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3868B - 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3868B
CN110083868B CN201910234167.7A CN201910234167A CN110083868B CN 110083868 B CN110083868 B CN 110083868B CN 201910234167 A CN201910234167 A CN 201910234167A CN 110083868 B CN110083868 B CN 1100838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cement
slurry
hole section
curt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41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3868A (zh
Inventor
吴乃文
徐劲松
何长青
熊奔
李如
雒启伟
伍宇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long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long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long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long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41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3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3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3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3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3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Abstract

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以灌浆系统密度计的施工误差作为判断标准,来判断帷幕灌浆孔段是否正常灌浆;判断帷幕灌浆孔段正常灌浆时,则此时帷幕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即为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水泥灌入量,判断帷幕灌浆孔段回浆变浓时,则此时帷幕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为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所含水泥量扣减灌浆孔段因回浆变浓的影响量;并以灌浆孔段灌浆过程中同级水灰比的灌注过程作为一个计算阶段来计算灌浆孔段各级水灰比灌注过程的实际水泥灌入量,然后累计求和来计算孔段灌浆全过程的实际水泥灌入量。本发明在灌浆孔段水泥灌入量的计量中考虑了回浆变浓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水电施工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
背景技术
桐子林水电站系雅砻江下游最末一个梯级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属二等大(2)型工程。大坝坝顶轴线长439.73m,坝顶高程1020.00m,最大坝高69.50m;河床式电站共装四台ZZ-LH-1020型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150MW,总装机6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29.75亿kw.h。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015.00m,死水位为1012.00m。坝基防渗采用平行大坝轴线布置的悬挂式帷幕,分别布置于左右岸灌浆平洞及坝基1#灌浆排水廊道;闸坝护坦区域防渗帷幕沿3#灌浆排水廊道及下游2#灌浆排水廊道布置,形成半围合格局。帷幕灌浆设计防渗标准为灌后岩体透水率q≤5Lu;幕后扬压力折减系数α≤0.25。
桐子林水电站坝基帷幕灌浆工程施工中,河床坝基大部分灌浆孔段出现涌水及“吸水不吸浆(回浆变浓)”等现象,后文均用回浆变浓表述,回浆变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岩体中广泛存在细微劈理带、裂隙密集带,浆液中的水分自孔壁的节理裂隙进入岩体,而颗粒较粗的水泥颗粒无法通过细微节理裂隙进入岩体而滞留于灌浆系统内,致使灌浆系统回浆密度随灌注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灌注时间越长,浆液变浓越明显。后经多次灌浆试验并采取调整浆材细度(采取湿磨细水泥和干磨细水泥灌注)、提高灌浆压力、缩小孔排距、浆液置换、屏浆待凝等措施后,帷幕灌浆施灌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目前,国内已建或在建的水电站坝基帷幕灌浆工程中出现回浆变浓现象的工程实例不少,如上世纪90年代建成发电的湖南五强溪水电站、皂市水电站、近期建成发电的湖南托口水电站、四川大岗山水电站、锦屏一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等,业界同仁对出现回浆变浓现象的产生原因、判定标准、施工技术处理措施及其实施效果均有不少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但在灌浆孔段水泥灌入量的计量中如何考虑回浆变浓影响的相应计量方法未见论述。
