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0459A - 电动积木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动积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0459A
CN110090459A CN201910088052.1A CN201910088052A CN110090459A CN 110090459 A CN110090459 A CN 110090459A CN 201910088052 A CN201910088052 A CN 201910088052A CN 110090459 A CN110090459 A CN 110090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
connection means
building block
block modul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80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韦成
李仲颐
杨倩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90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0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3/00Other toys
    • A63H33/04Building blocks, strips, or similar building parts
    • A63H33/042Mechanical, electrical, optical, pneumatic or hydraulic arrangements; Mo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3/00Other toys
    • A63H33/04Building blocks, strips, or similar building parts
    • A63H33/06Building blocks, strips, or similar building parts to be assembled without the use of additional elements
    • A63H33/08Building blocks, strips, or similar building parts to be assembled without the use of additional elements provided with complementary holes, grooves, or protuberances, e.g. dovetails
    • A63H33/086Building blocks, strips, or similar building parts to be assembled without the use of additional elements provided with complementary holes, grooves, or protuberances, e.g. dovetails with primary projections fitting by friction in complementary spaces between secondary projections, e.g. sidewa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3/00Other toys
    • A63H33/26Magnetic or electric t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08Modular bloc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积木模块,其包括对接结构、第一电连接手段、第二电连接手段以及电路板,对接结构位于电动积木模块的顶面,两电连接手段电连接于电路板,并设置于电动积木模块之中。其中,第一电连接手段穿经于顶面并弹性地伸出于对接结构,而第二电连接手段则设置于电动积木模块的底面,用以对接于另一电动积木模块的第一电连接手段。再者,电动积木模块的至少一侧面同时包括两电连接手段,用以邻接于另一电动积木模块。如此一来,本发明电动积木模块保有与一般积木模块对接的功能,并能电连接于多个电动积木模块,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电动积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积木模块,尤其是指一种具有电连接手段的电动积木模块。
背景技术
早期的积木模块为一种胶制玩具,且每一积木模块可与另一积木模块紧密扣合而组装成特定的造型,例如:汽车、房子等,以利于孩童脑部的学习成长以及激励想象空间。
再者,由于积木模块的设计越来越精细、色彩丰富且种类态样极具变化性,因此业界开始研发出相关的特殊产品,例如:具有功能性组件的电动积木模块。举例来说,藉由具有马达的电动积木模块而使组装后的车子可移动,或是藉由具有LED的电动积木模块而使房子可发光等,从而得以提升孩童享受学习的过程,更加的多元化及趣味性。
一般市售的电动积木模块,其设置电连接手段的方式是令其分别位于对应的两个不同侧面(例如,仅于顶面/底面等两侧面,抑或是仅于前/后(或左/右)等两侧面),以使复数电动积木模块能以单一方向电连接于彼此,且一电连接手段必须以特定的对接方式/额外对接工具或是于特定方位,才能顺利对接于另一电连接手段,如此也才得以传输该些电动积木模块之间的电性信号;亦即,由于上述市售的电动积木模块在组装上受制于其电连接手段的设置位置以及方向性的限制,例如:仅能以水平式的前/后串接,抑或是仅能以垂直式的上/下电连接特定方式相互连接,这显然不利于积木整体的空间利用以及造型的弹性设计。
再者,于实际运用上,如再考量整体电动积木模块成品的组装需求,现有技术往往也因为受限于前述电连接手段的设置位置以及方向性的设计,以致需额外增设许多相同类型的电动积木模块,惟此举也会大幅增加模块的使用成本。
另外,前述现有电动积木模块为了增加容纳功能组件,往往需牺牲其位于表面且用来与其他积木进行组装对接的对接结构的种类、形式或数量,而此会降低现有电动积木模块的对接弹性度;更甚者,现有电动积木模块所增加的功能组件也因设计不良而让其过多的内部元件明显曝露于外,以致外观不雅并增加孩童于使用上的危险性。
因此,对于现有的电动积木模块如何增加成品的多样性以及可变性而言,实仍须设计出一种新颖与使用方便又不会减损组装弹性的电动积木模块,以解决前述现有技术于应用上所产生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动积木模块,使其除保有可与一般积木模块组接的对接结构之外,藉由至少两电连接手段的组合应用,并将其结合于既有的对接结构中,同时再设置于电动积木模块的任一侧面,以使电动积木模块之间能够不受限于方向性的限制而进行电连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积木模块,包括一积木壳体以及一电性功能模组。该积木壳体包括一顶面、一底面、复数顶面对接结构、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以及位于该顶面与该底面之间的复数侧面;其中,该顶面与该底面中的一者设置有一第一电连接手段,该顶面与该底面中的另一者设置有一第二电连接手段,且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者同时设置有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该第二电连接手段。该电性功能模组结合于该积木壳体中,其藉由电连接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的至少一者,以与另一电动积木模块及/或另一非电动积木模块间进行一电性功能运作。
较佳地,该电动积木模块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以及该电性功能模组。
较佳地,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的一端,结合于一电连接结构体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且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的另一端突出于该顶面;而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是直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并曝露于该底面。
较佳地,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之中,或者,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之中。
较佳地,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顶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孔洞,以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且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底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二孔洞,以供曝露出或收容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较佳地,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所同时设置的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皆分别以水平相邻且同一排列方式而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且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设有一第三孔洞,以分别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较佳地,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彼此为一互补式电连接手段;其中,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一公型电性接头(plug/pin),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一母型电性接头(receptacle/pad),或者,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该母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该公型电性接头。
较佳地,设置于该顶面的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设置于该底面的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彼此间为一互补式对接结构,且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者,其各自的对接结构之间呈现一矩阵式排列;其中,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皆为一凸起圆柱,而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皆为一凹陷圆孔,或者,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皆为该凹陷圆孔,而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皆为该凸起圆柱。
较佳地,该顶面、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该复数侧面是以一体成型方式构成,以与设有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的该底面共同组装形成该积木壳体;其中,该复数侧面的一上边缘分别延伸交接于该顶面的周围,且该复数侧面的一下边缘皆分别组装邻接于该底面的周围。
较佳地,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一第一电极性的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两侧的电连接手段分别属于该第一电极性与一第二电极性,且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至少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
较佳地,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该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垂直相邻至少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或者,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该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至少另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
较佳地,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一第一电极性的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相邻两侧的两电连接手段皆属于一第二电极性,且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相邻两侧的两电连接手段皆属于该第一电极性。
较佳地,该第一电极性为一输出电压或为一正极(+),该第二电极性为一接地电压或为一负极(-);或者,该第二电极性为该输出电压或为该正极(+),该第一电极性为该接地电压或为该负极(-)。
