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9379A - 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9379A
CN110139379A CN201910326534.6A CN201910326534A CN110139379A CN 110139379 A CN110139379 A CN 110139379A CN 201910326534 A CN201910326534 A CN 201910326534A CN 110139379 A CN110139379 A CN 110139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ster head
head terminal
hoc network
frequency resource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65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9379B (zh
Inventor
周雄
张全君
彭岳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Priority to CN2019103265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9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9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9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9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9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簇首终端,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其可以采用所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所述方法包括:簇首终端采用所述射频通道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并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簇首终端利用所述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自组网规模,并利用所述射频通道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自组网规模确定的;簇首终端利用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射频通道,与接入网和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利用该方法,可以减少簇首终端的射频通道的硬件设计成本,降低硬件的复杂度,增加簇首终端的续航时间。

Description

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接入网技术和自组网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接入网技术可以使大部分地区接入全球网络,但是由于接入网需要部署基站,在地形复杂地区,基站存在覆盖盲点的问题,而自组网技术可以完成局部通信,且应用灵活、资源复用率高,可以有效补充接入网覆盖的盲点。因此,如何将接入网和自组网融合起来,以便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服务质量,成为研究的热门问题。
传统的在将接入网和自组网进行融合时,大多使用独立的多模终端构成异构网络,该多模终端通过接入网射频通道接收基站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广播出去,该多模终端在需要向基站发送自组网的相关信息时,再通过其本身的自组网射频通道向基站发送信息,以实现接入网和自组网的融合。
然而,上述技术利用多个射频通道来实现自组网和接入网之间的信息传输,其对终端射频器件的要求较高,会导致终端的复杂度增加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簇首终端,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该方法包括:
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并获取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上述簇首终端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自组网规模,并利用上述射频通道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的;
上述簇首终端利用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上述射频通道,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簇首终端利用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上述射频通道,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上述簇首终端根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分别确定上述接入网的时频资源和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
上述簇首终端根据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确定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并采用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簇首终端根据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确定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包括:
上述簇首终端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将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发送给上述自组网内的各个簇元终端;
上述簇首终端通过与上述各个簇元终端之间的协商机制,确定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以及各个簇元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簇首终端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将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发送给上述自组网内的各个簇元终端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上述簇首终端判断上述自组网规模是否发生变化;
若是,则上述簇首终端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并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向上述接入网设备上报新的自组网规模,以及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新的自组网规模下发的新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若否,则间隔预设时长后,上述簇首终端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上述接入网设备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所在的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包括:
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方式;
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方式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接入网设备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包括:
上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上述接入网设备的系统信息的冗余位置;
上述接入网设备利用上述冗余位置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簇首终端,该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簇首终端采用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采用上述射频通道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并获取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收发模块,用于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自组网规模,并利用上述射频通道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的;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利用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上述射频通道,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簇首终端,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上述簇首终端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上述收发器,用于采用上述射频通道将上述簇首终端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
