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4529A - 自动伞 - Google Patents

自动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4529A
CN110074529A CN201910473559.9A CN201910473559A CN110074529A CN 110074529 A CN110074529 A CN 110074529A CN 201910473559 A CN201910473559 A CN 201910473559A CN 110074529 A CN110074529 A CN 110074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st
elastic component
umbrella
layer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35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友军
宋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o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o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o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o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35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45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4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45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02Umbrella fr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14Devices for opening and for closing umbrellas
    • A45B25/143Devices for opening and for closing umbrellas automat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16Automatic openers, e.g. frames with spr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自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面、支撑伞面的多组对称伞骨组件、支撑杆、伞把、手柄、齿条、剪叉机构、转换轴、转换块、顶杆、弹性件3销、转接块、顶块、巢层、上巢、弹性件1、弹性件2、弹性件3、中棒等机构连接件。所述伞骨组件呈圆周、对称性分布在中棒周围,每一组对称伞骨组件包含1组六连杆机构,在合伞时,用手按压合伞动力机构,把人手的力的作用传递给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内外转接传递机构推动巢层上移,巢层上移把支撑杆、长骨合拢。在开伞时,按键下按后,巢层在伞弹性件元件的弹力作用,压下支撑杆,撑开长骨,打开伞面。

Description

自动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伞具领域,包含直杆伞、折叠伞,遮阳伞等伞具类。
背景技术
伞是人们生活的日常用品,广泛使用于各类人群,随着时代的进步,伞的种类也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各式各样,但很多种类的伞都必须双手才能把伞打开和合拢,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必要提供一种更方便的伞,只需要一只手就能打开和合拢的伞。
以下为描述方便,以伞把所在的位置,定义为方向向下,以上巢所在的位置,定义为方向向上。以中棒的轴向为纵向,垂直中棒的方向为横向,向中棒中心的方向为内,反之刚为外。
自动伞,包括伞面、支撑伞面的伞骨组件,包括长骨、支撑杆等,还包括上巢、巢层、中棒、伞把、弹性件1、弹性件2、弹性件3,弹性件3销以及顶块、转接块、顶杆、连换块、剪叉机构、转换轴、齿条、手柄、按键、各类铰销等构件。根据各元件的相互配合,组成以下各机构。
伞骨组件机构:包括所述伞骨组件,即长骨、支撑杆等组成。伞具中,有多组对称的伞骨组件,本文以一对对称的伞骨组件为例讲述。所述伞骨组件,以所述上巢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长骨支撑伞面,其一端与所述上巢铰接;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巢层中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长骨铰销孔2铰接。所述伞骨组件及其多组相互对称的伞骨组件,构成伞骨组件机构。所述伞骨组件机构,在所述巢层的运动下,开合伞骨,实现伞面的打开与合拢。
剪叉机构:其原理是由多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尺寸相同、等距对称、运动相似的剪杆组成的剪叉单元依次串联而成。所述剪叉机构包括首剪叉单元、二剪叉单元、三剪叉单元、四剪叉单元、五剪叉单元、六剪叉单元……等等,直至末剪叉单元、转换轴、各类连接铰销等。所述剪叉机构,在所述伞把剪叉活动槽内作伸缩的直线运动。所述首剪叉单元包括剪杆1和剪杆2。所述剪杆1上开有三个铰销孔,剪杆1首销孔、剪杆1中销孔、剪杆1尾销孔,所述剪杆2上同样开有相同的铰销孔。本文所述的剪杆,也都开有相同的铰销孔,以便实现等距对称的剪叉运动,以下相同。所述首剪叉单元的剪杆1首铰销孔与所述伞把剪叉铰销孔通过剪叉首铰销铰接。所述首剪叉单元的剪杆2首铰销孔与所述转换轴铰接,并且所述转换轴与所述伞把转换轴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剪杆1中铰销孔与所述剪杆2中铰销孔通过铰销铰接,本文所述构成每组剪叉单元的剪杆元件,都是通过剪杆中间铰销孔铰接,以下相同。所述首剪叉单元的剪杆的末铰销孔,与串联在其后的剪叉单元剪杆的首铰销孔通过铰销铰接,以下依此类推,下不赘述。所述二剪叉单元包括剪杆3和剪杆4(略);所述三剪叉单元包括剪杆5和剪叉6(略);所述四剪叉单元包括剪杆7和剪杆8(见图);所述五剪叉单元包括剪杆9和剪杆10(略);所述六剪叉单元包括剪杆11和剪杆12(略)……,所述末剪叉单元包括剪杆N和剪杆N+1。所述剪杆N尾铰销孔通过所述剪叉末铰销与所述转换块铰销孔铰接;所述剪杆N+1尾铰销孔通过所述剪叉活动铰销与所述转换块铰销槽滑动连接。所述剪叉机构在所述伞把剪叉活动槽内运动。通过所述剪叉机构的伸展和折叠,完成直线运动的位移,驱动与剪叉机构连接的所述转换块上下移动。本文以剪叉机构为例,通过机构自身的伸展、折叠来实现直线的运动,但不局限于剪叉机构,包括所有的通过伸展、折叠实现直线运动的机构,都属于可以应用的范畴,这种机构的直线位移再推动其它机构的运动,实现小位移的驱动实现大位移的移动,对移动的距离进行了放大。通过驱动所述剪叉机构,提供改变所述弹性件状态的动力。