较佳地,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或第二电连接手段中,皆位于同一水平或同一垂直方向的任四个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的电连接手段,其电极性安排方式包括下列排列组合方式中的一者:(正极(+)、负极(-)、负极(-)、正极(+))、(负极(-)、正极(+)、正极(+)、负极(-))、(正极(+)、负极(-)、正极(+)、负极(-))与(负极(-)、正极(+)、负极(-)、正极(+))。
较佳地,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或第二电连接手段中所有电极性属于一第一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一电性回路,而其余所有电极性属于一第二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另一电性回路。
较佳地,该电性功能模组至少包括一电力模组、一控制模组以及一动作模组中的至少一者,以与该积木壳体、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一起分别组装形成一电力积木模块、一控制积木模块以及一动作积木模块。
较佳地,该电力积木模块为一具有一收容空间的储电积木模块,用以容纳一储电电池模组于其内部,且经由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的任一者提供一储电电力输出。
较佳地,该控制积木模块至少包括有一按钮/触动/切换开关积木模块、一滑动开关积木模块、一可调式或可变式电阻积木模块、一感测积木模块、一无线收发通信积木模块、一可编辑控制程序积木模块、一电极性切换控制积木模块、一升压控制积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或者,该动作积木模块至少包括有一发光积木模块、一驱动积木模块与一警示积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
较佳地,该电动积木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磁石或磁扣,设置于该复数侧面且邻近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或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以增加对接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积木模块,包括一积木壳体、一第一电连接手段、一第二电连接手段以及一电性功能模组。该积木壳体包括复数顶面对接结构、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以及复数侧面,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顶面;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底面;该复数侧面位于该顶面与该底面之间。该第一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该复数侧面与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之中。该第二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该复数侧面与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之中。该电性功能模组结合于该积木壳体中。其中,藉由电连接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的至少一者,以与另一电动积木模块及/或另一非电动积木模块间进行一电性功能运作。
较佳地,该电动积木模块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以及该电性功能模组。
较佳地,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的一端,结合于一电连接结构体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且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的另一端突出于该顶面;而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是直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并曝露于该底面。
较佳地,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顶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孔洞,以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且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底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二孔洞,以供曝露出或收容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较佳地,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所同时设置的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皆分别以水平相邻且同一排列方式而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且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设有一第三孔洞,以分别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较佳地,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彼此为一互补式电连接手段;其中,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一公型电性接头(plug/pin),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一母型电性接头(receptacle/pad),或者,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该母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该公型电性接头。
较佳地,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或第二电连接手段中所有电极性属于一第一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一电性回路,而其余所有电极性属于一第二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另一电性回路。
较佳地,该第一电极性为一输出电压或为一正极(+),该第二电极性为一接地电压或为一负极(-);或者,该第二电极性为该输出电压或为该正极(+),该第一电极性为该接地电压或为该负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积木模块,包括一积木壳体、复数电连接手段以及一电性功能模组。该积木壳体具有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顶面的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底面的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位于该顶面与该底面之间的复数侧面。该复数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该复数侧面、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一第一电极性的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两侧的两电连接手段分别属于该第一电极性与一第二电极性,且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至少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或者,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一电极性的该电连接手段,位于其相邻侧边的任一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二电极性,且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该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相邻侧边的任一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该电性功能模组结合于该积木壳体中。
较佳地,该电动积木模块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电连接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以及该电性功能模组。
较佳地,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该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垂直相邻至少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或者,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该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至少另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
较佳地,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所有电极性属于该第一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一电性回路,而其余所有电极性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另一电性回路。
较佳地,该第一电极性为一输出电压或为一正极(+),该第二电极性为一接地电压或为一负极(-);或者,该第二电极性为该输出电压或为该正极(+),该第一电极性为该接地电压或为该负极(-)。
较佳地,该复数电连接手段包括有彼此为一互补式电连接手段的一第一电连接手段与一第二电连接手段;其中,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一公型电性接头(plug/pin),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一母型电性接头(receptacle/pad),或者,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该母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该公型电性接头。
较佳地,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顶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孔洞,以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且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底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二孔洞,以供曝露出或收容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较佳地,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所同时设置的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皆分别以水平相邻且同一排列方式而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且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设有一第三孔洞,以分别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较佳地,该电性功能模组为一线体,且于该线体的一端或两端设有该积木壳体,以形成一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其中,该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为一具有单一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的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或者为一具有两种不同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的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积木模块,包括一积木壳体、复数电连接手段以及一电性功能模组。该积木壳体具有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顶面的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底面的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位于该顶面与该底面之间的复数侧面。该复数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该复数侧面、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至少一者;其中,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皆位于同一水平或同一垂直方向的任四个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的电连接手段,其电极性安排方式,包括下列排列组合方式中的任一者:(正极(+)、负极(-)、负极(-)、正极(+))与(负极(-)、正极(+)、正极(+)、负极(-))。该电性功能模组结合于该积木壳体中。
