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5606A - 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5606A
CN110145606A CN201810141530.6A CN201810141530A CN110145606A CN 110145606 A CN110145606 A CN 110145606A CN 201810141530 A CN201810141530 A CN 201810141530A CN 110145606 A CN110145606 A CN 110145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blade
state
central axis
ventilation valve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15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红正
唐光野
卢丙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liance Energy Sa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liance Energy Sa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liance Energy Sa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liance Energy Sa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15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4560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2806 priority patent/WO201915408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145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56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B08B15/02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using chambers or hoods covering the a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B08B15/02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using chambers or hoods covering the area
    • B08B15/023Fume cabinets or cupboards, e.g. for laborat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16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 F16K1/18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 F16K1/2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arranged externally of valv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其中,通风阀包括:阀体;环形叶片,所述环形叶片至少为两个且同轴设于所述阀体内,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能够沿第一方向运动至处于第一状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至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环形叶片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相重叠,所述通风阀完全关闭;在所述第二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相分离,所述通风阀完全打开,所述通风阀具有最大开度;在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通风阀的开度小于所述最大开度。本发明的通风阀的出风面积大,在达到相同的通风量要求下,风机消耗的扭矩小,延长了风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背景技术
通风阀为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广泛的调节阀门,可应用于化工、建材、电站等各种行业中的通风、环保工程中,作为气体介质流量调节或切断的控制装置。
例如,公开号为CN10202920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变风量通风柜控制系统,包括通风柜、安装在通风柜的排风支管上的文丘里阀、位移传感器、门高报警开关、面风速监测及控制系统、风机变频系统、阀门控制器及阀门执行器,面风速监测及控制系统包括面风速传感器及变风量控制器,变风量控制器实时测量通风柜开度,同时面风速传感器实时测量面风速,并将其转化成电压信号传给变风量控制器,变风量控制器根据面风速实际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风速不在设定值范围内,变风量控制器向阀门控制器输出信号,阀门控制器再向阀门执行器输出信号,阀门执行器驱动文丘里阀的活塞上下移动,改变通风截面积,调节通风风量。
上述专利文献中所使用的通风阀类型是文丘里阀,该实验室变风量通风柜控制系统是利用面风速传感器实时测量面风速,并将其转化成电压信号传给变风量控制器,变风量控制器根据面风速实际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即对面风速值进行检测和对比,从而根据对比结果通过风机调节文丘里阀的活塞,改变通风截面积,最终达到调节通风量的效果。但文丘里阀开启或关闭时,风机通常需要消耗较大的扭矩才可将文丘里阀开启或关闭,极易损毁电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阀,包括:阀体;
环形叶片,所述环形叶片至少为两个且同轴设于所述阀体内,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能够沿第一方向运动至处于第一状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至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环形叶片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在所述第一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相重叠,所述通风阀完全关闭;
在所述第二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相分离,所述通风阀完全打开,所述通风阀具有最大开度;
在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通风阀的开度小于所述最大开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通风阀完全密封。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其中之一的内表面与另一的外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其中之一的内表面与另一的外表面相贴合,且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环形叶片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环形叶片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相贴合,且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沿运动方向,所述环形叶片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中,其中一个环形叶片环绕另一环形叶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一部分相重叠,在所述第二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一部分相分离;
所述通风阀还包括:
中心轴,所述环形叶片环绕所述中心轴设置,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与所述中心轴相贴合;
