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1011B - 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1011B
CN110131011B CN201910456832.7A CN201910456832A CN110131011B CN 110131011 B CN110131011 B CN 110131011B CN 201910456832 A CN201910456832 A CN 201910456832A CN 110131011 B CN110131011 B CN 1101310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cavity
piston
driving
engine b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68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1011A (zh
Inventor
郭圣刚
王刚
陈广茂
许成
史美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68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1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1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1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1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1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6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br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该发动机制动装置包括摇臂、第一弹性件、制动活塞和锁止机构,第一弹性件位于摇臂上的导向槽内,制动活塞滑动位于导向槽内并能与气门抵接,制动活塞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极值位置和第二极值位置,仅当制动活塞位于第一极值位置时,气门的气口关闭,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制动活塞由第一极值位置运动至第二极值位置,气门用于驱动制动活塞由第二极值位置运动至第一极值位置,锁止机构用于将制动活塞的位置锁止于两个极值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锁止后,制动活塞无法运动,从而气门的气口将无法关闭,使发动机制动,相比现有技术,无需设置连杆,不存在磨损情况,因而能够保证制动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汽车进行制动时,除了通过摩擦制动外还可以通过对发动机进行制动,保障发动机不会对外进行动力输出。发动机制动多通过制动摇臂实现,其工作原理为,当发动机在压缩冲程接近上止点时,在制动摇臂的驱动下,将排气门开启一个小的升程,将气缸内的压缩高压气体快速释放,从而气缸内的压力迅速降低,因此在接下来的发动机做功冲程中,发动机将基本上不会对外做功。
相关技术中的制动摇臂,在摇臂上设驱动活塞,摇臂上还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安装有上连杆、下连杆以及工作活塞,上连杆一端和导向槽的槽壁抵接,另一端与下连杆铰接,下连杆与工作活塞抵接,工作活塞滑动安装在导向槽内,驱动活塞通过油压驱动,并作用于上连杆和下连杆的连接处,使上连杆和下连杆整体伸张运动,下连杆推动工作活塞伸出导向槽,并与气门接触,使气门打开。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制动摇臂通过驱动活塞推动上连杆和下连杆的交接点运动,使两者伸张进而进行制动,两个连杆的铰接点处承受较大的压力,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连杆与制动活塞的接触面磨损严重,进而将降低制动精度,导致制动可靠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动摇臂通过上连杆和下连杆伸张推动制动活塞进行制动的结构,容易导致连杆磨损严重,影响制动精度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该发动机制动装置包括:
摇臂,其上设有导向槽;
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导向槽内;
制动活塞,滑动位于所述导向槽,所述制动活塞被配置为与气门抵接,所述制动活塞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极值位置和第二极值位置,仅当所述制动活塞位于所述第一极值位置时,所述气门的气口关闭,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制动活塞由所述第一极值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极值位置,所述气门用于驱动所述制动活塞由所述第二极值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极值位置;
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制动活塞锁止于中间位置,所述中间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极值位置和所述第二极值位置之间。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驱动活塞,所述驱动活塞被配置为与所述摇臂滑动配合;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活塞伸入或退出所述导向槽,当所述驱动活塞伸入所述导向槽时,所述驱动活塞能够将所述制动活塞锁止于所述中间位置。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摇臂上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活塞滑动位于所述驱动腔,所述动力源包括第二弹性件和与所述驱动腔连通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向所述驱动腔泵入液压油以驱动所述驱动活塞伸入至所述导向槽,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活塞退出所述导向槽。