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8781A -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8781A
CN110108781A CN201910403787.9A CN201910403787A CN110108781A CN 110108781 A CN110108781 A CN 110108781A CN 201910403787 A CN201910403787 A CN 201910403787A CN 110108781 A CN110108781 A CN 110108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magnetic field
field strength
induction intensity
determin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37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8781B (zh
Inventor
孙晓宇
柯光明
刘萃
杨素华
王莹
董亚鲁
孙萍
黄小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4037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87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8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8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8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8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7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12Measuring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rticles or specimens of solids or fluids
    • G01R33/1215Measuring magnetisation; Particular magnetometer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该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包括:指示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对待测物进行磁化;接收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获取的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本公开通过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产生的磁场磁化磁性材料,进而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进行检测,使用智能移动设备实现待测物磁性特征的真伪识别。

Description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品鉴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公众对智能移动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以智能移动设备为终端的真伪识别系统及方法,越来越成为公众可普遍接受的真伪识别技术手段。
相关技术以智能移动设备为终端的真伪识别方法最主要的是应用二维码来进行的真伪识别方法,但是生成和识读二维码的技术往往采用公开的技术实现,本身不具有加密的特性,不具有防伪的功能。并且相关技术的二维码防伪技术往往依赖于扫码登陆上特定服务器,并在服务器上对二维码编码的特定字符串进行验证来完成。这种方式一方面依赖于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不佳的地方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无法区分被指向克隆服务器的假验证信息的真伪。
发明内容
申请人发现:对产品防伪要求较高的产品还经常使用物理、化学防伪的技术来实现产品的防伪,常用的防伪材料包括荧光材料、红外吸收材料、磁性材料等,具有一定的防伪造性。但是这类防伪材料一般需要配合专业的仪器设备来进行检测,不利于公众对产品真伪进行识别。其中磁性材料用作防伪特征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公众识别方面,磁性特征往往需要借助专门的仪器来进行识别,难以为普通公众提供一种便捷的真伪检测手段。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产生的磁场磁化磁性材料,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进行检测,从而可以实现待测物磁性特征真伪识别。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包括:
指示磁场区域对待测物进行磁化;
接收磁性传感器获取的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
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还包括:
向外展现待测物的鉴别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还包括:
预先获取移动设备的环境磁场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包括:
根据环境磁场强度、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确定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
将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磁场强度阈值包括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其中,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包括:
根据移动设备自身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确定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
判断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是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
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断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还包括:
根据移动设备自身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的分辨率确定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
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不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将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进行比较;
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
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
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且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真。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磁场强度有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20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的90%,磁场强度有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50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的80%,磁场强度有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100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测物的防伪标识;
根据所述防伪标识查询待测物对应的预定磁场强度阈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包括:
磁化模块,用于指示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对待测物进行磁化;
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获取的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还包括:
结果输出模块,用于向外展现待测物的鉴别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磁性传感器预先获取的移动设备的环境磁场强度;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环境磁场强度、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确定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将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磁场强度阈值包括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其中,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判断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是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断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不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将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进行比较;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且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真。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磁场强度有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20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的90%,磁场强度有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50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的80%,磁场强度有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100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
防伪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物的防伪标识;
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防伪标识查询待测物对应的预定磁场强度阈值。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的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包括磁场区域、磁性传感器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物品鉴别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
