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5915B - 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45915B CN110145915B CN201810150754.3A CN201810150754A CN110145915B CN 110145915 B CN110145915 B CN 110145915B CN 201810150754 A CN201810150754 A CN 201810150754A CN 110145915 B CN110145915 B CN 1101459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d
- cold accumulation
- valve
- liquid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3/00—Stationary devices, e.g. cold-rooms
- F25D13/02—Stationary devices, e.g. cold-rooms with several cooling compartments, e.g. refrigerated locke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包括:一个制冷机组、第一蓄冷罐、第二蓄冷罐、第三蓄冷罐及第四蓄冷罐、速冻库、冷冻库、冷藏库、保鲜库、供冷分配器及回液分配器;其中,制冷机组为第一蓄冷罐提供蓄冷液,第一蓄冷罐、第二蓄冷罐、第三蓄冷罐及第四蓄冷罐将蓄冷液提供给供冷分配器,由供冷分配器将蓄冷液分配给速冻库、冷冻库、冷藏库及保鲜库;速冻库、冷冻库、冷藏库及保鲜库将蓄冷液回流给回液分配器,并由回液分配器将蓄冷液回流至第一蓄冷罐、第二蓄冷罐、第三蓄冷罐及第四蓄冷罐。采用本发明,可灵活的进行各系统模式转换,灵活的进行各冷库温区模式转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冷库制冷方式为每个冷库对应一台或多台制冷机组,并且,每个冷库对应一个制冷模式或称制冷温度,温度区间为固定模式,不可变更为其他温区,无法更改为其它用途。当季节变化需要其它温区库时,除了更建,无其它办法。并且,整个制冷管路为高压管路,投资额度大,后期维护难。图1A至图1E为现有技术的冷库系统示意图,如图1A所示,-65~-45℃超低温/速冻库502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65~-45℃超低温/速冻库502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如图1B所示,-25~-18℃冷冻库503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25~-18℃冷冻库503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如图1C所示,0~10℃冷保鲜504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0~10℃冷保鲜504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如图1D所示,0~15℃冷藏库505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500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0~15℃冷藏库505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如图1E所示,0~15℃办公区域506单独由一台制冷机组控制,制冷机组500通过制冷换热器501与0~15℃办公区域506换热,整个区域为承压区域。
可以看到:现有的冷库系统,随着进出货的冷量损耗,冷量负荷加大,为了调节负荷,制冷主机需要频繁启动,造成制冷主机处于恶劣工况下运行,效率低下,并且制冷主机的频繁起停降低了制冷主机寿命。制冷主机的频繁启动,也造成降温过程不连续,降温时间长,不利于精确控制库温。为了维持库温,制冷主机长期运行在低能效的低负荷状态,造成制冷机组的运行效率变低,而不是运行于最佳效率状态,进而造成负荷峰谷差大。
蒸发器因温度负荷变化大,容易结不均匀的霜,在除霜周期后造成系统负荷加大。同时,现有条件下冷库的调峰能力弱,压缩机都是按照最大负荷配置,在部分负荷条件下因能量调节,例如热气旁通等,造成制冷主机负荷效率低下。
并且,现有技术中,每个冷库的使用温度区间恒定,无法变更为其它用途的温度区间。多个库时,制冷机组台数较多,成本较高。
另外,整个库区的制冷管路为高压管路,高压管路范围太广,不利于消防及维护。一旦发生泄露,无法通过快速手段进行维护,进而影响整个冷库的使用;并且制冷剂的泄露容易引发危险。
同时,传统的风冷制冷方式,能耗成本高,库存商品干耗大,品质得不到保障。冷风机供冷系统和由它衍生的自动融霜,是造成冷库温度频繁而大幅波动的主要根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多库多机冷库系统的冷量负荷加大,制冷主机运行效率低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包括:
一个制冷机组;
第一蓄冷罐、第二蓄冷罐、第三蓄冷罐及第四蓄冷罐;
速冻库;
冷冻库;
冷藏库;
保鲜库;
供冷分配器;
回液分配器;
其中,所述制冷机组为第一蓄冷罐提供蓄冷液,所述第一蓄冷罐、所述第二蓄冷罐、所述第三蓄冷罐及所述第四蓄冷罐将蓄冷液提供给所述供冷分配器,由所述供冷分配器将蓄冷液分配给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及所述保鲜库;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及所述保鲜库将蓄冷液回流给所述回液分配器,并由所述回液分配器将蓄冷液回流至所述第一蓄冷罐、所述第二蓄冷罐、所述第三蓄冷罐及所述第四蓄冷罐。
较佳地,所述多温区冷库系统还包括办公区域,由所述供冷分配器将蓄冷液分配给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办公区域将蓄冷液回流给所述回液分配器。
其中,所述供冷分配器包括:
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与第一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速冻库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至速冻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2、单向阀3;
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与第二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冷冻库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二蓄冷罐至冷冻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2、单向阀23;
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30与第三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冷藏库连接,并且所述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三蓄冷罐至冷藏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1、电磁阀32、单向阀33;
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40与第四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保鲜库连接,并且所述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四蓄冷罐至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1、电磁阀42、单向阀43;以及
所述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40与第四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办公区域连接,并且所述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四蓄冷罐至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1、电磁阀44、单向阀45。
较佳地,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
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冷冻库,并且所述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冷冻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2、单向阀23;以及
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冷藏库,并且所述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冷藏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8、单向阀9、电磁阀32、单向阀33。
较佳地,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
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冷藏库,并且所述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二蓄冷罐至所述冷藏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6、单向阀27、电磁阀32、单向阀33;
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二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2及单向阀43;以及
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二蓄冷罐至所述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4及单向阀45。
较佳地,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
第十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一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30连接所述第三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十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三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1、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2及单向阀43;以及
