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2556A - 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2556A
CN110082556A CN201910366904.9A CN201910366904A CN110082556A CN 110082556 A CN110082556 A CN 110082556A CN 201910366904 A CN201910366904 A CN 201910366904A CN 110082556 A CN110082556 A CN 110082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ake zone
blower
semi arch
energy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69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敏
张志阳
张立新
胡蓉
施宁强
蒋明洪
王玉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he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ihe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he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ihe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6690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25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2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25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3/00Indicating or record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3/02Indicating direction only, e.g. by weather vane
    • G01P13/025Indicating direction only, e.g. by weather vane indicating air data, i.e. flight variables of an aircraft, e.g. angle of attack, side slip, shear, yaw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5/00Measuring speed of fluids, e.g. of air stream; Measuring speed of bodies relative to fluids, e.g. of ship, of aircraf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定风电场试验风机,定位风速测量主方向,由监控平台预测合适的测量周期,即风速达到试验要求,风向为测量主风向;步骤2:对单台风力机尾流区不同距离为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因单台风机尾流区呈对称分布,所以只对风力机半圆弧尾流区轴向左侧区进行不同角度位置点进行测量。步骤3:对两台并排风力机不同间距的尾流区不同距离为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因并行风力机的下游风机尾流区呈对称分布,所以只对下游风力机半圆弧尾流区轴向左侧区进行不同角度处的位置点进行测量。步骤4:对两台错排风力机不同间距的尾流区不同距离为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并对整个圆弧区的不同角度处的位置点进行测量。与当前各类风机尾流测量方法相比,考虑到风机的变桨与偏航以及风电场的风速和风向,提出基于新疆达坂城实际风电场尾流研究的风速测量方法,对新疆达坂城风电场前期发电效益评估以及后期风电场的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风力机包括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目前水平轴风力机占市场主流,水平轴风力机的尾流区研究直接关系着风电场风电效益的高低。尾流区的风速变化对风力机发电和疲劳寿命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条件的不足,缺少对实际风电场的尾流变化研究。本发明基于达坂城实际风电场提出一种实用的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提高了对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变化的测量精度,加深了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变化研究,对风电场前期发电效益评估以及后期风电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提供一种运用于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的速度场研究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问题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解决。
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实际风电场风机的分布、以及风机的变桨与偏航,考虑到风速和风向的变化通过风电场中央控制平台对未来风速、风向、天气、湿度等进行预测,确定满足试验条件和风速测量周期。
步骤2:对单台风力机尾流区不同距离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因单台风机尾流区呈对称分布,所以只对风力机半圆弧尾流区轴向左侧区进行不同角度位置点进行测量。
步骤3:对两台并排风力机不同间距的尾流区不同距离为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因并行风力机的下游风机尾流区呈对称分布,所以只对下游风力机半圆弧尾流区轴向左侧区进行不同角度处的位置点进行测量。
步骤4:对两台错排风力机不同间距的尾流区不同距离为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并对整个圆弧区的不同角度处的位置点进行测量。
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分布为并排串联和错排交叉分布;所述的风速为6m/s到20m/s,风向为0°到360°之间的来流方向;所述的中央控制平台为风电场中央监控室,可以监测风电场风机运行状况与预测风电场天气情况和湿度等;风机的变桨与偏航在正常范围内;在确定满足试验条件的基础上,确定风速测量周期。
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台风机尾流区不同距离为风机后轴向距离3D、5D、8D,D为风轮直径;所述的半圆弧区为尾流区内以轴向距离3D、5D、8D为半径的半圆弧速度场;所述的不同角度为以风力机后轴向方向为起始方向,分别测量0°、30°、45°、60°、90°方向上的位置点风速。
