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6643A -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6643A
CN110116643A CN201910469698.4A CN201910469698A CN110116643A CN 110116643 A CN110116643 A CN 110116643A CN 201910469698 A CN201910469698 A CN 201910469698A CN 110116643 A CN110116643 A CN 110116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way
electric car
mode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96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6643B (zh
Inventor
钱祥忠
张佳瑶
叶静
徐文强
寸昆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696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6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6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6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6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6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2Circuits or methods for driving the primary coil, e.g.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the c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5/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nergy stored within a vehicle to a power network, i.e. vehicle-to-grid [V2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包括交流电源、电源PFC电路、双向DC/DC电路、第一双向AC/DC电路、第一谐振补偿模块、第一线圈及第一控制模块;接收装置包括第二线圈、第二谐振补偿模块、第二双向AC/DC电路、蓄电池组、第三双向AC/DC电路、交流电机、超级电容器及第二控制模块;当电源PF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双向DC/DC电路工作在降压斩波模式以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且第二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以及第三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或逆变模式时,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反之,电动汽车处于馈电模式。实施本发明,同时支持电动汽车的动态充电和向电网动态馈电功能,维护电网稳定运行及减少能量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发展,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日益重要。由于动力电池技术的局限性,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受到一定限制,需要频繁地为动力电池进行充电。针对此类问题,电动汽车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正逐渐兴起。
但是,考虑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大规模接入对于电网的重要影响,以及电动汽车处于再生制动状态的情形下蓄电池组不能快速吸收再生制动能量而会导致能量浪费的问题,因此需要在维护电网稳定运行及减少能量浪费的前提下,能实现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电量足够或者电动汽车减速、下坡过程中,采用超级电容器回收电能,而且能实现电动汽车电量富余时,由蓄电池组、交流电机和超级电容器向电网馈电。
但是,目前市面上缺乏相应的技术来实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能同时支持电动汽车的动态充电和向电网动态馈电功能,达到维护电网稳定运行及减少能量浪费的目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设置于地面侧的发射装置和设置于电动汽车上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发射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交流电源、电源PFC电路、双向DC/DC电路、第一双向AC/DC电路、第一谐振补偿模块及第一线圈,还包括与所述电源PFC电路、双向DC/DC电路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均相连的第一控制模块;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二线圈、第二谐振补偿模块、第二双向AC/DC电路、蓄电池组、第三双向AC/DC电路及交流电机,还包括并接在所述蓄电池组两端的超级电容器以及与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和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均相连的第二控制模块;
其中,当所述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将控制所述电源PF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控制所述双向DC/DC电路工作在降压斩波模式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且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以及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或逆变模式时,使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实现所述交流电源给所述电动汽车充电;
当所述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将控制所述电源PF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控制所述双向DC/DC电路工作在升压斩波模式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且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以及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断路模式时,使所述电动汽车处于馈电模式,实现所述电动汽车给所述交流电源馈电。
其中,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匀速行驶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发射装置的能量由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经所述蓄电池组流过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后,进入所述交流电机;或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启动、加速及爬坡行驶之其中一种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发射装置的能量由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分别经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器流过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后,进入所述交流电机;或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能量再生制动行驶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交流电机的能量由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分别流向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器,且所述超级电容器还将多余能量传输给所述蓄电池组。
其中,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组、交流电机及超级电容器均相连的功率分配模块;其中,
所述功率分配模块,用于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匀速行驶启动、加速及爬坡行驶之其中一种工况下,采用预设的第一模糊控制策略将所述超级电容器及所述蓄电池组各自的当前剩余电量和所述交流电机所需功率作为输入,功率分配因子作为输出,通过功率分配分别计算出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交流电机的输入功率来实现功率再分配;或
所述电动汽车处于能量再生制动行驶工况下,采用预设的第二模糊控制策略将所述超级电容器及所述蓄电池组各自的当前剩余电量和所述交流电机所需功率作为输入,功率分配因子作为输出,通过功率分配分别计算出所述超级电容器和所述交流电机的输入功率来实现功率再分配。
其中,所述第二线圈为可移动线圈,且所述可移动的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相连并由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其中,所述发射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圈上的电流检测电路;其中,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还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线圈流过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反馈至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上,使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能控制所述可移动的第二线圈移动并与所述第一线圈对准。
