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0250A - 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0250A
CN110160250A CN201910376304.0A CN201910376304A CN110160250A CN 110160250 A CN110160250 A CN 110160250A CN 201910376304 A CN201910376304 A CN 201910376304A CN 110160250 A CN110160250 A CN 110160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box
heater
water inlet
continuous heating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63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传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3763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02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02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0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01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F24H1/102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with resist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2250/00Electrical heat generating means
    • F24H2250/02Resis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连续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加热箱,每个所述加热箱均设有用于提供热能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箱内的温度依次升高。加热腔室流程长,连续对进入加热器的水进行加热,一个循环周期至少能制热两次,升温时间长,制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制热设备由加热体和围绕加热体四周的外壁构成制热设备整体,上下预留出入水口。现有技术中构造的制热设备由于加热腔室流程短,一个循环周期只能一次制热,升温时间长,制热效率低,且不易清洗,容易堆积水垢和污物,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为生活造成不便。本发明所提供的连续加热装置加热腔室流程长,连续对进入加热器的水进行加热,一个循环周期至少能制热两次,升温时间长,制热效率高,同时能够对其进行清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加热装置,能够连续对水进行加热。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加热箱,每个所述加热箱均设有用于提供热能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箱内的温度依次升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连续加热腔室流程长,连续对进入加热器的水进行加热,一个循环周期至少能制热两次,连续升温时间长,制热效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每个所述加热箱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加热箱下部,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加热箱上部,前一个所述加热箱的出水口和后一个所述加热箱的进水口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能够经过整个加热箱,进一步增加了流程及加热时间,提升了加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至少两个加热箱为分体设置,前一个所述加热箱的出水口和所述后一个所述加热箱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道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管道能够实现加热箱的有效连通。
进一步,所述连续加热装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一体式结构通过隔板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加热箱,所述隔板内设有连通前一个所述加热箱的出水口和所述后一个所述加热箱的进水口的隔板通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隔板一方面能够实现两个加热箱的分隔,另一方面隔板通道中的加热物质与两个加热箱紧密接触,减少了其散热,进一步提高制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加热箱下端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通有排污管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污口能够将水中存留在加热箱内的污物及水垢等排出,增加了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率。
进一步,第一个所述加热箱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道,最后一个所述加热箱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管道能方便的将待加热物质导入及导出
进一步,还包括外壳,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箱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进水管道接口和出水管道接口,所述进水管道接口通过所述进水管道与第一个所述加热箱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道接口通过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最后一个所述加热箱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壳能够提供加热箱的支持功能,同时起到一定的保温功能。
进一步,还包括外壳,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箱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供所述进水管道穿过的进水孔和供所述出水管道穿过的出水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壳能够提供加热箱的支持功能,同时起到一定的保温功能。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热丝能够有效为加热箱供热。
一种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所述连续加热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此加热装置的加热器加热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连续加热装置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包括外壳的连续加热装置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包括外壳的连续加热装置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包括外壳的连续加热装置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连续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连续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连续加热装置的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包括外壳的连续加热装置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包括外壳的连续加热装置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包括外壳的连续加热装置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加热箱,2、连接管道,3、隔板,4、隔板通道,5、进水管道,6、出水管道,7、排污管道,8、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示意图;
图5-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示意图。
实施例1
如图1和5,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加热箱1,每个所述加热箱1均设有用于提供热能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箱1内的温度依次升高。
如图1和5,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加热箱1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加热箱1下部,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加热箱1上部,前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出水口和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进水口相连通。
如图1,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至少两个加热箱1为分体设置,前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出水口和所述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道2相连通。
具体的,连接管道包括一个竖直段和两个水平段,两个水平段的一端分别与竖直段的两端连接且连通。
如图1,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箱1下端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通有排污管道7。
如图1,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道5,最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道6。
如图1-4,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外壳,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箱1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进水管道接口和出水管道接口,所述进水管道接口通过所述进水管道5与第一个所述加热箱1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道接口通过所述出水管道6与所述最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相连通。
如图1-4,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设有排污管道接口,所述排污管道接口通过所述排污管道7与所述加热箱1相连通。
如图1-4,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外壳,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箱1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供所述进水管道5穿过的进水孔和供所述出水管道6穿过的出水孔。
如图1-4,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设有供所述排污管道7穿过的排污孔。
如图1-4,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8。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控制需要加热物质的进出。
一种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所述连续加热装置。