第十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二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30连接所述第三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第十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三蓄冷罐至所述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1、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4及单向阀45。
较佳地,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
第十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三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十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6、单向阀27、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2、、单向阀43;
第十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四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第十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6、单向阀27、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4、单向阀45;
第十五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五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十五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2、单向阀43;
第十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六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第十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4、单向阀45;
第十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七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十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8、单向阀9、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2及单向阀43;以及
第十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八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第十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8、单向阀9、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4及单向阀45。
其中,所述回液分配器包括:
第一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一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另一端连接第二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一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至所述第二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A及单向阀1B;
第二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二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冻库,另一端连接第三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二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冷冻库至所述第三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A、电磁阀2B及单向阀2C;
第三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三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藏库,另一端连接第四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三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冷藏库至所述第四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A、电磁阀3B及单向阀3C;
第四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四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保鲜库,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并且,所述第四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保鲜库至所述第一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A、电磁阀4B及单向阀4C;及
第五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五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办公区域,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五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办公区域至所述第一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D、电磁阀4B及单向阀4C。
较佳地,所述回液分配器还包括:
第六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六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另一端连接第三蓄冷罐,并且,所述第六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至所述第三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C及单向阀1D;以及
第七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七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另一端连接第四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七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至所述第四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E及单向阀1F;
第八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八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并且,所述第八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至所述第一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G及单向阀1H;
较佳地,所述回液分配器还包括:
第九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九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冻库,另一端连接第四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九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冷冻库至所述第四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A、电磁阀2D及单向阀2E;以及
第十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十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冻库,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并且,所述第十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冷冻库至所述第一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A、电磁阀2F及单向阀2G;
较佳地,所述回液分配器还包括:
第十一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十一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藏库,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并且,所述第十一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冷藏库至所述第一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A、电磁阀3D及单向阀3E。