本公开通过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产生的磁场磁化磁性材料,进而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进行检测,使用智能移动设备实现待测物磁性特征的真伪识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物磁性特征曲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又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移动设备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物品鉴别系统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物品鉴别系统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申请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磁码验证产品的系统和方法包括使用包括磁力计的智能移动设备检测产品上的磁码,将检测到的磁码与符号代码匹配,以及由设备接收,如果符号代码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符号代码匹配,则表示产品是可信的信号。但是相关技术未公开检测过程中的磁化过程,由于磁性材料的特殊性,对磁性材料的检测往往需要预先对磁性材料进行磁化,且磁化需要独立的磁化设备来完成,之后才能通过磁力计等设备进行检测。
另一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含有磁性材料的防伪标识进行防伪识别的方法,其检测过程虽然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完成,但是所检测的磁性材料需要进行预先的充磁,并且充磁后需要材料能够长久的保持磁化的状态,即所检测磁性材料需要一直保持磁化状态才能被智能移动设备中的磁性传感器检测到。另外,该相关技术专利并未公开与磁化设备相关的磁化过程和内容。
申请人发现:从相关技术文献和报道中可知,目前使用的磁化设备通常为单独配备的磁化装置。但是,若使用专门的磁化设备对磁性材料进行充磁处理,该磁化设备往往具有较强的磁场强度,磁化设备本身就会对磁性传感器的检测产生干扰。若将该磁化设备装入智能移动设备不仅影响磁性传感器的检测,而且在经济上也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增加,并且对智能移动设备的造型、轻薄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基于以上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产生的磁场磁化磁性材料,进而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进行检测的案例,由此本公开非常容易在智能移动设备上应用,不会额外增加成本,并且将会极大的方便公众对产品真伪的鉴别。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公开进行具体说明。
图1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移动设备或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执行,其中移动设备包括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磁场区域和磁性传感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指示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对待测物进行磁化。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测物可以包括有价证券、油墨、纸张、塑料、玻璃、安全线、贴条、有价商品等物品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场区域可以为智能移动设备中含有永磁材料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磁场区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智能移动设备中的听筒、话筒、摄像头等。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测物若为真,则该待测物中含有可被智能移动设备中磁场区域磁化的材料。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可以为包括磁场区域和磁性传感器的个人、商业移动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
步骤12,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接收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获取的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2可以包括: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获取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并发送给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传感器指智能移动设备中可对环境磁场进行测量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磁性传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磁通门式磁性传感器、霍尔效应式磁性传感器、磁阻效应式磁性传感器等。
步骤13,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指智能移动设备中对数据进行处理的电子元器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智能移动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图像处理器、AI智能处理器、加密处理器等。
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通过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产生的磁场磁化磁性材料,进而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进行检测,使用智能移动设备实现待测物磁性特征真伪识别。
图2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优选的,本实施例可由移动设备或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执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预先获取待测物的防伪标识。
步骤22,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根据所述防伪标识查询待测物对应的预定磁场强度阈值。
步骤23,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指示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获得磁性传感器周围的环境磁场强度C,并将磁场强度C传输至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
步骤24,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磁性传感器获得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D,并将磁感应强度D传输至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
步骤25,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指示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对待测物进行磁化。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5中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时间,即磁化时间可以小于1秒。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5中的磁化时间可以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2秒。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待测物为真,经过步骤25后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高于10emu/g。
步骤26,待测物再移动回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磁性传感器获得待测物后的磁感应强度E,并将磁感应强度E传输至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
步骤27,移动设备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7可以包括:
步骤271,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将环境磁场强度C作为背景值扣除。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根据环境磁场强度C、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D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E确定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
步骤272,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将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磁场强度阈值包可以括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其中,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72可以包括:
步骤2720,根据移动设备自身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确定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根据移动设备自身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的分辨率确定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
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如果待测物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移动设备自身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说明待测物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不是通过移动设备自身磁场磁化得到,判断待测物为伪或检测无效。
因此,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设定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
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和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一般位于移动设备内部,无法直接接触到待测物,移动设备这种实际结构会影响其内置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待测物磁感应强度值。使得实际检测结果会小于用于磁化待测物的磁场和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与待测物直接接触时的磁感应强度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物被移动设备磁场区域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至少大于移动设备内置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的分辨率。
由于移动设备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的分辨率在10-20nT(纳特斯拉)范围内。实际应用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和操作者操作水平的影响,实际检测到的结果会偏小。
因此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所述的磁场强度有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20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的90%,磁场强度有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50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的80%,磁场强度有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100倍。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设定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和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提供了待测物磁感应强度的测量精度以及待测物真伪判断的准确性。