较佳地,该电动积木模块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电连接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以及该电性功能模组。
较佳地,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皆位于同一水平或同一垂直方向的任四个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的电连接手段,其电极性安排方式,更包括下列排列组合方式中的任一者:(正极(+)、负极(-)、正极(+)、负极(-))与(负极(-)、正极(+)、负极(-)、正极(+))。
较佳地,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所有电极性属于正极(+)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一电性回路,而其余所有电极性属于负极(-)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另一电性回路。
较佳地,该复数电连接手段包括有彼此为一互补式电连接手段的一第一电连接手段与一第二电连接手段;其中,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一公型电性接头(plug/pin),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一母型电性接头(receptacle/pad),或者,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该母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该公型电性接头。
较佳地,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顶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孔洞,以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且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底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二孔洞,以供曝露出或收容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较佳地,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所同时设置的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皆分别以水平相邻且同一排列方式而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且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设有一第三孔洞,以分别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本发明的电动积木模块除保有可与一般积木模块组接的对接结构之外,具有至少两电连接手段,通过其组合应用,并将其结合于既有的对接结构中,同时再设置于电动积木模块的任一侧面,以使电动积木模块不受限于方向性的限制,而得以电连接于另一电动积木模块的任一表面,亦或以多对多方式电连接于复数电动积木模块。此外,本发明设计两电连接手段中电连接结构的电性极性相同者同为电路板的电路的同一电性节点,且对应电动积木模块的任一侧面两电连接手段的电性极性排列方式,从而使多个电动积木模块在电连接于彼此时,不受限于电连接手段的对接结构、电极性设计及组装方向,以达到使用方便、操作简易、富有变化性的组合运用以及可结合多种不同规格的积木模块的功效。再则,本发明不但可增加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电性功能模组于其中,且该些电性功能模组中的大部分元件或结构都可以被收纳在电动积木模块的内部空间,以尽量保留了电动积木模块表面处用来与其他积木模块进行对接的功能,并提高电动积木模块于使用上的美观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第一较佳发明概念的仰视图。
图1C:为图1A所示的第一较佳发明概念的分解示意图。
图1D:为图1A所示的第一较佳发明概念的另一视角分解示意图。
图1E:为图1A所示的第一较佳发明概念的电路特性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第二较佳发明概念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五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六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的第七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
图6B:为图6A所示的第七较佳发明概念中部分元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7A:为本发明的第八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
图7B:为图7A所示的第八较佳发明概念中部分元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应用本发明发明概念的电动积木模块的第一较佳组装方式示意图。
图9:为应用本发明发明概念的电动积木模块的第二较佳组装方式示意图。
图10:为应用本发明发明概念的电动积木模块的第三较佳组装方式示意图。
图11:为应用本发明发明概念的电动积木模块的第四较佳组装方式示意图。
图12:为应用本发明发明概念的电动积木模块的第五较佳组装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图式省略不必要或以常用技术即可完成的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请参阅图1A至图1E,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仰视图、分解示意图以及电路特性示意图。
如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积木模块,保有可与一般积木模块组接的对接结构,例如:一般市售的乐高(LEGO)积木规格为1x1厘米至48x48厘米,且,本发明改良了多个电动积木模块之间电连接手段的配置方式与结构,前述的电连接手段包括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下列将先列举电动积木模块中的储电积木模块,以说明前述两种不同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的组合应用。
如图1A至图1E所示,提供一种电动积木模块100,例如:电力积木模块100中的储电积木模块100,而积木模块的规格尺寸为31.8x63.8x19.9mm(相当于市售乐高(LEGO)尺寸4x8)。储电积木模块100包括顶面100a、底面100b、复数侧面100c、100d、100e、100f、复数顶面对接结构1101、复数底面对接结构1102、复数第一孔洞120a、复数第二孔洞120b、复数第三孔洞120c、第一电连接手段131(例如,为复数公型电性接头(plug/pin))、与第一电连接手段131具有不同对接规格的第二电连接手段132(例如,为复数母型电性接头(receptacle/pad))、电连接结构体135、开关140、指示灯150、连接端口160、以及电连接于前述第一电连接手段131、第二电连接手段132、电连接结构体135、开关140、指示灯150与连接端口160的电路板170。
其中,如图1A与图1B所示,储电积木模块100的顶面100a包括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1101,其中,以U字形排列邻近于侧面100d、100e、100f与顶面100a的交接处(相当于业界所惯称的“海岸线”)的至少部分顶面对接结构1101,额外设置有第一电连接手段131,且至少部分顶面对接结构皆包括一第一孔洞120a;另外,位于底面100b处的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1102中的至少部分底面对接结构,额外设置有第二电连接手段132,且至少部分底面对接结构1102皆包括一第二孔洞120b;较佳者,该些第二孔洞120b的设置位置是可分别对应于该些第一孔洞120a的一者,以与具有类似或相同结构的另一电动积木模块100相互组接(待后述)。另外,该些第三孔洞120c则分别设置于侧面100d、100e、100f。
申言之,请再配合参阅图1A至图1D且自其中可知,本实施例将第一电连接手段1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132电连接于电路板170,并设置于储电积木模块100之中。而本例中的第一电连接手段131为弹性电性接头(例如,图1A中标示为A、B、C、D者),或单针弹簧连接器(Pogo pin),而第二电连接手段132为电性接点或金属垫片(pad);其中,每一第一电连接手段131分别穿经位于顶面100a的该些第一孔洞120a以及位于侧面100d、100e、100f的部分该些第三孔洞120c,从而弹性地突出于部分顶面对接结构1101与侧面100d、100e、100f的表面;再者,每一第二电连接手段132分别设置并曝露于部分底面对接结构1102的该些第二孔洞120b与位于侧面100d、100e、100f的另一部分该些第三孔洞120c。
其中,要特别说明的是,于第一电连接手段131中属于设置于顶面100a处的至少部分第一电连接手段,其一端结合于电连接结构体135,且藉由电连接结构体135而电连接于该电路板170,且前述至少部分第一电连接手段131的另一端穿经前述第一孔洞120a而突出于部分顶面对接结构1101;另一方面,于第二电连接手段132中属于设置于底面100b处的至少部分第二电连接手段,是直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170,且曝露于前述第二孔洞120b。
另外,前述该些顶面对接结构1101皆为一凸起圆柱,该些底面对接结构1102皆为一凹陷圆孔,且,该些顶面对接结构1101与该些底面对接结构1102中的任一者,其各自的对接结构之间呈现一矩阵式排列,以确保能与市售乐高(LEGO)积木的通用规格相互对接。
如此一来,当一储电积木模块100的顶面100a与具有类似或相同结构的另一储电积木模块100的底面100b组接时,储电积木模块100中对应于第一孔洞120a且弹性伸出于至少部分顶面对接结构1101的至少部分第一电连接手段131,将可因应两积木间的组装动作而弹性地抵顶位于另一储电积木模块100中,且曝露于至少部分底面对接结构1102的第二孔洞120b处的至少部分第二电连接手段132,从而电连接于彼此以传递信号或提供一电性功能运作,例如:可为一电力信号(提供电力),抑或为一电性信号(控制信号)。
此外,储电积木模块100的顶面100a与底面100b之间包括第一侧面100c、第二侧面100d、第三侧面100e以及第四侧面100f,其中第一侧面100c包括开关140以及指示灯150,第二侧面100d以及第三侧面100e皆同时包括第一电连接手段1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132,而第四侧面100f同时包括第一电连接手段131、第二电连接手段132以及连接端口160。
其中,一较佳作法如图1C与图1D所示者,顶面100a、该些顶面对接结构1101与该些侧面100c、100d、100e、100f是以一体成型方式构成,以与具有该些底面对接结构1102的底面100b共同组装形成一积木壳体;其中,该些侧面100c、100d、100e、100f的上边缘分别延伸交接于顶面100a的周围,且该些侧面100c、100d、100e、100f的下边缘皆分别组装邻接于底面100b的周围。
另外,开关140是用以启动或关闭储电积木模块100,而指示灯150用以识别或警示储电积木模块100的运作状态,例如:启动放电时指示灯150呈现绿色,发生异常时则为红色(电路回路短路),抑或充电时呈现黄色。连接端口160可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连接接口,以供进行有线方式的充电,抑或可改以无线方式进行充电而不需增设连接端口160,当然,使用者仍可由指示灯150识别是否处于无线充电状态。
要特别说明的是,两种对接规格不同的电连接手段131、132皆同时对应设置于该些侧面100d、100e、100f上,以使任两储电积木模块100得以因应位于侧面100d、100e、100f的电连接手段131、132而且不受组装方向性的限制而可任意地对接且电连接于彼此,亦即,储电积木模块100可藉由位于侧面100d、100e、100f的两种对接规格不同的电连接手段131、132,而使本发明可克服现有技术其仅能以单一方向的方式进行积木组装,抑或是其仅能使单一电动积木模块对接于另一个单一电动积木模块的方式进行组接的重大缺失。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针对同时设置于该些侧面100d、100e、100f中任一侧面处的两种对接规格不同的电连接手段131、132,是先将其中同一种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分别予以集中安排并以水平相邻方式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例如,如图1A至图1E所示,先从最右边开始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两个公型电性接头(plug/pin)),之后,再将两组对接规格不同的电连接手段也以水平相邻方式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例如,如图1A至图1E所示,紧接着前述两个公型电性接头并改为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两个母型电性接头(receptacle/pad)),并呈现如图1A至图1E所示般的电连接手段排列设计;如此一来,本发明将可确实提供复数个积木于组装时的弹性变化与便利性;当然,于实际实施时亦可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安排方式为限,任何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进行均等的变更设计。
