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0330B - 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0330B
CN110160330B CN201810146152.0A CN201810146152A CN110160330B CN 110160330 B CN110160330 B CN 110160330B CN 201810146152 A CN201810146152 A CN 201810146152A CN 110160330 B CN110160330 B CN 110160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difference value
prese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61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0330A (zh
Inventor
李宗平
李曦
孙英
何璐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61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0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0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0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0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0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F26B23/04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electric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3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development of heat within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e.g. by fermentation or other microbiological action
    • F26B3/34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development of heat within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e.g. by fermentation or other microbiological action by using electrical effects
    • F26B3/347Electromagnetic heating, e.g. induction heating or heating using microwave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9/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 F26B9/0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at rest or with only local agitation; Domestic airing cupboards in stationary drums or chamber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微波干燥箱体(1),在所述微波干燥箱体(1)内设置有微波发生器(2)以及用于盛装烧结燃料的烧结燃料托盘(3),用于监测烧结燃料内部温度的内部温度传感器(4),用于监测烧结燃料表层温度的表层温度传感器(5)以及处理器(6),通过设置能够插入烧结燃料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检测烧结燃料表层温度的表层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烧结燃料内部温度以及表层温度,并且根据内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温差值调节微波发生器的输出功率,实现智能控制干燥烧结燃料的微波发生器的输出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波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烧结燃料微波干燥温度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铁矿烧结固体燃料的粒度组成是决定烧结过程的重要参数。普遍认为,烧结燃料粒度要降低-0.5mm、+3mm两个粒级的含量,提高0.5mm-3mm粒级的比例。因燃料初始粒度较粗,都需经过破碎机将燃料破碎再进入烧结配料系统。生产上为了控制燃料粒度,需要对燃料粒度进行检测,目前现场用于检测燃料粒度组成的方法主要通过人工取样,采用筛分法进行分级,筛分完成后分别对每个筛子的物料进行称重,计算其粒度组成。因烧结燃料的水分较高,筛分时间长,且容易堵塞筛网,水分分布对质量检测也有影响,因此,在检验烧结燃料的粒度前需要对烧结燃料样品进行干燥处理,样品用量一般为2公斤左右。传统干燥烧结燃料的方法为表面热传导加热法,这种干燥方法干燥速度慢。
微波干燥法是利用微波对烧结燃料进行加热干燥的方法。微波干燥法依靠微波透入到烧结燃料内部,与烧结燃料中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转化为热能,这样,烧结燃料内部的组份能够在同一瞬间获得热量,从而实现对烧结燃料整体进行加热,而不需要借助烧结燃料组份之间的热传导来加热。因此,与传统的烧结燃料干燥方法相比,微波干燥法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通常,在微波干燥过程中微波的功率不可调节,保持恒定,如果功率控制不当不仅造成能量浪费,而且会引起安全事故。
通常,依据经验值设定微波功率,而这个经验值是根据具有特定粒度、特定含水率的烧结燃料而得出的,但是对于不同批次的样品,其粒度和含水率都是不同的,因此,经验值对于不同批次的样品是不可靠的。
目前,存在根据烧结燃料表层温度调节微波输出功率的方法,由于微波具有透入烧结燃料加热的特点,因此,使用微波干燥烧结燃料会使烧结燃料堆芯部分水分扩散较表层慢,烧结燃料料层内部的水分含量相对表层高,从而烧结燃料料层内部升温速度比表层更快,仅根据烧结燃料表层温度调节微波功率的方法不可靠,而且,使用微波对烧结燃料进行干燥,烧结燃料的温度呈现非线性,在烧结燃料的温度达到一定值后会发生温度突变,即热失控,经常会出现堆芯处的烧结燃料已经燃烧,但表层的烧结燃料并未燃烧的情况,这就导致样品被破坏而无法被使用。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能够安全、高效地干燥烧结燃料的微波干燥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够插入烧结燃料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检测烧结燃料表层温度的表层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烧结燃料内部温度以及表层温度,并且根据内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温差值调节微波发生器的输出功率,实现智能控制干燥烧结燃料的微波发生器的输出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微波干燥箱体1,在所述微波干燥箱体1内设置有微波发生器2以及用于盛装烧结燃料的烧结燃料托盘3,所述烧结燃料放置于所述烧结燃料托盘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烧结燃料内部温度的内部温度传感器4,用于监测烧结燃料表层温度的表层温度传感器5以及处理器6,所述处理器6被配置为执行以下程序:
获取第一内部温度和第一表层温度,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温度为使用内部温度传感器在第一时刻获取的所述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所述内部温度为内部温度传感器在烧结燃料的堆芯检测到的温度,所述第一表层温度为使用表层温度传感器在第一时刻获取所述烧结燃料的表层温度,所述表层温度为表层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烧结燃料表层的温度;
