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2152A - 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 Google Patents

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2152A
CN110102152A CN201910534185.7A CN201910534185A CN110102152A CN 110102152 A CN110102152 A CN 110102152A CN 201910534185 A CN201910534185 A CN 201910534185A CN 110102152 A CN110102152 A CN 110102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uri
spray equipment
venturi tube
tower body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41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2152B (zh
Inventor
傅金凤
傅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5341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2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2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2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2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2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25Regeneration of liquid ab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87Removing organic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B01D53/185Liquid distribu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70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D2257/00 - B01D2257/602
    • B01D2257/708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01D2258/0283Flue ga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包括塔体、烟气排放口和烟气进入口,塔体的下部设有冲击液室、循环水箱,塔体连接有一水封槽,还包括一卧式文丘里、文丘里管,卧式文丘里上连接有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文丘里管内置在塔体内,且其上端部自塔体外壳侧壁倾斜伸出后与卧式文丘里相连通,文丘里管由文丘里管反应部、文丘里管收缩部、文丘里管喉部和文丘里管扩散部组成,塔体上设有第三喷淋装置、第四喷淋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提供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通过流速的变化来加强烟气与雾化液滴的碰撞、接触传质吸附,可以吸收溶解度较低的VOCs,对水溶性挥发物VOCs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

Description

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中,生产过程中的废气需要用到废气吸收塔吸收处理后排出,从而回收或去除排放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达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目的。
现有都是采用空塔喷淋吸收塔对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吸收进行吸收,空塔喷淋吸收塔存在着以下不足点:1.空塔喷淋吸收塔是采用多层喷淋及足够大的液气比来达到理想的VOCs气体的吸收效果,喷淋覆盖率不够,那么就会影响到吸收塔的效率;2.空塔喷淋吸收塔只有单纯的逆流结构,烟气流向和速度单一没有变化,致使其吸收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该吸收塔可高效地去除水溶性有机废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包括塔体、烟气排放口和烟气进入口,所述烟气排放口连通设置在塔体的顶部上,所述塔体的上部设有除雾器,所述塔体的下部设有冲击液室、循环水箱,所述塔体位于冲击液室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一水封槽,且该循环水箱设于冲击液室的正下方,还包括一卧式文丘里和与卧式文丘里相连通的文丘里管,所述卧式文丘里设于塔体中上部的外侧上,且该卧式文丘里通过文丘里管与塔体相连接,所述烟气进入口设置在卧式文丘里远离塔体的一侧上,所述卧式文丘里的前半部分处连接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卧式文丘里的后半部分处连接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文丘里管内置在塔体内,且其上端部自塔体外壳侧壁倾斜伸出后与卧式文丘里相连通,所述文丘里管由文丘里管反应部、文丘里管收缩部、文丘里管喉部和文丘里管扩散部组成,所述文丘里管反应部连通设置在卧式文丘里的一侧上,且该文丘里管反应部与塔体相接处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坡度,所述文丘里管收缩部连通设置在文丘里管反应部的底部,所述塔体上设置有对文丘里管收缩部进行喷雾的第三喷淋装置,所述文丘里管喉部连通设置在文丘里管收缩部与文丘里管扩散部之间,所述塔体上设置有对文丘里管喉部外侧的空塔进行逆向(相对烟气走向)喷雾的第四喷淋装置,所述文丘里管扩散部的下端向下延伸至冲击液室。
