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6403A - 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6403A
CN110136403A CN201910522051.3A CN201910522051A CN110136403A CN 110136403 A CN110136403 A CN 110136403A CN 201910522051 A CN201910522051 A CN 201910522051A CN 110136403 A CN110136403 A CN 110136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staff
electronic tag
work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20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继平
周晓蕾
石冰
朱峻峰
黄康
许再尧
黄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shengqiao First Cascad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Tianshengqiao First Cascad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shengqiao First Cascad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 filed Critical Tianshengqiao First Cascad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
Priority to CN2019105220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64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6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64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2Status alarm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ers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工作人员的第一电子标签、工器具的第二电子标签、控制终端服务器、将电厂工作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功能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控制终端服务器用于基于预设功能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的界限,第一电子标签发送的第一定位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第二电子标签发送的第二定位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确定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时,且在确定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均满足进入预设功能区域的权限时,在预设功能区域内,基于每一时刻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二定位信息,在这两个定位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超出预设距离时,生成第一告警提示,避免工器具被遗漏,进而保障电厂内工作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电厂的建设也在突飞猛进。而传统的电力运行和检修现场通过人为在现场设定物理安全隔离区域,再悬挂警示牌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智慧电厂建设的要求,且非工作人员误入、工作人员走错间隔等不安全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管控,对安全生产是极大的隐患。
工作人员对设备的巡视检查过程得不到有效监督,安全工器具的管理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比比皆是。
因此,如何保障电厂内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电厂安全防护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工作人员的第一电子标签、工器具的第二电子标签、控制终端服务器、将电厂工作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功能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
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用于发送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用于表征所述工作人员工种的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用于发送所述工器具的第二定位信息和用于表征所述工器具用途的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用于基于一预设功能区域的所述虚拟电子围栏的界限、第一定位信息、第二定位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时,且在确定所述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均满足进入预设功能区域的权限时,在所述工作人员携带所述工器具进入所述预设功能区域之后,基于每一时刻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二定位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设距离,在超出所述预设距离时,生成第一告警提示,并将所述第一告警提示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标签。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厂工作区域的一个以上的基站,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发送的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二电子标签发送的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均包括:存储模块,定位模块、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告警指示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标识信息;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定位信息;
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向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发送标识信息和定位信息;
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发送的告警提示;
所述告警指示灯用于基于所述告警提示进行点亮。
进一步地,
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的划定界限、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指代的工种是否有进入所述预设区域的权限,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且判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所指代用途的工器具是否有进入所述预设区域的权限,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没有权限或者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没有权限时,生成第二告警提示,并将所述第二告警提示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位信息与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保持相同的定位,若判断获得是在预设时间段内保持相同的定位时,获得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对应的工作人员与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对应的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的绑定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绑定信息,在与所述工器具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是位于所述预设区域内,与所述工作人员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是位于所述预设区域外时,生成第三告警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告警提示,将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对应的所述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功能区域的图像采集装置;
