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9174B -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9174B
CN110149174B CN201810150951.5A CN201810150951A CN110149174B CN 110149174 B CN110149174 B CN 110149174B CN 201810150951 A CN201810150951 A CN 201810150951A CN 110149174 B CN110149174 B CN 110149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sch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terminal devic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09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49174A (zh
Inventor
冯淑兰
张兴炜
王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09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4917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4879 priority patent/WO2019158056A1/zh
Priority to EP19754420.8A priority patent/EP3748887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149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9174A/zh
Priority to US16/992,903 priority patent/US1148309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49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9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其中,网络设备对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的调度为乱序HARQ调度;网络设备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如果网络设备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则确定第一PDSCH所对应的数据未被成功接收。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下,网络设备主动判断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引起在先传输的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有利于网络设备做出正确的调度策略。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如基站)和终端设备通常采用混合自动反馈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进行来提升通信的可靠性。
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过程有时会出现乱序HARQ调度(out-of-HARQ order)。以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先后发送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和第二PDSCH为例,如果第二PDSCH中的数据属于紧急业务对应的数据,则网络设备可能会对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进行调度,使得终端设备优先反馈第二PDSCH的HARQ信息,此时,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的调度方式即为一种乱序HARQ调度。
网络设备基于HARQ机制能够获知终端设备是否正确接收PDSCH对应的数据,但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中,仅获知PDSCH对应的数据的接收状态不利于网络设备做出正确的调度策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利于网络设备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下做出正确的调度策略。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网络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其中该第一PDSCH的发送时间早于该第二PDSCH的发送时间,该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晚于该第二PDSCH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在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第一数据未被成功接收。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下,网络设备主动判断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引起在先传输的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有利于网络设备做出正确的调度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该第一重传数据为能够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
在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重传可独立译码的传输数据,有利于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重传数据为与该第一PDSCH对应的初始传输数据相同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包括:根据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该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其中,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该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该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之前,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该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包括:根据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该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该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与该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关系;在该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晚于该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如果该第二PDSCH的传输不会导致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且该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为NACK,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PDSCH对应的第二重传数据,该第二重传数据为该第一PDSCH对应的增量冗余数据。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如果网络设备确定第一PDSCH没有被中断,可以结合终端设备的HARQ信息,按照正常的重传流程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PDSCH对应的第一重传数据,包括:不接收该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直接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重传数据。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能够在主动地确定第一PDSCH没有正确接收的基础上,选择不接收第一PDSCH的HARQ信息,从而能够节省接收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PDSCH对应的第一重传数据,包括:在目标时间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重传数据,该目标时间不晚于该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能够在主动地确定第一PDSCH没有正确接收的基础上,选择在预定义的接收HARQ信息之前,向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从而能够提高传输效率,减小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确定该第二PDSCH是否为紧急业务;在该第二PDSCH为非紧急业务的情况下,调度该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晚于该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确定该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确定该第二PDSCH是否为紧急业务;在该第二PDSCH为非紧急业务的情况下,调度该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晚于该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如果确定第二PDSCH为非紧急业务,可以主动地去确定第二PDSCH的调度时间,以避免发生终端设备中断第一PDSCH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丢弃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数据,重新向该终端设备调度该第一PDSCH。