进一步的,所述水封槽包括箱体、固定板和调节板,所述箱体下部的一端与塔体内的浆液锥斗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出液端口,所述固定板固定置于所述箱体内的中间位置,其下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两侧分别与其靠近的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将所述箱体内侧的下部分隔成第一容纳浆液空间和第二容纳浆液空间,所述第一容纳浆液空间与脱硫系统的浆液锥斗连通,所述第二容纳浆液空间与所述出液端口连通,所述调节板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浆液空间内,并处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转轮,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轴体,所述轴体的下端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其上端穿过箱体的顶部与所述转轮的中心螺纹连接,以使转轮带动所述轴体竖直方向移动,轴体带动所述调节板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对应所述调节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均分别与其靠近的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处于限位板与固定板之间,并沿固定板竖直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纳浆液空间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柱体,所述柱体横向布置,所述柱体的两端分别与其靠近的箱体内壁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的一端均通过循环水泵与循环水箱相连接,该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的另一端均伸入卧式文丘里内进行喷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喷淋装置和第四喷淋装置的一端均通过循环水泵与循环水箱相连接,该第三喷淋装置的另一端伸入文丘里管内进行喷雾,第四喷淋装置的另一端伸入塔体内进行喷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和第三喷淋装置以及第四喷淋装置上均设置有雾化喷头,其中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上的雾化喷头的方向为背向烟气进入口的方向,第三喷淋装置和第四喷淋装置上的雾化喷头朝下。
进一步的,所述文丘里管反应部与塔体的连接处与水平面之间呈7~10°的坡度。
进一步的,所述文丘里管反应部的截面呈锥形状,所述文丘里管收缩部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所述文丘里管扩散部呈上小下大的漏斗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卧式文丘里的长度为3.5~7米,所述文丘里管喉部的长度为500~800毫米。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通过采用由卧式文丘里和文丘里管等相结合构成的吸收塔,即利用烟气在文丘里结构中产生的流速变化而形成的冲击力,使烟气和雾化头产生的雾化液滴在激烈的撞击后,能更充分的碰撞、接触和传质吸附,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吸收用水的利用率,具有占地面积小、降低循环水泵的能耗。
2、本发明提供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通过加长文丘里管喉部的长度,进而使烟气中的VOCs颗粒得到充分的增湿,在文丘里管喉部高速流动的气流中,湿润的烟气颗粒冲破表面的气膜,与文丘里管喉部的雾化液滴进行充分挤压混溶,来达到较好的气液混合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吸收效率。
3、本发明提供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通过采用由箱体、固定板、调节板和转轮以及轴体等相结合构成的水封槽,即塔体内的浆液锥斗与第一容纳浆液空间连通,能有效避免循环浆液出口泄露;能有效改变第二容纳浆液空间内的浆液液面,从而改变浆液锥斗内的浆液液面;通过调动调节板的高低来调节冲击液室的液位,从而可以调整烟气和吸收液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以达到调整吸收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脱硫系统水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1的DD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脱硫系统水封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脱硫系统水封槽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脱硫系统水封槽的实施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2、第二容纳浆液空间,2、固定板,3、调节板,4、浆液锥斗,5、出液端口,6、转轮,7、轴体,8、限位板,9、柱体,10、塔体,11、冲击液室,12、烟气排放口,13、除雾器,14、循环水箱,15、水封槽,16、卧式文丘里,17、文丘里管,17.1、文丘里管反应部,17.2、文丘里管收缩部,17.3、文丘里管吼部,17.4、文丘里管扩散部,18、第一喷淋装置,19、第二喷淋装置,20、第三喷淋装置,21、第四喷淋装置,22、烟气进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8,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包括塔体10、烟气排放口12和烟气进入口22,烟气排放口12连通设置在塔体10的顶部上,塔体10的上部设有除雾器13,塔体10的下部设有冲击液室11、循环水箱14,塔体10位于冲击液室11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一水封槽15,且该循环水箱14设于冲击液室11的正下方,还包括一卧式文丘里16和与卧式文丘里16相连通的文丘里管17,卧式文丘里16设于塔