较佳者,于该些侧面100d、100e、100f中任一侧面处有关于电连接手段131、132的安排设置,皆可属于同一排列方式,以使不同电动积木模块之间的侧向组装具有完全的相容性。
再则,于该些侧面100d、100e、100f中的任一侧面更可包括一磁石或一磁扣(图未示出),以进一步强化或提高任两储电积木模块100间透过该些侧面100d、100e、100f中的电连接手段131、132进行电连接时的彼此对接稳定性。
接着再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储电积木模块100中第一电连接手段1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132是表示电连接结构的态样,并非为实际电路的电极性。
请再一并搭配参阅图1A与图1E,其中对应于顶面对接结构1101的排列方式,第一电连接手段131是以U字形排列于顶面100a处的部分顶面对接结构1101中,且邻近于任一侧面100d、100e、100f处皆包括四个第一电连接手段131,例如,图1A中位于顶面100a且邻近于第四侧面100f的弹性电性接头A、B、C、D。再以电路电性极性的设计来说,图1A中四个水平相邻的弹性电性接头A、B、C、D的电极性依序排列为:接地电压(COM)(或称之为负极(-))、输出电压(Vout)(或称之为正极(+))、输出电压(Vout)(或称之为正极(+))、接地电压(COM)(或称之为负极(-));另外,图1A中位于顶面100a且邻近于第三侧面100e,也是四个水平相邻的弹性电性接头D、E、F、G的电极性依序排列为:接地电压(COM)、输出电压(Vout)、输出电压(Vout)、接地电压(COM)。
易言之,以属于输出电压(Vout)的电极性的弹性电性接头B而言,位于其水平相邻两侧的弹性电性接头A、C的电极性分别属于接地电压(COM)与输出电压(Vout);另一方面,以属于接地电压(COM)的电极性的弹性电性接头D而言,位于其水平相邻的一侧的弹性电性接头C的电极性属于输出电压(Vout),且位于其垂直相邻的弹性电性接头E的电极性也是属于输出电压(Vout)。
再则,位于任一侧面100d、100e、100f的两电连接手段131、132的电极性,也是相同地依序排列为:接地电压(COM)、输出电压(Vout)、输出电压(Vout)、接地电压(COM),以利于电路板170的电路设计。亦即,于本实施例中,位于第四侧面100f的四个水平相邻的电性接头(例如,两两互为不同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H、I、J、K的电极性:接地电压(COM)、输出电压(Vout)、输出电压(Vout)、接地电压(COM),对应且相同于四个水平相邻的弹性电性接头A、B、C、D的电极性。
换句话说,如图1A以及图1E所示,储电积木模块100中位于其顶面100a、底面100b、任一侧面100d、100e、100f中的任一表面处的第一电连接手段131及/或第二电连接手段132的电极性排列方式,皆相互对应且相同。亦即,第一电连接手段131及/或第二电连接手段132中所有电极性属于输出电压(Vout)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一电性回路,而其余所有电极性属于接地电压(COM)的电连接手段,也将串接形成另一电性回路。
当然,本发明中所揭示的电连接手段的电极性的设计或排列方式不应以本例为限制,不论是位于顶面100a的第一电连接手段131,或是位于底面100b的第二电连接手段132,抑或是位于任一侧面100d、100e、100f中的第一电连接手段131及第二电连接手段132,其中皆位于同一水平(或同一垂直)方向的任四个依序连续相邻安排设置的电连接手段的电极性,可因应电路设计的不同需求而弹性调整电极性的排列,例如,可同时或分别改采用:正极(+)、负极(-)、正极(+)、负极(-),抑或是负极(-)、正极(+)、负极(-)、正极(+),抑或是正极(+)、负极(-)、负极(-)、正极(+)等等方式实施,并视实际的应用情况再进行均等的变更设计。
惟,本发明中所提供的电连接手段(即,类似前述以皆位于同一水平(或同一垂直)方向的任四个依序连续相邻安排设置的电连接手段为例)的电极性设计,排除或不包括以下的排列组合方式:正极(+)、正极(+)、负极(-)、负极(-),抑或是负极(-)、负极(-)、正极(+)、正极(+)等方式,在此特别予以指明。
再则,本例的储电积木模块100可包括一3.7V的锂电储电模组(属于电力模组类别的一电性功能模组,图未示出),且透过升压电路(图未示出)而产生输出电压(Vout)为5V(举例说明此为一电性功能运作),抑或是,本例的储电积木模块100也可包括能直接产生5V输出电压(Vout)的其他种类的电池模组,在此不予限制。
除上述实施例之外,电动积木模块还可因应不同类型、规格大小的电动积木模块而调整两电连接手段的配置。举例来说,以电动积木模块中所具备的电性功能模组来进行分类而言,可至少区分为:包含电力模组在内的电力积木模块、包含控制模组在内的控制积木模块、以及包含动作模组在内的动作积木模块等等各式电动积木模块;其中,电力积木模块可包括:前例的储电积木模块100或具有其他电池类型的电力积木模块等,控制积木模块则可包括:按钮/触动/切换开关积木模块、滑动开关积木模块(Slide Switch BuildingBlock)、可调式电阻积木模块(可变式电阻积木模块VR Building Block,VariableResistor Building Block)、感测积木模块、无线收发通信积木模块、可编辑控制程序积木模块、电极性切换控制积木模块、或升压控制积木模块等,而动作积木模块可包括:发光积木模块(LED)、驱动积木模块(马达)或警示积木模块(蜂鸣器)等,将于后述接续说明。
于此特别说明的是,前述可编辑控制程序积木模块,是指可将市面上常见的微处理器(例如,Arduino微处理器或其他品牌的微处理器),藉由本发明所提供的发明结构与设计(例如,沿用图1A所示电动积木模块100的外观结构设计),予以整合于一体,且供使用者自一指令输入端口(例如,类似图1A所示的连接端口160)而自由地写入程序以进行程序控制;前述电极性切换控制积木模块,是指可配合前述可编辑控制程序积木模块,以将输入的电极性予以转换成另一种型态的电极性输出;至于前述升压控制积木模块,是指可于因应使用多个驱动积木模块时,藉由升压控制积木模块配合电力积木模块一并运作,以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给多个驱动积木模块同时使用。
请参阅图2A至图2C,其中图2A、图2B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发明概念的不同视角立体示意图,以及图2C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
先参阅图2A以及图2B,按钮开关积木模块200包括顶面200a、底面200b、复数侧面200c、200d、200e、200f、复数顶面对接结构2101、复数底面对接结构2102、复数第一孔洞220a、复数第二孔洞220b、复数第三孔洞220c、第一电连接手段231、第二电连接手段232以及属于电性功能模组的开关240等等元件。其中,本实施例的开关240为按钮开关,但也可视情况而予以更改为触动开关或切换开关等,本发明皆不予限制。
其中,按钮开关积木模块200的顶面200a与底面200b同样地仍分别包括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2101与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2102,但与图1A至图1E的前例不同之处在于,位于顶面200a的该些顶面对接结构2101是以围绕方式排列邻近于侧面200c、200d、200e、200f与顶面200a的交接处,相当于业界所称的海岸线(即顶面200a最外围的顶面对接结构2101),且该些顶面对接结构2101亦皆包括位于其中的第一孔洞220a,而位于底面200b的该些底面对接结构2102亦包括相对应的第二孔洞220b,每一第二孔洞220b分别对应该些第一孔洞220a中的一者,且对应相应第一孔洞220a的设置位置,而使该些第二孔洞220b位于底面200b与侧面200c、200d、200e、200f的交接处,从而得以组接限位于所对应的另一顶面对接结构2101。
再来,第一电连接手段231、第二电连接手段232以及开关240相同地电连接于电动积木模块200内的电路板(图未揭示),而第一电连接手段2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232的设计可分别为如前例所述为弹性电性接头或单针弹簧连接器(Pogo pin),以及电性接点或金属垫片。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积木模块200藉由改良顶面对接结构2101与底面对接结构2102的结构设计,保留原有积木模块的整体基本外形以及对接功能,且再分别增设第一孔洞220a以及第二孔洞220b,且分别位于顶面对接结构2101与底面对接结构2102之中,而使第一电连接手段2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232得以分别藉由第一孔洞220a以及第二孔洞220b而电连接于彼此以传递信号,从而使按钮开关电动积木模块200可与任一规格的非电动积木模块及/或电动积木模块进行一垂直(或上/下)方向的对接组装,且同时具有电连接以传递信号的功能。
此外,依据按钮开关积木模块200的功能设计,从而调整第一电连接手段2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232的设置位置,亦即第一电连接手段2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232也可同时设置于具有该些第三孔洞220c的多个侧面中200c、200d、200e、200f中的至少一侧面(例如,于本例可设置于四个侧面200c、200d、200e、200f中),以与其他非电动积木模块及/或电动积木模块进行一侧向(或水平方向)的对接组装;如此一来,本发明中所揭露的单一电动积木模块是可与多个积木模块以不限方向地任意组装与电连接。当然,本例中按钮开关积木模块200的积木模块的规格尺寸为31.8x31.8x19.9mm(相当于LEGO尺寸4x4),亦可搭配组装于前例的储电积木模块100。
另外,前述第一孔洞220a、第二孔洞220b、第三孔洞220c、第一电连接手段231及/或第二电连接手段232的设置数量,亦可视实际的应用情况进行均等的变更设计。
当然,于前述第一电连接手段2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232中,皆位于同一水平(或同一垂直)方向的任四个依序连续相邻安排设置的电连接手段的电极性,可因应电路设计的不同需求而弹性调整电极性的排列,例如,可同时或分别改采用:正极(+)、负极(-)、正极(+)、负极(-),抑或是负极(-)、正极(+)、负极(-)、正极(+),抑或是正极(+)、负极(-)、负极(-)、正极(+)等等方式实施,并视实际的应用情况再进行均等的变更设计。
此外,请参阅图2C所示的第三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其包括顶面201a、底面201b、复数侧面201c、201d、201e、201f、复数顶面对接结构2011、复数底面对接结构(图未示出)、复数第一孔洞2012a、复数第二孔洞(图未示出)、复数第三孔洞2012c、第一电连接手段20131、第二电连接手段20132以及开关2014。
图2C所示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电动积木模块201改为可变式电阻积木模块,其为将图2A以及图2B中开关240的部分替换为也是属于电性功能模组的可变式电阻开关2014,以使可变式电阻积木模块201可旋转调整电动积木模块的输出电压(Vout),从而利于调整并控制前述动作积木模块的作动(例如,像是用以调整发光积木模块的发光亮度,或是调整驱动积木模块的马达转速)。当然,前述的滑动开关积木模块(图未示出),亦可改由滑动开关以选择输出电压(Vout)大小来控制并调整环境亮度。
再者,如同前述电动积木模块依据其功能可包括多种不同的实施态样,请参阅图3至图5,分别为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发明概念、第五较佳发明概念以及第六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3所示,电动积木模块300为控制积木模块中的感测积木模块300,其包括顶面300a、底面300b、复数侧面300c、300d、300e、300f、复数顶面对接结构310、复数底面对接结构(图未示出)、复数第一孔洞320a、复数第二孔洞(图未示出)、复数第三孔洞320c、第一电连接手段331、第二电连接手段332以及属于电性功能模组的感测元件340。其中,感测元件340可为反射式光电感测器、光感测器、温度感测器或气体感测器(二氧化碳)等,用以提供感测式的电性功能运作。
相同地,感测积木模块300仍于顶面300a的该些顶面对接结构310以及该些底面对接结构(图未示出)分别设置该些第一孔洞320a以及该些第二孔洞(图未示出),而使第一电连接手段3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332得以分别藉由该些第一孔洞320a以及该些第二孔洞电连接于彼此以传递信号;另外,设于复数侧面300c、300d、300e、300f中的任一侧面的该些第三孔洞320c,皆同样是同时设置有第一电连接手段3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332等具有不同对接规格的电连接头,以方便复数个电动积木间可不限方向且弹性地进行各种侧向(或水平方向)的组装与电连接。
但与前例不同之处在于,感测元件340设置于侧面300c上,而侧面300d、300e、300f皆同时设有第一电连接手段3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332。当然,感测元件340亦可设置于顶面300a,而使侧面300c、300d、300e、300f皆设有第一电连接手段3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332,实际的配置可依产品需求而调整,不应以本例为限制。
如图4所示,电动积木模块400为动作积木模块中的发光积木模块400,其包括顶面400a、底面400b、复数侧面400c、400d、400e、400f、复数顶面对接结构410、复数底面对接结构(图未示出)、复数第一孔洞420a、复数第二孔洞(图未示出)、复数第三孔洞420c、第一电连接手段431、第二电连接手段432以及属于电性功能模组的发光元件440。其中,发光元件440可为单色或多色的发光二极体(LED)等,用以提供发光式的电性功能运作。
