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8713A - 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98713A CN110098713A CN201910079693.0A CN201910079693A CN110098713A CN 110098713 A CN110098713 A CN 110098713A CN 201910079693 A CN201910079693 A CN 201910079693A CN 110098713 A CN110098713 A CN 1100987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elastomeric element
- movable body
- yok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85 targe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alternate energisation of two coil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energy
- B06B1/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systems involving reciprocating masses
- B06B1/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systems involving reciprocating masses the masses being elastically coupl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with solid or semi-solid material, e.g. pasty masses, as damping medium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18—Machines moving with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致动器,即使在将第一磁驱动回路及第二磁驱动回路在第一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支承体和可动体上的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部分适当配置弹性部件。致动器具备能相对于支承体移动的可动体、沿X方向驱动可动体的第一磁驱动回路、沿Y方向驱动可动体的第二磁驱动回路,第一磁驱动回路和第二磁驱动回路在Z方向上重叠配置。在支承体上,第一线圈保持架(65)和第二线圈保持架(75)在Z方向上重叠配置,通过由第一板状部件(28)及第二板状部件(29)构成的约束部件(27)从Z方向的两侧进行约束。在第一板状部件和可动体的第一轭(64)之间配置有第一弹性部件(41),在第二板状部件和可动体的第二轭(74)之间配置有第二弹性部件(4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生各种振动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磁驱动回路产生振动的设备,提案有一种致动器,其具有具备磁铁的支承体和具备与磁铁对置的线圈的可动体,在可动体和支承体之间配置有弹性部件(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在将板厚方向朝向第一方向的保持架上,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设有两个第一线圈,另一方面,在相对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分离的位置设有两个第二线圈。另外,在支承体上,相对于第一线圈在第一方向的两侧配置有第一磁铁,相对于第二线圈在第一方向的两侧配置有第二磁铁。因此,第一线圈及第一磁铁构成使可动体在第二方向上振动的第一磁驱动回路,第二线圈及第二磁铁构成使可动体在第三方向上振动的第二磁驱动回路。因此,通过致动器产生第二方向的振动或第三方向的振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77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在可动体上,相对于将板厚方向朝向第一方向的保持架平面地设有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因此,可动体的平面面积较大。因此,存在致动器的平面面积会增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将第一磁驱动回路及第二磁驱动回路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结构中,虽然能够减小致动器的平面面积,但是在将第一磁驱动回路及第二磁驱动回路在第一方向上重叠时,有可能产生大的公差。在这种情况下,在支承体和可动体上的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部分配置弹性部件以吸收驱动后的振动的情况下,因公差的影响有可能无法适当地配置弹性部件。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致动器,即使在将第一磁驱动回路及第二磁驱动回路在第一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支承体和可动体上的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部分适当配置弹性部件。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体,所述支承体是多个部件在第一方向上重叠配置而成;可动体,所述可动体能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移动;第一磁驱动回路,所述第一磁驱动回路具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线圈及第一磁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以及第二磁驱动回路,所述第二磁驱动回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磁驱动回路重叠的位置具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二线圈及第二磁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所述支承体具备约束部件,所述约束部件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约束处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配置的状态的所述多个部件,在所述约束部件上的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在与所述第二线圈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可动体对置的部分和所述可动体之间,以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约束部件双方相接的方式配置有具备弹性或粘弹性的第一弹性部件,在所述支承体上的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在与所述第一线圈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可动体对置的部分和所述可动体之间,以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约束部件双方相接的方式配置有具备弹性或粘弹性的第二弹性部件。
