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8857A - 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引入风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引入风险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18857A CN110118857A CN201910437439.3A CN201910437439A CN110118857A CN 110118857 A CN110118857 A CN 110118857A CN 201910437439 A CN201910437439 A CN 201910437439A CN 110118857 A CN110118857 A CN 1101188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sk
- cigarette
- microorganisms
- introduction
- tes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3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067 intermediate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0208125 Nicoti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02637 Nicotiana taba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05 fragr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54 risk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7 air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引入风险的方法,其中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包括: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所述风险危害因子为影响所述待检测卷烟引入微生物的风险大小的因子;根据所述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计算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根据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确定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广泛推广,为对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引入风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卷烟是一种工业加工品,卷烟主要由叶丝、膨胀叶丝、梗丝、再造烟丝等组成。为改善品质,在加工过程中还加入了适量的料液、香液,最后用卷烟纸卷接而成。由于其特殊的属性,成品卷烟或多或少均有微生物的存在,不同的卷烟,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危害也不同。
成品卷烟的含水率为12%左右,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但当卷烟包装破损,储存时间较长,特别是储存环境恶劣时,卷烟中的微生物会进行生长繁殖,分解卷烟内含物,对卷烟的香味、吸食品质等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产生霉变,降低卷烟成品的价值,伤害卷烟品牌价值,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行业内对烟草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针对烟叶原料,对成品卷烟微生物的研究很少。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引入风险的方法,有效控制微生物的引入风险,减少微生物对卷烟的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包括:
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风险危害因子为影响待检测卷烟引入微生物的风险大小的因子;
根据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计算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
根据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的操作包括:
确定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种类;
检测每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
根据每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和对应的预设影响力计算公式计算每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的操作包括:
确定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种类;
检测每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
根据每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和对应的风险危害因子-影响力大小对照表计算每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包括待检测卷烟的菌落数量、待检测卷烟的流通周期、待检测卷烟的产量规模中的至少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计算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的操作包括:
将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代入预设的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数计算公式为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的乘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的操作包括:
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小于第一预设指数时,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为低级;
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指数且小于第二预设指数时,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为中级,其中,第二预设指数大于第一预设指数;
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指数时,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为高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中的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的最大值相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方法,包括:
采用上述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对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的操作包括:
在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结果为具有高级风险时,检测待检测卷烟中的微生物的引入来源;
根据微生物的引入来源,在对应的生产环节中采取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待检测卷烟中的微生物的引入来源的操作包括:
先确定待检测卷烟的组成成分,再对各组成成分中的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进而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引入微生物较多的组成成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待检测卷烟中的微生物的引入来源的操作包括:
对在待检测卷烟的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所获得的中间产物的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引入微生物的生产环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包括加强对待检测卷烟的原料的清洗、加强烘梗丝工序中梗丝的烘梗强度或在生产环境中加装除尘系统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的操作包括:
在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结果为具有中级风险时,缩短对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检测的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的操作包括:
在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结果为具有低级风险时,延长对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检测的周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并根据计算所得的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的大小计算风险危害指数,通过该风险危害指数的大小,可以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从而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降低微生物对卷烟的危害。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广泛推广,为对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降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检测方法包括:
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风险危害因子为影响待检测卷烟引入微生物的风险大小的因子;
根据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计算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
根据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
其中,对于同一待检测卷烟来说,风险危害因子的种类不同,计算所得的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不同;对于同一种风险危害因子来说,不同的待检测卷烟,计算所得的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也不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并根据计算所得的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的大小计算风险危害指数,通过该风险危害指数的大小,可以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从而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降低微生物对卷烟的危害。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广泛推广,为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把控提供可靠依据。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包括待检测卷烟的菌落数量、待检测卷烟的流通周期、待检测卷烟的产量规模中的至少两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包括待检测卷烟的菌落数量和待检测卷烟的流通周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包括待检测卷烟的菌落数量和待检测卷烟的产量规模。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包括待检测卷烟的流通周期和待检测卷烟的产量规模。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包括待检测卷烟的菌落数量、待检测卷烟的流通周期和待检测卷烟的产量规模。
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也可以包括会对待检测卷烟引入微生物的风险大小产生影响的其他种类的因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的操作包括:
确定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种类;
检测每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
根据每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和对应的预设影响力计算公式计算每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的影响力计算公式和检测的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可以计算得出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其中,不同种类的风险危害因子所对应的预设的影响力计算公式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的操作包括:
确定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种类;
检测每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
根据每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和对应的风险危害因子-影响力大小对照表计算每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的风险危害因子-影响力大小对照表和检测的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可以计算得出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其中,不同种类的风险危害因子所对应的预设的风险危害因子-影响力大小对照表也有所不同。风险危害因子-影响力大小对照表可以包括多个风险危害因子大小的取值范围与影响力大小的对应关系,根据所检测的风险危害因子所处的取值范围,来确定影响力的大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计算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的操作包括:
将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代入预设的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
进一步地,指数计算公式为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的乘积。
可选地,根据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的操作包括:
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小于第一预设指数时,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为低级;
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指数且小于第二预设指数时,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为中级,其中,第二预设指数大于第一预设指数;
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指数时,确定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为高级。
可选地,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中的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的最大值相等。这样设置可以将不同种类的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的最大值控制到同一水平,避免由于其中一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相比于其他的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太大或太小,而放大或缩小该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
基于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采用上述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对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的操作包括:
在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结果为具有高级风险时,检测待检测卷烟中的微生物的引入来源;
根据微生物的引入来源,在对应的生产环节中采取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待检测卷烟中的微生物的引入来源的操作可以包括:
先确定待检测卷烟的组成成分,再对各组成成分中的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进而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引入微生物较多的组成成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待检测卷烟中的微生物的引入来源的操作可以包括:
对在待检测卷烟的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所获得的中间产物的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引入微生物的生产环节。
可选地,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包括加强对待检测卷烟的原料的清洗、加强烘梗丝工序中梗丝的烘梗强度或在生产环境中加装除尘系统中的至少一个。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的操作还可以包括:
在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结果为具有中级风险时,缩短对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检测的周期。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的操作还可以包括:
在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结果为具有低级风险时,延长对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检测的周期。
下面对本发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
以某烟草企业对卷烟A进行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检测为例。
首先,以菌落数量作为风险危害因子,检测卷烟A中的菌落数量,根据菌落数量的大小计算其对卷烟A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具体可根据预设的第一影响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菌落数量越多,该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越大;