上述处理器,用于获取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上述收发器,还用于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自组网规模,并利用上述射频通道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以及利用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上述射频通道,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分别确定上述接入网的时频资源和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上述收发器还用于根据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确定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并采用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收发器还用于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将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发送给上述自组网内的各个簇元终端;通过与上述各个簇元终端之间的协商机制,确定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以及各个簇元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上述自组网规模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并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向上述接入网设备上报新的自组网规模,以及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新的自组网规模下发的新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若否,则间隔预设时长后,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上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上述处理器,用于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上述发送器,用于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方式;根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方式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上述接入网设备的系统信息的冗余位置;上述发送器还用于利用上述冗余位置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簇首终端,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上述簇首终端,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上述接入网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并获取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上述簇首终端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自组网规模,并利用上述射频通道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的;
上述簇首终端利用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上述射频通道,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入网设备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上述接入网设备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
上述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该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可以使用该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在簇首终端开机后,该簇首终端可以采用射频通道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并获取其所在的自组网规模,之后可以将该自组网规模通过射频通道发送给接入网设备,并通过该射频通道接收接入网设备利用自组网规模确定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最后利用该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射频通道,与接入网和自组网进行信息传输。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簇首终端在与接入网和自组网进行信息传输时,利用接入网设备确定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可以复用同一个射频通道进行通信,因此可以满足多模态通信需求;另外,相对于传统的簇首终端在硬件设计时需要设计两个射频通道,本实施例的簇首终端只需要设计一个射频通道,因此对簇首终端的射频器件要求较低,进而可以减少簇首终端的射频通道的硬件设计成本,以及可以降低硬件的复杂度,增加簇首终端的续航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簇首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簇首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簇首终端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簇首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接入网设备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其中,簇首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接入网设备104可以是2G基站、3G基站、4G基站、5G基站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簇首终端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图2-图5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均为簇首终端,该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该簇首终端采用该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2,簇首终端采用射频通道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并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其中,簇首终端指的是能同时与接入网和自组网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类终端,其是一类多模态终端,该簇首终端在进行硬件设计时,可以只设计一个射频通道,在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复用该一个射频通道进行信息传输,这样可以满足多模态通信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少射频通道的硬件设计成本,同时,相对于传统的簇首终端在硬件设计时需要设计两个射频通道,本实施例的簇首终端只需要设计一个射频通道,与传统的射频通道中的一个相同,因此,在满足同时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的条件下,本实施例的簇首终端在设计时会降低硬件的复杂度。簇元终端指的是与簇首终端构成自组网的终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该簇元终端在设计时,可以是单模态,还可以是多模态,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另外,上述射频通道可以是接入网射频通道或者自组网射频通道中的任意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自组网射频通道或者接入网射频通道均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最低限度地减少对现有的接入网设备和簇首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软件等方面的修改,本实施例的簇首终端在硬件设计时,优先选择利用接入网射频通道;另外,本实施例的簇首终端在使用时,也可以作为单模态终端来使用。
另外,接入网指的是连接用户设备终端(UNI)与服务商终端(SNI)之间的网络,自组网指的是一种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网络,网络的信息交换采用计算机网络中的分组交换机制,用户终端是可以移动的便携式终端,自组网中每个用户终端都兼有路由器和主机两种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接入网指的是接入网设备到簇首终端之间的网络,自组网指的是簇首终端和各个簇元终端之间组成的网络,其中,自组网规模指的是自组网节点数量(组成自组网的终端的数量)、网络负载等。
具体的,簇首终端在开机后,可以利用自身的射频通道接入网络,接入网络时,可以选择接入自组网或者接入网中的任一种,还可以选择接入接入网和自组网,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与接入网设备和簇元终端之间的通信,该簇首终端可以同时接入接入网和自组网,在接入网络后,簇首终端可以根据接入的自组网以及自组网内簇元终端的数量等,得到其所在的自组网的规模。
S204,簇首终端利用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自组网规模,并利用射频通道接收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该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接入网设备根据自组网规模确定的。
其中,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可以是时分资源分配数据、频分资源分配数据、空分资源分配数据等。
具体的,簇首终端在利用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自组网规模后,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自组网规模,利用接入网设备内部的相关算法等确定出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并将确定出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簇首终端,这样簇首终端就可以利用射频通道来接收该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可选的,接入网设备确定出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中可以是包括自组网网络和接入网网络各自使用的时频资源,还可以是包括出自组网网络和接入网网络各自使用的时频资源,以及自组网网络中簇首终端和各个簇元终端各自使用的时频资源。可选的,上述接入网设备在向簇首终端发送数据时,可以采用广播的形式。
S206,簇首终端利用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射频通道,与接入网和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其中,信息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各个簇元终端发送的通信消息等。
具体的,簇首终端在接收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之后,可以利用该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得到自组网和接入网各自的时频资源,并利用射频通道与接入网和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示例地,假如接入网设备根据自组网规模确定出自组网的频带是100M-200M,接入网的频带是200M-300M,那么簇首终端在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在射频通道的100M-200M频带上传输自组网的信息,在射频通道的200M-300M频带上传输接入网的信息,以使接入网信息和自组网信息不会互相干扰。
