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7580A - 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7580A
CN110147580A CN201910319365.3A CN201910319365A CN110147580A CN 110147580 A CN110147580 A CN 110147580A CN 201910319365 A CN201910319365 A CN 201910319365A CN 110147580 A CN110147580 A CN 110147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teering system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assisted
characteristic cu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93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47580B (zh
Inventor
唐斌
林子晏
江浩斌
尹玥
尹晨辉
李瓦岗
朱宸
黄映秋
张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193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475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47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7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47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7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04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 G06N3/006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based on simulated virtual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life forms, e.g. social simulations or particle swarm optimisation [PSO]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通过计算在各个车速与转角输入下转向系统所需助力值Te+Ty和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整体功率损耗P=Pe+Peh,将所述功率损耗P=Pe+Peh和Te+Ty分别作为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利用粒子群寻优算法得出在转向系统整体功率损耗最小的情况下的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实时最优电流值iebest和电动泵驱动电机实时最优电流值iybest;分别生成不同工况下iebest与驾驶员偏好手力矩Th之间的关系曲线,iybest与方向盘转角速度ωc之间的关系曲线,将所获得的关系曲线作为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的电流助力特性曲线,本发明所获得的电流助力特性曲线能够提高了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的节能性,使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更加完善合理。

Description

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转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智能化与节能化技术进一步发展,汽车转向系统也发生着技术革新。汽车转向系统经历了从简单的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发展到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CHPS)、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安全、节能、环保且适合进行智能化功能的拓展等突出优点,在乘用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重型商用车而言,较大的前轴载荷导致转向需求功率较高,而现有EPS的功率无法满足需求,因而限制了EPS在重型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基于以上考虑,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适用于重型商用车的新型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ECHBPS),将EPS与EHPS相融合,共同提供转向助力,为汽车安全、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了底层执行机构,是汽车底盘集成控制和智能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新型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而言,其基本助力电流控制虽然可以借鉴EPS,但新型转向系统由于存在液压部分,能耗相对较高;目前的转向系统助力特性曲线设计很少将能耗作为优化函数引入设计之中,这导致没能实现最优节能控制。因此考虑转向系统能耗对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的设计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本发明能够得到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助力电流iebest和iybest,绘制了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进一步提高了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的节能性,使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更加完善合理。