体10中上部的外侧上,且该卧式文丘里16通过文丘里管17与塔体10相连接,烟气进入口22设置在卧式文丘里16远离塔体10的一侧上,卧式文丘里16的前半部分处连接有第一喷淋装置18,卧式文丘里16的后半部分处连接有第二喷淋装置19,所述文丘里管17内置在塔体10内,且其上端部自塔体10外壳侧壁倾斜伸出后与卧式文丘里16相连通,文丘里管17由文丘里管反应部17.1、文丘里管收缩部17.2、文丘里管喉部17.3和文丘里管扩散部17.4组成,文丘里管反应部17.1连通设置在卧式文丘里16的一侧上,且该文丘里管反应部17.1与塔体10相接处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坡度,文丘里管收缩部17.2连通设置在文丘里管反应部17.1的底部,塔体10上设置有对文丘里管收缩部17.2进行喷雾的第三喷淋装置20,文丘里管喉部17.3连通设置在文丘里管收缩部17.2与文丘里管扩散部17.4之间,塔体10上设置有对文丘里管喉部17.3外侧的空塔进行逆向(相对烟气走向)喷雾的第四喷淋装置21,文丘里管扩散部17.4的下端向下延伸至冲击液室11,水封槽15包括箱体1、固定板2和调节板3,箱体1下部的一端与塔体内的浆液锥斗4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出液端口5,固定板2固定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中间位置,其下端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两侧分别与其靠近的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板2将箱体1内侧的下部分隔成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1和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1与脱硫系统10的浆液锥斗4连通,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与出液端口5连通,调节板3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1内,并处于固定板2的一侧,箱体1的上端设置有转轮6,箱体1内设置有轴体7,轴体7的下端与所述调节板3固定连接,其上端穿过箱体1的顶部与转轮6的中心螺纹连接,以使转轮6带动轴体7竖直方向移动,轴体7带动调节板3竖直方向移动,箱体1内对应所述调节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8,两个限位板8均分别与其靠近的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调节板3处于限位板8与固定板2之间,并沿固定板2竖直移动,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柱体9,柱体9横向布置,柱体9的两端分别与其靠近的箱体1内壁转动连接,第一喷淋装置18和第二喷淋装置19的一端均通过循环水泵与循环水箱14相连接,该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的另一端均伸入卧式文丘里内进行喷雾,第三喷淋装置20和第四喷淋装置21的一端均通过循环水泵与循环水箱相连接,该第三喷淋装置的另一端伸入文丘里管内进行喷雾,第四喷淋装置的另一端伸入塔体内进行喷雾,第一喷淋装置18、第二喷淋装置19和第三喷淋装置20以及第四喷淋装置21上均设置有雾化喷头,其中第一喷淋装置18和第二喷淋装置19上的雾化喷头的方向为背向烟气进入口的方向,第三喷淋装置20和第四喷淋装置21上的雾化喷头朝下,文丘里管反应部17.1与塔体10的连接处与水平面之间呈7~10°的坡度,文丘里管反应部17.1的截面呈锥形状,文丘里管收缩部17.2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文丘里管扩散部17.4呈上小下大的漏斗状结构,卧式文丘里16的长度为3.5~7米,文丘里管喉部17.3的长度为500~800毫米。本发明提供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通过采用由卧式文丘里和文丘里管等相结合构成的吸收塔,即利用烟气在文丘里结构中产生的流速变化而形成的冲击力,使烟气和雾化头产生的雾化液滴在激烈的撞击后,能更充分的碰撞、接触和传质吸附,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吸收用水的利用率,具有占地面积小、降低循环水泵的能耗,进一步的,通过加长文丘里管喉部的长度,进而使烟气中的VOCs颗粒得到充分的增湿,在文丘里管喉部高速流动的气流中,湿润的烟气颗粒冲破表面的气膜,与文丘里管喉部的雾化液滴进行充分挤压混溶,来达到较好的气液混合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吸收效率,进一步的,通过采用由箱体、固定板、调节板和转轮以及轴体等相结合构成的水封槽,即塔体内的浆液锥斗与第一容纳浆液空间连通,能有效避免循环浆液出口泄露;能有效改变第二容纳浆液空间内的浆液液面,从而改变浆液锥斗内的浆液液面;通过调动调节板的高低来调节冲击液室的液位,从而可以调整烟气和吸收液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以达到调整吸收效率的目的,进一步的,箱体1内对应所述调节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8,两个限位板8均分别与其靠近的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调节板3处于限位板8与固定板2之间,并沿固定板2竖直移动,即两个限位板8与固定板2构成槽体,使得调节板3在槽体内移动,能使调节板3沿固定板2竖直移动,从而调节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1的容纳空间;槽体对调节板3的限位作用,能有效提升调节板3的便利性和精准性,进一步的,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柱体9,柱体9横向布置,柱体9的两端分别与其靠近的箱体1内壁转动连接,即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1内的浆液经固定板2或调节板3流动至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内,浆液流动至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内时,带动柱体9进行转动,柱体9转动过程中,柱体9转动过程中能对浆液进行碾压,能对浆液中的杂物进行碾压粉碎,防止浆液中的杂物对出液端口5造成堵塞,保障