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6746A - 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及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及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6746A
CN110086746A CN201810073483.6A CN201810073483A CN110086746A CN 110086746 A CN110086746 A CN 110086746A CN 201810073483 A CN201810073483 A CN 201810073483A CN 110086746 A CN110086746 A CN 110086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fus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dia strea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34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扬
章璐
杨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0734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6746A/zh
Priority to EP18902182.7A priority patent/EP3745665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16038 priority patent/WO2019144682A1/zh
Priority to RU2020127958A priority patent/RU2752642C1/ru
Publication of CN110086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67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52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dapting media to network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通信终端及存储介质,会话控制器在中转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可向通信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通信终端则可根据该通知获取新的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并向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该新的目标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以建立与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通过新建的目标媒体面实现媒体流的传输,实现在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网络质量差时,保证正常的为用户提供多媒体通信,提升各种媒体能力的融合设备接入IMS后在各种网络覆盖场景下的兼容性和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及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及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多媒体通信一直是通信领域的追求目标,并在不断完善。4G背景下,基于LTE网络的语音呼叫(Voice over LTE,VoLTE),或者富通讯套件(Rich Communication Suit,RCS)等技术都为移动用户普及使用多媒体通信带来了机遇窗。
即使目前的移动设备(User Equipment,UE)如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己经普及了前置摄像头和视频流的能力,即己经可以在UE上实现视频通话。但是,由于移动设备的硬件设备的限制、多媒体能力的限制,并不能体验大屏、高清的多媒体通信。且从未来的角度看,多媒体通信的能力,完全不是简单的移动设备可以构建或承载的,如支持全息投影的通信。为了解决该问题出现了一种融合通信技术,将具有大屏、高清甚至全息投影等多媒体功能的设备作为融合设备通过UE引入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利用该融合设备的多媒体功能实现与远端UE的媒体流交互,进而实现更好的多媒体通信体验。
但在融合通信技术实际使用中,当用于传输媒体流的通信连接网络质量差影响媒体流的传输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多媒体通信,降低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及通信终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融合通信技术中用于传输媒体流的通信连接网络质量差时,如何减少对媒体流的传输影响,保证多媒体通信的正常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包括:
会话控制器在对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进行中转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向通信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
所述会话控制器接收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发送的媒体切换请求,并转发给注册服务器以建立与所述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
所述媒体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获取的目标媒体描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包括:
通信终端接收会话控制器发送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所述会话控制器在对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中转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所产生的;
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获取目标媒体描述信息;
所述通信终端向所述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所述目标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以发起建立与所述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在会话控制器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向通信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发送的媒体切换请求,并转发给注册服务器以建立与所述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所述媒体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获取的目标媒体描述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控制器发送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所述会话控制器在对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进行中转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所产生的;
媒体切换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获取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并向所述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所述目标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以发起建立与所述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控制器,所述会话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及第一通信总线;