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计算在各个车速与转角输入下转向系统所需助力值Te+Ty和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整体功率损耗P=Pe+Peh,将所述功率损耗P=Pe+Peh和Te+Ty分别作为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利用粒子群寻优算法得出在转向系统整体功率损耗最小的情况下的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实时最优电流值iebest和电动泵驱动电机实时最优电流值iybest;分别生成iebest与驾驶员偏好手力矩Th之间的关系曲线,iybest与方向盘转角速度ωc之间的关系曲线,将所获得的关系曲线作为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的电流助力特性曲线,其中,Pe为电动子系统的功率损耗,Peh为电动液压子系统的功率损耗。
进一步,所述粒子群寻优算法具体过程为:
S1,以直流电机工作电流ie和电动泵驱动电机工作电流iy为寻优对象,并设置搜寻空间维度d,
S2,初始化粒子群的随机位置Xi=(Xie,Xiy)和速度Vi=(Vie,Viy),获取位置初始值范围和速度初始值范围;
S3,利用目标函数P=Pe+Peh和约束条件,计算t时刻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Pi,存贮t时刻群体所发现的最佳位置Xbest、每个粒子所经过的最好位置Xibest和最佳目标函数值Pibest
S4,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Xi和速度Vi,并对粒子速度进行限制,即满足Vie∈(ieqs-iemax,iemax-ieqs),Viy∈(iyqs-iymax,iymax-iyqs);
S5,计算位置更新过的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Pi,将更新后t+1时刻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Pi与t时刻经历过最佳位置Xibest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值作比较,如果目标函数值更小,则将当前位置作为该粒子的Xibest
S6,将更新后t+1时刻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与群体粒子t时刻所经历过的最佳位置Xbest比较,如果目标函数值更小,则将更新Xbest的值;
S7,设置迭代次数为n,经过n次迭代后,输出Xbest,即最终的优化目标:转向系统整体功率损耗最小的情况下的实时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最优工作电流值iebest和电动泵驱动电机实时最优电流值iybest
进一步,所述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Xi与速度Vi的公式为:
Xi(t+1)=Xi(t)+Vi(t)
Vi(t+1)=Vi(t)+c1r1[Xibest-Xi(t)]+c2r2[Xbest-Xi(t)]
其中,c1、c2为正的学习因子,r1、r2为0~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进一步,所述转向系统所需助力值Te+Ty的计算方法为:
由于,Te+Ty=M-Thi,且等效到轮胎的电动助力矩Te=kieieiwigicηc;等效到轮胎的液压助力矩故得:
将该式作为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约束条件;
其中,kie为直流电机电磁转矩系数,iw为蜗轮蜗杆传动比,ig为EHPS子系统的传动比,ic为转向操纵机构的传动比,ηc为转向杆系传动效率,kiy为电动泵驱动电机电磁转矩系数,Kf为转矩补偿系数,qp为转向泵排量,S为活塞面积,R为齿扇半,M是转向阻力矩,Th驾驶员偏好手力矩,i为整个转向系统传动比。
进一步,根据转向阻力矩M与方向盘转角θ、车速u之间的关系,计算出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的转向阻力矩M,所述转向阻力矩M包括原地转向时的转向阻力矩M1和有速度时的转向阻力矩M2,所述所述
其中,Mf-P为轮胎/路面摩擦力矩,为主销内倾角产生的回正力矩;δt为轮胎的接地变形量;μ为道路摩擦系数,G1为前轴载荷,lt为轮胎接地长度,方向盘转角θ,c为主销偏距,D为轮胎直径,为主销内倾角;My为主销后倾角产生的回正力矩;MZ为轮胎拖距产生的回正力矩;式中Fy为轮胎侧偏力;γ为主销外倾角,f(u)为等效摩擦系数关于车速u的函数表达式。
进一步,所述Pe的计算方法为:
Pe=UeieECU+ie 2Rm
其中,Ue为ECU供电电压;ieECU为助力直流电机ECU待机工作电流;ie为直流电机工作电流;Rm为直流电机线圈等效电阻。
进一步,所述Peh的计算方法为:
Peh=PJ+Py+Pv+Ps
其中,液压油流过节流孔的功率损耗
溢流损耗
转阀损耗
EHPS控制单元ECU功率损耗Ps=iy 2Rn+iyECU 2Rel
其中,ρ为液压油密度,n为方向盘转速,kiy为电动泵驱动电机电磁转矩系数,iy为电动泵驱动电机工作电流,d为液压缸直径,Kf为转矩补偿系数,qp为转向泵排量,N为流量安全系数,q为系统补偿流量,Cd为短孔的流量系数,AJ为节流孔的流通面积;pc为液压泵的出口压力,np为液压泵转速,qp为转向泵排量,p1、p2分别为液压助力缸上下腔的油压,A1、A2分别为第1、2个阀口的开口面积,Rn为电动泵驱动电机线圈等效内阻,iyECU为电动泵驱动电机ECU待机工作电流,Rel为控制器本身的电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在不同车速转角输入下的转向阻力矩拟合公式计算出实时的汽车的转向阻力矩,并分析计算出等效到轮胎的转向系统需要提供的助力值大小,并建立电动助力矩Te与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工作电流ie之间的量化函数关系以及液压助力矩Ty与电动泵的驱动电机工作电流iy之间的量化函数关系,进一步提高转向系统所需助力值的实时变化性,更好的满足转向助力控制需求;
本发明较为全面的分析了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的各部分功率损耗,建立电动子系统功率损耗Pe与ie之间的量化函数关系以及电动液压子系统功率损耗Peh与iy之间的量化函数关系,最终得到新型转向系统的总体功率损耗P有效地提高了优化分析的精确度;