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台并排风力机不同间距为上游风机与下游风机之间的距离为3D、5D;所述的半圆弧区为下游风机尾流区内轴向距离3D、5D、8D为半径的半圆弧速度场;所述的不同角度为以风力机后轴向方向为起始方向,分别测量0°、30°、45°、60°、90°方向上的位置点风速。
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台错排风力机不同间距为水平方向距离为3D,轴向距离为3D、5D;所述的半圆弧区为所述的半圆弧区为下游风机尾流区内轴向距离3D、5D、8D为半径的半圆弧速度场;所述的不同角度为以风力机后轴向方向为起始方向,分别测量0°、30°、45°、60°、90°、-30°、-45°、-60°、-90°方向上的位置点风速。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与当前各类风机尾流测量方法相比,考虑到风机的变桨与偏航以及风电场的风速和风向,提出基于新疆达坂城实际风电场尾流研究的风速测量方法,对新疆达坂城风电场前期发电效益评估以及后期风电场的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流程图。
图2为单台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案示意图。
图3为并排风力机轴向间距5D的下游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案示意图。
图4为错排风力机轴向间距5D的下游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流程图,该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新疆达坂城实际风电场风机的分布、以及风机的变桨与偏航,考虑到风速和风向的变化通过风电场中央控制平台对未来风速、风向、天气、湿度等进行预测,确定满足试验条件和风速测量周期。
步骤2:对单台风力机尾流区不同距离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因单台风机尾流区呈对称分布,所以只对风力机半圆弧尾流区轴向左侧区进行不同角度位置点进行测量。
步骤3:对两台并排风力机不同间距的尾流区不同距离为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因并行风力机的下游风机尾流区呈对称分布,所以只对下游风力机半圆弧尾流区轴向左侧区进行不同角度处的位置点进行测量。
步骤4:对两台错排风力机不同间距的尾流区不同距离为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并对整个圆弧区的不同角度处的位置点进行测量。
根据步骤1所述的风机分布为并排串联和错排交叉分布;所述的风速为6m/s到20m/s,风向为0°到360°之间的来流方向;所述的中央控制平台为风电场中央监控室,可以监测风电场风机运行状况与预测风电场天气情况和湿度等;风机的变桨与偏航在正常范围内;在确定满足试验条件的基础上,确定风速测量周期。
如图2所示,所述的单台风机尾流区不同距离为风机后轴向距离3D、5D、8D,D为风轮直径;所述的半圆弧区为尾流区内以轴向距离3D、5D、8D为半径的半圆弧速度场;所述的不同角度为以风力机后轴向方向为起始方向,分别测量0°、30°、45°、60°、90°方向上的位置点风速。
如图3所示,所述的两台并排风力机不同间距为上游风机与下游风机之间的距离为3D、5D;所述的半圆弧区为下游风机尾流区内轴向距离3D、5D、8D为半径的半圆弧速度场;所述的不同角度为以风力机后轴向方向为起始方向,分别测量0°、30°、45°、60°、90°方向上的位置点风速。
如图4所示,所示的两台错排风力机不同间距为水平方向距离为3D,轴向距离为3D、5D;所述的半圆弧区为所述的半圆弧区为下游风机尾流区内轴向距离3D、5D、8D为半径的半圆弧速度场;所述的不同角度为以风力机后轴向方向为起始方向,分别测量0°、30°、45°、60°、90°、-30°、-45°、-60°、-90°方向上的位置点风速。
根据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的测量方法,基于达坂城实际风电场尾流区风速场的实际变化研究,提高了对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变化的测量精度,加深了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变化了解,对风电场前期发电效益评估以及后期风电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和方法。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新疆达坂城实际风电场风机的分布、以及风机的变桨与偏航,考虑到风速和风向的变化通过风电场中央控制平台对未来风速、风向、天气、湿度等进行预测,确定满足试验条件和风速测量周期。
步骤(2):对单台风力机尾流区不同距离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因单台风机尾流区呈对称分布,所以只对风力机半圆弧尾流区轴向左侧区进行不同角度位置点进行测量。
步骤(3):对两台并排风力机不同间距的尾流区不同距离为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因并行风力机的下游风机尾流区呈对称分布,所以只对下游风力机半圆弧尾流区轴向左侧区进行不同角度处的位置点进行测量。
步骤(4):对两台错排风力机不同间距的尾流区不同距离为半径的半圆弧区风速进行测量,并对整个圆弧区的不同角度处的位置点进行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分布为并排串联和错排交叉分布;所述的风速为6m/s到20m/s,风向为0°到360°之间的来流方向;所述的中央控制平台为风电场中央监控室,可以监测风电场风机运行状况与预测风电场天气情况和湿度等;风机的变桨与偏航在正常范围内;在确定满足试验条件的基础上,确定风速测量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台风机尾流区不同距离为风机后轴向距离3D、5D、8D,D为风轮直径;所述的半圆弧区为尾流区内以轴向距离3D、5D、8D为半径的半圆弧速度场;所述的不同角度为以风力机后轴向方向为起始方向,分别测量0°、30°、45°、60°、90°方向上的位置点风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台并排风力机不同间距为上游风机与下游风机之间的距离为3D、5D;所述的半圆弧区为下游风机尾流区内轴向距离3D、5D、8D为半径的半圆弧速度场;所述的不同角度为以风力机后轴向方向为起始方向,分别测量0°、30°、45°、60°、90°方向上的位置点风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台错排风力机不同间距为水平方向距离为3D,轴向距离为3D、5D;所述的半圆弧区为所述的半圆弧区为下游风机尾流区内轴向距离3D、5D、8D为半径的半圆弧速度场;所述的不同角度为以风力机后轴向方向为起始方向,分别测量0°、30°、45°、60°、90°、-30°、-45°、-60°、-90°方向上的位置点风速。