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及第二通信总线;
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的步骤;
或,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通信终端及存储介质,会话控制器在对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进行中转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也即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差)时,可向通信终端发送用于指示通信连接质量差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通信终端则可根据该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获取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并向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该目标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以发起建立与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也即与当前进行媒体传输不同的新媒体面),通过新建的目标媒体面实现媒体流的传输,从而实现在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网络质量差时,也尽可能保证正常的为用户提供多媒体通信,提升各种媒体能力的融合设备接入IMS后在各种网络覆盖场景下的兼容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用户的多媒体通信体验的满意度。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会话控制器侧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通信终端侧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会话控制器侧融合设备媒体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会话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通信终端侧融合设备媒体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通信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UE与远端UE建立融合设备通话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远端通信质量差时,采用媒体流降码率的方式进行媒体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接入侧通信质量差时,采用媒体流降码率的方式进行媒体切换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接入侧通信质量差时,采用媒体流回落的方式进行媒体切换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在融合通信技术中,对于使用的融合设备,如果具备远程(远端)通信能力时,该融合设备可以直接通过会话控制器与远端设备建立好媒体面,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可以直接通过会话控制器进行中转,而不再通过融合设备侧的通信终端进行中转,此时由于远端设备利用的是自身的远程通信能力,因此其与会话控制器之间的接入侧网络,与通信终端与会话控制器之间的接入侧网络是相对独立的,二者可以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融合通信技术中用于传输媒体流的通信连接网络质量差时,如何减少对媒体流的传输影响,保证多媒体通信的正常进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会话控制器在中转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过程中,可对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进行检测,具体可对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该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表明当前通信连接质量差,可向融合设备侧的通信终端发送用于指示通信连接质量差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通信终端则可根据该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获取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并向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该目标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以发起建立与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也即与当前进行媒体传输不同的新媒体面),进而通过新建的目标媒体面实现媒体流的传输,从而实现在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网络质量差时,也尽可能保证正常的为用户提供多媒体通信,提升各种媒体能力的融合设备接入IMS后在各种网络覆盖场景下的兼容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用户的多媒体通信体验的满意度。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分别以会话控制器和通信终端侧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为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在会话控制器侧,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包括:
S101:会话控制器在中转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即表明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差),向通信终端发送用于指示通信连接质量差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
本实施例中的远端设备可以是远端的通信终端,也可以是远端的媒体服务器,例如视频服务器等。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具有通信能力的终端类用户设备,如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Pad类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手环等)或其它用户智能设备。
本实施例中,融合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有多媒体能力,同时具备远端通信能力的设备(当然也可具备近距离通信能力,本实施例中的近距离通信包括但不限于蓝牙、红外、WiFi、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
本实施例中,融合设备可以通过通信终端引入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Subsystem,IMS),通过会话控制器与远端设备建立媒体面,融合设备可利用多媒体功能获取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将所获取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通过会话控制器传送到远端设备。融合设备也可通过会话控制器接收远端设备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并利用多媒体功能将所获取的语音和/或视频媒体流展现给用户。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媒体流包括但不限于语音媒体流和视频媒体流。本实施例中的会话控制器包括但不限于边界会话控制器(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SBC)。