本发明通过引入转向系统功率损耗作为优化函数,以ie和iy为优化对象,以满足助力功能需求以及电流工作范围为约束条件,利用粒子群寻优算法得到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助力电流iebest和iybest,绘制了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进一步提高了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的节能性,使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更加完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流程图;
图3是电动泵驱动电机助力电流特性曲线示意图;
图4是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助力电流特性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基于如图1的一种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将EPS和EHPS耦合设计的转向系统解决方案,具体包括转向盘总成、电动子系统、电动液压子系统、机械子系统;其中电动子系统包括转矩/转角传感器、减速机构、直流助力电机以及EPS电子控制单元;电动液压子系统包括转阀总成、电动泵以及EHPS电子控制单元;机械子系统即循环球转向器总成。EPS与EHPS串联耦合,电动助力矩与液压助力矩连同手力矩一起克服转向助力矩,达到转向的功能。电动助力矩与液压助力矩都可以通过控制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与电动泵驱动电机进行调节大小,实现可变助力,提升了转向系统电动化程度。该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将EPS与EHPS进行耦合设计,联合提供助力,既能解决重型商用车转向助力单一的问题,又能解决现有转向系统无法进行智能化拓展的问题。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采集
通过转角传感器测量方向盘转角θ、方向盘转速n以及方向盘转角速度ωc,利用车速传感器测量车速u,根据转向阻力矩M与方向盘转角θ、车速u之间的关系,计算出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的转向阻力矩M;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A)原地转向时的转向阻力矩M1
B)有速度时的转向阻力矩M2
M2=Mf-p+Mφ+My+MZ (2)
由上式(2)和(3)可得:
其中,Mf-P为轮胎/路面摩擦力矩,为主销内倾角产生的回正力矩;δt为轮胎的接地变形量;μ为道路摩擦系数,G1为前轴载荷,lt为轮胎接地长度,i为转向系统传动比,c为主销偏距,D为轮胎直径,为主销内倾角;My为主销后倾角产生的回正力矩;MZ为轮胎拖距产生的回正力矩;式中Fy为轮胎侧偏力;γ为主销外倾角,f(u)为等效摩擦系数关于车速u的函数表达式;
2、通过实验,测量在各个车速与转角输入下的驾驶员偏好手力矩Th
3、计算在各个车速与转角输入下转向系统所需助力值Te+Ty;具体过程如下:
3.1、等效到轮胎的电动助力矩Te,与直流电机工作电流ie相关,计算式如下:
Te=kieieiwigicηc (5)
3.2、等效到轮胎的液压助力矩Ty,与电动泵驱动电机工作电流iy相关,计算式如下:
Ty=pcSRic (6)
kiyiy=Kfpcqp (7)
由式(6)和(7),可得:
综上,可计算出电动助力矩Te与液压助力矩Ty之和为:
由于Te+Ty=M-Thi (9)将式(5)和(8)代入式(9),得:
将式(10)作为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约束条件。其中,kie为直流电机电磁转矩系数,ig为EHPS子系统的传动比,iw为蜗轮蜗杆传动比,ic为转向操纵机构的传动比,ηc为转向杆系传动效率,pc为液压泵出口压力,S为活塞面积,R为齿扇半径,kiy为电动泵驱动电机电磁转矩系数,qp为转向泵排量,Kf为转矩补偿系数。
4、计算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整体功率损耗P=Pe+Peh
4.1、计算电动助力装置实时功率损耗Pe
Pe=UeieECU+ie 2Rm (11)
4.2、计算电动液压子系统的实时功率损耗Peh
Peh=PJ+Py+Pv+Ps (12)
Py为溢流损耗,
Qs=15npcπd2·10-6·N+q (14)
由式(13)、(14)和(15)可得
Ps=iy 2Rn+iyECU 2Rel (19)
由式(12)、(16)、(17)、(18)和(19)可得:
将式(20)作为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目标函数;其中,PJ为液压油流过节流孔的功率损耗,Py为溢流损耗,Pv为转阀损耗,Ps为EHPS控制单元ECU功率损耗,ρ为液压油密度,Qs为液压泵输出流量,Cd为短孔的流量系数,AJ为节流孔的流通面积;n为方向盘转速,N为流量安全系数,q为系统补偿流量,d为液压缸直径;np为液压泵转速,qp为转向泵排量;其中Qs为与iy相关的函数,p1、p2分别为液压助力缸上下腔的油压;A1、A2分别为第1、2个阀口的开口面积,Rel为控制器本身的电阻,iyECU为电动泵驱动电机ECU待机工作电流;Rn为电动泵驱动电机线圈等效内阻。
5、利用粒子群寻优算法得出在转向系统整体功率损耗最小的情况下的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实时最优电流值iebest和电动泵驱动电机实时最优电流值iybest;分别生成iebest与驾驶员偏好手力矩Th之间的关系曲线,iybest与方向盘转角速度ωc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此作为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的电流助力特性曲线。具体过程如下:
5.1、确定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工作电流ie和电动泵驱动电机工作电流值iy为寻优对象,并设置搜寻空间维度d,在此d=2。
5.2、初始化粒子群,包括随机位置Xi和速度Vi,并获取位置初始值范围以及速度初始值范围;第i个粒子位置表示为Xi=(Xie,Xiy),速度表示Vi=(Vie,Viy),位置初始值范围为Xie∈(ieqs,iemax),Xiy∈(iyqs,iymax),速度初始值范围为Vie∈(ieqs-iemax,iemax-ieqs),Viy∈(iyqs-iymax,iymax-iyqs),其中ieqs为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起始工作电流值,iemax为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最大工作电流值;iyqs为电动泵驱动电机起始工作电流值,iymax为电动泵驱动电机最大工作电流值。