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环形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与所述中心轴相贴合,且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源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连接,用于驱动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且能够带动其余环形叶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源与所述中心轴连接,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设于所述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能够在驱动源的驱动下带动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且能够带动其余环形叶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和其余环形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中心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运动,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随所述中心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或者,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中心轴做周向运动,所述中心轴能够将所述周向运动转化为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在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和其余环形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相反,所述驱动源与所述中心轴连接,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设于所述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能够在驱动源的驱动下带动其余环形叶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转动连接;除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分别与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部分连接;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伸出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多个与除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一一对应的伸缩机构,所有伸缩机构沿同一方向布置,每一伸缩机构包括容纳部和第一伸缩部,相邻的伸缩机构中,其中一个的第一伸缩部能够缩进另一个的容纳部内;
所述环形叶片与相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连接,同一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相应的伸缩机构之间;
其中,靠近所述阀体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相邻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转动连接;
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缩进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伸出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进一步地,每一伸缩机构的所述第一伸缩部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内,且与相邻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轴转动连接;除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分别与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部分连接;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伸出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多个与除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一一对应的伸缩机构,所有伸缩机构沿同一方向布置,每一伸缩机构包括容纳部和第一伸缩部,相邻的伸缩机构中,其中一个的第一伸缩部能够缩进另一个的容纳部内;
所述环形叶片与相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连接,同一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相应的伸缩机构之间;
其中,靠近所述阀体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相邻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与所述中心轴转动连接;
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缩进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伸出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进一步地,每一伸缩机构的所述第一伸缩部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内,且与相邻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阀体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通过第二伸缩部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可活动地插设于该容纳部的容纳腔内;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伸缩部缩进该容纳部的容纳腔;
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伸缩部伸出该容纳部的容纳腔。
进一步地,沿运动方向,所述环形叶片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中,其中一个环形叶片环绕另一环形叶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一部分相重叠,在所述第二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一部分相分离;
所述通风阀还包括:
中心轴,所述环形叶片环绕所述中心轴设置,其中一个环形叶片为主动叶片,所述主动叶片与所述中心轴连接;
驱动源,与所述中心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中心轴做周向运动,所述中心轴能够将所述周向运动转化为所述主动叶片在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主动叶片能够带动其余环形叶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轴为螺杆,所述主动叶片内设有螺母,所述主动叶片通过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螺杆能够将周向运动转化为所述螺母在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源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螺杆做所述周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为锥齿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动叶片转动连接;除主动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分别与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部分连接;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伸出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多个与除所述主动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一一对应的伸缩机构,所有伸缩机构沿同一方向布置,每一伸缩机构包括容纳部和第一伸缩部,相邻的伸缩机构中,其中一个的第一伸缩部能够缩进另一个的容纳部内;
所述环形叶片与相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连接,同一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相应的伸缩机构之间;
其中,靠近所述阀体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与所述主动叶片相邻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与所述主动叶片转动连接;
