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2648A - 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2648A
CN110082648A CN201910531713.3A CN201910531713A CN110082648A CN 110082648 A CN110082648 A CN 110082648A CN 201910531713 A CN201910531713 A CN 201910531713A CN 110082648 A CN110082648 A CN 110082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urrent
horizontal
sequence
network
associ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17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2648B (zh
Inventor
葛海波
任雪涛
张璇
姜燕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X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X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X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X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17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26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2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2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2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2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1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 G01R31/086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in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i.e. with interconnected condu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8Aspects of digital compu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04S10/52Outage or fault management, e.g. fault detec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ocating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T牵引网路模型,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采用AT供电方式,且包括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采用广义对称分量法分析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得出T牵引网路模型的序网络;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序网络中的电流参数;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本发明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通过设置上述步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应用于AT网络的故障测距方法,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普通AT网络,也可以应用于T接异形AT网络,从而具有极高的适用性和使用前景,弥补了技术空白。

Description

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牵引线路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气化铁路发展迅速,供电系统作为电气化铁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电方式的选择成为发展电气化铁路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常用的电气化铁路供电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供电方式、BT供电方式及AT供电方式。其中,直接供电方式最简单、投资少、运营和维护方便,但其供电能力有限,对临近通讯线路的干扰严重。BT供电方式是为了减少直接供电方式对周围通讯线路的干扰而提出来的一种供电方式,通过在接触网中串联吸流变压器(BT)将钢轨中回流的电流吸上到回流线中流通来减少对通讯的干扰。BT供电方式需要在接触网中增设开口以串联吸流变压器,这会使牵引网阻抗增加,造成牵引网电压和电能损失,同时,开口使得接触网产生电分段绝缘间隙,不利于线路的高速运行。AT供电方式是通过在牵引网中增设正馈线和自耦变压器,将牵引供电电压提高一倍,从而使得牵引网的载流能力大大增加,同时减少对通信线路干扰的一种供电方式。AT供电方式不仅是电气化铁路减轻对通信线路的干扰影响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且对牵引供电系统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措施。因此,AT供电方式成为现今最受青睐的供电方式。
T字型结构的AT供电方式多用于铁路线路枢纽地区,在T字型结构的AT供电方式中,AT所和牵引变电所之间T接出了一段牵引网,且该牵引网通过另一个分区所进行并联,这种接线方式原有的AT供电故障测距公式不适用于该异形AT供电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Y字型结构的AT供电属于一种异形AT供电结构,由于架构不同,所以已有的AT供电故障测距方式已经不适用于该异形AT供电结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T牵引网路模型,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采用AT供电方式,且包括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采用广义对称分量法分析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得出T牵引网路模型的序网络;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序网络中的电流参数;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1610953686.5,公开了一种高铁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的故障测距方法及故障测距系统,但是将这种故障测距应用在T字型结构的AT供电网络中时,由于T接出的牵引网的影响,使得这种方法无法对故障进行准确定位。
本发明应用时,为了对异性AT网络进行准确分析,首先需要建立一个T牵引网路模型,T牵引网路模型需要表达异性AT网络的运作过程,所以在T牵引网路模型设置有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的布置需要与异性AT网络中布置相同或相似。
发明人发现在实际故障测距中,无论对于普通的AT网络还是异形网络来说,即使异形网络T接出了一段牵引网,但是在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中都是存在横联电流的,而横联电流是随着故障点位置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发明人创造性的采用基于横联电流对故障点进行测距。
首先采用广义对称分量法分析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得出T牵引网路模型的序网络,在得到的序网络中即包含横联电流,也包含T接出的牵引网的电流;然后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序网络中的电流参数,通过对横联电流的分析,可以得出序网络中的各种电流参数,如压降、阻抗、相变等信息;通过电流参数就可以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述步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应用于AT网络的故障测距方法,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普通AT网络,也可以应用于T接异形AT网络,从而具有极高的适用性和使用前景,弥补了技术空白。