因此,现阶段急需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及其实现方法,灌浆孔段产生回浆变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岩体中广泛存在细微劈理带、裂隙密集带,浆液中的水分自孔壁的节理裂隙进入岩体,而颗粒较粗的水泥颗粒无法通过细微节理裂隙进入岩体而滞留于灌浆系统内,致使灌浆系统回浆密度随灌注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灌注时间越长,浆液变浓越明显。目前,国内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水泥灌入量是通过累积单位时间段内浆液密度与注入浆液体积的乘积来计算的,因此,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水泥灌入量不能代表回浆变浓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但帷幕灌浆过程中同一施灌时段内灌入地层中的水泥量与灌浆系统内水泥量之和是恒定不变的,回浆变浓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可据此进行计算确定,即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所含水泥量+开灌时灌浆系统浆液中的水泥量=实际水泥灌入量+灌浆结束时灌浆系统留存浆液中的水泥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以灌浆系统密度计的施工误差作为判断标准,来判断帷幕灌浆孔段是否正常灌浆;
步骤S2:当判断帷幕灌浆孔段正常灌浆时,则此时帷幕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即为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水泥灌入量,当判断帷幕灌浆孔段回浆变浓时,则此时帷幕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为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所含水泥量扣减灌浆孔段因回浆变浓的影响量;
步骤S3:以灌浆孔段灌浆过程中同级水灰比的灌注过程作为一个计量阶段,在步骤S2的基础上分别计量出灌浆孔段各级水灰比灌注过程的实际水泥灌入量,然后将各级水灰比灌注过程的实际水泥灌入量累计求和,即为灌浆孔段灌浆全过程的实际水泥灌入量。
进一步的,步骤S1的具体内容为:
帷幕灌浆孔段施灌过程中的某一灌浆时段内,当灌浆系统回浆密度增加的变化率小于或等于系统的施工误差时,则判定该孔段属于正常灌浆,当灌浆系统回浆密度增加的变化率大于系统的施工误差时,则判定该孔段属于回浆变浓。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帷幕灌浆孔段回浆变浓时帷幕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的计算方法为:
设坝基帷幕灌浆某一灌浆孔段钻孔灌浆基本参数为钻孔孔深H,钻孔半径R,灌浆系统采取“小循环”方式布置,灌浆进回浆管路长度L,进回浆管内径r,灌浆用水泥密度为ρ,灌浆施工于T1i时刻开灌,浆液开灌水灰比Nai,浆液密度Dai,灌注至某一时刻Tix时,系统内浆液密度Dix,发现浆液回浆变浓很明显,进行新鲜浆液置换一次,灌注至T2i时灌浆达到水灰比变换条件,变换为下一级水灰比继续灌注;此时T2i系统内浆液密度Dbi,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Vi;则该回浆变浓孔段在同一水灰比级Ni:1灌注过程中实际水泥灌入量Wi=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Vi所含水泥量Qi+T1i时灌浆系统中浆液的水泥量Gai-T2i时灌浆系统留存浆液的水泥量Gbi+换浆后开始灌浆时系统浆液中的水泥量Gai-替换浆液产生的废弃浆量中的水泥量Gix;Gai、Gix、Gbi、Qi均可由水泥浆液的水泥重量与水泥浆液密度的关系计算得到:
Figure SMS_1
其中,灌浆系统留存浆液的水灰比Nix、Nbi可用公式
Figure SMS_2
计算得到,V0为灌浆系统进回浆管与钻孔的体积,V0=π×r2×L+π×R2×H,同一级水灰比灌浆过程中系统内灌注浆液密度Dai、Dix、Dbi及水灰比Nai均可在自动记录仪打印的原始记录表中查得,因此,回浆变浓孔段某一级水灰比灌注过程中实际水泥灌入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直接计算得到:
Figure SMS_3
/>
Figure SMS_4
其中,m为浆液置换次数,
回浆变浓孔段实际水泥灌入量W则为各级水灰比灌注过程中实际水泥灌入量的累计总量:
Figure SMS_5
其中,n为灌浆施工的水灰比级数。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针对水电站坝基帷幕灌浆工程中出现回浆变浓现象,提供了一种在灌浆孔段水泥灌入量的计量中考虑回浆变浓影响的相应计量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以灌浆系统密度计的施工误差作为判断标准,来判断帷幕灌浆孔段是否正常灌浆;
步骤S2:当判断帷幕灌浆孔段正常灌浆时,则此时帷幕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即为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水泥灌入量,当判断帷幕灌浆孔段回浆变浓时,则此时帷幕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为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所含水泥量扣减灌浆孔段因回浆变浓的影响量;
步骤S3:以灌浆孔段灌浆过程中同级水灰比的灌注过程作为一个计量阶段,在步骤S2的基础上分别计量出灌浆孔段各级水灰比灌注过程的实际水泥灌入量,然后将各级水灰比灌注过程的实际水泥灌入量累计求和,即为灌浆孔段灌浆全过程的实际水泥灌入量。
进一步的,步骤S1的具体内容为:
帷幕灌浆孔段施灌过程中的某一灌浆时段内,当灌浆系统回浆密度增加的变化率小于或等于系统的施工误差时,则判定该孔段属于正常灌浆,当灌浆系统回浆密度增加的变化率大于系统的施工误差时,则判定该孔段属于回浆变浓。
桐子林水电站帷幕灌浆工程自开工之初即形成了灌浆施工设备、计量器具等进行定期校验的质量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单位每周定期或在灌浆系统设备进场时组织对灌浆系统中的自动记录仪、流量计、密度计及压力计进行配套校验率定并签字贴封条,以保证灌浆系统施工设备与计量器具施工误差在规程规范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全面统计帷幕灌浆工程自开工到施工完成时段内灌浆系统配套校验率定时密度计正误差的统计平均值(负误差不进统计范围)作为灌浆系统密度计的施工误差。