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缩进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伸出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进一步地,每一伸缩机构的所述第一伸缩部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内,且与相邻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阀体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通过第二伸缩部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可活动地插设于该容纳部的容纳腔内;
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伸缩部缩进该容纳部的容纳腔;
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伸缩部伸出该容纳部的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和其余环形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呈圆台状,所述第二部分呈柱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一端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部分未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另一端的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设有台阶部,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台阶部相贴合,且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装置,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其中之一内表面与另一的外表面通过所述密封装置相贴合以实现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叶片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通过所述密封装置相贴合以实现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为弹性材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风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风柜,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阀。
如上,本发明提供的通风阀包括阀体和环形叶片,环形叶片至少为两个且同轴设于阀体内,相邻的环形叶片能够沿第一方向运动至处于第一状态,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至处于第二状态,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环形叶片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在第一状态,相邻的环形叶片相重叠,通风阀完全关闭;在第二状态,相邻的环形叶片相分离,通风阀完全打开,通风阀具有最大开度;在由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通风阀的开度小于最大开度。
由于本发明设有至少两个环形叶片,在通风阀处于开启状态时,通风阀具有至少两个环形通道,增大了通风阀的出风面积,在达到相同的通风量要求下,风机消耗的扭矩小,风机节能的同时还延长了风机的使用寿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剖视图一,图中示出环形叶片处于第一状态;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剖视图二,图中示出环形叶片处于第二状态;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剖视图三,图中示出环形叶片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之间;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环形叶片与阀体的内表面贴合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靠近中心轴的环形叶片与相邻的环形叶片贴合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伸缩装置与环形叶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立体图三;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剖视图四,图中示出环形叶片处于第一状态;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剖视图五,图中示出环形叶片处于第一状态;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阀的剖视图六,图中示出环形叶片处于第二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阀10,通风阀10包括:阀体20;以及至少两个环形叶片30,图1中示出了四个环形叶片30,各环形叶片30同轴设于阀体20内,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环形叶片30。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环形叶片30中,其中一个环形叶片30环绕另一环形叶片30设置,所有的环形叶片30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相邻的环形叶片30能够沿第一方向(图3中A方向所示)运动至处于第一状态,参考图4,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图4中B方向所示)运动至处于第二状态,第一方向平行于环形叶片3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图3和图4中X方向所示)。
其中,参考图3,在第一状态,相邻的环形叶片30相重叠,通风阀10完全关闭;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相邻的环形叶片30其中之一的内表面与另一的外表面相贴合,靠近阀体20的环形叶片30的外表面与阀体20的内表面相贴合,使得通风阀10完全关闭。参考图4,在第二状态,相邻的环形叶片30相分离,通风阀10完全打开,通风阀10具有最大开度,具有五个环形通道30a,其中四个环形通道30a由相邻的环形叶片30之间的周向间隔所形成,另外一个环形通道30a由环形叶片30与阀体20的内表面之间的周向间隔所形成。参考图5,在由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通风阀10的开度小于最大开度。
即,本发明的通风阀10通过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运动实现通风阀10的开启或关闭,并可以在由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通风阀10的开度得到调节。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环形叶片30后,在第一状态,所有的环形叶片30重叠后整体呈“伞”状;在第二状态,所有的环形叶片30整体呈柱状,好比所有的环形叶片30通过伸缩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由于本发明的通风阀10设有至少两个环形叶片30,在通风阀10处于开启状态时,通风阀10具有至少两个环形通道30a,本实施例中具有五个环形通道30a,增大了通风阀10的出风面积,在达到相同的通风量要求下,风机消耗的扭矩小,执行速度快,风机节能的同时还延长了风机的使用寿命。
同时,通风阀10通过多个环形通道30a出风,风阻小,流量比大,其中流量比为通风阀10最大风量和最小风量的比值;通风阀10多个环形通道30a出风均匀,起到稳流作用,风速仪检测值和实际值差别小,这利于通过风速仪测量风速,以实现对通风阀10的通风量的精确控制。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环形叶片3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使用其它材料作为环形叶片30的材料,只要能够具备防火性能即可。
此外,本发明的各环形叶片30运动至处于第一状态时,也即通风阀10完全关闭,通风阀10完全密封。即本发明的各环形叶片30在处于第一状态时,对通风阀10进行密封,保证通风阀10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防止通风阀10外的风或气流进入通风阀10内部。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在第一状态,相邻的环形叶片30其中之一的内表面与另一的外表面相贴合,且密封连接;环形叶片30与阀体20的内表面相贴合,且密封连接。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各环形叶片30的密封连接,以及与阀体20的内表面相邻的环形叶片30与阀体20的内表面的密封连接,在提升了出风面积的同时还实现了对通风阀10的密封,通风阀10具有较好地密封性能。