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发动机制动装置还包括螺堵,所述驱动腔的一端设有第一敞口,所述螺堵与所述驱动腔的内壁螺接并将所述第一敞口封闭,所述螺堵上设有贯穿油孔,所述贯穿油孔与所述驱动腔连通并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液压泵。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摇臂上设有与所述驱动腔连通的弹簧腔,所述弹簧腔位于所述驱动腔和所述导向槽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簧A,所述压簧A设置于所述弹簧腔,所述压簧A分别与所述驱动活塞和所述弹簧腔的底壁抵紧。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三腔通过其端部的敞口A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腔的内径同时小于所述第一腔的内径和所述第三腔的内径;
所述制动活塞呈工字型,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帽部、连接杆和头部,所述帽部活动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连接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腔,所述头部活动位于所述第三腔,所述头部被配置为与所述气门抵接;
当所述制动活塞位于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驱动活塞能够将所述头部与所述摇臂的相对位置锁止。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活塞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锁止杆,所述驱动腔包括本体腔和连通所述本体腔和所述第三腔的杆腔,所述本体滑动位于所述本体腔,所述锁止杆滑动穿设于所述杆腔,当所述制动活塞位于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锁止杆能够与所述头部的上端面抵接。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当所述制动活塞位于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锁止杆与所述连接杆支架具有间隙且所述锁止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头部的上表面相贴合。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制动活塞位于所述第一极值位置时,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三腔的上端面抵接或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三腔的上端面具有间隙,当所述制动活塞位于所述第二极值位置时,所述帽部与所述第一腔的下端面抵接。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帽部与所述连接杆一体设置且形成螺栓,所述头部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沿所述头部的延伸方向,所述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相对的平面。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摇臂抵接,所述第一压簧抵紧于所述帽部。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发动机制动装置还包括调节螺钉,所述第一腔远离所述第二腔的一端设有敞口B,所述调节螺钉螺接于所述第一腔的内壁且将所述敞口B封闭,所述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螺钉和所述帽部抵接。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螺钉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连通的容置槽,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第一压簧的外径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径相匹配。
作为发动机制动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发动机制动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调节螺钉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外且与所述锁紧螺母螺接,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摇臂抵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发动机制动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该发动机制动装置包括摇臂、第一弹性件、制动活塞和锁止机构。摇臂上设有导向槽,第一弹性件位于导向槽内,制动活塞滑动位于导向槽。制动活塞被配置为与气门抵接,制动活塞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极值位置和第二极值位置,仅当制动活塞位于第一极值位置时,气门的气口关闭,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制动活塞由第一极值位置运动至第二极值位置,气门用于驱动制动活塞由第二极值位置运动至第一极值位置。锁止机构用于将制动活塞的位置锁止于中间位置,中间位置位于第一极值位置和第二极值位置之间。在锁止机构的锁止作用下,制动活塞无法运行至第一极值位置,由于制动活塞和气门接触,因而导致气门的气口无法关闭,使发动机缸体内的压缩高压气体从气口排出,在接下来的做功冲程中,发动机将不做功。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制动装置,锁止机构仅需将制动活塞的位置直接锁定,无需设置连杆,不存在磨损严重的情况,因而能够保证制动精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上述发动机制动装置,该发动机通过锁止机构将制动活塞锁止于中间位置进行制动,能够有效避免磨损,保证发动机制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动机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制动活塞位于第二极值位置,且图1的剖面过两个弹簧腔的中心线);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动机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制动活塞位于中间位置,且图3的剖面过其中一个锁止杆的中心线);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动机制动装置中摇臂的结构示意图(且图4的剖面过两个弹簧腔的中心线);