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其中该第一PDSCH的接收时间早于该第二PDSCH的接收时间,该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晚于该第二PDSCH的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该网络设备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如果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该网络设备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中断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第一数据的处理。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下,终端设备主动判断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引起在先传输的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有利于终端设备做出正确的调度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该第一重传数据为能够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重传数据为与该第一PDSCH对应的初始数据包相同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包括:根据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该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其中,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该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该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包括:根据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该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该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与该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关系;在该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晚于该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如果该第二PDSCH的传输不会导致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且该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为NACK,从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PDSCH对应的第二重传数据,该第二重传数据为该第一PDSCH对应的增量冗余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如果该第二PDSCH的传输不会导致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确定该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不是ACK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如果该第二PDSCH的传输不会导致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确定该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不是ACK信息,在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发送NACK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如果该第二PDSCH的传输不会导致对该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确定该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不是ACK信息,在该第一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不发送HARQ信息,以节省传输资源。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是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内的芯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的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当该装置为网络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该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该网络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当该装置为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可选地,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是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内的芯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的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当该装置为终端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该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该终端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当该装置为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可选地,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以及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100。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对乱序HARQ调度的PDSCH的处理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100。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120进行通信。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它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下面以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为例,对PDSCH的调度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HARQ重传技术是将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与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结合起来,提升通信的额可靠性。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经过物理层的FEC编码、调制后送到天线端口传输出去。数据包到达终端设备后,经过终端设备的物理层进行解调、解码,并将解码结果反馈给发送端。通常,网络设备是根据终端设备反馈的HARQ信息确定数据有没有被正确接收。如果终端设备能够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包,则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acknowledgement,ACK)信息,如果终端设备不能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包,则向网络设备发送非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信息。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NACK后,则重新发送该数据包。
一般来讲,网络设备调度终端设备接收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为方便描述,下文将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简称为D1和D2。假设D1在D2之前调度和传输,正常情况下,D2的HARQ信息的反馈时间不早于D1的HARQ信息的反馈时间,这种调度称为顺序调度。但在某些场景下,例如D2为紧急业务,这时网络设备可能会调度D2的HARQ信息的反馈时间提前于D1的HARQ信息的反馈时间,这种后调度的数据先反馈的情况,称为乱序HARQ调度。
网络设备基于HARQ机制能够获知终端设备是否正确接收PDSCH对应的数据,但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中,仅获知PDSCH对应的数据的接收状态不利于网络设备做出正确的调度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有利于网络设备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下做出正确的调度策略。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的方法包括步骤210-230,下面分别对步骤210-230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210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其中,第一PDSCH的发送时间早于第二PDSCH的发送时间,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晚于第二PDSCH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对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的调度为乱序HARQ调度。
网络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资源调度功能。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基站、小区或具有调度功能的其他类型的网络节点和中继节点,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具有调度功能的中继终端。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芯片系统。
在步骤220中,网络设备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可以包括以下过程中的至少一种:第一PDSCH对应的数据的接收过程,第一PDSCH的解调过程以及第一PDSCH的解码过程。