相同地,发光积木模块400的第一电连接手段4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432仍分别藉由该些第一孔洞420a以及该些第二孔洞电连接于彼此以传递信号。但与前例不同之处在于,发光元件440设置于顶面400a上,而设于侧面400c、400d、400e、400f的该些第三孔洞420c,皆同时设有第一电连接手段4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432,此例亦可依据发光元件440的功能而调整第一电连接手段4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432的设置位置。
当然,动作积木模块还能有其他的实施态样,如图5所示,电动积木模块500为驱动积木模块500,其包括顶面500a、底面500b、复数侧面500c、500d、500e、500f、复数顶面对接结构510、复数底面对接结构(图未示出)、复数第一孔洞520a、复数第二孔洞(图未示出)、复数第三孔洞520c、第一电连接手段531、第二电连接手段532以及属于电性功能模组的驱动元件540。其中,驱动元件540可为马达,可直接对接并带动其他非电动积木模块及/或电动积木模块而得以转动,用以提供驱动式的电性功能运作。
相同地,电动积木模块500的第一电连接手段5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532仍分别藉由该些第一孔洞520a、该些第二孔洞以及该些第三孔洞520c电连接于彼此以传递信号,以使驱动积木模块500得以因应一控制积木模块,像是前述的开关积木模块或感测积木模块而转动。
除上述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动积木模块的运用之外,本发明的主要发明概念还可运用于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请参阅图6A至图7B,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七较佳发明概念以及第八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以及部分元件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本发明的第七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提供一种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如本例中具有单一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的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600,其包括积木壳体610、顶面610a、底面610b、顶面对接结构6201、底面对接结构6202、第二孔洞630b、第二电连接手段642(例如,母型电性接头)以及属于电性功能模组的线体650。其中,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600的两端为积木壳体610,以线体650相互电连接,且积木壳体610的顶面610a包括复数顶面对接结构6201,而位于底面610b处的底面对接结构6202包括复数第二孔洞630b,且第二电连接手段642设置于其中。
如此一来,当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600的两积木壳体610对接限位于上述的任两电动积木模块100、200、300、400、500时,位于该些顶面对接结构1101、2101、310、410、510处的第一电连接手段131、231、331、431、531,将弹性抵顶位于两积木壳体610的底面610b的底面对接结构6202处的第二电连接手段642,而使任两电动积木模块100、200、300、400、500得以藉由第一电连接手段131、231、331、431、531以及第二电连接手段642电连接于彼此并传输信号。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依据实际使用上的需求而将线体650变更为仅于其单一端设置有单一积木壳体610的设计(图未示出),本发明皆不予限制。
此外,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还可包括另一实施态样,请参阅图7A以及图7B所示本发明的第八较佳发明概念的立体示意图,其为一具有两种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的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700。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700包括积木壳体710、顶面710a、底面710b、顶面对接结构7201、底面对接结构7202、第一孔洞730a、第二孔洞730b、第一电连接手段741、第二电连接手段742以及线体750。
其中,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700的两端为积木壳体710,以属于电性功能模组的线体750相互电连接。于前例不同之处在于,积木壳体710的顶面710a的每一顶面对接结构7201包括第一孔洞730a,用以使第一电连接手段741(例如,公型电性接头)得以穿经于其中,并弹性地抵顶于另一电动积木模块(图未示出)的第二电连接手段(例如,母型电性接头)。而底面710b的底面对接结构7202仍包括复数第二孔洞730b,用以使位于其中的第二电连接手段742(例如,母型电性接头)曝露出来,从而得以电连接于又一电动积木模块(图未示出)的第一电连接手段(例如,公型电性接头)。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依据实际使用上的需求而将线体750变更为仅于其单一端设置有单一积木壳体710的设计(图未示出),本发明皆不予限制。
如此一来,运用本发明的主要发明概念改良的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600、700,仍保留积木模块之间的对接功能,且更能使多个电动积木模块电连接于彼此,以利于整体造型的电性作动设计以及使用的方便性。
接续说明,上述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动积木模块的组接方式以及应用情境。请参阅图8至图12,分别为应用本发明发明概念的电动积木模块的五种较佳组装方式示意图。
请一并参阅前述各图式以及图8,如图8所示,提供储电积木模块100、发光积木模块400以及驱动积木模块500。其中,三个电动积木模块100、400、500可增设磁扣或磁铁(图未示出),而沿侧向(或水平方向)以磁吸方式电连接于彼此。
由先前图式可得知,储电积木模块100的第二侧面100d的两电连接手段131、132磁吸并电连接于发光积木模块400的第四侧面400f的两电连接手段431、432,而驱动积木模块500的第三侧面500e的两电连接手段531、532磁吸并电连接于发光积木模块400的第一侧面400c的两电连接手段431、432,且其第四侧面500f则邻接于储电积木模块100的第二侧面100d。
其中,对于前述各侧面的两种不同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标示(131、132)、(431、432)、(531、532)者的安排设置方式,本发明是统一先将各侧面中具有同一种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分别予以集中安排,并以水平相邻方式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例如,如图8所示,先从最右边开始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两个公型电性接头(plug/pin):标示131、431、531者),之后,再将两组对接规格不同的电连接手段也以水平相邻方式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例如,如图8所示,紧接着前述两个公型电性接头并改为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两个母型电性接头(receptacle/pad):标示132、432、532者),并呈现如图8所示般的电连接手段排列设计。
如此一来,当启动储电积木模块100的开关140时,可藉由位于第二侧面100d的两电连接手段131、132提供电力给发光积木模块400,且再藉由发光积木模块400的第一侧面400c的两电连接手段431、432,而提供电力给驱动积木模块500,从而使发光积木模块400以及驱动积木模块500得以因应启动储电积木模块100而同时发光以及转动。
亦即,本发明的电动积木模块可藉由位于侧面的两电连接手段电连接于邻接的电动积木模块,且同时收发多个电动积木模块的信号。
再者,请一并参阅先前图式以及图9,如图9所示,上述的储电积木模块100、发光积木模块400以及驱动积木模块500还可以顶面对接结构1101、410、510组接于彼此。其中,储电积木模块100的顶面对接结构1101组接并限位于发光积木模块400以及驱动积木模块500的底面400b、500b,而使顶面对接结构1101的第一电连接手段131弹性抵顶于发光积木模块400以及驱动积木模块500的第二电连接手段432、532,从而使三者电连接于彼此。
依此,当启动储电积木模块100的开关140时,即同时提供电力给发光积木模块400以及驱动积木模块500,而使储电积木模块100能同时驱动发光积木模块400以及驱动积木模块500发光以及转动。
之后,请一并参阅先前图式以及图10,如图10所示,提供两个储电积木模块101、102以及驱动积木模块500。其中,储电积木模块101、102藉由对接结构组接并电连接于彼此,驱动积木模块500则组接于储电积木模块102的对接结构上,依此,当启动第一储电积木模块101时,驱动积木模块500的马达开始转动,之后如果第一储电积木模块101的储电能量下降或不足时,可再启动第二储电积木模块102,以延长驱动积木模块500的马达转动时间。也就是说,当两储电积木模块101、102组接并电连接于彼此时,可藉由两电连接手段以及电路电性的特性,从而平衡两者的储电能量或是提供一供电备援。
再则,第二储电积木模块102也可以替换成前述可编辑控制程序积木模块(图未示出),并沿用图1A所示电动积木模块100的外观结构设计,以供使用者自一指令输入端口(例如,类似图1A所示的连接端口160)自由地写入程序,以视实际应用状况而弹性地调整驱动积木模块500的驱动方式。
此外,如同先前所述,本发明的两电连接手段的电路电性极性设计,其依序排列为:负极(-)、正极(+)、正极(+)、负极(-),由此,多个电动积木模块可对应电路电性极性的特性而电连接彼此。
请一并参阅先前图式以及图11,如图11所示,提供储电积木模块100以及驱动积木模块500。其中,驱动积木模块500中的任两相邻的对接结构510组接并限位于储电积木模块100的底面100b,且两相邻对接结构510的两第一电连接手段的极性为负极(-)以及正极(+),而形成一电路回路,从而使储电积木模块100得以提供电力于驱动积木模块500进行转动。如此一来,依据电路电性极性的设计,可使单一电动积木模块提供信号给多个电动积木模块,或是由多个电动积木模块控制单一电动积木模块。
更清楚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为应用本发明发明概念的电动积木模块的第五较佳组装方式示意图。
请一并参阅先前图式以及图12,提供储电积木模块100、按钮开关积木模块200、感测积木模块300以及发光积木模块400。其中,储电积木模块100藉由两积木电性传输线700B、700A分别电连接于按钮开关积木模块200以及感测积木模块300,且后两者再分别藉由另两积木电性传输线700C、700D电连接于发光积木模块400。如此一来,储电积木模块100可提供电力给按钮开关积木模块200以及感测积木模块300,并再依据两者的控制条件而驱使发光积木模块400进行发光。
举例来说,按钮开关积木模块200具有按钮开关240,感测积木模块300的感测元件340为光感测器,当按钮开关240受一外力被触压时,发光积木模块400得以被导通而发光;当天黑或周围环境光线不足时,光感测器被触发而导通发光积木模块400,从而使发光积木模块400发光。
于其他运用情境中,感测积木模块300的感测元件340可为气体感测器,而发光积木模块400的发光件440为三色二极体(RGB LED),当按钮开关240被触压时,发光积木模块400得以被导通而发出绿色光线;当气体感测器感测到周围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超出设定值时,则驱使发光积木模块400发出红色光线示警。
由此可知,本发明的电动积木模块可依据实际场景或教学上的使用需求,而配置适合类型的电动积木模块组合于一般积木模块,且可藉由第一及第二电连接手段与第一及第二孔洞的设计,而得以多方位的组接并电连接于彼此,以利于整体使用的方便性、创造性以及趣味性。
当然,上述的各元件可由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均等的变更或设计,并依据实际运用时的需求而调整各元件的结构设计及规格,不应以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为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要发明概念在于,完全保留与一般积木模块的对接功能,并改良积木模块的顶面对接结构及底面对接结构设计,且增设两电连接手段分别位于顶面/底面对接结构之中,从而使第一电连接手段得以穿经于电动积木模块的顶面,而弹性地抵顶位于另一电动积木模块的底面的第二电连接手段,以电连接于彼此。再者,同时设置两种具有不同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于电动积木模块的至少一侧面,以利于电动积木模块可多方位组接并电连接于彼此,不受限于电连接结构的方向限制。
此外,改良设计两电连接手段中电连接结构的电性极性相同者同为电路板的电路的同一电性节点,且对应电动积木模块的任一侧面两电连接手段的电性极性排列方式,从而使多个电动积木模块在电连接于彼此时,不受限于电连接手段的对接结构、电极性设计及组装方向,以达到使用方便、操作简易、富有变化性的组合运用以及可结合多种不同规格的积木模块的功效。
再则,本发明不但可增加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电性功能模组于其中,且该些电性功能模组中的大部分元件或结构都可以被收纳在电动积木模块的内部空间,以尽量保留了电动积木模块表面处用来与其他积木模块进行对接的功能,并提高电动积木模块于使用上的美观与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43)