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包括所述顶块、转接块、顶杆、中棒等。所述顶块不仅插在所述转接块转接槽中固定,还穿过所述中棒槽、沿所述中棒槽上下滑动;并且露在所述中棒外面的所述顶块部分,固定在所述巢层底槽内,所述巢层随所述顶块沿所述中棒槽上下滑动而滑动;所述顶杆、所述顶块、所述转接块与所述中棒的配合运动,把所述中棒内所述顶杆上的力传递到中棒之外。所述转接块固定在所述顶杆上。所述顶杆安装在所述中棒内,一端固定在所述转换块上,另一端连接固定所述转接块上,延长力的传递距离。所述中棒开有中棒槽,底端固定在所述伞把的中棒固定座上,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巢。所述内外转接机构,把在中棒内的机构运动的力矩,传递到中棒外的机构,承接力的传递,延长传递的距离,延伸力传递的方向与范围。
合伞动力机构:包括所述伞把、转换块、剪叉机构、转换轴、齿条、手柄、按键、各类连接销等。所述伞把上开有手柄铰销孔,通过所述手柄铰销与手柄铰接。所述手柄上有所述齿轮,所述手柄与所述齿轮是一体的。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构成齿轮的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上开有齿条方槽,所述转换轴插入所述齿条方槽。所述转换轴开有圆轴与方轴。所述伞把上开有剪叉活动槽。所述伞把上还开有剪叉铰销孔与转换轴活动槽,所述剪叉机构首剪叉单元剪杆1与所述伞把剪叉铰销孔通过剪叉首铰销铰接;所述转换轴圆轴与所述剪杆2首铰销孔铰接,并且所述转换轴方轴还与所述伞转换轴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剪叉机构在所述伞把剪叉机构槽内运动。所述转换块开有转换块铰销孔、转换块铰销槽以及被所述按键顶住的转换块凸台。所述末剪叉单元包括剪杆N与剪杆N+1。所述剪杆N尾铰销孔通过剪叉末铰销与所述转换块铰销孔铰接;所述剪叉活动铰销与所述剪杆N+1尾铰销孔铰接,并且与所述转换块铰销槽滑动连接。所述转换块随所述剪叉机构伸展而上移,随所述剪叉机构折叠而下移。在伞打开状态下,准备合拢时,向上勾压所述手柄,所述手柄带动所述齿轮沿手柄铰销旋转,所述齿轮的旋转,带动所述齿条向伞把中心移动,插在所述齿条方槽内的转换轴,沿所述伞把转换轴活动槽也随齿条向伞把中心移动,铰接在所述转换轴圆轴上的剪杆2随转换轴的移动而展开剪叉运动,带动剪叉机构的伸展。把齿条小位移的直线位移,转化成剪叉机构的直线大位移,带动所述转换块向上移动,并经过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传递,向上的力的作用推动巢层向上运动,压缩所述弹性件1、拉伸所述弹性件2、拉伸所述弹性件3,对所述3个弹性件分别进行储能。在伞合拢状态下开伞时,按下所述按键,所述按键钩与转换块凸台脱扣,所述弹性件1向弹开所述巢层、所述弹性件2向下拉所述巢层、所述弹性件3向下拉动所述顶杆,所述顶杆是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部件,内外转接传递机构下拉所述巢层,所述巢层在所述弹性件1、所述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3单独或联合作用力下,向下移动下压所述转换块,所述转换块驱动剪叉机构折叠,所述剪杆2随剪叉机构的折叠而折叠,与所述剪杆2铰接的转换轴随所述剪杆2的折叠,而被沿所述伞把转换轴活动槽推动,带动所述齿条也被推动,所述齿条带动与所述手柄连接一体的齿轮旋转,把所述手柄旋转到开伞的位置,以便下次合伞时的钩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伞把上开有剪叉活动槽。所述伞把上还开有剪叉铰销孔与剪叉铰销槽、手柄铰销孔,所述剪叉机构在所述伞把剪叉活动槽内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叉机构首剪叉单元剪杆1与所述伞把剪叉铰销孔通过剪叉首铰销铰接。所述剪叉机构首剪叉单元剪杆2首铰销孔与所述转换轴圆轴铰接,并且所述转换轴方轴与所述伞把转换轴活动槽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旋转手柄可以带动所述齿轮的旋转。所述伞把手柄铰销孔通过所述手柄铰销与所述手柄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进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换轴方轴插进所述齿条方槽中。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运动时,也带动插在齿条上的转换轴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轴在合伞时推动剪叉机构作伸展或在开伞时受内外转接传递机构机构传递的力的驱动使剪叉机构的折叠,推动所述转换轴向外移动,带动齿条向移,带动齿轮旋转,使与齿轮连在一起的手柄旋转到合伞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装在所述伞把按键槽,设有所述按键钩。所述伞把通过所述按键铰销与所述按键铰接,所述按键一端被所述扭簧顶着,另一端靠在所述伞把按键槽下边缘,保持在所述伞把按键槽内竖直。所述剪叉机构在所述伞把剪叉活动槽内直线伸展,当随剪叉机构直线伸展的所述转换块挤压被所述扭簧顶着的所述按键钩并跃过时,伞面合拢,并且所述按键钩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恢复竖直状态并钩住所述转换块凸台。使所述转换块不能下移,与所述转换块连接在一起的所述剪叉机构,同样不能进行折叠、下移的运动。阻挡所述各弹性件弹力的释放,实现合伞后的状态保持及对所述各弹性件的储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叉机构,由多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尺寸相同、等距对称、运动相似的剪杆组成的剪叉单元依次串联而成,还包括铰销等元件。通过所述剪叉机构的伸展和折叠,完成直线运动的位移,是一种直线运动机构。本文中以剪叉机构为例,说明机构的伸缩来完成的直线位移的放大,但不局限于剪叉机构一种,其它直线运动机构都适用于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所述剪叉机构的伸展,使内外转接传递机构上升,带动所述巢层沿中棒上升,压下支撑杆,压缩所述弹性件1、拉伸所述弹性件2、拉伸弹性件3,合拢长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棒下端固定在所述伞把中棒固定座上,所述上巢固定的在所述中棒上端。所述中棒开有中棒槽,所述顶块穿过所述中棒槽并在其内滑动。在伞打开时后,被所述各弹性件驱动的所述巢层下移且带动所述顶块下移,抵到所述中棒槽下底边而限位,挡住所述各弹性件弹力的释放,伞面打开的驱动机构到此限位,伞完全打开;在伞合拢时,被剪叉机构的伸展驱动所述内外转接传递机构上移,带动所述巢层上移,使所述各弹性件恢复到初始位,储存弹力。在伞所述中棒中空,所述顶杆在其内部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安装在中棒内,所述弹性件3固定端固定于所述伞把弹性件底座上,作为自由端拉伸或压缩的支点。