获取第二内部温度和第二表层温度,其中,所述第二内部温度为使用内部温度传感器在第二时刻获取的所述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所述第二表层温度为使用表层温度传感器在第二时刻获取的表层温度;
如果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二表层温度均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二表层温度中相对较高的温度调节功率;
如果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二表层温度中任意一个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与表层温差值中相对较大的温差值调节功率,其中,所述内部温差值为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一内部温度的差值,所述表层温差值为第二表层温度与第一表层温度的差值。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二表层温度中相对较高的温度调节功率的步骤包括:
如果第二内部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表层温度,并且,第二内部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与第一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第二内部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表层温度,并且,第二内部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与第二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二表层温度中相对较高的温度调节功率还包括:
如果第二表层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并且,第二表层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表层温差值与第三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第二表层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并且,第二表层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表层温差值与第四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差。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与表层温差值中相对较大的温差值调节功率还包括:
如果内部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并且,内部温差值大于0℃且小于第五预设温差值之间,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四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内部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并且,内部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温差值,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五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内部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并且,内部温差值小于或者等于0℃,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六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与表层温差值中相对较大的温差值调节功率差还包括:
如果表层温差值大于内部温差值,并且,表层温差值大于0℃且小于第六预设温差值之间,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表层温度与第七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表层温差值大于内部温差值,并且,表层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六预设温差值,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表层温度与第八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表层温差值大于内部温差值,并且,表层温差值小于或者等于0℃,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表层温度与第九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温度<极限温度。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预设温差值、第二预设温差值、第三预设温差值和第四预设温差值均大于第五预设温差值,并且,第一预设温差值、第二预设温差值、第三预设温差值和第四预设温差值均大于第六预设温差值。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微波发生器输出的初始功率为0W。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2秒。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所述烧结燃料托盘3周围的微波干燥箱体1上开设有进风口7,在所述微波干燥箱体1上部开设有出风口8,在所述出风口8上安装有抽风机9。
本申请提供一种结合烧结燃料内部温度和表层测温,并且根据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表层温度以温差调节微波发生器输出功率,实现安全可靠地控制烧结燃料干燥温度,进而实现烧结燃料干燥过程安全、高效、快速、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微波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微波干燥箱体,2-微波发生器,3-烧结燃料托盘,4-内部温度传感器,5-表层温度传感器,6-处理器,7-进风口,8-出风口,9-抽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以下详述本发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微波干燥箱体1,在所述微波干燥箱体1内设置有微波发生器2以及用于盛装烧结燃料的烧结燃料托盘3,所述烧结燃料放置于所述烧结燃料托盘3上。
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烧结燃料内部温度的内部温度传感器4,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4可以为光纤测温仪。在测量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时,所述内部传感器4的测温探头放置于所述烧结燃料的堆芯处。例如,如果所述烧结燃料均匀平铺于所述烧结燃料托盘3中形成烧结燃料层,则所述内部传感器4的测温探头放置于所述烧结燃料层的几何中心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微波干燥箱体1中设置内部温度传感器4,使得所述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不是单纯根据烧结燃料的表层温度来调节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而是根据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它们的变化值来精准调节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从而避免所述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出现热失控,进而实现在保证烧结燃料品质不变的情况下对烧结燃料进行快速干燥。
