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5896A - 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65896A CN110165896A CN201910362237.7A CN201910362237A CN110165896A CN 110165896 A CN110165896 A CN 110165896A CN 201910362237 A CN201910362237 A CN 201910362237A CN 110165896 A CN110165896 A CN 1101658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ormer
- terminal
- series
- submodule
- commut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at least two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switches on the input side, e.g. "double forward" or "double (switched) flyback" convert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H02M1/0054—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 H02M1/0058—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by employing soft switching techniques, i.e. commutation of transistors when applied voltage is zero or when current flow is zero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变压器包括M个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直流变压器单元,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中压直流侧输入端口串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中压直流侧端口,低压直流侧输出端口并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低压直流侧端口;各直流变压器单元间的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相互独立;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均包含N个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子模块,N≥3;各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Cini串联组成该单元的中压直流侧输入端口,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组成该单元的低压直流侧输出端口。该变压器通过控制各子模块内变压器原副边桥臂间的移相角可实现功率在中压直流侧与低压直流侧间的双向传输,实现所有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压直流配电网的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直流负荷的增多,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直流变压器作为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目前,直流变压器一般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结构,以减小中压直流侧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与低压直流侧开关器件的电流应力。同时,模块化的构造提高了直流变压器的可靠性与故障冗余性能。但受限于目前的半导体器件耐压水平与成本考虑,直流变压器的每个子模块的输入电压有限,使得直流变压器所使用的模块数量增多。进一步地,开关器件与高频变压器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从而导致直流变压器的功率密度难以进一步提高。如何在不增加器件耐压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子模块拓扑结构,减少直流变压器模块数量,提升直流变压器功率密度成为了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中压直流配电网的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通过对直流变压器子模块拓扑结构进行改进,提升直流变压器单个子模块输入电压,从而减少直流变压器模块数量,提升装置功率密度。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包括M个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直流变压器单元,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中压直流侧输入端口串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中压直流侧端口,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低压直流侧输出端口并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低压直流侧端口,其中,各直流变压器单元间的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相互独立;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均包含N个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子模块,N≥3;N个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Cini串联组成该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中压直流侧输入端口,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组成该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低压直流侧输出端口。
可选的,子模块i在中压直流侧包含输入滤波电容Cin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一桥臂、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与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开关管Qi1与第二开关管Qi2串联组成第一桥臂后与输入滤波电容Cini并联,第一桥臂中间点与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串联后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1;在低压直流侧包含输出滤波电容Co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二桥臂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三开关管Qi3与第四开关管Qi4串联组成第二桥臂后与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第二桥臂中间点连接变压器副边绕组#is的端子Si1;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内N个子模块的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均绕制在同一个变压器磁芯上,且原边绕组的P12、P22、……、PN2端子相连接;副边绕组的S12、S22、……、SN2端子相连接,其中P12、P22、……、PN2、S12、S22、……、SN2端子为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