进一步的,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中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的数量均为一个,且主变电所、分区变电所和AT变电所沿馈线依次设置;所述主变电所为AT1,所述分区变电所为AT3,所述AT变电所为AT2;所述AT3连接于馈线的节点为分叉点,所述AT3与分叉点的距离为L3,所述器AT2与分叉点的距离为L2,所述AT1与分叉点的距离为L1。
本发明应用时,需要将T牵引网路模型中的各种参数和参量进行如上定义。
进一步的,所述序网络包括0序网络、1序网络、2序网络和3序网络。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序网络中的电流参数包括以下子步骤:
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2序网络的电流参数;
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3序网络的电流参数。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3序网络的电流参数包括以下子步骤:
故障在L1段时,当3序电流IA3流经3序网络根据下式得出3序网络中的阻抗关系: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为AT1至故障点的距离;Z3为3序网络阻抗;IA3为3序网络电流。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2序网络的电流参数包括以下子步骤:
故障在L1段时,根据下式得出2序网络中的阻抗关系: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为AT1至故障点的距离;Z2为2序网络阻抗;IA2为2序网络电流;k为分流系数。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故障在L1区段,引入故障电路边界条件,并根据下式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为AT1至故障点的距离。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故障在L2区段,引入故障电路边界条件,并根据下式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2为AT2至故障点的距离。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故障在L3区段,引入故障电路边界条件,并根据下式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3为AT3至故障点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故障电路边界条件为:
式中,为短路点T1相电压;为短路点T1相电流;为短路电流,为短路点F1相电流;为短路点T2相电流;为短路点F2相电流;为短路点0~3序电压;为短路点0~3序电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通过设置上述步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应用于AT网络的故障测距方法,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普通AT网络,也可以应用于T接异形AT网络,从而具有极高的适用性和使用前景,弥补了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T牵引网路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T接牵引网序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接牵引网L1处T相故障2序和3序网图;
图4为本发明3序网中阻抗关系;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本发明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T牵引网路模型,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采用AT供电方式,且包括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采用广义对称分量法分析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得出T牵引网路模型的序网络;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序网络中的电流参数;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本实施例实施时,为了对异性AT网络进行准确分析,首先需要建立一个T牵引网路模型,T牵引网路模型需要表达异性AT网络的运作过程,所以在T牵引网路模型设置有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的布置需要与异性AT网络中布置相同或相似。
发明人发现在实际故障测距中,无论对于普通的AT网络还是异形网络来说,即使异形网络T接出了一段牵引网,但是在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中都是存在横联电流的,而横联电流是随着故障点位置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发明人创造性的采用基于横联电流对故障点进行测距。
首先采用广义对称分量法分析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得出T牵引网路模型的序网络,在得到的序网络中即包含横联电流,也包含T接出的牵引网的电流;然后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序网络中的电流参数,通过对横联电流的分析,可以得出序网络中的各种电流参数,如压降、阻抗、相变等信息;通过电流参数就可以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述步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应用于AT网络的故障测距方法,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普通AT网络,也可以应用于T接异形AT网络,从而具有极高的适用性和使用前景,弥补了技术空白。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参数和参量,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中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的数量均为一个,且主变电所、分区变电所和AT变电所沿馈线依次设置;所述主变电所为AT1,所述分区变电所为AT3,所述AT变电所为AT2;所述AT3连接于馈线的节点为分叉点,所述AT3与分叉点的距离为L3,所述器AT2与分叉点的距离为L2,所述AT1与分叉点的距离为L1。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所述序网络包括0序网络、1序网络、2序网络和3序网络。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序网络中的电流参数包括以下子步骤:
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2序网络的电流参数;
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3序网络的电流参数。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3序网络的电流参数包括以下子步骤:
故障在L1段时,当3序电流IA3流经3序网络根据下式得出3序网络中的阻抗关系: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为AT1至故障点的距离;Z3为3序网络阻抗;IA3为3序网络电流。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2序网络的电流参数包括以下子步骤:
故障在L1段时,根据下式得出2序网络中的阻抗关系: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为AT1至故障点的距离;Z2为2序网络阻抗;IA2为2序网络电流。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故障在L1区段,引入故障电路边界条件,并根据下式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为AT1至故障点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故障在L2区段,引入故障电路边界条件,并根据下式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2为AT2至故障点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故障在L3区段,引入故障电路边界条件,并根据下式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3为AT3至故障点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故障电路边界条件为: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中T接牵引网的结构,如图5所示:由图可见,AT所和牵引变电所之间T接出一段牵引网,末端通过分区所2并联。容易看出,除异形AT段之外的其他区段仍可使用上下行电流比、AT吸上电流比或横联线电流比等故障测距方法。因此,仅需分析T接的AT段。