步骤2721,判断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是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
步骤2722,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的情况下,判断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
步骤2723,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不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的情况下,将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进行比较。
步骤2724,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
步骤2725,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
步骤2726,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且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真。
步骤28,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的结果输出模块输出真伪验证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果输出模块可以为视频或图像结果输出模块(例如显示屏、指示灯),或者音频结果输出模块(例如喇叭)。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果输出模块可以为人机交互界面,其中,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指智能移动设备中对操作者进行检测操作指导说明及显示数据处理结果的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截图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智能移动设备的应用软件、网页界面、第三方软件中的小程序等。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备实现待测物磁性特征的真伪识别。智能移动设备中设置有磁性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智能移动设备自带有磁场区域。在鉴别检测前,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接近于零;待测物能够被磁场区域磁化,磁化后的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能够被磁性传感器检测到。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检测智能移动设备中的磁性传感器在待测物被智能移动设备的磁化模块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可以判断待测物的真伪。本公开提供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具有低成本,易于公众识别的特点。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智能移动设备比如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中设置有磁性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智能手机自带有磁场区域。数据处理模块设定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磁场强度有效值A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20倍。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物磁性特征曲线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待测物具有如图3的曲线3所示的磁性特征曲线。智能移动设备可以采用图1或图2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进行待测物鉴别。
在鉴别过程中,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获得智能移动设备的环境磁场强度C,并将磁场强度C传输至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
步骤2: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磁性传感器获得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D,并将磁化前磁感应强度D传输至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
步骤3: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
步骤4:步骤3之后,待测物再移动回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磁性传感器获得待测物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E,并将磁化后磁感应强度E传输至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
步骤5: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进行验证:
首先将环境磁场强度C作为背景值扣除,即获得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
经比较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且E-C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由此判定待测物为伪。
步骤6: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的结果输出模块输出真伪验证结果为非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智能移动设备鉴别的待测物具有如图3中曲线2所示的磁性特征曲线。
在鉴别过程中,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获得智能移动设备的环境磁场强度C,并将磁场强度C传输至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的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2: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磁性传感器获得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D,并将磁化前磁感应强度D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3: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
步骤4:步骤3之后,待测物再移动回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磁性传感器获得待测物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E,并将磁化后磁感应强度E传输至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的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5: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的数据处理模块进行验证:
首先将环境磁场强度C作为背景值扣除,即获得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
经比较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由此可以判定待测物为真。
步骤6: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的结果输出模块输出真伪验证结果为真。
实施例3
实施例中智能移动设备鉴别的待测物具有如图3中曲线1所示的磁性特征曲线。
在鉴别过程中,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获得智能移动设备的环境磁场强度C,并将磁场强度C传输至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的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2: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磁性传感器获得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D,并将磁化前磁感应强度D传输至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的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3: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
步骤4:步骤3之后,待测物再移动回磁性传感器,磁性传感器获得待测物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E,并将磁化后磁感应强度E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5: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的数据处理模块进行验证:
首先将环境磁场强度C作为背景值扣除,即获得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
经比较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由此可以判定待测物为伪。
步骤6: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的结果输出模块输出真伪验证结果为非真。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可以利用智能移动设备自带的磁场区域完成对待测物的磁化、磁化后的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可以被智能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检测、数据处理模块完成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判断、结果输出模块输出真伪验证结果。由此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需要独立的外部磁化设备对待测物预先磁化的弊端。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智能移动设备辅助公众识别包含磁性材料的待测物的真伪。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为公众在真伪识别过程中提供极大的便捷。
图4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可以包括磁化模块41、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42和数据处理模块43,其中:
磁化模块41,用于指示磁场区域对待测物进行磁化。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测物可以包括有价证券、油墨、纸张、塑料、玻璃、安全线、贴条、有价商品等物品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场区域可以为智能移动设备中含有永磁材料的电子元器件。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场区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智能移动设备中的听筒、话筒、摄像头等。
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42,用于接收磁性传感器获取的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传感器指智能移动设备中可对环境磁场进行测量的电子元器件。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传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磁通门式磁性传感器、霍尔效应式磁性传感器、磁阻效应式磁性传感器等。
数据处理模块43,用于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磁场强度阈值包括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其中,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42,还可以用于接收磁性传感器预先获取的移动设备的环境磁场强度。