可选的,子模块i在中压直流侧包含输入滤波电容Cin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一桥臂、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与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开关管Qi1与第二开关管Qi2串联组成第一桥臂后与输入滤波电容Cini并联,第一桥臂中间点与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串联后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1;在低压直流侧包含输出滤波电容Co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二桥臂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三开关管Qi3与第四开关管Qi4串联组成第二桥臂后与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第二桥臂中间点连接变压器副边绕组#is的端子Si1;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内N个子模块的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均绕制在同一个变压器磁芯上,且原边绕组的P12、P22、……、PN2端子相连接;副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Si2端子连接S(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SN2连接端子S11,其中P12、P22、……、PN2、S12、S22、……、SN2端子为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
可选的,子模块i在中压直流侧包含输入滤波电容Cin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一桥臂、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与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开关管Qi1与第二开关管Qi2串联组成第一桥臂后与输入滤波电容Cini并联,第一桥臂中间点与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串联后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1;在低压直流侧包含输出滤波电容Co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二桥臂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三开关管Qi3与第四开关管Qi4串联组成第二桥臂后与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第二桥臂中间点连接变压器副边绕组#is的端子Si1;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内N个子模块的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均绕制在同一个变压器磁芯上,且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Pi2端子连接P(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PN2连接端子P11;副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Si2端子连接S(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SN2连接端子S11,其中P12、P22、……、PN2、S12、S22、……、SN2端子为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
可选的,子模块i在中压直流侧包含输入滤波电容Cin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一桥臂、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与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开关管Qi1与第二开关管Qi2串联组成第一桥臂后与输入滤波电容Cini并联,第一桥臂中间点与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串联后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1;在低压直流侧包含输出滤波电容Co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二桥臂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三开关管Qi3与第四开关管Qi4串联组成第二桥臂后与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第二桥臂中间点连接变压器副边绕组#is的端子Si1;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内N个子模块的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均绕制在同一个变压器磁芯上,且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Pi2端子连接P(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PN2连接端子P11;副边绕组的S12、S22、……、SN2端子相连接,其中P12、P22、……、PN2、S12、S22、……、SN2端子为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包括M个输入串联输出串联的直流变压器单元,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输入端口串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输入端口,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输出端口串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输出端口,其中,第1-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间的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相互独立;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均包含N个输入串联、输出串联的子模块,N≥3;N个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Cini串联组成该直流变压器单元的输入端口,输出滤波电容Coi串联组成该直流变压器单元的输出端口。
可选的,子模块i在输入侧包含输入滤波电容Cin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一桥臂、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与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开关管Qi1与第二开关管Qi2串联组成第一桥臂后与输入滤波电容Cini并联,第一桥臂中间点与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串联后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1;在输出侧包含输出滤波电容Co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二桥臂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三开关管Qi3与第四开关管Qi4串联组成第二桥臂后与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第二桥臂中间点连接变压器副边绕组#is的端子Si1;各模块内N个子模块的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均绕制在同一个变压器磁芯上,各子模块变压器原边与副边绕组端子的连接方式为:(1)原边绕组的P12、P22、……、PN2端子相连接;副边绕组的S12、S22、……、SN2端子相连接;或者,(2)原边绕组的P12、P22、……、PN2端子相连接;副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Si2端子连接S(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SN2连接端子S11;或者,(3)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Pi2端子连接P(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PN2连接端子P11;副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Si2端子连接S(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SN2连接端子S11;或者,(4)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Pi2端子连接P(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PN2连接端子P11;副边绕组的S12、S22、……、SN2端子相连接。其中,P12、P22、……、PN2、S12、S22、……、SN2端子为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第i子模块内,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均为50%,第二开关管驱动信号与第一开关管相反,第四开关管驱动信号与第三开关管相反;