上述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簇首终端,该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可以使用该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在簇首终端开机后,该簇首终端可以采用射频通道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并获取其所在的自组网规模,之后可以将该自组网规模通过射频通道发送给接入网设备,并通过该射频通道接收接入网设备利用自组网规模确定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最后利用该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射频通道,与接入网和自组网进行信息传输。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簇首终端在与接入网和自组网进行信息传输时,利用接入网设备确定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可以复用同一个射频通道进行通信,因此可以满足多模态通信需求;另外,相对于传统的簇首终端在硬件设计时需要设计两个射频通道,本实施例的簇首终端只需要设计一个射频通道,因此对簇首终端的射频器件要求较低,进而可以减少簇首终端的射频通道的硬件设计成本,以及可以降低硬件的复杂度,增加簇首终端的续航时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簇首终端如何利用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射频通道,与接入网和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上述S206可以包括:
S302,簇首终端根据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分别确定接入网的时频资源和自组网的时频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和接入网的时频资源是不同的,以便簇首终端在使用同一射频通道与接入网和自组网进行信息传输时,接入网数据和自组网数据不会互相干扰。
具体的,簇首终端在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之后,可以对该时频资源分配数据进行解析处理或者解码处理等,就可以得到接入网的时频资源和自组网的时频资源。
S304,簇首终端根据自组网的时频资源确定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并采用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与接入网和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具体的,簇首终端在得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之后,可以根据自组网的规模和簇元终端的数量等,利用簇首终端内部的分配算法或者与簇元终端之间的协商机制等,得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并利用簇首终端的对应的时频资源与接入网和自组网之间的信息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簇首终端根据时频资源分配数据确定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和接入网的时频资源,并根据该自组网的时频资源确定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以及采用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与接入网和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簇首终端可以根据时频资源分配数据确定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和接入网的时频资源,而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和接入网的时频资源是不同的,这样在簇首终端使用同一射频通道与接入网和自组网进行信息传输时,接入网数据和自组网数据不会互相干扰,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同一个射频通道进行信息传输,可以降低射频通道的设计复杂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簇首终端如何根据自组网的时频资源确定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的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S304中的簇首终端根据自组网的时频资源确定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可以包括:
S402,簇首终端利用射频通道,将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发送给自组网内的各个簇元终端。
其中,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内,可以包括一个簇元终端,还可以包括多个簇元终端,每个簇元终端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并同时都与簇首终端通信,还可以是每个簇元只与簇首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每个簇元终端之间不进行相互通信,这些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簇元终端本身是同时包括路由和主机的功能的。
具体的,簇首终端在得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之后,可以将该自组网的时频资源通过射频通道发送给自组网内的各个簇元终端。
S404,簇首终端通过与各个簇元终端之间的协商机制,确定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以及各个簇元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
其中,协商机制可以是簇首终端与各个簇元终端之间预先约定好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案,例如可以是簇首终端和各个簇元终端在总的时频资源中的位置、频带等。需要说明的是,簇首终端的时频资源可以和各个簇元终端的时频资源不同。
具体的,簇首终端可以通过和各个簇元终端之间预先约定好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案,得到簇首终端在自组网时频资源中对应的时频资源,以及得到各个簇元终端在自组网时频资源中对应的时频资源。
示例地,假如自组网的频带是100M-200M,带宽为100M,协商机制是簇首终端从频带的起始位置开始,带宽为60M,剩下的各个簇元终端均分,如果有2个簇元终端,则簇首终端的频带就是100M-160M,2个簇元终端的频段分别是160M-180M、180M-200M。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簇首终端利用射频通道,将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发送给自组网内的各个簇元终端,并通过与各个簇元终端之间的协商机制,确定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以及各个簇元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簇首终端可以确定出簇首终端的时频资源和各个簇元终端的时频资源,而簇首终端的时频资源和各个簇元终端的时频资源是不同的,这样在簇首终端使用射频通道与各个簇元终端进行信息传输时,簇元终端向簇首终端发送的数据和簇首终端向簇元终端发送的数据不会互相干扰,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涉及的是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发生变化时,簇首终端重新获取其所在的自组网规模,并接收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新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502,簇首终端判断自组网规模是否发生变化。
具体的,簇首终端可以根据其所在的自组网内的簇元终端的数量等来判断自组网的规模是否发生变化。
S504,若是,则簇首终端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并利用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上报新的自组网规模,以及接收接入网设备根据新的自组网规模下发的新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具体的,当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内的簇元终端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即当自组网规模发生变化时,簇首终端可以根据自组网内的簇元终端的数量等,得到新的自组网规模,并通过射频通道将该新的自组网规模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在得到新的自组网规模之后,可以根据该新的自组网规模得到新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并发送给簇首终端,之后簇首终端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新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通过射频通道与接入网和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S506,若否,则间隔预设时长后,簇首终端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具体的,当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内的簇元终端的数量未发生变化时,即当自组网规模未发生变化时,簇首终端可以开启定时器,定时预设时间,在预设时长之后,簇首终端可以重新获取其所在的自组网的规模,并判断其所在的自组网规模是否变化,如有变化,则继续执行上述S504,如无变化,则继续执行S506。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簇首终端在将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发送给各个簇元终端之后,可以判断其所在的自组网规模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簇首终端可以重新获取其所在的自组网规模,并利用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上报新的自组网规模,以及接收接入网设备根据新的自组网规模确定的新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若未发生变化,则簇首终端可以间隔预设时长之后,重新获取其所在的自组网规模,并判断是否发生变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簇首终端可以实时监控其所在的自组网规模是否发生变化,并在发生变化后,根据新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与接入网和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因此,该方法可以在后续确定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和接入网的时频资源时,得到的结果更加合理,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图6-图8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均为接入网设备,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602,接入网设备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簇首终端采用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具体的,接入网设备在开机之后,可以先确定一个初始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并将该初始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广播出去,簇首终端可以选择接收,也可以选择不接收,在这里不做限定;同时也可以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其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S604,接入网设备根据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其中,接入网设备在得到簇首终端发送的自组网规模后,可以根据该自组网规模,利用接入网设备内部的相关算法等确定出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可选的,接入网设备确定出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中可以是包括自组网网络和接入网网络各自使用的时频资源,还可以是包括出自组网网络和接入网网络各自使用的时频资源,以及自组网网络中簇首终端和各个簇元终端各自使用的时频资源。