图5中,变电所至分叉处距离L1为6.726km,分叉处至AT所距离L2为7.566km,分叉处至钦北分区所距离L3为2.246km。
在图5基础上建立T接牵引网模型,如图1所示,然后采用广义对称分量法得出的0~3序网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横联电流只在2序和3序网络中流通。当故障在L1段时,推导横联电流和故障距离关系。
如图3所示,图中为2序网络中AT1、AT2、AT3处的横联电流, 为3序网络中AT1、AT2、AT3处的横联电流,Z2、Z3为2序和3序阻抗,IA2、IA3为2序和3序电流。
当3序电流IA3流经3序网络时,阻抗关系如图4所示,可以得到阻抗关系:
其中,
2序网络阻抗关系和图4类似,只需考虑横联电流和吸上电流分配关系即可。横联电流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然后根据公式1~8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
当故障在L1区段,故障类型为下行T线(T1)对地短路。短路电流等于T1(A)相流入大地电流,其他相直接流入大地电流为0。且T1(A)相短路点为0。所以故障电路边界条件为
所以
IA2=IA3,且z2≈z3,所以Z′2≈Z′3,公式9、10可以简化为:
由公式12、13可得,故障距离计算公式:
其中x为AT1至故障点的距离,公式13中L按公式14计算。
当故障在L2段时,故障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为AT2至故障点的距离,公式15中L′按公式16计算。
当故障在L3段时,故障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为AT3至故障点的距离,公式17中L′按公式18计算。
这样就完成了故障点的定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T牵引网路模型,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采用AT供电方式,且包括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
采用广义对称分量法分析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得出T牵引网路模型的序网络;
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序网络中的电流参数;
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牵引网路模型中AT变电所、主变电所和分区变电所的数量均为一个,且主变电所、分区变电所和AT变电所沿馈线依次设置;所述主变电所为AT1,所述分区变电所为AT3,所述AT变电所为AT2;所述AT3连接于馈线的节点为分叉点,所述AT3与分叉点的距离为L3,所述器AT2与分叉点的距离为L2,所述AT1与分叉点的距离为L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网络包括0序网络、1序网络、2序网络和3序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序网络中的电流参数包括以下子步骤:
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2序网络的电流参数;
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3序网络的电流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3序网络的电流参数包括以下子步骤:
故障在L1段时,当3序电流IA3流经3序网络根据下式得出3序网络中的阻抗关系: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为AT1至故障点的距离;Z3为3序网络阻抗;IA3为3序网络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序网络得出横联电流在2序网络的电流参数包括以下子步骤:
故障在L1段时,根据下式得出2序网络中的阻抗关系: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为AT1至故障点的距离;Z2为2序网络阻抗;IA2为2序网络电流;k为分流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故障在L1区段,引入故障电路边界条件,并根据下式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为AT1至故障点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故障在L2区段,引入故障电路边界条件,并根据下式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2为AT2至故障点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流参数得出横联电流在T牵引网路模型中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得出故障点的位置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故障在L3区段,引入故障电路边界条件,并根据下式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其中,
式中,为AT1处的横联电流;为AT2处的横联电流;为AT3处的横联电流,x3为AT3至故障点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电路边界条件为:
式中,为短路点T1相电压;为短路点T1相电流;为短路电流,为短路点F1相电流;为短路点T2相电流;为短路点F2相电流;为短路点0~3序电压;为短路点0~3序电流。
CN201910531713.3A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Active CN110082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1713.3A CN110082648B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1713.3A CN110082648B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2648A true CN110082648A (zh) 2019-08-02
CN110082648B CN110082648B (zh) 2021-04-06

Family

ID=67424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1713.3A Active CN110082648B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264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7832A (zh) * 2021-02-24 2021-03-26 西南交通大学 全并联at供电方式下的分支直接供电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
CN114689992A (zh) * 2022-04-07 2022-07-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牵引网故障位置标定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3155A (zh) * 2014-01-27 2014-05-2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at牵引网短路故障测距方法
CN104316830A (zh) * 2014-10-08 2015-01-28 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at供电方式越区供电时的故障测距方法
CN104316832A (zh) * 2014-10-08 2015-01-28 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多种运行方式的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测距方法
CN106124937A (zh) * 2016-08-23 2016-11-1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方式的铁路故障测距系统及方法
CN106199331A (zh) * 2016-06-29 2016-12-07 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带抗雷圈的全并联供电系统的故障识别方法