在本发明中,多个部件在第一方向上重叠配置而成的支承体被约束部件从第一方向的两侧约束,因此,支承体的第一方向的尺寸稳定。另外,由于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约束部件和可动体之间,因此,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一方向的尺寸稳定。因此,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被配置为适当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分别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配置。根据该方式,能够以与可动体及约束部件双方相接的方式可靠地配置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约束部件具有:第一板状部件,其具备在与所述可动体之间配置有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端板部及从所述第一端板部朝向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所在的一侧折弯的多个第一侧板部;以及第二板状部件,其具备在与所述可动体之间配置有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板部及从所述第二端板部向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一侧折弯的多个第二侧板部,所述第一端板部和所述多个第二侧板部结合,所述第二端板部和所述多个第一侧板部结合。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均为金属板。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设于所述支承体一侧,所述第一磁铁及所述第二磁铁设于所述可动体一侧。根据该方式,与在可动体侧设有线圈的情况不同,无需将配线连接到可动体上。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可动体具备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一侧与所述第一线圈对置的第一轭和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一侧与所述第二线圈对置的第二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轭和所述约束部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轭和所述约束部件之间。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作为所述多个部件,所述支承体具有保持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线圈保持架及保持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线圈保持架。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分别是凝胶状部件。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多个部件在第一方向上重叠配置而成的支承体被约束部件从第一方向的两侧约束,因此,支承体的第一方向的尺寸稳定。另外,由于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配置在约束部件和可动体之间,因此,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一方向的尺寸稳定。因此,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被配置为适当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切断图1所示的致动器时的说明图。
图3是沿第一方向及第三方向切断图1所示的致动器时的说明图。
图4是拆下了图1所示的约束部件的第一板状部件及第二板状部件的状态的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将用于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驱动回路分解的样子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将用于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驱动回路分解的样子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2及图3所示的第一磁驱动回路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2及图3所示的第二磁驱动回路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用于应用了本发明的致动器的制造的夹具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通过图9所示的夹具将约束部件的第一板状部件定位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通过图9所示的夹具相对于第一板状部件将第一轭定位的样子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致动器、2…支承体、3…可动体、4…弹性部件、6…第一磁驱动回路、7…第二磁驱动回路、27…约束部件、28…第一板状部件、29…第二板状部件、41…第一弹性部件、42…第二弹性部件、61…第一线圈、64…第一轭、65…第一线圈保持架、71…第二线圈、74…第二轭、75…第二线圈保持架、84…第三轭、611、612…第一有效边部分、621、622…第一磁铁、711、712…第二有效边部分、721、722…第二磁铁、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互交叉的三个方向分别作为第二方向X、第三方向Y及第一方向Z进行说明。第一方向Z是与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正交的方向。另外,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标注X1,在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标注X2,在第三方向Y的一侧标注Y1,在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标注Y2,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标注Z1,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标注Z2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致动器1的立体图。图2是沿第一方向Z及第二方向X切断图1所示的致动器1时的说明图。图3是沿第一方向Z及第三方向Y切断图1所示的致动器1时的说明图。图4是拆下了图1所示的约束部件27的第一板状部件28及第二板状部件29的状态的致动器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方式的致动器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从外部经由柔性配线基板9来供电。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致动器1具有支承体2、可动体3、配置于支承体2和可动体3之间的弹性部件4(第一弹性部件41及第二弹性部件42),可动体3经由弹性部件4沿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可移动地支承于支承体2。致动器1具有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振动的驱动回路。在本方式中,驱动回路由沿第二方向X驱动可动体3使其相对于支承体2振动的第一磁驱动回路6和沿第三方向Y驱动可动体3使其相对于支承体2振动的第二磁驱动回路7构成。因此,因为能够使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振动,所以能够使触碰到致动器1的使用者感受到第二方向X的振动、第三方向Y的振动、组合了第二方向X的振动和第三方向Y的振动的振动。
支承体2具有沿第一方向Z重叠配置的多个部件和从第一方向Z的两侧约束多个部件的约束部件27。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在约束部件27和可动体3对置的部分配置有具备弹性或粘弹性的第一弹性部件41(弹性部件4),第一弹性部件41与约束部件27及可动体3相接。另外,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在约束部件27和可动体3对置的部分配置有具备弹性及粘弹性的第二弹性部件42(弹性部件4),第二弹性部件42与约束部件27及可动体3相接。弹性部件4(第一弹性部件41及第二弹性部件42)都处于在第一方向Z上被压缩的状态。
在本方式中,弹性部件4是具备粘弹性的粘弹性体,在本方式中,作为弹性部件4(粘弹性体),使用板状的凝胶状部件。第一弹性部件41有时通过粘接等方法将第一方向Z上的两个面分别连接于可动体3及约束部件27。另外,第二弹性部件42有时通过粘接等方法将第一方向Z上的两个面分别连接于可动体3及约束部件27。