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沿运动方向,环形叶片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相邻的环形叶片30中,其中一个环形叶片30环绕另一环形叶片30设置。在第一状态,参考图7和图8,相邻的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相重叠;参考图4,在第二状态,相邻的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相分离以打开通风阀10。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环形叶片30中,其中之一的第一部分31的内表面与另一的第一部分31的外表面相贴合,以实现相邻的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相重叠,继而关闭通风阀10。
继续参考图3和图4及图7,本发明的通风阀10还包括:中心轴40、驱动源60、第一支架70及第二支架71,环形叶片30位于第一支架70和第二支架71之间,第一支架70和第二支架71分别与阀体20的内表面连接;中心轴40插设于第一支架70和第二支架71上以实现与阀体20的连接,且能够相对第一支架70和第二支架71沿轴向(图4中X方向所示)运动,第一支架70和第二支架71还起到限位作用,使得中心轴40稳定地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此外,驱动源60和中心轴40连接,驱动源60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制,只要能够驱动中心轴4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动即可,本实施例中,驱动源60与中心轴40远离第二支架71的一端连接。
继续参考图3和图7,本实施例中,环形叶片30环绕中心轴40设置,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的第二部分32的内表面与中心轴40相贴合;驱动源60用于驱动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7所示,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和其余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相反。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设于中心轴40,中心轴40能够在驱动源60的驱动下带动其余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需说明的是,中心轴40的运动方向不做限制,只要中心轴40能够在驱动源60的驱动下带动其余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即可。本实施例中,中心轴40在驱动源60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相应的带动其余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在其它实施例中,中心轴在驱动源的驱动下做周向运动,中心轴能够将周向运动转化为环形叶片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运动。
继续参考图1并结合图5和图8所示,本发明的通风阀10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50,伸缩装置50一端与阀体20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中心轴40转动连接;除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之外的环形叶片30分别与伸缩装置50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部分连接;由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伸缩装置50处于收缩状态;由第二状态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伸缩装置50处于伸出状态。伸缩装置50在驱动源60的作用下能够驱动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即,实现环形叶片30的“伸缩”。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伸缩装置50为三个,且沿周向间隔分布。伸缩装置50一方面起到稳定支撑环形叶片30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稳定地驱动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伸缩装置5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8,伸缩装置50包括多个与除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之外的环形叶片30一一对应的伸缩机构,图8中示出了四个伸缩机构,所有伸缩机构沿同一方向布置,每一伸缩机构包括容纳部51和第一伸缩部52,相邻的伸缩机构中,其中一个的第一伸缩部52能够缩进另一个的容纳部51内,以使伸缩装置50在“收缩状态”和“伸出状态”间切换。本实施例中,每一伸缩机构具有一个第一伸缩部52,第一伸缩部52可活动地插设于容纳部51的容纳腔内,且与相邻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51相连接。
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伸缩机构可以有其它数量的第一伸缩部52,例如两个,只要相邻的伸缩机构中,其中一个的第一伸缩部能够缩进另一个的容纳部内,以使伸缩装置在“收缩状态”和“伸出状态”间切换即可。本实施例中,环形叶片30的第二部分32与相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51连接,同一环形叶片30的第二部分32位于第一部分31和相应的伸缩机构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与相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51连接。
其中,靠近阀体20的环形叶片30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51与阀体20的内表面转动连接,与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相邻的环形叶片30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52与中心轴40转动连接。当驱动源60驱动中心轴40运动时,会驱动与中心轴40转动连接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52运动,继而该第一伸缩部52会驱动相邻的第一伸缩部52运动,随之驱动所有的第一伸缩部52运动。
从而,由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第一伸缩部52缩进容纳部51的容纳腔,伸缩装置50处于收缩状态,以使所有的环形叶片30被收缩,各环形叶片30由重叠转为相分离,通风阀10具有相应的开度;由第二状态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伸缩部52伸出容纳部51的容纳腔,伸缩状态50处于伸出状态,以使所有的环形叶片30被拉伸,各环形叶片30由分离转为相重叠,通风阀10由相应的开度转为被完全关闭。
其中,参考图7并结合图4所示,在第一状态,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封闭与之相邻的环形叶片30的环形通道30a,该环形通道30a由环形叶片30与中心轴40之间的环形间隔所形成。参考图4,在第二状态,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和与之相邻的环形叶片30相分离,该环形叶片30的环形通道30a打开,从而本发明的通风阀10均布多个环形通道30a,进一步增大了出风面积。