数据处理模块43,还可以用于根据环境磁场强度、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确定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将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43,还可以用于判断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是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断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43,还可以用于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不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将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进行比较;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且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真。
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过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产生的磁场磁化磁性材料,进而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进行检测,由此使用智能移动设备实现待测物磁性特征真伪识别。
图5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图4所示实施例相比,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还可以包括防伪标识获取模块44和结果输出模块45,其中:
防伪标识获取模块44,用于获取待测物的防伪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防伪标识获取模块44可以实现为摄像头,用于采集待测物的防伪标识图像,以便数据处理模块43从所述防伪标识图像识别出待测物的防伪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防伪标识获取模块44可以实现为人机交互界面、键盘、触摸屏等输入设备,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测物的防伪标识。
数据处理模块43,用于根据所述防伪标识查询待测物对应的预定磁场强度阈值。
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42,用于获得磁性传感器周围的环境磁场强度C,并将磁场强度C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在将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的情况下,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42,用于获得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D,并将磁感应强度D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在将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情况下,磁化模块41,用于指示磁场区域对待测物进行磁化。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时间,即磁化时间可以小于1秒。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磁化时间可以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2秒。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待测物为真,经过磁场区域41磁化后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高于10emu/g。
在待测物再移动回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的情况下,磁性传感器42,用于获得待测物后的磁感应强度E,并将磁感应强度E传输至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42。
数据处理模块43,可以用于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43,可以用于将环境磁场强度C作为背景值扣除。移动设备的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环境磁场强度C、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D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E确定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将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磁场强度阈值包括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其中,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43,可以用于根据移动设备自身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确定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根据移动设备自身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的分辨率确定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判断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是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的情况下,判断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不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的情况下,将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进行比较;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不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不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D-C不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E-C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且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真。
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如果待测物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移动设备自身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说明待测物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不是通过移动设备自身磁场磁化得到,判断待测物为伪或检测无效。
因此,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设定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
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和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一般位于移动设备内部,无法直接接触到待测物,移动设备这种实际结构会影响其内置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待测物磁感应强度值。使得实际检测结果会小于用于磁化待测物的磁场和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与待测物直接接触时的磁感应强度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物被移动设备磁场区域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至少大于移动设备内置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的分辨率。
由于移动设备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的分辨率在10-20nT(纳特斯拉)范围内。实际应用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和操作者操作水平的影响,实际检测到的结果会偏小。
因此本公开上述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所述的磁场强度有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20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的90%,磁场强度有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50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的80%,磁场强度有效值优选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100倍。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设定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B和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A,提供了待测物磁感应强度的测量精度以及待测物真伪判断的准确性。
结果输出模块45,用于向外展现待测物的鉴别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果输出模块45可以为视频或图像结果输出模块(例如显示屏、指示灯),或者音频结果输出模块(例如喇叭)。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果输出模块45可以为人机交互界面,其中,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指智能移动设备中对操作者进行检测操作指导说明及显示数据处理结果的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截图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智能移动设备的应用软件、网页界面、第三方软件中的小程序等。
图6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又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48和处理器49,其中:
存储器48,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49,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执行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1或图2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的操作。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备实现待测物磁性特征的真伪识别。智能移动设备中设置有磁性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智能移动设备自带有磁场区域。在鉴别检测前,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接近于零;待测物能够被磁场区域磁化,磁化后的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能够被磁性传感器检测到。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检测智能移动设备中的磁性传感器在待测物被智能移动设备的磁化模块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可以判断待测物的真伪。本公开提供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具有低成本,易于公众识别的特点。