5.3、将式(10)作为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约束条件,式(20)作为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目标函数,利用目标函数式(20)计算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Pi,存贮t时刻群体所发现的最佳位置Xbest、每个粒子所经过的最好位置Xibest和最佳目标函数值Pibest。且保证ie、iy满足式(10)的约束条件。
5.4、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Xi与速度Vi,并对粒子速度进行限制,即满足Vie∈(ieqs-iemax,iemax-ieqs),Viy∈(iyqs-iymax,iymax-iyqs);更新公式如下:
Xi(t+1)=Xi(t)+Vi(t) (21)
Vi(t+1)=Vi(t)+c1r1[Xibest-Xi(t)]+c2r2[Xbest-Xi(t)] (22)
其中c1、c2为正的学习因子,r1、r2为0~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5.5、计算位置更新过的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将更新后t+1时刻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与t时刻经历过最佳位置Xibest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值作比较,如果目标函数值更小,则将当前位置作为该粒子的Xibest
5.6、将更新后t+1时刻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与群体粒子t时刻所经历过的最佳位置Xbest比较,如果较好,则将更新Xbest的值。
5.7.设置迭代次数为n,经过n次迭代后,输出Xbest,即最终的优化目标:转向系统整体功率损耗最小的情况下的实时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最优工作电流值iebest和电动泵驱动电机实时最优电流值iybest
6.生成iebest与驾驶员偏好手力矩Th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iybest与方向盘转角速度ωc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此作为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的电流助力特性曲线,如图3、4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通过引入转向系统功率损耗作为优化函数,以ie和iy为优化对象,以满足助力功能需求以及电流工作范围为约束条件,利用粒子群寻优算法得到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助力电流iebest和iybest,绘制了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能够进一步提高了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的节能性,使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更加完善合理。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在各个车速与转角输入下转向系统所需助力值Te+Ty和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整体功率损耗P=Pe+Peh,将所述功率损耗P=Pe+Peh和Te+Ty分别作为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利用粒子群寻优算法得出在转向系统整体功率损耗最小的情况下的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实时最优电流值iebest和电动泵驱动电机实时最优电流值iybest;分别生成iebest与驾驶员偏好手力矩Th之间的关系曲线,iybest与方向盘转角速度ωc之间的关系曲线,将所获得的关系曲线作为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的电流助力特性曲线,其中,Pe为电动子系统的功率损耗,Peh为电动液压子系统的功率损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群寻优算法具体过程为:
S1,以直流电机工作电流ie和电动泵驱动电机工作电流iy为寻优对象,并设置搜寻空间维度d,
S2,初始化粒子群的随机位置Xi=(Xie,Xiy)和速度Vi=(Vie,Viy),获取位置初始值范围和速度初始值范围;
S3,利用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计算t时刻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Pi,存贮t时刻群体所发现的最佳位置Xbest、每个粒子所经过的最好位置Xibest和最佳目标函数值Pibest
S4,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Xi和速度Vi,并对粒子速度进行限制;
S5,计算位置更新过的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Pi,将更新后t+1时刻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Pi与t时刻经历过最佳位置Xibest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值作比较,如果目标函数值更小,则将当前位置作为该粒子的Xibest
S6,将更新后t+1时刻每个粒子的目标函数值与群体粒子t时刻所经历过的最佳位置Xbest比较,如果目标函数值更小,则将更新Xbest的值;
S7,设置迭代次数为n,经过n次迭代后,输出Xbest,即最终的优化目标:转向系统整体功率损耗最小的情况下的实时电动子系统直流电机最优工作电流值iebest和电动泵驱动电机实时最优电流值iybes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Xi与速度Vi的公式为:
Xi(t+1)=Xi(t)+Vi(t)
Vi(t+1)=Vi(t)+c1r1[Xibest-Xi(t)]+c2r2[Xbest-Xi(t)]
其中,c1、c2为正的学习因子,r1、r2为0~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的计算方法为:
由于Te+Ty=M-Thi,且等效到轮胎的电动助力矩Te=kieieiwigicηc;等效到轮胎的液压助力矩故得:将该式作为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约束条件;其中,kie为直流电机电磁转矩系数,iw为蜗轮蜗杆传动比,ig为EHPS子系统的传动比,ic为转向操纵机构的传动比,ηc为转向杆系传动效率,kiy为电动泵驱动电机电磁转矩系数,Kf为转矩补偿系数,qp为转向泵排量,S为活塞面积,R为齿扇半径,M是转向阻力矩,Th驾驶员偏好手力矩,i为整个转向系统传动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阻力矩M包括原地转向时的转向阻力矩M1和有速度时的转向阻力矩M2,所述所述
其中,Mf-P为轮胎/路面摩擦力矩,为主销内倾角产生的回正力矩;δt为轮胎的接地变形量;μ为道路摩擦系数,G1为前轴载荷,lt为轮胎接地长度,方向盘转角θ,c为主销偏距,D为轮胎直径,为主销内倾角;My为主销后倾角产生的回正力矩;MZ为轮胎拖距产生的回正力矩;式中Fy为轮胎侧偏力;γ为主销外倾角,f(u)为等效摩擦系数关于车速u的函数表达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的计算方法为:
Pe=UeieECU+ie 2Rm
其中,Ue为ECU供电电压;ieECU为助力直流电机ECU待机工作电流;ie为直流电机工作电流;Rm为直流电机线圈等效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h的计算方法为:
Peh=PJ+Py+Pv+Ps
其中,PJ为液压油流过节流孔的功率损耗,Py为溢流损耗,Pv为转阀损耗,Ps是EHPS控制单元ECU功率损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压油流过节流孔的功率损耗
溢流损耗
转阀损耗
EHPS控制单元ECU功率损耗Ps=iy 2Rn+iyECU 2Rel
其中,ρ为液压油密度,n为方向盘转速,kiy为电动泵驱动电机电磁转矩系数,iy为电动泵驱动电机工作电流,d为液压缸直径,Kf为转矩补偿系数,qp为转向泵排量,N为流量安全系数,q为系统补偿流量,Cd为短孔的流量系数,AJ为节流孔的流通面积;pc为液压泵的出口压力,np为液压泵转速,qp为转向泵排量,p1、p2分别为液压助力缸上下腔的油压,A1、A2分别为第1、2个阀口的开口面积,Rn为电动泵驱动电机线圈等效内阻,iyECU为电动泵驱动电机ECU待机工作电流,Rel为控制器本身的电阻。
CN201910319365.3A 2019-04-19 2019-04-19 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 Active CN110147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9365.3A CN110147580B (zh) 2019-04-19 2019-04-19 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9365.3A CN110147580B (zh) 2019-04-19 2019-04-19 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7580A true CN110147580A (zh) 2019-08-20
CN110147580B CN110147580B (zh) 2023-04-07

Family

ID=67588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9365.3A Active CN110147580B (zh) 2019-04-19 2019-04-19 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4758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9499A (zh) * 2019-11-26 2020-04-03 江苏大学 一种商用车无人驾驶转角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49496A (zh) * 2019-11-15 2020-04-03 江苏大学 一种双油泵式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13124A (zh) * 2020-09-28 2021-01-12 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eps—sam分总成的整体输出效率、性能检测方法
CN113104100A (zh) * 2021-05-27 2021-07-13 清华大学 一种面向节能型智能电液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761736A (zh) * 2021-09-02 2021-12-07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船用风力助推转子的节能效果评估方法
CN115388329A (zh) * 2022-08-25 2022-11-25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气瓶供气装置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9891A (zh) * 2015-01-08 2015-06-10 江苏大学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随速可变助力特性设计方法
CN105253192A (zh) * 2015-11-11 2016-01-20 盐城市盐海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945089A (zh) * 2018-07-09 2018-12-07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功率需求的重型商用车eps复合电源的匹配方法
CN108984860A (zh) * 2018-06-27 2018-12-11 江苏大学 一种复合电源eps的电源参数优化方法
CN109318982A (zh) * 2018-08-02 2019-02-12 江苏大学 一种混合动力转向系统参数匹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9891A (zh) * 2015-01-08 2015-06-10 江苏大学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随速可变助力特性设计方法
CN105253192A (zh) * 2015-11-11 2016-01-20 盐城市盐海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984860A (zh) * 2018-06-27 2018-12-11 江苏大学 一种复合电源eps的电源参数优化方法
