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6286B -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6286B
CN110136286B CN201910302028.3A CN201910302028A CN110136286B CN 110136286 B CN110136286 B CN 110136286B CN 201910302028 A CN201910302028 A CN 201910302028A CN 110136286 B CN110136286 B CN 110136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endance
user
request
mobile terminal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20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6286A (zh
Inventor
刘纪洪
熊其
罗康
陈继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20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6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6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6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6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6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77Temporal data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信息安全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后台数据库中创建用户信息,当收到用户考勤请求时,将所述用户考勤请求中的信息与后台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进行考勤。本申请通过将用户与移动终端进行绑定,并在规定时间段内限定用户只能在绑定的移动终端上进行考勤,结合人脸识别与身份比对来进行考勤,可以有效避免员工考勤作弊。

Description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指纹考勤设备在企业使用过程中存在种种弊端。尤其是在业务人员多、人员渠道种类多、岗位变动频繁、人员流动性强、组织结构复杂的如保险类企业,外勤签到,排队打卡、出席率管控等等成为了考勤的痛点。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采用移动GPS考勤系统,其可以利用GPS定位实现在手机上打卡考勤,但是这又存在新的问题,例如员工之间可以通过不同手机配置而进行代打卡作弊等问题,导致考勤数据失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将用户与移动终端进行绑定,并在规定时间段内限定用户只能在绑定的移动终端上进行考勤,结合人脸识别与身份比对来进行考勤,可以有效避免员工考勤作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及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ID及所述考勤有效区域进行绑定,并将所述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
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
较佳地,所述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包括:
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获取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及移动终端ID,并根据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得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
将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比对,如果不一致,则进行身份鉴权;
如果所述身份鉴权通过,则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较佳地,所述如果所述身份鉴权通过,则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包括:
如果所述身份鉴权通过,则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
如果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没有检测到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否则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较佳地,所述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包括:
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获取用户的实时视频图像;
预设人脸动作,并发送与所述人脸动作对应的动作信息;
当所述实时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动作与所述预设的人脸动作匹配时,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较佳地,所述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获取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位置,并根据所述用户ID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与所述用户ID绑定的考勤有效区域;
将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位置与所述考勤有效区域进行比对,如果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位置在所述考勤有效区域内,则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
较佳地,所述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包括:
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如果所述后台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不匹配时,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的移动终端ID解绑,并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绑定,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及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及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绑定;
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匹配时,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及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及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绑定。
较佳地,所述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包括:
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如果所述后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将所述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与存储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与所述用户ID绑定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
如果一致,则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不匹配时,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的移动终端ID解绑,并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绑定,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绑定;
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匹配时,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绑定。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户信息创建模块:设置为创建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及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ID及所述考勤有效区域进行绑定,并将所述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
第一考勤时间检测模块:设置为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第二考勤时间检测模块:设置为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
考勤结果输出模块:设置为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所述考勤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可被处理器读写,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所述考勤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将用户与移动终端进行绑定,并在规定时间段内限定用户只能在绑定的移动终端上进行考勤,结合人脸识别与身份比对来进行考勤,可以有效避免员工考勤作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四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五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六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七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本申请第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创建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及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ID及所述考勤有效区域进行绑定,并将所述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
具体的,每个用户可预先创建自己的用户ID,所述用户ID可以是员工工号,员工工号在考勤系统中唯一的,也可以用员工的身份证号或者用户账号代替,只要和员工身份对应且保证唯一即可,并将所述用户ID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
具体的,移动终端ID是移动终端的识别号,移动终端通常都以手机形式体现,移动终端ID用于识别用户的手机,即移动终端ID也可以是手机的全球唯一识别码,并将所述移动终端ID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
具体的,考勤有效区域是地图上的地理区域,用于指定用户在规定地方进行考勤,在非规定地方考勤是无效的,所述规定地方可通过经纬度进行地理区域的划定,在检测用户位置的时候可以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并将所述考勤有效区域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