图5为图4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动机制动装置中驱动活塞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动机制动装置中驱动活塞的左侧视图。
图中:
1、摇臂;11、导向槽;111、第一腔;112、第二腔;113、第三腔;14、驱动腔;141、本体腔;142、杆腔;15、弹簧腔;16、润滑油道;
2、第一弹性件;
3、制动活塞;31、帽部;32、连接杆;33、头部;
4、锁止机构;41、驱动活塞;411、本体;412、锁止杆;4121、第一切削平面;4122、第二切削平面;42、第二弹性件;
5、螺堵;51、贯穿油孔;
6、调节螺钉;61、容置槽;
7、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该发动机制动装置包括摇臂1、第一弹性件2、制动活塞3和锁止机构4。摇臂1上设有导向槽11,第一弹性件2位于导向槽11,制动活塞3滑动位于导向槽11内。
制动活塞3被配置为与气门抵接,制动活塞3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极值位置和第二极值位置,仅当制动活塞3位于第一极值位置时,气门的气口关闭,第一弹性件2用于驱动制动活塞3由第一极值位置运动至第二极值位置,气门用于驱动制动活塞3由第二极值位置运动至第一极值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发动机做功过程中摇臂1往复摆动使气门频繁的开启和关闭,当摇臂1带动制动活塞3向下运动时,气门的气口呈逐渐打开趋势,当摇臂1带动制动活塞3向上运动时,气门的气口呈逐渐关闭的趋势。从而当制动活塞3位于第一极值位置时,制动活塞3运行到最上方,此时气门的气口关闭,当制动活塞3运动至第二极值位置时,气门的开度达到最大。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气门为进气门,在其他实施例中,气门也可以为排气门。其中,上下方向如图1中所示。
锁止机构4用于将制动活塞3锁止于中间位置,中间位置位于第一极值位置和第二极值位置之间。在锁止机构4的锁止作用下,制动活塞3无法运行至第一极值位置,由于制动活塞3和气门接触,而只有制动活塞3运行至第一极值位置时气门的气口才能关闭,因而当制动活塞3位于中间位置时,气门的气口无法关闭,使发动机缸体内的压缩高压气体从气口排出,在接下来的做功冲程中,发动机将不做功。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制动装置,锁止机构4仅需将制动活塞3的位置直接锁定,无需设置连杆,不存在高强度接触负荷,因而能够防止磨损,保证制动精度。
锁止机构4包括驱动活塞41和动力源,驱动活塞41被配置为与摇臂1滑动配合,动力源用于驱动驱动活塞41伸入或退出导向槽11,当驱动活塞41伸入导向槽11时,驱动活塞41将制动活塞3锁止于所述中间位置。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锁止机构4还可以包括电磁铁和永磁铁,电磁铁设置于摇臂1上,永磁铁设置于制动活塞3上。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摇臂1由非磁性吸附材料制成,当电磁铁通电后,通过电磁铁和永磁铁磁性相吸或者磁性相斥将制动活塞3限制在中间位置。具体地,当通过磁性相斥将制动活塞3限制在中间位置时,电磁铁可设置于导向槽11的槽底,电磁铁通电后对永磁铁产生的磁力方向与第一弹性件2提供给制动活塞3的弹性力的方向一致,并且当制动活塞3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磁力、第一弹性件2的弹性力以及气门作用于制动活塞3的力达到平衡。通过磁性相吸将制动活塞3限制在中间位置时,电磁铁可以设置导向槽11的侧部,电磁铁通电后,电磁铁对永磁铁产生一个垂直于制动活塞3运动方向的水平分力和平行于制动活塞3运动方向的竖直分力,并且该竖直分力的方向与第一弹性件2提供给制动活塞3的弹性力的方向一致,当制动活塞3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竖直分力、第一弹性件2的弹性力以及气门作用于制动活塞3的力达到平衡。
可选地,摇臂1上设有驱动腔14,驱动活塞41滑动位于驱动腔14。本实施例中,动力源包括第二弹性件42和与驱动腔14连通的液压泵(附图中未示出),液压泵向驱动腔14泵入液压油以驱动驱动活塞41伸入至导向槽11,第二弹性件42用于驱动驱动活塞41退出导向槽11,当驱动活塞41伸入导向槽11时,驱动活塞41能够与制动活塞3卡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动力源还可以替代为液压油缸、气缸或者电推杆等。
可选地,发动机制动装置还包括螺堵5,驱动腔14的一端设有第一敞口,螺堵5与驱动腔14的内壁螺接并将第一敞口封闭,螺堵5上设有贯穿油孔51,贯穿油孔51与驱动腔14连通并通过管路连接液压泵。
可选地,摇臂1上设有与驱动腔14连通的弹簧腔15,弹簧腔15位于驱动腔14和导向槽11之间,第二弹性件42为压簧A,压簧A设置于弹簧腔15,压簧A分别与活塞和弹簧腔15的底壁抵紧。本实施例中压簧A的设置数量为两个,相应的摇臂1上设有两个弹簧腔15。
可选地,导向槽1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腔111、第二腔112和第三腔113,第三腔113通过其端部的敞口A与外部连通,第二腔112的内径同时小于第一腔111的内径和第三腔113的内径。制动活塞3呈工字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帽部31、连接杆32和头部33。帽部31活动位于第一腔111,连接杆32滑动穿设于第二腔112,通过第二腔112对制动活塞3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头部33活动位于第三腔113,头部33被配置为与气门抵接。可以理解的是,头部33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三腔113的内径,帽部31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腔111的内径,从而头部33和帽部31可分别活动位于第三腔113和第一腔111。当制动活塞3位于中间位置时,制动活塞3能够将头部33与摇臂1的相对位置锁止。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杆32的长度大于第二腔112的长度,从而制动活塞3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由于第一腔111的孔径和第二腔112的孔径均大于第二腔112的孔径,从而第二腔112与第一腔111和第三腔113的连接处为均形成台阶面,可通过第二腔112两端的台阶面限制制动活塞3的最大活动范围。