图7为本公开移动设备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公开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可以包括磁场区域71、磁性传感器72和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73,其中:
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73,可以为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4-图6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73可以指智能移动设备中对数据进行处理的电子元器件。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7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智能移动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图像处理器、AI智能处理器、加密处理器等。
磁场区域71,用于根据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73的指示,对贴近磁场区域的待测物进行磁化。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场区域71可以为智能移动设备中含有永磁材料的电子元器件。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场区域7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智能移动设备中的听筒、话筒、摄像头等。
磁性传感器72,用于根据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73的指示,获取移动设备的环境磁场强度、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并将环境磁场强度、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发送给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73。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传感器72可以指智能移动设备中可对环境磁场进行测量的电子元器件。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传感器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磁通门式磁性传感器、霍尔效应式磁性传感器、磁阻效应式磁性传感器等。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移动设备,可以实现待测物磁性特征的真伪识别。智能移动设备中设置有磁性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智能移动设备自带有磁场区域。在鉴别检测前,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接近于零;待测物能够被磁场区域磁化,磁化后的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能够被磁性传感器检测到。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检测智能移动设备中的磁性传感器在待测物被智能移动设备的磁化模块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可以判断待测物的真伪。本公开提供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具有低成本,易于公众识别的特点。
图8为本公开物品鉴别系统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公开物品鉴别系统包括移动设备81和位置调整设备82,其中:
移动设备81,用于对待测物83进行磁化;获取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81可以为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例如图7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设备。
位置调整设备82,用于根据移动设备81的指示,在相应时刻将待测物83靠近移动设备81的磁场区域或磁性传感器,以便移动设备81对待测物83进行磁化或获取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位置调整设备82用于根据移动设备81的指示,将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81的磁性传感器,以便磁性传感器获得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D,并将磁感应强度D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之后根据移动设备81的指示,在将待测物贴近移动设备81的磁场区域,以便磁场区域对待测物进行磁化;最后,根据移动设备81的指示,将待测物再移动回移动设备81的磁性传感器,以便磁性传感器获得待测物后的磁感应强度E,并将磁感应强度E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图9为本公开物品鉴别系统另一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所示,本公开物品鉴别系统也可以只包括移动设备81,而不包括如图位置调整设备82,其中:由用户根据移动设备81的指示,在相应时刻将待测物83靠近移动设备81的磁场区域或磁性传感器,以便移动设备81对待测物83进行磁化或获取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物品鉴别系统,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备实现待测物磁性特征的真伪识别。智能移动设备中设置有磁性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智能移动设备自带有磁场区域。在鉴别检测前,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接近于零;待测物能够被磁场区域磁化,磁化后的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能够被磁性传感器检测到。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检测智能移动设备中的磁性传感器在待测物被智能移动设备的磁化模块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可以判断待测物的真伪。本公开提供的物品鉴别系统具有低成本,易于公众识别的特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
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备实现待测物磁性特征的真伪识别。智能移动设备中设置有磁性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智能移动设备自带有磁场区域。在鉴别检测前,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接近于零;待测物能够被磁场区域磁化,磁化后的待测物的磁感应强度能够被磁性传感器检测到。本公开上述实施例通过检测智能移动设备中的磁性传感器在待测物被智能移动设备的磁化模块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可以判断待测物的真伪。
在上面所描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本公开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公开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7)

1.一种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示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对待测物进行磁化;
接收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获取的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
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外展现待测物的鉴别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获取移动设备的环境磁场强度;
所述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包括:
根据环境磁场强度、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确定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
将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磁场强度阈值包括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其中,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包括:
根据移动设备自身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确定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
判断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是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
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断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测物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还包括:
根据移动设备自身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的分辨率确定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
在磁化前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不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将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和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进行比较;
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或本次检测无效;
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伪;
在磁化后的相对磁感应强度大于预定磁场强度有效值、且小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的情况下,判定待测物为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磁场强度有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20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的90%,磁场强度有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50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定磁场强度无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的磁场强度的80%,磁场强度有效值不小于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分辨率的100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待测物的防伪标识;
根据所述防伪标识查询待测物对应的预定磁场强度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表。
12.一种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化模块,用于指示移动设备自身的磁场区域对待测物进行磁化;
磁感应强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设备自身的磁性传感器获取的待测物磁化前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化后的磁感应强度;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待测物磁化前、后的磁感应强度,与预定磁场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测物的真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用于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的操作。