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烧结燃料表层温度的表层温度传感器5,所述表层温度传感器5可以为红外测温仪。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表层温度传感器5与所述烧结燃料不相接触,从而表层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温度不是与烧结燃料接触点的温度,而是烧结燃料表层温度的平均值,进而增加了检测的准确度。
可选地,在所述烧结燃料托盘3周围的微波干燥箱体1上开设有进风口7,在所述微波干燥箱体1上部开设有出风口8,在所述出风口8上安装有抽风机9。在所述微波干燥系统启动后,所述抽风机9开始运行,使得所述微波干燥系统中持续流通有流动的风,流动的风将所述微波干燥箱体1内的水分带出微波干燥箱体1,降低微波干燥箱体1中的湿度,从而加快烧结燃料干燥的速度。
所述系统还包括处理器6,所述处理器6被配置为执行以下程序:
S101,获取第一内部温度TN1和第一表层温度TW1,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温度TN1为使用内部温度传感器在第一时刻获取的所述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所述内部温度为内部温度传感器在烧结燃料的堆芯检测到的温度,所述第一表层温度TW1为使用表层温度传感器在第一时刻获取所述烧结燃料的表层温度,所述表层温度为表层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烧结燃料表层的温度。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微波发生器2输出的初始功率为0W,即,在启动所述微波干燥系统的瞬时,所述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为0W。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启动所述微波干燥系统的瞬时,使用所述内部温度传感器4和所述表层温度传感器5同时进行第一次温度采样,记录此时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和表层温度。
S102,获取第二内部温度TN2和第二表层温度TW2,其中,所述第二内部温度TN2为使用内部温度传感器在第二时刻获取的所述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所述第二表层温度TW2为使用表层温度传感器在第二时刻获取的表层温度。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2秒,优选为1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是指相邻两个时刻中相对靠前的一个时刻和相对靠后的一个时刻,例如,截至目前共进行了三次温度采样,则,对于第一次温度采样和第二次温度采样来说,第一时刻是指第一次采样的时刻,第二时刻是指第二次温度采样的时刻,而对于第二次温度采样和第三次温度采样来说,第一时刻是指第二次温度采样的时刻,第二时刻是指第三次温度采样的时刻。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刻是指截至当前状态,倒数第二次温度采样的时刻,第二时刻是指最后一次温度采样的时刻,例如,截至目前为止共进行了五次温度采样,则第一时刻特指第四次温度采样的时刻,第二时刻是指第五次温度采样的时刻,相应地,第一内部温度TN1是指第四次温度采样采集到的烧结燃料内部的温度值,第二内部温度TN2是指第五次温度采样采集到的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值,同理可以获知第一表层温度TW1以及第二表层温度TW2的含义,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恒定,使得内部温度传感器4与表层温度传感器5周期性的采样。
S103,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二表层温度TW2均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2根据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二表层温度TW2中相对较高的温度调节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处理器中预设有第一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第三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温度、第五预设温度、第六预设温度、第七预设温度、第八预设温度、第九预设温度以及极限温度,其中,第二预设温度、第三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温度、第五预设温度、第六预设温度、第七预设温度、第八预设温度、第九预设温度<极限温度,即,第四预设温度、第五预设温度、第六预设温度、第七预设温度、第八预设温度、第九预设温度之间无预设排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但是这几个温度均要小于极限温度,而且,均要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同理可知第二预设温度、第三预设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极限温度为根据经验,避免烧结燃料发生热失控的最高温度,一旦烧结燃料的表面温度或者内部温度高于所述极限温度,烧结燃料发生热失控的风险极高,而低于该温度,烧结燃料发生热失控的风险较低。
第四预设温度、第五预设温度、第六预设温度、第七预设温度、第八预设温度、第九预设温度均极为接近所述极限温度,在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或者表层温度达到上述温度后,则减小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而且,越接近极限温度,微波发生器2输出功率的减幅越大,当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或者表层温度中任意一个温度达到极限温度,则使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为0,从而以较低微波功率对烧结燃料进行加热,进而避免烧结燃料的表层温度或者内部温度在极短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过极限温度,从而避免烧结燃料发生热失控。
第一预设温度低于第四预设温度、第五预设温度、第六预设温度、第七预设温度、第八预设温度、第九预设温度中任意一个温度,当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或者表层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后,可以减小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的增幅,而且,越接近第一预设温度,微波发生器2输出功率的增幅越小,使得烧结燃料缓慢地升温至第四预设温度、第五预设温度、第六预设温度、第七预设温度、第八预设温度、第九预设温度中任意一个温度,避免烧结燃料升温过快而发生热失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二表层温度TW2均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则需要增加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可以相对较大幅度增加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使得烧结燃料能够快速升温,缩短前期升温时间,提高干燥的效率。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则表明烧结燃料的温度已经接近预设的极限温度,此时,需要减小微波发生器2输出功率的增幅,从而减缓烧结燃料的升温速度,进而避免烧结燃料发生热失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二表层温度TW2中相对较高的温度调节功率使得烧结燃料的最高温度不超过极限温度,从而避免烧结燃料热失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处理器中还预设有第一温差值、第二温差值、第三温差值、第四温差值、第五温差值以及第六温差值,其中,第一温差值、第二温差值、第三温差值、第四温差值>第五温差值、第六温差值,参见前述第一预设温度至第九预设温度的关系,同理可知第一温差值、第二温差值、第三温差值、第四温差值、第五温差值以及第六温差值的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二表层温度TW2中相对较高的温度调节功率的步骤包括: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表层温度TW2,并且,第二内部温度TN2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ΔTN与第一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表层温度TW2,并且,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ΔTN与第二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以及第二表层温度TW2均小于第一预设值,表明此时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距离极限温度较远,此时,可以内部温度的绝对值作为第一判据,以内部温差值ΔTN作为第二判据来调节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