凝胶状减振部件根据其伸缩方向而具备线性或非线性的伸缩特性。例如,板状的凝胶状减振部件在沿其厚度方向(轴向)被按压而压缩变形时,具备非线性的分量比线性的分量大的伸缩特性,另一方面,在沿厚度方向(轴向)被牵引而伸展的情况下,具备线性的分量比非线性的分量大的伸缩特性。另外,在与厚度方向(轴向)交叉的方向(剪切方向)上变形的情况下,也具有线性的分量比非线性的分量大的变形特性。在本方式中,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振动时,弹性部件4(粘弹性体)沿剪切方向变形。因此,弹性部件4在线性高的范围变形,因此,能够获得线性良好的振动特性。
多个磁驱动回路(第一磁驱动回路6及第二磁驱动回路7)均具有线圈和在第一方向Z上与各线圈对置的磁铁。线圈设于支承体2及可动体3中的一部件上,磁铁设于另一部件上。在本方式中,如以下所说明,线圈(第一线圈61及第二线圈71)及线圈保持架(第一线圈保持架65及第二线圈保持架75)设于支承体2上。另外,磁铁(第一磁铁621、622及第二磁铁721、722)及轭(第一轭64、第二轭74及第三轭84)设于可动体3上。
在此,第一磁驱动回路6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第二磁驱动回路7重叠配置。因此,从第一方向Z观察致动器1时的尺寸(平面面积)较小。因此,本方式的致动器1适于搭载在手持控制器等设备上。
(第一磁驱动回路6及第二磁驱动回路7的概略结构)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磁驱动回路6和第二磁驱动回路7的基本结构相同,是将两个磁驱动回路在第一方向Z上对称,且以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90°而构成。更具体而言,第一磁驱动回路6具有第一线圈61、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第一线圈61对置的第一磁铁621、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一线圈61对置的第一磁铁622。与之相对,第二磁驱动回路7具有第二线圈71、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第二线圈71对置的第二磁铁721、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二线圈71对置的第二磁铁722,第二磁驱动回路7(第二线圈71及第二磁铁721、722)设于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一磁驱动回路6重叠的位置。
为了将这样构成的第一磁驱动回路6及第二磁驱动回路7沿第一方向Z重叠配置,支承体2具有保持第一线圈61的第一线圈保持架65和保持第二线圈71的第二线圈保持架75,第一线圈保持架65及第二线圈保持架75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向另一侧Z2依次重叠配置。另外,第一线圈保持架65及第二线圈保持架75被连结。
可动体3具备相对于第一线圈61配置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配置于第一线圈61和第二线圈71之间、相对于第二线圈71配置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多个轭(第一轭64、第二轭74及第三轭84),第一磁铁621、622及第二磁铁721、722分别保持于多个轭的任一个上。在本方式中,在多个轭上包含相对于第一线圈61配置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第一轭64、相对于第二线圈71配置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第二轭74、配置于第一线圈61和第二线圈71之间的第三轭84。第一磁铁621、622被保持在第一轭64及第三轭84的与第一线圈61对置的面上。第二磁铁721、722被保持在第二轭74及第三轭84的与第二线圈71对置的面上。
(磁驱动回路6的详细结构)
图5是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观察将用于图1所示的致动器1的驱动回路分解的样子时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观察将用于图1所示的致动器1的驱动回路分解的样子时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2及图3所示的第一磁驱动回路6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图3、图5、图6及图7所示,第一线圈保持架65具备在内侧保持第一线圈61的第一框部66、相对于第一框部66配置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第一加强框67、连接第一框部66的端部和第一加强框67的端部的多个第一柱状部69。在本方式中,从第一方向Z观察第一框部66及第一加强框67时的外形为四边形,在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一柱状部69。第一柱状部69从第一框部66朝向第二线圈保持架75突出。第一线圈保持架65为树脂制或金属制。在本方式中,第一线圈保持架65为树脂制。
用于第一磁驱动回路6的第一线圈61是具有沿第三方向Y延伸的第一有效边部分611、612(长边部分)的椭圆形状的空芯线圈。对应该形状,在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第一框部66形成有将长径方向朝向第三方向Y的椭圆形状的第一开口部660,第一线圈61通过粘接等固定在第一开口部660的内侧。
在第一线圈保持架65上,相对于第一框部66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在与第一开口部660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重叠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座部661、662,该第一座部661、662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支承在第一线圈61的两端部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第一无效边部分613、614(短边部分)。第一座部661、662从第一框部66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突出,在第一开口部660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构成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底部。在第一框部66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上,在第三方向Y的一侧Y1与第一开口部660相邻的位置形成有凹部665,该凹部665是用于穿通构成第一线圈61的线圈线的卷绕始端的引出部分及卷绕末端的引出部分的导向部分。第一框部66的厚度(第一方向Z上的尺寸)比第一线圈61的厚度(第一方向Z上的尺寸)大。因此,在第一线圈61被收容在第一开口部660的内侧的状态下,第一线圈61不会从第一框部66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在第一线圈保持架65上,在第一框部66的外表面形成有向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突出的凸部666。
第一磁铁621、622分别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长边沿第二方向X延伸,短边沿第三方向Y延伸。第一磁铁621、622分别在第二方向X上被极化磁化,N极及S极分别与第一线圈61的第一有效边部分611、612对置。因此,当对第一线圈61通电时,第一磁驱动回路6产生沿第二方向X驱动可动体3的驱动力。
在第一磁驱动回路6中,第三轭84为平板状,具有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面保持第一磁铁622的板部840。第一轭64具有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保持第一磁铁621的平板状的磁铁保持部640和由从磁铁保持部640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部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折弯的板状部分构成的一对第一连结部641、642,第一连结部641、642分别与第三轭84连结。在第一连结部641、642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形成有凹部641a、642a,在第三轭84的板部840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及另一侧X2的端部形成有嵌入凹部641a、642a的凸部841、842。在本方式中,第一轭64的第一连结部641、642和第三轭84通过焊接或铆接等被连结。