1.一种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积木壳体,包括一顶面、一底面、复数顶面对接结构、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以及位于该顶面与该底面之间的复数侧面;其中,该顶面与该底面中的一者设置有一第一电连接手段,该顶面与该底面中的另一者设置有一第二电连接手段,且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者同时设置有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以及
一电性功能模组,结合于该积木壳体中,其藉由电连接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的至少一者,以与另一电动积木模块及/或另一非电动积木模块间进行一电性功能运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动积木模块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以及该电性功能模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的一端,结合于一电连接结构体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且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的另一端突出于该顶面;而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是直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并曝露于该底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之中,或者,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之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顶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孔洞,以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且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底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二孔洞,以供曝露出或收容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所同时设置的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皆分别以水平相邻且同一排列方式而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且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设有一第三孔洞,以分别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7.如权利要求1、4与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彼此为一互补式电连接手段;其中,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一公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一母型电性接头,或者,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该母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该公型电性接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该顶面的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设置于该底面的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彼此间为一互补式对接结构,且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者,其各自的对接结构之间呈现一矩阵式排列;其中,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皆为一凸起圆柱,而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皆为一凹陷圆孔,或者,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皆为该凹陷圆孔,而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皆为该凸起圆柱。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顶面、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该复数侧面是以一体成型方式构成,以与设有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的该底面共同组装形成该积木壳体;其中,该复数侧面的一上边缘分别延伸交接于该顶面的周围,且该复数侧面的一下边缘皆分别组装邻接于该底面的周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一第一电极性的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两侧的电连接手段分别属于该第一电极性与一第二电极性,且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至少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该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垂直相邻至少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或者,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该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至少另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一第一电极性的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相邻两侧的两电连接手段皆属于一第二电极性,且对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相邻两侧的两电连接手段皆属于该第一电极性。
13.如权利要求10、11与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性为一输出电压或为一正极,该第二电极性为一接地电压或为一负极;或者,该第二电极性为该输出电压或为该正极,该第一电极性为该接地电压或为该负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或第二电连接手段中,皆位于同一水平或同一垂直方向的任四个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的电连接手段,其电极性安排方式包括下列排列组合方式中的一者:(正极、负极、负极、正极)、(负极、正极、正极、负极)、(正极、负极、正极、负极)与(负极、正极、负极、正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或第二电连接手段中所有电极性属于一第一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一电性回路,而其余所有电极性属于一第二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另一电性回路。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性功能模组至少包括一电力模组、一控制模组以及一动作模组中的至少一者,以与该积木壳体、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一起分别组装形成一电力积木模块、一控制积木模块以及一动作积木模块。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力积木模块为一具有一收容空间的储电积木模块,用以容纳一储电电池模组于其内部,且经由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的任一者提供一储电电力输出。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积木模块至少包括有一按钮/触动/切换开关积木模块、一滑动开关积木模块、一可调式或可变式电阻积木模块、一感测积木模块、一无线收发通信积木模块、一可编辑控制程序积木模块、一电极性切换控制积木模块、一升压控制积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或者,该动作积木模块至少包括有一发光积木模块、一驱动积木模块与一警示积木模块中的至少一者。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动积木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磁石或磁扣,设置于该复数侧面且邻近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或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以增加对接稳定性。
20.一种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积木壳体,包括:
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顶面;
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底面;以及
复数侧面,位于该顶面与该底面之间;
一第一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该复数侧面与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之中;
一第二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该复数侧面与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之中;以及
一电性功能模组,结合于该积木壳体中;
其中,藉由电连接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中的至少一者,以与另一电动积木模块及/或另一非电动积木模块间进行一电性功能运作。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动积木模块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以及该电性功能模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的一端,结合于一电连接结构体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且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的另一端突出于该顶面;而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是直接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并曝露于该底面。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顶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孔洞,以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且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底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二孔洞,以供曝露出或收容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所同时设置的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皆分别以水平相邻且同一排列方式而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且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设有一第三孔洞,以分别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与该第二电连接手段彼此为一互补式电连接手段;其中,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一公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一母型电性接头,或者,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该母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该公型电性接头。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电连接手段及/或第二电连接手段中所有电极性属于一第一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一电性回路,而其余所有电极性属于一第二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另一电性回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性为一输出电压或为一正极,该第二电极性为一接地电压或为一负极;或者,该第二电极性为该输出电压或为该正极,该第一电极性为该接地电压或为该负极。