可选地,驱动活塞41包括本体411和间隔设置在本体411上的锁止杆412,驱动腔14包括本体腔141和连通本体腔141和第三腔113的杆腔142,本体411滑动位于本体腔141,锁止杆412分别滑动穿设于杆腔142,当制动活塞3位于中间位置时,锁止杆412能够与头部33的上端面抵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本体411上间隔设有两个锁止杆412,当制动活塞3位于中间位置时,两个锁止杆412均与头部33的上端面抵接,并且分别位于连接杆32的两侧,从而能够保证头部33受力均衡。本实施例中,锁止杆412与摇臂1仅沿水平方向滑动,在上下方向上,两者没有相对运动,当两个锁止杆412能够分别与头部33的上端面抵接时,制动活塞3将无法继续向靠近第一极值位置的方向运动,从而形成锁止效果,实现对制动活塞3位置的锁止。
在其他的一个实施例中,杆腔142也可以连通第一腔111,当制动活塞3位于中间位置时,两个锁止杆412分别与帽部31的上端面抵接,用以限制制动活塞3回位至第一极值位置,同样可实现对制动活塞3位置的锁止。
在其他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头部33的外周面上设置卡槽,当头部33运动至制动活塞3的中间位置时,两个锁止杆412均能伸入至卡槽内,并与卡槽卡接,实现对制动活塞3位置的锁止。
可选地,当制动活塞3位于中间位置时,锁止杆412与连接杆32之间具有间隙且锁止杆412的下表面与头部33的上表面相贴合,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锁止杆412与连接杆32磨损。通过使锁止杆412下表面与头部33上表面贴合,可以减小锁止杆412与头部33之间的接触压力,同样可防止锁止杆412以及头部33磨损。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头部33的上表面为平面,相应地,在锁止杆412呈圆柱状,并且其端部设有第二切削平面4122,当制动活塞3位于中间位置时,第二切削平面4122和头部33的上表面贴合,能够有效提高承载能力。
优选地,为了减小封装体积,本实施例中,两个锁止杆412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杆32的直径与锁止杆412的直径之和,并且在两个锁止杆412靠近连接杆32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切削平面4121,当锁止杆412伸入至第三腔113时,第一切削平面4121与连接杆32不接触。
可选地,制动活塞3位于第一极值位置时,头部33与第三腔113的上端面抵接或者头部33与第三腔113的上端面之间具有间隙,当制动活塞3位于第二极值位置时,帽部31与第一腔111的下端面抵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制动活塞3位于第一极值位置时,头部33与第二腔112的下端面间隙配合,从而可通过调节连接杆32的长度来调节第二极值位置的具体位置,可通过调节第一弹性件2的弹力来调节第一极值位置的具体位置。例如,可通过更换不同弹性系数的第一弹性件2,以及更换不同长度的连接杆32来实现对第一极值位置和第二极值位置的位置调节。
可选地,帽部31与连接杆32一体设置且形成螺栓,头部33与螺栓螺纹连接。从而制动活塞3分为两个不同的个体,便于组装。并且通过螺纹连接,便于调节第二极值位置的具体位置。优选地,头部33上设有内螺纹,连接杆32上设有外螺纹,连接杆32上还连接有螺母,螺母位于头部33和帽部31之间,并且螺母和头部33抵接,从而头部33和螺母互锁,头部33不会出现松动。
可选地,沿头部33的延伸方向,头部33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相对的平面,可通过开口扳手与该至少两个相对平面配合,便于地将头部33旋拧至螺栓上。优选地,头部33至的外周面至少部分呈六棱柱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头部33与气门接触的面上设置内六角孔,可通过内六角孔与内六角扳手配合。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2为第一压簧,第一压簧设置于第一腔111,第一压簧抵紧于帽部31。第一弹性件2处于压缩状态,可通过第一压簧驱动制动活塞3由第一极值位置运动至第二极值位置。
可选地,发动机制动装置还包括调节螺钉6,第一腔111远离第二腔112的一端设有敞口B,调节螺钉6螺接于第一腔111的内壁且将敞口B封闭,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与调节螺钉6和帽部31抵紧。从而,通过旋拧调节螺钉6,可以调节第一极值位置的具体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也可以替代为拉簧,通过拉簧给制动活塞3提供沿第一极值位置至第二极值位置方向的力。
调节螺钉6上设有与第一腔111连通的容置槽61,第一压簧的一端位于容置槽61中,且第一压簧的外径与容置槽61的内径相匹配。通过设置容置槽61能够保证第一压簧的运动方向稳定。
可选地,摇臂1上还设有与第一腔111连通的润滑油道16,润滑油道16与机油泵连接,机油泵通过向第一腔111内泵入机油,给制动活塞3滑动提供润滑。
发动机制动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母7,调节螺钉6的一端位于第一腔111外且与锁紧螺母7螺接,锁紧螺母7与摇臂1抵接。通过设置锁紧螺母7,可防止调节螺钉6的位置松动。
发动机制动装置的工作实现方式如下:
发动机非制动时,液压泵不向驱动油腔中泵入液压油,驱动活塞41的本体411无压力推动,压簧A将驱动活塞41的本体411推向螺堵5侧,此时,锁止杆412位于第三腔113外部。在气门和第一压簧的作用下,制动活塞3能够在第一极值位置和第二极值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发动机制动时,在当驱动活塞41位于中间位置-第二极值位置-中间位置的路径上时,液压泵向驱动油腔中泵入液压油,驱动活塞41在油压的作用下向导向槽11一侧移动,此时,锁止杆412压缩压簧A,锁止杆412的端部被推进第三腔113中。当制动活塞3运动至中间位置时,制动活塞3的头部33和锁止杆412上的第二切削平面4122贴合,通过锁止杆412限制制动活塞3继续向第一极值位置运动,由于制动活塞3的位置固定,相当于气门间隙被补偿掉,因而气门的气口将无法关闭,发动机气缸内的压缩高压气体快速释放,从而气缸内的压力迅速降低,因此在接下来的发动机做功冲程中,发动机将基本上不会对外做功。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方案中的发动机制动装置。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摇臂(1),其上设有导向槽(11);
第一弹性件(2),位于所述导向槽(11)内;
制动活塞(3),滑动位于所述导向槽(11),所述制动活塞(3)被配置为与气门抵接,所述制动活塞(3)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极值位置和第二极值位置,仅当所述制动活塞(3)位于所述第一极值位置时,所述气门的气口关闭,所述第一弹性件(2)用于驱动所述制动活塞(3)由所述第一极值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极值位置,所述气门用于驱动所述制动活塞(3)由所述第二极值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极值位置;
锁止机构(4),所述锁止机构(4)用于将所述制动活塞(3)锁止于中间位置,所述中间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极值位置和所述第二极值位置之间;
所述锁止机构(4)包括:
驱动活塞(41),所述驱动活塞(41)被配置为与所述摇臂(1)滑动配合;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活塞(41)伸入或退出所述导向槽(11),当所述驱动活塞(41)伸入所述导向槽(11)时,所述驱动活塞(41)能够将所述制动活塞(3)锁止于所述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1)上设有驱动腔(14),所述驱动活塞(41)滑动位于所述驱动腔(14),所述动力源包括第二弹性件(42)和与所述驱动腔(14)连通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向所述驱动腔(14)泵入液压油以驱动所述驱动活塞(41)伸入至所述导向槽(11),所述第二弹性件(42)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活塞(41)退出所述导向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制动装置还包括螺堵(5),所述驱动腔(14)的一端设有第一敞口,所述螺堵(5)与所述驱动腔(14)的内壁螺接并将所述第一敞口封闭,所述螺堵(5)上设有贯穿油孔(51),所述贯穿油孔(51)与所述驱动腔(14)连通并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液压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1)上设有与所述驱动腔(14)连通的弹簧腔(15),所述弹簧腔(15)位于所述驱动腔(14)和所述导向槽(11)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42)为压簧A,所述压簧A设置于所述弹簧腔(15),所述压簧A分别与所述驱动活塞(41)和所述弹簧腔(15)的底壁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腔(111)、第二腔(112)和第三腔(113),所述第三腔(113)通过其端部的敞口A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腔(112)的内径同时小于所述第一腔(111)的内径和所述第三腔(113)的内径;
所述制动活塞(3)呈工字型,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帽部(31)、连接杆(32)和头部(33),所述帽部(31)活动位于所述第一腔(111),所述连接杆(32)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腔(112),所述头部(33)活动位于所述第三腔(113),所述头部(33)被配置为与所述气门抵接;
当所述制动活塞(3)位于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驱动活塞(41)能够将所述头部(113)与所述摇臂(1)的相对位置锁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活塞(41)包括本体(411)和设置在所述本体(411)上的锁止杆(412),所述驱动腔(14)包括本体腔(141)和连通所述本体腔(141)和所述第三腔(113)的杆腔(142),所述本体(411)滑动位于所述本体腔(141),所述锁止杆(412)滑动穿设于所述杆腔(142),当所述制动活塞(3)位于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锁止杆(412)能够与所述头部(33)的上端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制动活塞(3)位于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锁止杆(412)与所述连接杆(32)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锁止杆(412)的下表面与所述头部(33)的上表面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活塞(3)位于所述第一极值位置时,所述头部(33)与所述第三腔(113)的上端面抵接或所述头部(33)与所述第三腔(113)的上端面具有间隙,当所述制动活塞(3)位于所述第二极值位置时,所述帽部(31)与所述第一腔(111)的下端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31)与所述连接杆(32)一体设置且形成螺栓,所述头部(33)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头部(33)的延伸方向,所述头部(33)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相对的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为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腔(111),所述第一压簧抵紧于所述帽部(3