第一轭64具有从磁铁保持部640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向第三方向Y的一侧Y1及另一侧Y2突出的板部643、644,在板部643、644上形成有贯通孔643a、644a。
在这样构成的第一磁驱动回路6中,第一轭64中、与第二线圈71对置的磁铁保持部640及第一磁铁621在第一方向Z上被配置于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第一框部66和第一加强框67之间,第一连结部641、642从第一框部66和第一加强框67之间朝向第三轭84突出。根据该方式,由于利用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第一框部66和第一加强框67之间的空闲的空间配置第一轭64,所以能够实现致动器1的小型化。
(第二磁驱动回路7的结构)
图8是图2及图3所示的第二磁驱动回路7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图3、图5、图6及图8所示,第二线圈保持架75具备在内侧保持第二线圈71的第二框部76、相对于第二框部76配置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第二加强框77、连接第二框部76的端部和第二加强框77的端部的多个第二柱状部79。在本方式中,从第一方向Z观察第二框部76及第二加强框77时的外形为四边形,在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二柱状部79。第二柱状部79从第二框部76朝向第一线圈保持架65突出,第二柱状部79的前端面和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第一柱状部69的前端面彼此抵接。因此,能够在第一线圈保持架65和第二线圈保持架75之间(第一线圈61和第二线圈71之间)确保适当的间隔。第二线圈保持架75为树脂制或金属制。在本方式中,第二线圈保持架75为树脂制。
用于第二磁驱动回路7的第二线圈71是具有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第二有效边部分711、712(长边部分)的椭圆形状的空芯线圈。对应该形状,在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第二框部76形成有使长径方向朝向第二方向X的椭圆形状的第二开口部760,通过粘接等将第二线圈71固定在第二开口部760的内侧。
在第二线圈保持架75上,相对于第二框部76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在与第二开口部760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部重叠的位置,形成有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支承在第二线圈71的两端部沿第三方向Y延伸的第二无效边部分713、714(短边部分)的第二座部761、762。第二座部761、762从第二框部76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在第二开口部760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部构成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底部。在第二框部76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面上,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与第二开口部760相邻的位置形成有凹部765,该凹部765是用于穿通构成第二线圈71的线圈线的卷绕始端的引出部分及卷绕末端的引出部分的导向部分。第二框部76的厚度(第一方向Z上的尺寸)比第二线圈71的厚度(第一方向Z上的尺寸)大。因此,在第二开口部760的内侧收容有第二线圈71的状态下,第二线圈71未从第二框部76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突出。在第二线圈保持架75上,在第二框部76的外表面形成有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突出的凸部766。
第二磁铁721、722分别具有长方形的平面形状,长边沿第三方向Y延伸,短边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二磁铁721、722分别在第三方向Y上被极化磁化,N极及S极分别与第二线圈71的第二有效边部分711、712对置。因此,当对第二线圈71通电时,第二磁驱动回路7产生沿第三方向Y驱动可动体3的驱动力。
在第二磁驱动回路7中,与第一磁驱动回路6共用第三轭84,第三轭84的板部840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保持第二磁铁722。因此,即,轭被配置成在第一线圈61的第一方向Z的两侧及第二线圈71的第一方向Z的两侧重叠,但一个轭(第三轭84)配置在第一线圈61和第二线圈71之间。因此,能够抑制致动器1的厚度尺寸(第一方向Z上的尺寸)的增大。
在此,第三轭84的第一方向Z上的厚度比其它轭(第一轭64及第二轭74)厚。因此,即使将第三轭84在第一磁驱动回路6及第二磁驱动回路7中用作共同的轭,也不易产生磁饱和等。
第二轭74具有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面保持第二磁铁721的平板状的磁铁保持部740和由从磁铁保持部740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折弯的板状部分构成的一对第二连结部741、742,第二连结部741、742分别与第三轭84连结。在第二连结部741、742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形成有凹部741a、742a,在第三轭84的板部840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及另一侧Y2的端部形成有嵌入凹部741a、742a的凸部843、844。在本方式中,第二轭74的第二连结部741、742和第三轭84通过焊接或铆接等连结。
第二轭74具有从磁铁保持部740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部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及另一侧X2突出的板部743、744,在板部743、744形成有贯通孔743a、744a。
在这样构成的第二磁驱动回路7中,第二轭74中、与第二线圈72对置的磁铁保持部740及第二磁铁721在第一方向Z上被配置于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第二框部76和第二加强框77之间,第二连结部741、742从第二框部76和第二加强框77之间朝向第三轭84突出。根据该方式,因为利用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第二框部76和第二加强框77之间的空闲的空间配置第二轭74,所以能够实现致动器1的小型化。
这样,第一轭64及第二轭74经由第三轭84连结,因此,能够将多个轭(第一轭64、第二轭74及第三轭84)作为一体的轭用于可动体3。另外,第一轭64和第三轭84穿过相对于第一线圈61的第二方向X的两侧的每一侧并经由第一连结部641、642连结,第一连结部641、642位于第一线圈61上无效边部分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的两侧。另外,第二轭74和第三轭84穿过相对于第二线圈71的第三方向Y的两侧的每一侧经由第二连结部741、742连结,第二连结部741、742位于第二线圈71上无效边部分延伸的方向(第三方向)的两侧。因此,因为能够利用空闲的空间配置第一连结部641、642及第二连结部741、742,所以能够实现致动器的小型化。
(第一线圈保持架65和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连结构造)