S606,接入网设备将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簇首终端。
其中,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在向簇首终端发送数据时,可以采用广播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可以将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簇首终端即可。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在向簇首终端发送数据时,使用的物理信道、信息的编码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首先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接着根据接收的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并将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簇首终端,其中,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簇首终端采用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簇首终端在与接入网和自组网进行信息传输时,利用接入网设备确定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可以复用同一个射频通道进行通信,因此可以满足多模态通信需求;另外,相对于传统的簇首终端在硬件设计时需要设计两个射频通道,本实施例的簇首终端只需要设计一个射频通道,因此对簇首终端的射频器件要求较低,进而可以减少簇首终端的射频通道的硬件设计成本,以及可以降低硬件的复杂度,增加簇首终端的续航时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接入网设备如何根据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上述S604可以包括:
S702,接入网设备根据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方式。
具体的,接入网设备在得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后,可以根据自组网规模选择一个时频资源分配方式。其中,时频资源分配方式可以是平均分配、比例公平分配、固定比例分配等。
S704,接入网设备根据时频资源分配方式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具体的,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好时频资源分配方式之后,可以利用该时频资源分配方式对自组网和接入网的时频资源进行分配,得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根据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方式,并根据该时频资源分配方式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接入网设备是根据时频资源分配方式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的,并不是盲目分配时频资源的,因此,该方法可以避免盲目分配时频资源,导致时频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接入网设备将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簇首终端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上述S606可以包括:
S802,接入网设备确定接入网设备的系统信息的冗余位置。
具体的,为了最低限度地减少对现有的接入网设备和簇首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软件等方面的修改,接入网设备可以预先根据系统通信需求,得到系统信息的冗余位置。示例地,该冗余位置可以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MIB(MasterInformation Block,主系统信息块)未使用的10bit、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中各个信息单元中存在的填充位等。
S804,接入网设备利用冗余位置将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簇首终端。
具体的,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出系统的冗余位置后,可以将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放在该冗余位置上,和其他位置上的数据一起发送给簇首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先确定出接入网设备的系统信息的冗余位置,接着利用该冗余位置将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簇首终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接入网设备是利用系统的冗余位置向簇首终端发送时频资源分配数据的,不用过多地修改现有的接入网设备和簇首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软件等,因此,该方法可以提高对现有的接入网设备的兼容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8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8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簇首终端,该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该簇首终端采用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包括:获取模块10、收发模块11和信息传输模块12,其中,
获取模块10,用于采用上述射频通道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并获取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收发模块11,用于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自组网规模,并利用上述射频通道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的;
信息传输模块12,用于利用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上述射频通道,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簇首终端,可以执行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簇首终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信息传输模块12可以包括:确定单元121和传输单元122,其中,
确定单元121,用于根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分别确定上述接入网的时频资源和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
传输单元122,用于根据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确定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并采用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可选的,上述传输单元122,还用于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将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发送给上述自组网内的各个簇元终端;上述簇首终端通过与上述各个簇元终端之间的协商机制,确定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以及各个簇元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0,如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簇首终端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13和调控模块14,其中,
判断模块13用于判断上述自组网规模是否发生变化;
调控模块14,用于若是,则上述簇首终端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并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向上述接入网设备上报新的自组网规模,以及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新的自组网规模下发的新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若否,则间隔预设时长后,上述簇首终端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本实施例提供的簇首终端,可以执行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接收模块20、确定模块21和发送模块22,其中,
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确定模块21,用于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发送模块22,用于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