本实施例中,融合设备与通信终端之间可通过近距离通信连接,也可以通过其远端通信能力与通信终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可以是至少一个用于表征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功率、误码率、丢包率、传输时延、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种,对应的预设质量参数阈值包括信号功率阈值、误码率阈值、丢包率阈值中的至少一种;当检测到的信号功率小于预设信号功率阈值时,则表明信号功率与信号功率阈值不匹配,当检测到的误码率大于预设误码率阈值时,则表明误码率与误码率阈值不匹配,当检测到的丢包率大于预设丢包率阈值时,则表明丢包率与丢包率阈值不匹配;当然,应当理解的是也可以结合至少两种质量参数进行判断,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的检测结果可以确定具体的媒体切换方式,从而确定获取通信终端的媒体描述信息而将媒体流全部回落到通信终端上,或是获取融合设备的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实现媒体流降码率等。
S102:会话控制器接收通信终端根据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发送的媒体切换请求,并转发给注册服务器以建立与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
应当理解的是,本步骤中建立的目标媒体面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媒体流。
该步骤中接收到的媒体切换请求中包括通信终端根据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获取的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如上所述,该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可能是通信终端的媒体描述信息,也可能是融合设备的对应于低媒体流码率的新的媒体描述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会话控制器进行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质量检测时,会话控制器可根据通信终端的指示对相应的媒体流进行检测,从而确定通信质量如何。例如,会话控制器对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进行中转之前,还可包括: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待检测媒体流的媒体流检测指令,该过程可以是在建立融合设备多媒体通信过程中进行的,例如可以在通信终端发给会话控制器的INVITE请求中携带该媒体流检测指令,且该媒体流检测指令包含需要对哪些媒体流进行检测,可以是全部媒体流,也可以是特定的部分媒体流,例如带宽较大的媒体流,或特定类型的媒体流(例如音频媒体流)等。然后会话控制器在中转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过程中,可根据该媒体流检测指令对待检测媒体流进行检测。
参见图2所示,在通信终端侧,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包括:
S201:通信终端接收会话控制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信连接质量差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如上所述,该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会话控制器在对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中转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差时所产生的。
S202:通信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获取目标媒体描述信息。
S203:通信终端向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目标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以发起建立与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
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可根据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中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的具体检测结果可以确定具体的媒体切换方式,从而确定获取通信终端的媒体描述信息而将媒体流全部回落到通信终端上,或是获取融合设备的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实现媒体流降码率等。
例如,在一种示例中,当通信终端在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指示融合设备与会话控制器之间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差时(也即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会话控制器在检测到自身与融合设备之间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不匹配时所产生的时),获取融合设备的第一媒体描述信息(具体可采用SDP(Session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结构,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该第一媒体描述信息中包含用于表征第一新媒体流码率的信息,第一新媒体流码率小于融合设备当前传输媒体流使用的码率;此时通信终端向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第一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从而实现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目标媒体面的建立,该新的目标媒体面的媒体流降码率低于之前的媒体流码率。
在一种示例中,当通信终端在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指示融合设备与会话控制器之间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差(也即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会话控制器在检测到自身与融合设备之间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不匹配时所产生的),且判定自身媒体能力支持融合设备上的媒体流回落时,获取自身的第二媒体描述信息,此时通信终端向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第二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从而实现通信终端与远端设备之间新的媒体面的建立,降媒体流回落到通信终端上。
在一种示例中,当通信终端在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指示远端设备与会话控制器之间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差时(也即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会话控制器在检测到自身与远端设备之间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所产生的时),获取融合设备的第三媒体描述信息,该第三媒体描述信息中包含用于表征第二新媒体流码率的信息,且此时的第二新媒体流码率也小于融合设备当前传输媒体流使用的码率。此时通信终端向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第三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从而实现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新的目标媒体面的建立,该新的目标媒体面的媒体流降码率也低于之前的媒体流码率,从而保证媒体流通信的正常进行。
如上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会话控制器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差时,可能是融合设备和会话控制器之间进行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差(本实施例可称这种情况为接入侧网络通信质量差),也可能是会话控制器与远端通信之间进行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差(本实施例可称这种情况为远端通信质量差)。