RU2015127848A (ru) * 2015-07-09 2017-01-13 Степан Георгиевич Тигунцев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еста короткого замыкания на длинной линии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с корректировкой параметров линии
CN107942197A (zh) * 2017-11-17 2018-04-2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
RU2654368C1 (ru) * 2017-02-20 2018-05-1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Релематика" Способ интервальн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еста однофазного замыкания в фидере
CN108548991A (zh) * 2018-03-20 2018-09-1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单线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CN108872788A (zh) * 2018-07-04 2018-11-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故障标定算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3155A (zh) * 2014-01-27 2014-05-2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at牵引网短路故障测距方法
CN104316830A (zh) * 2014-10-08 2015-01-28 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at供电方式越区供电时的故障测距方法
CN104316832A (zh) * 2014-10-08 2015-01-28 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多种运行方式的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测距方法
RU2015127848A (ru) * 2015-07-09 2017-01-13 Степан Георгиевич Тигунцев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еста короткого замыкания на длинной линии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с корректировкой параметров линии
CN106199331A (zh) * 2016-06-29 2016-12-07 成都交大许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带抗雷圈的全并联供电系统的故障识别方法
CN106124937A (zh) * 2016-08-23 2016-11-1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方式的铁路故障测距系统及方法
RU2654368C1 (ru) * 2017-02-20 2018-05-1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Релематика" Способ интервальн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еста однофазного замыкания в фидере
CN107942197A (zh) * 2017-11-17 2018-04-2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
CN108548991A (zh) * 2018-03-20 2018-09-1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单线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CN108872788A (zh) * 2018-07-04 2018-11-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故障标定算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AOHUI GAO ET AL.: ""The Simulation of T-F Short-Circuit Fault Location in All Parallel AT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Based on the Subsection Impedance Method"", 《2012 ASIA 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
葛海波 等: ""含抗雷线圈的AT供电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研究"", 《电气化铁道》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7832A (zh) * 2021-02-24 2021-03-26 西南交通大学 全并联at供电方式下的分支直接供电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
CN114689992A (zh) * 2022-04-07 2022-07-0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牵引网故障位置标定方法
CN114689992B (zh) * 2022-04-07 2023-04-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牵引网故障位置标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2648B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7374B (zh) 一种用于复线牵引网t型供电的故障判定方法
CN106385047B (zh) 全桥拓扑双极接线柔性直流换流站及其中性线接线装置
CN104316830B (zh) 铁路at供电方式越区供电时的故障测距方法
CN110082648A (zh) 一种t接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CN108548991B (zh) 一种单线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的故障测距方法
CN108297741B (zh) 一种降低地铁列车轨道电位系统
CN112904149B (zh) 一种单线at双边供电牵引网故障测距计算方法
CN107391814A (zh) 一种用于高铁站场的牵引网‑动车组建模方法
CN110688699B (zh) 长编组动车组高架桥上过分相的车网桥耦合模型构建方法
CN109901018A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分段供电方式的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09066718A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同相供变电系统的负序补偿装置及其方法
CN107346006A (zh) 消除供电线对at供电上下行电流比测距影响的方法
CN104009661B (zh) 六开关组或九开关组mmc变换器直流电容电压控制方法
CN110137920A (zh) 一种基于电压相关性的mmc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法
CN110126682A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双边供电方法
CN107176063A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外部电网供电构造
CN104698312B (zh) 一种直流换流站直流避雷器带电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8923440A (zh) 一种牵引变电所群的负序补偿测控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CN105015562B (zh) 一种轨道车辆接地电阻的控制方法及其接地板
CN106685483A (zh) 一种配电台区宽带电力线载波零线耦合的系统
CN109494619A (zh) 一种输电线路直升机带电检修等电位转移脉冲电流抑制方法
CN203920466U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同轴电缆供电系统
CN203039366U (zh) 一种交流电气化铁道贯通同相供电装置
CN206678832U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分区所连通供电构造
CN208257063U (zh) 一种使用屏蔽网线取代485模块通讯电缆及电源电缆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