CN201910366904.9A 2019-05-02 2019-05-02 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 Pending CN1100825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6904.9A CN110082556A (zh) 2019-05-02 2019-05-02 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6904.9A CN110082556A (zh) 2019-05-02 2019-05-02 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2556A true CN110082556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8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6904.9A Pending CN110082556A (zh) 2019-05-02 2019-05-02 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255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12777A1 (en) * 2012-10-19 2014-04-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wake losses in a windfarm
CN104239622A (zh) * 2014-09-04 2014-12-24 河海大学 风力机尾流计算方法
CN104794357A (zh) * 2015-04-29 2015-07-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二维尾流数值模拟方法
CN104794287A (zh) * 2015-04-22 2015-07-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风工程尾流计算方法
CN106919731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不同风向角的风电机组尾流确定方法
CN107194097A (zh) * 2017-05-27 2017-09-22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风电场气动模拟和风速风向数据的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12777A1 (en) * 2012-10-19 2014-04-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wake losses in a windfarm
CN104239622A (zh) * 2014-09-04 2014-12-24 河海大学 风力机尾流计算方法
CN104794287A (zh) * 2015-04-22 2015-07-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风工程尾流计算方法
CN104794357A (zh) * 2015-04-29 2015-07-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二维尾流数值模拟方法
CN106919731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不同风向角的风电机组尾流确定方法
CN107194097A (zh) * 2017-05-27 2017-09-22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风电场气动模拟和风速风向数据的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许世海: "水平轴风力机尾流结构的分析及实验研究", 《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bitz Impact of ambient turbulence on performance of a small wind turbine
Dou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and wake effect of a small-scale wind turbine in a wind tunnel
US9606518B2 (e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dicting wind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CN103890383B (zh) 控制风力涡轮机的方法及相关系统
CN110088463B (zh) 风力涡轮电场级载荷管理控制
CN104699936A (zh) 基于cfd短期风速预测风电场的扇区管理方法
CN102606396B (zh) 风电场内多机组间偏航扇区管理和优化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9376389A (zh) 一种基于2D_k Jensen模型的三维尾流数值模拟方法
TWI737793B (zh) 風力發電廠或風力發電廠之控制方法
CN203374430U (zh) 风力发电厂及其风轮机
CN101684774A (zh) 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的测风方法
CN106815773A (zh) 一种风电场功率特性评估方法
US6993965B2 (en)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upflow angle
CN107869420B (zh) 风力涡轮机发电场的风力涡轮机偏航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342499A (zh) 一种基于风功率预测数据的风电场实时调度方法
US20210079892A1 (en) Wind turbine, wind power plan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ind turbine and a wind power plant
Elliott Status of wake and array loss research
CN110082556A (zh) 一种水平轴风力机尾流区风速测量方法
ES2920891T3 (es) Método y sistema de operación de un parque eólico
KR101418413B1 (ko) 풍력 발전 단지 제어 방법
ES2537476A1 (es) Sistema y método de control de aerogenerador
CN109611268A (zh) 一种双叶轮水平轴风力机设计优化方法
CN110008583B (zh) 风电场中风资源情况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9917422B (zh) 风电场中风资源情况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Albers Relative and integral wind turbine pow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