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8263B - 一种新型平板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平板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8263B
CN110118263B CN201910346311.6A CN201910346311A CN110118263B CN 110118263 B CN110118263 B CN 110118263B CN 201910346311 A CN201910346311 A CN 201910346311A CN 110118263 B CN110118263 B CN 1101182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late
auxiliary valve
main valv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63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8263A (zh
Inventor
严涛
丁超
果春焕
史可任
王金鹤
郁勇
李伟
陈默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ny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ny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ny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ny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63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82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8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8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8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8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02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Packings therefor
    • F16K3/0209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Packings therefor the valve having a particular passage, e.g. provided with a filter, throttle or safety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02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Packings therefor
    • F16K3/0254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Packings therefor being operated by particular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2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pist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8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actuated by a float
    • F16K31/2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actuated by a float actuating a lift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3/00Auxiliary closure means in valves, which in case of repair, e.g. rewashering, of the valve, can take over the function of the normal closure means; Devices for temporary replacement of parts of valves for the same purpose
    • F16K43/001Auxiliary closure means in valves, which in case of repair, e.g. rewashering, of the valve, can take over the function of the normal closure means; Devices for temporary replacement of parts of valves for the same purpose an auxiliary valve being actuated independently of the main val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平板阀,包括主阀和副阀,主阀包括主阀本体,主阀本体内设有闸板和阀座;主阀本体的上方设有阀盖;阀盖的上方设有油缸;油缸的上方设有盖体;盖体内设有中空显示杆,中空显示杆内设有供电模块,供电模块与设于中空显示杆外表面的第一电极电连接;且盖体的上方设有信息发射端,信息发射端上设有第二电极;副阀包括副阀本体,副阀本体的上方设有上副阀,上副阀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一挡板和第一驱动组件,第一固定臂固定连接于副阀本体内;第一挡板沿竖直方向贯穿副阀本体的上侧壁,通过第一固定臂与副阀本体连接;第一驱动组件设于副阀本体外;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信息接收端,第一信息接收端与信息发送端通讯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平板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平板阀。
背景技术
平板阀是一种关闭件为平行闸板的滑动阀。其关闭件可以是单闸板或是其间带有撑开机构的双闸板。闸板向阀座的压紧力是由作用与浮动闸板或浮动阀座的介质压力来控制。目前平板阀应用在各类输送管路中,在重要的管路上设置的平板阀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被控流体的通过与否,如果平板阀关闭后,仍有残留被控流体通过,轻则浪费资源,重则引发严重事故,所以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平板阀,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平板阀,在关闭主阀的基础上,进一步关闭副阀,使得平板阀具有双重控制结构,用以进一步地提高了平板阀的控流能力,避免残留物通过平板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平板阀,具体地,包括主阀和副阀,其中,