需说明的是,参考图4、参考图5和图8,本实施例中,靠近阀体20的环形叶片30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51通过第二伸缩部54与阀体20的内表面转动连接,第二伸缩部54可活动地插设于该容纳部51的容纳腔内;由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第二伸缩部54缩进该容纳部51的容纳腔;由第二状态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第二伸缩部54伸出该容纳部51的容纳腔。这样设计后,利于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环形叶片3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呈圆台状,第二部分32呈柱状,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连接的一端的截面积小于第一部分31未与第二部分32连接的另一端的截面积。其中,圆台可以理解为: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7所示,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和其余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相反;那么,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呈圆台状,该第一部分31对着迎风面有减小风阻的作用,图4中Z方向示出了风向。为了提升通风阀10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的第二部分32的内表面与中心轴40相贴合,且密封连接。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与中心轴40的密封方式不做限制,只要实现密封连接即可,例如,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和中心轴40之间设有密封装置,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通过密封装置和中心轴40实现密封连接。密封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密封垫片。
本发明的相邻的环形叶片30的密封方式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密封即可。环形叶片30与阀体20的内表面的密封方式也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密封即可。参考图3和图6,本发明的阀体20的内表面设有台阶部21,在第一状态,第一部分31的外表面与台阶部21相贴合,且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台阶部21为凸设于阀体20的内表面的凸部,凸部呈三角形状,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运动至处于第一状态时,凸部的斜面与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的外表面相贴合,且密封连接。
参考图3,相邻的环形叶片30其中之一内表面与另一的外表面通过密封装置33相贴合以实现密封连接,密封装置33可以是设于其中一个环形叶片30的内表面,或者另一环形叶片30的外表面,或者,其中一个环形叶片30的内表面和另一环形叶片30的外表面均设有密封装置33。本实施例中,在另一环形叶片30的外表面设有密封装置33,该环形叶片30的外表面上的密封装置33能够和相邻的环形叶片30的内表面实现密封连接。
另外,参考3和图6,环形叶片30与阀体20的内表面通过密封装置33相贴合以实现密封连接,密封装置33可以是设于环形叶片30和阀体20的内表面的任一上,或者环形叶片30和阀体20的内表面均设有密封装置33。本实施例中,在环形叶片30上设有密封装置33。其中,密封装置33为弹性材质,弹性材质的密封装置33可以产生弹性形变,以使相邻的环形叶片30贴合后过盈配合,环形叶片30和阀体20的内表面贴合后过盈配合,进一步提升通风阀10的密封性能。尤其是在通风阀10进风时(图4中Z方向示出了风向),叶片的圆台设计为迎风面方向,不管做为排风阀还是补风阀使用,闭合时阀前的静压越大,叶片间的挤压越紧,密封性能越好。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密封装置,只要能够实现密封即可。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驱动源60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参考图9并结合图3至图5所示,驱动源60包括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第一连杆61的一端与中心轴40转动连接,另一端和第二连杆62转动连接;第二连杆62伸出阀体20与动力源(例如风机)相连,且第二连杆62与阀体20连接的部分设有转动部63,以形成杠杆结构。在动力源的驱动下,第二连杆62绕转动部63转动并通过第一连杆61带动中心轴40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驱动源来驱动中心轴40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5所示,第一实施例中,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和其余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0,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和其余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相同。此外,本实施例中,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的第二部分32的内表面与中心轴40相贴合,且密封连接,提升了通风阀10的密封性能。
其中,驱动源与靠近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连接,用于驱动靠近中心轴的环形叶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靠近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能够带动其余环形叶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靠近中心轴的环形叶片与中心轴固定连接或者能够相对中心轴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或者,如第一实施例所记载,参考图10,驱动源60与中心轴40连接,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设于中心轴40,中心轴40能够在驱动源60的驱动下带动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且能够带动其余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中心轴40的运动方向也如第一实施例所记载,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带动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且能够带动其余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即可。例如,驱动源60用于驱动中心轴4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随中心轴4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或者,驱动源60用于驱动中心轴40做周向运动,中心轴40能够将周向运动转化为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运动。
参考图5和图8,第一实施例中,伸缩装置50一端与阀体20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中心轴40转动连接。本实施例的伸缩装置50与第一实施例的伸缩装置50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考图10,伸缩装置50一端与阀体20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转动连接。
其中,参考图5和图8,第一实施例中,伸缩装置50的第一伸缩部52与中心轴40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通风阀10的伸缩装置5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伸缩装置50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考图10,与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相邻的环形叶片30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52与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转动连接。
当驱动源60驱动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运动时,会驱动与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转动连接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52运动,继而该第一伸缩部52会驱动相邻的第一伸缩部52运动,随之驱动所有的第一伸缩部52运动。从而,由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第一伸缩部52缩进容纳部51的容纳腔,伸缩装置50处于收缩状态,以使所有的环形叶片30被收缩,各环形叶片30由重叠转为相分离,通风阀10具有相应的开度;由第二状态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伸缩部52伸出容纳部51的容纳腔,伸缩装置50处于伸出状态,以使所有的环形叶片30被拉伸,各环形叶片30由分离转为相重叠,通风阀10由相应的开度转为被完全关闭。