在步骤230中,如果网络设备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PDSCH所对应的第一数据未被成功接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下,网络设备主动判断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引起在先传输的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有利于网络设备做出正确的调度策略。
为方便描述,下文将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简称为D1和D2进行描述。
通常,如果终端设备在处理D1的数据的过程中,发现需要处理更为紧急的数据D2,则终端设备会中断D1的处理,转而进行D2的处理。由于D1的处理被中断,D1的数据可能没有被完全接收,所以终端设备会向网络设备反馈D1的HARQ信息为NACK。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反馈的NACK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调度D1和D2,可以是向终端设备同时发送D1和D2,也可以是向终端设备先后发送D1和D2。
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是HARQ重传技术的一种,IR技术是通过在第一次传输时发送信息位(bit)和一部分冗余bit,而通过重传(retransmission)发送额外的冗余bit。如果第一次传输没有成功解码,则可以通过重传更多冗余bit降低信道编码率,从而提高解码成功率。如果加上重传的冗余bit仍然无法正常解码,则进行再次重传。随着重传次数的增加,冗余bit不断积累,信道编码率不断降低,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解码效果。通常情况下,第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是可以独立译码的,但重传数据包则可能会只传输较少的冗余比特,单独用重传数据包是无法独立译码的。
但如果网络设备不知道终端设备是由于D1的中断而反馈的NACK,网络设备发送的重传数据包可能是无法自译码的数据包。这样,终端接收到这个重传数据包后,无法正确译码,会继续反馈NACK,从而网络设备继续重传,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重传次数到达一定的次数,而启动高层数据重传或者丢弃数据。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下,采用增量冗余重传技术会导致数据丢失,数据传输时延增加,传输资源浪费等。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在主动地确定D1由于被中断而没有正确接收后,可以根据这个预判,做出一些合理的决策,从而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重传,减少传输资源的浪费以及传输时延的增加。
可选地,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会中断D1后,可以选择丢掉D1的传输数据,重新调度D1,向终端设备发送D1的初始传输数据。
可选地,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会中断D1后,向终端设备发送D1的第一重传数据,其中,第一重传数据为能够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这样可以避免终端设备接收到不能独立译码的数据包而不能正确译码,会继续反馈NACK,导致传输时延增加,传输资源浪费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会中断D1后,可以选择不接收D1的HARQ信息,也就是说,不接收D1的ACK/NACK的反馈信息,直接按照D1的HARQ信息为NACK进行处理,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这样,能够节省网络设备接收D1的HARQ的资源,从而能够减少传输功率。
网络设备不接收D1的HARQ信息,可以指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间上不发送HARQ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发送HARQ信息,但网络设备在预定时间不去接收该HARQ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示例,如果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会中断D1后,可以选择在目标时间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其中,目标时间不晚于D1对应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也就是说,网络设备提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从而能够减少传输时延。
可选地,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确定D1所对应的第一数据未被成功接收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其中,第一重传数据为能够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作为一个示例,第一重传数据为与D1对应的初始传输数据包相同的数据。
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本次调度的是否为D1的初始传输数据,如果是初始传输数据,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可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如果是不是初始传输数据,也就是说,如果本次调度的是重传数据包,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或者也可以按照正常的重传流程就行重新调度,向终端设备发送重传数据(如增量冗余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对网络设备确定D2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D1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确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D1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D2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D2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D1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可选地,D1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D1的结束位置,D1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的结束位置,D1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D1的子载波间隔。D2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D2的结束位置,D2的最后一个DMRS的结束位置,D2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D2的子载波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对能力信息的获取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个示例,能力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根据协议上的规定获得的。作为另一个示例,能力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的能力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其中,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指终端设备从一个PDSCH的最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接收结束开始到对应该PDSCH的HARQ信息的最早可能发送开始时间的时间间隔。其中,HARQ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反馈的ACK/NACK信息。一般情况下,终端设备从一个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接收结束到发送ACK/NACK信号的开始时间的时间间隔,要大于等于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
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大小,包括终端设备在不同调度条件下的处理时延大小。调度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PDSCH的子载波间隔;PDSCH的DMRS,例如PDSCH只有前置解调参考信号,或者PDSCH除了包括前置解调参考信号外,还包括额外的参考信号;传输的数据是初始传输数据还是重传数据;PDSCH的类型,PDSCH的类型例如可以为typeA或者type B,其中,TYPE A的PDSCH的时域长度大于等于7OFDM符号,TYPE B的PDSCH的时域长度小于7OFDM符号;PDSCH的资源映射方式,例如PDSCH的资源映射方式是先时域后频域映射,或者是先频域后时域映射。
以PDSCH的子载波间隔和DMRS为例,对不同调度条件下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大小进行举例说明。
如果用OFDM符号来表示下行数据处理时延,则可将下行数据处理时延表示为N1个OFDM符号,其中,N1为正整数(N1: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来看,从NR-PDSCH接收结束到相应的ACK/NACK最早可能开始传输时间,定义为终端设备进行处理所需的OFDM符号数)。不同调度条件下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大小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579940350000091
网络设备要调度PDSCH所对应的ACK/NACK的传输时间,要大于等于(N1+TA)符号。TA表示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d),例如可以指终端设备相对于下行传输的上行定时提前量。TA可以符号为单位进行计量,也可以绝对时间或者以采样率为单位计量,我们这里统一以符号为单位计量。
若PDSCH在第N个时隙传输,且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是N时隙的X_2符号,对应的ACK/NACK在(N+K1)时隙的X_3符号传输,则K1*L+(X_3-TA)-X_2大于等于N1。其中,L表示一个时隙中的符号数,例如L=14或者L=7。
