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9459A - 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9459A
CN110089459A CN201910347962.7A CN201910347962A CN110089459A CN 110089459 A CN110089459 A CN 110089459A CN 201910347962 A CN201910347962 A CN 201910347962A CN 110089459 A CN110089459 A CN 110089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area
pond
breeding
sn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79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9459B (zh
Inventor
周祥喜
周子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Xiangxi Family Far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Xiangxi Family Far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Xiangxi Family Far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Xiangxi Family Far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79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9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9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9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9/00Methods or means of catching fish in bulk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01K69/00 - A01K77/00, e.g. fish pumps; Detection of fish; Whale fish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属于生态种养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生态种养水体污染严重、鱼类捕捞路径长、产量不高等问题。本发明包括第一养殖区、抓鱼区、第二养殖区、混养区以及第三养殖区,抓鱼区包括若干抓鱼池以及抓鱼通道,第二养殖区包括一个过道池以及多个养鱼池,各养鱼池均与过道池或抓鱼池相邻连通,过道池均与各抓鱼池相邻连通,混养区包括若干个种养单元,各种养单元均包括若干个轮作区,第三养殖区内养殖具有净水能力的水产品种,第三养殖区排出的水通过水泵重新注入抓鱼通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捕鱼过程对鱼群扰动少、鱼类存活时间长、产出高、效益高且环保、能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种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淡水水池养殖业迅猛发展。为了提高水产产量,目前我国淡水养殖普遍采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随之而来的是过量放养、饵料过剩等导致养殖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同时养殖废水的排放也加剧了周边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并且在大面积养殖环境中,由于鱼类在捕捞过程中往往驱赶路径过长,对鱼群的扰动过多,会造成鱼类过多损伤而死亡,影响出产率;同时捕捞后的鱼类往往不能适应生存空间骤然变小,存活时间很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水产养殖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对鱼群扰动少、鱼类存活时间长、产出高、效益高且环保、能耗低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包括按水流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养殖区、抓鱼区、第二养殖区、混养区以及