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8099A -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8099A
CN110068099A CN201910172458.8A CN201910172458A CN110068099A CN 110068099 A CN110068099 A CN 110068099A CN 201910172458 A CN201910172458 A CN 201910172458A CN 110068099 A CN110068099 A CN 110068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host
fresh air
intak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24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宗明
乔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Instrument Co Ltd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Instrument Co Ltd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Instrument Co Ltd,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nan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24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8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8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8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4Airborne particle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与室内送风管道连接,另一端与室内进风通道和室外进风通道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安装于壳体内的室内室外进风阀门、风机和安装于室外进风通道处的PM2.5传感器;所述室内外进风闸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与室内进风通道、室外进风通道连接处,用于控制室内进风与室外进风比例;所述壳体内设置过滤装置,室内进风通道和/或室外进风通道的风经过过滤装置由室内送风管道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空气净化处理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目前,空气污染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大约有92%的人口都生活在空气污染的地区。大气污染对人类的慢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污染物低浓度时,人类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生活,出现了发病率上升的现象。如果人类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下,污染物对人体产生作用,损害人体的遗传物质,引起突变,使肌体出现各种异常,诱发成肿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对空气质量的重视,因此实现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的净化是十分重要的。
现有的新风系统主要有单向流新风系统和双向流新风系统等。其中,单向流新风系统的排风主机把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到室外,利用室内形成的负压使室外空气补入室内,让室内外的空气通过置换达到除二氧化碳的效果,但是单向流新风系统补入的室外空气无法过滤和净化,此外,室内所形成的负压导致各处地漏和厨房油烟机倒灌异味和污染物、寒冷地区结露等问题。双向流新风系统由热回收主机、管道、送风口、排风口组成。送风与排风同时由一台主机完成,在室内污浊空气与室外清新空气同时到达主机内部时避免空调制冷和采暖季暖气的能量流失。缺点是制造成本高、主机体积大、内部芯体维护复杂等。
现有的这些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方法都只是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送到室外,不能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处理,没有智能判断空气状况的传感器,不能根据外面空气的污染程度,开闭合内外的新风的比例,无法针对办公住所医院,疗养,宾馆,实现符合要求的空气污染去除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具有智能判断空气状况的传感器并根据室外空气的污染程度,开闭合内外的新风的比例,并且不仅对室外空气进行过滤净化而且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净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新风主机。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与室内送风管道连接,另一端与室内进风通道和室外进风通道连接;
所述壳体内设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安装于壳体内的室内室外进风阀门、风机和安装于室外进风通道处的PM2.5传感器;
所述室内外进风闸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与室内进风通道、室外进风通道连接处,用于控制室内进风与室外进风比例;
所述壳体内设置过滤装置,室内进风通道和/或室外进风通道的风经过过滤装置由室内送风管道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为多层式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粗孔海绵过滤网、前置空气净化活性炭、炭纤维滤芯、HEPA滤网和后置空气净化活性炭。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的每层结构均可拆卸替换。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滤装置两侧靠近通道处。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室外进风阀门采用三通道阀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包括:
控制装置接收PM2.5传感器采集的室外空气PM2.5指标;
根据室外空气PM2.5指标生成室内室外进风阀门控制指令;
发送控制指令至室内室外进风阀门自动调节室内外循环的空气比例。
进一步地,在该方法中,根据室外空气PM2.5指标生成室内室外进风阀门控制指令的具体步骤包括:
判断PM2.5指标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
当PM2.5指标大于等于50时,所述控制指令为控制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增大室内进风;
当PM2.5指标小于50时,所述控制指令为控制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增大室外进风。
进一步地,在该方法中,所述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室内进风量与所述PM2.5指标成正比;所述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室外进风量与所述PM2.5指标成反比。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用于实现各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基于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
一种新风系统,包括:所述智能新风主机安装于送风管道上,所述送风管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天花板,所述送风管道包括室内送风管道、室内进风通道和室外进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送风管道远离所述智能新风主机一端为室内送风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进风通道远离所述智能新风主机一端为室内进风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室外进风通道远离所述智能新风主机一端为室外进风端口。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终端包括键盘和显示器。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通过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根据PM2.5传感器采集的PM2.5指标智能判断空气状况并根据外面空气的污染程度,控制开闭合室内室外进风阀门自动调节室内外循环的空气比例,针对办公住所医院,疗养,宾馆可以实现空气污染物达到99.9以上的去除率。并且不仅对室外空气进行过滤净化而且对室外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创造性的增加了室内空气进行过滤处理功能,本公开具有普适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新风系统主视图;