CN108945089A (zh) * 2018-07-09 2018-12-07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功率需求的重型商用车eps复合电源的匹配方法
CN109318982A (zh) * 2018-08-02 2019-02-12 江苏大学 一种混合动力转向系统参数匹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熠君等: "EPS系统粒子群优化PID控制的研究", 《车辆与动力技术》 *
唐斌等: "重型车辆旁通流量式电控液压转向附加力矩控制研究", 《机械科学与技术》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9496A (zh) * 2019-11-15 2020-04-03 江苏大学 一种双油泵式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49496B (zh) * 2019-11-15 2021-06-18 江苏大学 一种双油泵式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49499A (zh) * 2019-11-26 2020-04-03 江苏大学 一种商用车无人驾驶转角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13124A (zh) * 2020-09-28 2021-01-12 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eps—sam分总成的整体输出效率、性能检测方法
CN113104100A (zh) * 2021-05-27 2021-07-13 清华大学 一种面向节能型智能电液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761736A (zh) * 2021-09-02 2021-12-07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船用风力助推转子的节能效果评估方法
CN113761736B (zh) * 2021-09-02 2023-06-06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船用风力助推转子的节能效果评估方法
CN115388329A (zh) * 2022-08-25 2022-11-25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气瓶供气装置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CN115388329B (zh) * 2022-08-25 2024-03-12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气瓶供气装置及其压力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7580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7580A (zh) 考虑能耗的混合动力电控转向系统助力电流特性曲线设计方法
CN206406908U (zh) 一种改进主缸的电机驱动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CN108528268B (zh) 一种电动汽车自适应巡航系统的扭矩调节方法
CN107600173B (zh) 一种汽车液压变传动比转向系统及其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11152834B (zh) 一种基于阿克曼转向修正的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方法
CN103407449B (zh) 一种液压辅助驱动与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28197B (zh) 基于多模式转向系统助力耦合器的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6891878A (zh) 一种改进主缸的电机驱动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CN105523028A (zh) 一种具有电动制动助力功能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
CN106184351B (zh) 一种电-液复合动力转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Chen et al. Comprehensive chassis control strategy of FWIC‐EV based on sliding mode control
CN103754202B (zh) 一种基于位移控制的双电机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控制方法
CN111002840B (zh)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容错控制方法
CN104724097A (zh) 一种双电机线控的压力顺序调节制动系统
CN109572644B (zh) 一种集成式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及其abs控制方法
CN104276155B (zh) 一种基于左右电动轮差动/制动控制的电动汽车控制方法
CN113928412B (zh) 一种电液复合转向系统及电液解耦控制方法
CN111122176A (zh) 一种具有制动失效冗余功能的车辆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040124B (zh) 一种车辆紧急制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549987B (zh) 一种基于驱动-制动复合控制的汽车轮间差速转向方法
CN108177688A (zh) 一种液压轮毂马达辅助差动助力转向控制方法
CN107600175B (zh) 一种基于蓄能器的客车主动转向系统及其转向控制方法
CN20618680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07328580U (zh) 一种汽车液压变传动比转向系统
CN115723590A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汽车的节能转矩矢量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