如上分析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会话控制器检测到接入侧网络通信质量差时,通信终端可采用媒体流全部回落以及媒体流降码率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进行媒体切换以保证媒体流通信的正常进行;当会话控制器检测到为远端通信质量差时,通信终端可采用媒体流降码率方式进行媒体切换以保证媒体流通信的正常进行。
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发送的媒体切换请求包括但不限于媒体修改请求、重新邀请Re-INVITE请求、更新数据UPDATE请求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建立媒体面的方式可以是任意媒体面建立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三种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一种或多种进行结合,例如可以根据通信终端自身的媒体能力、具体的通信连接质量等确定采用全部回落还是媒体流降码率传输。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媒体描述信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还可包括但不限于麦克风参数、扬声器参数、摄像头参数和屏幕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在融合设备接入IMS与远端设备进行媒体流通信过程中,在网络质量不佳时,通过上述适时的媒体切换尽可能保证为用户继续提供多媒体通信(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多媒体通话、直播等)的体验。同时可提升大带宽的媒体设备作为融合设备接入IMS,在各种网络覆盖场景下的兼容性,进而可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多媒体通信体验。
实施例二:
为了实现融合通信技术中用于传输媒体流的通信连接网络质量差时,如何减少对媒体流的传输影响,保证多媒体通信的正常进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装置,该融合设备媒体控制装置适用于会话控制器中,参见图3所示,其包括:
监测模块31,用于在会话控制器对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进行中转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差(也即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向通信终端发送用于指示通信连接质量差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具体检测过程参见实施例一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处理模块32,用于接收通信终端根据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发送的媒体切换请求,并转发给注册服务器以建立与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该媒体切换请求中包括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获取的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一所示,在此也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监测模块31进行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质量检测时,可根据通信终端的指示对相应的媒体流进行检测,从而确定通信质量如何。例如,会话控制器中转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之前,还可包括:监测模块31接收通信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待检测媒体流的媒体流检测指令,该过程可以是在建立融合设备多媒体通信过程中进行的,例如可以在通信终端发给会话控制器的INVITE请求中携带该媒体流检测指令,且该媒体流检测指令包含需要对哪些媒体流进行检测,可以是全部媒体流,也可以是特定的部分媒体流,例如带宽较大的媒体流,或特定类型的媒体流(例如音频媒体流)等。然后监测模块31在会话控制器在中转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过程中,可根据该媒体流检测指令对待检测媒体流进行检测。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监测模块31和处理模块32的上述功能可通过会话控制器中的处理器实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会话控制器,参见图4所示,该会话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器41、第一存储器42及第一通信总线43;
第一通信总线43用于实现第一处理器41和第一存储器42之间的连接通信;
第一处理器用41于执行第一存储器4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以实现如实施例一所示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装置,该融合设备媒体控制装置适用于通信终端中,参见图5所示,其包括:
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会话控制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信连接质量差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该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会话控制器在中转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差时所产生的。
媒体切换控制模块5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51接收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获取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并向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该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以发起建立与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一所示,在此也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接收模块51和媒体切换控制模块52的上述功能可通过通信终端中的处理器实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参见图6所示,该会话控制器包括第二处理器61、第二存储器62及第二通信总线63;
第二通信总线63用于实现第二处理器61和第二存储器62之间的连接通信;
第二处理器用61于执行第二存储器6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以实现如实施例一所示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实施例一所示的会话控制器侧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的步骤。
或,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实施例一所示的通信终端侧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的步骤。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本实施例结合几种具体的示例应用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示例性说明。在本示例中,通信终端为UE,远端设备为远端UE,媒体描述信息采用SDP结构,融合设备与UE之间可采用近距离通信实现信息交互,会话控制器采用边界会话控制器SBC。
参见图7所示,本示例中UE与远端UE建立融合设备通话的一种示例过程包括:
S701:融合设备与UE配对,具体配对方式可以根据采用的近距离通信方式灵活确定。
S702:UE与融合设备交互,获得融合设备的SDP。