其余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记载。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考图11,环绕中心轴40设置的所有环形叶片30中,其中一个环形叶片30为主动叶片,主动叶片与中心轴40连接,主动叶片的第一部分31或者第二部分32与中心轴40连接。主动叶片的第一部分31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和其余环形叶片30的第一部分31至第二部分32的方向相同。
和第一实施例一样,驱动源60也和中心轴40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源60用于驱动中心轴40做周向运动,中心轴40能够将周向运动转化为主动叶片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运动,主动叶片能够带动其余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即,本实施例中,是通过中心轴40的周向运动驱动主动叶片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运动,主动叶片再带动其余环形叶片3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同向运动。
继续参考图11,本实施例中,中心轴40为螺杆,主动叶片内设有螺母86,螺母86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螺母86为锡青铜螺母,主动叶片通过螺母86与螺杆连接,螺杆能够将周向运动转化为螺母86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运动。其中,螺杆一端设有第一齿轮83,驱动源60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81上设有第二齿轮82,第一齿轮83和第二齿轮82啮合,电机驱动螺杆做周向运动。齿轮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只要第二齿轮82能够驱动第一齿轮83周向运动以使螺杆做周向运动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83和第二齿轮82均为锥齿轮。在第一齿轮83和第二齿轮82上盖设有盖体84,盖体84起到保护第一齿轮83和第二齿轮82的作用。
需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驱动螺杆周向运动的方式不限于此,只要电机能驱动螺杆做周向运动即可。例如,通过齿轮和齿条配合的方式驱动螺杆在周向运动;或者万向节等方式实现周向运动。
继续参考图11,本实施例中,中心轴40设于与阀体20连接的第一支架70和第二支架71上。其中,中心轴40靠近第一支架70的一端套设有轴承85,另一端套设有轴套87;使用上述结构利于中心轴40沿周向运动。
如第一实施例一样,本实施例也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50。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伸缩装置50一端与阀体20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主动叶片转动连接;除主动叶片之外的环形叶片30分别与伸缩装置50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部分连接。参考图5和图8,第一实施例中,与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相邻的环形叶片30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52与靠近中心轴40的环形叶片30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1和图12,与主动叶片相邻的环形叶片30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52与主动叶片转动连接。
另外,本实施例中靠近阀体20的环形叶片30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51通过第二伸缩部54与阀体20的内表面转动连接,第二伸缩部54可活动地插设于该容纳部51的容纳腔内;由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第二伸缩部54缩进该容纳部51的容纳腔;由第二状态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第二伸缩部54伸出该容纳部51的容纳腔。
具体说来,参考图11,在第一状态,相邻的环形叶片30相重叠,通风阀10完全关闭。参考图12并结合图11所示,当作为驱动源60的电机驱动输出轴81正向转动时,输出轴81带动第二齿轮82转动,第二齿轮82驱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83转动。从而,中心轴40做周向运动,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不会运动。继而带动与之连接的螺母86沿第二方向(图12中B方向所示)运动,螺母86带动主动叶片沿第二方向运动。主动叶片会驱动与主动叶片转动连接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52运动,继而该第一伸缩部52会驱动相邻的第一伸缩部52运动,随之驱动所有的第一伸缩部52运动。
从而,由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第一伸缩部52缩进容纳部51的容纳腔,伸缩装置50处于收缩状态,以使所有的环形叶片30被收缩,各环形叶片30由重叠转为相分离,通风阀10具有相应的开度。作为驱动源60的电机的输出轴81反向转动时,会驱动环形叶片30由第二状态至第一状态的过程,第一伸缩部52伸出容纳部51的容纳腔,伸缩装置50处于伸出状态,以使所有的环形叶片30被拉伸,各环形叶片30由分离转为相重叠,通风阀10由相应的开度转为被完全关闭。
其余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记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风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阀1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风柜,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阀10。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36)

1.一种通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
环形叶片,所述环形叶片至少为两个且同轴设于所述阀体内,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能够沿第一方向运动至处于第一状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至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环形叶片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在所述第一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相重叠,所述通风阀完全关闭;
在所述第二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相分离,所述通风阀完全打开,所述通风阀具有最大开度;
在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通风阀的开度小于所述最大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通风阀完全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其中之一的内表面与另一的外表面相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其中之一的内表面与另一的外表面相贴合,且密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环形叶片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相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环形叶片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相贴合,且密封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沿运动方向,所述环形叶片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中,其中一个环形叶片环绕另一环形叶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一部分相重叠,在所述第二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一部分相分离;
所述通风阀还包括:
中心轴,所述环形叶片环绕所述中心轴设置,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与所述中心轴相贴合;