较佳地,所述多温区冷库系统,通过调节所述循环加压泵1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所述速冻库的温度;通过调节所述循环加压泵20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所述冷冻库的温度;通过调节所述循环加压泵30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所述冷藏库的温度;通过调节所述循环加压泵40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所述保鲜库及所述办公区域的温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蓄冷罐为-65~-45℃蓄冷罐;所述第二蓄冷罐为-35~-18℃蓄冷罐;所述第三蓄冷罐为-18~0℃蓄冷罐;所述第四蓄冷罐为0~15℃蓄冷罐。
较佳地,所述制冷机组包括主制冷机组及辅制冷机组,所述主制冷机组与所述辅制冷机组并联。
较佳地,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所述保鲜库及所述办公区域分别为一个或多个。
较佳地,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及所述保鲜库均能够变更为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及保鲜库的温区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当包含办公区域时,所述办公区域能够变更为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及所述保鲜库的温区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多温区制冷系统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可灵活的进行各系统模式转换,根据不同季节对不同温区库温的需求,灵活的进行模式转变,既可以变为超低温库,又可以变为高温库,且不增加投资。
2、可根据各个冷库的需求进行供冷分配。
3、蓄冷液可在各冷库、蓄冷罐循环利用,形成稳定的供冷模式。
4、不会造成融霜现象。
5、库存商品干耗低。
6、多温区冷库系统无需频繁启动,系统能耗低。
7、应对停电的紧急模式,当外网停电时,仅需提供给循环加压泵以电力,依靠蓄冷罐内蓄冷液进行循环,可确保库温恒定很长时间。
8、通过一个制冷机组带动整个制冷系统的大系统。
9、通过供冷分配器形成多个供冷管路,可以根据需求将蓄冷液分配到所需冷库中,同时,冷库对应蓄冷罐中无蓄冷液时,可以通过各供冷管路将其他蓄冷罐中蓄冷液分配到该冷库中,实现了蓄冷液的灵活按需分配。
10、通过回液分配器形成多个回液管路,当某一蓄冷罐内蓄冷液不满足使用需求时,其他冷库可利用相应回液管路将蓄冷液输送至该蓄冷罐内,实现了蓄冷液的灵活按需回液。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E为现有技术的冷库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温区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供冷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回液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多温区冷库系统的冷库温区更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制冷机组
101:主制冷机组
102:辅制冷机组
200:制冷换热器
110:第一蓄冷罐
120:第二蓄冷罐
130:第三蓄冷罐
140:第四蓄冷罐
150:速冻库
160:冷冻库
170:冷藏库
180:保鲜库
190:办公区域
300:供冷分配器
400:回液分配器
1、20、30、40:液体循环加压泵
3、7、9、21、23、27、29、31、33、36、41、43、45:单向阀
2、4、6、8、22、24、26、28、32、34、42、44:电磁阀
5、25、35:可调节流速限制阀
1A、1C、1E、1G、2B、2D、2F、3B、3D、4B:电磁阀
1B、1D、1F、1H、2A、2C、2E、2G、3A、3C、3E、4A、4C、4D: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出的多温区冷库系统,有别于传统的冷库制冷方式,其采用单机多库多温区模式,所有的温区可根据需要任意变更为所需温区模式,即冷冻、冷藏、保鲜等各个温区可相互转换,系统可全部为冷冻库,或者全部为冷藏库,或者全部为保鲜库,或者一部分为冷冻库,一部分为冷藏库,一部分为保鲜库等;所有的模式可在任何时间进行任意转换。若是有办公系统,可为办公环境提供制冷、制热模式,大幅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同时,本发明的多温区冷却系统通过供冷分配器及回液分配器可实现蓄冷液的多管路供冷分配及回液的多管路回流。
图2为本发明多温区制冷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可包括:一个制冷机组100、第一蓄冷罐110、第二蓄冷罐120、第三蓄冷罐130及第四蓄冷罐140、速冻库150、冷冻库160、冷藏库170、保鲜库180、办公区域190、供冷分配器300、回液分配器400,通过一个制冷机组100制冷速冻库150、冷冻库160、冷藏库170、保鲜库180及办公区域190;其中,所述制冷机组100为第一蓄冷罐110提供蓄冷液,所述第一蓄冷罐110、所述第二蓄冷罐120、所述第三蓄冷罐130及所述第四蓄冷罐140将蓄冷液提供给所述供冷分配器300,由所述供冷分配器300将蓄冷液分配给所述速冻库150、所述冷冻库160、所述冷藏库170、所述保鲜库180及所述办公区域190;所述速冻库150、所述冷冻库160、所述冷藏库170、所述保鲜库180及所述办公区域190将蓄冷液回流给所述回液分配器400,并由所述回液分配器400将蓄冷液回流至所述第一蓄冷罐110、所述第二蓄冷罐120、第三蓄冷罐130及第四蓄冷罐140。
其中,各冷库及办公区域可根据需要而设定。当有办公区域中央空调制冷需求时,本冷库系统可包含办公区域190,并可向办公区域190方便的提供低温液体。所有库区用完冷后剩余冷量即可作为中央空调的冷量提供给办公区域。
其中,第一蓄冷罐110为-65~-45℃蓄冷罐;第二蓄冷罐120为-35~-18℃蓄冷罐;第三蓄冷罐130为-18~0℃蓄冷罐;第四蓄冷罐140为0~15℃蓄冷罐。
具体而言,图3为本发明的供冷分配器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供冷分配器包括: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及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
其中,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与第一蓄冷罐110连接,另一端与速冻库150连接,并且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110至速冻库15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2、单向阀3。当所述速冻库150需要供冷时,液体循环加压泵1启动,电磁阀2开启,通过单向阀3输送至所述速冻库150内。
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与第二蓄冷罐120连接,另一端与冷冻库160连接,并且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二蓄冷罐120至冷冻库16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2、单向阀23。当所述冷冻库需要供冷时,所述液体循环加压泵20启动,电磁阀22开启,通过单向阀21、单向阀23将蓄冷液输送至冷冻库160内。
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30与第三蓄冷罐130连接,另一端与冷藏库170连接,并且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三蓄冷罐130至冷藏库17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1、电磁阀32、单向阀33。当所述冷藏库170需要供冷时,所述液体循环加压泵30启动,所述电磁阀32开启,通过所述单向阀31、所述单向阀33输送至所述冷藏库170内。
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40与第四蓄冷罐140连接,另一端与保鲜库180连接,并且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四蓄冷罐140至保鲜库18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1、电磁阀42、单向阀43。当所述保鲜库180需要供冷时,所述液体循环加压泵40启动,所述电磁阀42开启,通过所述单向阀41、所述单向阀43输送至所述保鲜库180内。
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40与第四蓄冷罐140连接,另一端与办公区域190连接,并且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四蓄冷罐140至办公区域19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1、电磁阀44、单向阀45。当所述办公区域190需要供冷时,所述液体循环加压泵40启动,所述电磁阀44开启,通过所述单向阀41、所述单向阀45输送至所述办公区域190内。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其中,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另一端连接冷冻库160,并且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110至冷冻库16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2、单向阀23。当所述速冻库150不需要供冷而所述冷冻库160需要供冷时,且所述冷冻库对应的所述第二蓄冷罐120内无所需蓄冷液时,所述液体循环加压泵1启动,电磁阀4、电磁阀6、电磁阀22开启,蓄冷液通过所述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所述单向阀7、所述单向阀23输送至所述冷冻库160内进行供冷,其中,所述单向阀21阻止蓄冷液进入所述第二蓄冷罐120,并且,根据所述冷冻库160内温度需求,通过调节所述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调整进入冷冻库160内蓄冷液的量,进而实现冷冻库内温度的恒定;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另一端连接冷藏库170,并且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110至冷藏库17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8、单向阀9、电磁阀32、单向阀33。