所述主阀包括主阀本体,所述主阀本体内设有闸板和阀座;所述主阀本体的上方设有阀盖;所述阀盖的上方设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上方设有盖体;所述盖体内设有中空显示杆,所述中空显示杆内设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设于所述中空显示杆外表面的第一电极电连接;且所述盖体的上方设有信息发送端,所述信息发送端上设有第二电极;
当所述主阀关闭时,所述第一电极能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使得所述信息发送端与所述供电模块通电;
所述副阀包括副阀本体,所述副阀本体的上方设有上副阀,所述上副阀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一挡板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固定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副阀本体内;所述第一挡板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副阀本体的上侧壁,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副阀本体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副阀本体外;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端与所述信息发送端通讯连接,当所述主阀关闭时,所述信息发送端能向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端发送第一操作指令。
优选的,所述副阀本体的下方还设有下副阀,所述下副阀包括第二固定臂、第二挡板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固定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副阀本体内;所述第二挡板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副阀本体的下侧壁,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副阀本体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副阀本体外;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二信息接收端能与所述信息发送端通讯连接,当所述主阀关闭时,所述信息发送端能向所述第二信息接收端发送第二操作指令。
优选的,所述阀盖内设有一阀杆,所述阀杆的顶端设有一主活塞,所述主活塞的上方设有缓冲塞,且所述主活塞内设有锁紧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塞、第四弹簧和四个锁紧块,其中,所述锁紧塞设于所述主活塞内;所述第四弹簧设于所述锁紧塞内;所述四个锁紧块设于所述主活塞上的四个径向滑动槽内,且所述锁紧块的内斜面与所述锁紧塞的外锥面能紧密接触;
所述阀盖内设有密封压盖、密封盘根和第二开孔;
所述密封压盖上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一开孔;
所述主阀本体下端设置有排液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为可伸缩挡板,所述可伸缩挡板包括中空的尾板、中板和前板,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尾板内;所述中板和前板依次活动设于所述尾板内,所述中板和前板的末端分别设有向所述中板和前板外侧方向弹性延伸的第一卡锁和第二卡锁;所述尾板的前端以及中板的前端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锁和第二卡锁对应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
所述可伸缩挡板还包括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杆、定位盖和按掣,所述活动杆用于将所述第一卡锁和第二卡锁分别向所述中板和前板内侧收缩;所述定位盖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按掣连接;所述活动杆设于所述尾板内,并通过所述定位盖固定设于所述尾板的末端;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中空固定套和连接筒,所述连接筒活动连接于所述中空固定套内,且所述连接筒的一端与所述按掣接触,另一端通过所述中空固定套末端的边缘限位;所述中空固定套的前端与所述尾板的末端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筒内设有第一控制器和开关按钮,当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或所述第二信息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按钮向所述按掣施加压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锁包括两个通过第二弹簧连接且相对的第一锁片,所述两个第一锁片前端分别上下设有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孔的孔径与所述活动杆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锁孔上下叠合,所述中板尾端设置有第一卡锁槽,所述第一卡锁设于所述第一卡锁槽内,所述第一锁片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分别向所述中板外侧延伸并与所述尾板前端内侧的第一卡槽卡合定位;
所述中板还包括第一活动杆引导盘,所述第一活动杆引导盘中心设有与活动杆直径相同的第一引导孔,所述第一活动杆引导盘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卡锁槽的端部;
所述第二卡锁包括两个通过第三弹簧连接且相对的第二锁片,所述两个第二锁片前端分别上下设有第二锁孔,所述第二锁孔的孔径与所述活动杆的直径一致,所述第二锁孔上下叠合,所述前板尾端设置有第二卡锁槽,所述第二卡锁设置在第二卡锁槽内,第二锁片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分别向所述前板外侧延伸并与中板前端内侧的第二卡槽卡合定位。
优选的,所述前板还包括第二活动杆引导盘,所述第二活动杆引导盘中心设有与活动杆直径相同的第二引导孔,所述第二活动杆引导盘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卡锁槽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前板还包括头盖,所述头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前板的顶端,所述头盖为中空结构,且头盖的前端设置有漏气孔。