所述弹性件3另一端是自由端,受力的拉伸或压缩,并且这一端通过弹性件3销固定挂接于所述顶杆上。在合拢伞面时,当所述顶杆被所述剪叉机构的伸展运动顶升而上升时,拉伸所述弹性件3,进行储能,内外转接传递机构随所述顶杆的上升而上升,带动巢层的上升,巢层的上升,压下支撑杆,带动长骨合拢;当开伞时,所述被拉伸的弹性件3收缩释放出弹力,由于所述弹性件3自由端被所述弹性件3销挂在所述顶杆上,所述弹性件3的收缩带动所述顶杆往下移,所述顶杆带动所述内外转接传递机构下移,再带动所述巢层下移,所述巢层下移撑开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撑起长骨,打开伞面。所述弹性件3,在开合伞面的过程中,可独立作用或者联合所述弹性件2、弹性件1共同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叉机构在所述转换块槽中与所述转换块连接。所述转换块开有转换块铰销孔、转换块铰销槽、转换块凸台以及转换块槽(转换块槽图中没有标出)。所述末剪叉单元包括剪杆N与剪杆N+1。所述剪杆N尾铰销孔通过剪叉末铰销与所述转换块铰销孔铰接;所述剪杆N+1尾铰销孔通过剪叉活动铰销与所述转换块铰销槽滑动连接。所述转换块承接所述剪叉机构传递的力,并把剪叉机构的伸展运动变成平台块的直线运动。便于连接其后的元件。在伞面合拢过程中,所述转换块凸台越过所述按键钩,所述转换块被所述按键钩卡住不能下移,保持伞面的合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杆安装在所述中棒内,一端固定在所述转换块上,另一端连接固定于所述转接块。所述顶杆传递所述转换块与所述转接块之间的力,承接力的传递作用,延长力的传递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块固定在所述顶杆上,所述转接块开有所述转接槽,所述顶块插在这个所述转接槽中。所述转接块装在所述中棒内。所述顶块与所述转接块组合,把中棒内部所述顶杆的运动,转化为所述中棒外部所述顶块沿所述中棒槽的滑动运动。所述顶块露在中棒外部的部分,是固定在所述巢层底槽内的。因此,所述顶块与所述转接块的组合,把所述顶杆在所述中棒内部受力上下的推动,也变成了所述中棒外部的所述巢层沿所述中棒的上下的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块插在所述转接块槽中,且固定并随所述转接块运动。所述顶块,横向扩展了所述转接块运动的范围,可把所述转接块、所述顶杆在所述中棒内的运动,扩展到所述中棒之外;把受力推动的所述顶杆的力传到所述中棒之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棒穿过所述巢层通孔,所述巢层在所述中棒上滑动。所述巢层开有所述巢层内孔,所述弹性件1落座于所述巢层内孔与所述上巢内孔之间,所述巢层内孔增加所述弹性件1的长度及伸缩空间;所述巢层开有下巢与中巢。所述下巢开有与伞骨组数相同数量的下巢固定槽,成对称圆周分布,对应每个下巢固定槽用铁丝铰接一根所述弹性件2自由端,所述弹性件2的数量也与伞骨的组数相同,所述弹性件2的固定端铰接在所述短接杆上。所述中巢开有与伞骨组数相同数量的中巢固定槽,成对称圆周分布,对应每个中巢固定槽用铁丝铰接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与伞骨组数的数量相同,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长骨铰销孔2。所述下巢、所述中巢构成巢层的巢数,所述巢层的巢数,不局限于所述下巢、所述中巢两层巢数,根据需要,可以继续添加多层巢数,连接多层的所述弹性件2元件。所述巢层开有所述巢层底槽,所述顶块穿过所述中棒槽固定于所述巢层底槽。开伞时,按下按键,所述按键钩与所述转换块凸台脱扣,被压缩的所述弹性件1伸展、释放弹力,向下顶所述巢层;被拉伸的所述弹性件2收缩、释放弹力,向下拉所述巢层;被拉伸的所述弹性件3收缩、释放弹力,向下拉所述巢层,所述巢层在三个弹性元件的所述弹性件1、所述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3单独或共同的力作用下,都可以实现向下的移动,随着所述巢层的下移,铰接于所述巢层的所述支撑杆随之下移,抵开合拢的的所述长骨,随所述巢层进一步下移,铰接所述巢层的所述支撑杆一端下移,铰接于所述长骨铰销孔2的所述支撑杆一端上升,直到所述巢层被所述中棒槽底边挡住,克服各弹性元件的弹力停止下移,所述支撑杆撑开所述长骨,打开伞面。合伞时,钩压所述手柄,驱动所述齿条向内移动,与所述齿条铰接的转换轴也向内移动,与所述转换轴铰接的所述剪杆2被所述转换轴推动,使剪叉机构伸展,推动所述转换块向上移动,以上部件的运动,组成了合伞动力机构的运动。合伞动力机构的运动,再推动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向上移动,所述顶块向上推动所述巢层移动,并带动铰接于所述巢层的所述支撑杆一端上移,而且所述支撑杆铰接于所述长骨铰销孔2的另一端旋转下移。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组件所述顶杆在上移的过程中,随所述杆上移的所述弹性件3销拉伸所述弹性件3;随所述巢层的上移,压缩安装在所述上巢内孔与所述巢层内孔之间的所述弹性件1;而且随所述巢层的上移,固定端被铰接在所述短接杆,自由端被铰接于所述巢层下巢的所述弹性件2被拉伸。当合伞动力机构驱动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向上的运动推动巢层上升到位时,所述按键钩卡住所以述转换块凸台,锁住合伞动力机构、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动。所述弹性件1被压缩、所述弹性件2、被拉伸、所述弹性件3也被拉伸,对三个弹性元件进行储能。所述巢层上移到位,所述按键钩(31.1)卡住所述转换块凸台,铰接于所述中巢的所述支撑杆一端上移,铰接于所述长骨铰销孔2的所述支撑杆另一端旋转下移,拉拢所述长骨,伞面合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套在所述中棒上,并安装在所述上巢内孔与所述巢层内孔之间,在开伞时,已被压缩的所述弹性件1下顶所述巢层,所述巢层的下移,撑开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开所述长骨;在合伞时,所述巢层的上升,压缩所述弹性件1储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自由端铰接于所述巢层下巢,所述弹性件2固定端与所述短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短接杆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长骨铰销孔1。开伞时,已被拉伸的所述弹性件2收缩,向下拉所述巢层,所述巢层的下移,撑开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开所述长骨;在合伞时,所述巢层的上升,拉伸所述弹性件2储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短接杆,一端与所述弹性件2固定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长骨铰销孔1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巢层中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长骨铰销孔2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骨开有铰销孔1、铰销孔2,所述长骨一端铰接于所述上巢。