其中,所述发射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圈上的电压检测电路;其中,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还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线圈流过的电压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采用SVPWM调制技术与双PI控制相结合的方式驱动所述第一双向AC/DC电路,使所述第一双向AC/DC电路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频率、幅度均满足市电要求。
其中,所述交流电源为电网或微电网;其中,所述微电网采用光伏、风力、水力之中任一种与蓄电池组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网,并通过PI控制方式减小输出电压的波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方法,其在前述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上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
当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所选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发射装置的第一控制模块来控制内部相连的电源PF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双向DC/DC电路工作在降压斩波模式以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且还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接收装置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内部相连的第二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以及第三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或逆变模式,使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实现交流电源给所述电动汽车充电;
当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所选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发射装置的第一控制模块来控制内部相连的电源PF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双向DC/DC电路工作在升压斩波模式以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且还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接收装置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内部相连的第二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以及第三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断路模式,使电动汽车处于馈电模式,实现所述电动汽车给所述交流电源馈电。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匀速行驶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发射装置的能量由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经所述蓄电池组流过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后,进入所述交流电机;或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启动、加速及爬坡行驶之其中一种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发射装置的能量由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分别经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器流过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后,进入所述交流电机;或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能量再生制动行驶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交流电机的能量由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分别流向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器,且所述超级电容器还将多余能量传输给所述蓄电池组。
其中,所述交流电源为电网或微电网;其中,所述微电网采用光伏、风力、水力之中任一种与蓄电池组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网,并通过PI控制方式减小输出电压的波动。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地面侧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以及电动汽车侧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不同的电路工作在各自相应的模式来使电动汽车进入动态充电模式或馈电模式,从而能同时支持电动汽车的动态充电和向电网动态馈电功能,达到维护电网稳定运行及减少能量浪费的目标,不仅有利于电动汽车在动态无线充电时对电能的合理分配,也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向电网回馈能量;
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地面侧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反馈以及电动汽车侧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对第二线圈的移动位置控制来实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精确定位,通过电动汽车侧接收装置中的功率分配模块来实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不同工况时的能量再分配,通过地面侧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对双向DC/DC电路的控制来实现恒压恒流输出,以及通过地面侧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与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来实现输出功率稳定问题和电源波动影响抑制,从而在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实现对电能的最大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在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不同工况时能量流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在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不同工况时功率分配模块的逻辑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设置于地面侧的发射装置1和设置于电动汽车上的接收装置2,具体安装请参见图2所示;其中,
发射装置1包括依序连接的交流电源11、电源PFC电路12、双向DC/DC电路13、第一双向AC/DC电路14、第一谐振补偿模块15及第一线圈16,还包括与电源PFC电路12、双向DC/DC电路13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14均相连的第一控制模块17;
其中,交流电源11用于提供交流市电;电源PFC电路12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模块17控制工作在整流模式时将地面侧的交流电源产生的交流电信号整流为相应的直流电信号并对其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或根据第一控制模块17控制工作在逆变模式时将直流电信号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后逆变成交流电信号反馈给交流电源11;双向DC/DC电路13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模块17控制工作在降压斩波模式时将电源PFC电路12功率因数校正后的直流电信号进行快速或慢速降压后形成恒压或恒流输出,或根据第一控制模块17控制工作在升压斩波模式时将第一双向AC/DC电路14反向过来的直流电信号进行快速或慢速升压后形成恒压或恒流输出;第一双向AC/DC电路14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模块17控制工作在逆变模式时将双向DC/DC电路13过来的直流电信号转变为高频交流电信号,或根据第一控制模块17控制工作在整流模式时将第一谐振补偿模块15的交流电信号整流为相应的直流电信号;第一谐振补偿模块15用于对交流电信号进行补偿,使第一线圈16与对端接收装置2相应的线圈(即第二线圈21)有共同的电源频率及谐波频率用以提高传输功率和效率;第一线圈16用于发射或接收交流电信号;第一控制模块17用于控制电源PFC电路12、双向DC/DC电路13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14的工作模式;
