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外壳藤壶清洗剔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牡蛎外壳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蛎外壳藤壶清洗剔除装置。
背景技术
牡蛎在海中生长至成熟时,牡蛎外壳表面会有很多其它附着生物依附其上,其中有一种名为藤壶的生物,藤壶在受热时,会分解出恶臭及有毒的汁液,对人体具有危害性,牡蛎外壳是一种药材,将牡蛎外壳研磨煅烧后,即可入药,但牡蛎外壳没有清理干净时,煅烧的高温会使藤壶分泌有毒的汁液,从而使其报废或误食危害病人健康。
现有的牡蛎外壳大多是人工清洗,清洗速度慢,效率低,由于藤壶为节肢动物,外壳较硬,附着于牡蛎外壳上难以清理,因而将牡蛎外壳药用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清理藤壶,费时费力。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牡蛎外壳藤壶清洗剔除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蛎外壳藤壶清洗剔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牡蛎外壳清理效率低、藤壶难以清理的问题。
本发明牡蛎外壳藤壶清洗剔除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牡蛎外壳藤壶清洗剔除装置,其中,该牡蛎外壳藤壶清洗剔除装置包括有:壳体、搅拌块、动力块、电机、液压杆、液压泵和转盘,所述壳体内壁顶部设置有搅拌块,所述搅拌块底端设置有动力块,所述动力块底端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顶盖、侧门体、排放孔、活动槽和伸缩勾,且伸缩勾包括底端的钩体、中部的柱体和顶部的弹力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块呈圆柱状设置,且搅拌块内侧设置有防溢板、搅拌柱、支撑板、搅拌室、侧刀、弹簧柱、毛刷和底刀,且搅拌室顶端嵌入设置有环形滑槽,且防溢板中部嵌入设置有过滤网,且侧刀呈环形设置,且两侧刀间中部设置有毛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室左侧内壁嵌入设置有上卡块和承压块,且上卡块顶端和承压块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条,且上卡块底端呈向上倾斜设置,且支撑板左侧顶部与上卡块契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柱外壁四周设置有支柱、弹簧块、三棱刀具,且三棱刀具呈三棱柱状设置,且三棱刀具外侧棱面呈凹入状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块右侧底端嵌入设置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与排放孔大小相同,且排放孔呈向下倾斜设置,且搅拌块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滚珠,且壳体内壁嵌入设置有条形凹槽,且条形凹槽与滚珠契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盘顶端呈圆盘状设置,且转盘顶端通过固定柱连接于搅拌块底部,且固定柱设置于转盘顶端四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搅拌块、防溢板、搅拌柱、支撑板、搅拌室、侧刀、弹簧柱、毛刷和底刀,搅拌块具有良好的搅拌能力,能将牡蛎外壳上的藤壶清理剔除,便于后期牡蛎外壳的研磨煅烧,电机带动搅拌块旋转,由于离心作用,使得牡蛎外壳涌向内壁,在搅拌块旋转过程中,牡蛎外壳和侧刀、底刀碰撞,由于弹簧柱的作用,增加了牡蛎外壳和侧刀、底刀碰撞时的缓冲力,避免牡蛎外壳损坏,同时由于藤壶硬度低于牡蛎外壳,因而藤壶在与侧刀、底刀碰撞过程中粉碎,从而使藤壶与牡蛎外壳分离,使牡蛎外更加洁净,同时通过搅拌柱的设置,进行辅助搅拌工作,使得牡蛎外壳的清洁效果更好,同时牡蛎外壳随水流转动过程中与毛刷接触,使的清扫牡蛎外壳上残留的杂质,增加清洁效果,同时提高牡蛎外壳的清洁效率,省时省力。