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告警信息,控制开启对应预设区域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并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传输至监管人员的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连接的打印机,用于将接收到的告警提示进行打印输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全防护设备的第三电子标签,用于发送所述安全防护设备的第三定位信息和用于表征所述安全防护设备功能的第三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三定位信息、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以及所述预设功能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的界限,判断所述工作人员在进入所述预设区域是否穿戴所述安全防护设备,在判断获得未穿戴所述安全防护设备时,生成第四告警提示,并将所述第四告警提示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标签。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工作人员的第一电子标签、工器具的第二电子标签、控制终端服务器、将电厂工作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功能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该控制终端服务器能够基于虚拟电子围栏的划定界限、第一电子标签发送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第二电子标签发送的第二定位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在确定该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时,且在确定该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均满足进入预设功能区域的权限时,在该工作人员携带该工器具进入该预设功能区域之后,基于每一时刻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二定位信息,在判断获得第一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一位置与第二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超出预设距离时,生成第一告警提示,并将该第一告警提示发送至第一电子标签,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将工器具遗落在重要电气设备部位所引起的安全事故,进而保障电厂内工作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厂安全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厂工作区域划分成多个功能区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标签或者第二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厂安全防护系统的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电力企业检修维护过程中,常常会存在工作人员将使用的工器具遗落在电器设备处,由于电力企业的工作区域被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具体有运行区域、检修区域,还有些危险区域以及特殊区域,有些区域可能会有强电,若将工器具遗落在强电处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为了避免上述的情况发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工作人员的第一电子标签101、工器具的第二电子标签102、控制终端服务器103、将电厂工作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功能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104。
其中,该第一电子标签101用于发送该工作人员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用于表征工作人员工种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电子标签102用于发送该工器具的第二定位信息和用于表征工器具用途的第二标识信息。
该控制终端服务器103用于接收该第一电子标签101发送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接收该第二电子标签102发送的第二定位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该控制终端服务器103还用于基于该虚拟电子围栏104的划定界限、第一定位信息、第二定位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在确定该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且在确定该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均满足进入预设功能区域的权限时,在该工作人员携带该工器具进入该预设功能区域之后,基于每一时刻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二定位信息,判断该第一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一位置与第二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设距离,在超出预设距离时,生成第一告警提示,并将该第一告警提示发送至第一电子标签。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电子标签102佩戴于工作人员身上,或者被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用于对工作人员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存储用于表征工作人员工种的第一标识信息。同理,该第二电子标签102粘贴于工器具上,用于对工器具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存储用于表征工器具的第二标识信息。
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均包括:存储模块301、定位模块302、信号发射器303、信号接收器304、告警指示灯305。
该存储模块301用于存储标识信息,定位模块302用于获取定位信息,信号发射器303用于向控制终端服务器103发送标识信息和定位信息;信号接收器304用于接收控制终端服务器103发送的告警提示;该告警指示灯305用于基于该告警提示进行点亮。
该告警指示灯305具体可以是不同颜色的指示灯,基于不同的告警提示显示对应颜色的指示灯。
其中,工作人员可以分为检修人员、运行人员、监督人员等等。所使用的工器具具体可以有万用表、螺丝刀、钳子、工具包、洗吹机、强光手电等等。一个以上功能区域具体为:检修区域、运行区域、危险区域、高空作业区域等等。
在控制终端服务器103根据预设功能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104的界限,第一定位信息、第二定位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确定工作人员的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时、且在确定该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均满足进入预设功能区域的权限时,在工作人员携带工器具进入预设功能区域之后,时刻判断第一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一位置与第二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设距离,在超出该预设距离时,就生成第一告警提示,并将该第一告警提示发送至第一电子标签。从而时刻满足该工作人员携带该工器具,该工器具不会超出该工作人员的有效范围,一旦超出该有效范围,就通过第一电子标签101和第二电子标签102通知该工作人员。
当然,该第一告警提示还可以通过位于该预设区域内的告警装置进行告警,比如警报灯等等。
上述在判断第一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一位置与第二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设距离之前,需要先判断该工作人员与工器具是否具有绑定关系,以及判断工作人员和工器具是否均满足进入预设功能区域的权限。
首先,在判断工作人员与工器具是否具有绑定关系,具体为:控制终端服务器103还用于基于该第一定位信息与该第二定位信息,判断该第一定位信息与该第二定位信息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保持相同的定位,若判断获得是在预设时间段内保持相同的定位时,获得第一定位信息对应的工作人员与第二定位信息对应的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的绑定信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设定3分钟为预设时间段,若控制终端服务器103检测到在3分钟的时间内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二定位信息位于相同的定位,就确定该第一定位信息对应的工作人员与第二定位信息对应的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从而获得该工作人员与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的绑定信息。该预设时间段还可以是5分钟、10分钟等等时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该控制终端服务器103检测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二定位信息,以及存放工器具的虚拟电子围栏104的边界线,如果根据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二定位信息确定该工作人员与该工器具同时由存放工器具的虚拟电子围栏的边界线内向外移动时,确定该第一定位信息对应的工作人员与第二定位信息对应的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从而获得该工作人员与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的绑定信息。
然后,判断工作人员和工器具是否均满足进入预设功能区域的权限,具体为控制终端服务器103用于基于预设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104的划定界限、第一定位信息、第二定位信息、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第一标识信息所指代的工种是否有进入预设区域的权限,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且判断该第二标识信息所指代用途的工器具是否有进入该预设区域的权限,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在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没有权限或者第二判断结果没有权限时,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并将该第二告警信息发送至第一电子标签。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就是分别判断第一标识信息所指代的工种是否有进入该预设区域的权限和判断第二标识信息所指代用途的工器具是否有进入该预设区域的权限。
具体地,控制终端服务器103接收到第一标识信息所指代的工种,查找对应预先存储的该工种具有权限的区域,然后,将查找到的区域与预设区域进行比较,如果该预设区域属于该查找到的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则获得的第一判断结果为有权限,即工作人员有进入该预设区域的权限,反之,则该工作人员没有进入该预设区域的权限。