然后,以卷烟A的流通周期作为风险危害因子,计算卷烟A的流通周期,根据流通周期的大小计算其对卷烟A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具体可根据预设的第二影响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流通周期越长,该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越大;
接着,以卷烟A的产量规模作为风险危害因子,计算卷烟A的产量规模,根据产量规模的大小计算其对卷烟A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具体可根据预设的第三影响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产量规模越大,该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越大;
最后,根据计算所得的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计算风险危害指数,并根据风险危害指数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
比如,卷烟A的菌落数量为3.6×104cfu/g,计算后该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a为8;卷烟A的市场流通周期为5个月,计算后该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b为7;卷烟A的产量规模为13万箱/年,计算后该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c为7。那么,风险危害指数W=8×7×7=392。以该企业设定第一预设指数为150,第二预设指数为300,那么当W<150时风险等级为低级,当150≤W<300时风险等级为中级,当W≥300时风险等级为高级。而卷烟A的风险危害指数为392,因此确定风险等级为高级,需要检测卷烟A中微生物的引入来源,并根据引入来源采取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
经过分析,卷烟A的配方主要包括叶丝和梗丝,经检测,叶丝的微生物菌落数量为4.5×102cfu/g,梗丝的微生物菌落数量为5.6×105cfu/g,料液的微生物菌落数量为1.6×102cfu/g,纸张材料的微生物菌落数量为8cfu/g,生产环境中烟末的菌落数量为3.7×106cfu/g,由此可以得知,该卷烟A微生物引入风险主要来自梗丝和生产环境中的烟末。
对此,根据检测得到的微生物引入风险来源,在卷烟A的梗丝生产过程中,可以加强对烟梗原料的清洗;在烘梗丝工序中可以加强烘梗强度,减少了梗丝带菌量;同时,在生产环境中可以加装除尘系统,进行了空气净化处理,减少了环境烟末量。采取上述措施后,经再次生产后,卷烟A的菌落数为5.4×102cfu/g,a值降为3,风险危害指数W=3×7×7=147,风险等级为低级,有效降低了卷烟A的微生物引入风险。
通过对本发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引入风险的方法的多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看到本发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引入风险的方法实施例可以能对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精确的检测,为降低引入风险提供可靠依据,达到减小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目的,进而稳定并提高卷烟的质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5)
1.一种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所述风险危害因子为影响所述待检测卷烟引入微生物的风险大小的因子;
根据所述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计算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
根据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确定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的操作包括:
确定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种类;
检测每种所述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
根据每种所述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和对应的预设影响力计算公式计算每种所述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的操作包括:
确定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种类;
检测每种所述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
根据每种所述风险危害因子的大小和对应的风险危害因子-影响力大小对照表计算每种所述风险危害因子对待检测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影响力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包括所述待检测卷烟的菌落数量、所述待检测卷烟的流通周期、所述待检测卷烟的产量规模中的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计算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的操作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代入预设的指数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数计算公式为所述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大小的乘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确定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的操作包括:
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小于第一预设指数时,确定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为低级;
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指数且小于第二预设指数时,确定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为中级,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指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指数;
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危害指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指数时,确定所述待检测卷烟的风险等级为高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风险危害因子中的两种风险危害因子的影响力的最大值相等。
9.一种降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对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的操作包括:
在所述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结果为具有高级风险时,检测所述待检测卷烟中的微生物的引入来源;
根据微生物的引入来源,在对应的生产环节中采取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降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待检测卷烟中的微生物的引入来源的操作包括:
先确定所述待检测卷烟的组成成分,再对各组成成分中的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进而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引入微生物较多的组成成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降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待检测卷烟中的微生物的引入来源的操作包括:
对在所述待检测卷烟的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所获得的中间产物的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引入微生物的生产环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降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包括加强对所述待检测卷烟的原料的清洗、加强烘梗丝工序中梗丝的烘梗强度或在生产环境中加装除尘系统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的操作包括:
在所述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结果为具有中级风险时,缩短对所述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检测的周期。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低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降低引入风险的措施的操作包括:
在所述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结果为具有低级风险时,延长对所述待检测卷烟的微生物引入风险进行检测的周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37439.3A CN110118857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引入风险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37439.3A CN110118857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引入风险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18857A true CN110118857A (zh) | 2019-08-13 |
Family
ID=67523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37439.3A Pending CN110118857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引入风险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1885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20655A (zh) * | 2019-11-05 | 2020-01-24 |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卷烟质量调控方法 |
CN112986503A (zh) * | 2021-04-20 | 2021-06-18 | 深圳市儒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量化的病原体微生物安全风险指标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4867A (zh) * | 2014-01-02 | 2014-04-09 |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提高梗丝品质的方法 |
CN104713849A (zh) * | 2015-03-31 | 2015-06-17 | 云南同创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烟叶霉变的快速预测方法 |
CN206224272U (zh) * | 2016-11-18 | 2017-06-06 | 淮阴师范学院 | 一种数据融合分析的烟叶仓库温湿度监测调控系统 |
CN108519425A (zh) * | 2018-03-23 | 2018-09-11 |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使用高场不对称离子迁移谱分析技术鉴定烟叶霉变的方法 |
CN109102192A (zh) * | 2018-08-15 | 2018-12-28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烟用香精香料变质的风险评估方法 |
CN109393536A (zh) * | 2018-11-21 | 2019-03-01 |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库存片烟外观质量评价方法 |
CN109668992A (zh) * | 2017-10-13 | 2019-04-23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霉变烟叶识别方法 |
-
2019
- 2019-05-24 CN CN201910437439.3A patent/CN11011885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04867A (zh) * | 2014-01-02 | 2014-04-09 |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提高梗丝品质的方法 |
CN104713849A (zh) * | 2015-03-31 | 2015-06-17 | 云南同创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烟叶霉变的快速预测方法 |
CN206224272U (zh) * | 2016-11-18 | 2017-06-06 | 淮阴师范学院 | 一种数据融合分析的烟叶仓库温湿度监测调控系统 |
CN109668992A (zh) * | 2017-10-13 | 2019-04-23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霉变烟叶识别方法 |
CN108519425A (zh) * | 2018-03-23 | 2018-09-11 |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使用高场不对称离子迁移谱分析技术鉴定烟叶霉变的方法 |
CN109102192A (zh) * | 2018-08-15 | 2018-12-28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烟用香精香料变质的风险评估方法 |
CN109393536A (zh) * | 2018-11-21 | 2019-03-01 |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库存片烟外观质量评价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7)
Title |
---|
刘光武: "《六评六管一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安全风险管控研究及信息化实践》", 30 November 2014,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国家烟草专卖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问津 YC/Z 550-2016》", 31 December 2016 * |
张成省 等: "山东仓储片烟表面微生物区系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 * |
李跃峰 等: "烟支霉变微生物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烟草科技》 * |
梁和平 等: "卷烟制造过程质量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 * |
王丽敏: "《工业防尘技术》", 28 February 2017, 吉林大学出版社 * |
谢欣: "烟支霉变微生物的分离与霉变成因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20655A (zh) * | 2019-11-05 | 2020-01-24 |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卷烟质量调控方法 |
CN110720655B (zh) * | 2019-11-05 | 2022-06-21 |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卷烟质量调控方法 |
CN112986503A (zh) * | 2021-04-20 | 2021-06-18 | 深圳市儒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量化的病原体微生物安全风险指标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11922B (zh) | 一种打叶复烤产品均匀性系统调控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0118857A (zh) | 卷烟微生物引入风险的检测方法和降低引入风险的方法 | |
CN107153104B (zh) | 一种通过卷烟机运行参数表征烟丝填充值的方法 | |
CN106896032A (zh) | 一种测定烟丝、梗丝、再造烟叶配方烟丝均匀性的方法 | |
CN108226000A (zh) | 一种控制卷烟总通风率的方法 | |
CN106723311A (zh) | 枯草芽孢杆菌在降解烟草制品中纤维素方面的应用 | |
CN104783325B (zh) | 一种测量单支卷烟接嘴胶上胶量的方法 | |
Kilford et al. | A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the genotoxicity of mainstream cigarette-smoke by use of the bacterial reverse-mutation assay and an aerosol-based exposure system | |
CN112273705A (zh) | 一种卷烟加工制丝过程烟丝多级柔性风选控制方法 | |
CN106690395B (zh) | 一种含枯草芽孢杆菌菌株smxp-58的菌酶混合制剂 | |
CN103760298B (zh) | 干冰膨胀烟丝填充值检测方法 | |
CN102697175B (zh) | 深吸情况下基于苯酚排放量的卷烟设计调整方法 | |
CN105935150A (zh) | 一种烟叶分切使用方法 | |
CN111667156A (zh) | 一种多点生产的卷烟物理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方法 | |
CN106198861B (zh) | 一种量化评价卷烟烟丝与保润剂配伍性的方法 | |
CN103675112B (zh) | 一种测定卷烟滤棒中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均匀性的方法 | |
CN104983051A (zh) | 一种单个等级初烤烟的复烤加工方法 | |
CN111680260A (zh) | 一种功效函数法评价卷烟物理质量的方法 | |
CN113951543B (zh) | 基于大工艺理念的卷烟制造方法 | |
LIU et al. | Identification of phenolic acids in tobacco root exudat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growth of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 |
CN102823943B (zh) | 深吸情况下基于nnk释放量的卷烟设计调整方法 | |
CN110720654B (zh) | 卷烟含水率控制方法 | |
CN106723286A (zh) | 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涂布液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 |
CN111567846A (zh) | 一种三段式烟叶二次分选方法 | |
CN111679641A (zh) | 一种卷烟成品水分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