当速冻库160不需要供冷而冷藏库需要供冷时,且冷藏库对应第三蓄冷罐130内无所需蓄冷液时,液体循环加压泵1启动,电磁阀4、电磁阀8、电磁阀32开启,蓄冷液通过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单向阀9、单向阀33输送至所述冷藏库170进行供冷,其中,所述单向阀27阻止蓄冷液进入所述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单向阀31阻止蓄冷液进入所述第三蓄冷罐130,根据所述冷藏库170内温度变化需求,通过调节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调整进入冷藏库内蓄冷液的量,进而实现冷藏库内温度的恒定。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第二蓄冷罐120,另一端连接冷藏库170,并且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二蓄冷罐120至冷藏库17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6、单向阀27、电磁阀32、单向阀33。当冷冻库160不需要供冷而冷藏库需要供冷时,且冷藏库对应蓄冷罐内无所需蓄冷液时,液体循环加压泵20启动,电磁阀24、电磁阀26、电磁阀32开启,蓄冷液通过单向阀21、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单向阀27、单向阀33输送至所述冷藏库170进行制冷,其中,单向阀31阻止蓄冷液进入所述第三蓄冷罐130,并且,根据冷藏库内温度需求,通过调节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调整进入冷藏库内蓄冷液的量,进而实现冷藏库内温度的恒定。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第二蓄冷罐120,另一端连接保鲜库180,并且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二蓄冷罐120至保鲜库18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2及单向阀43。当冷冻库不需要供冷而保鲜库需要供冷时,且所述第四蓄冷罐140内无所需蓄冷液时,液体循环加压泵20启动,电磁阀24、电磁阀28、电磁阀42开启,蓄冷液通过单向阀21、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单向阀29、单向阀43输送至所述保鲜库进行供冷,其中,所述单向阀41阻止蓄冷液进入所述第四蓄冷罐140,单向阀36阻止蓄冷液进入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并且,根据保鲜库内温度需求,通过调节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调整进入保鲜库内蓄冷液的量,进而实现保鲜库内温度的恒定。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第二蓄冷罐120,另一端连接办公区域190,并且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二蓄冷罐120至办公区域19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4及单向阀45。当冷冻库不需要供冷而办公区域需要供冷时,且所述第四蓄冷罐140内无所需蓄冷液时,液体循环加压泵20启动,电磁阀24、电磁阀28、电磁阀44开启,蓄冷液通过单向阀21、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单向阀29、单向阀45输送至办公区域190进行供冷,其中,单向阀41阻止蓄冷液进入所述第四蓄冷罐140,单向阀36阻止蓄冷液进入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并且,根据办公区域内温度需求,通过调节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调整进入办公区域内蓄冷液的量,进而实现办公区域内温度的恒定。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十一蓄冷液分配管路,第十一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30连接第三蓄冷罐130,另一端连接保鲜库180,并且第十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三蓄冷罐130至保鲜库18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1、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2及单向阀43。当冷藏库不需要供冷而保鲜库需要供冷时,且所述第四蓄冷罐140内无所需蓄冷液时,液体循环加压泵30启动,电磁阀34、电磁阀42开启,通过单向阀31、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单向阀43输送至保鲜库进行供冷,其中,单向阀41阻止蓄冷液进入所述第四蓄冷罐140,单向阀29阻止蓄冷液进入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并且,根据保鲜库内温度需求,通过调节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调整进入保鲜库内蓄冷液的量,进而实现保鲜库内温度的恒定;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十二蓄冷液分配管路,第十二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30连接第三蓄冷罐130,另一端连接办公区域190,并且第十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三蓄冷罐130至办公区域19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1、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4及单向阀45。当冷藏库不需要供冷而办公区域需要供冷时,且所述第四蓄冷罐140内无所需蓄冷液时,液体循环加压泵30启动,电磁阀34、电磁阀44开启,通过单向阀31、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单向阀45输送至办公区域进行供冷,单向阀41阻止蓄冷液进入所述第四蓄冷罐140,单向阀29阻止蓄冷液进入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并且,根据办公区域内温度需求,通过调节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调整进入办公区域内蓄冷液的量,进而实现办公区域内温度的恒定。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十三蓄冷液分配管路,第十三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另一端连接保鲜库180,并且第十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110至保鲜库18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6、单向阀27、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2、、单向阀43。通过第一蓄冷罐110直接给保鲜库180供冷,其中,液体循环加压泵1启动,电磁阀4、电磁阀6、电磁阀24、电磁阀26、电磁阀34、电磁阀42,蓄冷液通过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7、单向阀27、单向阀36、单向阀43进入所述保鲜库180进行供冷。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十四蓄冷液分配管路,第十四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另一端连接办公区域190,并且第十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110至办公区域19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6、单向阀27、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4、单向阀45。其中,通过第一蓄冷罐110直接给办公区域190供冷,液体循环加压泵1启动,电磁阀4、电磁阀6、电磁阀24、电磁阀26、电磁阀34、电磁阀44启动,蓄冷液通过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7、单向阀27、单向阀36、单向阀45进入办公区域190进行供冷;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十五蓄冷液分配管路,第十五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另一端连接保鲜库180,并且第十五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110至保鲜库18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2、单向阀43。通过第一蓄冷罐110直接给保鲜库180供冷,液体循环加压泵1启动,电磁阀4、电磁阀6、电磁阀24、电磁阀28、电磁阀42启动,蓄冷液通过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单向阀7、单向阀29、单向阀43进入保鲜库180进行供冷。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十六蓄冷液分配管路,第十六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另一端连接办公区域190,并且第十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110至办公区域19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4、单向阀45。通过第一蓄冷罐110直接给办公区域190供冷,液体循环加压泵1启动,电磁阀4、电磁阀6、电磁阀24、电磁阀28、电磁阀44启动,蓄冷液通过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单向阀7、单向阀29、单向阀45进入办公区域190进行供冷。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十七蓄冷液分配管路,第十七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另一端连接保鲜库180,并且第十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110至保鲜库18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8、单向阀9、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2及单向阀43。通过第一蓄冷罐110直接给保鲜库180供冷,液体循环加压泵1启动,电磁阀4、电磁阀8、电磁阀34、电磁阀42启动,蓄冷液通过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9、单向阀36、单向阀43进入所述保鲜库180进行供冷;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供冷分配器还包括第十八蓄冷液分配管路,第十八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另一端连接办公区域190,并且第十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110至办公区域19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8、单向阀9、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4及单向阀45。通过第一蓄冷罐110直接给办公区域190供冷,液体循环加压泵1启动,电磁阀4、电磁阀8、电磁阀34、电磁阀44启动,蓄冷液通过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9、单向阀36、单向阀45进入所述办公区域190进行供冷。