所述长骨铰销孔与所述短接杆一端铰接,所述长骨铰销孔2与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巢固定在所述中棒上端,开有上巢内孔。所述长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巢上。所述上巢内孔,在合拢伞时,容纳抵伸进来的所述巢层,延长所述巢层沿所述中棒向上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是所述巢层在中棒上向上滑动未到行程终点时,上巢给出的避让空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伞,当按压按键时,转换块从按键钩脱扣,压缩的弹性件1,把巢层往下弹,巢层往下移;被拉伸的弹性件2也往回弹,把巢层往下拉;被拉伸的弹性件3也往回弹,把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往下拉,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再带动巢层往下移,以上三个弹性元件单独或联合作用力,把巢层往下移,带动支撑杆下移,把长骨撑开。合伞时,手柄驱动合伞动力机构动作,再带动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向上动作,再带动巢层上移,把支撑杆下压合拢,带动长骨合拢。实现了一只手开伞、合伞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伞在开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伞结构分解图
图3为开伞状态剖视图
图4为开伞状态下伞把手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开伞状态下弹性件3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局部放大图
图7为伞在合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合伞状态下伞把手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合伞动力机构示意图
图10为合伞状态下弹性件3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局部放大图
图12为零部件图
附图标记,见下表。(带小数点后的标号是对零件的某部分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表述,本文拟以朝上巢的方向为上,以朝伞把的方向为下,以中棒的中心线为纵向,垂直此中心线的方向为横,靠向中棒的中心线为内,相反为外。
参阅图1、图2、图3、图7、图11,一实施方式的伞,每组伞骨组件是六杆机构运动的结构。伞骨组件机构是有多组对称的伞骨组件组成的,图1中是两组对称的伞骨组件,在运动过程中是六连杆机构运动。E点是长骨(14)与上巢(10)的铰接点;F点是对称的长骨(14)与上巢(10)的铰接点;H点是长骨铰销孔2(14.2)与支撑杆(15)的铰接点;G点是对称的长骨(14)与对称支撑杆(15)的铰接点;X是支撑杆(15)与中巢(11.3)的铰接点;Y点对称的支撑杆(15)与中巢(11.3)的铰接点。
A段=EF; A’段=FG; B段=HX; B’段=YG; C段=XY(两点连接中巢外轮廓边); D段=EF(两点连接上巢的外轮廓边),构成了六连杆机构。
包括伞把(13),开有剪叉活动槽(13.1)、手柄活动槽(13.2)、转换轴活动槽(13.3)、按键槽(13.4)、顶杆孔(13.5)、按键铰销孔(13.6)、剪叉铰销孔(13.7)、手柄铰销孔(13.8)、中棒固定座(13.9)与弹性件固定座(13.A)。中棒(12)固定在伞把中棒固定座(13.9)上。剪叉机构(50)的首剪叉单元的剪杆1(51)与伞把剪叉铰销孔(13.7)通过剪叉首铰销(34)铰接;剪叉机构(50)的首剪叉单元的剪杆2(52)与转换轴圆轴(35.1)铰接,转换轴方轴(35.2)与伞把转换轴活动槽(13.3)滑动连接;转移轴方轴(35.2)插入齿条方槽(28.1);手柄(30)通过手柄铰销(38)与伞把手柄铰销孔(13.8)铰接。按键(31)在伞把按键槽(13.4)内活动,通过按键铰销(33)与伞把按键铰销孔(13.6)铰接。剪叉机构(50)在伞把剪叉活动槽(13.1)内作直线伸展、折叠运动(图3、图4、图8、图9、图10)。
中棒(12)固定在伞把中棒固定座(13.9)上,中棒(12)上开有中棒槽(12.1)。顶块(20)穿过中棒槽(12.1),露在中棒(12)外部的部分,固定在巢层底槽(11.4)内。上巢(10)固定于中棒(12)顶端。
弹性件3(19)安装在中棒(12)内,套装在顶杆(23)上。弹性件3固定端(19.1)固定在伞把弹性件底座(13.A)上,弹性件自由端(19.2)固定挂连接于弹性件3销(39)上(图5)。弹性件3销(39)固定在顶杆(23)上。合伞时,随顶杆(23)上移而上移的弹性件3销(39),与弹性件底座(13.A)之间的距离变大,拉伸弹性件3(19);开伞时,弹性件3(19)把顶杆(23)往下拉,顶杆(23)所在的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带动巢层(11)下移,撑开支撑杆(15),支撑杆(15)再撑开长骨(14),找开伞面。
剪叉机构(50)(图4、图8、图9),包括首剪叉单元、二剪叉单元、三剪叉单元、四剪叉单元、五剪叉单元、六剪叉单元……等等,直至末剪叉单元、铰销等。各剪叉单元包含多根尺寸相同的剪杆。首剪叉单元包括剪杆1(51)和剪杆2(52)。剪杆1(51)上开有三个铰销孔,剪杆1首铰销孔(51.1)、剪杆1中铰销孔(51.2)、剪杆1尾铰销孔(51.3),剪杆2(52)上同样开有相同的铰销孔。本文所述的其它剪杆,也都开有与剪杆(403)类似的铰销孔,以便实现等距对称的剪叉运动,以下相同。首剪叉单元的剪杆1首铰销孔(51.1)与伞把剪叉铰销孔(13.7)通过剪叉首铰销(34)铰接。首剪叉单元的剪杆2首铰销孔(52.1)与与转换轴圆轴(35.1)铰接,转换轴方轴(35.2)与伞把转换轴活动槽(13.3)滑动连接。剪杆1中铰销孔(51.2)与剪杆2中铰销孔(52.2)通过铰销铰接,本文所述构成每组剪叉单元的剪杆元件,都是通过剪杆中间铰销孔铰接,以下相同。首剪叉单元的剪杆的末铰销孔,与串联在其后的剪叉单元剪杆的首铰销孔通过铰销铰接,以下依此类推,不再赘述。二剪叉单元包括剪杆3和剪杆4,两者通过各自的剪杆中铰销孔铰接;二剪叉单元与首剪叉单元串联,剪杆1尾铰销孔(51.3)通过铰销21与剪杆4首铰销孔铰接;剪杆2尾铰销孔(52.3)通过铰销与剪杆3首铰销孔铰接,后面的各剪叉单元的串联,依次按如此的方式连接,直至到末剪叉单元连接到转换块(21)上。三剪叉单元包括剪杆5和剪杆;四剪叉单元包括剪杆7(57)和剪杆8(58);五剪叉单元包括剪杆9和剪杆10;六剪叉单元包括剪杆11和剪杆……,末剪叉单元包括剪杆N(60)和剪杆N+1(61)。剪叉机构(50)的末剪叉单元与转换块(24)连接。剪杆N+1尾铰销孔(61.3)通过剪叉活动铰销(37)与转换块铰销槽(24.4)滑动连接;剪杆N尾铰销孔(60.3)通过剪叉末铰销(36)与转换块铰销孔(24.3)铰接。(如图8、)。通过剪叉机构(50)的伸展和折叠,完成直线运动的位移,带动与剪叉机构(50)相连接的机构作直线运动。剪叉机构(50)是一种直线运动机构。通过驱动剪叉机构(50)带动转换块(24)上下移动。
