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1310A - 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1310A
CN110071310A CN201810064602.1A CN201810064602A CN110071310A CN 110071310 A CN110071310 A CN 110071310A CN 201810064602 A CN201810064602 A CN 201810064602A CN 110071310 A CN110071310 A CN 110071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wire
conducting
conductive layer
detecting device
leak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46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索彦刚
王建
黄绵延
刘会超
张臣
谷瑞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UNENG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UNENG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UNENG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UNENG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646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13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1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1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664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其中,该泄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池和并排设置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中,一者与所述检测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另一者与所述检测电池的负极电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或所述第二导线电连接的短路报警单元,发生泄露时,泄露的导电液体的液滴能够连通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以触发所述短路报警单元报警。当发生泄露时,泄露的导电液体的液滴可同时滴落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上,使得检测电池、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组成的电路连通且处于短路状态,短路报警单元随即被触发并报警,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泄漏检测装置的响应速度更快,及时性以及准确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问题,一直以来为行业内人士所关注,在现有技术中,为检测导电液体电池是否发生泄露,通常会在易泄漏点设置一条检漏带,当发生导电液体泄露时,泄露的导电液体会滴落在检漏带上,由于导电液体通常具有腐蚀性,在一定时间之后,检漏带受腐蚀会发生断裂,从而引发报警装置,以提醒现场操作人员导电液体电池发生泄露。
但是,检漏带受腐蚀断裂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该检漏带并不能够及时报警,甚至,在发生泄露之后,往往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才会有报警信号发出,严重影响使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报警的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其中,该泄漏检测装置的响应速度更快,及时性及准确性更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池和并排设置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中,一者与所述检测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另一者与所述检测电池的负极电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或所述第二导线电连接的短路报警单元,发生泄露时,泄露的导电液体的液滴能够连通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以触发所述短路报警单元报警。
本发明所提供导电液体电池的泄露检测装置,包括分别与检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且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并排设置,不相连接。
在未发生泄漏时,检测电池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组成的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短路报警单元不被触发。而一旦发生泄露,泄露的导电液体的液滴可同时滴落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上,使得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电连,检测电池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组成的电路被连通,且处于短路状态,短路报警单元随即被触发,并发出报警信号。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泄漏检测装置不存在检漏带被腐蚀断裂的等待时间,只要导电液体电池发生泄露并滴落,短路报警单元即可报警,其响应速度更快,及时性以及准确性更高。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线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导线均相互连接,形成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线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导线均相互连接,形成第二导电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在上下方向的间距为0.7-1mm。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还设有中部绝缘渗透层。
可选地,还包括上部绝缘渗透层和下部绝缘层;所述上部绝缘渗透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上方,所述下部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下方。
可选地,还包括框架,所述上部绝缘渗透层、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中部绝缘渗透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下部绝缘层均固定于所述框架;所述泄漏检测装置通过所述框架安装于所述导电液体电池的易泄露位置。
可选地,所述短路报警单元具有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能够将所述短路报警单元的报警信号发送至外部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包括安装于易泄露位置的泄漏检测装置,所述泄漏检测装置为上述的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
可选地,所述导电液体电池为钒液流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泄漏检测装置去除框架后的分体结构图。
图1-3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检测电池、2第一导电层、21第一导线、3第二导电层、31第二导线、4短路报警单元、5中部绝缘渗透层、6上部绝缘渗透层、7下部绝缘层、8框架、A泄露液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的原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池1和并排设置的第一导线21、第二导线31,第一导线21和第二导线31中,一者与检测电池1的正极电连接,另一者与检测电池1的负极电连接,以形成检测电路;还包括与第一导线21和/或第二导线31电连接的短路报警单元4。上述“并排设置”是指两导线大致平行设置,当然,也可以存在一定的夹角,但二者不会相连。
