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6261A - 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6261A
CN110166261A CN201910355526.4A CN201910355526A CN110166261A CN 110166261 A CN110166261 A CN 110166261A CN 201910355526 A CN201910355526 A CN 201910355526A CN 110166261 A CN110166261 A CN 110166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o
transferred
block chain
perso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55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
黄庆财
王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55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6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6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9Keeping log of transactions for guaranteeing non-repudiation of a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adapted to provide push services, e.g. data channel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提交的任务内容,并将所述任务内容登记在全网区块链中进行广播;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候选人员;将所述候选人员推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从所述候选人员中确定目标人员;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还公开了相应地设备。本申请基于DAO实现对任务的无中心化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将各方资源整合,并利用整合后的资源运行任务。传统方法在运行任务时,由任务负责人管控整个任务,其中,包括资金的管理,然而任务中的其他人员无法实时获知整个任务的资金流向及变动,这将给任务中的其他人员的利益保障带来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设备,以实现对任务的管理。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提交的任务内容,并将所述任务内容登记在全网区块链中进行广播;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候选人员;将所述候选人员推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从所述候选人员中确定目标人员;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任务内容包括第一数据转移请求;所述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任务内容包括数据需求;所述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并将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登记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播;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二目标转移数据;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转移请求或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包括:所需数据的总数量、发送数据的最低数量、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终端包括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所述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或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权重;根据所述人员需求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第二权重;按所述第一权重以及所述第二权重对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进行划分,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所述用户终端,并将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之后,所述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DAO发送的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区块链中进行广播;按所述数据转移请求中的数据转移规则将所述目标数据中的预定数量的数据作为所述待转移数据。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人员需求包括:所需技能、所需经验、所需人员的数量、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提交的任务内容,并将所述任务内容登记在全网区块链中进行广播;分析单元,用于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候选人员;推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候选人员推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从所述候选人员中确定目标人员;数据转移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任务内容包括第一数据转移请求;所述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所述区块链节点设备还包括: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一目标转移数据;所述推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任务内容包括数据需求;所述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所述区块链节点设备还包括:所述分析单元,还用于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并将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登记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二目标转移数据;所述推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转移请求或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包括:所需数据的总数量、发送数据的最低数量、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终端包括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数据转移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或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据以及所述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权重;以及根据所述人员需求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第二权重;以及按所述第一权重以及所述第二权重对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进行划分,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以及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所述用户终端,并将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之后,所述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之前,所述区块链节点设备还包括: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DAO发送的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区块链中进行广播;所述数据转移单元,还用于按所述数据转移请求中的数据转移规则将所述目标数据中的预定数量的数据作为所述待转移数据。