流出浆液的顺畅性,进一步的,文丘里管反应部17.1与塔体10的连接处与水平面之间呈7~10°的坡度且横截面呈锥形,即文丘里管反应部17.1的侧板与文丘里管收缩部17.2顶部的圆筒之间的连接方式由原来的两侧板平行插入文丘里管收缩部顶部的圆筒改成两侧板与文丘里管收缩部顶部的圆筒相切,才使得丘里管反应部17.1的横截面呈现锥形形式,使烟气从卧式文丘里到文丘里管反应部17.1再到文丘里管收缩部17.2顶部的圆筒的流速增加后减小,气液两相互冲击,提高了吸收效率,进一步的,卧式文丘里16的长度为3.5~7米,即由于卧式文丘里喷雾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VOCs的吸收效率影响较大,且塔体位于文丘里管收缩部外侧连接的一圈的喷雾系统对吸收效率影响较小而且会使除雾器出口带水,因此,加大卧式文丘里的雾化水流量作为提高吸收塔吸收效率的一个因素,通过加长卧式文丘里的长度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吸收效率,进一步的,文丘里管喉部17.3的长度为500~800毫米,由于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吸收VOCs是利用烟气高速运动与雾化后的液滴充分接触、混合、吸附的原理,因此,提高文丘里喉部流速也是提高吸收塔吸收效率的关键,加长文丘里管喉部的长度,使烟气中的VOCs颗粒得到充分的增湿,在文丘里管喉部高速流动的气流中,湿润的烟气颗粒冲破表面的气膜,与文丘里管喉部的雾化液滴充分挤压混溶,来达到较好的气液混合效果。
工作原理:设备的吸收剂为清水,将循环水箱14的水由循环水泵送至文丘里的各道喷淋装置。是喷淋装置的雾化头产生大量的雾化液滴,为水溶性VOCs与水接触、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卧式文丘里16上设置有第一喷淋装置18和第二喷淋装置19,该两个的喷淋装置的一端引进水源,另一端伸入卧式文丘里16内进行喷雾。当进入第一喷淋装置18时,烟气与雾化滴液开始接触吸附传质,使烟气中的VOCs分子增湿后进入第二喷淋装置19,烟气经过第二喷淋装置19后进入文丘里管反应部17.1流速变快,烟气和雾化液滴开始产生挤压,有机物得到初步的吸收。紧接着,烟气进入文丘里管17,塔体上设置有对文丘里管收缩部17.2进行喷雾的第三喷淋装置20,第三喷淋装置20的一端穿出塔体11引进水源,另一端伸入文丘里管17内对文丘里管收缩部17.2进行喷雾。完全紊流的烟气与第三喷淋装置20产生的雾化液滴开始进行碰撞、接触、传质吸附。塔体上设置有对文丘里管喉部17.3外侧的空塔进行逆向(相对烟气走向)喷雾的第四喷淋装置21,第四喷淋装置21的一端穿出塔体11引进水源,另一端伸入伸入塔体对文丘里管喉部17.3外侧的空塔进行逆向(相对烟气走向)喷雾。烟气进入文丘里管收缩部17.2时,由于截面积的逐渐缩小,静压也逐渐转化为动能,使文丘里管收缩部17.2内烟气流速增加,产生烟气和雾化液滴相互挤压的效果,布置在文丘里管收缩部上方的第三喷淋装置20,使气液两相互相冲击,进行强烈的雾化、接触、碰撞和传质吸附,在外压的作用下,使烟气中水溶性挥发物VOCs和水更容易混溶。紧接着烟气进入冲击液室后再经过塔体上部2层除雾器后,最终从塔体顶部的设置的烟气排放口达标排放。而烟气中水溶性VOCs与水结合去除后,随水流一起流入塔体底部的冲击液室再由水封槽排出。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减少了占地面积,加快烟气流速,降低循环泵的能耗,大大提高了对烟气中水溶性VOCs的吸收效率。
塔体内的浆液锥斗4与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1连通,能有效避免循环浆液出口泄露;浆液锥斗4内的浆液输送至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1内,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1内的浆液积攒到固定板2或调节板3的高度,经固定板2或调节板3流动至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内,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内的浆液经出液端口5流出;
转动转轮6,转轮6带动轴体7竖直方向移动,轴体7带动调节板3竖直方向移动,通过调节该调节板3的高度,能有效改变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内的浆液液面,从而改变浆液锥斗4内的浆液液面;实现根据不同工况,调整浆液锥斗4的液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包括塔体(10)、烟气排放口(12)和烟气进入口(22),所述烟气排放口(12)连通设置在塔体(10)的顶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0)的上部设有除雾器(13),所述塔体(10)的下部设有冲击液室(11)、循环水箱(14),所述塔体(10)位于冲击液室(11)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一水封槽(15),且该循环水箱(14)设于冲击液室(11)的正下方,还包括一卧式文丘里(16)和与卧式文丘里(16)相连通的文丘里管(17),所述卧式文丘里(16)设于塔体(10)中上部的外侧上,且该卧式文丘里(16)通过文丘里管(17)与塔体(10)相连接,所述烟气进入口(22)设置在卧式文丘里(16)远离塔体(10)的一侧上,所述卧式文丘里(16)的前半部分处连接有第一喷淋装置(18),所述卧式文丘里(16)的后半部分处连接有第二喷淋装置(19),所述文丘里管(17)内置在塔体(10)内,且其上端部自塔体(10)外壳侧壁倾斜伸出后与卧式文丘里(16)相连通,所述文丘里管(17)由文丘里管反应部(17.1)、文丘里管收缩部(17.2)、文丘里管喉部(17.3)和文丘里管扩散部(17.4)组成,所述文丘里管反应部(17.1)连通设置在卧式文丘里(16)的一侧上,且该文丘里管反应部(17.1)与塔体(10)相接处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坡度,所述文丘里管收缩部(17.2)连通设置在文丘里管反应部(17.1)的底部,所述塔体(10)上设置有对文丘里管收缩部(17.2)进行喷雾的第三喷淋装置(20),所述文丘里管喉部(17.3)连通设置在文丘里管收缩部(17.2)与文丘里管扩散部(17.4)之间,所述塔体(10)上设置有对文丘里管喉部(17.3)外侧的空塔进行逆向喷雾的第四喷淋装置(21),所述文丘里管扩散部(17.4)的下端向下延伸至冲击液室(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槽(15)包括箱体(1)、固定板(2)和调节板(3),所