灌浆孔段产生回浆变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岩体中广泛存在细微劈理带、裂隙密集带,浆液中的水分自孔壁的节理裂隙进入岩体,而颗粒较粗的水泥颗粒无法通过细微节理裂隙进入岩体而滞留于灌浆系统内,致使灌浆系统回浆密度随灌注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灌注时间越长,浆液变浓越明显。
目前,国内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水泥灌入量是通过累积单位时间段内浆液密度与注入浆液体积的乘积来计算的,因此,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水泥灌入量不能代表回浆变浓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但帷幕灌浆过程中同一施灌时段内灌入地层中的水泥量与灌浆系统内水泥量之和是恒定不变的,回浆变浓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可据此进行计算确定。即:
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所含水泥量+开灌时灌浆系统浆液中的水泥量=实际水泥灌入量+灌浆结束时灌浆系统留存浆液中的水泥量。
现以坝基帷幕灌浆孔段的一般施工工况来推导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算公式。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帷幕灌浆孔段回浆变浓时帷幕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的计算方法为:
设坝基帷幕灌浆某一灌浆孔段钻孔灌浆基本参数为钻孔孔深H,钻孔半径R,灌浆系统采取“小循环”方式布置,灌浆进回浆管路长度L,进回浆管内径r,灌浆用水泥密度为ρ,帷幕灌浆采取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施工工艺。灌浆施工于T1i时刻开灌,浆液开灌水灰比Nai,浆液密度Dai,灌注至某一时刻Tix时,系统内浆液密度Dix,发现浆液回浆变浓很明显,进行新鲜浆液置换一次(置换新鲜浆液水灰比与原开灌浆液水灰比一致),灌注至T2i时灌浆达到水灰比变换条件,变换为下一级水灰比继续灌注;此时T2i系统内浆液密度Dbi,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Vi;则该回浆变浓孔段在同一水灰比级Ni:1灌注过程中实际水泥灌入量Wi=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Vi所含水泥量Qi+T1i时灌浆系统中浆液的水泥量Gai-T2i时灌浆系统留存浆液的水泥量Gbi+换浆后开始灌浆时系统浆液中的水泥量Gai-替换浆液产生的废弃浆量中的水泥量Gix;Gai、Gix、Gbi、Qi均可由水泥浆液的水泥重量与水泥浆液密度的关系计算得到:
Figure SMS_6
其中,灌浆系统留存浆液的水灰比Nix、Nbi可用公式
Figure SMS_7
计算得到,V0为灌浆系统进回浆管与钻孔的体积,桐子林水电站坝基帷幕灌浆施工时,因河床坝段大量灌浆孔段存在涌水现象而需采取屏浆待凝等措施处理,为减少射浆管堵塞事故并降低事故处理难度,提高施工工效,采取Φ20PVC管替代钻杆作为射浆管,因其管壁很薄(小于0.5mm)射浆管体积占比很少,计算时忽略了射浆管体积的影响:V0=π×r2×L+π×R2×H,同一级水灰比灌浆过程中系统内灌注浆液密度Dai、Dix、Dbi及水灰比Nai均可在自动记录仪打印的原始记录表中查得,因此,回浆变浓孔段某一级水灰比灌注过程中实际水泥灌入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直接计算得到:
Figure SMS_8
Figure SMS_9
其中,m为浆液置换次数,
回浆变浓孔段实际水泥灌入量W则为各级水灰比灌注过程中实际水泥灌入量的累计总量:
Figure SMS_10
其中,n为灌浆施工的水灰比级数。桐子林水电站坝基帷幕灌浆施工灌浆水灰比一般采用3:1、2:1,1:1、0.8:1、0.5:1共五级,其变化因子i取1、2、3、4、5时,Nai分别对应取值为3、2、1、0.8、0.5,Dix、Dbi、Vi、Dai可在对应的原始灌浆记录表中查得,灌浆系统留存浆液水灰比Nix、Nbi可用公式
Figure SMS_11
计算得到。据现场帷幕灌浆施工经验,每一个灌浆孔段很少采用多级水灰比灌注结束的,一般采取一至二级水灰比即可灌注结束,但浆液置换次数最多达四次。“吸水不吸浆(回浆变浓)”孔段实际水泥灌入量(W)的计算公式看似复杂繁琐,但在现场实际应用时利用Excel表格的计算功能使得计算操作既简单又快捷。只要将灌浆孔段的钻孔及灌浆系统进回浆管的基本参数、每级水灰比灌浆参数、每次浆液置换时的灌浆参数及相应的计算公式分别输入预先定制的Excel表格进行自动计算,即可得到每级水灰比灌注、每次浆液置换因孔段“吸水不吸浆(回浆变浓)”影响的扣减量及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现以4坝段1单元WM-1-102号孔第3段的灌浆施工记录来计算该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其钻孔灌浆基本参数为钻孔孔深16.9m,钻孔半径0.028m,灌浆系统采取“小循环”方式布置,管路占浆量为24.8×10-3m3,灌浆用水泥密度为3.15×103kg/m3,帷幕灌浆采取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施工工艺。灌浆施工于2014年6月24日9点50分05秒开灌,开灌时水灰比3:1,浆液密度1.20×103kg/m3,灌注至12点25分15秒时,系统内浆液密度1.51×103kg/m3,浆液置换一次(置换新鲜浆液水灰比3:1),继续灌注至13点17分00秒时达到灌浆结束标准条件,结束该孔段灌浆。此时系统内浆液密度1.32×103kg/m3,自动记录仪录到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为506×10-3m3,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水泥灌入量为179.1kg。该孔段实际水泥灌入量为:
Figure SMS_12
仅占本孔段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水泥灌入量179.1kg的63.4%。
该孔段因回浆变浓的影响而核减的工程量(水泥灌入量)为179.1-113.5=65.6kg,占实际水泥灌入量的57.7%,占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水泥灌入量的36.6%。
应用结果
桐子林水电站坝基帷幕灌浆工程共施工完成1302个孔,其中灌浆孔1161个,检查孔141个;总计完成混凝土钻孔4865.00m,基岩钻孔33064.09m,水泥灌入总量(钻孔封孔灌浆用水泥量未予统计)3870408.65kg。考虑到水灰比大于2:1的水泥浆液中水泥含量少,浆液因回浆变浓对灌浆孔段实际水泥灌入量的影响更少;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实际水泥灌入量的计算过程中,对于灌浆结束水灰比大于2:1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计算时没有考虑孔段回浆变浓的影响。经统计,帷幕灌浆孔中175个孔的627段因出现回浆变浓现象而进行了工程量(孔段水泥灌入量)核减计算,其各孔段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水泥灌入量为395869.50kg,其各孔段实际水泥灌入量为178591.60kg,仅占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水泥灌入量的45.1%;因回浆变浓原因核减的工程量为217277.90kg,占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水泥灌入量的54.9%,占桐子林水电站坝基帷幕灌浆工程水泥灌入总量的5.6%。
桐子林水电站坝基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时采取核减回浆变浓影响的计算方法符合客观实际与工程合同及现行规程规范要求,在不损害项目承建单位正当利益的同时有利于工程项目计量工作的进一步规范管理,有利于合理减少工程项目业主的工程建设成本。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

1.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以灌浆系统密度计的施工误差作为判断标准,来判断帷幕灌浆孔段是否正常灌浆;
步骤S2:当判断帷幕灌浆孔段正常灌浆时,则此时帷幕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即为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水泥灌入量,当判断帷幕灌浆孔段回浆变浓时,则此时帷幕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为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所含水泥量扣减灌浆孔段因回浆变浓的影响量;
步骤S3:以灌浆孔段灌浆过程中同级水灰比的灌注过程作为一个计量阶段,在步骤S2的基础上分别计量出灌浆孔段各级水灰比灌注过程的实际水泥灌入量,然后将各级水灰比灌注过程的实际水泥灌入量累计求和,即为灌浆孔段灌浆全过程的实际水泥灌入量;
步骤S1的具体内容为:
帷幕灌浆孔段施灌过程中的某一灌浆时段内,当灌浆系统回浆密度增加的变化率小于或等于系统的施工误差时,则判定该孔段属于正常灌浆,当灌浆系统回浆密度增加的变化率大于系统的施工误差时,则判定该孔段属于回浆变浓;
在步骤S2中,帷幕灌浆孔段回浆变浓时帷幕灌浆孔段的实际水泥灌入量的计算方法为:
设坝基帷幕灌浆某一灌浆孔段钻孔灌浆参数为钻孔孔深H,钻孔半径R,灌浆系统采取小循环方式布置,灌浆进回浆管路长度L,进回浆管内径r,灌浆用水泥密度为ρ,灌浆施工于T1i时刻开灌,浆液开灌水灰比Nai,浆液密度Dai,灌注至某一时刻Tix时,系统内浆液密度Dix,发现浆液回浆变浓明显,进行新鲜浆液置换一次,灌注至T2i时灌浆达到水灰比变换条件,变换为下一级水灰比继续灌注;此时T2i系统内浆液密度Dbi,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Vi;则该回浆变浓孔段在同一级水灰比Ni:1灌注过程中实际水泥灌入量Wi=自动记录仪记录到的灌入岩体浆液体积Vi所含水泥量Qi+T1i时灌浆系统中浆液的水泥量Gai-T2i时灌浆系统留存浆液的水泥量Gbi+换浆后开始灌浆时系统浆液中的水泥量Gai-替换浆液产生的废弃浆量中的水泥量Gix;Gai、Gix、Gbi、Qi均可由水泥浆液的水泥重量与水泥浆液密度的关系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4147198380000011
其中,灌浆系统留存浆液的水灰比Nix、Nbi可用公式
Figure FDA0004147198380000012
计算得到,V0为灌浆系统进回浆管与钻孔的体积,V0=π×r2×L+π×R2×H,同一级水灰比灌浆过程中系统内灌注浆液密度Dai、Dix、Dbi及水灰比Nai均可在自动记录仪打印的原始记录表中查得,因此,回浆变浓孔段某一级水灰比灌注过程中实际水泥灌入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直接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4147198380000021
/>
Figure FDA0004147198380000022
其中,m为浆液置换次数,
回浆变浓孔段实际水泥灌入量W则为各级水灰比灌注过程中实际水泥灌入量的累计总量:
Figure FDA0004147198380000023
其中,n为灌浆施工的水灰比级数。
CN201910234167.7A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 Active CN110083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4167.7A CN110083868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4167.7A CN110083868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3868A CN110083868A (zh) 2019-08-02