接收装置2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二线圈21、第二谐振补偿模块22、第二双向AC/DC电路23、蓄电池组24、第三双向AC/DC电路25及交流电机26,还包括并接在蓄电池组24两端的超级电容器27以及与第二双向AC/DC电路23和第三双向AC/DC电路25均相连的第二控制模块28;
其中,第二线圈21用于发射或接收交流电信号;第二谐振补偿模块22用于对交流电信号进行补偿,使第二线圈21与对端发射装置1相应的线圈(即第一线圈16)有共同的电源频率及谐波频率用以提高传输功率和效率;第二双向AC/DC电路23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工作在整流模式时将接收装置1的交流电信号整流为相应的直流电信号,或根据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工作在逆变模式时将蓄电池组24和/或超级电容器27过来的直流电信号逆变成交流电信号;第三双向AC/DC电路25用于根据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工作在逆变模式时将蓄电池组24和/或超级电容器27过来的直流电信号逆变为交流电信号,或根据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工作在整流模式将交流电机26传输过来的交流信号整流为直流信号,或根据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工作在断路模式时截断交流电机26传输过来的交流电信号;第二控制模块28用于控制第二双向AC/DC电路23和第三双向AC/DC电路25的工作模式;
其中,当发射装置1中的第一控制模块17将控制电源PFC电路12工作在整流模式、控制双向DC/DC电路13工作在降压斩波模式以及控制第一双向AC/DC电路14工作在逆变模式,且接收装置2中的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第二双向AC/DC电路23工作在整流模式以及第三双向AC/DC电路25工作在整流或逆变模式时,使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实现交流电源11给电动汽车充电;
当发射装置1中的第一控制模块17将控制电源PFC电路12工作在逆变模式、控制双向DC/DC电路13工作在升压斩波模式以及控制第一双向AC/DC电路14工作在整流模式,且接收装置2中的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第二双向AC/DC电路23工作在逆变模式以及第三双向AC/DC电路25工作在断路模式时,使电动汽车处于馈电模式,实现电动汽车给交流电源11馈电。
应当说明的是,接收装置1中的电源PFC电路12、双向DC/DC电路13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14的工作模式,以及接收装置2中的第二双向AC/DC电路23和第三双向AC/DC电路25的工作模式都应预先定义好,从而根据控制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来实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或馈电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双向DC/DC电路13根据第一控制模块17控制形成恒压或恒流输出是通过第一控制模块17输出的PWM信号来实现的,从而间接改变第一双向AC/DC电路14输出电压和电流,保证第一线圈16(即原边侧)电压和电流恒定。交流电源11为电网或微电网;其中,微电网采用光伏、风力、水力之中任一种与蓄电池组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网,并通过PI控制方式减小输出电压的波动。
可以理解的是,地面侧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17以及电动汽车侧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不同的电路工作在各自相应的模式来使电动汽车进入动态充电模式或馈电模式,能同时支持电动汽车的动态充电和向电网动态馈电功能,达到维护电网稳定运行及减少能量浪费的目标,不仅有利于电动汽车在动态无线充电时对电能的合理分配,也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向电网回馈能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动汽车在动态充电模式下不同工况时,能量流动的方向也不大相同,具体如下:
(1)匀速行驶工况:当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匀速行驶工况时,接收装置2中的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来自发射装置1的能量由第二双向AC/DC电路23经蓄电池组24流过第三双向AC/DC电路25后,进入交流电机26;
(2)启动/加速/爬坡行驶工况:当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启动、加速及爬坡行驶之其中一种工况时,接收装置2中的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来自发射装置1的能量由第二双向AC/DC电路23分别经蓄电池组24和超级电容器27流过第三双向AC/DC电路25后,进入交流电机26;
(3)能量再生制动行驶工况:当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能量再生制动行驶工况时,接收装置2中的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来自交流电机26的能量由第三双向AC/DC电路25分别流向蓄电池组24和超级电容器27,且超级电容器27还将多余能量传输给蓄电池组2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电动汽车侧接收装置中实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不同工况时的能量再分配,具体如下:
接收装置2还包括与蓄电池组24、交流电机26及超级电容器27均相连的功率分配模块29;其中,
功率分配模块29,用于电动汽车处于匀速行驶启动、加速及爬坡行驶之其中一种工况下,采用预设的第一模糊控制策略将超级电容器27及蓄电池组24各自的当前剩余电量SOC以及交流电机26所需功率作为输入,功率分配因子作为输出,通过功率分配分别计算出蓄电池组24和交流电机26的输入功率来实现功率再分配;或电动汽车处于能量再生制动行驶工况下,采用预设的第二模糊控制策略将超级电容器27及蓄电池组24各自的当前剩余电量SOC以及交流电机26所需功率作为输入,功率分配因子作为输出,通过功率分配分别计算出超级电容器27和交流电机26的输入功率来实现功率再分配,该功率分配模块29的具体逻辑工作示意图请参见图4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线圈21为可移动线圈,且可移动的第二线圈21与第二控制模块28相连并由第二控制模块28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使得第一线圈16和第二线圈21进行定位用以提高传输功率和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装置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线圈16上的电流检测电路18;其中,电流检测电路18还与第一控制模块17相连,用于对第一线圈16流过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第一控制模块17反馈至第二控制模块28上,使得第二控制模块28能控制可移动的第二线圈21移动并与第一线圈11对准来实现精确对位,进一步提高传输功率和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装置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线圈16上的电压检测电路19;其中,电压检测电路19还与第一控制模块17相连,用于对第一线圈16流过的电压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第一控制模块17采用SVPWM调制技术与双PI控制相结合的方式驱动第一双向AC/DC电路14,使第一双向AC/DC电路14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频率、幅度均满足市电要求。
如图5所示,为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方法,其在前述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上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择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
步骤S2、当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所选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发射装置的第一控制模块来控制内部相连的电源PF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双向DC/DC电路工作在降压斩波模式以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且还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接收装置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内部相连的第二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以及第三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或逆变模式,使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实现交流电源给所述电动汽车充电;