本示例中,UE可向融合设备发送媒体描述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融合设备的SDP,融合设备也可在与UE配对成功后主动向UE推送SDP。
S703:UE使用融合设备的SDP,发起建立通话请求INVITE,发送到SBC。需要特殊处理的是,UE在INVITE中,携带包含媒体检测指示的媒体流检测指令,媒体检测指示可用于指示针对具体的哪些媒体流进行检测。
S704:SBC收到INVITE后,根据媒体检测指示,确定本次通信中需要检测的媒体流,后续进行媒体传输过程中进行质量的检测;SBC去掉INVITE中的媒体检测指示后继续继续转发INVITE到IMS。
S705:IMS将呼叫请求发送到远端UE。
S706:远端UE回200OK。
S707:IMS转发200OK到SBC。
S708:UE收到200OK。
S709:UE将收到的200OK中远端UE的SDP,与融合设备交互。
S710:UE回ACK。
S711:SBC转发ACK。
S712:远端UE收到ACK,通话建立。
S713:融合设备媒体流与SBC交互。
S714:SBC中转媒体流,并与远端UE交互媒体流。
在一种示例中,当SBC检测到远端通信质量差时,终端可采用媒体流降码率的方式进行媒体切换,一种实现过程参见图8所示,包括:
S801:SBC检测到需要检测的媒体流的远端通信质量不佳。
S802:SBC发送INFO(即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通知UE远端通信质量不佳。
S803:UE回200Ok。
S804:UE与融合设备交互降码率,获得融合设备的SDP,该SDP中则包含用于表征新媒体流码率的信息。
S805:UE使用获得的SDP,向远端UE发起媒体切换请求,发送Re-INVITE到SBC,当然也可通过发送媒体修改请求或数据更新请求实现。
S806:SBC转发Re-INVITE到IMS。
S807:IMS转发Re-INVITE到远端UE。
S808:远端UE回200OK。
S809:IMS转发200OK。
S810:UE收到200OK。
S811:UE使用收到的SDP与融合设备交互。
S812:UE回ACK。
S813:SBC转发ACK。
S814:远端UE收到ACK。
S815:媒体切换完成,媒体流降低码率,并可以继续以较好的传输质量在融合设备与SBC之间传输。
S816:媒体切换完成,媒体流降低码率,并可以继续以较好的传输质量在SBC与远端UE之间传输。
在一种示例中,当UE检测到接入侧网络通信质量差时,其也可采用媒体流降码率的方式进行媒体切换,一种实现过程参见图9所示,包括:
S901:SBC检测到需要检测的媒体流的接入侧通信质量不佳。
S902:SBC发送INFO通知UE接入侧通信质量不佳。
S903:UE回200Ok。
S904:UE与融合设备交互降码率,获得融合设备的SDP,该SDP中则包含用于表征新媒体流码率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可能是因为UE不具备融合设备的媒体能力导致媒体流无法回落而采用降码率的方式,也可以是UE具备融合设备的媒体能力,但根据当前媒体流类型、具体的通信质量情况采用降码率的方式。
S905:UE使用获得的SDP,向远端UE发起媒体切换请求,发送Re-INVITE到SBC,当然也可通过发送媒体修改请求或数据更新请求实现。
S906:SBC转发Re-INVITE到IMS。
S907:IMS转发Re-INVITE到远端UE。
S908:远端UE回200OK。
S909:IMS转发200OK。
S910:UE收到200OK。
S911:UE使用收到的SDP与融合设备交互。
S912:UE回ACK。
S913:SBC转发ACK。
S914:远端UE收到ACK。
S915:媒体切换完成,媒体流降低码率,并可以继续以较好的传输质量在融合设备与SBC之间传输。
S916:媒体切换完成,媒体流降低码率,并可以继续以较好的传输质量在SBC与远端UE之间传输。
在一种示例中,当UE检测到接入侧网络通信质量差时,且UE具备融合设备的媒体能力时,其也可采用媒体流回落的方式进行媒体切换,一种实现过程参见图10所示,包括:
S1001:SBC检测到需要检测的媒体流的接入侧通信质量不佳。
S1002:SBC发送INFO通知UE接入侧通信质量不佳。
S1003:UE回200Ok。
S1004:因为UE具备融合设备的类似的媒体能力,媒体流可以回落,UE使用自身的SDP,向远端UE发起媒体切换请求,发送Re-INVITE到SBC。
S1005:SBC转发Re-INVITE到IMS。
S1006:IMS转发Re-INVITE到远端UE。
S1007:远端UE回200OK。
S1008:IMS转发200OK。
S1009:UE收到200OK。
S1010:UE回ACK。
S1011:SBC转发ACK。
S1012:远端UE收到ACK。
S1013:媒体切换完成,媒体流回落到UE,并可以继续以较好的传输质量在UE与SBC之间传输;此处需要说明,当融合设备不使用UE中转媒体流,则UE的接入侧网络与融合设备的接入侧网络是不同的。
S1014:媒体切换完成,并可以继续以较好的传输质量在SBC与远端UE之间传输。
本实施例中的SBC可进行中转的媒体流的检测,当检测到因为网络质量不佳,造成媒体流传输出现问题,则可通知UE根据出现问题的网络所处的具体环境以及媒体流的特征发起适时的媒体切换,使得多媒体通信可以继续,进而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包括:
会话控制器在对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进行中转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向通信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
所述会话控制器接收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发送的媒体切换请求,并转发给注册服务器以建立与所述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
所述媒体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获取的目标媒体描述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控制器在对所述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进行中转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待检测媒体流的媒体流检测指令;
所述会话控制器在对所述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进行中转过程中,根据所述媒体流检测指令对所述待检测媒体流进行检测。
3.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包括:
通信终端接收会话控制器发送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所述会话控制器在对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中转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所产生的;
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知获取目标媒体描述信息;
所述通信终端向所述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所述目标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以发起建立与所述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知获取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包括:
所述通信终端在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所述会话控制器在检测到自身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不匹配时,获取所述融合设备的第一媒体描述信息,所述第一媒体描述信息中包含用于表征第一新媒体流码率的信息,所述第一新媒体流码率小于所述融合设备当前传输媒体流使用的码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知获取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包括:
所述通信终端在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所述会话控制器在检测到自身与所述融合设备之间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不匹配,且所述通信终端判定自身媒体能力支持所述融合设备上的媒体流回落时,所述通信终端获取自身的第二媒体描述信息。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知获取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包括:
所述通信终端在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所述会话控制器在检测到自身与所述远端设备之间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获取所述融合设备的第三媒体描述信息,所述第三媒体描述信息中包含用于表征第二新媒体流码率的信息,所述第二新媒体流码率小于所述融合设备当前传输媒体流使用的码率。