第三养殖区,所述第一养殖区包括按水流流向依次设置的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一区用于养殖金樽鱼、虹鳟鱼,二区用于养殖棘胸蛙,三区用于养殖光唇鱼,四区用于养殖鲟鱼,所述抓鱼区包括若干抓鱼池以及与各抓鱼池一一对应相邻连通的抓鱼通道,至少一个抓鱼通道与上述四区连通,所述第二养殖区包括一个过道池以及多个养鱼池,各养鱼池均与过道池或上述抓鱼池相邻连通,过道池均与各抓鱼池相邻连通,相邻两养鱼池之间连通,各池相邻连通处均设有防止鱼仔通过的闸门,抓鱼池与抓鱼通道连通处设有闸门,所述混养区包括若干个种养单元,各种养单元均包括若干个轮作区,同一种养单元的若干个轮作区分别用于农作物及家禽的轮流种养,第三养殖区内养殖具有净水能力的水产品种,第三养殖区排出的水通过水泵重新注入上述抓鱼通道。第一养殖区内各区养殖品种的选择原则是:根据上级区内水产品种活动提高的水温以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来安排下级区内的养殖品种,即上级区流出的水的水温及其中的营养物质适合下级区内的水产品种的生长;由于养鱼池与过道池或抓鱼池相邻连通,所以养鱼池内的鱼可以直接驱赶至过道池或抓鱼池中,驱赶路径短,对鱼群扰动小,大大减少了鱼类损伤,适合大规模养殖;养鱼的水供给混养区的农作物、家禽,水体中的营养成分可供农作物和家禽生长用,环保节能;第三养殖区的水产品种能对混养区排出的水进行净化,反之混养区排出的水体营养物质可供第三养殖区中的水产品种生长用,净化后的水重新注入抓鱼区内,实现了水循环,节约了用水量,大大降低了成本。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各抓鱼通道均与一连接池连通,连接池与各抓鱼通道连通处均设有闸门。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过道池、抓鱼池、抓鱼通道三者的面积依次变小。按鱼群驱赶方向各池面积逐渐变小,对鱼群的空间适应能力进行锻炼。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至少一个抓鱼池分成主池和副池,主池的面积大于副池的面积,主池与上述过道池相邻连通,副池与该抓鱼池对应的抓鱼通道相邻连通。当抓鱼池单个面积过大时,可以将抓鱼池进行适当分隔。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抓鱼通道按抓鱼时鱼群驱赶方向依次分成若干个面积逐渐变小的适应区。抓鱼通道为捕捞的前的最后一环,在抓鱼通道内对鱼群进行空间适应能力锻炼,可以延长其捕捞后的延长存活时长。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各适应区分隔设置且相邻两个适应区之间设有闸门,面积最大的适应区与对应抓鱼池相邻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生态种养循环系统还包括用于驱赶鱼群的赶鱼装置,赶鱼装置在抓鱼通道内赶鱼时将上述抓鱼通道分隔成有鱼区和无鱼区,在赶鱼装置移动过程中,有鱼区面积逐渐缩小,无鱼区面积逐渐增大,上述适应区即为赶鱼装置在抓鱼通道内相应位置适当停留时对应的有鱼区。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抓鱼池设有两个,分为主抓鱼池和副抓鱼池,上述抓鱼通道对应设有两个,分为主抓鱼通道和副抓鱼通道,主抓鱼通道和主抓鱼池连通,副抓鱼通道与副抓鱼池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各养鱼池内的水产品种均为单一品种。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各养鱼池内的水产品种为花鲢鱼、青虾、甲鱼、光唇鱼、鲫鱼、青鱼、草鱼、鳊鱼、白鲢鱼中的一种。生态系统规模大,可以养殖品种多。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用于养殖甲鱼的养鱼池内还设有便于甲鱼繁育的辅助台,所述辅助台包括编织袋以及装设在编织袋内的畜禽粪便,辅助台上设有泥沙及有机肥。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生态种养循环系统还包括与上述养鱼池连通的集水渠,集水渠与养鱼池连通处设有闸门,集水渠内的水通过水泵送至上述混养区。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种养单元包括两个轮作区,两个轮作区分为种植区和养殖区,种植区用于种植农作物,养殖区用于养殖家禽,两个轮作区用于果蔬、水稻、家禽的三轮作种养。采用轮作模式,各轮作区轮流种养果蔬、水稻、家禽,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产品产量。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二养殖区排出的水从上述养殖区进入,从上述种植区排出。