318在所有方向对称,即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用户40具有将耳机11a安装到机械接口318使得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错误地定位在用户耳道301内的可能性。
图31A示出了机械接口318具有两个对称轴320A、320B,其中用于将耳机11a安装到机械接口318的可能角度的数量已减少到一种或两种方式。机械接口318的形状提供两个对称轴320A、320B。从而,可用性已提高,因为放置耳机11a使得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错误地设置在耳道301内的可能性已明显降低。
此外,图31A示出了囊体11、40具有出口开口183和入口开口183。
图31B示出了具有一个对称轴320A的机械接口318。
图31C示出了具有两个对称轴320A和320B的机械接口318的另一例子。
图31D示出了具有两个对称轴320A和320B的机械接口318的另一例子。
图32示出了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包括光学系统,其包括可以是光电检测器的至少一传感器22、42及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的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几个问题可能在光学系统中出现,如来自外面的光可能破坏至少一传感器的测量(P1),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在用户处于黑暗中时可能从外面看见(P2),来自耳道301的皮肤表面313的反射(P3),及来自外面的光通过耳道301皮肤离开并进入至少一传感器(P4)。
图33示出了具有耳机11A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耳机11A包括配置成连接到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机械接口318的接收装置320。耳机11A包括配置成包围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柔软部分321,及耳机11A包括连接到柔软部分321的密封部分322,其中密封部分322配置成在连接管12周围或者囊体40的第二端315或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周围密封。密封部分322配置成防止来自环境的光到达传感器22、42。
柔软部分321可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泡沫、记忆泡沫、硅酮或者适合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任何类型的柔性材料。
柔软部分321可包括被着色的第一段321A,使得任何光均被阻止进入耳机11A包围的腔体323。第一段321A的颜色可以是黑色。柔软部分321可包括被着色的第二段321B,使得从发光二极管(LED)22、42即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发出的光能够通过耳机11A传到用户身体。此外,第二段321B还被配置成使基于LED 22、42发出的光产生的身体信息和/或生物测定信号能通过耳机11A并到达传感器22、42。
耳机11A可包括第一通风口324和第二通风口325,其中第一通风口324具有向外朝向的视线,第二通风口325具有向内朝向的视线。通风口324、325配置成减少或消除堵耳效应。
当耳机11A处于耳道301中时,第一通风口324暴露于不想要的光,因为其指向外面,及第二通风口325不暴露于不想要的光,例如来自太阳的光,因为其指向里面,例如朝向耳道301的鼓膜。因此,如果第一通风口324为直孔,则来自太阳的不想要的光将不被阻止进入由柔软部分321包围的腔体323。因此,第一通风口324可具有配置成阻止光进入第一通风口的障碍物326。
图34示出了耳机11A的不同例子。图34A示出了连接到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机械接口318或者电声变换器的囊体40的耳机。耳机11A包括配置成向耳道301的皮肤313提供力的柔软部分321,从而迫使囊体40或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朝向耳道301的皮肤313。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之间的距离被最小化。
由于柔软部分321,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的视线穿过其导向的囊体40的表面被设置成靠近耳道301的皮肤313。柔软部分321可成形为半圆顶件。在该例子中,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被定位在变换器气腔43内并最靠近所述表面。耳机11A还可包括第二部分327,其被施加到囊体40的表面上。第二部分327被设置成使得所述表面与耳道301的皮肤313之间的距离约等于第二部分327的厚度。第二部分327可包括至少两个引导装置328,配置成引导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传输的及至少一传感器22、42接收的信号。在图34B中,耳机包括结合图34A所述的柔软部分,但不包括第二部分。在该例子中,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被设置在变换器气腔外面,但连接到传感器22、42和/或元件22、42的信号处理器或导线被设置在变换器气腔43内。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的至少一侧被涂覆非透明材料,配置成阻止不想要的光干扰至少一传感器22、42产生的生理信息或生物测定信号。
图34C示出了为圆顶形并被提供到机械接口318的耳机11A。第二耳机11B最靠近第二端315设置,其中第二耳机11B配置成阻止不想要的光干扰至少一传感器22、42产生的生理信息或生物测定信号。
在一例子中,第一耳机可透明,而第二耳机可不透明。
图34D示出了部分包围囊体40或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的耳机11A。该耳机11A可由泡沫材料制成,及其中该耳机包括引导装置。
图35示出了耳机11A的不同例子。图35A示出了耳机为常规圆顶形,及其中透镜329被提供在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的前面。透镜329配置成对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发出的光和/或至少一传感器22、42接收的光进行光学聚焦。
图35B示出了具有耳机11A及另一耳机11B的囊体40和/或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其中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位于两个耳机11A、11B之间,及其中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位于耳机11A的反向侧上。在图35C中,耳机用分隔器330代替,其配置成分隔至少一传感器22、42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
图36示出了引导装置328的不同例子。在图36A中,引导装置328由引导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22、42发出的光并迫使该光进入耳道301的皮肤313的裙部形成。在图36B中,引导装置328由软管形成。
引导装置可由非透明材料制成。
图37示出了耳内式助听器装置11,其中EEG监视系统42被部分设置在变换器气腔43中,在该例子中即第一变换器气腔43A中。至少传感器22、151,其在该例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被设置在囊体40外面和囊体上。EEG信号处理器为EEG监视系统的一部分。