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表层温度TW2,并且,第二内部温度TN2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表明烧结燃料升温较慢,微波发生器2可以相对较大的增幅调节输出功率。进一步地,如果内部温差值ΔTN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值,可以按照第一增幅调节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如果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值,表明烧结燃料的升温速度适中或者过快,则微波发生器2可以按照第二增幅调节输出功率,其中,第一增幅大于第二增幅。
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表层温度TW2,并且,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表明烧结燃料升温已经具有较高的绝对温度值,进一步地,如果内部温差值ΔTN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值,则表明烧结燃料升温较慢,可以第三增幅调节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如果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或才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值,则表明烧结燃料不仅绝对温度高,而且升温快,可以第四增幅调节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其中第三增幅大于第四增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增幅>第二增幅>第三增幅>第四增幅。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二表层温度TW2中相对较高的温度调节功率还包括:如果第二表层温度TW2大于第二内部温度TN2,并且,第二表层温度TW2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表层温差值ΔTW与第三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如果第二表层温度TW2大于第二内部温度TN2,并且,第二表层温度TW2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表层温差值ΔTW与第四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差。
本步骤的原理可以参见前述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S104,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二表层温度TW2中任意一个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ΔTN与表层温差值ΔTW中相对较大的温差值调节功率,其中,所述内部温差值ΔTN为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一内部温度TN1的差值,所述表层温差值ΔTW为第二表层温度TW2与第一表层温度TW1的差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二表层温度TW2中任意一个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表明烧结燃料的温度较为接近极限温度,此时,需要以降低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以避免烧结燃料发生热失控。在此情况下,应以温差值作为第一判据,温度的绝对值作为第二判据,以避免烧结燃料发生热失控。由于此情况下烧结燃料的绝对温度已经非常接近极限温度,因此,需要根据较小温差值来调节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如果温差值较大,则以较大减幅降低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如果温差值较小,则以较小减幅降低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ΔTN与表层温差值ΔTW中相对较大的温差值调节功率还包括:如果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ΔTW,并且,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0℃且小于第五预设温差值之间,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四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如果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ΔTW,并且,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温差值,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五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如果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ΔTW,并且,内部温差值ΔTN小于或者等于0℃,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TN2与第六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具体地,如果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ΔTW,并且,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0℃且小于第五预设温差值之间,表明烧结燃料的升温速度较小,在此种情况下,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小于第四预设温度,则以第一减幅降低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小于大于等于第四预设温度并且小于极限温度,则以第二减幅降低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极限温度,则将微波发生器2的功率调节至0,其中,第一减幅<第二减幅。
如果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ΔTW,并且,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温差值,表明烧结燃料的升温速度过快,在此种情况下,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小于第五预设温度,则以第三减幅降低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温度,并且小于极限温度,则以第四减幅降低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或者等于极限温度,则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调节至0,其中,第三减幅<第四减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减幅<第二减幅<第三减幅<第四减幅。