优选的,所述排液装置包括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设有排液座和第四支杆,所述排液座设于所述连接箱内的底端,所述第四支杆贯穿所述连接箱的底部,且能上下滑动;
所述排液座上设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用于将所述连接箱内的液体排至外界;
所述排液座还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滑动活塞,所述滑动活塞将所述箱体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滑动活塞的轴心处设有节流孔,所述箱体的上腔室通过所述节流孔与所述排液孔连通,所述滑动活塞的上端面中心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能覆盖所述节流孔,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抵在所述消音器上,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抵在箱体的端面上;所述箱体外设有浮子,所述浮子能随所述连接箱内的水上下移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与所述浮子联动,且能控制所述滑动活塞关闭或打开所述排液孔;所述箱体的顶端面还设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与所述箱体的上腔室连通;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箱体的下腔室连通;
所述第四支杆的顶端面与所述浮子的底端面部分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的顶部设有腔室,所述腔室的直径大于所述导气孔的直径,所述腔室的侧壁上设有相对的圆孔与长孔,所述长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圆孔与所述长孔的底端平齐;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活动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连接件的底面嵌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密封所述导气孔的上端开口;所述连接件沿水平方向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从所述圆孔与长孔中穿过,所述第二支杆靠近所述长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浮子的顶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排液座的排液孔上部从里到外开口逐渐缩小,其开口的孔径最小处与所述滑动活塞底部的直径适配;
所述第四支杆伸出所述连接箱外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丝,螺丝帽的内侧端面与所述连接箱底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所述箱体套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覆盖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平板阀还包括第二控制器及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对所述主阀和副阀的受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所述第二控制器能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受力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关闭副阀,在该确定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根据所述主阀所处运输管道中所运输的液体,以及主阀所处管道的情况计算所述主阀的受力情况,利用公式(1)可求得所述主阀的受力情况:
Figure GDA0002514712680000061
其中Fz为所述主阀受力大小,dz为所述主阀的直径,ρ为所述管道所运输的液体密度,g为该主阀所处环境的重力加速度,ln为以常数e为底数的对数,Vz为液体在所述主阀中闸板处速度,Π为圆周率,σ为所述管道所用材质的弹力系数,hz所述主阀中闸板收到液体冲击的高度,θz为所述主阀中闸板和水流之间的夹角,
同时,利用公式(2)计算所述副阀的受力,
Figure GDA0002514712680000062
其中Ff为所述副阀受力大小,df为所述副阀的直径,Vf为液体在所述副阀闸板处速度,hf所述主阀中闸板收到液体冲击的高度,θf为所述副阀中闸板和液体流动之间的夹角,Pa为所述副阀处的压强,S为液体的横切面积;
在求得主阀受力和副阀受力后,看主阀和副阀的受力是否满足下列公式(3),
Figure GDA0002514712680000063
其中C为所述主阀和副阀之间的距离,如果所述主阀计算得到的受力和所述副阀计算得到的力如果不满足(3),则说明主阀已经关闭了,则不论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端和第二信息接收端是否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都关闭副阀。
则通过该技术可以避免所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中第一信息接收端,在接收所述信息发送端所发送消息时出现错误而未能准时关闭副阀的情况。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板阀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伸缩挡板的伸展开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伸缩挡板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伸缩挡板的收缩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液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1、主阀本体;2、阀座;3、闸板;4、阀盖;5、密封盘根;6、密封压盖;7、阀杆;8、锁紧块;9、锁紧塞;10、第四弹簧;11、缓冲塞;12、信息发送端;13、第二电极;14、第一电极;15、中空显示杆;16、盖体;17、主活塞;18、油缸;20、第一驱动组件;21、第一挡板;22、第一固定臂;30、第二驱动组件;31、第二挡板;32、第二固定臂;4、排液装置;51、头盖;52、前板;53、中板;54、尾板;55、中空固定套;56、第二卡槽;57、第一卡槽;58、第二锁片;59、第一锁片;510、连接筒;511、漏气孔;61、连接箱;62、排液座;63、螺套;64、箱体;65、滑动活塞;66、消音器;67、连接件;68、密封垫;69、第二支杆;610、圆孔;611、长孔;612、浮子;613、第三支杆;614、第四支杆;615、螺丝;616、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平板阀,包括主阀和副阀,其中,