图4为本发明的回液分配器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回液分配器包括第一蓄冷液回液管路、第二蓄冷液回液管路、第三蓄冷液回液管路、第四蓄冷液回液管路以及第五蓄冷液回液管路。
其中,第一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150,另一端连接第二蓄冷罐120,并且,第一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150至第二蓄冷罐12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A及单向阀1B。当速冻库150的蓄冷液完成放冷后回流,电磁阀1A启动,蓄冷液通过单向阀1B回流至第二蓄冷罐120内存储。
第二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冻库160,另一端连接第三蓄冷罐130,并且,第二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冷冻库160至第三蓄冷罐13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A、电磁阀2B及单向阀2C。当所述冷冻库160蓄冷液完成放冷后回流,电磁阀2B启动,蓄冷液通过单向阀2A、单向阀2C回流至所述第三蓄冷罐130内存储。
第三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藏库170,另一端连接第四蓄冷罐140,并且,第三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冷藏库170至第四蓄冷罐14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A、电磁阀3B及单向阀3C。当冷藏库蓄冷液完成放冷后回流,电磁阀3B启动,蓄冷液通过单向阀3A、单向阀3C回流至第四蓄冷罐140内存储。
第四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保鲜库180,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并且,第四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保鲜库180至第一蓄冷罐11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A、电磁阀4B及单向阀4C。当保鲜库180蓄冷液完成放冷后,电磁阀4B启动,蓄冷液通过单向阀4A、单向阀4C回流至所述第一蓄冷罐110。
第五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办公区域190,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并且,第五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办公区域190至第一蓄冷罐11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D、电磁阀4B及单向阀4C。当办公区域190蓄冷液完成放冷后,电磁阀4B启动,通过单向阀4D、单向阀4C回流至第一蓄冷罐110。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回液分配器还包括第六蓄冷液回液管路,其中,第六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150,另一端连接第三蓄冷罐130,并且,第六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150至第三蓄冷罐13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C及单向阀1D。当第三蓄冷罐130内蓄冷液不满足使用需求时,所述速冻库150内蓄冷液通过电磁阀1C,单向阀1D向第三蓄冷罐130内进行输送。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回液分配器还包括第七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七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150,另一端连接第四蓄冷罐140,并且,所述第七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150至所述第四蓄冷罐14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E及单向阀1F。当第四蓄冷罐140内蓄冷液不满足使用需求时,所述速冻库150内蓄冷液通过电磁阀1E、单向阀1F向第四蓄冷罐140内进行输送。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回液分配器还包括第八蓄冷液回液管路,其中,第八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150,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并且,所述第八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150至所述第一蓄冷罐11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G及单向阀1H。当第一蓄冷罐110内蓄冷液不满足使用需求时,所述速冻库150内蓄冷液通过电磁阀1G、单向阀1H向所述第一蓄冷罐110内进行输送。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回液分配器还包括第九蓄冷液回液管路,第九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冻库160,另一端连接第四蓄冷罐140,并且,第九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冷冻库160至第四蓄冷罐14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A、电磁阀2D及单向阀2E。当所述第四蓄冷罐140内蓄冷液不满足使用需求时,冷冻库160蓄冷液通过单向阀2A、电磁阀2D、单向阀2E向所述第四蓄冷罐140内进行输送。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回液分配器还包括第十蓄冷液回液管路,第十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冻库160,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并且,第十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冷冻库160至第一蓄冷罐11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A、电磁阀2F及单向阀2G。当所述第一蓄冷罐110内蓄冷液不满足使用需求时,冷冻库160内蓄冷液通过单向阀2A、电磁阀2F、单向阀2G向所述第一蓄冷罐110内进行输送。
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回液分配器还包括第十一蓄冷液回液管路,第十一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藏库170,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110,并且,第十一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冷藏库170至第一蓄冷罐11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A、电磁阀3D及单向阀3E。当所述第一蓄冷罐110内蓄冷液不满足使用需求时,冻藏库170内蓄冷液通过单向阀3A、电磁阀3D、单向阀3E向所述第一蓄冷罐110内进行输送。
其中,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可采用一台主制冷机组加一台辅制冷机组带动。如图2所示,制冷机组100可包括主制冷机组101及辅制冷机组102,主制冷机组101与辅制冷机组102并联,主制冷机组101满功率进行制冷,当整个蓄冷罐温度达到后,制冷需求低、回液量少时可关闭主制冷机组101,启用辅制冷机组102进行制冷维持,以降低系统制冷功耗。并且,制冷机组100(主制冷机组101及辅制冷机组102)可通过制冷换热器200与第一蓄冷罐110进行换热。其中,当用冷量需求不大时,关闭制冷主机,开启制冷维持辅机维持载冷液温度,整个系统的能耗将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当需要精确控制温区时,可通过调节循环加压泵的流速及流量来精确控制温度,实现+-0.1℃的精确温度调节。如:通过调节循环加压泵1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速冻库150的温度;通过调节循环加压泵20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冷冻库160的温度;通过调节循环加压泵30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冷藏库170的温度;通过调节循环加压泵40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保鲜库180及办公区域190的温度,进而所有的冷库温区可根据需要任意变更为所需温区模式,如冷冻、冷藏、保鲜等各个温区可相互转换。循环加压泵1、20、30、40可为单项泵和电机。