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有搅拌室、上卡块和承压块,支撑板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能对搅拌柱进行稳固的支撑,使用前,将支撑板插入搅拌室底部,上卡块因压力回缩,直至支撑板一端与搅拌室内壁贴合时,上卡块回弹,与支撑板顶端凹槽贴合,从而时支撑板固定,同时需要滑动支撑板时,通过伸缩勾与支撑板一端连接,在将伸缩勾向上提起,使支撑板另一端向下挤压,从而使支撑板与上卡块分离,从而滑动支撑板,便于进行牡蛎外壳和水的排出工作。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有搅拌柱、支柱、弹簧块、三棱刀具,且三棱刀具呈三棱柱状设置,且三棱刀具外侧棱面呈凹入状设置,搅拌柱具有良好的辅助搅拌能力,使牡蛎外壳的清洁效果更好,三棱刀具外侧棱面呈凹入状设置,使三棱刀具三面均可对藤壶进行粉碎工作,同时在碰撞过程中对牡蛎外壳进行导向,将牡蛎外壳导至侧刀进行二次粉碎,同时增加了外壁面积,提高三棱刀具与藤壶的接触概率,提高清洁能力。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有搅拌块、圆形通孔和滚珠,且圆形通孔与排放孔大小相同,搅拌块具有良好的搅拌能力,进行排放牡蛎外壳时,通过液压杆带动电机向下移动,电机带动搅拌块向下移动,同时滚珠辅助滚珠,避免卡顿,直至圆形通孔与排放孔贴合时,将支撑板向右侧拉动,从而进行牡蛎外壳的排放,使得设备便于牡蛎外壳的排放,搅拌效果好,使用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搅拌柱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搅拌块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2中B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图2中C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图2中D处放大图。
图中:1-壳体,101-顶盖,102-侧门体,103-排放孔,104-活动槽,105-伸缩勾,2-搅拌块,201-防溢板,202-搅拌柱,2021-支柱,2022-弹簧块,2023-三棱刀具,203-支撑板,2031-上卡块,2032-承压块,204-搅拌室,205-侧刀,2051-弹簧柱,206-毛刷,207-底刀,3-动力块,301-电机,302-液压杆,303-液压泵,304-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至附图8,一种牡蛎外壳藤壶清洗剔除装置,包括有:壳体1、搅拌块2、动力块3、电机301、液压杆302、液压泵303和转盘304,壳体1内壁顶部设置有搅拌块2,搅拌块2底端设置有动力块3,动力块3底端设置有液压泵303,液压泵303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杆302,液压杆302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01,电机301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304。
参见图1-2,进一步的,壳体1顶端嵌入设置有方形凹槽,且方形凹槽内部设置有顶盖101,壳体1右侧中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侧门体102,且侧门体102内侧嵌入设置有活动槽104,壳体1右侧底端嵌入设置有排放孔103,壳体1右侧顶部设置有伸缩勾105,且伸缩勾105包括底端的钩体、中部的柱体和顶部的弹力绳,壳体1具有良好的防护支撑能力,通过伸缩勾105的设置,推动支撑板203的移动,便于支撑板203的使用调节,使得支撑板203具有良好的止流作用,便于搅拌块2的搅拌工作,便于设备的使用操作。
参见图2、图4、图5和图7,进一步的,搅拌块2呈圆柱状设置,且搅拌块2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搅拌室204,且搅拌室204顶端嵌入设置有环形滑槽,且环形滑槽内部设置有防溢板201,且防溢板201中部嵌入设置有过滤网,搅拌块2内壁底端设置有支撑板203,支撑板203顶端中部一体设置有搅拌柱202,搅拌室204内壁通过弹簧柱2051固定连接有侧刀205,且侧刀205呈环形设置,且两侧刀205间中部设置有毛刷206,搅拌室204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刀207,搅拌块2具有良好的搅拌能力,能将牡蛎外壳上的藤壶清理剔除,便于后期牡蛎外壳的研磨煅烧,使用时,将牡蛎外壳和水倒入搅拌室204内,将防溢板201放置于环形滑槽内,避免牡蛎外壳在清洗过程中甩出 ,再通过电机301带动搅拌块2旋转,由于离心作用,使得牡蛎外壳涌向内壁,在搅拌块2旋转过程中,牡蛎外壳和侧刀205、底刀207碰撞,由于弹簧柱2051的作用,增加了牡蛎外壳和侧刀205、底刀207碰撞时的缓冲力,避免牡蛎外壳损坏,同时由于藤壶硬度低于牡蛎外壳,因而藤壶在与侧刀205、底刀207碰撞过程中粉碎,从而使藤壶与牡蛎外壳分离,使牡蛎外更加洁净,同时通过搅拌柱202的设置,进行辅助搅拌工作,使得牡蛎外壳的清洁效果更好,同时牡蛎外壳随水流转动过程中与毛刷206接触,使的清扫牡蛎外壳上残留的杂质,增加清洁效果,同时提高牡蛎外壳的清洁效率,省时省力。