如果内部温差值ΔTN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ΔTW,并且,内部温差值ΔTN小于或者等于0,即,烧结燃料的温度开始下降,在此种情况下,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小于第六预设温度,则增加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或者等于第六预设温度,并且小于极限温度,则降低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如果第二内部温度TN2大于或者等于极限温度,则将微波发生器2的输出功率调整为0。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ΔTN与表层温差值ΔTW中相对较大的温差值调节功率差还包括:如果表层温差值ΔTW大于内部温差值ΔTN,并且,表层温差值ΔTW大于0℃且小于第六预设温差值之间,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表层温度TW2与第七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如果表层温差值ΔTW大于内部温差值ΔTN,并且,表层温差值ΔTW大于或者等于第六预设温差值,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表层温度TW2与第八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如果表层温差值ΔTW大于内部温差值ΔTN,并且,表层温差值ΔTW小于或者等于0℃,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表层温度TW2与第九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本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前述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为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以下以一实例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简便起见,以表格形式示出。
Figure GDA0002524185680000071
Figure GDA0002524185680000081
Figure GDA0002524185680000091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微波干燥箱体(1),在所述微波干燥箱体(1)内设置有微波发生器(2)以及用于盛装烧结燃料的烧结燃料托盘(3),所述烧结燃料放置于所述烧结燃料托盘(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烧结燃料内部温度的内部温度传感器(4),用于监测烧结燃料表层温度的表层温度传感器(5)以及处理器(6),所述处理器(6)被配置为执行以下程序:
获取第一内部温度和第一表层温度,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温度为使用内部温度传感器在第一时刻获取的所述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所述内部温度为内部温度传感器在烧结燃料的堆芯检测到的温度,所述第一表层温度为使用表层温度传感器在第一时刻获取所述烧结燃料的表层温度,所述表层温度为表层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烧结燃料表层的温度;
获取第二内部温度和第二表层温度,其中,所述第二内部温度为使用内部温度传感器在第二时刻获取的所述烧结燃料的内部温度,所述第二表层温度为使用表层温度传感器在第二时刻获取的表层温度;
如果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二表层温度均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二表层温度中相对较高的温度调节功率;
如果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二表层温度中任意一个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与表层温差值中相对较大的温差值调节功率,其中,所述内部温差值为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一内部温度的差值,所述表层温差值为第二表层温度与第一表层温度的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二表层温度中相对较高的温度调节功率的步骤包括:
如果第二内部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表层温度,并且,第二内部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与第一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第二内部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表层温度,并且,第二内部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与第二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二表层温度中相对较高的温度调节功率还包括:
如果第二表层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并且,第二表层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表层温差值与第三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第二表层温度大于第二内部温度,并且,第二表层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则微波发生器根据表层温差值与第四预设温差值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与表层温差值中相对较大的温差值调节功率还包括:
如果内部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并且,内部温差值大于0℃且小于第五预设温差值之间,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四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内部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并且,内部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温差值,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五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内部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表层温差值,并且,内部温差值小于或者等于0℃,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内部温度与第六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器根据内部温差值与表层温差值中相对较大的温差值调节功率差还包括:
如果表层温差值大于内部温差值,并且,表层温差值大于0℃且小于第六预设温差值之间,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表层温度与第七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表层温差值大于内部温差值,并且,表层温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六预设温差值,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表层温度与第八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如果表层温差值大于内部温差值,并且,表层温差值小于或者等于0℃,则微波发生器根据第二表层温度与第九预设温度以及预设极限温度的相对大小调整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温度<极限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预设温差值、第二预设温差值、第三预设温差值和第四预设温差值均大于第五预设温差值,并且,第一预设温差值、第二预设温差值、第三预设温差值和第四预设温差值均大于第六预设温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器输出的初始功率为0W。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2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烧结燃料托盘(3)周围的微波干燥箱体(1)上开设有进风口(7),在所述微波干燥箱体(1)上部开设有出风口(8),在所述出风口(8)上安装有抽风机(9)。