可选的,上述确定模块21还用于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方式;并根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方式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可选的,上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确定上述接入网设备的系统信息的冗余位置;并利用上述冗余位置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簇首终端,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上述簇首终端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上述收发器,用于采用上述射频通道将上述簇首终端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
上述处理器,用于获取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上述收发器,还用于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自组网规模,并利用上述射频通道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以及利用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上述射频通道,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分别确定上述接入网的时频资源和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上述收发器还用于根据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确定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并采用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收发器还用于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将上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发送给上述自组网内的各个簇元终端;通过与上述各个簇元终端之间的协商机制,确定上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以及各个簇元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上述自组网规模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并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向上述接入网设备上报新的自组网规模,以及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新的自组网规模下发的新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若否,则间隔预设时长后,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示例性地,上述簇首终端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2所示。该簇首终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簇首终端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簇首终端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簇首终端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该簇首终端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簇首终端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簇首终端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簇首终端的限定,具体的簇首终端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上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上述处理器,用于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上述发送器,用于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方式;根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方式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上述接入网设备的系统信息的冗余位置;上述发送器还用于利用上述冗余位置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簇首终端,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上述簇首终端,用于实现上述以簇首终端为执行主体的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上述接入网设备,用于实现上述接入网设备为执行主体的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并获取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上述簇首终端利用上述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自组网规模,并利用上述射频通道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的;
上述簇首终端利用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上述射频通道,与上述接入网和上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入网设备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上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上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上述簇首终端采用上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上述接入网设备将上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上述簇首终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簇首终端,所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所述簇首终端采用所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簇首终端采用所述射频通道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并获取所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所述簇首终端利用所述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自组网规模,并利用所述射频通道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自组网规模确定的;
所述簇首终端利用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所述射频通道,与所述接入网和所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簇首终端利用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所述射频通道,与所述接入网和所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所述簇首终端根据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分别确定所述接入网的时频资源和所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
所述簇首终端根据所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并采用所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与所述接入网和所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簇首终端根据所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包括:
所述簇首终端利用所述射频通道,将所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发送给所述自组网内的各个簇元终端;
所述簇首终端通过与所述各个簇元终端之间的协商机制,确定所述簇首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以及各个簇元终端对应的时频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簇首终端利用所述射频通道,将所述自组网的时频资源发送给所述自组网内的各个簇元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簇首终端判断所述自组网规模是否发生变化;
若是,则所述簇首终端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并利用所述射频通道向所述接入网设备上报新的自组网规模,以及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新的自组网规模下发的新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否,则间隔预设时长后,所述簇首终端重新获取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6.一种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所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所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所述簇首终端采用所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所述簇首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所在的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方式;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方式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所述簇首终端,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系统信息的冗余位置;
所述接入网设备利用所述冗余位置将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所述簇首终端。
9.一种簇首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所述簇首终端采用所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射频通道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并获取所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收发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自组网规模,并利用所述射频通道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自组网规模确定的;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所述射频通道,与所述接入网和所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10.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所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所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所述簇首终端采用所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所述簇首终端。