控制终端服务器103接收到第二标识信息所指代的用途,查找对应预先存储的该用途的工器具具有权限的区域,然后,将查找到的区域与预设区域进行比较,如果该预设区域属于该查找到的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则获得第二判断结果为有权限,即工器具有进入该预设区的权限,反之,则该工器具没有进入该预设区域的权限。
在上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没有权限或者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没有权限时,生成第二告警提示,并将该第二告警提示发送至第一电子标签。通过向第一电子标签发送该第二告警提示,从而提醒工作人员该预设区域对该工作人员有权限限制或者该预设区域对该工器具有权限限制,该第二告警提示可以通过第一电子标签进行展示,还可以通过该预设区域设置的告警设备进行告警。
该控制终端服务器用于基于该绑定信息,在与该工器具对应的第二定位信息是位于该预设区域内,与该工作人员对应的第一定位信息是位于预设区域外时,生成第三告警提示。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工作人员和所携带的工器具均有权限进入该预设区域之后,如果该工作人员将该工器具放置在维修设备处,而该工作人员由该预设区域离开(即工作人员忘记带走该工器具)时,基于前面获得的绑定信息,会生成第三告警提示,即在有绑定信息的前提下,如果检测到工作人员已经离开该预设区域,而该工作人员所携带的工器具还留在维修设备处,进行第三告警提示,该第三告警,通过向第一电子标签发送该第三告警提示。用以提醒该工作人员该工器具被遗忘了。
接着,控制终端服务器103用于基于该第三告警提示,将第二定位信息发送至与该第一定位信息所对应的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这样,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获知被遗忘的工器具具体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找回,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该系统中,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功能区域的图像采集装置,该图像采集装置具体为摄像头A,该控制终端服务器用于基于该第二告警信息,联动控制开启对应预设区域的图像采集装置并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传输至监管人员的终端设备。
该第二告警信息用于提示告警非法人员进入该预设区域或者非法工器具进入该预设区域。有该第二告警信息生成时,联动控制开启对应预设区域的图像采集装置并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传输至监管人员的终端设备,从而可以将非法人员闯入预设区域或者非法工器具被携带进入该预设区域的视频图像传输至监管人员的终端设备,便于监管人员不在现场也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的情况。
在工作人员进入该预设区域之前,还包括对工作人员是否穿戴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判断,具体地,该系统还包括:安全防护设备的第三电子标签,该第三电子标签用于发送该安全防护设备的第三定位信息和用于表征安全防护设备功能的第三标识信息。
该控制终端服务器103用于基于该第一定位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第三定位信息、第三标识信息以及预设功能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的界限,判断该工作人员在进入该预设区域是否穿戴该安全防护设备,在判断获得未穿戴该安全防护设备时,生成第四告警提示,并将该第四告警提示发送至第一电子标签,从而提醒工作人员需要穿戴该安全防护设备才可进入该预设区域。
具体地,该安全防护设备具体可以是防护服、安全帽等等。比如要进行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对应的安全防护服才可以进入预设区域进行高空作业,因此,在检测到有该特定工种(高空作业工)的工作人员进入该预设区域时,需要同时检测该特定工种(高空作业工)的工作人员是否有穿戴对应的安全防护服,具体是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中的工种信息,在确定该工种信息是属于需要穿戴安全防护服的工种时,检测是否有与该工作人员位于同一位置的第三定位信息,若未检测到该第三定位信息时,则确定该工作人员未穿戴该安全防护服,因此,生成第四告警提示。然后将该第四告警提示发送至第一电子标签。从而提醒该高空作业工需要穿戴安全防护服才能进入作业。
如图4所示,该系统还包括与该控制终端服务器103连接的打印机105,用于将接收到的告警信息进行打印输出。
该系统还包括与该控制终端服务器103连接的投影屏幕106,用于展示告警信息。
该系统还包括与控制终端服务器103连接的镭射投影照地灯,用于向不同的功能区域投射不同的安全警示标示或者安全提示。用以警示工作人员,避免误入、误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
该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电厂工作区域的一个以上的基站109,用于接收第一电子标签发送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二电子标签发送的第二定位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并将该第一定位信息、第二定位信息,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控制终端服务器103。该基站109作为中转站,保证信息有效的传输。
一个以上的基站107分别连接至接入层交换机107,在监控中心侧,该控制终端服务器103连接至核心层交换机108,该核心层交换机108连接该接入层交换机107。用于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工作人员的第一电子标签、工器具的第二电子标签、控制终端服务器、将电厂工作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功能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该控制终端服务器能够基于虚拟电子围栏的划定界限、第一电子标签发送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第二电子标签发送的第二定位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在确定该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时,且在确定该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均满足进入预设功能区域的权限时,在该工作人员携带该工器具进入该预设功能区域之后,基于每一时刻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二定位信息,在判断获得第一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一位置与第二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超出预设距离时,生成第一告警提示,并将该第一告警提示发送至第一电子标签,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将工器具遗落在重要电气设备部位所引起的安全事故,进而保障电厂内工作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性。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人员的第一电子标签、工器具的第二电子标签、控制终端服务器、将电厂工作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功能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
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用于发送所述工作人员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用于表征所述工作人员工种的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标签用于发送所述工器具的第二定位信息和用于表征所述工器具用途的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用于基于一预设功能区域的所述虚拟电子围栏的界限、第一定位信息、第二定位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时,且在确定所述工作人员和工器具均满足进入预设功能区域的权限时,在所述工作人员携带所述工器具进入所述预设功能区域之后,基于每一时刻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二定位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所对应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设距离,在超出所述预设距离时,生成第一告警提示,并将所述第一告警提示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标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厂工作区域的一个以上的基站,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发送的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二电子标签发送的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均包括:存储模块,定位模块、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告警指示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标识信息;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定位信息;
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向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发送标识信息和定位信息;
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发送的告警提示;