CN110083868B true CN110083868B (zh) 2023-05-26

Family

ID=67413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4167.7A Active CN110083868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386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7886A (zh) * 2016-06-16 2016-08-24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强岩溶发育地层帷幕灌浆施工方法
CN108166541A (zh) * 2017-12-28 2018-06-15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坚硬整体基岩中成桩质量的检测方法
CN108301806A (zh) * 2018-03-14 2018-07-20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一种水平定向钻环空部灌浆施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7886A (zh) * 2016-06-16 2016-08-24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强岩溶发育地层帷幕灌浆施工方法
CN108166541A (zh) * 2017-12-28 2018-06-15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坚硬整体基岩中成桩质量的检测方法
CN108301806A (zh) * 2018-03-14 2018-07-20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一种水平定向钻环空部灌浆施工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rout Curtain Construction At Bolivar Dam, Ohio;Michael C. Nield;《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science》;20180228;全文 *
两河口水电站上游围堰防渗墙质量控制;谭海涛 等;《云南水力发电》;20171231;全文 *
回浆变浓情况下帷幕灌浆注灰量计算方法研究;李如 等;《建材与装饰》;20181131;全文 *
邕宁水利枢纽岩基喀斯特地貌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董珂;《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2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3868A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6469B (zh) 多约束条件下水电站坝前河床冲淤变形的计算方法
Lia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karst water systems in Northern China.
CN115305864B (zh) 一种滨海淤积型河道综合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05279361B (zh) 高土石不过水围堰边坡失稳风险率检测方法
CN113887087B (zh) 潮汐河段底沙输移引起的航道淤积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749475B (zh) 一种确定梯级水库群连续溃坝风险分析方法
CN102107990A (zh) 梯级河滩湿地水质净化方法
CN111080157A (zh) 一种梯级水电站排磷量的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0083868B (zh) 一种帷幕灌浆工程回浆变浓孔段水泥灌入量计量方法
CN106815450B (zh) 一种淤地坝系减沙量的计算方法
CN109272250B (zh) 一种针对采煤沉陷区的蓄洪除涝作用评估方法
CN105350515B (zh) 一种加肋的降水井管
Khanh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Piano Key Weirs in Vietnam from 2004 to 2016
CN113094799B (zh) 一种特高心墙堆石坝变形综合控制方法
CN109933892A (zh) 一种水温模型电站下泄流量边界条件的修正方法
CN206512831U (zh) 一种设有缓冲结构梁的竖槽式跌水井
CN211057746U (zh) 一种多级放空洞水力学监测系统
Fang et al. Fluvial process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finless porpoise’s habitat after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became operational
CN202899090U (zh) 圆弧形砼心墙土石坝
CN210262966U (zh) 与永久堵头结合的改建生态放水洞结构
CN203977377U (zh) 拦沙导沙结构
CN105178423B (zh) 除渣除砂限流消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入流井
GUO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uniform natural sand recovery process by unsaturated flow
CN110080180B (zh) 与永久堵头结合的改建生态放水洞结构及其布置方法
Jiang et al. Study on sedi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duction measures of Bajiazui reservoi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