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人员需求包括:所需技能、所需经验、所需人员的数量、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的可执行计算程序,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的计算程序,所述可执行的计算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DAO管理任务,整个管理过程所产生的数据均发布于DAO的区块链上,DAO内的任何成员都可获知整个任务的数据的变化,以及任务的执行进度,使整个任务的管理透明化。且基于区块链上的数据的不可篡改的性质,可提高整个任务产生的数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网区块链以及DAO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任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网区块链以及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的示意图,全网区块链50包含多个区块链节点设备30以及DAO40,其中,DAO40中包含多个区块链节点设备30,且DAO40可与全网区块链50上的其他区块链节点设备30连接。目标人员的终端10和用户终端2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目标人员的终端10和用户终端20可以作为区块链节点设备连入全网区块链50,也可以通过区块链节点设备30连入全网区块链,即目标人员的终端10和用户终端20与区块链节点设备30相连,本申请对目标人员的终端10和用户终端20连入全网区块链50的方式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01、接收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提交的任务内容,并将所述任务内容登记在全网区块链中进行广播。
本申请实施例中,DAO是通过一系列公开公正的规则,可以在无人干预和管理的情况下自主运行的组织机构。这些规则往往会以开源软件的形式出现,每个人可以通过购买股份或者提供服务的形式获得股份来成为公司的股东。机构的股东将可以分享机构的收益,参与机构成长,并且参与机构的运营。DAO为基于区块链实现的(下文将称为DAO的区块链),即DAO中的每个成员都通过相应的设备在区块链上上链,且DAO的数据对DAO的区块链上的任何设备都是公开的,且DAO可以以自身的名义与全网区块链上的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举例来说,A公司通过区块链创建了相应的DAO,其中,DAO的区块链上的设备与A公司的成员一一对应,A公司可通过DAO的区块链进行内部管理,如:事项通知、事项决策等等。此外,A公司还可以DAO的名义向全网区块链发布信息,如:A公司以DAO的名义向全网区块链发布招聘信息,全网区块链上的任何设备均可根据A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通过全网区块链向DAO(即A公司)发送应聘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内容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项,如:开发一个软件产品,或者执行车辆远程诊断。也可以是网络上的虚拟事项,如:提供5个虚拟代币,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DAO的区块链属于全网区块链,例如:可以将DAO看成是一个微信群,而全网区块链则是整个互联网。
DAO以自身的名义将任务内容提交至全网区块链,即将该任务内容登记在全网区块链,并向全网区块链上的所有设备广播该任务内容,以使区块链网络上的设备都能接收到该任务发起者上传的任务内容,这样,区块链网络上的设备的用户在对该任务感兴趣的情况下,可继续关注该任务,并通过区块链网络参与该任务。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任务内容可以是软件开发项目,任务内容包括该项目的说明书,该向某的立项文档,相关市场分析文档,竞争产品分析文档等资料等等。
可选地,在DAO将任务内容提交至全网区块链之前,DAO可通过DAO的区块链对该任务内容决策是否将该任务内容提交至全网区块链。
202、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候选人员。
如上所述,全网区块链上的任意一个设备(用户)均可通过区块链网络向DAO提交应聘请求,区块链节点设备在接收到提交的应聘请求后,可调用智能合约对所人员需求以及接收到的应聘请求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候选人员。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智能合约首先对人员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如:分析结果显示DAO发送的人员需求对应聘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为2年或2年以上,智能合约将工作经验在2年及2年以上的应聘人员筛选出来,作为第一候选人员集合。此外,智能合约还将应聘人员擅长的技术领域与人员需求中的擅长的技术领域一致的应聘人员集合作为第二候选人员集合。需要理解的是,确定第一候选技师集合和确定第二候选技师集合之间并无明确先后顺序,可以是先确定第一候选人员集合,再确定第二候选人员集合,也可以是先确定第二候选人员集合,再确定第一候选人员集合,还可以是同时确定第一候选人员集合和第二候选人员集合。再将既属于第一候选人员集合的人员又属于第二候选人员集合的人员作为候选人员。
203、将所述候选人员推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从所述候选人员中确定目标人员。
需要理解的是,202得到的候选人员可能有多个,在确定候选人员后,区块链节点设备将候选人员的信息推送至DAO,其中,候选人员的信息包括:候选人员的账户名,候选人员的工作经验,候选人员的擅长的技术领域等等。
可选的,DAO在接收到区块链节点设备发送候选人员的信息后,可在DAO的区块链上发起决策议题,以从候选人员中确定目标人员。
可选的,在确定目标人员后,可想目标人员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提示已被选为该项目的目标人员,以及具体角色和具体任务。
204、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终端包括用户终端以及目标人员的终端,即根据数据转移请求向DAO转移过数据的用户,以及满足人员需求的目标人员。待转移数据则是需要转移至目标终端的数据。
可选的,目标人员执行任务内容中的任务,并将任务的执行进度实时上传至DAO的区块链,使DAO内的成员以及向DAO转移过数据的用户获知任务执行情况。
由于目标人员执行任务内容中的任务将获得数据增长(如:积分收益,代币收益等等),这部分收益由该任务的发起者DAO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再根据任务内容中的数据转移规则确定需要转移给目标终端的数据的数量,即从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条件可以是将待转移数据均分至用户终端以及目标人员终端。也可以是将待转移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均分至用户终端以及目标人员终端,而待转移数据中未被转移至目标终端的数据将作为奖励转移至区块链节点设备的账户中。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DAO管理任务,整个管理过程所产生的数据均发布于DAO的区块链上,DAO内的任何成员都可获知整个任务的数据的变化,以及任务的执行进度,使整个任务的管理透明化。且基于区块链上的数据的不可篡改的性质,可提高整个任务产生的数据的可靠性。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任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01、接收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提交的任务内容,并将所述任务内容登记在全网区块链中进行广播。
可选的,在调用智能合约对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之前,还可根据任务内容确定人员需求,以将任务内容中的任务分配给相应的人员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两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用于根据任务内容确定人员需求。
请参见302至304,该种实现方式根据任务内容中的第一数据转移请求确定人员需求。
302、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一目标转移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机、车载终端、OBD设备、可穿戴设备。其中,用户终端为全网区块链上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可以是区块链中的积分,也可以是区块链中的代币。相应的,第一数据转移请求可以是积分转移请求,也可以是代币转移请求。第一数据转移请求包括:所需数据的总数量、发送数据的最低数量、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