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环形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与所述中心轴相贴合,且密封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连接,用于驱动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且能够带动其余环形叶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与所述中心轴连接,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设于所述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能够在驱动源的驱动下带动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且能够带动其余环形叶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和其余环形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中心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运动,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随所述中心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或者,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中心轴做周向运动,所述中心轴能够将所述周向运动转化为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在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和其余环形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相反,所述驱动源与所述中心轴连接,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设于所述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能够在驱动源的驱动下带动其余环形叶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14.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转动连接;除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分别与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部分连接;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伸出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多个与除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一一对应的伸缩机构,所有伸缩机构沿同一方向布置,每一伸缩机构包括容纳部和第一伸缩部,相邻的伸缩机构中,其中一个的第一伸缩部能够缩进另一个的容纳部内;
所述环形叶片与相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连接,同一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相应的伸缩机构之间;
其中,靠近所述阀体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相邻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转动连接;
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缩进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伸出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每一伸缩机构的所述第一伸缩部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内,且与相邻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相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轴转动连接;除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分别与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部分连接;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伸出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多个与除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一一对应的伸缩机构,所有伸缩机构沿同一方向布置,每一伸缩机构包括容纳部和第一伸缩部,相邻的伸缩机构中,其中一个的第一伸缩部能够缩进另一个的容纳部内;
所述环形叶片与相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连接,同一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相应的伸缩机构之间;
其中,靠近所述阀体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与靠近所述中心轴的环形叶片相邻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与所述中心轴转动连接;
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缩进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伸出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每一伸缩机构的所述第一伸缩部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内,且与相邻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相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5或18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阀体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通过第二伸缩部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可活动地插设于该容纳部的容纳腔内;
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伸缩部缩进该容纳部的容纳腔;
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伸缩部伸出该容纳部的容纳腔。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沿运动方向,所述环形叶片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中,其中一个环形叶片环绕另一环形叶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一部分相重叠,在所述第二状态,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一部分相分离;
所述通风阀还包括:
中心轴,所述环形叶片环绕所述中心轴设置,其中一个环形叶片为主动叶片,所述主动叶片与所述中心轴连接;
驱动源,与所述中心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中心轴做周向运动,所述中心轴能够将所述周向运动转化为所述主动叶片在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所述主动叶片能够带动其余环形叶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为螺杆,所述主动叶片内设有螺母,所述主动叶片通过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螺杆能够将周向运动转化为所述螺母在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运动。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源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螺杆做所述周向运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为锥齿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