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可以为终端在不同传输条件下,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在不同传输条件下,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每个载波上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每个频带band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高频或者低频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终端设备总的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数量;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不同大小的PDSCH的数量。例如,对于大于100k的数据包,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1个PDSCH;对于小于等于100k的数据包,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处理2个PDSCH。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DSCH例如可以为单播PDSCH,也可以为组播PDSCH,也可以为广播PDSCH。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例如可以是每个载波上能够同时处理的单播PDSCH的数量,或者是每个载波上能够同时处理的单播或广播PDSCH的数量,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网络设备确定D2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所述D1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D2的反馈时间与D1的反馈时间的符号差来确定。作为另一个示例,可以根据D2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是否早于D1的处理结束时间来确定。换句话说,可以根据D1的处理时间是否晚于D2的最早开始处理时间来确定。如果终端设备在每个载波上能够同时处理的单播PDSCH的数量有限,例如为1,且如果D2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早于D1的处理结束时间,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来自终端设备的反馈信号不会是ACK。
本申请实施例对确定D1的处理时间是否晚于D2的最早开始处理时间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个示例,可以按照下述方法确定D2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是否晚于D1的处理结束时间。
判断方法如下,以D1的第一个符号作为符号0,之后的符号顺序编号。
1)D1的最后一个承载DMRS的符号为符号X1_1;
2)D1的最后一个数据的符号为符号X1_2;
3)传输D1所对应的ACK/NACK的第一个符号为符号X1_3;
4)D1的处理时延为N1_1符号;
5)D1的子载波间隔为S_1;
6)D2的最后一个承载DMRS的符号为符号X2_1;
7)D2的最后一个数据的符号为符号X2_2;
8)传输D2所对应的ACK/NACK的第一个符号为符号X2_3;
9)D1的处理时延为N1_2符号;
10)D2的子载波间隔为S_2;
11)如果(X2_3-TA-(X2_2-X2_1+N1_2))/S_2>(X1_1+(X1_2-X1_1+N1_1))/S_1,则认为D2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早于D1的处理结束时间。
如果D2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早于D1的处理结束时间,进一步地,如果D1是初始传输数据,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重新发送初始传输数据或能够自译码的数据。如果D1是重传数据,则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初始传输数据或能够自译码的数据,也可以按照正常的重传流程进行重新调度,发送增量冗余数据。
可选地,作为一个示例,如果D2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晚于D1的处理结束时间,且D1对应的HARQ信息为NACK,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D1对应的第二重传数据,第二重传数据为D1对应的增量冗余数据。
下面结合图3,对D2的处理是否会导致D1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情况进行具体说明。在图3中,N1_1’=N1_1+(X1_2-X1_1),N1_2’=N1_2+(X2_2-X2_1)。
情况1:D2的处理会造成D1的处理过程被中断。D2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早于D1的处理结束时间,也就是说,D1的处理结束时间到D2反馈ACK/NACK的时间小于处理D2所需要的时间。因此,D2的处理会导致D1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情况2:D2的处理不会造成D1的处理过程被中断。D2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晚于D1的处理结束时间,也就是说,D1的处理结束时间到D2反馈ACK/NACK的时间大于处理D2所需要的时间。因此,D2的处理不会导致D1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可选地,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在调度D1和D2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措施避免出现乱序HARQ调度。
可选地,网络设备在确定终端设备对D2的处理会导致D1的处理被中断后,可以选择通知终端设备是丢弃D1还是D2。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可以预先确定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在终端设备处理能力受限的情况下,确定是在先调度的D1的优先级更高还是在后调度的D2的优先级更高。如果在先调度的D1的优先级高,则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以指示终端设备优先处理D1的数据,只有在D1的数据处理完成后才会处理D2的数据。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D2的传输方式。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D2的反馈预留足够的时间避免发生中断的场景。例如,如果网络设备确定D2为非紧急业务,则可以确定D2的传输方式,使得D2的最晚开始时间晚于D1的处理结束时间。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上文描述的方法确定为D2的反馈预留的时间是否足够。例如X2_3>X1_1+(X1_2-X1_1+N1_1)+TA+(X2_2-X2_1+N1_2)。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采取下述简化的条件确定D2是否会中断D1。
1)如果D1和D2的调度条件相同,则网络设备可以默认D1不会被中断。
2)如果D1和D2的调度时间间隔很长,则网络设备可以默认D1不会被中断。
3)如果D1和D2为连续调度,且调度条件发生变化,且D1的处理时间大于D2的处理时间,则网络设备可以默认D1会被中断。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的方法包括步骤410-430,下面分别对步骤410-430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410中,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其中第一PDSCH的接收时间早于第二PDSCH的接收时间,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晚于所述第二PDSCH的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
在步骤420中,终端设备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在步骤430中,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终端设备中断第一PDSCH所对应的第一数据的处理。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下,终端设备主动判断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引起在先传输的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有利于终端设备做出正确的调度策略。
网络设备根据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的调度方式,主动地去判断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造成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以确定第一PDSCH是否成功接收,使得通信方式更加灵活。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或新的第一PDSCH,该第一重传数据为能够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其中,第一重传数据可以为与第一PDSCH对应的初始传输数据相同的数据。
可选地,终端设备确定中断第一PDSCH后,可以选择丢弃本次调度的第一PDSCH,从而来节省资源。然后再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进行解调解码等操作。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信息,可以选择在中断第一PDSCH后,存储中断第一PDSCH时的状态,在第二PDSCH处理结束后继续进行第一PDSCH的处理。
可选地,终端设备确定中断第一PDSCH后,可以确定对应于第一PDSCH的HARQ信息为NACK信息,进而在对应于第一PDSCH的HARQ信息传输资源上传输该NACK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确定中断第一PDSCH后,可以选择不发送对应于第一PDSCH的ACK/NACK信号,以节省传输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确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在处理在先调度的第一PDSCH时,接收到在后的第二PDSCH的调度信令。如果出现乱序HARQ调度,则终端设备判断终端设备是否由于接收在后调度的更紧急反馈的数据第二PDSCH而中断在先调度的数据第一PDSCH的处理。如果是,则中断D1的处理;如果不需要中断,则缓存D2的数据等待D1数据处理结束后进行D2的处理。