合伞动力机构的结构及动作(图4、图6、图8、图9):包括伞把(13)、转换块(24)、剪叉机构(50)、转换轴(35)、齿条(28)、手柄(30)、按键(31)、各类连接销等。伞把(13)上开有手柄铰销孔(13.8),通过手柄铰销(38)与手柄(30)铰接,手柄(30)上有齿轮(30.1),手柄(30)与齿轮(30.1)是一体的。齿轮(30.1)与齿条(28)构成齿轮的传动连接。齿条(28)上开有齿条方槽(28.1),转换轴(35)插入齿条方槽(28.1)内。转换轴(35)开有圆轴(35.1)与方轴(35.2)。伞把(13)上开有剪叉活动槽(13.1)。伞把(13)上还开有剪叉铰销孔(13.7)与转换轴活动槽(13.3),剪叉机构(50)首剪叉单元剪杆1(51)与伞把剪叉铰销孔(13.7)通过剪叉首铰销(34)铰接;转换轴圆轴(35.1)与剪杆2首铰销孔(52.1)铰接,并且转换轴方轴(35.2)还与伞把转换轴活动槽(13.3)滑动连接。剪叉机构(50)在伞把剪叉机构槽(13.1)内运动。转换块(24)开有转换块铰销孔(24.3)、转换块铰销槽(24.4)以及被按键钩(31.1)卡住的转换块凸台(24.2)。末剪叉单元包括剪杆N(60)与剪杆N+1(61)。所述剪杆N尾铰销孔(60.3)通过剪叉末铰销(36)与转换块铰销孔(24.3)铰接;剪叉活动铰销(37)与剪杆N+1尾铰销孔(61.3)铰接,并且与转换块铰销槽(24.4)滑动连接。转换块(24)随剪叉机构(50)伸展而上移,随剪叉机构(50)折叠而下移。在伞打开状态下,准备合拢时,向上勾压手柄(30),手柄(30)带动齿轮(30.1)沿手柄铰销(38)旋转,齿轮(30.1)的旋转,带动齿条(28)向伞把(13)中心移动,插在齿条方槽(28.1)内的转换轴(35),沿伞把转换轴活动槽(13.3),也随齿条(28)向伞把(13)中心移动,铰接在转换轴圆轴(35.1)上的剪杆2(52)随转换轴(35)的移动而展开剪叉运动,带动剪叉机构(50)的伸展。把齿条(28)小位移的直线位移,转化成剪叉机构(50)的直线大位移,带动转换块(24)向上移动,并经过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传递,向上推动巢层(11)向上运动,压缩弹性件1(17)、拉伸弹性件2(18)、拉伸弹性件3(19),对3个弹性件分别进行储能。在伞合拢状态下开伞时,按下按键(31),按键钩(31.1)与转换块凸台(24.2)脱扣,弹性件1(17)向下弹开巢层、弹性件2向下拉巢层、弹性件3向下拉动顶杆(23),顶杆(23)是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部件,内外转接传递机构下拉巢层(11),巢层(11)在弹性件1(17)、弹性件2(18)、弹性件3(19)单独或联合作用力下,向下移动下压转换块(24),转换块(24)驱动剪叉机构(50)折叠,剪杆2(52)随剪叉机构(50)的折叠而折叠,与剪杆2(52)铰接的转换轴(35)随剪杆2(52)的折叠,而被沿伞把转换轴活动槽(13.3)推动,带动齿条(28)也被推动,齿条(28)带动与手柄(30)连接一体的齿轮(30.1)旋转,把手柄(30)旋转到开伞的位置,以便下次合伞时的钩压。
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图4、图5、图6、图10、图11):包括顶块(20)、转接块(21)、顶杆(23)、中棒(12)等。内外转接传递机构与合伞动力机构连接。顶块(20)不仅插在转接块转接槽(21.1)中固定,还穿过所述中棒槽(12.1)、沿所述中棒槽(12.1)上下滑动;并且露在中棒(12)外面的顶块(20)部分,固定在巢层底槽(11.4)内,巢层(11)随顶块(20)沿中棒槽(12.1)上下滑动而滑动;顶杆(23)、顶块(20)、转接块(21)与中棒(12)的配合运动,把中棒(12)内顶杆(23)上的力传递到中棒(12)之外。顶杆(23)安装在中棒(12)内,一端固定在转换块(24)上,另一端连接固定转接块(21)上,延长力的传递距离。内外转接机构,把在中棒(12)内的机构运动的力矩,传递到中棒(12)外的机构,承接力的传递,延长传递的距离,延伸力传递的方向与范围。在伞打开的状态下,合伞时,用手勾压手柄(30),驱动合伞动力机构动作,带动转换块(24)上移,一端连接于转换块(24)的顶杆(23)也随之上移,连接于顶杆(23)另一端的转接块(21)也随之上移,插在转接槽(21.1)内的顶块(20)也随之上移,顶块(20)穿过中棒槽(12.1),沿中棒槽(12.1)上移。并且顶块穿过中棒槽(12.1)露在中棒(12)外的部分,固定于巢层底槽(11.4)内,随着顶块(20)的上移,套装于中棒(12)的巢层(11)也沿中棒(12)上移(图6)。巢层(11)上移,铰接于巢层中巢(11.3)的支撑杆(15)的一端上移,而铰接于长骨铰销孔2(14.2)的一端旋转下移,带动长骨(14)旋转下移合拢。在巢层(11)上移时,压缩弹性件1(17),拉伸弹性件2(18),而随顶杆(23)的上升而被拉伸的弹性件3(19)也被拉伸。直至巢层(11)进入上巢内孔(10.1),转换块凸台(24.2)被按键钩(31.1)卡住,锁住合伞动力机构、内外转接传递机构不能动作,保持长骨完全合拢,完成合伞过程。在伞合拢状态下,开伞时,按下按键(31),按键钩(31.1)与转换块凸台(24.2)脱扣,合伞动力机构、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可以驱动状态,被压缩的弹性件1(17)向下弹开巢层(11)、被拉伸的弹性件2(18)向下拉巢层(11)、被拉伸的弹性件3(19)也向下拉顶杆(23),带动巢层(11)下移。巢层在弹性件1(17)、弹性件2(18)、弹性件3(19)单独或者联合的作用力下,都向下移动。铰接于巢层中巢(11.3)的支撑杆的一端下移,铰接于长骨铰销孔2(14.2)的一端旋转上移,撑开长骨(14)。随着巢层的下移,固定在巢层底槽(11.4)的顶块(20)随之下移,驱动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下移,内外转接传递机构下压转换块(24),再驱动合伞动力机构动作,把手柄旋转到合伞的位置,直至巢层下移到中棒槽(12.1)底边被挡住,克服各弹性件的弹力,长骨(14)完全撑开,伞面打开。