具体的,还可以预先设置考勤有效时间段,考勤有效时间段用于指定用户在规定时间段内进行考勤,超出所述考勤有效时间段的考勤都是无效的,所述考勤有效时间段可以设置两个,例如,可设置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和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由于同一用户可登陆不同的移动终端,为了防止同一用户在同一天内在不同的移动终端上进行考勤,所述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可设置为同一天的00:00-24:00,在所述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不允许同一用户在不同移动终端上进行考勤;此外,由于用户一天上班会进行2次考勤,上班一次和下班一次,所述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可设置为用户的上下班时间,例如,上班时间为9:00,下班时间为18:00,那么所述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可设为9:00之前和18:00之后,即用户的考勤只记录9:00之前的当天第一次考勤以及18:00之后的当天第一次考勤,其余均不保存。
具体的,当创建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之后,还需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ID及所述考勤有效区域进行绑定,即通过用户ID就能找到与用户ID对应的移动终端ID和考勤有效区域。
步骤s102,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具体的,当用户进行考勤时,考勤系统就会收到相应的考勤请求,所述考勤请求可包括用户ID、移动终端ID、定位信息,当考勤系统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后,可记录下当前时间,并将所述当前时间与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可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所述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可通过视频摄像头获取,当所述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的验证通过后,可开启视频摄像头抓取用户的人脸图像。
步骤s103,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
具体的,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则启动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的验证,即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用于确认用户本次考勤时间是否在上下班规定时间内。
步骤s104,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
具体的,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所述首次考勤指的是用户在考勤系统中创建用户ID后进行的初次考勤,由于在考勤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创建用户ID的时候没有用户的人脸图像,因此首次考勤无需对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验证,但是在首次考勤中,如果本次是有效考勤,即各项验证都通过后,则可将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保存,并在用户的首次考勤后,可进行用户的人脸图像的验证,可进一步防止用户考勤作弊。
具体的,所述首次考勤的检测可通过考勤记录进行检测,例如,在考勤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对与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进行查询,如果没有相应的考勤记录,说明当前用户是首次考勤,否则,后台数据库中会有当前用户的考勤记录。
具体的,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首次考勤,则存储本次用户的人脸图像及考勤记录;如果不是首次考勤,则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与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否则不存储。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用户与移动终端进行绑定,并在规定时间段内限定用户只能在绑定的移动终端上进行考勤,结合人脸识别与身份比对来进行考勤,可以有效避免员工考勤作弊。
图2为本申请第二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步骤s102,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包括:
步骤s201,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获取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及移动终端ID,并根据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得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
具体的,当用户进行考勤时,考勤系统就会收到相应的考勤请求,所述考勤请求可包括用户ID、移动终端ID、定位信息,然后可根据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在考勤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并获得对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
步骤s202,将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比对,如果不一致,则进行身份鉴权;
具体的,将在考勤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比对,如果一致,说明当前用户没有更换移动终端进行考勤,否则要启动身份鉴权,例如验证用户的账号或者用户名,可向用户发送身份鉴权请求,请求用户输入账号或者用户名及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步骤s203,如果所述身份鉴权通过,则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具体的,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继续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可启动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移动终端ID的比对,可以防止用户更换移动终端进行考勤。
图3为本申请第三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步骤s203,如果所述身份鉴权通过,则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包括:
步骤s301,如果所述身份鉴权通过,则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
具体的,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可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如果之前当前用户有进行考勤过,考勤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会有当前用户的考勤记录,因此通过在后台数据库中查询用户的考勤记录,可确认当前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
步骤s302,如果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没有检测到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否则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具体的,如果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没有检测到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说明是首次考勤,那么不存在同一天通过不同移动终端进行考勤的情形,即不需要进行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的验证,可直接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否则要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首次考勤的检测,可有效排除用户更换移动终端考勤的可,提高考勤效率。
图4为本申请第四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步骤s102,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包括:
步骤s401,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获取用户的实时视频图像;
具体的,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获取用户的实时视频图像,所述获取用户的实时视频图像可通过视频摄像头获取,通过视频摄像头可获取到当前用户的视频图像。
步骤s402,预设人脸动作,并发送与所述人脸动作对应的动作信息;
具体的,当获取到当前用户的视频图像后,可预设人脸动作,例如,眨眼、摇头、张嘴,并在手机界面显示所述人脸动作,当用户按照手机界面显示要求的人脸动作进行动作后,视频摄像头会将当前用户的动作进行捕捉,并将所述捕捉到的动作与预设的人脸动作进行比对。
步骤s403,当所述实时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动作与所述预设的人脸动作匹配时,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具体的,当进行比对后,如果实时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动作与所述预设的人脸动作匹配,说明当前用户是真人在进行考勤,不是假人或者录像中的人,这时可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例如利用视频摄像头的拍照功能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给拍下来,并存储在考勤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视频对用户进行验证,可确认是否用户是真人,有效防止用户考勤作弊。
图5为本申请第五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步骤s103,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包括:
步骤s501,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获取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位置,并根据所述用户ID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与所述用户ID绑定的考勤有效区域;
具体的,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可根据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定位信息获取移动终端位置,并根据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在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与所述用户ID绑定的考勤有效区域。
步骤s502,将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位置与所述考勤有效区域进行比对,如果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位置在所述考勤有效区域内,则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
具体的,将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位置与所述考勤有效区域进行比对,如果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位置在所述考勤有效区域内,则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即如果当前用户是在指定地点进行考勤,还需检验当前用户是否在指定上下班时间进行考勤。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用户当前位置的检测,可以有效防止用户在非指定地点进行考勤。
图6为本申请第六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步骤s104,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包括:
步骤s601,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如果所述后台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不匹配时,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的移动终端ID解绑,并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绑定,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及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及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绑定;
具体的,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用于确认用户的本次考勤是否是首次考勤,如果所述后台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是首次考勤,则可将在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比对,如果不一致,说明用户更换了移动终端,则可将当前用户的用户ID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的移动终端ID解绑,将当前用户的用户ID与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绑定,完成更换移动终端的操作,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及当前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将当前用户的用户ID分别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及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绑定。
步骤s602,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匹配时,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及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及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绑定。
具体的,如果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匹配,即当前用户没有更换移动终端,因此无需进行重新绑定操作,则可直接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及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及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绑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首次考勤及移动终端ID的检测,可以有效提高用户考勤的效率。
图7为本申请第七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步骤s104,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包括:
步骤s701,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如果所述后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将所述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与存储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与所述用户ID绑定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
具体的,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用于确认用户的本次考勤是否是首次考勤,如果所述后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不是首次考勤,可将所述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与存储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与所述用户ID绑定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
步骤s702,如果一致,则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不匹配时,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的移动终端ID解绑,并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绑定,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绑定;
具体的,如果所述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与存储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与所述用户ID绑定的人脸图像一致,则可进一步将在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比对,如果不匹配,则可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的移动终端ID解绑,并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绑定,并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绑定。
步骤s703,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匹配时,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绑定。
具体的,如果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匹配,则可直接储本次考勤记录,并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绑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首次考勤、人脸图像及移动终端ID的检测,可以有效提高用户考勤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装置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
用户信息创建模块801、第一考勤时间检测模块802、第二考勤时间检测模块803及考勤结果输出模块804;其中用户信息创建模块801与第一考勤时间检测模块802相连,第一考勤时间检测模块802与第二考勤时间检测模块803相连,第二考勤时间检测模块803与考勤结果输出模块804相连;用户信息创建模块801设置为创建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及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ID及所述考勤有效区域进行绑定,并将所述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第一考勤时间检测模块802设置为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第二考勤时间检测模块803设置为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考勤结果输出模块804设置为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的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考勤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可被处理器读写,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考勤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及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ID及所述考勤有效区域进行绑定,并将所述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
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
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
所述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包括:
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获取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及移动终端ID,并根据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得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
将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 进行比对,如果不一致,则进行身份鉴权;
如果所述身份鉴权通过,则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所述如果所述身份鉴权通过,则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包括:
如果所述身份鉴权通过,则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
如果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没有检测到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否则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包括:
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获取用户的实时视频图像;
预设人脸动作,并发送与所述人脸动作对应的动作信息;
当所述实时视频图像中的人脸动作与所述预设人脸动作匹配时,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获取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位置,并根据所述用户ID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与所述用户ID绑定的考勤有效区域;
将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位置与所述考勤有效区域进行比对,如果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位置在所述考勤有效区域内,则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包括:
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如果所述后台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不匹配时,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的移动终端ID解绑,并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绑定,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及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及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绑定;
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匹配时,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及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及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绑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包括:
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如果所述后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将所述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与存储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与所述用户ID绑定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
如果一致,则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不匹配时,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的移动终端ID解绑,并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绑定,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绑定;