举例来说,第一数据转移请求为积分转移请求,具体包括:所需积分的总数量、单个每个设备(用户)提供的积分的最低数量(即若接收DAO发起的数据转移请求,则最少需要向DAO提供最低数量的积分)、向DAO提供的每一分(积分)对应的权重。需要理解的是,该权重可用于后续“分红”,如:DAO通过第一数据转移请求获得的积分获得了更多的积分(将此部分积分称为获益积分),则向DAO提供过积分的设备均可从获益积分中获得积分,而从获益积分中获得的积分的数量则可根据向DAO提供的每一分(积分)对应的权重以及向DAO提供的积分的数量确定。
举例来说(例1),任务内容为软件开发项目,但由于该项目所需的项目经费较多,DAO通过区块链网络向全网区块链上的所有设备(用户)发起众筹请求(即第一数据转移请求),众筹的金额为100万个代币,最低众筹额为1万个代币,每1万个代币对应的权重为2%。张三觉得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前景不错,决定接受DAO发起的众筹请求,并向DAO的账户(即DAO在全网区块链上的账户)转账10万个代币(即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则张三通过用户终端向区块链节点设备发送10万个代币,即从张三的账户中向区块链节点设备发送10万个代币。
需要理解的是,接收DAO的第一数据转移请求并向DAO转移数据的用户终端可以是任意数量的,即全网区块链上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均可向DAO转移数据。
303、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
具体的,将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DAO,即将第一目标转移数据转移至DAO的账户中,完成将目标转移数据从用户的账户中转移至DAO的账户中。
如上所述,任务内容可以是项目,项目的运作中的相关工作需要相应的人员去完成,因此,DAO在获得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后,可根据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人员需求。
接着例1继续举例(例2),DAO获得张三发送的10万个代币(即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则将这10万个代币作为招聘人员的资金,并制定相应的人员需求,如:2名前端研发人员,每人每月0.7万代币,1名后端研发人员,每月0.7万代币,1名产品经理1.2万代币。
DAO在接收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后,可将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DAO的区块链,使DAO的区块链上的所有设备都能获知该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
接着例2继续举例(例3),将获得的10万个代币的来源(张三发送的),数量(10万个)登记在DAO区块链上,以便DAO区块链上的设备能掌握该10万个代币的状况。
304、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本申请实施例中,人员需求包括:所需技能、所需经验、所需人员的数量、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接着例2继续举例(例4),对前端研发人员的技能要求为:熟练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5,所需经验为:至少2年,所需人员的数量为:2个,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为:HTML5。
如303所述,DAO根据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制定人员需求,并将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区块链上进行广播,以使全网区块链上的任意一个设备都能获知该人员需求,有兴趣的设备(用户)可通过区块链向DAO提交应聘请求。
302至30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AO根据任务内容制定数据转移请求(即第一数据转移请求),并根据获得的目标转移数据(即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制定人员需求的实现方式。可选的,还可通过智能合约根据任务内容制定数据转移请求(即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并根据获得的第二目标转移数据制定人员需求。其中,智能合约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
请参见305至308,该种实现方式基于智能合约对任务内容中的数据需求的分析确定人员需求。
305、调用智能合约对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并将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登记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上述数据需求属于任务内容,数据需求可以是执行任务内容中的任务所需的数据,例如: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所需的训练数据集,又例如:对完成任务内容中的每一项任务所需的积分。
区块链节点设备在接收到任务内容后,可调用智能合约对数据需求进行分析,进而得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并将第二数据转移请求登记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306、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二目标转移数据。
307、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
308、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需要理解的是,与302至304确定人员需求的实现方式相比,在该种通过智能合约对数据需求进行分析确定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并根据第二数据转移请求确定第二目标转移数据,进而确定人员需求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数据转移请求是通过智能合约对任务内容中的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的,而不是任务内容中预设的(即第一数据转移请求是任务内容中预设的)。但后续根据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得到人员需求的实现方式与根据第一数据转移请求得到人员需求的实现方式中相同,因此,306至308的实现方式可参见302至304的实现方式,此处将不再赘述。
基于306至308的可能实现的方式,举例来说(例5),DAO提交的任务内容为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该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中包括经费预算(即数据需求),区块链节点设备在接收到该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后,调用智能合约对经费预算(即数据需求)进行分析,确定第二数据转移请求为100万个代币,并将第二数据转移请求登记在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李四在觉得该软件开发项目前景不错,通过终端(即用户终端)从自己的账户向DAO的账户中转入了20万个代币(即第二目标数据),DAO在接收到这20万个代币后,将转账人(李四)以及转账数额(20万个代币)登记在DAO的区块链,以使DAO内所有成员能及时获知该转账信息。DAO再根据第二目标数据确定人员需求,如对后端研发人员的技能要求为:熟练使用爪哇(Java)语言,所需经验为:至少3年,所需人员的数量为:2个,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为:Java。最后将该技能要求作为人员需求提交至区块链脸节点设备,并登记在全网区块链进行广播,以使有兴趣加入该软件开项目的用户获知该人员需求信息。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数据转移数据请求以及第二数据转移请求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得到的数据转移请求,因此第一数据转移数据请求以及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均包括:所需数据的总数量、发送数据的最低数量、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同理,第一目标转移数据以及第二目标转移数据为基于第一数据转移请求以及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得到的目标转移数据。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302至304的实现方式或305至308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确定人员需求,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309、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候选人员。