步骤S3、当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所选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发射装置的第一控制模块来控制内部相连的电源PF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双向DC/DC电路工作在升压斩波模式以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且还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接收装置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内部相连的第二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以及第三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断路模式,使电动汽车处于馈电模式,实现所述电动汽车给所述交流电源馈电。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匀速行驶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发射装置的能量由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经所述蓄电池组流过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后,进入所述交流电机;或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启动、加速及爬坡行驶之其中一种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发射装置的能量由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分别经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器流过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后,进入所述交流电机;或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能量再生制动行驶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交流电机的能量由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分别流向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器,且所述超级电容器还将多余能量传输给所述蓄电池组。
其中,所述交流电源为电网或微电网;其中,所述微电网采用光伏、风力、水力之中任一种与蓄电池组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网,并通过PI控制方式减小输出电压的波动。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地面侧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以及电动汽车侧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不同的电路工作在各自相应的模式来使电动汽车进入动态充电模式或馈电模式,从而能同时支持电动汽车的动态充电和向电网动态馈电功能,达到维护电网稳定运行及减少能量浪费的目标,不仅有利于电动汽车在动态无线充电时对电能的合理分配,也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向电网回馈能量;
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地面侧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反馈以及电动汽车侧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对第二线圈的移动位置控制来实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精确定位,通过电动汽车侧接收装置中的功率分配模块来实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不同工况时的能量再分配,通过地面侧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对双向DC/DC电路的控制来实现恒压恒流输出,以及通过地面侧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与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来实现输出功率稳定问题和电源波动影响抑制,从而在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实现对电能的最大利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面侧的发射装置和设置于电动汽车上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发射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交流电源、电源PFC电路、双向DC/DC电路、第一双向AC/DC电路、第一谐振补偿模块及第一线圈,还包括与所述电源PFC电路、双向DC/DC电路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均相连的第一控制模块;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二线圈、第二谐振补偿模块、第二双向AC/DC电路、蓄电池组、第三双向AC/DC电路及交流电机,还包括并接在所述蓄电池组两端的超级电容器以及与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和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均相连的第二控制模块;
其中,当所述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将控制所述电源PF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控制所述双向DC/DC电路工作在降压斩波模式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且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以及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或逆变模式时,使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实现所述交流电源给所述电动汽车充电;
当所述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模块将控制所述电源PF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控制所述双向DC/DC电路工作在升压斩波模式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且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以及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断路模式时,使所述电动汽车处于馈电模式,实现所述电动汽车给所述交流电源馈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匀速行驶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发射装置的能量由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经所述蓄电池组流过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后,进入所述交流电机;或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启动、加速及爬坡行驶之其中一种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发射装置的能量由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分别经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器流过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后,进入所述交流电机;或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能量再生制动行驶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交流电机的能量由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分别流向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器,且所述超级电容器还将多余能量传输给所述蓄电池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组、交流电机及超级电容器均相连的功率分配模块;其中,
所述功率分配模块,用于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匀速行驶启动、加速及爬坡行驶之其中一种工况下,采用预设的第一模糊控制策略将所述超级电容器及所述蓄电池组各自的当前剩余电量和所述交流电机所需功率作为输入,功率分配因子作为输出,通过功率分配分别计算出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交流电机的输入功率来实现功率再分配;或
所述电动汽车处于能量再生制动行驶工况下,采用预设的第二模糊控制策略将所述超级电容器及所述蓄电池组各自的当前剩余电量和所述交流电机所需功率作为输入,功率分配因子作为输出,通过功率分配分别计算出所述超级电容器和所述交流电机的输入功率来实现功率再分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为可移动线圈,且所述可移动的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相连并由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圈上的电流检测电路;其中,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还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线圈流过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反馈至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上,使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能控制所述可移动的第二线圈移动并与所述第一线圈对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圈上的电压检测电路;其中,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还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线圈流过的电压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采用SVPWM调制技术与双PI控制相结合的方式驱动所述第一双向AC/DC电路,使所述第一双向AC/DC电路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频率、幅度均满足市电要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为电网或微电网;其中,所述微电网采用光伏、风力、水力之中任一种与蓄电池组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网,并通过PI控制方式减小输出电压的波动。