26.如权利要求21-25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动叶片转动连接;除主动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分别与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部分连接;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伸缩装置处于伸出状态。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多个与除所述主动叶片之外的所述环形叶片一一对应的伸缩机构,所有伸缩机构沿同一方向布置,每一伸缩机构包括容纳部和第一伸缩部,相邻的伸缩机构中,其中一个的第一伸缩部能够缩进另一个的容纳部内;
所述环形叶片与相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连接,同一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相应的伸缩机构之间;
其中,靠近所述阀体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与所述主动叶片相邻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第一伸缩部与所述主动叶片转动连接;
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缩进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部伸出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每一伸缩机构的所述第一伸缩部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内,且与相邻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相连接。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阀体的环形叶片所对应的伸缩机构的容纳部通过第二伸缩部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可活动地插设于该容纳部的容纳腔内;
由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伸缩部缩进该容纳部的容纳腔;
由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伸缩部伸出该容纳部的容纳腔。
30.如权利要求21-29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和其余环形叶片的第一部分至第二部分的方向相同。
3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呈圆台状,所述第二部分呈柱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一端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部分未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另一端的截面积。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设有台阶部,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台阶部相贴合,且密封连接。
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装置,相邻的所述环形叶片其中之一内表面与另一的外表面通过所述密封装置相贴合以实现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叶片与所述阀体的内表面通过所述密封装置相贴合以实现密封连接。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通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为弹性材质。
35.一种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4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阀。
36.一种通风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4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阀。
CN201810141530.6A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Pending CN1101456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1530.6A CN110145606A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PCT/CN2019/072806 WO2019154084A1 (zh) 2018-02-11 2019-01-23 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1530.6A CN110145606A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5606A true CN110145606A (zh) 2019-08-20

Family

ID=67549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1530.6A Pending CN110145606A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45606A (zh)
WO (1) WO20191540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830B (zh) * 2021-03-02 2024-0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排风系统的喷口与喷口风速的调节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8197A (en) * 1974-09-03 1976-02-17 Simcha Milo Central flow prosthetic cardiac valve
KR100699599B1 (ko) * 2004-10-15 2007-04-10 이나형 에어덕트용 댐퍼의 결합구조
KR20140006238A (ko) * 2012-06-29 2014-01-16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엔진 터보차저 컷 오프용 밸브
CN104454610A (zh) * 2014-11-21 2015-03-25 湖北省风机厂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精密圆形调节阀
CN107289170B (zh) * 2016-03-31 2020-08-28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通风阀
CN206592338U (zh) * 2017-02-28 2017-10-27 尚利冬 一种花瓣式风机调节阀
CN208237093U (zh) * 2018-02-11 2018-12-14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54084A1 (zh) 2019-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37093U (zh) 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CN208024859U (zh) 氯气专用截止阀
CN110145606A (zh) 一种通风阀、通风系统及通风柜
EP3452706A1 (en) Reverse taper piston for pneumatic actuators
CN207962900U (zh) 水箱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940959U (zh) 杨梅酿酒器
KR102274983B1 (ko) 방풍밸브
CN110906447A (zh) 空调器
CN104879541B (zh) 比例阀
CN212297617U (zh)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针阀
CN211924544U (zh) 一种煤矿通风机调节装置
CN209278566U (zh) 一种单向充气阀
CN207584138U (zh) 止回阀及厨房油烟管道
CN208997002U (zh) 一种可开顶盖的屋顶风机
CN212842119U (zh) 双通道空气通风净化装置及其出风口阀门组件
CN207609798U (zh) 一种真空恒压控制仪阀门
CN220185839U (zh) 一种气动控制阀
CN205887630U (zh) 用于熔炼设备的熔炼锅排烟装置及具有其的熔炼设备
CN109185512A (zh) 一种单向充气阀
CN214534672U (zh) 一种带有止回性能的密闭性阀门
CN208967125U (zh) 阀帽拆装式通气阀
CN215214782U (zh) 过滤器的远程控制密封阀开关装置
CN2623982Y (zh) 螺旋式无泄漏磁控阀门
CN210218836U (zh) 一种自闭式阀门
KR102307152B1 (ko) 공기청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