所述告警指示灯用于基于所述告警提示进行点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的划定界限、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指代的工种是否有进入所述预设区域的权限,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且判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所指代用途的工器具是否有进入所述预设区域的权限,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没有权限或者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没有权限时,生成第二告警提示,并将所述第二告警提示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标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位信息与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保持相同的定位,若判断获得是在预设时间段内保持相同的定位时,获得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对应的工作人员与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对应的工器具具有绑定关系的绑定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绑定信息,在与所述工器具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是位于所述预设区域内,与所述工作人员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是位于所述预设区域外时,生成第三告警提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告警提示,将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对应的所述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功能区域的图像采集装置;
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告警信息,控制开启对应预设区域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并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传输至监管人员的终端设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连接的打印机,用于将接收到的告警提示进行打印输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防护设备的第三电子标签,用于发送所述安全防护设备的第三定位信息和用于表征所述安全防护设备功能的第三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终端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三定位信息、所述第三标识信息以及所述预设功能区域的虚拟电子围栏的界限,判断所述工作人员在进入所述预设区域是否穿戴所述安全防护设备,在判断获得未穿戴所述安全防护设备时,生成第四告警提示,并将所述第四告警提示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标签。
CN201910522051.3A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 Pending CN1101364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2051.3A CN110136403A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2051.3A CN110136403A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6403A true CN110136403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7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2051.3A Pending CN110136403A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64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7477A (zh) * 2020-07-16 2020-12-0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室内电子围栏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3225678A (zh) * 2020-01-21 2021-08-06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接地杆管理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9054A (zh) * 2015-02-13 2015-06-10 华东理工大学 变电站人员安全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US20170136947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Leaut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Early warning method, system and server based on satellite positioning
CN108093475A (zh) * 2017-12-29 2018-05-29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矿井人员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08960554A (zh) * 2018-02-09 2018-12-07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行和检修安全管控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9285226A (zh) * 2018-08-17 2019-01-29 苏州诚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票务的用户身份验证与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9054A (zh) * 2015-02-13 2015-06-10 华东理工大学 变电站人员安全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US20170136947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Leaut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Early warning method, system and server based on satellite positioning
CN108093475A (zh) * 2017-12-29 2018-05-29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一种矿井人员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08960554A (zh) * 2018-02-09 2018-12-07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行和检修安全管控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9285226A (zh) * 2018-08-17 2019-01-29 苏州诚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票务的用户身份验证与管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5678A (zh) * 2020-01-21 2021-08-06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接地杆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3225678B (zh) * 2020-01-21 2022-10-14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接地杆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2037477A (zh) * 2020-07-16 2020-12-0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室内电子围栏定位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6403A (zh) 一种电厂安全防护系统
US20120146784A1 (en) Protective Fabrics and Garments
CN107240226A (zh) 近电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7149024U (zh) 井盖监测预警系统
CN212009680U (zh) 一种机房智能门禁监控系统
CN105069492A (zh) 汽车电子显示标签远程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2332690A (zh) 电网安全运行临时接地线跟踪监控系统
CN109243139A (zh) 一种人员安全监控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5005811A (zh) 汽车电子显示标签及信息采集处理方法
CN102951274A (zh) 电子救生衣
CN108832721A (zh) 一种配电终端作业数据管理系统
CN204965462U (zh) 汽车电子显示标签远程通信系统
CN104898485B (zh) 家用电器的定位方法和装置、服务器
CN204965753U (zh) 一种智能交通实时监控系统
CN109754142A (zh) 一种石化企业作业人员定位追踪及异常处置系统及方法
CN105139651B (zh) 一种智能交通实时监控系统
CN107833417A (zh) 智能配变安全防护系统
CN110200603A (zh) 一种实时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104269007A (zh) 电力杆塔电子标识牌
EP397009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course of work
CN204946059U (zh) 汽车电子显示标签
CN208061371U (zh) 一种工具安放检测装置
CN112765574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系统、电力设备、存储介质
CN206840976U (zh) 一种智能印章
JP2016045554A (ja)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入退室管理サー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