主阀包括主阀本体,主阀本体内设有闸板3和阀座2;主阀本体的上方设有阀盖4;阀盖4的上方设有油缸18;油缸18的上方设有盖体16;盖体16内设有中空显示杆15,中空显示杆15内设有供电模块,供电模块与设于中空显示杆15外表面的第一电极14电连接;且盖体16的上方设有信息发送端,信息发送端上设有第二电极13;
当主阀关闭时,第一电极14能与第二电极13接触,使得信息发送端与供电模块通电;
副阀包括副阀本体,副阀本体的上方设有上副阀,上副阀包括第一固定臂22、第一挡板21和第一驱动组件20,第一固定臂22固定连接于副阀本体内;第一挡板21沿竖直方向贯穿副阀本体的上侧壁,通过第一固定臂22与副阀本体连接;第一驱动组件20设于第一挡板21的顶端,且第一驱动组件20设于副阀本体外;
第一驱动组件20包括第一信息接收端,第一信息接收端与信息发送端12通讯连接,当主阀关闭时,信息发送端12能向第一信息接收端发送第一操作指令。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本平板阀包括主阀和副阀,在本实施例中,副阀设置在主阀的一侧,使得被控物先后通过主阀和副阀,副阀进一步地包括上副阀,当主阀关闭时,中空显示杆15上的第一电极14与第二电极13接触,使得中空显示杆15内的供电模块为与第二电极13连接的信息发送端12提供电能,信息发送端12通电之后,向上副阀中的第一信息接收端发送第一操作指令,第一信息接收端根据第一操作指令控制第一驱动组件20,使得第一驱动组件20能够控制第一挡板21延伸,最终使得第一挡板21完全关闭副阀本体内的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在关闭主阀的基础上,进一步关闭副阀,具有双重控制结构,进一步地提高了平板阀的控流能力,避免残留被控物通过平板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副阀本体的下方还设有下副阀,下副阀包括第二固定臂32、第二挡板31和第二驱动组件30,第二固定臂32固定连接于副阀本体内;第二挡板31沿竖直方向贯穿副阀本体的下侧壁,通过第二固定臂32与副阀本体连接;第二驱动组件30设于第二挡板31的底端,且第二驱动组件30设于副阀本体外;
第二驱动组件30包括第二信息接收端,第二信息接收端能与信息发送端12通讯连接,当主阀关闭时,信息发送端12能向第二信息接收端发送第二操作指令。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副阀还包括下副阀,当主阀关闭后,第二信息接收端能接收到信息发送端12发送的第二操作指令,第二信息接收端根据第二操作指令控制第二驱动组件30,使得第二驱动组件30能够控制第二挡板31延伸,最终使得第二挡板31完全关闭副阀本体内的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在主阀和上副阀关闭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关闭下副阀使得被控物不得通过平板阀,具有三重控制结构,更进一步加强了平板阀的控制能力,且上副阀和下副阀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延伸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31的长度,使得上副阀和下副阀从上、下两个方向关闭副阀的通道,为避免残留被控物通过平板阀提供强有力保证。
在一个实施例中,阀盖4内设有一阀杆7,阀杆7的顶端设有一主活塞17,主活塞17的上方设有缓冲塞11,且主活塞17内设有锁紧机构;
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塞9、第四弹簧10和四个锁紧块8,其中,锁紧塞9设于主活塞17内;第四弹簧10设于锁紧塞9内;四个锁紧块8设于主活塞17上的四个径向滑动槽内,且锁紧块8的内斜面与锁紧塞9的外锥面能紧密接触;
阀盖4内设有密封压盖6、密封盘根5和第二开孔;
密封压盖6上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一开孔;
主阀本体1下端设置有排液装置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紧塞9安装于主活塞17内,第四弹簧10装于锁紧塞9内,并通过缓冲塞11固定在主活塞17内,四个锁紧块8裝于主活塞17上的四个径向滑动槽内,其内斜面与锁紧塞9的外锥面紧密接触。若需要关闭阀门时,使液压油作用于油缸18上腔,推动主活塞17和锁紧塞9向下运动,由于锁紧块8的内斜面与锁紧塞9的外锥面紧密接触,因此,锁紧塞9始终给予锁紧块8有向外的径向分力。当主活塞17运动行程达到止点与阀盖4端面接触后,阀门关闭,而锁紧块8则在锁紧塞9的向外的径向分力作用下沿主活塞17上的径向滑动槽向外运动,直到锁紧块8的外圆锥面与油缸18内圆锥面完全接触,然而,锁紧塞9仍将继续向下运动,直至下端面与主活塞17的内端面接触,此时锁紧塞9的外圆柱面与锁紧块8的直台阶面接触而形成锁紧。若需要开启阀门时,使液压油作用于油缸18下腔,锁紧塞9受压后向上运动,锁紧块8的外圆锥面与油缸18内圆锥面接触之间的径向分力使锁紧块8向内滑动实现解锁,完全解锁后,主活塞17向上运动而打开阀门,在主活塞17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主活塞17受到两个作用力,一个是液控压力,另一个是阀腔内压力作用于阀杆7上的力,使得阀门开启的速度略大于关闭速度,为此,在阀门即将完全开启的位置设计有缓冲塞11,可降低开启速度,减缓主活塞17的上行冲击。密封压盖6上的第一开孔和阀盖4上的第二开孔可保证当密封盘根5失效后,阀腔内的压力可通过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排出阀外,避免阀腔压力作用于主活塞17而造成重大事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31为可伸缩挡板,可伸缩挡板包括中空的尾板54、中板53和前板52,其中,
第一驱动组件20或第二驱动组件30设于尾板54内;中板53和前板52依次活动设于尾板54内,中板53和前板52的末端分别设有向中板53和前板52外侧方向弹性延伸的第一卡锁和第二卡锁;尾板54的前端以及中板53的前端内设有与第一卡锁和第二卡锁对应的第一卡槽57、第二卡槽56;
可伸缩挡板还包括活动机构,活动机构包括活动杆、定位盖和按掣,活动杆用于将第一卡锁和第二卡锁分别向中板53和前板52内侧收缩;定位盖的一端与活动杆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按掣连接;活动杆设于尾板54内,并通过定位盖固定设于尾板54的末端;
第一驱动组件20或第二驱动组件30包括中空固定套55和连接筒510,连接筒510活动连接于中空固定套55内,且连接筒510的一端与按掣接触,另一端通过中空固定套55末端的边缘限位;中空固定套55的前端与尾板54的末端螺纹连接;