其中,在系统初始投入使用时,通过制冷机组对第一制冷罐内蓄冷液制冷,蓄冷液温度达到第一蓄冷罐所需温度时通过循环加压泵将蓄冷液提供给供冷分配器,供冷分配器将蓄冷液分配到各冷库内,并且,冷库中的蓄冷液回液到回液分配器中,由回液分配器回液到其他蓄冷罐中。同样,当任何一个蓄冷罐达到所需温度时,通过其循环加压泵及供冷分配器将蓄冷液分配给冷库中,冷库中的蓄冷液再回液到回液分配器中进一步提供给蓄冷罐,最终为需使用的蓄冷罐灌注蓄冷液,并使其达到所需温度。
通常情况下,蓄冷液温度达到第一蓄冷罐所需温度时通过循环加压泵将蓄冷液提供给供冷分配器,供冷分配器将蓄冷液分配到速冻库内,并且,速冻库中的蓄冷液回液到回液分配器中,由回液分配器回液到第二蓄冷罐中。相应地,当任何一个蓄冷罐达到所需温度时,通过其循环加压泵及供冷分配器将蓄冷液分配其对应冷库中,该冷库中的蓄冷液再回液到回液分配器中进一步提供下一级温度高的蓄冷罐,使得需使用的蓄冷罐注满蓄冷液并达到所需温度。
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二蓄冷罐120可与第一蓄冷罐110连接,以使得第二蓄冷罐120中的蓄冷液可回流至第一蓄冷罐110。且第三蓄冷罐130可与第一蓄冷罐110连接,以使得第三蓄冷罐130中的蓄冷液可回流至第一蓄冷罐110。
图5为本发明多温区冷库系统的冷库温区更换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多温区冷库系统中,可根据需要将冷库分为不同温区的库,如:速冻库150、冷冻库160、冷藏库170、保鲜库180及办公区域190(如图3的L行),其中,速冻库150、冷冻库160、冷藏库170、保鲜库180及办公区域190的温区均可根据需要变换,均可根据需要调节成其它的温区范围,进而,速冻库150、冷冻库160、冷藏库170、保鲜库180及办公区域190均可保持原来的冷库类型而调整其温区范围,也均能够变更为速冻库、冷冻库、冷藏库保鲜库及办公区域的温区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如:速冻库150、冷冻库160、冷藏库170、保鲜库180及办公区域190可根据需要同时变更为速冻库(如图3的L1行)、同时变更为冷冻库(如图3的L2行)、同时变更为冷藏库(如图3的L3行)或者同时变更为保鲜库(如图3的L4行);换言之,本发明根据不同季节或生产需求,所有的冷藏库和冷冻库都可以随时自由转换模式,当需要冷冻库时,所有的冷藏库都可以转换为冷冻库,而需要冷藏库时,所有的冷冻库都可以转换为冷藏库,各冷库之间可以根据需求相互转换,进而增大了冷库系统运营的灵活能力和应对突发需求时的灵活性。
于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多温区冷库系统通过一个制冷机组100制冷速冻库150、冷冻库160、冷藏库170、保鲜库180及办公区域190,可同时实现的制冷温区包括但不限于:超低温金枪鱼库(-60℃以下)、速冻库(-25~45℃)、冷冻库(-18~25℃)、冷藏库(0~5℃)、保鲜库(-5~15℃)、办公区域中央空调(冷)(10~15℃)、中央空调(热)(40~80℃),其中,根据需要,速冻库可以实现转换为超低温金枪鱼库(-60℃以下)温区,办公区域中央空调(冷)可实现转换为中央空调(热)(40~80℃)温区。
于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蓄冷罐110、第二蓄冷罐120、第三蓄冷罐130及第四蓄冷罐140所在区域为常压管道区域,仅制冷机组所在区域为承压管道区域,即,整个制冷区域内管路都是常压系统,制冷区域内无任何高压系统,大幅降低了系统建造费用和后期维护费用。制冷主机以最大效率值工作,彻底杜绝频繁起停和低能效下的低负荷状态。
本发明的多温区冷库系统通过一台制冷机组制冷多个冷库,蓄冷液可在多个冷库及蓄冷罐中循环。本发明制冷系统的制冷主机可采用满功率工作模式将冷量蓄积起来,制冷主机仅需要满负荷对蓄冷罐进行制冷。当需要时,通过循环加压泵将蓄冷液输送至冷库的蒸发器,回液进入温度高的罐体内。系统的调峰能力强。蒸发器温度负荷变化小,不容易结霜,可极大延长除霜周期。
并且,本发明的多温区制冷系统通过一台制冷机组制冷多个冷库,其带动的制冷库房数量、大小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减,例如,速冻库、冷冻库、冷藏库、保鲜库及办公区域可分别为一个或多个。且所有的温区库可根据需要任意变更为所需温区模式,即速冻库、冷冻库、冷藏库、保鲜库等各个温区可相互转换。并且,任何库房的维护脱离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整个核心系统危险区域从原先几千、几万平米范围降低为几十、几百平米。
同时,本发明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峰谷电进行满功率制冷并载冷。夜间通过循环加压泵利用白天的蓄积的冷量对冷库进行制冷。一旦外网意外断电,可使用小型便携发电机供电进行供冷循环,确保冷库温度恒定。当因意外情况主供电网络停电时间比较长时,整个系统可依靠载冷罐内蓄积的冷量保持比较长时间的冷库温度恒定。
本系统采用顶排管模式,可为各个温区冷库提供稳定的温度场,系统能耗低,干耗微小,可为冷库系统时刻提供冷量的持续供应。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制冷机组;
第一蓄冷罐、第二蓄冷罐、第三蓄冷罐及第四蓄冷罐;
速冻库;
冷冻库;
冷藏库;
保鲜库;
供冷分配器;
回液分配器;
其中,所述制冷机组为第一蓄冷罐提供蓄冷液,所述第一蓄冷罐、所述第二蓄冷罐、所述第三蓄冷罐及所述第四蓄冷罐将蓄冷液提供给所述供冷分配器,由所述供冷分配器将蓄冷液分配给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及所述保鲜库;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及所述保鲜库将蓄冷液回流给所述回液分配器,并由所述回液分配器将蓄冷液回流至所述第一蓄冷罐、所述第二蓄冷罐、所述第三蓄冷罐及所述第四蓄冷罐;
其中,所述供冷分配器包括:
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与第一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速冻库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一蓄冷罐至速冻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2)、单向阀(3);
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与第二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冻库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二蓄冷罐至冷冻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2)、单向阀(23);
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30)与第三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藏库连接,并且所述第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三蓄冷罐至冷藏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1)、电磁阀(32)、单向阀(33);
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40)与第四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鲜库连接,并且所述第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四蓄冷罐至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1)、电磁阀(42)、单向阀(43);以及
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40)与第四蓄冷罐连接,另一端与办公区域连接,并且所述第五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第四蓄冷罐至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1)、电磁阀(44)、单向阀(45);
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冻库,并且所述第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冷冻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2)、单向阀(23);以及
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冷藏库,并且所述第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冷藏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8)、单向阀(9)、电磁阀(32)、单向阀(33);
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冷藏库,并且所述第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二蓄冷罐至所述冷藏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6)、单向阀(27)、电磁阀(32)、单向阀(33);
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九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二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2)及单向阀(43);以及
第十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一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30)连接所述第三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十一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三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1)、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2)及单向阀(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办公区域,由所述供冷分配器将蓄冷液分配给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办公区域将蓄冷液回流给所述回液分配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