7.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在会话控制器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的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向通信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发送的媒体切换请求,并转发给注册服务器以建立与所述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所述媒体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通知获取的目标媒体描述信息。
8.一种融合设备媒体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会话控制器发送的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所述通信连接质量告警通知为所述会话控制器在对融合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流进行中转过程中,检测到用于媒体流传输的通信连接质量参数与预设质量参数阈值不匹配时所产生的;
媒体切换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知获取目标媒体描述信息,并向所述会话控制器发送包含所述目标媒体描述信息的媒体切换请求,以发起建立与所述远端设备之间的用于媒体流交互的目标媒体面。
9.一种会话控制器,所述会话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及第一通信总线;
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及第二通信总线;
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二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810073483.6A 2018-01-25 2018-01-25 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及通信终端 Pending CN1100867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3483.6A CN110086746A (zh) 2018-01-25 2018-01-25 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及通信终端
EP18902182.7A EP3745665A1 (en) 2018-01-25 2018-11-16 Media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usion device, and controller,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18/116038 WO2019144682A1 (zh) 2018-01-25 2018-11-16 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RU2020127958A RU2752642C1 (ru) 2018-01-25 2018-11-16 Способ и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едиаданными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лияния данны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3483.6A CN110086746A (zh) 2018-01-25 2018-01-25 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及通信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6746A true CN110086746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39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3483.6A Pending CN110086746A (zh) 2018-01-25 2018-01-25 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及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45665A1 (zh)
CN (1) CN110086746A (zh)
RU (1) RU2752642C1 (zh)
WO (1) WO201914468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8239A (zh) * 2020-09-30 2021-0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音视频流传输方法、媒体服务器及无线接入网络实体
CN112584418A (zh) * 2019-09-27 202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流传输质量通知方法和会话边界控制实体
CN113453081A (zh) * 2020-03-28 202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传输方法、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17238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呼叫协商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8645B (zh) * 2020-08-27 2022-07-19 上海七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音视频传输带宽自适应方法
CN115708369A (zh) * 2021-08-20 2023-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4727080A (zh) * 2022-04-01 2022-07-08 福建卓航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便携式影像融屏设备、系统、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178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多媒体通话质量方法和系统、媒体控制和处理设备
WO2014138636A1 (en) * 2013-03-07 2014-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adaptation using raw bit error rate
US20150063225A1 (en) * 2013-09-04 2015-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reachability of a user equipment in idle state
CN104780469A (zh) * 2015-05-25 2015-07-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音视频数据在多网络传输中的链路切换与资源分配方法
CN104836964A (zh) * 2015-05-08 2015-08-12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分布式视频融合系统中视频融合设备控制装置
CN105848227A (zh) * 2016-03-31 2016-08-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ms终端的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6162368A (zh) * 2015-04-24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CN106209755A (zh) * 2015-04-24 2016-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媒体通信的架构、方法及融合设备和ue