如图5及图6所示,在第一线圈保持架65及第二线圈保持架75上形成有在第一方向Z的相互对置的部分开口的有底的多个孔690、790,第一线圈保持架65和第二线圈保持架75通过嵌入多个孔690、790的每一个内的销被定位。在本方式中,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多个第一柱状部69和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多个第二柱状部79各自的前端面彼此抵接。因此,在多个第一柱状部69和多个第二柱状部79中、相互抵接的两组以上的第一柱状部69及第二柱状部79分别形成有孔690、790。在本方式中,在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四个第一柱状部69及四个第二柱状部79中,在除了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且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第一柱状部69及第二柱状部79之外的三组第一柱状部69及第二柱状部79分别形成有孔690、790,销20嵌入孔690、790内。在本方式中,销20由金属制的圆棒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第一线圈保持架65和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接缝相对于来自与第一方向Z正交的方向的冲击的强度。另外,在本方式中,孔690、790形成于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第一柱状部69及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第二柱状部79,因此,能够较深地形成孔690、790。因此,能够提高第一线圈保持架65和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接缝的强度。
在此,销20可以是仅嵌入孔690、790的状态、或粘接于孔690、790的内部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另外,第一柱状部69及第二柱状部79可以是仅前端部彼此抵接的状态、或前端部彼此粘接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无论在哪种情况下,第一线圈保持架65和第二线圈保持架75均以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的状态通过约束部件27从第一方向Z的两侧进行约束。
(约束部件27及弹性部件4的详细结构)
如图4所示,约束部件27由具备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第一线圈保持架65重叠的第一端板部281的第一板状部件28和具备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二线圈保持架75重叠的第二端板部291的第二板状部件29构成。在第一端板部281形成有在第三方向Y上分离的两个贯通孔286、287、和在第二方向X上分离的两个贯通孔288、289,贯通孔286、287与形成于第一轭64的贯通孔643a、644a重叠。在第二端板部291形成有在第二方向X上分离的两个贯通孔296、297、和在第三方向Y上分离的两个贯通孔298、299,贯通孔296、297与形成于第二轭74的贯通孔743a、744a重叠。在本方式中,第一板状部件28及第二板状部件29均由金属板构成。
第一板状部件28具备从第一端板部281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第二弹性部件42所在的一侧)折弯并通过焊接等与第二板状部件29的第二端板部291结合的两个第一侧板部282。第二板状部件29具备从第二端板部291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第一弹性部件41所在的一侧)折弯并通过焊接等与第一板状部件28的第一端板部281结合的两个第二侧板部292。
在该状态下,第一线圈保持架65和第二线圈保持架75以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的状态,通过约束部件27约束为被从第一方向Z的两侧按压的状态。在此,第一端板部281与可动体3的第一轭64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因此,第一弹性部件41以在第一方向Z上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一端板部281和第一轭64之间。另外,第二端板部291与可动体3的第二轭74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因此,第二弹性部件42以在第一方向Z上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二端板部291和第二轭74之间。
根据该方式,支承体2上的在第一方向Z重叠配置的多个部件(第一线圈保持架65及第二线圈保持架75)被约束部件27从第一方向Z的两侧约束,因此,支承体2的第一方向Z的尺寸稳定。另外,由于第一弹性部件41及第二弹性部件42配置在约束部件27和可动体3之间,所以第一弹性部件41及第二弹性部件42的第一方向Z的尺寸稳定。因此,第一弹性部件41及第二弹性部件42被配置为适当的状态。另外,第一弹性部件41及第二弹性部件42分别以在第一方向Z上压缩的状态配置,因此,能够将第一弹性部件41及第二弹性部件42可靠地配置为与可动体3及约束部件27双方相接的状态。
此外,关于第一弹性部件41,可以采用第一方向Z上的两个面分别在通过粘接剂固定于第一端板部281及第一轭64的状态下与第一端板部281及第一轭64相接的方式及与第一端板部281及第一轭64相接而不粘接到第一端板部281及第一轭64上的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另外,关于第二弹性部件42,与第一弹性部件41同样,可以采用第一方向Z上的两个面分别与第二端板部291及第二轭74粘接并相接的方式及与第二端板部291及第二轭74相接而不粘接到第二端板部291及第二轭74上的方式中的任一方式。
(柔性配线基板9的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可动体3上固定有柔性配线基板9。在本方式中,柔性配线基板9具有设于比图7及图8所示的第一线圈61及第二线圈71靠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位置的第一部分91、从第一部分91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弯曲的弯曲部90、从弯曲部90延伸并位于比第一线圈61及第二线圈71靠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位置的第二部分92。在第一部分91及第二部分92中的一方,设有连接构成第一线圈61的线圈线的第一端子96,在第一部分91及第二部分92中的另一方设有连接构成第二线圈71的线圈线的第二端子97,在第二部分92设有外部连接用的多个第三端子98。
在本方式中,在图7所示的第一线圈61中,线圈线的端部经由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凹部665朝向第一有效边部分611、612延伸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引出。另外,在图8所示的第二线圈71中,线圈线的端部经由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凹部765朝向第二有效边部分711、712延伸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引出。因此,在本方式中,第一端子96设置在第一部分91,第二端子97设置在第二部分92。
在此,第一部分91具有在第一方向Z中、在第三方向Y的一侧Y1与第一线圈61相邻的位置沿第二方向X以带状延伸的形状,在第一部分91,沿着第二方向X设有多个第一端子96。在第一部分91形成有供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凸部666嵌入的孔916。
第二部分92具有从弯曲部90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的第三部分93、从第三部分93延伸并在第一方向Z中、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与第二线圈71相邻的位置沿第三方向Y以带状延伸的第四部分94,在第四部分94,沿着第三方向Y设有多个第二端子97。