当由对应的过程适当代替时,上面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描述的和/或权利要求中限定的装置的结构特征可与本发明方法的步骤结合。
除非明确指出,在此所用的单数形式“一”、“该”的含义均包括复数形式(即具有“至少一”的意思)。应当进一步理解,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包括”和/或“包含”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应当理解,除非明确指出,当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其他元件,也可以存在中间插入元件。如在此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列举的相关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除非明确指出,在此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须精确按所公开的顺序执行。
应意识到,在本说明书全文中对“一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或者“一方面”或者作为“可以”包括的特征的称谓,意为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可以适当地组合。提供了前面的描述,以使得任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这里描述的各个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变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里定义的通用原理可以应用于其它方面。
权利要求不旨在局限于这里示出的各方面,而应当符合与权利要求的语言一致的完整范围,其中,除非如此具体指出,否则对元素的单数称谓不旨在意为“一个并且仅为一个”,而是意为“一个或更多个”。除非另外具体指出,否则术语“一些”是指一个或更多个。
相应地,本发明的范围应当按照所附的权利要求来判断。

Claims (17)

1.一种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包括:
至少一电声变换器;及
至少一传感器和/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
其中所述至少一电声变换器包括包围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及变换器气腔的囊体,其中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包括膜、膜片、电磁机构和声音振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及所述变换器气腔为由所述囊体包围的气腔并与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传感器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在所述囊体和所述变换器气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所述囊体的至少部分形成所述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外部壳体,从而形成所述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外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所述囊体形成所述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所述囊体包括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接收器出口,其中穿过所述接收器出口的通道与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壳体中的出口开口流体连接,其中所述出口开口与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所述囊体包括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连接管,其中穿过所述连接管的通道与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所述壳体中的开口流体连接,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穿过所述连接管的通道与耳后式助听器装置的壳体中的开口流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所述囊体包括耳内式助听器装置的传声器入口,其中穿过所述传声器入口的通道与所述至少一电声变换器的所述壳体中的入口开口流体连接,其中所述入口开口与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电声变换器是传声器和接收器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或者第一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在所述变换器气腔内,及其中所述至少一传感器的所述部分及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所述部分之间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所述部分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部分之间的视线被所述电声变换器的一部分遮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所述囊体包括至少一测量开口,及所述至少一测量开口被提供电磁纤维,其配置成防止具有比预定噪声屏蔽频率低的频率的电磁波通过所述至少一测量开口进入所述囊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所述电磁纤维包括网或透光材料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预定噪声屏蔽频率是任何听不见的频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传感器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温度感测元件、光感测元件、声音感测元件、湿度感测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和一光感测元件的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糖传感器、脉搏传感器、水合传感器、流电皮肤反应电极、脑电图电极、和眼动电图电极;和/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包括至少下述之一:发光二极管、预处理器、数字声音处理器、放大器、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传感器处理电路、传感器融合电路、数字扬声器通信总线、总线控制器电路、存储器和微控制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所述变换器气腔被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分隔为第一变换器气腔和不与所述第一变换器气腔流体连接的第二变换器气腔,所述第一变换器气腔的体积比第二变换器气腔大,所述至少一传感器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部分被提供在第一变换器气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其中至少另一传感器或至少另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在第二变换器气腔内。