28.一种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积木壳体,具有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顶面的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底面的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位于该顶面与该底面之间的复数侧面;
复数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该复数侧面、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一第一电极性的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两侧的两电连接手段分别属于该第一电极性与一第二电极性,且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至少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或者,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一电极性的该电连接手段,位于其相邻侧边的任一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二电极性,且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该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相邻侧边的任一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以及
一电性功能模组,结合于该积木壳体中。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动积木模块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电连接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以及该电性功能模组。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该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垂直相邻至少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或者,对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该另一电连接手段,位于其水平相邻至少另一侧的电连接手段属于该第一电极性。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所有电极性属于该第一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一电性回路,而其余所有电极性属于该第二电极性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另一电性回路。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性为一输出电压或为一正极,该第二电极性为一接地电压或为一负极;或者,该第二电极性为该输出电压或为该正极,该第一电极性为该接地电压或为该负极。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包括有彼此为一互补式电连接手段的一第一电连接手段与一第二电连接手段;其中,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一公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一母型电性接头,或者,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该母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该公型电性接头。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顶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孔洞,以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且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底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二孔洞,以供曝露出或收容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所同时设置的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皆分别以水平相邻且同一排列方式而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且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设有一第三孔洞,以分别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性功能模组为一线体,且于该线体的一端或两端设有该积木壳体,以形成一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其中,该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为一具有单一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的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或者为一具有两种不同对接规格的电连接手段的电性传输线组积木模块。
37.一种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积木壳体,具有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顶面的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位于该积木壳体的一底面的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位于该顶面与该底面之间的复数侧面;
复数电连接手段,设置于该复数侧面、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与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至少一者;其中,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皆位于同一水平或同一垂直方向的任四个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的电连接手段,其电极性安排方式,包括下列排列组合方式中的任一者:(正极、负极、负极、正极)与(负极、正极、正极、负极);以及
一电性功能模组,结合于该积木壳体中。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动积木模块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电连接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以及该电性功能模组。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皆位于同一水平或同一垂直方向的任四个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的电连接手段,其电极性安排方式,更包括下列排列组合方式中的任一者:(正极、负极、正极、负极)与(负极、正极、负极、正极)。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中所有电极性属于正极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一电性回路,而其余所有电极性属于负极的电连接手段,将串接形成另一电性回路。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电连接手段包括有彼此为一互补式电连接手段的一第一电连接手段与一第二电连接手段;其中,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一公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一母型电性接头,或者,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为该母型电性接头,而该第二电连接手段为该公型电性接头。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该复数顶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顶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孔洞,以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且至少部分该复数底面对接结构中的任一底面对接结构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二孔洞,以供曝露出或收容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电动积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所同时设置的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皆分别以水平相邻且同一排列方式而依序连续邻接安排设置,且于该复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面设有一第三孔洞,以分别供收容或曝露出至少部分该第一电连接手段以及至少部分该第二电连接手段。
CN201910088052.1A 2018-01-29 2019-01-29 电动积木模块 Pending CN1100904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23053P 2018-01-29 2018-01-29
US62/623,053 2018-0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0459A true CN110090459A (zh) 2019-08-06

Family

ID=673926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8052.1A Pending CN110090459A (zh) 2018-01-29 2019-01-29 电动积木模块
CN20192015586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78849U (zh) 2018-01-29 2019-01-29 电动积木模块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586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78849U (zh) 2018-01-29 2019-01-29 电动积木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32185A1 (zh)
CN (2) CN110090459A (zh)
TW (4) TWD196441S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93308A (zh) * 2022-12-17 2023-02-03 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类智能积木玩具的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4967B (zh) 2016-04-08 2023-03-21 天卡有限公司 电路块
USD1003889S1 (en) * 2019-12-24 2023-11-07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Data processing chip
KR102301027B1 (ko) * 2020-01-14 2021-09-10 주식회사 럭스로보 모듈을 이용한 독자 참여형 전자책 시스템 및 동작 방법
TWD206926S (zh) 2020-03-27 2020-09-01 耘立企業有限公司 訊號感測器
CN111817394B (zh) * 2020-07-17 2022-03-01 上海布鲁可积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对件之间的配对结构
USD988425S1 (en) 2021-03-30 2023-06-06 Mattel-Mega Holdings (Us), Llc Construction set element
USD988426S1 (en) 2021-03-30 2023-06-06 Mattel-Mega Holdings (Us), Llc Figurine
USD988433S1 (en) 2021-03-30 2023-06-06 Mattel-Mega Holdings (Us), Llc Construction set element
USD993333S1 (en) 2021-03-30 2023-07-25 Mattel-Mega Holdings (Us), Llc Construction set element
USD973147S1 (en) * 2021-05-11 2022-12-20 Guangdong Qunyu Interactive Technology Co., Ltd. Toy block
CN215310209U (zh) * 2021-06-08 2021-12-28 王椰奕 一种便于组装的模块化积木