养殖区的家禽排出的粪便作为有机肥可以随水流入种植区内,能为种植区的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肥效长,增加和更新土壤机质,使养殖区的农作绿色健康,同时大大降低肥料成本。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养殖区内养殖的家禽为鸡、鸭、羊、猪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第三养殖区包括若干净化池,各净化池内养殖泥鳅或黄鳝。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生态种养循环系统还包括与第三养殖区连通的排水渠,排水渠内的水通过水泵注入上述抓鱼通道内。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混养区、第三养殖区均呈环状,混养区将上述第一养殖区、抓鱼区以及第二养殖区圈设在其内,第三养殖区将混养区圈设在其内且两者之间通过人行道间隔。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混养区设有一个。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混养区设有至少两个,多个混养区从内向外依次圈设,相邻两混养区之间通过人行道间隔。混养区规模根据第二养殖区、第三养殖区的养殖规模以及净化能力来确定。
在上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中,所述闸门为栅栏式。
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抓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首先将需要捕捞的鱼所在的养鱼池的闸门打开,将其中的鱼驱赶至相邻过道池中,若该养鱼池与抓鱼池相邻,则直接驱赶至抓鱼池中,然后关闭闸门,将鱼养殖在过道池或抓鱼池中适应一定时间段;
二、打开过道池与抓鱼池的闸门,将过道池中的鱼驱赶至抓鱼池中,然后关闭闸门,将鱼养殖在抓鱼池中适应一定时间段;
三、打开抓鱼池与对应抓鱼通道的闸门,将抓鱼池中的鱼驱赶至抓鱼通道中,然后关闭闸门,将鱼养殖在抓鱼通道中面积最大的适应区内适应一定时间段;
四、将鱼群依次赶入各适应区中,直至驱赶入面积最小的适应区或连接池中,且在鱼群进入各适应区内过程中均让鱼群适应一定时间段后再赶入下一个适应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将水产养殖、农作物及家禽养殖进行生态耦合,形成食物与水体的衔接利用,上级水体和其中营养物质可以供给下级利用,水体循环利用,降低成本的同时节能环保,绿色生态;
2、通过过道池连接抓鱼池和养鱼池,最大限度地减少换池频率,降低死亡率,保证产量,适合大规模养殖;
3、过道池、抓鱼池、抓鱼通道面积依次变小,并在抓鱼过程中给予鱼群在各池内一定的适应时间,有助于训练鱼群的空间适应能力,从而能延长其存活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区;2、二区;3、三区;4、四区;5、抓鱼池;6、抓鱼通道;7、连接池;8、过道池;9、养鱼池;10、集水渠;11、轮作区;12、人行道;13、净化池;14、闸门;15、管理用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呈距形,它包括第一养殖区、抓鱼区、第二养殖区、混养区以及第三养殖区,第一养殖区、抓鱼区、第二养殖区围合呈距形,混养区呈环状,将第一养殖区、抓鱼区、第二养殖区圈设在其内,第三养殖区环绕在混养区的外周。
第一养殖区包括一区1、二区2、三区3和四区4:
一区1通过水泵注入冷水,冷水温度19-22℃(夏季高温季节水面测试值,下同),先养殖金鳟鱼,虹鳟鱼,产量不高,不求效益,主要是为二区2调节水温及水体,养殖量根据出水温度保持在22-23℃左右来设定;
二区2用于养殖棘胸蛙,一区1养殖后流出的水的温度及水体中营养成分刚好适合棘胸蛙养殖,一区1功效60%为二区2服务,棘胸蛙经济效益高、产品前景好,品质高且安全,养殖量根据出水温度保持在22-23℃左右来设定,养殖产量尽可能大;
三区3用于养殖光唇鱼,二区2养殖棘胸蛙排出的水体、水体中的粪便、残饵料及水温适合养殖光唇鱼,经济效益高、产品前景好、品质高好且环保,养殖量根据出水温度保持在29-30℃左右来设定,养殖产量尽可能大;
四区4用于养殖鲟鱼,此区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了改良水体为后环养殖调水体,养殖量根据出水温度保持在30℃(即一年中温度最高季节)左右来设定。
抓鱼区包括两个抓鱼池5以及与各抓鱼池5一一对应相邻连通的抓鱼通道6,抓鱼通道6呈条状,抓鱼池5设有两个,分为主抓鱼池5和副抓鱼池5,对应抓鱼通道6分为主抓鱼通道6和副抓鱼通道6,主抓鱼池5由于面积较大,分为相连通的主池和副池,主池面积大于副池,副池与主抓鱼通道6相邻连通且连通处设有防止鱼仔通过的闸门14,主池与过道池8、养鱼池9相邻连通,副抓鱼通道6与副抓鱼池5连通且连通处设有闸门14,主抓鱼通道6和副抓鱼通道6一端与对应抓鱼池5连通,另一端通过一个连接池7相连通且连通处设有闸门14;