请参见202,此处将不再赘述。
310、将所述候选人员推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从所述候选人员中确定目标人员。
请参见203,此处将不再赘述。
311、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
由于目标人员执行任务内容中的任务将获得数据增长(如:积分收益,代币收益等等),这部分收益由该任务的发起者DAO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再根据任务内容中的数据转移规则确定需要转移给目标终端的数据的数量,具体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DAO发送的目标数据,并将目标数据的数量登记在DAO区块链中进行广播;
按数据转移请求中的数据转移规则将目标数据中的预定数量的数据作为待转移数据。
接着例5继续举例(例6),该软件项目的收益为50万代币(即目标数据),按数据转移规则的规定,将这目标数据的60%作为待转移数据,即50万*60%=30万个代币作为待分账的金额。
在确定待转移数据后,根据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或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以及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用户终端的第一权重;根据人员需求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第二权重。
接着例4继续举例(例7),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为每1万个代币对应的权重为2%,张三向DAO转移了10万个代币,那么张三的权重为20%。此外,人员需求还包括设置了目标人员的权重,如给前端研发人员设置的权重为10%,给产品经理设置的权重为15%。
按所述第一权重以及所述第二权重对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进行划分,得到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以及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将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用户终端,并将第二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第二终端,并将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目标人员的终端。
接着例6和例7继续举例(例8),待分账的金额(即待转移数据的数量)为30万个代币,则需向张三发放30万*20%=6万个代币,并从DAO账户中扣除6万个代币转移至张三的账户;需向前端人员发放30万*10%=3万个代币,并从DAO账户中扣除3万个代币转移至张三的账户;需向产品经理发放30万*15%=4.5万个代币,并从DAO账户中扣除4.5万个代币转移至张三的账户。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DAO管理任务,整个管理过程所产生的数据均发布于DAO的区块链上,DAO内的任何成员都可获知整个任务的数据的变化,以及任务的执行进度,使整个任务的管理透明化。基于区块链上的数据的不可篡改的性质,可提高整个任务产生的数据的可靠性。此外,通过智能合约对任务内容进行分析,并依次进行后续任务管理的事项,可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任务管理的效率。最后通过权重确定每个目标终端的待转移数据量,并将待转移数据量转移至相应的目标终端的用户的账户,可提高目标终端的用户参与该任务的积极性,且基于DAO的区块链实现该数据转移,可提供数据转移的公正性。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1包括:接收单元11、分析单元12、推送单元13以及数据转移单元14。其中:
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提交的任务内容,并将所述任务内容登记在全网区块链中进行广播;
分析单元12,用于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候选人员;
推送单元13,用于将所述候选人员推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从所述候选人员中确定目标人员;
数据转移单元14,用于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任务内容包括第一数据转移请求;所述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所述区块链节点设备1还包括:所述接收单元11,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一目标转移数据;所述推送单元13,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所述接收单元14,还用于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任务内容包括数据需求;所述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所述区块链节点设备1还包括:所述分析单元12,还用于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并将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登记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播;所述接收单元11,还用于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二目标转移数据;所述推送单元13,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所述接收单元11,还用于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转移请求或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包括:所需数据的总数量、发送数据的最低数量、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终端包括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数据转移单元14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或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据以及所述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权重;以及根据所述人员需求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第二权重;以及按所述第一权重以及所述第二权重对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进行划分,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以及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所述用户终端,并将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之后,所述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之前,所述区块链节点设备1还包括:所述接收单元11,还用于接收所述DAO发送的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区块链中进行广播;所述数据转移单元14,还用于按所述数据转移请求中的数据转移规则将所述目标数据中的预定数量的数据作为所述待转移数据。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人员需求包括:所需技能、所需经验、所需人员的数量、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2包括处理器21,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22、输出装置23和存储器24。该输入装置22、输出装置23、存储器24和处理器21之间通过总线相互连接。
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数据和/或信号,以及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数据和/或信号。输出装置和输入装置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器件。