在未发生泄漏时,检测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短路报警单元4不会被触发。而一旦发生泄露,泄露的导电液体的液滴(以下称之为泄露液滴A)可同时滴落在第一导线21和第二导线31上,使得第一导线21和第二导线31电连,检测电路被连通,且处于短路状态,短路报警单元4随即被触发,并发出报警信号。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泄漏检测装置不存在检漏带被腐蚀断裂的等待时间,只要导电液体电池发生泄露并滴落,短路报警单元4即可报警,响应速度更快,及时性以及准确性更高。
应当知晓,电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光速,一旦泄露液滴A滴落并连通第一导线21和第二导线31,短路报警单元4在一瞬间(甚至同时)就会被触发,几乎没有任何延迟。因此,本发明所提供泄漏检测装置的响应速度极快,基本上可以杜绝导电液体电池发生泄露而未能及时报警的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导电液体泄露对现场环境及工作人员所造成的伤害。
具体而言,上述的第一导线21、第二导线31可以在水平面内并排设置,如此,滴落的泄露液滴A基本可以同时接触第一导线21、第二导线31,以触发短路报警单元4;上述的第一导线21、第二导线31也可以在竖直面内并排设置,即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如此,滴落的泄露液滴A可以先接触在上的导线,进而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坠落,以同时连接上下两导线。当然,两导线也可以在空间斜面内并排设置,而无论采用何种设置,只要能够保证泄露液滴A滴落时可以连通两导线,以及时触发短路报警单元4即可。
上述的第一导线21及与之相配套的第二导线31可以组成一个检测单元,用于对一个易泄露位置进行检测,但应当知晓,导电液体电池可能会存在多个易泄露位置,例如,在导电液体电池的底面上,任何一个位置都可能成为泄露位置。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泄漏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多个检测单元,以便对多个泄露位置同时进行检测。
针对这种设计,如果采用第一导线21与第二导线31在水平面内并排设置的方案,就需要在水平面内间隔设置多个检测单元。各检测单元可以相互独立,并分别配置单独的检测电池1以及短路报警单元4,当导电液体电池发生泄露时,相应位置的检测单元被连通、相应的短路报警单元4被触发并发出报警信号,如此,根据报警信号的来源即可准确地获知导电液体电池的哪个位置发生泄露;各检测单元也可以相互连接,即共用同一个检测单元、短路报警单元4,此时,各检测单元4实际上处于并联状态。
为简化电路设计,当检测单元的数量为多个时,本发明实施例优选采用第一导线21、第二导线3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方案,具体可参考图2、图3,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3为图2中泄漏检测装置去除框架后的分体结构图。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导线21可以位于上层,其数量可以为多个,并相互连接、交织成网状,以形成第一导电层2,即上导电层,第二导线31可以位于下层,其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并相互连接、交织成网状,以形成第二导电层3,即下导电层,上述的第一导电层2、第二导电层3中,一者可以与检测电池1的正极相连,另一者可以与检测电池1的负极相连。
如此设置,一方面,电路结构可大幅简化,第一导电层2、第二导电层3均可预先安装,然后再将相应导电层与检测电池1的正极、负极相连,还可简化电路的安装过程;另一方面,导电层中各导线彼此交织,也可以提高单个导线的强度,以尽可能地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同时,由于该泄露检测装置简化为两个上下间隔的导电层,其在导电液体电池表面的安装固定也相对容易。
在安装时,可将第一导电层2、第二导电层3所形成的整体覆盖于相应电池的某一个表面,即可对该表面上各个位置进行检测,例如,可将两导电层覆盖于电池的底面,以对电池的整个底面进行检测。
可以理解,不同导电液体的粘度及表面张力是不同的,相应地,所形成的液滴大小也就不同,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严格限定第一导线21(第一导电层2)、第二导线31(第二导电层3)的间距;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导线21与第二导线31的间距,只要可以保证相应导电液体所形成的泄露液滴A在滴落时能够连通第一导线21、第二导线31即可。
以钒液流为例,其液滴大小通常在2-3mm之间,则第一导线21与第二导线31的间距可以控制在2mm以内,优选地,还可以将二者的间距控制在1mm以内,以确保滴落的泄露液滴A能够连通第一导电层2、第二导电层3。两导电层的间距也不能过小,以避免空气中的水分等其他外界因素的存在而导致二者直接连通,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二者的间距设置下限值,例如,可以设置为0.7mm,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层2与第二导电层3之间还可以设有中部绝缘渗透层5,以对两导电层进行隔离,可避免两导电层间距较小时因自然原因(如风)等导致地两导电层直接连通。具体而言,该中部绝缘渗透层5可以采用布料或者其他具有绝缘和渗透功能的膜材料等。
更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上部绝缘渗透层6和下部绝缘层7,上部绝缘渗透层6可以位于第一导电层2的上方,下部绝缘层7可以位于第二导电层3的下方,以对两导电层所形成的泄漏检测装置进行包裹、保护。
采用上述结构,当导电液体电池发生泄露时,泄露液滴A将自上部绝缘渗透层6渗透至第一导电层2,并从第一导电层2上滑落穿透中部绝缘渗透层5,以连通第一导电层2、第二导电层3。
下部绝缘层7可以具有渗透功能,也可以不具备渗透功能,若不具备渗透功能,即相当于在泄漏检测装置的底部设置了一层底板,以对泄露液滴A进行承接,可避免泄露液滴A滴落至外界环境中,而对外界环境以及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仍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泄漏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框架8,上部绝缘渗透层6、第一导电层2、中部绝缘渗透层5、第二导电层3以及下部绝缘层7均可以固定于框架8,以对各层结构的外周进行固定和加强,同时,也可通过该框架8对泄漏检测装置进行安装、固定。
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电液体电池的泄露检测装置,以下本发明实施例还将对其短路报警单元4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短路报警单元4可以电连接一个报警器,该报警器可以为声光报警器等,当短路报警单元4被触发时,报警器可以直接进行报警,以提醒现场的工作人员注意。
或者,该短路报警单元4也可以具有发送模块,发送模块能够将短路报警单元4的报警信号发送至外部设备,该外部设备可以为设于控制室内的报警器,也可以为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以随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包括安装于易泄露位置的泄漏检测装置,该泄漏检测装置即为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
由于上述的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泄露装置的导电液体电池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导电液体电池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任何一种导电液体电池,例如,可以为钒液流电池。
需要指出,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安装状态下泄漏检测装置与电池表面的距离,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可以理解,二者的距离越近,有利于快速检测是否发生泄露。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电池(1)和并排设置的第一导线(21)、第二导线(31),所述第一导线(21)和所述第二导线(31)中,一者与所述检测电池(1)的正极电连接,另一者与所述检测电池(1)的负极电连接;