可选地,终端设备也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自己的能力信息。
可选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PDSCH的结束位置,第一PDSCH的最后一个DMRS的结束位置,第一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第一PDSCH的子载波间隔。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PDSCH的结束位置,第二PDSCH的最后一个DMRS的结束位置,第二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第二PDSCH的子载波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其中,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指终端设备从一个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接收结束开始到对应该PDSCH的HARQ信息的生成时间。其中,HARQ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反馈的ACK/NACK信息。一般情况下,终端设备从一个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接收结束到发送ACK/NACK信号的时间间隔,要大于等于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
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大小,包括终端设备在不同调度条件下的处理时延大小。该调度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PDSCH的子载波间隔;PDSCH的DMRS,例如PDSCH只有解调参考信号,或者PDSCH还包括额外的参考信号;传输的数据是初始传输数据还是重传数据;PDSCH的类型。例如PDSCH的类型可以为type A或者type B,其中,TYPE A的PDSCH的时域长度大于等于7OFDM符号,TYPE B的PDSCH的时域长度小于7OFDM符号。
以PDSCH的子载波间隔和DMRS为例,对不同调度条件下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大小进行举例说明。
如果用OFDM符号来表示下行数据处理时延,则可将下行数据处理时延表示为N1个OFDM符号,其中,N1为正整数。不同调度条件下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大小如下文表1所示。
终端设备从接收PDSCH结束开始到开始传输ACK/NACK的时间,要大于等于(N1+TA)符号。TA表示timing advanced,定时提前量,TA为m个符号,m为正整数。TA指终端设备相对于下行传输的上行定时提前量。
若PDSCH在第N个时隙传输,且PDSCH的最后一个符号是X_2,对应的ACK/NACK在(N+K1)时隙的X_3符号传输,则K1*L+(X_3-TA)-X_2大于等于N1。其中,L表示一个时隙中的符号数,L=7或14或者其他值。
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可以为终端在不同传输条件下,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在不同传输条件下,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包括以下信息终端的至少一种:每个载波上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每个频带band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高频或者低频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终端设备总的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数量;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不同大小的PDSCH的数量。例如,对于大于100k的数据包,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1个PDSCH;对于小于等于100k的数据包,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处理2个PDSCH。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DSCH例如可以为单播PDSCH,也可以为组播PDSCH,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PDSCH的反馈时间与第一PDSCH的反馈时间的符号差来确定。作为另一个示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是否早于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来确定。换句话说,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是否晚于第二PDSCH的最早开始处理时间来确定。如果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早于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中断第一PDSCH的处理。作为另一个示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PDSCH处理能力,以及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是否早于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来确定。若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单播PDSCH的数量有限,例如为1,且如果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早于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中断第一PDSCH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对确定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是否晚于第二PDSCH的最早开始处理时间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一个示例,可以按照下述方法确定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是否晚于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为方便描述,下文将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简称为D1和D2。
判断方法如下,以D1的第一个符号作为符号0,之后的符号顺序编号。
1)D1的最后一个承载DMRS的符号为符号X1_1;
2)D1的最后一个数据的符号为符号X1_2;
3)传输D1所对应的ACK/NACK的第一个符号为符号X1_3;
4)D1的处理时延为N1_1符号;
5)D1的子载波间隔为S_1;
6)D2的最后一个承载DMRS的符号为符号X2_1;
7)D2的最后一个数据的符号为符号X2_2;
8)传输D2所对应的ACK/NACK的第一个符号为符号X2_3;
9)D1的处理时延为N1_2符号;
10)D2的子载波间隔为S_2;
11)如果(X2_3-TA-(X2_2-X2_1+N1_2))/S_2>(X1_1+(X1_2-X1_1+N1_1))/S_1,则认为D2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早于D1的处理结束时间。
传统的通信方式中,通常采用PDSCH来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采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来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控制信令,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来承载针对PDSCH承载的数据是否成功接收的确认信号ACK/NACK。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如基站或小区)确定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式以及针对该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承载的资源,并通过下行控制信令传送给终端设备,所述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式,包括下行数据的时频资源、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资源映射方式等,所述针对该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的承载资源,包括该反馈信号ACK/NACK的时频资源。ACK/NACK的时频资源,可以是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中直接指定的,也可以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获得的,或者是部分资源信息是通过控制信令指定,部分资源信息是按照预定义的规则获得的。终端设备首先接收下行控制信令,从而获得需要自己接收的PDSCH的传输方式,然后按照所定义的传输方式,接收相应的PDSCH,并译码在所述PDSCH上承载的数据块或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并根据译码结果,生成相应的ACK或者NACK信号,然后根据所确定的ACK/NACK传输方式在ACK/NACK的传输资源上传输对应的ACK/NACK信号。终端设备接收PDSCH到发送ACK/NACK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大于等于终端设备处理该PDSCH数据的处理时延。
上文结合图1至图4,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面结合图5至图8,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与装置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网络设备500包括第一发送单元510、第一确定单元520、第二确定单元530。
收发单元510,被配置为发送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其中第一PDSCH的发送时间早于第二PDSCH的发送时间,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晚于第二PDSCH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