连接筒510内设有第一控制器和开关按钮,当第一信息接收端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或第二信息接收端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时,第一控制器控制开关按钮向按掣施加压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31为可伸缩挡板,可伸缩挡板包括中空的活动机构、尾板54、中板53和前板52,尾板54内设有第一驱动组件20或第二驱动组件30,中板53和前板52依次设于尾板54内,第一驱动组件20或第二驱动组件30通过活动机构控制中板53或前板52向外延伸,使得第一挡板21或第二挡板31阻止被控物通过副阀本体的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息接收端(或第二信息接收端)根据其接收到的第一操作指令(或第二操作指令)控制第一驱动组件20(或第二驱动组件30),使得第一驱动组件20(或第二驱动组件30)通过活动机构延伸中板53和前板52,在此过程中,无需借助人力,即可使得第一驱动组件20(或第二驱动组件30)自动控制中板53和前板52延伸,使得平板阀更具智能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锁包括两个通过第二弹簧连接且相对的第一锁片59,两个第一锁片59前端分别上下设有第一锁孔,第一锁孔的孔径与活动杆的直径相同,第一锁孔上下叠合,中板53尾端设置有第一卡锁槽,第一卡锁设于第一卡锁槽内,第一锁片59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分别向中板53外侧延伸并与尾板54前端内侧的第一卡槽57卡合定位;
中板53还包括第一活动杆引导盘,第一活动杆引导盘中心设有与活动杆直径相同的第一引导孔,第一活动杆引导盘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卡锁槽的端部;
第二卡锁包括两个通过第三弹簧连接且相对的第二锁片58,两个第二锁片58前端分别上下设有第二锁孔,第二锁孔的孔径与活动杆的直径一致,第二锁孔上下叠合,前板52尾端设置有第二卡锁槽,第二卡锁设置在第二卡锁槽内,第二锁片58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分别向前板52外侧延伸并与中板53前端内侧的第二卡槽56卡合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板52还包括第二活动杆引导盘,第二活动杆引导盘中心设有与活动杆直径相同的第二引导孔,第二活动杆引导盘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卡锁槽的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板52还包括头盖51,头盖51通过螺纹连接在前板52的顶端,头盖51为中空结构,且头盖51的前端设置有漏气孔5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液装置4包括连接箱61,连接箱61内设有排液座62和第四支杆614,排液座62设于连接箱61内的底端,第四支杆614贯穿连接箱61的底部,且能上下滑动;
排液座62上设有排液孔,排液孔用于将连接箱61内的液体排至外界;
排液座62还连接有箱体64,箱体64内设有滑动活塞65,滑动活塞65将箱体64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滑动活塞65的轴心处设有节流孔,箱体64的上腔室通过节流孔与排液孔连通,滑动活塞65的上端面中心设有圆形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消音器66,消音器66能覆盖节流孔,凹槽内设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的下端抵在消音器66上,第五弹簧的上端抵在箱体64的端面上;箱体64外设有浮子612,浮子612能随连接箱61内的水上下移动;箱体64的顶部设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用于与浮子612联动,且能控制滑动活塞65关闭或打开排液孔;箱体64的顶端面还设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上设有导气孔,导气孔与箱体64的上腔室连通;箱体64的侧壁上设有通孔,通孔与箱体64的下腔室连通;
第四支杆614的顶端面与浮子612的底端面部分对应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当主阀和副阀关闭,需要将主阀内的残留液体排出时,可以通过排液装置4排出,具体地,当连接箱61内无气压时,浮子612由于自重落下,密封垫68密封住导气孔,此时滑动活塞65受第五弹簧下压,排液孔处于打开状态;当连接箱61内压力一定时,滑动活塞65下部受气压作用,克服第五弹簧上移,排液孔处于关闭状态;当连接箱61内的液位升到一定位置时,浮子612受浮力上移,从而控制密封垫68打开导气孔上部开口,气体进入箱体64上腔室,则滑动活塞65下移,排液孔被打开而排液;当连接箱61内的液位下落至一定位置时,浮子612下移,从而控制密封垫68关闭导气孔上部开口,滑动活塞65上移,箱体64上腔室的气从节流孔排出,排液孔再次关闭,这时液体已基本排完;当连接箱61内剩余少量液体不能排完时,此时只需要向上按螺丝615,通过顶杆推动浮子612,从而控制密封垫68打开导气孔上部开口,气体进入箱体64上腔室,则滑动活塞65靠气压力下移,排液孔打开而排出剩余的少量液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实施例中排液装置4只需较小的外力即可将残留液体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杆的顶部设有腔室,腔室的直径大于导气孔的直径,腔室的侧壁上设有相对的圆孔610与长孔611,长孔611沿竖直方向设置,圆孔610与长孔611的底端平齐;
控制组件包括连接件67,连接件67活动设于腔室内,连接件67的底面嵌设有密封垫68,密封垫68用于密封导气孔的上端开口;连接件67沿水平方向连接有第二支杆69,第二支杆69从圆孔610与长孔611中穿过,第二支杆69靠近长孔6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杆613,第三支杆613固定连接于浮子612的顶端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液座62的排液孔上部从里到外开口逐渐缩小,其开口的孔径最小处与滑动活塞65底部的直径适配;
第四支杆614伸出连接箱61外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丝615,螺丝615帽的内侧端面与连接箱61底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616;
箱体64套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覆盖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板阀还包括第二控制器及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对所述主阀和副阀的受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所述第二控制器能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受力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关闭副阀,在该确定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根据所述主阀所处运输管道中所运输的液体,以及主阀所处管道的情况计算所述主阀的受力情况,利用公式(1)可求得所述主阀的受力情况:
Figure GDA0002514712680000151
其中Fz为所述主阀受力大小,dz为所述主阀的直径,ρ为所述管道所运输的液体密度,g为该主阀所处环境的重力加速度,ln为以常数e为底数的对数,Vz为液体在所述主阀中闸板处速度,Π为圆周率,σ为所述管道所用材质的弹力系数,hz所述主阀中闸板收到液体冲击的高度,θz为所述主阀中闸板和水流之间的夹角,所述公式(1),在计算主阀所受力的大小的时候,利用微积分公式,求出主阀中闸板中所有地方所受力的大小的和,得到主阀所受力的大小,从而使一个受力不均衡的主阀中闸板所受的力能够很方便的计算出来,
同时,利用公式(2)计算所述副阀的受力,
Figure GDA0002514712680000152
其中Ff为所述副阀受力大小,df为所述副阀的直径,Vf为液体在所述副阀闸板处速度,hf所述主阀中闸板收到液体冲击的高度,θf为所述副阀中闸板和液体流动之间的夹角,Pa为所述副阀处的压强,S为液体的横切面积;
所述公式(2),在基于公式(1)的基础上,还考虑主阀门和副阀门之间会产生一个水的压强,在考虑压强后求出该所对应的,副阀受力大小,使副阀的受力更为准确;
在求得主阀受力和副阀受力后,看主阀和副阀的受力是否满足下列公式(3),
Figure GDA0002514712680000161
其中C为所述主阀和副阀之间的距离,如果所述主阀计算得到的受力和所述副阀计算得到的力如果不满足(3),则说明主阀已经关闭了,则不论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端和第二信息接收端是否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都关闭副阀。
所述公式(3),在基于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主动根据公式(1)所计算出的主阀受力大小,和公式(2)所求出的副阀受力的大小,以及主阀和副阀之间的距离,确定了在正常情况下的主阀和副阀受力的一个范围,从而当主阀和副阀的受力不在这个范围时,则能很明确的得出需要关闭副阀这一结论。
则通过该技术可以避免所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中第一信息接收端,在接收所述信息发送端所发送消息时出现错误而未能准时关闭副阀的情况。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平板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和副阀,其中,
所述主阀包括主阀本体,所述主阀本体内设有闸板和阀座;所述主阀本体的上方设有阀盖;所述阀盖的上方设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上方设有盖体;所述盖体内设有中空显示杆,所述中空显示杆内设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设于所述中空显示杆外表面的第一电极电连接;且所述盖体的上方设有信息发送端,所述信息发送端上设有第二电极;
当所述主阀关闭时,所述第一电极能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使得所述信息发送端与所述供电模块通电;
所述副阀包括副阀本体,所述副阀本体的上方设有上副阀,所述上副阀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一挡板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固定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副阀本体内;所述第一挡板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副阀本体的上侧壁,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副阀本体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副阀本体外;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端与所述信息发送端通讯连接,当所述主阀关闭时,所述信息发送端能向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端发送第一操作指令;
所述副阀本体的下方还设有下副阀,所述下副阀包括第二固定臂、第二挡板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固定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副阀本体内;所述第二挡板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副阀本体的下侧壁,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副阀本体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副阀本体外;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二信息接收端能与所述信息发送端通讯连接,当所述主阀关闭时,所述信息发送端能向所述第二信息接收端发送第二操作指令;
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为可伸缩挡板,所述可伸缩挡板包括中空的尾板、中板和前板,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尾板内;所述中板和前板依次活动设于所述尾板内,所述中板和前板的末端分别设有向所述中板和前板外侧方向弹性延伸的第一卡锁和第二卡锁;所述尾板的前端以及中板的前端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锁和第二卡锁对应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
所述可伸缩挡板还包括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杆、定位盖和按掣,所述活动杆用于将所述第一卡锁和第二卡锁分别向所述中板和前板内侧收缩;所述定位盖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按掣连接;所述活动杆设于所述尾板内,并通过所述定位盖固定设于所述尾板的末端;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中空固定套和连接筒,所述连接筒活动连接于所述中空固定套内,且所述连接筒的一端与所述按掣接触,另一端通过所述中空固定套末端的边缘限位;所述中空固定套的前端与所述尾板的末端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筒内设有第一控制器和开关按钮,当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或所述第二信息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开关按钮向所述按掣施加压力;