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20)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第十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二蓄冷罐至所述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1)、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4)及单向阀(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
第十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二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30)连接所述第三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第十二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三蓄冷罐至所述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1)、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4)及单向阀(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分配器还包括:
第十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三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十三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6)、单向阀(27)、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2)、单向阀(43);
第十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四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第十四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6)、单向阀(27)、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4)、单向阀(45);
第十五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五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十五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2)、单向阀(43);
第十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六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第十六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6)、单向阀(7)、电磁阀(2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25)、电磁阀(28)、单向阀(29)、电磁阀(44)、单向阀(45);
第十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七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鲜库,并且所述第十七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保鲜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8)、单向阀(9)、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2)及单向阀(43);以及
第十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所述第十八蓄冷液分配管路一端通过液体循环加压泵(1)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罐,另一端连接所述办公区域,并且所述第十八蓄冷液分配管路沿着所述第一蓄冷罐至所述办公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5)、电磁阀(8)、单向阀(9)、电磁阀(34)、可调节流速限制阀(35)、单向阀(36)、电磁阀(44)及单向阀(4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分配器包括:
第一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一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另一端连接第二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一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至所述第二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A及单向阀1B;
第二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二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冻库,另一端连接第三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二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冷冻库至所述第三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A、电磁阀2B及单向阀2C;
第三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三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藏库,另一端连接第四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三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冷藏库至所述第四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A、电磁阀3B及单向阀3C;
第四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四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保鲜库,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并且,所述第四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保鲜库至所述第一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A、电磁阀4B及单向阀4C;及
第五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五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办公区域,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五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办公区域至所述第一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4D、电磁阀4B及单向阀4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分配器还包括:
第六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六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另一端连接第三蓄冷罐,并且,所述第六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至所述第三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C及单向阀1D;以及
第七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七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另一端连接第四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七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至所述第四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E及单向阀1F;
第八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八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速冻库,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并且,所述第八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速冻库至所述第一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电磁阀1G及单向阀1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分配器还包括:
第九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九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冻库,另一端连接第四蓄冷罐,并且,所述第九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冷冻库至所述第四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A、电磁阀2D及单向阀2E;以及
第十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十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冻库,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并且,所述第十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冷冻库至所述第一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2A、电磁阀2F及单向阀2G。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分配器还包括:
第十一蓄冷液回液管路,所述第十一蓄冷液回液管路一端连接冷藏库,另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罐,并且,所述第十一蓄冷液回液管路沿着所述冷藏库至所述第一蓄冷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3A、电磁阀3D及单向阀3E。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所述循环加压泵1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所述速冻库的温度;
通过调节所述循环加压泵20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所述冷冻库的温度;
通过调节所述循环加压泵30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所述冷藏库的温度;
通过调节所述循环加压泵40来调节蓄冷液的流速及流量以控制所述保鲜库及所述办公区域的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冷罐为-65~-45℃蓄冷罐;所述第二蓄冷罐为-35~-18℃蓄冷罐;所述第三蓄冷罐为-18~0℃蓄冷罐;所述第四蓄冷罐为0~15℃蓄冷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组包括主制冷机组及辅制冷机组,所述主制冷机组与所述辅制冷机组并联。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所述保鲜库及所述办公区域分别为一个或多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温区冷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及所述保鲜库均能够变更为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及保鲜库的温区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当包含办公区域时,所述办公区域能够变更为所述速冻库、所述冷冻库、所述冷藏库及所述保鲜库的温区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50754.3A CN110145915B (zh) | 2018-02-13 | 2018-02-13 | 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50754.3A CN110145915B (zh) | 2018-02-13 | 2018-02-13 | 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45915A CN110145915A (zh) | 2019-08-20 |
CN110145915B true CN110145915B (zh) | 2021-07-27 |
Family
ID=67589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50754.3A Active CN110145915B (zh) | 2018-02-13 | 2018-02-13 | 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45915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97271A (en) * | 1996-04-23 | 1998-08-25 | Pelican Bait, Inc | Mobile brine tank quick-freezing system and method |
JPH11173780A (ja) * | 1997-12-05 | 1999-07-02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蓄冷装置 |
CN201532066U (zh) * | 2009-09-24 | 2010-07-21 | 上海海洋大学 | 多点温控的冰温库 |
CN201764772U (zh) * | 2010-07-30 | 2011-03-16 | 乐清市新兴工业有限公司 | 增设蓄冷组件的冷库 |
CN103542608A (zh) * | 2013-11-06 | 2014-01-29 | 巢民强 | 一种工厂专用智慧能源系统 |
CN204718270U (zh) * | 2015-03-06 | 2015-10-21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新型冷库冷凝热复合相变回收系统 |
CN204787506U (zh) * | 2015-07-08 | 2015-11-18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蓄冷保鲜库 |
CN206094713U (zh) * | 2016-10-08 | 2017-04-12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有改进型换热结构的船用lng冷能冷库系统 |
KR20170062160A (ko) * | 2015-11-27 | 2017-06-07 | 주식회사 대유위니아 | 냉장고 |
-
2018
- 2018-02-13 CN CN201810150754.3A patent/CN1101459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97271A (en) * | 1996-04-23 | 1998-08-25 | Pelican Bait, Inc | Mobile brine tank quick-freezing system and method |
JPH11173780A (ja) * | 1997-12-05 | 1999-07-02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蓄冷装置 |
CN201532066U (zh) * | 2009-09-24 | 2010-07-21 | 上海海洋大学 | 多点温控的冰温库 |
CN201764772U (zh) * | 2010-07-30 | 2011-03-16 | 乐清市新兴工业有限公司 | 增设蓄冷组件的冷库 |
CN103542608A (zh) * | 2013-11-06 | 2014-01-29 | 巢民强 | 一种工厂专用智慧能源系统 |
CN204718270U (zh) * | 2015-03-06 | 2015-10-21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新型冷库冷凝热复合相变回收系统 |
CN204787506U (zh) * | 2015-07-08 | 2015-11-18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蓄冷保鲜库 |
KR20170062160A (ko) * | 2015-11-27 | 2017-06-07 | 주식회사 대유위니아 | 냉장고 |
CN206094713U (zh) * | 2016-10-08 | 2017-04-12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有改进型换热结构的船用lng冷能冷库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利用LNG梯级冷能的冷库系统构建与载冷剂选择";吴集迎,马益民;《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30;第17卷(第2期);第126-130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45915A (zh) | 2019-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60273811A1 (en) | System for cooling a cabinet | |
CN101413738A (zh) | 一种中低温集成式冷藏/冷冻系统 | |
CN210197600U (zh) | 带储能装置的二次泵变流量冷冻水系统 | |
CN105222475A (zh) | 基于可变容积型冷冻冷藏库的双机组联合运行方法 | |
CN110243125A (zh) | 一种lng冷能的梯级存储和利用装置 | |
CN101251314B (zh) | 蓄能型太阳能喷射制冷装置 | |
CN110145917B (zh) | 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 | |
CN212057909U (zh) | 一种多位连接的制冷蓄冷系统 | |
CN110145898B (zh) | 一种回液分配器及其应用 | |
WO2009089618A4 (en) | Coo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ir supply | |
CN110145915B (zh) | 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 | |
Wang | Thermal storage systems | |
CN110145916B (zh) | 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的制冷方法 | |
CN110145899B (zh) | 回液分配器的回液分配方法及多温区冷库系统的制冷方法 | |
CN110145918B (zh) | 一种供冷分配器及其应用 | |
CN110160310B (zh) | 一种多温区冷库系统的制冷方法 | |
CN110160287B (zh) | 供冷分配器的蓄冷液分配方法及冷库系统的制冷方法 | |
CN115839524A (zh) | 一种动态冰蓄冷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592515B (zh) | 一种冷库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
KR101466864B1 (ko) | 상변화 물질을 이용한 다목적 냉각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
KR101885695B1 (ko) | 액화가스 기화열을 이용한 냉각 시스템 | |
CN209991548U (zh) | 一种蓄冷式中央空调系统 | |
CN210718293U (zh) | 多温段冷库桶泵制冷系统 | |
CN114294892A (zh) | 用于冷冻库及冷藏库的集成节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10772975U (zh) | 具有辅助制冷功能的低温冷柜制冷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