(2)在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第i子模块内,采用移相控制策略,通过调节第一开关管与第三开关管驱动信号间的移相时间,控制功率传输方向与功率传输大小;
(3)在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内,各相邻子模块间采用固定移相方式,移相时间为Ts/N,其中Ts为开关周期,N为第j模块内的子模块个数;
(4)采样低压直流侧电压,与参考电压做差,该差值通过PI控制器后,得到整体移相时间;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ISOP均压均流策略,得到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基准移相时间;在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内,采样第i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Cini的电压,与N个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电压的平均值做差,差值经过PI控制器,得到每个子模块的补偿移相时间;将基准移相时间与补偿移相时间相加,得步骤(2)中所述的子模块内第一开关管与第三开关管驱动信号间的移相时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直流变压器子模块拓扑结构进行改进,提升直流变压器单个子模块输入电压,从而减少直流变压器模块数量,提升装置功率密度。同时,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中,所有开关器件均可实现零电压开通,有助于减少开关损耗,提升直流变压器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拓扑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包含3个子模块的直流变压器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4是包含3个子模块的直流变压器模块的开关管驱动波形;
图5是包含3个子模块的直流变压器模块主要工作波形;
图6是采用变压器原边绕组同名端相连接,副边绕组异名端顺序连接方式的直流变压器电路原理图;
图7是采用变压器原边绕组异名端顺序连接,副边绕组异名端顺序连接方式的的直流变压器电路原理图;
图8是采用变压器原边绕组异名端顺序连接,副边绕组同名端相连接方式的的直流变压器电路原理图;
图9是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输入串联输出串联型直流变压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更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如图1所示,该直流变压器拓扑由M个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直流变压器单元组成,各直流变压器单元中又包含N(N≥3)个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子模块,其中每个子模块在中压直流侧包含一个输入滤波电容Cini、一个由开两个关管串联组成的桥臂,一个传输电感Lsi,一个隔直电容Cdi与变压器原边绕组。在低压直流侧包含一个输出滤波电容Coi,一个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桥臂与变压器副边绕组。
在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第i个子模块中,第一开关管Qi1与第二开关管Qi2串联组成第一桥臂后与输入滤波电容Cini并联,第一桥臂中间点与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串联后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1。第三开关管Qi3与第四开关管Qi4串联组成第二桥臂后与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第二桥臂中间点连接变压器副边绕组#is的端子Si1,其中变压器原边绕组端子Pi1与副边绕组端子Si1为同名端。
将N个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Cini串联组成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中压直流侧输入端口,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组成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低压直流侧输出端口。将N个子模块中的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2(i=1、2、……、N)相连接,副边绕组的#is的端子Si2(i=1、2、……、N)相连接。且N个子模块中的所有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共用一个变压器磁芯。
将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中压直流侧输入端口串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中压直流侧端口,将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低压直流侧输出端口并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低压直流侧端口。其中,第1-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间的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相互独立。
与上述相对应,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本发明所述的直流变压器拓扑结构的控制方法,以实现直流变压器的功率双向传输,控制低压直流侧电压或电流等需求。如图2所示,采样低压直流侧电压vLV(或电流iLV)作为控制对象,与电压给定值Vref(或电流给定值Iref)比较做差,通过PI控制器后,得到整体移相时间;同时分别采样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中压直流侧电压vSMj(j=1,2,……,M),与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中压直流侧电压的平均值vSM_ave比较做差,差值通过PI控制器,可分别得到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补偿移相时间。将整体移相时间与补偿移相时间相加,作为每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基准移相时间(j=1,2,……,M)。也可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系统中的其他均压均流策略生成每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基准移相时间(j=1,2,……,M),如双环均压策略、主从控制策略等。
在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内,采样每个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Cini(i=1,2,……,N)的电压vCini(i=1,2,……,N),与该直流变压器单元内N个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电压的平均值vCin_ave做差,差值经过PI控制器,得到每个子模块的补偿移相时间。将直流变压器单元基准移相时间(j=1,,……,M)与各子模块补偿移相时间相加,可分别得到每个子模块内第一开关管与第三开关管驱动信号间的移相时间(i=1,2,……,N)。为产生各开关管驱动波形。在每个子模块内,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占空设置为50%,第二开关管驱动信号与第一开关管相反,第四开关管驱动信号与第三开关管相反,第一开关管与第三开关管驱动信号间设置移相时间为在每个直流变压器单元内,各相邻子模块间采用固定移相方式,移相时间为Ts/N,其中Ts为开关周期,N为每个模块内的子模块个数,即第i子模块中第一开关管Qi1的驱动信号相对于第(i-1)子模块中的第一开关管Q(i-1)1的驱动信号滞后Ts/N。