中棒(12)穿过巢层通孔(11.5),巢层套装在中棒(12)上,在中棒(12)上滑动(国3、图4、图6、图8、图12)。巢层开有巢层内孔(11.1)、下巢(11.2)、中巢(11.3)、巢层底槽(11.4)、巢层通孔(11.5)、下巢固定槽(11.6)、中槽固定槽(11.7)。弹性件1(17)落座于巢层内孔(11.1)与上巢内孔(10.1)之间,巢层(11)所开的巢层内孔(11.1)增加弹性件1(17)的长度及伸缩空间;下巢(11.2)开有与伞骨组数相同数量的下巢固定槽(11.6),成对称圆周分布,对应每个下巢固定槽(11.6)用铁丝铰接一根弹性件2自由端(18.2),弹性件2(18)的数量也与伞骨的组数相同,弹性件2固定端(18.1)铰接在所述短接杆(16)上。中巢(11.3)开有与伞骨组数相同数量的中巢固定槽(11.7),成对称圆周分布,对应每个中巢固定槽(11.7)用铁丝铰接一根支撑杆(15)的一端,支撑杆(15)的数量与伞骨组数的数量相同,支撑杆(15)的另一端铰接于长骨铰销孔2(14.2)。下巢(11.2)、中巢(11.3)构成巢层(11)的巢数,巢层(11)的巢数,不局限于下巢(11.2)、中巢(11.3)两层巢数,根据需要,可以继续添加多层巢数,连接多层的弹性件2元件(18)。巢层(11)开有巢层底槽(11.4),顶块(20)穿过中棒槽(12.1)固定于巢层底槽(11.4)。开伞时,按下按键(31),按键钩(31.1)与转换块凸台(24.2)脱扣,被压缩的弹性件1(17)伸展、释放弹力,向下顶巢层(11);被拉伸的弹性件2(18)收缩、释放弹力,向下拉巢层(11);被拉伸的弹性件3(19)收缩、释放弹力,向下拉顶杆(23),也作用力于巢层(11),巢层下拉,巢层(11)在三个弹性元件的弹性件1(17)、弹性件2(18)、弹性件3(19)单独或共同的力作用下,都可以实现向下的移动,随着巢层(11)的下移,铰接于中巢(11.3)的支撑杆(15)的一端下移,铰接于长骨铰销孔2(14.2)的支撑杆(15)另一端,旋转上升,抵开合拢的长骨(14),随巢层(11)进一步下移,铰接中巢(11.3)的支撑杆(15)一端继续下移,铰接于长骨铰销孔2(14.2)的支撑杆(15)一端继续上升,直到巢层(11)被中棒槽(12.1)底边挡住,克服各弹性元件的弹力停止下移,支撑杆(15)撑开长骨(14),打开伞面。合伞时,勾压手柄(30),驱动齿条(28)向内移动,与齿条(28)铰接的转换轴(35)也向内移动,与转换轴(35)铰接的剪杆2(52)被转换轴(35)推动,使剪叉机构(50)伸展,推动转换块(24)向上移动,以上部件的运动,组成了合伞动力机构的运动。合伞动力机构的运动,再推动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向上移动,顶块(20)向上推动巢层(11)移动,并带动铰接于中巢(11.3)的支撑杆(15)一端上移,而铰接于长骨铰销孔2(14.2)的支撑杆(15)另一端旋转下移,下拉长骨(14)。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组件--顶杆(23)在上移的过程中,随顶杆(23)上移的弹性件3销(39)拉伸弹性件3(19)(图5);随巢层(11)的上移,压缩安装在上巢内孔(10.1)与巢层内孔(11.1)之间的弹性件1(17)。而且随巢层(11)的上移,巢层(11)与短接杆(16)之间的距离被拉大,固定端(18.1)被铰接在短接杆(16),自由端(18.2)被铰接于巢层下巢的弹性件2(18)被拉伸。当合伞动力机构驱动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向上的运动推动巢层(11)上升到位时,按键钩(31.1)卡住转换块凸台(24.2),锁住合伞动力机构、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动。弹性件1(17)被压缩、弹性件2(18)被拉伸、弹性件3(19)也被拉伸,对三个弹性元件进行储能。巢层(11)上移到位,按键钩(31.1)卡住转换块凸台(24.2),铰接于中巢(11.3)的支撑杆(15)一端上移,铰接于长骨铰销孔2(14.2)的支撑杆(15)一端旋转下移,拉拢长骨(14),伞面随之合拢。
弹性件1(17)套在中棒(12)上(图6),并安装在上巢内孔(10.1)与巢层内孔(11.1)之间,在开伞时,已被压缩的弹性件1(17)下顶巢层(11),巢层(11)的下移,撑开支撑杆(15),支撑杆(15)撑开长骨(14);在合伞时,弹性件1(17)一端被上巢内孔抵住,另一端受巢层(11)的上升被压缩而储能。
弹性件2自由端(18.2)铰接于下巢(11.2),弹性件2固定端(18.1)与短接杆(16)的一端铰接,短接杆(16)另一端铰接于长骨铰销孔1(14.1)。开伞时,已被拉伸的弹性件2(18)收缩,向下拉巢层(11),巢层(11)的下移,撑开支撑杆(15),支撑杆(15)顶开长骨(14);在合伞时,巢层(11)的上升,拉大巢层(11)与短接杆(16)之间的距离,拉伸弹性件2(18)储能(图3、图10)。
短接杆(16),一端与弹性件2固定端(18.1)铰接,另一端与长骨铰销孔1(14.1)铰接。短接杆(16)的直径小于弹性件2(18)(图3)。
支撑杆(15)一端与中巢(11.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长骨铰销孔2铰接(图3、图6)。
长骨(14)开有铰销孔1(14.1)、铰销孔2(14.2),长骨(14)一端铰接于上巢(10)。长骨铰销孔1(14.1)与短接杆(16)一端铰接,长骨铰销孔2(14.2)与支撑杆(15)一端铰接。支撑杆(15)与弹性件2(18),在巢层的连接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支撑杆(15)铰接中巢(11.3),弹性件2铰接(18)下巢(11.2),在合伞与开伞的运动过程中,互换位置也是可以运动的(图3、图6、图7)。
上巢(10)通过上巢通孔(10.2)固定在中棒(12)上端,开有上巢内孔(10.1)。长骨(14)的一端铰接于上巢固定槽(10.3)上。上巢固定槽(10.3)呈圆周分布,与伞骨组数的数量相同。上巢内孔(10.1),在合拢伞时,容纳抵伸进来的巢层(11),延长巢层(11)沿中棒(12)向上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是巢层(11)在中棒(12)上向上滑动未到行程终点时,上巢(10)给出的避让空间(图6、图12)。
伞具合拢过程(图1、图3、图4、图6、图8、图9、图11):在伞面合拢之前,伞面处于打开状态,巢层(11)被弹性件1(17)伸展释放弹力下压,同时巢层(11)被弹性件2(17)释放弹力下拉,并且弹性件3(19)也释放弹力下拉着巢层(11),巢层(11)在弹性件1(17)、弹性件2(18)、弹性件3(19)单独或联合作用下,下移碰触到中棒槽(12.1)底边而被限位。支撑杆(15)支撑长骨(14)撑开,手柄(30)向外旋转到位,露在伞把(13)之外。剪叉机构(50)处于折叠状态。
当用手勾压手柄(30)时,手柄(30)沿手柄铰销(38)旋转,与手柄一体的齿轮(30.1)随手柄旋转,齿轮(30.1)的旋转,带动与齿轮(30.1)连接的齿条(28)向伞把(13)中心的直线移动,在齿条方槽(28.1)插着的转换轴(35)随齿条向伞把(13)中心移动。与转换轴圆轴(35.1)铰接的剪杆2(52),也一向随转换轴(35)向伞把(13)中心移动。旋转手柄(30)推动了剪杆2(52)开启剪叉运动,剪叉机构(50)由折叠状态开始伸展。与剪叉机构(50)连接的转换块(24)随剪叉机构(50)的伸展而直线上升。以上部件的动作,执行了合伞动力机构的合伞动作,并推动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动作。顶杆(23)的底端与转换块(24)连接,顶杆的顶端与转接块(21)连接,随合伞动力机构的动作,顶杆(23)被转换块(24)顶上升,与顶杆(23)连接的转接块(21)也被顶上升,插在转接块转接槽(21.1)的顶块(20)也被顶上升。顶块(20)安装于中棒槽(12.1)内,并且露在中棒槽(12.1)外的部分固定在巢层底槽(11.4)。顶块(20)被沿中棒槽(12.1)顶升,并且带动巢层(11)上升。把中棒内部的运动转换成中棒外部的运动的机构--内外转接传递机构执行运动中。随着把手柄(30)的旋转运动,经过齿条(28)转换成直线运动,再经过剪叉机构(50),把小行程直线位移,转换成大行程的直线位移,再经过内外转接传递机构把大行程的直线位移的作用力施加到巢层(11)。巢层(11)随手柄(30)的旋转,进一步上移,C段上移,压缩弹性件1(17);随着巢层(11)上移,其与短接杆(16)之间的距离被拉大,弹性件2(16)被拉伸;随顶杆(23)上移而上移的弹性件3销(39),与弹性件底座(13.A)之间的距离也拉开变大,弹性件3(19)也被拉伸(图5)。随巢层(11)的上移,铰接于中巢(11.3)的支撑杆一端上移,而铰接于长骨铰销孔2(14.2)的支撑杆另一端旋转下移,拉拢长骨(14),B段及B’段动作,直至转换块凸台(24.2)被按键钩(31.1)钩住,长骨合拢到位,A段及A’段下降,D段是上巢轮廓边固定不变。A、A’、B、B’、C、D六条边,执行了六连杆机构的运动,以上动作完成伞面合拢。