在柔性配线基板9中,第一部分91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于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外侧的面上,第四部分94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于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外侧的面上。另外,第三部分93以横跨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第一柱状部69的外表面及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第二柱状部79的外表面的方式通过粘接等方法被固定。因此,无需在致动器1上另行设置固定柔性配线基板9的部件。
在第三部分93,第三端子98沿第一方向Z排列,第三端子98从约束部件27露出。因此,能够相对于第三端子98连接柔性配线基板或引线等供电用的配线部件。
在第四部分94形成有供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凸部766嵌入的孔946。在此,孔916、946中的一方为圆形状,另一方为椭圆形状。因此,柔性配线基板9在柔性配线基板9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X或第三方向Y)上可以调节椭圆的长度量。在本方式中,孔916为椭圆形状,孔946为圆形状。
(磁驱动回路的磁中心和可动体3的重心的位置关系)
在这样构成的致动器1中,第一线圈61、第二线圈71、第一线圈保持架65及第二线圈保持架75构成为,以穿过可动体3的第二方向X的中心沿第三方向Y延伸的假想线为中心的线对称、且以穿过第三方向Y的中心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假想线为中心的线对称。另外,第一磁铁621、622、第二磁铁721、722、第一轭64及第二轭74构成为,以穿过可动体3的第二方向X的中心沿第三方向Y延伸的假想线为中心的线对称、且以穿过第三方向Y的中心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假想线为中心的线对称。
因此,第一磁驱动回路6的磁中心位置(驱动中心)处于在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上与可动体3的重心一致的位置、或大致一致的位置。另外,第二磁驱动回路7的磁中心位置(驱动中心)处于在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上与可动体3的重心一致的位置、或大致一致的位置。
(基本动作)
在本方式的致动器1中,当对第一线圈61施加交流,另一方面停止对第二线圈71的通电时,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振动,因此,致动器1的重心沿第二方向X变动。因此,利用者能够感受到第二方向X的振动。此时,如果调整对第一线圈61施加的交流波形,使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移动的加速度和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X2移动的加速度不同,则利用者能够感受到在第二方向X上具有方向性的振动。另外,对第二线圈71施加交流,另一方面,停止对第一线圈61的通电。其结果是,可动体3沿第三方向Y振动,因此,致动器1的重心沿第三方向Y变动。因此,利用者能够感受到第三方向Y的振动。此时,如果调整对第二线圈71施加的交流波形,使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移动的加速度和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的另一侧Y2移动的加速度不同,则利用者能够感受到在第三方向Y上具有方向性的振动。
另外,如果将第一线圈61和对第二线圈71的通电组合,则利用者能够获得组合了第二方向X上的振动和第三方向Y上的振动的感受。
(止动机构)
在本方式的致动器1中,设有图2及图3所示的止动机构,使得在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过度移动时,强度较弱的部位不会抵接。更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第一座部681位于在第三方向Y的一侧Y1隔着规定的间隔与第一磁铁621对置的位置,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第一座部682位于在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隔着规定的间隔与第一磁铁621对置的位置。因此,通过第二磁驱动回路7沿第三方向Y驱动可动体3时的可动体3向第三方向Y的可动范围被由第一磁驱动回路6的第一磁铁621和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第一座部681、682(第一止动部683、684)构成的第一止动机构限制。
另外,如图2所示,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第二座部781位于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X1隔着规定的间隔与第二磁驱动回路7的第二磁铁721对置的位置,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第二座部782位于在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隔着规定的间隔与第二磁铁721对置的位置。因此,通过第一磁驱动回路6沿第二方向X驱动可动体3时的可动范围被由第二磁驱动回路7的第二磁铁721和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第二座部781、782(第二止动部783、784)构成的第二止动机构限制。
这样,利用支承第一线圈61的第一线圈保持架65的第一座部681、682构成第一止动机构,利用支承第二线圈71的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第二座部781、782构成第二止动机构。因此,无需在第一线圈保持架65及第二线圈保持架75上设置与第一座部681、682及第二座部781、782不同的凸部(止动部)。因此,能够简化第一线圈保持架65及第二线圈保持架75的结构。
(致动器1的制造方法)
图9是用于应用了本发明的致动器1的制造的夹具100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通过图9所示的夹具100将约束部件27的第一板状部件28定位的样子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通过图9所示的夹具100相对于第一板状部件28将第一轭64定位的样子的说明图。
在制造致动器1时,如图9所示,准备具有从板状的支承部件150沿第一方向Z突出的多个第一定位销110及从支承部件150比多个第一定位销110沿第一方向Z突出的多个第二定位销120的夹具100。在本方式中,在夹具100上设有在第二方向X上分离的两个第一定位销110,且设有在第三方向Y上分离的两个第二定位销120。
在此,第二定位销120具备从支承部件150沿第一方向Z突出的大径部121和以比大径部121小的外径从大径部121的前端部突出的小径部122。
另一方面,在支承体2上的位于最靠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约束部件27的第一板状部件28上,在第一端板部281设有共四个贯通孔286、287、288、289(第一贯通孔)。四个贯通孔286、287、288、289中、在第二方向X上分离的两个贯通孔288、289的内径比第一定位销110的外径稍大,在第三方向Y上分离的两个贯通孔286、287的内径比第二定位销120的大径部121的外径稍大。
另外,在可动体3上的位于最靠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第一轭64上,设有在第三方向Y上分离的两个贯通孔643a、644a(第二贯通孔)。贯通孔643a、644a的内径比第二定位销120的小径部122稍大,比大径部121的外径小。另外,第一磁铁621固定在第一轭64上。
在使用夹具100装配致动器1时,首先,如图10所示,在第一工序中,将第一定位销110穿进第一板状部件28的贯通孔288、289,将第二定位销120穿进贯通孔286、287。其结果是,第一板状部件28与夹具100抵接并定位。
接着,如图11所示,将第一弹性部件41叠放在第一板状部件28的第一端板部281后,将第二定位销120穿进第一轭64的贯通孔643a、644a。其结果,第一定位销110与第一轭64抵接。另外,第二定位销120的大径部121和小径部122之间的台阶部123与第一轭64抵接,小径部122从第一轭64突出。