所述平板阀还包括第二控制器及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对所述主阀和副阀的受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所述第二控制器能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受力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关闭副阀,所述确定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根据所述主阀所处运输管道中所运输的液体,以及主阀所处管道的情况计算所述主阀的受力情况,利用公式(1)可求得所述主阀的受力情况:
Figure FDA0002514712670000031
其中Fz为所述主阀受力大小,dz为所述主阀的直径,ρ为所述管道所运输的液体密度,g为该主阀所处环境的重力加速度,ln为以常数e为底数的对数,Vz为液体在所述主阀中闸板处速度,Π为圆周率,σ为所述管道所用材质的弹力系数,hz所述主阀中闸板收到液体冲击的高度,θz为所述主阀中闸板和水流之间的夹角,
同时,利用公式(2)计算所述副阀的受力,
Figure FDA0002514712670000032
其中Ff为所述副阀受力大小,df为所述副阀的直径,Vf为液体在所述副阀闸板处速度,hf所述主阀中闸板收到液体冲击的高度,θf为所述副阀中闸板和液体流动之间的夹角,Pa为所述副阀处的压强,S为液体的横切面积;
在求得主阀受力和副阀受力后,看主阀和副阀的受力是否满足下列公式(3),
Figure FDA0002514712670000033
其中C为所述主阀和副阀之间的距离,如果所述主阀计算得到的受力和所述副阀计算得到的力如果不满足(3),则说明主阀已经关闭了,则不论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端和第二信息接收端是否接收到第一操作指令都关闭副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平板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盖内设有一阀杆,所述阀杆的顶端设有一主活塞,所述主活塞的上方设有缓冲塞,且所述主活塞内设有锁紧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塞、第四弹簧和四个锁紧块,其中,所述锁紧塞设于所述主活塞内;所述第四弹簧设于所述锁紧塞内;所述四个锁紧块设于所述主活塞上的四个径向滑动槽内,且所述锁紧块的内斜面与所述锁紧塞的外锥面能紧密接触;
所述阀盖内设有密封压盖、密封盘根和第二开孔;
所述密封压盖上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一开孔;
所述主阀本体下端设置有排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平板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锁包括两个通过第二弹簧连接且相对的第一锁片,所述两个第一锁片前端分别上下设有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孔的孔径与所述活动杆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锁孔上下叠合,所述中板尾端设置有第一卡锁槽,所述第一卡锁设于所述第一卡锁槽内,所述第一锁片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分别向所述中板外侧延伸并与所述尾板前端内侧的第一卡槽卡合定位;
所述中板还包括第一活动杆引导盘,所述第一活动杆引导盘中心设有与活动杆直径相同的第一引导孔,所述第一活动杆引导盘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卡锁槽的端部;
所述第二卡锁包括两个通过第三弹簧连接且相对的第二锁片,所述两个第二锁片前端分别上下设有第二锁孔,所述第二锁孔的孔径与所述活动杆的直径
一致,所述第二锁孔上下叠合,所述前板尾端设置有第二卡锁槽,所述第二卡锁设置在第二卡锁槽内,第二锁片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分别向所述前板外侧延伸并与中板前端内侧的第二卡槽卡合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平板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板还包括第二活动杆引导盘,所述第二活动杆引导盘中心设有与活动杆直径相同的第二引导孔,所述第二活动杆引导盘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卡锁槽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平板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板还包括头盖,所述头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前板的顶端,所述头盖为中空结构,且头盖的前端设置有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平板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液装置包括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设有排液座和第四支杆,所述排液座设于所述连接箱内的底端,所述第四支杆贯穿所述连接箱的底部,且能上下滑动;
所述排液座上设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用于将所述连接箱内的液体排至外界;
所述排液座还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滑动活塞,所述滑动活塞将所述箱体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滑动活塞的轴心处设有节流孔,所述箱体的上腔室通过所述节流孔与所述排液孔连通,所述滑动活塞的上端面中心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能覆盖所述节流孔,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下端抵在所述消音器上,所述第五弹簧的上端抵在箱体的端面上;所述箱体外设有浮子,所述浮子能随所述连接箱内的水上下移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与所述浮子联动,且能控制所述滑动活塞关闭或打开所述排液孔;所述箱体的顶端面还设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与所述箱体的上腔室连通;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箱体的下腔室连通;