15.一种助听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耳内式助听器装置、耳后式助听器装置及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配置成机械和/或电连接所述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和所述耳后式助听器装置。
16.一种电声变换器,包括至少一传感器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包围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和变换器气腔的囊体,其中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包括膜、膜片、电磁机构和声音振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变换器气腔为由所述囊体包围并与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流体连接的气腔,及其中至少一传感器或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在所述囊体和所述变换器气腔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声变换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电声变换器是传声器和接收器之一;和/或所述变换器声音主动感应部分包括膜、膜片、电磁机构和声音振动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和/或至少一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和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或者第一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在变换器气腔内,其中所述至少一传感器的所述部分和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所述部分之间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所述部分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部分之间的视线被所述电声变换器的一部分遮蔽;和/或
所述囊体包括至少一测量开口,所述至少一测量开口被提供电磁纤维,其配置成防止具有比预定噪声屏蔽频率低的频率的电磁波通过所述至少一测量开口进入所述囊体;和/或
所述至少一传感器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温度感测元件、光感测元件、声音感测元件、水分感测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和一光感测元件的血氧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糖传感器、脉搏传感器、水合传感器、流电皮肤反应电极、脑电图电极、和眼动电图电极;和/或
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包括至少下述之一:发光二极管、预处理器、数字声音处理器、放大器、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传感器处理电路、传感器融合电路、数字扬声器通信总线、总线控制器电路、存储器和微控制器;和/或
所述变换器气腔被分隔为第一变换器气腔和不与所述第一变换器气腔流体连接的第二变换器气腔,
所述第一变换器气腔的体积比所述第二变换器气腔大,及
所述至少一传感器或所述至少一有源电子元件的所述部分被提供在第一变换器气腔内。
CN201910117211.6A 2018-02-13 2019-02-13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 Active CN110166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9241.4A CN114827860A (zh) 2018-02-13 2019-02-13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56412.1 2018-02-13
EP18156412 2018-02-13
EP18166231 2018-04-09
EP18166231.3 2018-04-09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9241.4A Division CN114827860A (zh) 2018-02-13 2019-02-13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916A true CN110166916A (zh) 2019-08-23
CN110166916B CN110166916B (zh) 2022-05-24

Family

ID=653631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9241.4A Pending CN114827860A (zh) 2018-02-13 2019-02-13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
CN201910117211.6A Active CN110166916B (zh) 2018-02-13 2019-02-13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9241.4A Pending CN114827860A (zh) 2018-02-13 2019-02-13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10911867B2 (zh)
EP (1) EP3525490A1 (zh)
CN (2) CN1148278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2500A (zh) * 2021-03-24 2021-11-09 株式会社未来 输出光和声音的耳机
CN115243180A (zh) * 2022-07-21 2022-10-2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类脑助听方法、装置、助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437238U (zh) * 2017-12-05 2019-09-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塞式装置及电子装置
EP3672272A1 (en) * 2018-12-17 2020-06-24 GN Hearing A/S Earpiece for a hearing device
EP3726855B1 (en) * 2019-04-15 2021-09-01 Sonion Nederland B.V. A personal hearing device with a vent channel and acoustic separation
US20210069481A1 (en) * 2019-05-13 2021-03-11 Hogne Ab Plug for insertion into the nose or ear of a subject and method for administering a fluid therapeutic agent using said plug
US20210000370A1 (en) * 2019-07-02 2021-01-07 X Development Llc In-Ear EEG Sensor Using Malleable Form Fitting Foam
EP4335369A3 (en) * 2019-10-07 2024-06-05 Sonion Nederland B.V. Hearing device including an optical sensor
EP3806494B1 (en) * 2019-10-07 2023-12-27 Sonion Nederland B.V. Hearing device including an optical sensor