当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匹配时,存储本次考勤记录,将所述用户ID与所述本次考勤记录绑定。
6.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用户信息创建模块:设置为创建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及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将所述用户ID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ID及所述考勤有效区域进行绑定,并将所述用户ID、移动终端ID及考勤有效区域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
第一考勤时间检测模块:设置为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第二考勤时间检测模块:设置为当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后,将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进行比对;
考勤结果输出模块:设置为如果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在所述预设第二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则检测用户是否是首次考勤,并根据检测结果处理获取的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进行考勤;
第一考勤时间检测模块:还设置为当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时,获取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及移动终端ID,并根据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得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将所述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获得的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用户ID绑定的移动终端ID与所述考勤请求中的移动终端ID进行比对,如果不一致,则进行身份鉴权;如果所述身份鉴权通过,则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第一考勤时间检测模块:还设置为如果所述身份鉴权通过,则检测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是否有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如果在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没有检测到与所述用户ID对应的考勤记录,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否则检测所述收到用户的考勤请求的时间是否在所述预设第一考勤有效时间段内,如果是,则请求获取用户的实时人脸图像。
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考勤方法的步骤。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可被处理器读写,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考勤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02028.3A 2019-04-16 2019-04-16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36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2028.3A CN110136286B (zh) 2019-04-16 2019-04-16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2028.3A CN110136286B (zh) 2019-04-16 2019-04-16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6286A CN110136286A (zh) 2019-08-16
CN110136286B true CN110136286B (zh) 2022-12-13

Family

ID=6757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2028.3A Active CN110136286B (zh) 2019-04-16 2019-04-16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62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6917A (zh) * 2020-04-12 2020-07-31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11914637B (zh) * 2020-06-28 2021-05-04 普瑞达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330833A (zh) * 2020-10-30 2021-02-05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考勤数据验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742697B (zh) * 2021-08-09 2024-05-28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所有权变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0777A (zh) * 2013-03-11 2013-06-12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考勤方法及系统
JP2013205893A (ja) * 2012-03-27 2013-10-07 Zenrin Datacom Co Ltd 勤怠管理システム、勤怠管理方法、無線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200533A (zh) * 2014-08-14 2014-12-10 宣颖骥 一种基于定位服务功能的打卡系统和打卡方法
CN106296852A (zh) * 2016-08-09 2017-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考勤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10021A (zh) * 2017-01-03 2017-05-24 北京华云网际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自动打卡的方法
CN107871344A (zh) * 2017-09-13 2018-04-03 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监控管理的防代打考勤方法
CN109544721A (zh) * 2018-12-04 2019-03-29 北京诺士诚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打卡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686A (zh) * 2010-04-02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考勤数据不可修改的考勤终端和方法
US8928483B2 (en) * 2010-12-22 2015-01-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Automated attendance tracking and event not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05893A (ja) * 2012-03-27 2013-10-07 Zenrin Datacom Co Ltd 勤怠管理システム、勤怠管理方法、無線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150777A (zh) * 2013-03-11 2013-06-12 福建伊时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考勤方法及系统
CN104200533A (zh) * 2014-08-14 2014-12-10 宣颖骥 一种基于定位服务功能的打卡系统和打卡方法
CN106296852A (zh) * 2016-08-09 2017-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考勤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10021A (zh) * 2017-01-03 2017-05-24 北京华云网际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自动打卡的方法
CN107871344A (zh) * 2017-09-13 2018-04-03 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监控管理的防代打考勤方法
CN109544721A (zh) * 2018-12-04 2019-03-29 北京诺士诚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打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6286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6286B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89723B (zh) 利用人脸识别的访客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US897158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rding and transferring motor vehicle information
CN107025397B (zh) 身份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959884B (zh) 人证核验装置和方法
WO2015117528A1 (zh) 行车记录处理方法及系统
US1106254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program of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entrance and exit management method
CN105844247A (zh) 双摄像头柜机人证识别系统
CN105844246A (zh) 单摄像头柜机人证识别系统
US9058474B2 (en) Biometri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vidual access control
JP2008250830A (ja) 出欠確認システムおよび出欠確認方法
CN110738779A (zh) 一种人员轨迹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9165829A (zh) 一种铁路值班人员交接班系统及交接班方法
JP6776700B2 (ja) 災害用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災害用情報管理方法
CN111935400A (zh) 执法记录仪的远程管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784012A (zh) 一种远程身份认证系统及其认证方法
CA309083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obile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s
JP2015233204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5532180B1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AU2020103160B4 (en) Data integrity management in a computer network
CN111627126B (zh) 考勤防作弊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4170701A (zh) 一种基于电子班牌确认校外考生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TWM603551U (zh) 實名制之監控系統
CN110276681B (zh) 一种开展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78804A (zh) 一种信息关联方法、系统及计算机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