工作过程:通过进水管道将水加入加热箱中,经过每个加热箱均进行一次加热,之后通过出水管道将水排出,水在此过程中流动路程长,每个加热箱均对其进行了加热,升温时间长,制热效率高。长期使用后,加热箱底部容易堆积污物及水垢等,打开排污管道的阀门,将水排出,能够同时清扫污物及水垢,延长了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制热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和5,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加热箱1,每个所述加热箱1均设有用于提供热能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箱1内的温度依次升高。
如图1和5,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加热箱1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加热箱1下部,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加热箱1上部,前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出水口和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进水口相连通。
如图5-7,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续加热装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一体式结构通过隔板3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加热箱1,所述隔板3内设有连通前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出水口和所述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进水口的隔板通道4。
如图5-7,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箱1下端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通有排污管道7。
如图5-7,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道5,最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道6。
如图5-10,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外壳,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箱1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进水管道接口和出水管道接口,所述进水管道接口通过所述进水管道5与第一个所述加热箱1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道接口通过所述出水管道6与所述最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相连通。
如图5-10,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设有排污管道接口,所述排污管道接口通过所述排污管道7与所述加热箱1相连通。
如图5-10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外壳,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箱1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供所述进水管道5穿过的进水孔和供所述出水管道6穿过的出水孔。
如图5-10,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设有供所述排污管道7穿过的排污孔。
如图5-10,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8。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以控制待加热物的进出。
一种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所述连续加热装置。
工作过程:通过进水管道将水加入加热箱中,经过每个加热箱均进行一次加热,之后通过出水管道将水排出,水在此过程中流动路程长,每个加热箱均对其进行了加热,升温时间长,制热效率高。长期使用后,加热箱底部容易堆积污物及水垢等,打开排污管道的阀门,将水排出,能够同时清扫污物及水垢,延长了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制热效率。
实验例
采用本发明的装置(以两个加热箱的情况为例)对水进行加热,具体参数及结果见下表。
对比例
采用只进行一次加热的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具体参数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数据:
本发明中,实验例采用两个连续的加热箱,对比例采用一个加热箱,采用图中参数对水进行加热,最终结果(实验例1与对比例1加热后温度比较,实验例2与对比例2加热后温度比较,实验例3与对比例3加热后温度比较)显示采用本发明的连续加热装置得到水的温度要高于只有一个加热箱得到水的温度,也就是说本发明所提出的连续加热装置具有更好的加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加热丝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加热丝,加热丝的电连接方式和温度控制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上设置的阀门开闭及其打开程度的控制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加热箱(1),每个所述加热箱(1)均设有用于提供热能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箱(1)内的温度依次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箱(1)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加热箱(1)下部,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加热箱(1)上部,前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出水口和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进水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加热箱(1)为分体设置,前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出水口和所述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道(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加热装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一体式结构通过隔板(3)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加热箱(1),所述隔板(3)内设有连通前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出水口和所述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进水口的隔板通道(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1)下端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通有排污管道(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道(5),最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道(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箱(1)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进水管道接口和出水管道接口,所述进水管道接口通过所述进水管道(5)与第一个所述加热箱(1)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道接口通过所述出水管道(6)与所述最后一个所述加热箱(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箱(1)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供所述进水管道(5)穿过的进水孔和供所述出水管道(6)穿过的出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8)。
10.一种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连续加热装置。
CN201910376304.0A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Pending CN1101602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6304.0A CN110160250A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6304.0A CN110160250A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0250A true CN110160250A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33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6304.0A Pending CN110160250A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0250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39572U (zh) * 2018-05-02 2018-11-23 沧州艾暖家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锅炉内胆
CN210892129U (zh) * 2019-05-07 2020-06-30 邓传民 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39572U (zh) * 2018-05-02 2018-11-23 沧州艾暖家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锅炉内胆
CN210892129U (zh) * 2019-05-07 2020-06-30 邓传民 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9352B (zh) 洗碗机
TW445366B (en) Assembly body of heat exchange coils
US20120145373A1 (en) Firetube having thermal conducting passageways
CN105317740B (zh) 用于洗碗机的集热泵
ITVI20070242A1 (it) Serbatoio di accumulo per fluidi perfezionato
CN110160250A (zh) 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CN211609198U (zh) 烹饪装置
US2889139A (en) Water heaters
CN210892129U (zh) 一种连续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加热器
CN109163365A (zh) 一种高能效集成灶
CN210796713U (zh) 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
EP3358271B1 (en) Water heater and a pipe coil for a heat exchanger, in particular an exchanger intended for that specific water heater
US20210318025A1 (en) Integrated boiler system
CN218066073U (zh) 一种改进型的气化加热器
WO2018103055A1 (zh) 发酵槽
CN208562928U (zh) 一种多腔蒸汽挂烫机
CN108006950B (zh) 热水器
CN209147424U (zh) 一种流体循环式电加热器
CN219177965U (zh) 双胆电热水器
CN209101553U (zh) 气体加热器
CN108954273A (zh) 一种螺旋蒸汽产生装置
CN210345847U (zh) 加热器和壁挂炉
CN210018995U (zh) 一种多功能加热体及饮水机
KR100504378B1 (ko) 전기 보일러
CN210861907U (zh) 制冷设备的防凝露管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