US11576002B2 (en) * 2019-12-17 2023-02-07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Sensor hub in connector plug or cable for a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EP3883260B1 (en) 2020-03-16 2023-09-13 Sonova AG Hearing device for providing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method of its operation
WO2021224497A1 (en) * 2020-05-07 2021-11-11 Hearable Labs Ug (Haftungsbeschränkt) Ear worn device
US11627403B2 (en) 2020-06-30 2023-04-11 Gn Hearing A/S Hearing device assembly
US11523202B2 (en) * 2020-07-07 2022-12-06 Sonova Ag Hearing devices including biometric senso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DK180923B1 (en) * 2020-07-27 2022-06-27 Gn Hearing As MAIN PORTABLE HEARING INSTRUMENT WITH ENHANCED COEXISTENCE BETWEEN MULTIPL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CN112055296B (zh) * 2020-08-03 2022-11-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EP4027658A1 (en) * 2021-01-08 2022-07-13 Oticon A/s A hearing aid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ensors for biometrical measurements
EP4027656A1 (en) * 2021-01-08 2022-07-13 Oticon A/s Hearing aid for obtaining a temperature, and a method thereof
DE102021200984A1 (de) 2021-02-03 2022-08-04 Sivantos Pte. Ltd. Hörvorricht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Hörvorrichtungssystems
JP2022156713A (ja) * 2021-03-31 2022-10-14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セット
AU2022344928A1 (en) 2021-09-14 2024-03-28 Applied Cognition, Inc.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glymphatic flow and neurodegeneration from a wearable device
US20230199362A1 (en) * 2021-12-22 2023-06-22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Wearable component, ear tip,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wearable component
EP4304200A1 (en) * 2022-07-05 2024-01-10 Sonova AG Earpiece
EP4304199A1 (en) * 2022-07-05 2024-01-10 Sonova AG Earpiece
CO2022013097A1 (es) * 2022-09-14 2022-09-20 Vengoechea Pineres Jairo Enrique Implante cerebral selectivo de oxido de titanio no coclear con electrodos de oro para personas con discapacidad auditiva
CN117421563B (zh) * 2023-12-18 2024-03-15 深圳火眼智能有限公司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分析噪声的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572A (zh) * 2012-09-25 2014-03-26 Gn瑞声达A/S 用于提供电话信号的助听器
CN10446964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奥迪康有限公司 包括输入变换器系统的助听装置
WO2016038887A1 (ja) * 2014-09-08 2016-03-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US20170078781A1 (en) * 2015-09-16 2017-03-16 Apple Inc. Earbuds with biometric sen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2059A (en) * 1995-02-24 1997-11-25 Kruger; Frederick M. Two active element in-the-ear microphone system
US20080205679A1 (en) * 2005-07-18 2008-08-28 Darbut Alexander L In-Ear Auditory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US8194911B2 (en) * 2007-03-27 2012-06-05 Logitech International, S.A. Earphone integrated eartip
US8879763B2 (en) * 2008-12-31 2014-11-04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user activities from within a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using a vibration sensor
EP3357419A1 (en) * 2009-02-25 2018-08-08 Valencell, Inc. Light-guiding devices and monitoring devices incorporating same
WO2010120243A1 (en) 2009-04-17 2010-10-21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Hearing aid with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ng circuitry
WO2011000375A1 (en) * 2009-07-02 2011-01-06 Widex A/S An ear plug with surface electrodes
US8116502B2 (en) * 2009-09-08 2012-02-14 Logitech International, S.A. In-ear monitor with concentric sound bore configuration
US20110069852A1 (en) * 2009-09-23 2011-03-24 Georg-Erwin Arndt Hearing Aid
CN103313653B (zh) * 2011-01-20 2017-05-10 T&W工程公司 具有电极验证的个人eeg监测装置