8.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上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
当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所选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发射装置的第一控制模块来控制内部相连的电源PF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双向DC/DC电路工作在降压斩波模式以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且还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接收装置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内部相连的第二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以及第三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或逆变模式,使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实现交流电源给所述电动汽车充电;
当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所选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发射装置的第一控制模块来控制内部相连的电源PF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双向DC/DC电路工作在升压斩波模式以及第一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整流模式,且还由所述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接收装置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内部相连的第二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逆变模式以及第三双向AC/DC电路工作在断路模式,使电动汽车处于馈电模式,实现所述电动汽车给所述交流电源馈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匀速行驶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发射装置的能量由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经所述蓄电池组流过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后,进入所述交流电机;或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启动、加速及爬坡行驶之其中一种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发射装置的能量由所述第二双向AC/DC电路分别经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器流过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后,进入所述交流电机;或
当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动态充电模式下并处于能量再生制动行驶工况时,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来自所述交流电机的能量由所述第三双向AC/DC电路分别流向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超级电容器,且所述超级电容器还将多余能量传输给所述蓄电池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为电网或微电网;其中,所述微电网采用光伏、风力、水力之中任一种与蓄电池组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网,并通过PI控制方式减小输出电压的波动。
CN201910469698.4A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0116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9698.4A CN110116643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9698.4A CN110116643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6643A true CN110116643A (zh) 2019-08-13
CN110116643B CN110116643B (zh) 2021-09-07

Family

ID=67523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9698.4A Active CN110116643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1664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5450A (zh) * 2019-08-14 2019-11-12 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 智能灯杆的电动汽车双向无线充电系统
CN110901421A (zh) * 2019-12-13 2020-03-24 武汉理工大学 智能双向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0957751A (zh) * 2019-12-02 2020-04-0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大功率电动汽车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111086393A (zh) * 2020-01-07 2020-05-01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计及制动能量回收的双向icpt系统分段供电预设控制方法
CN111216602A (zh) * 2020-01-07 2020-06-02 兰州交通大学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站内再生制动能量分配与优化方法
CN112477671A (zh) * 2020-12-03 2021-03-12 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充电桩获取车辆电池soc信息的方法
CN113054646A (zh) * 2021-03-26 2021-06-2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双层控制的无线岸电系统
CN113829906A (zh) * 2021-11-08 2021-12-2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公交车的复合电源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控制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9776A (zh) * 2012-12-03 2013-03-1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CN103365390A (zh) * 2013-07-11 2013-10-2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的供电方法
CN103516010A (zh) * 2012-06-15 2014-01-15 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
CN104578240A (zh) * 2014-10-18 2015-04-29 刘跃进 一种自动聚焦无线充电带系统及无线充电带全自动铺设设备
CN104682580A (zh) * 2015-03-24 2015-06-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多级复合谐振结构并联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实现的供电方法
CN104218640B (zh) * 2014-08-29 2016-09-2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具有多负载频率适应性的无线充电系统
CN106374634A (zh) * 2016-09-27 2017-02-0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CN206465804U (zh) * 2017-02-16 2017-09-05 庞大统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07472067A (zh) * 2017-08-17 2017-12-15 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813729A (zh) * 2017-12-08 2018-03-2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中充电位置的辨识方法
WO2018110787A1 (ko) * 2016-12-15 2018-06-21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단일단 인터리브드 소프트 스위칭 컨버터
KR20180117923A (ko) * 2017-04-20 2018-10-30 주식회사 우진산전 고속철도용 피크전력 저감장치
KR101973526B1 (ko) * 2018-09-20 2019-04-30 주식회사 케이디티 태양광 및 ess 조합형 전기 자동차의 충전 시스템