抓鱼通道6从抓鱼池5向连接池7延伸,该延伸方向为抓鱼时的鱼群驱赶方向,按该方向抓鱼通道6依次分为若干个面积逐渐变小的适应区。
适应区有以下两种实施方案:一、各适应区分隔设置且相邻两个适应区之间设有闸门14,面积最大的适应区与对应抓鱼池5相邻连通;二、赶鱼装置在抓鱼通道6内赶鱼时将抓鱼通道6分隔成有鱼区和无鱼区,在赶鱼装置移动过程中,有鱼区面积逐渐缩小,无鱼区面积逐渐增大,适应区即为赶鱼装置在抓鱼通道6内相应位置适当停留时对应的有鱼区。
四区4排出的水流入抓鱼通道6,抓鱼区内可短时间混养多种待捕捞的鱼,如:花鲢鱼、青虾、甲鱼、光唇鱼、鲫鱼、青鱼、草鱼、鳊鱼、白鲢鱼。抓鱼区流出的水不再控制温度。
第二养殖区的养殖面积为整个水体的80%,它包括一个过道池8以及沿过道池8周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养鱼池9,如图1所示有12个养鱼池9,各养鱼池9与过道池8或抓鱼池5相邻连通,过道池8均与各抓鱼池5相邻连通,相邻的两养鱼池9之间连通,各池相邻连通处均设有防止鱼仔通过的闸门14;
各养鱼池9内的水产品种均为单一品种,品种可以为花鲢鱼、青虾、甲鱼、光唇鱼、鲫鱼、青鱼、草鱼、鳊鱼、白鲢鱼中的一种。
用于养殖甲鱼的养鱼池9内还设有便于甲鱼繁育的辅助台,该辅助台用编织袋装入生态畜禽粪使用珍珠线绑扎制成,编织袋朝上一面用草扎成高15-25cm的台面,并在其上放上泥沙与干有机肥用于甲鱼吸食、晒背以及繁育,保证甲鱼健康、提高繁育质量。
过道池8、抓鱼池5、抓鱼通道6三者的面积依次变小。
第二养殖区的外周设有集水渠10,集水渠10与若干养鱼池9连通,集水渠10与养鱼池9连通处设有闸门14,集水渠10内的水通过水泵注入混养区。
混养区配比面积为整个生态种养循环系统总面积的70%,它包括多个种养单元,种养单元包括两个轮作区11,两个轮作区11分为种植区和养殖区,种植区用于种植农作物,养殖区用于养殖家禽,上述集水渠10的水通过水泵抽入养殖区内,再从种植区排出。同一个种养单元的两个轮作区11用于果蔬、水稻、家禽的三轮作种养,即各轮作区11均轮流种养果蔬、水稻、鸡家禽,家禽为鸡、鸭、羊、猪中的一种或多种;每个种养单元内的种养品种可以不同,养殖生态配比为亩产绿色鸡70只/年(其中母鸡90%)、鸭25只(蛋鸭、水鸭)、羊2只、土猪4只(金华两头乌为好);
各轮作区11为院式,院宽10米,院长30至60米,养殖区内也可以适当种植果蔬,若院内无羊可以种少许水果,有羊则不种水果,如养羊的院子宽为10米,其中2米为隔离带可种番茄,隔离带内羊走不进去,藤伸出可吃得到,其余8米也可搭蔬菜钢架棚。
如图1所示,混养区设有两个,两组混养区呈内外圈环绕,两个混养区之间通过环形人行道12间隔,人行道12宽6米,人行道12两边可以种植水果。
第三养殖区包括多个净化池13,各净化池13内养殖泥鳅或黄鳝,上述种植区排出的水流入对应黄鳝、泥鳅净化池13内,各净化池13池宽1.8米,长10米,养殖量每池黄鳝10斤,泥鳅5斤(最好是土黄鳝、土泥鳅),池两侧安装φ200PVC管,长0.8米,填入营养有机肥种植黄瓜、西红柿等,肥水净化不够还可以种植丝瓜。
第三养殖区连通一排水渠,第三养殖区内排出的水进入排水渠,排水渠内的水通过水泵注入上述主、副抓鱼通道6。
该生态种养循环系统还包括用于驱赶鱼群的赶鱼装置,赶鱼装置可以用在养鱼池9、过道池8、抓鱼池5以及抓鱼通道6内赶鱼,该赶鱼装置包括拉网以及分设在拉网两端的移动杆,拉网与移动杆相连,移动杆插入池底,两移动杆分设置在池体相对的两内壁处,各移动杆均用过人工或一移动机构沿池体对应内壁移动,使拉网从池体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
该生态种养循环系统还设有管理用房15,用于人员休息、管理,如配电、存放工具、饲料等。
抓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首先将需要捕捞的鱼所在的养鱼池9的闸门14打开,将其中的鱼驱赶至相邻过道池8中,若该养鱼池9与抓鱼池5相邻,则直接驱赶至抓鱼池5中,然后关闭闸门14,将鱼养殖在过道池8或抓鱼池5中适应一定时间段;
二、打开过道池8与抓鱼池5的闸门14,将过道池8中的鱼驱赶至抓鱼池中,然后关闭闸门14,将鱼养殖在抓鱼池5中适应一定时间段;
三、打开抓鱼池5与对应抓鱼通道6的闸门14,将抓鱼池5中的鱼驱赶至抓鱼通道6中,然后关闭闸门14,将鱼养殖在抓鱼通道6面积最大的适应区内适应一定时间段;
四、将鱼群依次赶入各适应区中,直至驱赶入面积最小的适应区或连接池7中,最后捕捞出,且在鱼群进入各适应区内均让鱼群适应一定时间段后再赶入下一个适应区。
上述一定时间段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可以是一天或两天或一个晚上或几个小时。
该生态种养循环系统适用于总面积为50亩至200亩之间最佳,且种植与养殖面积比例为4:1之间为佳,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置;假如没有冷水源,可以选择第二养殖区、抓鱼区、混养区以及第三养殖区的相结合的系统模式,地块不规则也适用,面积100亩至500亩为宜,面积大可以安排双院模式(即如图两个混养区),双休闲人行通道,所有路边、池边也可以种上各式水果。