伞面打开过程(图1、图3、图4、图6、图8、图9、图11):在伞具打开之前,伞面是合拢的。巢层(11)被顶块(20)上顶,在上巢内孔(10.1)与巢层内孔(11.1)之间压缩弹性件1(17)储能;同时巢层(11)的上移,拉开了巢层(11)与短接杆(16)之间的距离,弹性件2(17)被拉长储能;随顶杆的上移而上移的弹性件3销(39),也拉开了与弹性件3底座(13.A)之间的距离,弹性件3(19)被拉伸储能,巢层(11)的上移对弹性件1(17)、弹性件2(18)、弹性件3(19)单体或全部完成储能,按键钩(31.1)卡住了转换块凸台(24.2),保持巢层(11)对弹性元件的储能。支撑杆(15)拉拢长骨(14),手柄(30)向内旋转进手柄活动槽(13.2)内。剪叉机构(50)处于伸展状态。
用手按压按键(31),按键钩与转换块凸台(24.2)脱扣,合伞动力机构及内外转接传递机构不再处于锁住状态,可以受力驱动。巢层(11)受已经储能的弹性件1(17)、弹性件2(18)、弹性件3(19)的驱动。弹性件1(17),一端被上巢内孔抵住,另一端释放弹力,向下推巢层(11);弹性件2(18),固定端(18.1)被短接杆(16)拉住,自由端(18.2)释放储存的弹力,把巢层(11)往下拉;弹性件3(19),固定端被固定在弹性件底座(13.A)上,自由端释放弹力,把固定的顶杆(23)上的弹性件3销(39)下拉,弹性件3销(39)的下移,带动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下移,带动巢层(11)的下移。巢层(11)受弹性件1(17)、弹性件2(18)、弹性件3(19)单独或联合作用力,都把巢层(11)向下移动,巢层(11)的下移,C段的下移,铰接在中巢(11.3)上的支撑杆一端下移,B段、B’段动作。上巢是固定不动的,D 段不变,铰接在上巢上的长骨(14)只能旋转,支撑杆(15)一端的下移,翘起铰接在长骨铰销孔2(14.2)上的支撑杆另一端,A段、A’段动作,撑开长骨。巢层(11)的下移,驱动顶块(20)的下移,顶块(20)的下移带动转接块(21)下移,再带动顶杆(23)下移,驱动了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下移动作。内外转接传递机构的下移,驱动了合伞动力机构的动作,顶杆(23)的下移,驱动转换块(24)的下移,转换块(24)的下移驱动剪叉机构(50)折叠,剪杆2(52)折叠动作,驱动与剪杆(52)铰接的转换轴(35)沿伞把转换轴活动槽向外移动。转换轴插在齿条方槽(28.1)中,转换轴(35)向外移动带动齿条(28)也向外移动,与齿条(28)连接的齿轮(30.1)开始旋转,直至巢层下移到中棒槽(12.1)底边被挡住,不能再下移了,C段到位,与齿轮(30.1)一体的手柄(30)向外旋转到位,以便于方便下次合伞;支撑杆(15)的一端撑开长骨(14),A段、A’段、B段、B’段动作,执行了六连杆机构的运动,伞面打开。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所呈图例,虽是以直杆伞的形式出现,在其它类型的伞的结构、原理,思想上也同样适用。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面、支撑伞面的多组对称伞骨组件、支撑杆、伞把、手柄、齿条、剪叉机构、转换轴、转换块、顶杆、弹性件3销、转接块、顶块、巢层、上巢、弹性件1、弹性件2、弹性件3、短接杆、中棒等机构连接件;所述伞骨组件呈圆周、对称性分布在上巢周围,每一组对称伞骨组件包含一组六连杆机构;伞把上装有中棒、按键、剪叉机构、手柄、齿条、转换轴、弹性件3;中棒安装在伞把中棒固定座上,开有中棒槽,顶块穿过中棒槽,巢层、弹性件1套装于中棒之上,中棒顶端固定上巢;转换块连接在剪叉机构末剪叉单元上,伞把、手柄、齿条、转换轴、剪叉机构、转接块等组成合伞动力机构;顶杆安装在中棒内,下端连接在转换块上,上端连接于转接块,与顶块连接的转接块开有转接槽,顶块插入穿过转接块转接槽,并再穿过中棒槽,露在中棒外的部分固定在巢层底巢;顶块、转接块、顶杆、中棒等连接组件等构成了内外转接传递机构;弹性件3销固定在顶杆上,弹性件3固定端固定在伞把弹性件底座,弹性件3自由端挂接在弹性件3销上;巢层套设在中棒上滑动,露在中棒外部的顶块部分固定连接在巢层底槽内,支撑杆铰接在巢层中巢,弹性件2铰接在巢层下巢,弹性件1安装在巢层内孔与上巢内孔之间,并套装在中棒上;支撑杆一端铰接在巢层中巢,另一端铰接在长骨铰销孔2上;弹性件2自由端铰接在巢层下巢,弹性件2固定端铰接在短接杆上,而短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长骨铰销孔1上;上巢安装在中棒顶端,上巢开有上巢内孔,弹性件1安装在上巢内孔与巢层内孔之间;长骨的一端铰接在上巢,长骨铰销孔1与短接杆的一端铰接,长骨铰销孔2与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伞面的开合,由以上机构组件的联动,驱动长骨的开合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下巢与中巢集中于巢层一体的结构,下巢的外径大于中巢的外径;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中巢,弹性件2的一端铰接于下巢;巢层并不局限于下巢与中巢两层,根据对弹性件弹力、抗风强度的要求,可以增设层数,环接多层弹性件2与支撑杆;巢层底部开有巢层底槽,与顶块配合把中棒内的力传递到中棒外部;巢层开有巢层内孔,弹性件1安装在巢层内孔与上巢内孔之间,巢层内孔延长弹性件1的长度及压缩、伸展的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伞把,伞把开有手柄活动槽、手柄铰销孔、伞把转换轴活动槽;安装有齿条与齿轮配合的传动机构;转换轴开有方轴与圆轴,圆轴与剪杆2铰接,方轴与伞把转换轴活动槽滑动连接并连接于齿条,转换轴方轴插入齿方槽,作用是转换轴在沿伞把转换轴活动槽移动时,保持齿条也是直线的移动;齿条与齿轮是齿轮配合传动结构;齿轮与手柄连成一体,手柄旋转带动齿轮旋转,齿轮旋转带动齿条移动;合伞时,手柄是延长的杠杆带动齿轮运动,开伞时齿轮的旋转带动手柄停到合伞的位置,以便操作合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驱动小位移量构件的小位移运动,换取大位移构件大位移、大行程运动;齿条连接转换轴,转换轴铰接剪杆2,齿条小位移量的移动驱动剪杆2,换取剪叉机构运动的大位移、大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弹性件1安装在上巢内孔与巢层内孔之间,上巢固定在中棒上,开有上巢内孔;合伞时巢层上移时,上巢内孔抵住弹性件1的一端,巢层内孔抵住弹性件1的另一端,随着巢层上移对弹性件1储能;开伞时,弹性件1的一端抵住上巢内孔,弹性件1的另一端抵住巢层内孔释放弹力,上巢内孔位置是固定的,巢层内孔是随巢层在中棒上滑动的,弹性件1释放的弹力抵住巢层内孔沿中棒向下移动,巢层向下移动驱动支撑杆撑开长