进一步地,为说明本发明的直流变压器模块内工作方式,给出了一个直流变压器单元工作实例。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该直流变压器单元由3个子模块组成。开关管驱动波形如图4所示,子模块1的第一开关管Q11与第三开关管Q13驱动信号间移相时间为子模块2的第一开关管Q21与第三开关管Q23驱动信号间移相时间为子模块3的第一开关管Q31与第三开关管Q33驱动信号间移相时间为子模块2的第一开关管Q21驱动信号相对于子模块1的第一开关管Q11滞后Ts/3,子模块3的第一开关管Q31驱动信号相对于子模块2的第一开关管Q21滞后Ts/3。相应的,子模块2的第三开关管Q23驱动信号相对于子模块1的第三开关管Q13滞后Ts/3,子模块3的第三开关管Q33驱动信号相对于子模块2的第三开关管Q23滞后Ts/3。图5给出了该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主要工作波形,子模块1中经隔直电容Cd1后的电压vAO与变压器原边电压vp1包含4个电平,3个子模块中的变压器原边电流分别滞后Ts/3。并且,在子模块1的第一开关管Q11开通前,电流ip1为负,因此子模块1的第一开关管Q11可实现零电压开通。同样地,对于其他所有开关管,均实现了零电压开通。
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拓扑及控制方法,增加了直流变压器单一单元的输入电压,有助于减少直流变压器单元个数,提升装置功率密度。同时,该直流变压器实现了所有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有助于降低开关器件开关损耗,提升直流变压器传输效率。
对于直流变压器单元内部的多绕组高频变压器,除图1外,各子模块变压器原边与副边绕组端子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其他方式:(1)如图6所示,原边绕组的P12、P22、……、PN2端子相连接;副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Si2端子连接S(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SN2连接端子S11;(2)如图7所示,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Pi2端子连接P(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PN2连接端子P11;副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Si2端子连接S(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SN2连接端子S11;(3)如图8所示,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Pi2端子连接P(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PN2连接端子P11;副边绕组的S12、S22、……、SN2端子相连接。其中,P12、P22、……、PN2、S12、S22、……、SN2端子为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
除了上述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直流变压器,还可以将直流变压器单元的输入端口串联,输出端口串联,组成如图9所示的输入串联、输出串联型直流变压器拓扑,其各子模块连接关系和子模块结构与图1中相同。并且,对于其中各直流变压器单元的多绕组高频变压器,可采用如图1、6、7、8中所示方式进行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直流变压器单元,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中压直流侧输入端口串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中压直流侧端口,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低压直流侧输出端口并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低压直流侧端口,其中,各直流变压器单元间的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相互独立;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均包含N个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子模块,N≥3;N个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Cini串联组成该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中压直流侧输入端口,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组成该直流变压器单元的低压直流侧输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子模块i在中压直流侧包含输入滤波电容Cin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一桥臂、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与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开关管Qi1与第二开关管Qi2串联组成第一桥臂后与输入滤波电容Cini并联,第一桥臂中间点与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串联后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1;在低压直流侧包含输出滤波电容Co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二桥臂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三开关管Qi3与第四开关管Qi4串联组成第二桥臂后与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第二桥臂中间点连接变压器副边绕组#is的端子Si1;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内N个子模块的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均绕制在同一个变压器磁芯上,且原边绕组的P12、P22、……、PN2端子相连接;副边绕组的S12、S22、……、SN2端子相连接,其中P12、P22、……、PN2、S12、S22、……、SN2端子为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子模块i在中压直流侧包含输入滤波电容Cin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一桥臂、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与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开关管Qi1与第二开关管Qi2串联组成第一桥臂后与输入滤波电容Cini并联,第一桥臂中间点与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串联后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1;在低压直流侧包含输出滤波电容Co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二桥臂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三开关管Qi3与第四开关管Qi4串联组成第二桥臂后与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第二桥臂中间点连接变压器副边绕组#is的端子Si1;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内N个子模块的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均绕制在同一个变压器磁芯上,且原边绕组的P12、P22、……、PN2端子相连接;副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Si2端子连接S(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SN2连接端子S11,其中P12、P22、……、PN2、S12、S22、……、SN2端子为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子模块i在中压直流侧包含输入滤波电容Cin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一桥臂、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与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开关管Qi1与第二开关管Qi2串联组成第一桥臂后与输入滤波电容Cini并联,第一桥臂中间点与