本生态系统适合各种形状地区环境的种养,可以种养出多种绿色生态农产品,如优质活水鱼、土鸡、绿色水果等等,安全环保且高产量、高效益、高品质、低能耗。
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水流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养殖区、抓鱼区、第二养殖区、混养区以及第三养殖区,所述第一养殖区包括按水流流向依次设置的一区(1)、二区(2)、三区(3)和四区(4),一区(1)用于养殖金樽鱼、虹鳟鱼,二区(2)用于养殖棘胸蛙,三区(3)用于养殖光唇鱼,四区(4)用于养殖鲟鱼,所述抓鱼区包括若干抓鱼池(5)以及与各抓鱼池(5)一一对应相邻连通的抓鱼通道(6),至少一个抓鱼通道(6)与上述四区(4)连通,所述第二养殖区包括一个过道池(8)以及多个养鱼池(9),各养鱼池(9)均与过道池(8)或上述抓鱼池(5)相邻连通,过道池(8)均与各抓鱼池(5)相邻连通,相邻两养鱼池(9)之间连通,各池相邻连通处均设有防止鱼仔通过的闸门(14),抓鱼池(5)与抓鱼通道(6)连通处设有闸门(14),所述混养区包括若干个种养单元,各种养单元均包括若干个轮作区(11),同一种养单元的若干个轮作区(11)分别用于农作物及家禽的轮流种养,第三养殖区内养殖具有净水能力的水产品种,第三养殖区排出的水通过水泵重新注入上述抓鱼通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抓鱼通道(6)均与一连接池(7)连通,连接池(7)与各抓鱼通道(6)连通处均设有闸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池(8)、抓鱼池(5)、抓鱼通道(6)三者的面积依次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鱼通道(6)按抓鱼时鱼群驱赶方向依次分成若干个面积逐渐变小的适应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养鱼池(9)内的水产品种为花鲢鱼、青虾、甲鱼、光唇鱼、鲫鱼、青鱼、草鱼、鳊鱼、白鲢鱼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养单元包括两个轮作区(11),两个轮作区(11)分为种植区和养殖区,种植区用于种植农作物,养殖区用于养殖家禽,两个轮作区(11)用于果蔬、水稻、家禽的三轮作种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养殖区排出的水从上述养殖区进入,从上述种植区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养殖区包括若干净化池(13),各净化池(13)内养殖泥鳅或黄鳝。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养区、第三养殖区均呈环状,混养区将上述第一养殖区、抓鱼区以及第二养殖区圈设在其内,第三养殖区将混养区圈设在其内且两者之间通过人行道(12)间隔。
10.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抓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首先将需要捕捞的鱼所在的养鱼池(9)的闸门(14)打开,将其中的鱼驱赶至相邻过道池(8)中,若该养鱼池(9)与抓鱼池(5)相邻,则直接驱赶至抓鱼池(5)中,然后关闭闸门(14),将鱼养殖在过道池(8)或抓鱼池(5)中适应一定时间段;
二、打开过道池(8)与抓鱼池(5)的闸门(14),将过道池(8)中的鱼驱赶至抓鱼池中,然后关闭闸门(14),将鱼养殖在抓鱼池(5)中适应一定时间段;
三、打开抓鱼池(5)与对应抓鱼通道(6)的闸门(14),将抓鱼池(5)中的鱼驱赶至抓鱼通道(6)中,然后关闭闸门(14),将鱼养殖在抓鱼通道(6)中面积最大的适应区内适应一定时间段;
四、将鱼群依次赶入各适应区中,直至驱赶入面积最小的适应区或连接池(7)中,且在鱼群进入各适应区内过程中均让鱼群适应一定时间段后再赶入下一个适应区。
CN201910347962.7A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 Active CN110089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7962.7A CN110089459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7962.7A CN110089459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9459A true CN110089459A (zh) 2019-08-06
CN110089459B CN110089459B (zh) 2021-09-28

Family