11.一种簇首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所述簇首终端采用所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所述簇首终端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器,用于采用所述射频通道将所述簇首终端接入自组网和接入网;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利用所述射频通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自组网规模,并利用所述射频通道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下发的时频资源分配数据;以及利用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和所述射频通道,与所述接入网和所述自组网之间进行信息传输;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是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自组网规模确定的。
12.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簇首终端发送的所述簇首终端所在的自组网规模;所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所述簇首终端采用所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自组网规模确定时频资源分配数据;
所述发送器,用于将所述时频资源分配数据发送给所述簇首终端。
13.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簇首终端,所述簇首终端具有一个射频通道,且所述簇首终端采用所述射频通道与自组网和接入网进行信息传输,其特征在于,
所述簇首终端,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接入网设备,用于实现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26534.6A 2019-04-23 2019-04-23 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39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6534.6A CN110139379B (zh) 2019-04-23 2019-04-23 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6534.6A CN110139379B (zh) 2019-04-23 2019-04-23 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9379A true CN110139379A (zh) 2019-08-16
CN110139379B CN110139379B (zh) 2023-10-13

Family

ID=67570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6534.6A Active CN110139379B (zh) 2019-04-23 2019-04-23 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93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321A (zh) * 2021-12-21 2022-03-25 瓴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网与自组网单射频融合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8306A (zh) * 2010-12-03 2013-08-07 诺基亚公司 支持从/向多个设备数据传输的设备到设备簇增强
CN105992231A (zh) * 2015-02-03 2016-10-0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外邻近区域d2d通信的方法
CN107079432A (zh) * 2015-09-21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谱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7193773A1 (zh) * 2016-05-09 2017-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95289A (zh) * 2018-03-30 2018-09-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射频模块
CN109121215A (zh) * 2018-09-05 2019-01-01 广州恒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体感网中能量和数据协同传输调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8306A (zh) * 2010-12-03 2013-08-07 诺基亚公司 支持从/向多个设备数据传输的设备到设备簇增强
CN105992231A (zh) * 2015-02-03 2016-10-0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外邻近区域d2d通信的方法
CN107079432A (zh) * 2015-09-21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谱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7193773A1 (zh) * 2016-05-09 2017-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95289A (zh) * 2018-03-30 2018-09-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射频模块
CN109121215A (zh) * 2018-09-05 2019-01-01 广州恒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体感网中能量和数据协同传输调度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321A (zh) * 2021-12-21 2022-03-25 瓴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网与自组网单射频融合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245321B (zh) * 2021-12-21 2023-05-12 瓴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网与自组网单射频融合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9379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74305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via multi-beam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side device
US2015023750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dynamic spectrum
JP2012526428A (ja)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の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を具体化する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US20220086832A1 (en) Slot Format Ind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30209540A1 (en) Method of allocating uplink data packet resource and user equipment
CN109906628A (zh) 自动配置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JP2020513174A5 (zh)
JP2022506284A (ja) 無線通信の方法及び機器
CN112235868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基站、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00127800A1 (en)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AU2016432636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CN10984531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系统
CN108882373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20200305182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10139379A (zh) 网络融合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933758B (zh)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
Guo et al. Multicast communication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CN110139371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19137299A1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392417A (zh) 功耗管理方法、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159841A1 (zh)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637958B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基站、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667992B1 (en) Resource mapping method and device
JP2023527460A (ja) 多重接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4845293A (zh) 一种ue能力上报的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