WO2013156539A1 (en) 2012-04-17 2013-10-24 Stmicroelectronics S.R.L. Assembly of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device including a mems acoustic transducer
DK2699021T3 (en) * 2012-08-13 2016-09-26 Starkey Lab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f-voice detection in a hearing-aid
US9426587B2 (en) 2013-01-24 2016-08-23 Sonion Nederland B.V. Electronics in a receiver-in-canal module
DE102014203881A1 (de) 2014-03-04 2015-09-10 Robert Bosch Gmbh Bauteil mit Mikrofon- und Mediensensorfunktion
JP6224526B2 (ja) * 2014-05-28 2017-11-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US10057675B2 (en) * 2015-07-29 2018-08-21 Bose Corporation Integration of sensors into earphones
EP3169082A1 (en) 2015-10-20 2017-05-17 Sonion Nederland B.V. Microphone assembly with suppressed frequency response
WO2017118878A1 (en) 2016-01-07 2017-07-13 Sonova Ag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transducers and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s with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572A (zh) * 2012-09-25 2014-03-26 Gn瑞声达A/S 用于提供电话信号的助听器
CN10446964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奥迪康有限公司 包括输入变换器系统的助听装置
WO2016038887A1 (ja) * 2014-09-08 2016-03-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US20170078781A1 (en) * 2015-09-16 2017-03-16 Apple Inc. Earbuds with biometric sensing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2500A (zh) * 2021-03-24 2021-11-09 株式会社未来 输出光和声音的耳机
CN113632500B (zh) * 2021-03-24 2022-10-18 株式会社未来 输出光和声音的耳机
CN115243180A (zh) * 2022-07-21 2022-10-2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类脑助听方法、装置、助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CN115243180B (zh) * 2022-07-21 2024-05-1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类脑助听方法、装置、助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56282A1 (en) 2022-08-11
US11653145B2 (en) 2023-05-16
US20210105558A1 (en) 2021-04-08
US20230262379A1 (en) 2023-08-17
US10911867B2 (en) 2021-02-02
US20190253793A1 (en) 2019-08-15
US11350211B2 (en) 2022-05-31
EP3525490A1 (en) 2019-08-14
CN110166916B (zh) 2022-05-24
CN114827860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6916A (zh) 耳内式助听器装置、助听器及电声变换器
US20240121548A1 (en) Stand-alone multifunctional earphone for sports activities
US20210076138A1 (en) Multifunctional earphone system for sports activities
US11395076B2 (en) Health monitoring with ear-wearable devic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US11223915B2 (en) Detecting user's eye movement using sensors in hearing instruments
US20170289704A1 (en) Hearing device and monitoring system thereof
US20180263562A1 (en) Hear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a health related parameter
US20180271710A1 (en) Wireless earpiece for tinnitus therapy
JP2008136556A (ja) イヤホン装置
JP2013150660A (ja) 睡眠センサ
CN111669691A (zh) 包括传感器配置检测器的听力装置
US11911163B2 (en) Wireless earpiece with transcranial stimulation
US20120243714A9 (en) Microphone placement for oral applications
US20220345836A1 (en) Health monitoring with ear-wearable devic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EP4027658A1 (en) A hearing aid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ensors for biometrical measurements
US20230148963A1 (en) Multi-body earpiece
US11998354B2 (en) Hearing aid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ensors for biometrical measurements
US20240015450A1 (en) Method of separating ear canal wall movement information from sensor data generated in a hearing device
CN116269359B (zh) 一种用于耳鸣的诊断治疗装置
JP6471391B2 (ja) Mri用通話装置
EP4230113A1 (e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hearing capacity of a person
US2022038604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ssessing insertion position of hearing instru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