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弹性件2,一端铰接巢层下巢,随巢层自由运动,另一端铰接短接杆,是弹性件2拉伸运动的固定端;合伞时,巢层上移,拉大巢层与短接杆之间的距离,弹性件2拉伸,进行储能;开伞时,弹性件2释放弹力,拉巢层下移,巢层向下移动驱动支撑杆撑开长骨;短接杆直径小于弹性件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弹性件3,一端铰接在伞把弹性件底座上,另一端挂在弹性件3销上,弹性件3销固定在顶杆上,在合伞时,顶杆的上移拉开弹性件3销与伞把弹性件底座之间的距离,拉伸弹性件3,进行储能;开伞时,弹性件3释放弹力,下拉弹性件3销,带动顶杆下移,再带动巢层下移,巢层向下移动驱动支撑杆撑开长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支撑杆,支撑杆一端铰接于巢层中巢,另一端铰接长骨铰销孔2;合伞时,支撑杆铰接于巢层中巢的一端上移,铰接于长骨铰销孔2的另一端旋转下移,拉拢长骨;开伞时,支撑杆铰接于巢层中巢的一端下移,铰接于长骨铰销孔2的另一端旋转上移,撑开长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转换块,把剪叉机构提供的改变纵轴线的直线运动,转换成平台的直线运动,可以在平台上任意接上传递力的位置,顶杆连接于转换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长骨上接有支撑杆、弹性件2,并且根据巢层的层数,可以相应的拉上增设的相关构件,包含支撑杆、弹性件2等。
CN201910473559.9A 2019-06-01 2019-06-01 自动伞 Pending CN1100745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3559.9A CN110074529A (zh) 2019-06-01 2019-06-01 自动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3559.9A CN110074529A (zh) 2019-06-01 2019-06-01 自动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4529A true CN110074529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3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3559.9A Pending CN110074529A (zh) 2019-06-01 2019-06-01 自动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45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637A (zh) * 2019-08-05 2019-10-25 深圳市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0984Y (zh) * 2003-06-17 2004-06-23 洪希律 防风伞骨架
CN2631276Y (zh) * 2003-07-25 2004-08-11 刘福田 多折自动伞结构改良
US20120125388A1 (en) * 2010-11-22 2012-05-24 Chih-Ju Kuo Automatic Folding/Unfolding Umbrella
CN102885443A (zh) * 2011-07-22 2013-01-23 黄自力 开收顺畅的自动伞骨架
CN109730413A (zh) * 2019-03-11 2019-05-10 深圳市宝电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伞
CN210726910U (zh) * 2019-06-01 2020-06-12 深圳市宝电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伞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0984Y (zh) * 2003-06-17 2004-06-23 洪希律 防风伞骨架
CN2631276Y (zh) * 2003-07-25 2004-08-11 刘福田 多折自动伞结构改良
US20120125388A1 (en) * 2010-11-22 2012-05-24 Chih-Ju Kuo Automatic Folding/Unfolding Umbrella
CN102885443A (zh) * 2011-07-22 2013-01-23 黄自力 开收顺畅的自动伞骨架
CN109730413A (zh) * 2019-03-11 2019-05-10 深圳市宝电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伞
CN210726910U (zh) * 2019-06-01 2020-06-12 深圳市宝电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伞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637A (zh) * 2019-08-05 2019-10-25 深圳市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
CN110367637B (zh) * 2019-08-05 2024-05-28 深圳市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4529A (zh) 自动伞
CN209750048U (zh) 一种自动伞
US2364313A (en) Artificial hand
CN102168511A (zh) 一种家具铰链
CN207152112U (zh)
CN210726910U (zh) 自动伞
US10786102B2 (en) Single hand operated collapsing hanger
CN109730413A (zh) 一种伞
CN204519613U (zh) 全自动开合折叠伞的驱动手柄
CN104757758B (zh) 全自动开合折叠伞
CN210783198U (zh) 一种伞
US20210015283A1 (en) Single hand operated collapsing hanger
CN204444547U (zh) 全自动开合折叠伞的驱动装置
US4977913A (en) Automatic umbrella
CN201986853U (zh) 自动伞具
CN209883254U (zh) 机械伞
CN203739710U (zh) 便携移动把手
CN209528619U (zh) 一种用于儿童餐椅的折叠收纳结构
CN110150811A (zh) 一种自动伞
CN202959126U (zh) 自动伞的撑张省力结构
CN205082900U (zh) 天花板折叠式移动桌子
CN201798152U (zh) 一种单手开合雨伞
CN109419116A (zh)
CN109480417A (zh) 自动伞
CN2200329Y (zh) 全自动晴雨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