处理单元520,被配置为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该处理单元520还被配置为:在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情况下,确定第一PDSCH所对应的第一数据未被成功接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下,网络设备主动判断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引起在先传输的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有利于网络设备做出正确的调度策略。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还包括:收发单元510,还被配置为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能够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其中,第一重传数据可以为与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初始传输数据相同的数据。
可选地,处理单元520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可选地,收发单元510还被配置为,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
可选地,处理单元520还被配置为: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与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关系;在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晚于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情况下,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可选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PDSCH的结束位置,第一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第一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第一PDSCH的子载波间隔。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PDSCH的结束位置,第二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第二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第二PDSCH的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收发单元510还被配置为,在不接收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情况下,直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
可选地,收发单元510还被配置为,在目标时间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目标时间不晚于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
可选地,处理单元520还被配置为,根据第二PDSCH的业务类型,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方式;在第二PDSCH的业务类型为非紧急业务的情况下,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方式,以使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晚于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600。该网络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20与收发器630。该存储器6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610与收发器63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620存储的指令。
应理解,图5所示的网络设备500或图6所示的网络设备600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关的操作或流程,并且网络设备500或网络设备600中的各个单元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终端设备700包括收发单元710、处理单元720。
收发单元710,被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其中第一PDSCH的接收时间早于第二PDSCH的接收时间,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晚于第二PDSCH的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
处理单元720被配置为,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处理单元720还被配置为,在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情况下,中断第一PDSCH所对应的第一数据的处理。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在乱序HARQ调度场景下,终端设备主动判断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引起在先传输的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有利于终端设备做出正确的调度策略。
可选地,收发单元710还被配置为,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第一重传数据为能够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其中,第一重传数据可以为与第一PDSCH对应的初始传输数据相同的数据。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还被配置为: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其中,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可选地,收发单元710还被配置为:向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还被配置为: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第一PDSCH和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与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关系;在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晚于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情况下,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可选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PDSCH的结束位置,第一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第一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第一PDSCH的子载波间隔。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PDSCH的结束位置,第二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第二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第二PDSCH的子载波间隔。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800。该终端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8,存储器820与收发器830。该存储器8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88与收发器83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820存储的指令。
应理解,图7所示的终端设备700或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800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关的操作或流程,并且终端设备700或终端设备800中的各个单元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二PDSCH,其中所述第一PDSCH的发送时间早于所述第二PDSCH的发送时间,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晚于所述第二PDSCH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在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第一数据未被成功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能够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与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初始传输数据相同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之前,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能力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与所述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关系;
在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晚于所述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PDSCH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一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所述第一PDSCH的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PDSCH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二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所述第二PDSCH的子载波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不接收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情况下,直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目标时间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目标时间不晚于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PDSCH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方式;