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制动装置还包括调节螺钉(6),所述第一腔(111)远离所述第二腔(112)的一端设有敞口B,所述调节螺钉(6)螺接于所述第一腔(111)的内壁且将所述敞口B封闭,所述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螺钉(6)和所述帽部(31)抵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6)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111)连通的容置槽(61),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置槽(61)中,且所述第一压簧的外径与所述容置槽(61)的内径相匹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制动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母(7),所述调节螺钉(6)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111)外且与所述锁紧螺母(7)螺接,所述锁紧螺母(7)与所述摇臂(1)抵接。
15.一种发动机,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制动装置。
CN201910456832.7A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 Active CN110131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6832.7A CN110131011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6832.7A CN110131011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1011A CN110131011A (zh) 2019-08-16
CN110131011B true CN110131011B (zh) 2020-06-26

Family

ID=6758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6832.7A Active CN110131011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10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236B (zh) * 2009-08-31 2012-08-22 上海尤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成本低的发动机制动装置
CN201513209U (zh) * 2009-08-31 2010-06-23 上海尤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制造成本低的发动机制动装置
CN201513212U (zh) * 2009-08-31 2010-06-23 上海尤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改进的用于发动机制动的驱动机构
CN205532759U (zh) * 2016-01-20 2016-08-3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制动系统切换机构
WO2018177499A1 (en) * 2017-03-27 2018-10-04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Rocker ar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1011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4859B2 (en) Length-adjustable connecting rod
KR100760518B1 (ko) 가구용 도어의 닫힘 충격 완충 장치
CN102695877A (zh) 用于线性马达压缩机中的共振弹簧的安装装置
US10094373B2 (en) Valve device of compressor, and sealed compressor including valve device
RU2007124544A (ru) Цилиндропоршневой узел с осевым приводом
EA200870348A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е амортиз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273734C (zh) 带直线电动机的往复式压缩机
WO2011112830A2 (en) Compression brake system for an engine
CN210003347U (zh) 一种制动摇臂及发动机
CN110131011B (zh) 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
US3582039A (en) Industrial air valve with electrically operable pilot valve having minimal solenoid loading
CN210660240U (zh) 一种制动装置及发动机
CN212716801U (zh) 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及发动机
BRPI0416975A (pt) dispositivo de controle de fio para uma máquina têxtil, especialmente para um dispositivo de formação de cala
CN101054963A (zh) 封闭式压缩机
CN111322510A (zh) 面向电动终端集中润滑系统的自动换向阀
CN214698291U (zh) 往复式水泵
CN1556311A (zh) 一种发动机缓速器
CN109404363B (zh) 用于驱动排气阀的液压缸及其工作方法
CN216597182U (zh) 一种直流电磁铁衔铁
CN110925045A (zh) 一种液压控制的发动机制动执行机构及其应用方法
CN1873227A (zh) 往复泵用柱塞自动对中机构
CN210343565U (zh) 柱塞泵以及高压燃油泵
CN113357388B (zh) 一种平行双撑板闸阀
KR101294167B1 (ko) 엔진 브레이크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