所述第四支杆的顶端面与所述浮子的底端面部分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平板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杆的顶部设有腔室,所述腔室的直径大于所述导气孔的直径,所述腔室的侧壁上设有相对的圆孔与长孔,所述长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圆孔与所述长孔的底端平齐;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活动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连接件的底面嵌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密封所述导气孔的上端开口;所述连接件沿水平方向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从所述圆孔与长孔中穿过,所述第二支杆靠近所述长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浮子的顶端面上;
所述排液座的排液孔上部从里到外开口逐渐缩小,其开口的孔径最小处与所述滑动活塞底部的直径适配;
所述第四支杆伸出所述连接箱外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丝,螺丝帽的内侧端面与所述连接箱底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所述箱体套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覆盖所述通孔。
CN201910346311.6A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新型平板阀 Active CN1101182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6311.6A CN110118263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新型平板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6311.6A CN110118263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新型平板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8263A CN110118263A (zh) 2019-08-13
CN110118263B true CN110118263B (zh) 2020-07-24

Family

ID=67521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6311.6A Active CN110118263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新型平板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182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3251B (zh) * 2022-02-24 2024-04-16 洛阳涧光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杆单闸板裂解气阀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78148U (zh) * 2012-06-28 2013-03-13 宁波亚德客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手动排水功能的自动排水装置
CN104019274A (zh) * 2014-07-02 2014-09-03 普胜特能源(广汉)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锁紧式液动平板阀
CN106091807A (zh) * 2016-07-20 2016-11-09 关敏婷 利用灯筒作为按钮的机械锁伸缩警棍
CN106369214A (zh) * 2016-09-29 2017-02-01 黄建斌 一种管道自流体调节阀及执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2749A (ja) * 2004-08-10 2006-02-2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78148U (zh) * 2012-06-28 2013-03-13 宁波亚德客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手动排水功能的自动排水装置
CN104019274A (zh) * 2014-07-02 2014-09-03 普胜特能源(广汉)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锁紧式液动平板阀
CN106091807A (zh) * 2016-07-20 2016-11-09 关敏婷 利用灯筒作为按钮的机械锁伸缩警棍
CN106369214A (zh) * 2016-09-29 2017-02-01 黄建斌 一种管道自流体调节阀及执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8263A (zh) 201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8263B (zh) 一种新型平板阀
CN208686865U (zh) 一种双向阻尼的液力减震器
US4444222A (en) Automatic liquid-supply stopper plug
CN206987769U (zh) 一种用于防喷器的闸板锁紧装置
CN207018590U (zh) 缓冲直通式安全阀
CN106089663B (zh) 连续双向举升抽油泵
CN102305309B (zh) 用于阀门的液压缓冲装置
CN108679279B (zh) 内装式安全阀
CN101514779A (zh) 一种活塞吊桶式低压蒸汽疏水阀
CN203743518U (zh) 斜盘式缓闭止回阀
US5485865A (en) Air volume control valve for water system pressure tank
CN210484764U (zh) 一种节能型自由侧翻式拍门缓冲器
CN109505335B (zh) 一种排水阀
CN210687191U (zh) 一种排气阀驱动机构及排气阀
WO2020148790A1 (en) Check valve operated by a first-class lever connected to a pair of floaters, one of which being ballasted
CN202597785U (zh) 免井式排气阀
CN207030942U (zh) 鹤管防滴油装置
US1727082A (en) Float-controlled valve
CN208651722U (zh) 内装式安全阀
CN209444642U (zh) 一种液压缸控制的先导充液阀
CN209130244U (zh) 一种防真空排气阀结构
CN211334001U (zh) 砂浆生产用储砂罐卸料辅助装置
CN214306454U (zh) 一种长效疏水阀
CN212900967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石油化工管道仪表控制阀
CN110657243A (zh) 一种自动排水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