述箱体(1)下部的一端与塔体内的浆液锥斗(4)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出液端口(5),所述固定板(2)固定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中间位置,其下端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两侧分别与其靠近的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将所述箱体(1)内侧的下部分隔成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1)和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所述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1)与脱硫系统(10)的浆液锥斗(4)连通,所述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与所述出液端口(5)连通,所述调节板(3)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浆液空间(1.1)内,并处于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所述箱体(1)的上端设置有转轮(6),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轴体(7),所述轴体(7)的下端与所述调节板(3)固定连接,其上端穿过箱体(1)的顶部与所述转轮(6)的中心螺纹连接,以使转轮(6)带动所述轴体(7)竖直方向移动,轴体(7)带动所述调节板(3)竖直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对应所述调节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8),两个所述限位板(8)均分别与其靠近的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3)处于限位板(8)与固定板(2)之间,并沿固定板(2)竖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浆液空间(1.2)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柱体(9),所述柱体(9)横向布置,所述柱体(9)的两端分别与其靠近的箱体(1)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18)和第二喷淋装置(19)的一端均通过循环水泵与循环水箱(14)相连接,该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的另一端均伸入卧式文丘里内进行喷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喷淋装置(20)和第四喷淋装置(21)的一端均通过循环水泵与循环水箱相连接,该第三喷淋装置的另一端伸入文丘里管内进行喷雾,第四喷淋装置的另一端伸入塔体内进行喷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18)、第二喷淋装置(19)和第三喷淋装置(20)以及第四喷淋装置(21)上均设置有雾化喷头,其中第一喷淋装置(18)和第二喷淋装置(19)上的雾化喷头的方向为背向烟气进入口的方向,第三喷淋装置(20)和第四喷淋装置(21)上的雾化喷头朝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反应部(17.1)与塔体(10)的连接处与水平面之间呈7~10°的坡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反应部(17.1)的截面呈锥形状,所述文丘里管收缩部(17.2)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所述文丘里管扩散部(17.4)呈上小下大的漏斗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文丘里(16)的长度为3.5~7米,所述文丘里管喉部(17.3)的长度为500~800毫米。
CN201910534185.7A 2019-06-20 2019-06-20 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Active CN110102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4185.7A CN110102152B (zh) 2019-06-20 2019-06-20 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4185.7A CN110102152B (zh) 2019-06-20 2019-06-20 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2152A true CN110102152A (zh) 2019-08-09
CN110102152B CN110102152B (zh) 2024-04-26

Family

ID=67495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4185.7A Active CN110102152B (zh) 2019-06-20 2019-06-20 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215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7341A (zh) * 2020-07-03 2020-10-16 福建省气柜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石灰石悬浮煅烧设备
CN111804124A (zh) * 2020-08-25 2020-10-23 焦作市华康糖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锅炉脱硫治理装置
CN111841203A (zh) * 2019-09-20 2020-10-30 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烟气排气洗净塔
CN114748981A (zh) * 2022-03-24 2022-07-15 重庆众源盛特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动态膜发生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6921Y (zh) * 2008-08-20 2009-04-08 董新旺 新型可控消烟除尘湿法脱硫塔