在所述第二PDSCH的业务类型为非紧急业务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方式,以使所述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晚于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
1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二PDSCH,其中所述第一PDSCH的接收时间早于所述第二PDSCH的接收时间,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晚于所述第二PDSCH的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接收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接收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中断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第一数据的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能够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与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初始传输数据相同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及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与所述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关系;
在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晚于所述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PDSCH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一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所述第一PDSCH的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PDSCH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二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所述第二PDSCH的子载波间隔。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被配置为发送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二PDSCH,其中所述第一PDSCH的发送时间早于所述第二PDSCH的发送时间,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晚于所述第二PDSCH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
处理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第一数据未被成功接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能够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与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初始传输数据相同的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能力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与所述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关系;
在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晚于所述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PDSCH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一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所述第一PDSCH的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PDSCH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二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所述第二PDSCH的子载波间隔。
25.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
在不接收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情况下,直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在目标时间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目标时间不晚于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HARQ信息的接收时间。
27.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第二PDSCH的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方式;
在所述第二PDSCH的业务类型为非紧急业务的情况下,确定第二PDSCH的传输方式,以使所述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晚于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
2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被配置为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第二PDSCH,其中所述第一PDSCH的接收时间早于所述第二PDSCH的接收时间,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晚于所述第二PDSCH的HARQ信息的发送时间;
处理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的情况下,中断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第一数据的处理。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能够独立译码的重传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与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初始传输数据相同的数据。
31.根据权利要求28-3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是否会导致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和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确定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与所述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关系;
在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结束时间晚于所述第二PDSCH的最晚开始处理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PDSCH的传输会导致所述第一PDSCH的处理过程被中断。
34.根据权利要求28-3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PDSCH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一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一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所述第一PDSCH的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PDSCH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二PDSCH的最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的结束位置,所述第二PDSCH所对应的HARQ信息的开始传输位置,所述第二PDSCH的子载波间隔。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150951.5A 2018-02-13 2018-02-13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49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951.5A CN110149174B (zh) 2018-02-13 2018-02-13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9/074879 WO2019158056A1 (zh) 2018-02-13 2019-02-12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19754420.8A EP3748887B1 (en) 2018-02-13 2019-02-12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6/992,903 US11483097B2 (en) 2018-02-13 2020-08-13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951.5A CN110149174B (zh) 2018-02-13 2018-02-13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9174A CN110149174A (zh) 2019-08-20
CN110149174B true CN110149174B (zh) 2021-02-12

Family

ID=67588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0951.5A Active CN110149174B (zh) 2018-02-13 2018-02-13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3097B2 (zh)