参见图2和图6,进一步的,搅拌室204左侧内壁嵌入设置有上卡块2031和承压块2032,且上卡块2031顶端和承压块2032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条,且上卡块2031底端呈向上倾斜设置,且支撑板203左侧顶部与上卡块2031契合,支撑板203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能对搅拌柱202进行稳固的支撑,使用前,将支撑板203插入搅拌室204底部,上卡块2031因压力回缩,直至支撑板203一端与搅拌室204内壁贴合时,上卡块2031回弹,与支撑板203顶端凹槽贴合,从而时支撑板203固定,同时需要滑动支撑板203时,通过伸缩勾105与支撑板203一端连接,在将伸缩勾105向上提起,使支撑板203另一端向下挤压,从而使支撑板203与上卡块2031分离,从而滑动支撑板203,进行牡蛎外壳和水的排出工作。
参见图2-3,进一步的,搅拌柱202外壁四周均一体设置有支柱2021,支柱2021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块2022,弹簧块2022外侧固定连接有三棱刀具2023,且三棱刀具2023呈三棱柱状设置,且三棱刀具2023外侧棱面呈凹入状设置,搅拌柱202具有良好的辅助搅拌能力,使牡蛎外壳的清洁效果更好,使用时,牡蛎外壳与三棱刀具2023碰撞,由于弹簧块2022的作用,增加了牡蛎外壳和三棱刀具2023碰撞时的缓冲力,避免牡蛎外壳损坏,同时由于藤壶硬度低于牡蛎外壳,因而藤壶在与三棱刀具2023碰撞过程中粉碎,从而使藤壶与牡蛎外壳分离,使牡蛎外更加洁净,同时三棱刀具2023外侧棱面呈凹入状设置,使三棱刀具2023三面均可对藤壶进行粉碎工作,同时在碰撞过程中对牡蛎外壳进行导向,将牡蛎外壳导至侧刀205进行二次粉碎,同时增加了外壁面积,提高三棱刀具2023与藤壶的接触概率,提高清洁能力。
参见图2,进一步的,搅拌块2右侧底端嵌入设置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与排放孔103大小相同,且排放孔103呈向下倾斜设置,且搅拌块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滚珠,且壳体1内壁嵌入设置有条形凹槽,且条形凹槽与滚珠契合,搅拌块2具有良好的搅拌能力,进行排放牡蛎外壳时,通过液压杆302带动电机301向下移动,电机301带动搅拌块2向下移动,同时滚珠辅助滚珠,避免卡顿,直至圆形通孔与排放孔103贴合时,将支撑板203向右侧拉动,从而进行牡蛎外壳的排放,使得设备便于牡蛎外壳的排放,搅拌效果好,使用操作方便。
参见图2,进一步的,转盘304顶端呈圆盘状设置,且转盘304顶端通过固定柱连接于搅拌块2底部,且固定柱设置于转盘304顶端四周,通过转盘304带动搅拌块2转动,通过固定柱位于转盘304顶端四周的设置,使搅拌块2转动时更加的平稳,增加搅拌块2内部离心力,提高清洁效果。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接通电源,将牡蛎外壳和水倒入搅拌室204内,将防溢板201放置于环形滑槽内,避免牡蛎外壳在清洗过程中甩出 ,再通过电机301带动搅拌块2旋转,由于离心作用,使得牡蛎外壳涌向内壁,在搅拌块2旋转过程中,牡蛎外壳和侧刀205、底刀207碰撞,由于弹簧柱2051的作用,增加了牡蛎外壳和侧刀205、底刀207碰撞时的缓冲力,避免牡蛎外壳损坏,同时由于藤壶硬度低于牡蛎外壳,因而藤壶在与侧刀205、底刀207碰撞过程中粉碎,从而使藤壶与牡蛎外壳分离,使牡蛎外更加洁净,同时通过搅拌柱202的设置,进行辅助搅拌工作,使得牡蛎外壳的清洁效果更好,同时牡蛎外壳随水流转动过程中与毛刷206接触,使的清扫牡蛎外壳上残留的杂质,增加清洁效果,进行排放牡蛎外壳时,通过液压杆302带动电机301向下移动,电机301带动搅拌块2向下移动,同时滚珠辅助滚珠,避免卡顿,直至圆形通孔与排放孔103贴合时,将支撑板203向右侧拉动,从而进行牡蛎外壳的排放,使用外部设备盛接牡蛎外壳,在进行过滤即可。
综上,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