ID=67446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7962.7A Active CN110089459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945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319A (zh) * 2012-09-12 2012-12-26 杭州翔海生态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生态循环水种养系统及用该系统进行种养的方法
CN105638523A (zh) * 2015-12-31 2016-06-08 淮安市苏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生态养殖系统
CN105994068A (zh) * 2016-06-06 2016-10-12 佛山市三水大塘兆利丰庄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及系统
CN206641216U (zh) * 2017-03-21 2017-11-17 西南大学 一种鱼菜共生整合系统
CN208549685U (zh) * 2018-06-06 2019-03-01 重庆渔蔬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设施化单向水流养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319A (zh) * 2012-09-12 2012-12-26 杭州翔海生态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生态循环水种养系统及用该系统进行种养的方法
CN105638523A (zh) * 2015-12-31 2016-06-08 淮安市苏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生态养殖系统
CN105994068A (zh) * 2016-06-06 2016-10-12 佛山市三水大塘兆利丰庄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及系统
CN206641216U (zh) * 2017-03-21 2017-11-17 西南大学 一种鱼菜共生整合系统
CN208549685U (zh) * 2018-06-06 2019-03-01 重庆渔蔬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设施化单向水流养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9459B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9646B (zh) 一种小龙虾养殖池塘种植水稻的方法
CN103891659B (zh) 池塘鱼稻共生饲养塘鳢鱼的方法
CN103348890B (zh) 一种在稻田中综合进行多种水产动物养殖及水稻种植的方法
CN103503820B (zh) 采用循环水养殖兼繁殖系统促使洄游性鱼类自然繁殖的方法
CN112042570B (zh) 一种池塘温棚高效加州鲈水花苗种培育驯化方法
CN103283652A (zh)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方法
CN105360021A (zh) 一种小龙虾温室育苗装置及稻田种养循环方法
CN107361001B (zh) 三疣梭子蟹一年两茬的养殖方法
CN103583431B (zh) 池塘主养黄颡鱼混养其它吃食性鱼类方法
CN102939920A (zh) 一种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
CN101091456A (zh) 一种田螺养殖的方法
CN104126549A (zh) 水蛭苗种与螺类和水草共栖标粗培育方法
CN104381204A (zh) 一种南方黄喉拟水龟的人工室内饲养方法
CN106577410A (zh) 水蛭庭院式立体养殖方法
CN113647349A (zh) 一种基于无沟化稻田改造的稻虾综合种养方法
CN112690184A (zh) 一种稻花鱼生态养殖方法及稻花鱼生态养殖稻田
CN104521654B (zh)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CN103875490A (zh) 稻鳅混养的方法
CN102144585B (zh) 池蝶蚌与大宗淡水鱼混合养殖方法
CN104872021A (zh) 一种淡水青虾拦网式套养方法
CN107466622A (zh) 一种莲田养鱼的养殖方法
CN105010229A (zh) 一种墨龟的养殖方法
KR200406763Y1 (ko) 참게 양식장
CN108541534A (zh) 一种田塘兼用水淹防治虫害的稻鲵生态种养方法
CN110089459A (zh) 一种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及其抓鱼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