EP (1) EP3748887B1 (zh)
CN (1) CN110149174B (zh)
WO (1) WO20191580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12702A (ko) * 2018-07-27 2020-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시간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4640427A (zh) * 2020-12-15 2022-06-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97665A1 (zh) * 2021-12-03 2023-06-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WO2023139517A1 (en) * 2022-01-19 2023-07-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ropping application data unit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4960A (zh) * 2013-09-26 2016-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能力匹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00369A (zh) * 2014-01-10 2016-08-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肯定应答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817767A (zh) * 2015-12-02 2017-06-09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子带下行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及基站
WO2017105494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Intel IP Corporation POINT SWITCHING IN CELL-LESS mmWAVE SMALL CE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57688B1 (ko) * 2007-10-04 2014-1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채널의 수신오류를 검출하는 데이터 전송방법
KR101769376B1 (ko) * 2010-03-29 2017-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다중 안테나 전송을 지원하기 위한 효율적인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71556B (zh) * 2010-06-09 2018-12-04 Lg电子株式会社 执行harq处理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US8989140B2 (en) * 2010-06-28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in a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614096B1 (ko) * 2010-08-12 2016-04-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 캐리어 구조를 위한 채널 관리 방법
US9007888B2 (en) * 2010-11-08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KR102097498B1 (ko) * 2013-03-04 2020-04-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349491A (zh) * 2013-08-08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的方法、系统和网络侧设备
US10932278B2 (en) * 2017-03-20 2021-02-23 Convida Wireless, Llc Scheduling and control in new radio using preemption indication
US10230502B2 (en) * 2017-03-24 2019-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buffer configuration
US10716133B2 (en) * 2017-09-08 2020-07-14 Apple Inc. Enhancement of performance of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EP3855634A4 (en) * 2018-08-06 2022-08-03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Dankook University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ULTRA-LOW LATENCY AND HIGH RELIABILITY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US11284415B2 (en) * 2018-08-10 2022-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Out-of-order schedul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4960A (zh) * 2013-09-26 2016-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能力匹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00369A (zh) * 2014-01-10 2016-08-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肯定应答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817767A (zh) * 2015-12-02 2017-06-09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子带下行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及基站
WO2017105494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Intel IP Corporation POINT SWITCHING IN CELL-LESS mmWAVE SMALL CEL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48887A1 (en) 2020-12-09
EP3748887B1 (en) 2024-01-10
EP3748887A4 (en) 2021-03-17
US11483097B2 (en) 2022-10-25
WO2019158056A1 (zh) 2019-08-22
US20200374042A1 (en) 2020-11-26
CN110149174A (zh)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67045B2 (ja) 直交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繰返しによるackch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TWI696360B (zh) 反饋ack/nack信息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
WO20210288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an uplink channel
US10972228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user equipm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6405165A (zh)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144553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929958B (zh) 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48309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435885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447283B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和方法
EP23416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an acknowled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389277A1 (en) Ind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CN113412595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7132999A1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7206585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55706B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1757505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337831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3676291B (zh)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066015A1 (en) Urllc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with repetitions
CN112262591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92362B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JP2019504516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及び基地局
WO2020220317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