然后,以第一板状部件28及第一轭64为基准,完成支承体2及可动体3。根据该方法,第一板状部件28和第一轭64在第二方向X、第三方向Y及第一方向Z上被适当定位,因此,在以第一板状部件28及第一轭64为基准完成了支承体2及可动体3的状态下,构成致动器1的各部件在第二方向X、第三方向Y及第一方向Z上被适当定位。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部件4使用凝胶状减振部件,但也可以使用橡胶或弹簧等作为弹性部件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朝向另一侧Z2依次配置第一轭64、第一磁铁621、第一线圈61、第一磁铁622、第三轭84、第二磁铁721、第二线圈71、第二磁铁722及第二轭74。但是,在第一磁驱动回路6及第二磁驱动回路7分别各使用一个磁铁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依次配置有第一轭64、第一线圈61、第一磁铁622、第三轭84、第二磁铁721、第二线圈71及第二轭74的致动器1。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依次配置有第一轭64、第一磁铁621、第一线圈61、第三轭84、第二线圈71、第二磁铁722及第二轭74的致动器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及线圈保持架设置在支承体2上,磁铁及轭设置在可动体3上,但在线圈及线圈保持架设置在可动体3上,磁铁及轭设置在支承体2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Claims (15)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承体,所述支承体是多个部件在第一方向上重叠配置而成;
可动体,所述可动体能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移动;
第一磁驱动回路,所述第一磁驱动回路具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线圈及第一磁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以及
第二磁驱动回路,所述第二磁驱动回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磁驱动回路重叠的位置具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二线圈及第二磁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
所述支承体具备约束部件,所述约束部件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约束处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配置的状态的所述多个部件,
在所述约束部件上的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在与所述第二线圈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可动体对置的部分和所述可动体之间,以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约束部件双方相接的方式配置有具备弹性或粘弹性的第一弹性部件,
在所述支承体上的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在与所述第一线圈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可动体对置的部分和所述可动体之间,以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约束部件双方相接的方式配置有具备弹性或粘弹性的第二弹性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分别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约束部件具有:第一板状部件,其具备在与所述可动体之间配置有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端板部及从所述第一端板部朝向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所在的一侧折弯的多个第一侧板部;以及第二板状部件,其具备在与所述可动体之间配置有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板部及从所述第二端板部向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一侧折弯的多个第二侧板部,
所述第一端板部和所述多个第二侧板部结合,所述第二端板部和所述多个第一侧板部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均为金属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设于所述支承体一侧,
所述第一磁铁及所述第二磁铁设于所述可动体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体具备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一侧与所述第一线圈对置的第一轭和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一侧与所述第二线圈对置的第二轭,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轭和所述约束部件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轭和所述约束部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约束部件具有:第一板状部件,其具备在与所述可动体之间配置有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端板部及从所述第一端板部朝向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所在的一侧折弯的多个第一侧板部;以及第二板状部件,其具备在与所述可动体之间配置有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端板部及从所述第二端板部向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一侧折弯的多个第二侧板部,
所述第一端板部和所述多个第二侧板部结合,所述第二端板部和所述多个第一侧板部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均为金属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设于所述支承体一侧,
所述第一磁铁及所述第二磁铁设于所述可动体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体具备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一侧与所述第一线圈对置的第一轭和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一侧与所述第二线圈对置的第二轭,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轭和所述约束部件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轭和所述约束部件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设于所述支承体一侧,
所述第一磁铁及所述第二磁铁设于所述可动体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体具备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一侧与所述第一线圈对置的第一轭和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一侧与所述第二线圈对置的第二轭,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轭和所述约束部件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轭和所述约束部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多个部件,所述支承体具有保持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线圈保持架及保持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线圈保持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分别是凝胶状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分别是凝胶状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15245 | 2018-01-31 | ||