处理器可以包括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存储器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处理器用于调用该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提交的任务内容,并将所述任务内容登记在全网区块链中进行广播;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候选人员;将所述候选人员推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从所述候选人员中确定目标人员;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任务内容包括第一数据转移请求;所述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步骤: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任务内容包括数据需求;
所述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步骤: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并将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登记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播;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二目标转移数据;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转移请求或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包括:所需数据的总数量、发送数据的最低数量、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目标终端包括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或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据以及所述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权重;根据所述人员需求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第二权重;按所述第一权重以及所述第二权重对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进行划分,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所述用户终端,并将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之后,所述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之前,具体包括:接收所述DAO发送的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区块链中进行广播;按所述数据转移请求中的数据转移规则将所述目标数据中的预定数量的数据作为所述待转移数据。
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人员需求包括:所需技能、所需经验、所需人员的数量、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图5仅仅示出了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区块链节点设备还可以分别包含必要的其他元件,包含但不限于任意数量的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区块链节点设备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0)

1.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提交的任务内容,并将所述任务内容登记在全网区块链中进行广播;
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候选人员;
将所述候选人员推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从所述候选人员中确定目标人员;
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内容包括第一数据转移请求;
所述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一目标转移数据;
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
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内容包括数据需求;
所述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得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并将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登记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接收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发送的第二目标转移数据;
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发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确定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的区块链;
接收所述DAO发送的所述人员需求,并将所述人员需求登记在所述全网区块链上进行广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转移请求或所述第二数据转移请求包括:所需数据的总数量、发送数据的最低数量、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终端包括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
所述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或第二目标转移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数据的数量与权重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权重;
根据所述人员需求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第二权重;
按所述第一权重以及所述第二权重对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进行划分,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
将所述用户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所述用户终端,并将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的待转移数据的数量转移至所述目标人员的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之后,所述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DAO发送的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的数量登记在所述DAO区块链中进行广播;
按所述数据转移请求中的数据转移规则将所述目标数据中的预定数量的数据作为所述待转移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5、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需求包括:所需技能、所需经验、所需人员的数量、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8.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提交的任务内容,并将所述任务内容登记在全网区块链中进行广播;
分析单元,用于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人员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候选人员;
推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候选人员推送至所述DAO,以使所述DAO从所述候选人员中确定目标人员;
数据转移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人员完成所述任务内容中的任务的情况下,从所述DAO的账户中扣除待转移数据,并将所述待转移数据按预定条件转移至目标终端。