CN201537455U (zh) * 2009-10-10 2010-08-04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脱硫再生塔新型液位调节器
CN201632188U (zh) * 2010-01-27 2010-11-17 天津理工大学 双液位喷射鼓泡管脱硫除尘装置
KR20140103742A (ko) * 2013-02-19 2014-08-27 (주)씨앤지테크 유수식 세정집진장치
CN205627598U (zh) * 2016-05-09 2016-10-12 福建爱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丘里脱硫塔
CN207085639U (zh) * 2017-06-13 2018-03-13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综合湿式除尘器
CN109173617A (zh) * 2018-10-24 2019-01-11 刘振 一种酸性废气水分离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6921Y (zh) * 2008-08-20 2009-04-08 董新旺 新型可控消烟除尘湿法脱硫塔
CN201537455U (zh) * 2009-10-10 2010-08-04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脱硫再生塔新型液位调节器
CN201632188U (zh) * 2010-01-27 2010-11-17 天津理工大学 双液位喷射鼓泡管脱硫除尘装置
KR20140103742A (ko) * 2013-02-19 2014-08-27 (주)씨앤지테크 유수식 세정집진장치
CN205627598U (zh) * 2016-05-09 2016-10-12 福建爱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丘里脱硫塔
CN207085639U (zh) * 2017-06-13 2018-03-13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综合湿式除尘器
CN109173617A (zh) * 2018-10-24 2019-01-11 刘振 一种酸性废气水分离箱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1203A (zh) * 2019-09-20 2020-10-30 萍乡市华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烟气排气洗净塔
CN111777341A (zh) * 2020-07-03 2020-10-16 福建省气柜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石灰石悬浮煅烧设备
CN111777341B (zh) * 2020-07-03 2021-11-19 中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灰石悬浮煅烧设备
CN111804124A (zh) * 2020-08-25 2020-10-23 焦作市华康糖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锅炉脱硫治理装置
CN114748981A (zh) * 2022-03-24 2022-07-15 重庆众源盛特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动态膜发生器
CN114748981B (zh) * 2022-03-24 2023-08-22 重庆众源盛特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动态膜发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2152B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2152A (zh) 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CN103203147B (zh) 喷雾贮水冲击式内循环除尘器及其除尘方法
CN205700120U (zh) 一种湿法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07970681U (zh) 一种尾气喷淋塔
CN201316595Y (zh) 脱硫塔增效装置
CN205164384U (zh) 一种电站烟气静电喷淋脱硫除尘装置
CN108561212A (zh) 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CN102772990A (zh) 一种气相氧化结合湿法吸收的脱硝工艺及装置
CN207786313U (zh) 烟气多级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CN102343215A (zh) 一种双室多重吸收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CN109731458A (zh) 一种玻璃钢脱硫塔
CN207324479U (zh) 一种顺逆流脱硫除尘装置
CN205700139U (zh) 一种锅炉废气净化除雾装置
CN205570077U (zh)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
CN202823136U (zh) 一种气相氧化结合湿法吸收的脱硝装置
CN107899373A (zh) 低液气比高效喷淋吸收塔
CN210905568U (zh) 水溶性有机废气吸收塔
CN205760584U (zh) 离心反应塔
WO2022014554A1 (ja) 炭酸塩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5013316B (zh)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及烟气脱硫方法
CN208678739U (zh) 一种综合烟气分级过滤净化处理装置
CN203816464U (zh) 一种高塔复合肥尿素熔融工序气体回收装置
CN203458954U (zh) 旋流净化器
CN105833710A (zh) 离心反应塔
CN206777889U (zh) 一种用于蒸发罐的全方位喷淋清堵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