JP2018015245A JP2019134600A (ja) | 2018-01-31 | 2018-01-31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98713A true CN110098713A (zh) | 2019-08-06 |
CN110098713B CN110098713B (zh) | 2021-05-28 |
Family
ID=67392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79693.0A Active CN110098713B (zh) | 2018-01-31 | 2019-01-28 | 致动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38287B2 (zh) |
JP (1) | JP2019134600A (zh) |
CN (1) | CN1100987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00164A1 (zh) * | 2019-06-30 | 2021-01-07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振动电机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91075A (ja) * | 2003-09-16 | 2005-04-07 | Imv Corp | 振動試験装置 |
CN101958629A (zh) * | 2009-07-17 | 2011-01-26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水平线性振动器 |
US20110057755A1 (en) * | 2008-01-25 | 2011-03-10 | Johannes Adrianus Antonius Theodorus Dams | Magnetic actuator |
US20150214463A1 (en) * | 2014-01-28 | 2015-07-30 |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Vibr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
CN104902149A (zh) * | 2014-03-05 | 2015-09-09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
CN206077908U (zh) * | 2016-09-13 | 2017-04-05 |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基板的安装结构以及使用该安装结构的致动器 |
CN107453576A (zh) * | 2017-08-30 | 2017-12-08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电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250637A (ja) * | 2010-05-28 | 2011-12-08 | Fujitsu Component Ltd | 2次元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入力装置 |
JP6648984B2 (ja) * | 2014-12-26 | 2020-02-19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6411392B2 (ja) * | 2016-02-16 | 2018-10-24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振動発生器 |
-
2018
- 2018-01-31 JP JP2018015245A patent/JP2019134600A/ja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1-28 CN CN201910079693.0A patent/CN110098713B/zh active Active
- 2019-01-29 US US16/260,424 patent/US1093828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91075A (ja) * | 2003-09-16 | 2005-04-07 | Imv Corp | 振動試験装置 |
US20110057755A1 (en) * | 2008-01-25 | 2011-03-10 | Johannes Adrianus Antonius Theodorus Dams | Magnetic actuator |
CN101958629A (zh) * | 2009-07-17 | 2011-01-26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水平线性振动器 |
US20150214463A1 (en) * | 2014-01-28 | 2015-07-30 |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Vibr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
CN104902149A (zh) * | 2014-03-05 | 2015-09-09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
CN206077908U (zh) * | 2016-09-13 | 2017-04-05 |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基板的安装结构以及使用该安装结构的致动器 |
CN107453576A (zh) * | 2017-08-30 | 2017-12-08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电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134600A (ja) | 2019-08-08 |
US10938287B2 (en) | 2021-03-02 |
US20190238041A1 (en) | 2019-08-01 |
CN110098713B (zh) | 2021-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98714A (zh) | 致动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471719B (zh) | 致动器 | |
KR102184958B1 (ko) | 리니어 액추에이터 | |
US11837936B2 (en) | Vibrator generator having swing unit, frame and elastic member | |
CN110323913A (zh) | 致动器及致动器的制造方法 | |
CN108352773A (zh) | 致动器 | |
CN110098711A (zh) | 致动器 | |
CN110495081A (zh) | 致动器 | |
CN109475904A (zh) | 直线驱动器 | |
CN110476339A (zh) | 致动器 | |
CN110098713A (zh) | 致动器 | |
CN110521096B (zh) | 致动器 | |
CN110391063A (zh) | 致动器 | |
CN110098712A (zh) | 致动器 | |
CN110495082A (zh) | 致动器 | |
US10217332B2 (en) | Haptic actuator including damper body and related methods | |
CN110476338A (zh) | 致动器 | |
CN111756208B (zh) | 致动器 | |
US20220233951A1 (en) | Haptic Actuator Including Flexure Bearing | |
JP2017127872A (ja) | 振動発生器 | |
CN110176820A (zh) | 空芯线圈、促动器以及空芯线圈的制造方法 | |
JP2017205765A (ja) | 振動発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