US20230356101A1 (en) * 2022-05-06 2023-11-09 Elenco Electronics, Llc Electronic toy bric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72585A1 (en) * 2013-09-11 2015-03-12 Chia-Yen Lin Simplified modularized contact type of conductive building block
CN104415552A (zh) * 2013-08-29 2015-03-18 龙门县佳茂聚氨酯橡胶有限公司 可导电的转接积木
CN104587683B (zh) * 2014-07-22 2017-03-01 龙门县佳茂聚氨酯橡胶有限公司 高透光的发光积木
CN106999781A (zh) * 2014-10-08 2017-08-01 Dxtr触觉创业有限公司 交互式学习积木
CN107441735A (zh) * 2017-09-04 2017-12-08 广州途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积木的自编程方法及电子积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6548A (en) * 1971-01-18 1972-10-10 Kinetic Technologies Inc Educational building toy modules with interior lights and mechanical connections acting as circuit closers
ZA84690B (en) * 1983-02-14 1984-09-26 Interlego Ag Building blocks for construction models,especially toy building blocks
DK156503C (da) * 1984-08-03 1990-01-22 Lego As Stroemfoerende byggeelement
IN168303B (zh) * 1986-02-05 1991-03-09 Interlego Ag
JP3863268B2 (ja) * 1997-11-04 2006-12-27 株式会社システムワット 玩具用組立ブロック
US5908328A (en) * 1997-12-14 1999-06-01 Chen; Chin-Yi Building block assembly
US6805605B2 (en) * 2003-03-17 2004-10-19 Lynn E. Rein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block toy
WO2006044859A2 (en) * 2004-10-19 2006-04-27 Mega Brands International, Luxembourg, Zug Branch Illuminated, three-dimensional modules with coaxial magnetic connectors for a toy construction kit
US7846002B1 (en) * 2005-05-06 2010-12-07 Mikesell Daniel G Lighted toy construction blocks
US20070184722A1 (en) * 2006-02-07 2007-08-09 Dynatech Action, Inc. Powered modular building block toy
US8079890B2 (en) * 2008-02-26 2011-12-20 Jsn, Inc. Building block toy set
US8690631B2 (en) * 2008-09-12 2014-04-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oy building block with embedded integrated circuit
WO2011011084A1 (en) * 2009-07-24 2011-01-27 Modular Robotics Llc Modular robotics
US20110263177A1 (en) * 2010-04-26 2011-10-27 Marc Lemch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onding Three 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Toys when Assembled
TW201226032A (en) * 2010-12-31 2012-07-01 Jia-Yan Lin Illuminating building block with electricity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power supply socket
US9597607B2 (en) * 2011-08-26 2017-03-21 Littlebits Electronics Inc. Modular electronic building systems with magnetic interconnec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9019718B2 (en) * 2011-08-26 2015-04-28 Littlebits Electronics Inc. Modular electronic building systems with magnetic interconnec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20130109268A1 (en) * 2011-11-02 2013-05-02 Chia-Yen Lin Light-emitting Building Block Having Electricity Connection Unit
US20130163235A1 (en) * 2011-12-21 2013-06-27 Ukin Technology Co., Ltd Led lamp capable of multilateral connection
US8371894B1 (en) * 2011-12-23 2013-02-12 LaRose Industries, LLC Illuminated toy construction kit
US20160296849A9 (en) * 2012-05-22 2016-10-13 Hasbro, Inc. Building Elements with Sonic Actuation
US20140349544A1 (en) * 2013-05-27 2014-11-27 Ta-Yi Chien Illuminable Building block
CN105611975A (zh) * 2013-09-08 2016-05-25 博瑞克斯智能玩具有限公司 选择性导电玩具搭建元件
US8651913B1 (en) * 2013-09-11 2014-02-18 Chia-Yen Lin Modularized contact type of conductive building block
CN203710704U (zh) * 2014-01-25 2014-07-16 杭州速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兼容型磁吸附式电子积木
CN103933742B (zh) * 2014-05-12 2017-01-11 深圳市翰童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连接的电子积木块
JP6708629B2 (ja) * 2014-05-15 2020-06-10 レゴ エー/エス 機能構築要素を備える玩具構築システム
TWM512802U (zh) * 2015-01-23 2015-11-21 Hangzhou Speed Z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兼容型磁吸附式電子積木
US20160325200A1 (en) * 2015-05-07 2016-11-10 Shao-Chun Lu Light-emitting toy module
CH711480A1 (de) * 2015-08-31 2017-03-15 Müller Stephan Kunststoff-Spielbaustein mit elektrischen Kontakten zur elektronischen Bestimmung seiner Lage im verbauten Zustand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CN105498252B (zh) * 2015-12-30 2017-10-10 龙门县佳茂聚氨酯橡胶有限公司 具有片状电连接件定位结构的高透光发光积木及组装方法
CN112494967B (zh) * 2016-04-08 2023-03-21 天卡有限公司 电路块
CN105817040A (zh) * 2016-05-20 2016-08-03 珠海揉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积木模块
US10376804B2 (en) * 2016-08-31 2019-08-13 Shao-Chun Lu Magnetic positioning light-emitting toy block
US9861906B1 (en) * 2017-02-08 2018-01-09 Graham Calvert Electrical toy block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TWM546015U (zh) * 2017-02-18 2017-07-21 陳育偉 在積木外側表面設置一金屬層之電子積木組
WO2019035035A1 (en) * 2017-08-16 2019-02-21 Cranias Matthew A CONDUCTIVE MAGNETIC CONSTRUCTION BLOCKS
CN109833629B (zh) * 2017-11-29 2023-12-15 龙门县佳茂聚氨酯橡胶有限公司 可多边导电的导电积木
US10737190B2 (en) * 2018-04-03 2020-08-11 CREAMO Inc. Smart toy platfor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5552A (zh) * 2013-08-29 2015-03-18 龙门县佳茂聚氨酯橡胶有限公司 可导电的转接积木
US20150072585A1 (en) * 2013-09-11 2015-03-12 Chia-Yen Lin Simplified modularized contact type of conductive building block
CN104587683B (zh) * 2014-07-22 2017-03-01 龙门县佳茂聚氨酯橡胶有限公司 高透光的发光积木
CN106999781A (zh) * 2014-10-08 2017-08-01 Dxtr触觉创业有限公司 交互式学习积木
CN107441735A (zh) * 2017-09-04 2017-12-08 广州途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积木的自编程方法及电子积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93308A (zh) * 2022-12-17 2023-02-03 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类智能积木玩具的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D197882S (zh) 2019-06-01
US20190232185A1 (en) 2019-08-01
TWD196441S (zh) 2019-03-11
TW201932175A (zh) 2019-08-16
CN210078849U (zh) 2020-02-18
TWM578610U (zh) 2019-06-01
TWI698270B (zh) 2020-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0459A (zh) 电动积木模块
CN107185259A (zh) 用于多方位连接的电子模块和模块化电子构建系统
US10653973B2 (en) Electronic building-block module
CN205069932U (zh) 一种电子模块和模块化电子构建系统
CN104107554B (zh) 一种智能积木系统及智能积木的控制方法
Jdeed et al. Spiderino-a low-cost robot for swarm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urposes
EP2608858A1 (en) Illuminated toy building system and methods
CN204029683U (zh) 一种机械键盘开关
CN204834957U (zh) 一种新型的usb连接装置
CN205699474U (zh) 一种电子积木模块
CN206105830U (zh) 一种机器人
CN206218088U (zh) 电动滑板车智能显示控制系统及电动滑板车
CN202917783U (zh) 变换接头式充电集线器
CN205407357U (zh) 多口分线式usb充电器
CN211940959U (zh)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竞技机器人结构
CN206419747U (zh) 橱柜灯
CN102334783A (zh) 电子钮扣以及发光二极管钮扣组件
CN207426253U (zh) 一种usb充电插座
CN107866085B (zh) 一种蓝牙遥控的模块化组装玩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9028806U (zh) 无屏智能遥控器
CN211293677U (zh) 一种智能小车的转接板
CN204835113U (zh) 一种新型的连接装置
CN209001191U (zh) 插座、插柱、插头和嵌入式设备的辅助装置
CN212723689U (zh) 一种智能主机
CN203883150U (zh) 用于连接Micro-USB端口或苹果4&5端口的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