US20190135116A1 (en) * 2016-08-03 2019-05-09 Solarcity Corporation Energy generation and storage system with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apability
CN109795346A (zh) * 2019-03-15 2019-05-24 海通科创(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式牵引车无线传能动力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010A (zh) * 2012-06-15 2014-01-15 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
CN102969776A (zh) * 2012-12-03 2013-03-1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CN103365390A (zh) * 2013-07-11 2013-10-2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的供电方法
CN104218640B (zh) * 2014-08-29 2016-09-2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具有多负载频率适应性的无线充电系统
CN104578240A (zh) * 2014-10-18 2015-04-29 刘跃进 一种自动聚焦无线充电带系统及无线充电带全自动铺设设备
CN104682580A (zh) * 2015-03-24 2015-06-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多级复合谐振结构并联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实现的供电方法
US20190135116A1 (en) * 2016-08-03 2019-05-09 Solarcity Corporation Energy generation and storage system with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apability
CN106374634A (zh) * 2016-09-27 2017-02-0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WO2018110787A1 (ko) * 2016-12-15 2018-06-21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단일단 인터리브드 소프트 스위칭 컨버터
CN206465804U (zh) * 2017-02-16 2017-09-05 庞大统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KR20180117923A (ko) * 2017-04-20 2018-10-30 주식회사 우진산전 고속철도용 피크전력 저감장치
CN107472067A (zh) * 2017-08-17 2017-12-15 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813729A (zh) * 2017-12-08 2018-03-2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中充电位置的辨识方法
KR101973526B1 (ko) * 2018-09-20 2019-04-30 주식회사 케이디티 태양광 및 ess 조합형 전기 자동차의 충전 시스템
CN109795346A (zh) * 2019-03-15 2019-05-24 海通科创(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式牵引车无线传能动力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郑林: "基于直流微电网的电动汽车可逆充电机的研究", 《电子设计工程》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5450A (zh) * 2019-08-14 2019-11-12 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 智能灯杆的电动汽车双向无线充电系统
CN110957751A (zh) * 2019-12-02 2020-04-0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大功率电动汽车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110901421A (zh) * 2019-12-13 2020-03-24 武汉理工大学 智能双向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1086393A (zh) * 2020-01-07 2020-05-01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计及制动能量回收的双向icpt系统分段供电预设控制方法
CN111216602A (zh) * 2020-01-07 2020-06-02 兰州交通大学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站内再生制动能量分配与优化方法
CN111086393B (zh) * 2020-01-07 2021-05-11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计及制动能量回收的双向icpt系统分段供电控制方法
CN111216602B (zh) * 2020-01-07 2021-11-30 兰州交通大学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站内再生制动能量分配与优化方法
CN112477671A (zh) * 2020-12-03 2021-03-12 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充电桩获取车辆电池soc信息的方法
CN112477671B (zh) * 2020-12-03 2022-06-21 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充电桩获取车辆电池soc信息的方法
CN113054646A (zh) * 2021-03-26 2021-06-2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双层控制的无线岸电系统
CN113829906A (zh) * 2021-11-08 2021-12-2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公交车的复合电源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控制方法
CN113829906B (zh) * 2021-11-08 2023-08-04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公交车的复合电源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6643B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664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态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7196318B (zh) 一种基于v2g技术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控制方法
CN107222013A (zh) 独立光伏混合储能系统能量控制方法
CN206211639U (zh)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复合储能装置
CN104410094B (zh) 一种电池储能电站的有功功率分配方法
CN110474354A (zh) 含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协调控制方法
CN102355008B (zh) 一种平抑风电场功率波动的控制方法
CN103036244B (zh) 大容量风电场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功率优化分配控制方法
CN104608649B (zh) 集成式电动汽车电能变换系统
CN102664411B (zh) 一种最大功率跟踪的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05685A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充电桩
CN108123431A (zh) 一种光储式充电站直流微网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CN102616145A (zh) 一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储存装置
CN109980669A (zh) 基于动态设定和协调优化的城轨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CN104362658A (zh) 一种能量型和功率型混合储能协调控制方法
CN102694388A (zh) 一种双向变流器控制装置
CN104993478A (zh) 一种适用于用户侧微电网的离网运行控制方法
CN104553838B (zh) 推进系统
CN105262127A (zh) 一种光伏发电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5098786A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平抑风电微电网电压波动系统及其方法
CN110061488A (zh) 考虑直流微网不平衡电流变化率的混合储能分频控制方法
CN113541287A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混合储能系统及控制策略
CN103501018B (zh) 基于模糊算法和dsp的混合储能系统及功率平滑方法
CN209730824U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场的锌铁液流电池的储能监控装置
CN110061515B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场的锌铁液流电池的储能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