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串联后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1;在低压直流侧包含输出滤波电容Co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二桥臂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三开关管Qi3与第四开关管Qi4串联组成第二桥臂后与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第二桥臂中间点连接变压器副边绕组#is的端子Si1;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内N个子模块的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均绕制在同一个变压器磁芯上,且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Pi2端子连接P(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PN2连接端子P11;副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Si2端子连接S(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SN2连接端子S11,其中P12、P22、……、PN2、S12、S22、……、SN2端子为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子模块i在中压直流侧包含输入滤波电容Cin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一桥臂、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与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开关管Qi1与第二开关管Qi2串联组成第一桥臂后与输入滤波电容Cini并联,第一桥臂中间点与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串联后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1;在低压直流侧包含输出滤波电容Co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二桥臂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三开关管Qi3与第四开关管Qi4串联组成第二桥臂后与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第二桥臂中间点连接变压器副边绕组#is的端子Si1;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内N个子模块的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均绕制在同一个变压器磁芯上,且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Pi2端子连接P(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PN2连接端子P11;副边绕组的S12、S22、……、SN2端子相连接,其中P12、P22、……、PN2、S12、S22、……、SN2端子为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
6.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输入串联输出串联的直流变压器单元,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输入端口串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输入端口,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输出端口串联组成直流变压器的输出端口,其中,第1-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间的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相互独立;各直流变压器单元均包含N个输入串联、输出串联的子模块,N≥3;N个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Cini串联组成该直流变压器单元的输入端口,输出滤波电容Coi串联组成该直流变压器单元的输出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子模块i在输入侧包含输入滤波电容Cin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一桥臂、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与和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开关管Qi1与第二开关管Qi2串联组成第一桥臂后与输入滤波电容Cini并联,第一桥臂中间点与传输电感Lsi、隔直电容Cdi串联后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ip的端子Pi1;在输出侧包含输出滤波电容Coi、由两个开关管串联组成的第二桥臂和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三开关管Qi3与第四开关管Qi4串联组成第二桥臂后与输出滤波电容Coi并联,第二桥臂中间点连接变压器副边绕组#is的端子Si1;各模块内N个子模块的变压器原副边绕组均绕制在同一个变压器磁芯上,各子模块变压器原边与副边绕组端子的连接方式为:(1)原边绕组的P12、P22、……、PN2端子相连接;副边绕组的S12、S22、……、SN2端子相连接;或者,(2)原边绕组的P12、P22、……、PN2端子相连接;副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Si2端子连接S(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SN2连接端子S11;或者,(3)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Pi2端子连接P(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PN2连接端子P11;副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Si2端子连接S(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SN2连接端子S11;或者,(4)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顺次连接,即Pi2端子连接P(i+1)1端子(i=1、2、……、N-1),最后端子PN2连接端子P11;副边绕组的S12、S22、……、SN2端子相连接。其中,P12、P22、……、PN2、S12、S22、……、SN2端子为多绕组变压器同名端。
8.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第i子模块内,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均为50%,第二开关管驱动信号与第一开关管相反,第四开关管驱动信号与第三开关管相反;
(2)在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第i子模块内,采用移相控制策略,通过调节第一开关管与第三开关管驱动信号间的移相时间,控制功率传输方向与功率传输大小;
(3)在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内,各相邻子模块间采用固定移相方式,移相时间为Ts/N,其中Ts为开关周期,N为第j模块内的子模块个数;
(4)采样低压直流侧电压,与参考电压做差,该差值通过PI控制器后,得到整体移相时间;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ISOP均压均流策略,得到M个直流变压器单元的基准移相时间;在第j个直流变压器单元内,采样第i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Cini的电压,与N个子模块的输入滤波电容电压的平均值做差,差值经过PI控制器,得到每个子模块的补偿移相时间;将基准移相时间与补偿移相时间相加,得步骤(2)中所述的子模块内第一开关管与第三开关管驱动信号间的移相时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62237.7A CN110165896B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62237.7A CN110165896B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65896A true CN110165896A (zh) | 2019-08-23 |
CN110165896B CN110165896B (zh) | 2020-05-05 |