CN106576094A (zh) * 2015-05-07 2017-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业务质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89688T3 (es) * 2008-03-31 2012-10-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sarela multimedia, controlador de pasarela multimedia, método y sistema para comunicación de teléfonos multimedia
US8180385B2 (en) * 2009-03-31 2012-05-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lligent adaptive re-coding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s resource utilization
US9258344B2 (en) * 2011-08-01 2016-02-09 Intel Corporation Multi-hop single sign-on (SSO) for identity provider (IdP) roaming/proxy
EP2866429A4 (en) * 2012-08-02 2015-04-29 Huawei Device Co Ltd INTEGRA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PLE SERVICE THEREWITH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178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多媒体通话质量方法和系统、媒体控制和处理设备
WO2014138636A1 (en) * 2013-03-07 2014-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adaptation using raw bit error rate
US20150063225A1 (en) * 2013-09-04 2015-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reachability of a user equipment in idle state
CN106162368A (zh) * 2015-04-24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媒体电话的融合设备及通信方法、用户设备
CN106209755A (zh) * 2015-04-24 2016-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媒体通信的架构、方法及融合设备和ue
CN106576094A (zh) * 2015-05-07 2017-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业务质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4836964A (zh) * 2015-05-08 2015-08-12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分布式视频融合系统中视频融合设备控制装置
CN104780469A (zh) * 2015-05-25 2015-07-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音视频数据在多网络传输中的链路切换与资源分配方法
CN105848227A (zh) * 2016-03-31 2016-08-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ms终端的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4418A (zh) * 2019-09-27 202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流传输质量通知方法和会话边界控制实体
WO2021057425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流传输质量通知方法和会话边界控制实体
CN113453081A (zh) * 2020-03-28 202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传输方法、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8239A (zh) * 2020-09-30 2021-0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音视频流传输方法、媒体服务器及无线接入网络实体
WO2024017238A1 (zh) * 2022-07-22 2024-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呼叫协商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4682A1 (zh) 2019-08-01
EP3745665A1 (en) 2020-12-02
RU2752642C1 (ru) 2021-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6746A (zh) 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会话控制器及通信终端
US8683007B2 (en) Seamless transfer of media streams
CN103139529B (zh) Sip服务器、视频通话设备间的视频通话切换方法
CN108881779A (zh) 智能设备之间的视频通话接听转移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US2018025339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connecting terminal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86845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10185097A1 (en)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Channel with a Push Message
CN106973253A (zh) 一种调整媒体流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10872A (zh) 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968767A (zh) 一种多终端通信方法、服务器和第一终端
KR20070024183A (ko) 데이터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의해 데이터를전송하는 네트워크 장치
JP2009194674A (ja)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4158673A (zh) 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
CN104427287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5058648A1 (zh) 基于ip电话的留言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398254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elepresence technology and telepresence device
CN110086748A (zh) 融合设备媒体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07786836B (zh) 一种音视频会话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16170415B (zh) 呼叫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47480A1 (zh) 一种增强ims业务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11570B (zh) Ims通话语音质量测试方法及系统
WO2024061143A1 (zh) 应用程序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WO2023213274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介质
CN109743436B (zh) 用于语音对话的通讯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11476A1 (zh) 一种通信、数据通道的建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