14.一种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的操作。
15.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场区域、磁性传感器和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装置。
16.一种物品鉴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设备。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物品鉴别方法。
CN201910403787.9A 2019-05-15 2019-05-15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08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3787.9A CN110108781B (zh) 2019-05-15 2019-05-15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3787.9A CN110108781B (zh) 2019-05-15 2019-05-15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8781A true CN110108781A (zh) 2019-08-09
CN110108781B CN110108781B (zh) 2023-11-10

Family

ID=67490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3787.9A Active CN110108781B (zh) 2019-05-15 2019-05-15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878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64255A (ja) * 1991-02-18 1992-09-21 Glory Ltd 磁性変態金属を用いた物品の真偽識別方法
JPH06180305A (ja) * 1992-12-11 1994-06-28 Glory Ltd 磁気質検出装置
US5602527A (en) * 1995-02-23 1997-02-11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Incorporated Magnetic marker for use in identification systems and an indentification system using such magnetic marker
JP2005221383A (ja) * 2004-02-05 2005-08-18 Tohoku Ricoh Co Ltd 磁気センサ、方位検知システム、携帯通信端末、磁気エンコーダ及び磁気検知装置
JP2007293405A (ja) * 2006-04-21 2007-11-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
CN101672823A (zh) * 2009-10-15 2010-03-17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材料在线检测系统和方法
US20110089939A1 (en) * 2008-06-25 2011-04-21 Lg N-Sys Inc. Medium discrimination apparatus and discrimin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10320151A1 (en) * 2006-03-30 2011-12-29 Kyocera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Geomagnetism Sensor Calibration Method
US20120160632A1 (en) * 2009-09-01 2012-06-2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value documents
CN106156672A (zh) * 2015-04-22 2016-11-23 上海天臣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对含有磁性材料的防伪标识进行防伪识别的方法
CN106570978A (zh) * 2016-11-07 2017-04-19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防伪元件进行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US20180159683A1 (en) * 2015-11-17 2018-06-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Generating a Key for Use as a Shared Secret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64255A (ja) * 1991-02-18 1992-09-21 Glory Ltd 磁性変態金属を用いた物品の真偽識別方法
JPH06180305A (ja) * 1992-12-11 1994-06-28 Glory Ltd 磁気質検出装置
US5602527A (en) * 1995-02-23 1997-02-11 Dainippon Ink & Chemicals Incorporated Magnetic marker for use in identification systems and an indentification system using such magnetic marker
JP2005221383A (ja) * 2004-02-05 2005-08-18 Tohoku Ricoh Co Ltd 磁気センサ、方位検知システム、携帯通信端末、磁気エンコーダ及び磁気検知装置
US20110320151A1 (en) * 2006-03-30 2011-12-29 Kyocera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Geomagnetism Sensor Calibration Method
JP2007293405A (ja) * 2006-04-21 2007-11-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
US20110089939A1 (en) * 2008-06-25 2011-04-21 Lg N-Sys Inc. Medium discrimination apparatus and discrimin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20160632A1 (en) * 2009-09-01 2012-06-2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value documents
CN101672823A (zh) * 2009-10-15 2010-03-17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材料在线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6156672A (zh) * 2015-04-22 2016-11-23 上海天臣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对含有磁性材料的防伪标识进行防伪识别的方法
US20180159683A1 (en) * 2015-11-17 2018-06-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Generating a Key for Use as a Shared Secret
CN106570978A (zh) * 2016-11-07 2017-04-19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防伪元件进行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YUNHO KANG, ET AL.: "Anti-counterfeiting Using Irregularities of Magnetic Flux Density", 《201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BIQUITOUS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DEPENDABLE, AUTONOMIC AND SECURE COMPUTING; PERVASIVE INTELLIGENCE AND COMPUTING》, pages 1325 - 1329 *
苏钊源 等: "金融防伪磁性检测磁头的研究", 《科技风》 *
苏钊源 等: "金融防伪磁性检测磁头的研究", 《科技风》, 31 July 2015 (2015-07-31), pages 19 - 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8781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4196A (zh) 用于输出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Ravikiran et al. Finger detection for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CN108229324A (zh) 手势追踪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989608B (zh) 一种面向智能机器人的视觉捕捉方法及装置
CN109766879A (zh) 字符检测模型的生成、字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4243474B (zh) 电子设备真伪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6056183B (zh) 印刷机器可读图像的印刷介质及扫描该图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10400304A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77191A (zh) 问题地图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9271762B (zh) 基于滑块验证码的用户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8961183A (zh) 图像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24913A (zh) 一种物品数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961558A (zh) 一种拍照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290653A (zh) 基于宽频磁感应信道特征辨识pcb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0138471A (zh) 一种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Mushtaq et al. Image copy move forgery detection: a review
AU2021203869A1 (en) Methods, devices, electronic apparatuses and storage media of image processing
CN112508039B (zh) 一种图像检测方法及装置
Kulkarni et al. 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in optical inspection to detect hidden hardware trojans and secure cybersecurity in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s
CN110108781A (zh)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CN202093595U (zh) 具有多液晶屏图像实时对比功能的新型票证鉴别仪
CN112150508B (zh) 一种目标追踪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9492573A (zh) 一种指针读取方法及装置
CN103617672A (zh) 一种隐含磁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110566A (zh) 移动设备及其物品鉴别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7

Address after: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70 science Road 5,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SECURITY PRINTING INSTITUTE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Applicant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