Family
ID=67633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62237.7A Active CN110165896B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65896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2665A (zh) * | 2019-12-26 | 2020-04-28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相变压器的双向llc直流变压器子模块 |
CN112468009A (zh) * | 2020-11-12 | 2021-03-09 | 东南大学 | 一种mmc变流器拓扑结构 |
CN112865550A (zh) * | 2021-04-12 | 2021-05-28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054861A (zh) * | 2021-03-08 | 2021-06-29 | 东南大学 | 一种少模块数的串联mmc变流器拓扑结构 |
WO2022068531A1 (zh) * | 2020-09-30 | 2022-04-07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级联式多端口变换器及三相中压输入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21125A1 (en) * | 2001-07-16 | 2003-01-30 | Alfred-Christophe Rufer |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suitable in particular for DC plasma processing |
WO2009043257A1 (fr) * | 2007-09-26 | 2009-04-09 | Liebert Corporation | Module d'alimentation à large tension d'entrée |
CN101536297A (zh) * | 2006-09-21 | 2009-09-16 | 伊顿工业公司 | 开关式电源以及制造方法 |
CN204392098U (zh) * | 2015-03-03 | 2015-06-10 | 张良华 | 一种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应用系统 |
CN108233720A (zh) * | 2018-03-13 | 2018-06-29 | 厦门大学 | 基于半桥冗余的可容错运行全桥llc谐振变换器 |
CN108471238A (zh) * | 2018-03-21 | 2018-08-31 | 上海钧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变换器 |
-
2019
- 2019-04-30 CN CN201910362237.7A patent/CN1101658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21125A1 (en) * | 2001-07-16 | 2003-01-30 | Alfred-Christophe Rufer |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suitable in particular for DC plasma processing |
CN101536297A (zh) * | 2006-09-21 | 2009-09-16 | 伊顿工业公司 | 开关式电源以及制造方法 |
WO2009043257A1 (fr) * | 2007-09-26 | 2009-04-09 | Liebert Corporation | Module d'alimentation à large tension d'entrée |
CN204392098U (zh) * | 2015-03-03 | 2015-06-10 | 张良华 | 一种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应用系统 |
CN108233720A (zh) * | 2018-03-13 | 2018-06-29 | 厦门大学 | 基于半桥冗余的可容错运行全桥llc谐振变换器 |
CN108471238A (zh) * | 2018-03-21 | 2018-08-31 | 上海钧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变换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陈燕虎: "基于树型拓扑的缆系海底观测网供电接驳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2665A (zh) * | 2019-12-26 | 2020-04-28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相变压器的双向llc直流变压器子模块 |
WO2022068531A1 (zh) * | 2020-09-30 | 2022-04-07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级联式多端口变换器及三相中压输入系统 |
CN112468009A (zh) * | 2020-11-12 | 2021-03-09 | 东南大学 | 一种mmc变流器拓扑结构 |
CN113054861A (zh) * | 2021-03-08 | 2021-06-29 | 东南大学 | 一种少模块数的串联mmc变流器拓扑结构 |
CN112865550A (zh) * | 2021-04-12 | 2021-05-28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65896B (zh) | 2020-05-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65896A (zh) | 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的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 | |
CN108462397B (zh) | 一种混合调制隔离型三路输出dc-dc变换器 | |
CN107017781B (zh) | 非对称pwm控制的isop全桥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861546A (zh) | 一种具有真双极性直流输出能力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应用控制 | |
CN105337503B (zh) | 直流电压转换装置及适用于直流电压转换装置的箝位电路 | |
CN109698626A (zh) | 一种适用于中压直流配电网的组合式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936319A (zh) | 一种隔离型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 | |
CN102403906B (zh) | 升压变换器 | |
CN206379755U (zh) | 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装置 | |
CN109194130A (zh) | 一种单向直流电压变换装置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082665A (zh) | 一种基于集中式多相变压器的双向llc直流变压器子模块 | |
CN110289765A (zh) |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dab型直流变压器子模块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452091A (zh) | 一种三电平双端有源桥直流变换装置和控制方法 | |
JP2023525381A (ja) | カスケード型マルチポートコンバータ及び三相中電圧入力システム | |
CN111786566A (zh) | 用于充电桩宽电压范围输出的控制电路 | |
CN107546983B (zh) | 一种隔离型大功率高变比模块化双向直流变换器 | |
CN107086782A (zh) | 一种基于倍压单元的相数可调的高升压dc/dc变换器 | |
WO2019085140A1 (zh) | 一种磁集成混合式配电变压器 | |
CN107800292B (zh) | 串联能量存储装置的均压电路及含有该电路的均压系统 | |
CN106411120A (zh) | 一种开关组件及其应用、控制方法 | |
CN107819403A (zh) | 一种双极性软开关直流变压器 | |
CN113726173B (zh) | 一种多端口直流电力电子变压器 | |
CN113547945B (zh) | 基于导抗网络的带均压功能的电池充电装置及方法 | |
CN208571618U (zh) | 一种多绕组谐振独立电流控制的电池储能系统 | |
CN209072365U (zh) | 一种大电流大功率功率变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