CN201810146152.0A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 Active CN110160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6152.0A CN110160330B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6152.0A CN110160330B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0330A CN110160330A (zh) 2019-08-23
CN110160330B true CN110160330B (zh) 2020-08-28

Family

ID=67634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6152.0A Active CN110160330B (zh) 2018-02-12 2018-02-12 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033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5178A (zh) * 1999-12-28 2003-04-3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煅烧陶瓷的混合方法
JP2014031893A (ja) * 2012-08-01 2014-02-20 Panasonic Corp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105910401A (zh) * 2016-04-09 2016-08-31 安徽众尚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干燥设备用的微波加热箱装置
CN106288666A (zh) * 2016-10-28 2017-01-04 扬州大学 二氧化碳冷阱微波真空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CN107664308A (zh) * 2016-07-28 2018-02-0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简易真空微波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5178A (zh) * 1999-12-28 2003-04-3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煅烧陶瓷的混合方法
JP2014031893A (ja) * 2012-08-01 2014-02-20 Panasonic Corp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105910401A (zh) * 2016-04-09 2016-08-31 安徽众尚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干燥设备用的微波加热箱装置
CN107664308A (zh) * 2016-07-28 2018-02-0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简易真空微波炉装置
CN106288666A (zh) * 2016-10-28 2017-01-04 扬州大学 二氧化碳冷阱微波真空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0330A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6109B (zh) 恒温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0160330B (zh) 一种烧结燃料微波干燥系统
CN109239434A (zh) 表面电位在线监测的测量装置
CN105954144A (zh) 一种变温金属密度测量设备及其测量方法
TWI494722B (zh) Adjuster, the operation amount output method, the operation amount changing setting program, and th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the program
US2010024136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aterial moisture by thermogravimetry
JP5632229B2 (ja) マイクロ波乾燥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機材料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713607B2 (ja) 迅速水分測定方法
CN208736195U (zh) 一种中空卧式加热炉及其控制系统
CN208459875U (zh) 一种温度测试机
JPH0389139A (ja) 水分測定方法
CN115574559B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真空低温脉动智能干燥系统
CN108827015A (zh) 一种中空卧式加热炉及其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Vanderschueren et al. Stability of heterocharges in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thermoelectrets. II. Effect of γ‐irradiation on thermally stimulated current spectra
EP3546870A1 (en) Regulation drying control system for drying grain or other powdery material
CN104238594B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温度控制及测试系统及方法
Anatychuk et al. Increasing the rapidity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by the absolute method
RU2711557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предела прочности при растяжении керамических и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при индукционном нагреве
US20010033373A1 (en) Furnace-typ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Khan et 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distributions and changes in nutritional quality during intermittent microwave convective drying
CN103529112B (zh) 利用气体传感器确定空气系数Lambda的方法和设备
TWI306899B (zh)
CN117628872A (zh) 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Zhai et al. High-precision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semi-conductor laser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Stoliarov et al. A method for constant-rate heating of milligram-sized samp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