9.一种区块链节点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的可执行计算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的计算程序,所述可执行的计算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355526.4A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Pending CN110166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5526.4A CN110166261A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5526.4A CN110166261A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261A true CN110166261A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33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5526.4A Pending CN110166261A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62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4008A (zh) * 2019-09-13 2020-03-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酬劳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72543A (zh) * 2021-07-20 2021-10-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就业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5070A (zh) * 2018-05-22 2018-11-06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5774A (zh) * 2018-07-18 2018-12-1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网络的激励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4330A (zh) * 2018-07-19 2018-12-21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服务交易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9021312A1 (en) * 2017-07-26 2019-01-31 Capitaworld Platform Private Limited AUTOMATED LOAN PAYMENT PROBABILITY PREDICTION PREDI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1312A1 (en) * 2017-07-26 2019-01-31 Capitaworld Platform Private Limited AUTOMATED LOAN PAYMENT PROBABILITY PREDICTION PREDI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765070A (zh) * 2018-05-22 2018-11-06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提供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5774A (zh) * 2018-07-18 2018-12-1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网络的激励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4330A (zh) * 2018-07-19 2018-12-21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服务交易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冷杰武等: "区块链技术驱动的产消者自组织产品制造社群构建",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4008A (zh) * 2019-09-13 2020-03-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酬劳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72543A (zh) * 2021-07-20 2021-10-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就业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9684A (zh) 用于生成信息预测模型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47214B (zh) 基于电子书的群组阅读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817813B2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CN106097044A (zh) 一种数据推荐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9063049B (zh) 一种区块链网络的账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157808A1 (zh) 互联网征信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9166027A (zh) 一种借款合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33408A (zh)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9447783A (zh) 授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17138A (zh) 智能合约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25311B2 (en) Systems and computer-implemented processes for analyzing and 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switching accounts
CN112017042A (zh) 基于tweedie分布的资源配额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166261A (zh) 一种任务管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设备
AU2020419020A1 (en) Creating predictor variables for prediction models from unstructured data us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N110751549A (zh) 逾期金融贷款的催收管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647064A (zh) 操作路径导航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78632A (zh) 终端应用的行为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569162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86954A1 (en) Bayesian modeling for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from dynamic data sources
Chauhan et al. Probabilistic optimized kernel naive Bayesian cloud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
CN108509259A (zh) 获取多方数据源的方法以及风控系统
US20230027919A1 (en) Metho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recordable medium for database construction
Chang et al.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ore consolidation–Investing in greater efficiency
CN113222300B (zh) 产品改造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以及设备
CN113572802B (zh) 对象流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