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线(21)和/或所述第二导线(31)电连接的短路报警单元(4),发生泄露时,泄露的导电液体的液滴能够连通所述第一导线(21)、所述第二导线(31),以触发所述短路报警单元(4)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21)与所述第二导线(3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21)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导线(21)均相互连接,形成第一导电层(2);
所述第二导线(31)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导线(31)均相互连接,形成第二导电层(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导电液体电池的泄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2)与所述第二导电层(3)在上下方向的间距为0.7-1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2)与所述第二导电层(3)之间还设有中部绝缘渗透层(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部绝缘渗透层(6)和下部绝缘层(7);
所述上部绝缘渗透层(6)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2)和所述第二导电层(3)的上方,所述下部绝缘层(7)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2)和所述第二导电层(3)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8),所述上部绝缘渗透层(6)、所述第一导电层(2)、所述中部绝缘渗透层(5)、所述第二导电层(3)以及所述下部绝缘层(7)均固定于所述框架(8);
所述泄漏检测装置通过所述框架(8)安装于所述导电液体电池的易泄露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报警单元(4)具有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能够将所述短路报警单元(4)的报警信号发送至外部设备。
9.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包括安装于易泄露位置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装置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液体电池的泄漏检测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导电液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液体电池为钒液流电池。
CN201810064602.1A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00713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4602.1A CN110071310A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4602.1A CN110071310A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1310A true CN110071310A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64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64602.1A Pending CN110071310A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13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8588A (zh) * 2021-04-01 2021-08-06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煤粉仓泄露的报警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3047A (ja) * 2002-02-20 2003-08-29 Ntt Power & Building Facilities Inc バッテリー液漏洩センサ
US20120251859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Lg Chem, Ltd. Battery pack having liquid leak detection system
CN104733747A (zh) * 2013-12-24 2015-06-24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系统泄漏的快速自动报警装置
JP2017174520A (ja) * 2016-03-21 2017-09-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二次電池
CN207765547U (zh) * 2018-01-23 2018-08-24 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3047A (ja) * 2002-02-20 2003-08-29 Ntt Power & Building Facilities Inc バッテリー液漏洩センサ
US20120251859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Lg Chem, Ltd. Battery pack having liquid leak detection system
CN104733747A (zh) * 2013-12-24 2015-06-24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系统泄漏的快速自动报警装置
JP2017174520A (ja) * 2016-03-21 2017-09-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二次電池
CN207765547U (zh) * 2018-01-23 2018-08-24 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8588A (zh) * 2021-04-01 2021-08-06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煤粉仓泄露的报警装置
CN113218588B (zh) * 2021-04-01 2024-03-26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煤粉仓泄露的报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65547U (zh) 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CN104272076B (zh) 泄漏检测器
CN103033686B (zh) 用于具有动态响应特性的绝缘故障监测的方法
CN102288145A (zh)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8172155U (zh) 一种通用型gis设备检视装置
WO2014115007A1 (en) Silicon oil sensor
CN110071310A (zh) 一种导电液体电池及其泄漏检测装置
CN208704652U (zh) 一种高压电缆外护套绝缘带电检测装置
CN104464209A (zh) 液体检测装置
CN107924602A (zh) 利用双极子避雷针的雷击警报系统
CN110501618A (zh) 一种3-1000kv电缆终端绝缘故障监测方法
CN101371364A (zh) 用于检测有机液体的传感器
CN209689765U (zh) 母线测温装置
CN106291118A (zh) 避雷器接地引线监测预警装置及其监测预警方法
CN206505513U (zh) 一种电气火灾预警监控设备
CN205693137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监控的安全配电盘
CN213182997U (zh) 感温线缆及包括其的感温火灾探测系统
CN108429217A (zh) 一种设有远程电力监控系统的输电塔
CN210514472U (zh) 一种避雷针检测装置
CN203909984U (zh) 液体检测装置
CN108008199A (zh) 一种接地电阻检测系统
CN204405215U (zh) 铜片无线测温模块及使用其的无线测温系统、无线测温网络管理系统
CN107124847B (zh) 一种绝缘保护装置
CN107063984A (zh) 腐蚀传感器及腐蚀监测系统
CN104483561A (zh) 对绝缘子进行检测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