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新风系统左视图;
图5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新风系统俯视图;
图6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新风系统控制终端示意图;
其中,1是前置风机,2是粗孔海绵过滤网,3是炭纤维,4是前置空气净化活性炭,5是HEPA滤网,6是后置空气净化活性炭,8是后置风机,9是室内室外进气阀门,10是天花板,11是室外进气端口,12是主机,13是室内出气端口,14是固定装置,15是送风管道,16是室内进气端口,17是PM2.5,18是温度,19是湿度,20是时间,21是开关按键,22是记忆模式,23是定时模式,24是循环模式,25是手动风速切换键,26是pm2.5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施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系统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应当注意,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各个实施例中所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备选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或者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同样应当注意的是,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使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使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新风主机。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与室内送风管道连接,另一端与室内进风通道和室外进风通道连接;
所述壳体内设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安装于壳体内的室内室外进风阀门、风机和安装于室外进风通道处的PM2.5传感器;
所述室内外进风闸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与室内进风通道、室外进风通道连接处,用于控制室内进风与室外进风比例;
所述壳体内设置过滤装置,室内进风通道和/或室外进风通道的风经过过滤装置由室内送风管道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为多层式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粗孔海绵过滤网、前置空气净化活性炭、炭纤维滤芯、HEPA滤网和后置空气净化活性炭。
粗孔海绵过滤网是由普通开孔软泡经网化处理加工而成。网化处理除掉了泡沫塑料的空隙高达97%以上,具有优异的透气性、良好的柔软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用网泡作过滤材料,具有流动阴力小和滤出率高的优点,能有效滤除粒径在15UM的微粒,因此粗滤海绵过滤是对空气的初次过滤。将空气中较大的颗粒进行滤除。
活性炭对所有的空气污染物都具有净化作用,吸附能力很强。具有吸附游离粉尘,降低室内一定粉尘具有有效的作用,同时可以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并且更换下来的活性炭也可以反复利用,可以用高温蒸汽使用活性炭孔洞里面吸附的杂质再次脱落,使得活性炭再活化,循环利用。因此我们采取先后两层活性炭比一层活性炭的装置效果更好。前置空气净化活性炭颗粒较粗,用来吸附空气中的杂质,颗粒较大等有害物质。后置活性炭颗粒很细腻,进一步吸收空气中杂质较小的污染颗粒。
炭纤维则为纤维状,纤维上布满微孔,其对有机气体吸附能力比颗粒活性炭在空气中高几倍至几十倍,不仅具有炭材料固有的本质特性,还具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吸附材料,碳纤维滤芯超过80%的碳原子位于内外表面,构筑成独特的吸附结构,被称为表面性固体。
HEPA高效过滤网滤颗粒物的效果非常明显,对微粒的捕捉能力较强,孔径微小,吸附容量大,净化效率高,并具备吸水性,针对0.3微米的粒子净化率为99.9%。HEPA高效过滤网的材料是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具有耐高温、容尘量大、稳定性好、耐用性强、寿命长等特点。但其最重要的优点,就在于可以保证单次的过滤效率足够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的每层结构均可拆卸替换。各层过滤结构都可以定期其进行更换,保证实现空气质量pm2.5来计算达到99.9以上的去除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滤装置两侧靠近通道处。风机是抽气装置:形成负压的装置。其中风机可以在主机部位形成负压,从而使室外空气补入室内,室内气体通过进风端口也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抽进主机内进行过滤。如图1所示,第一风机为前置风机,第二风机为后置风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
如图2所示,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包括:
S101:控制装置接收PM2.5传感器采集的室外空气PM2.5指标;
S102:根据室外空气PM2.5指标生成室内室外进风阀门控制指令;
S103:发送控制指令至室内室外进风阀门自动调节室内外循环的空气比例。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102中,根据室外空气PM2.5指标生成室内室外进风阀门控制指令的具体步骤包括:
判断PM2.5指标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
当PM2.5指标大于等于50时,所述控制指令为控制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增大室内进风;
当PM2.5指标小于50时,所述控制指令为控制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增大室外进风。
进一步地,在该方法中,所述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室内进风量与所述PM2.5指标成正比;所述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室外进风量与所述PM2.5指标成反比。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PM2.5传感器采集的PM2.5指标判断室外空气变化自动控制室内室外进气阀门调节室内外循环的空气比例。若室外空气质量差,PM2.5指标很高指数超过50时,则将室内循环空气的比例加大,若外界空气质量好,PM2.5指标较低小于50时,则将外界空气进风比例加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用于实现各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
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设备中运行时使得该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中的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执行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本文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内容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基于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
一种新风系统,包括:所述智能新风主机安装于送风管道上,所述送风管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天花板,所述送风管道包括室内送风管道、室内进风通道和室外进风通道。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终端包括键盘和显示器。
如图3-图5所示,一种新风系统,包括:所述智能新风主机安装于送风管道上,所述送风管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天花板,所述送风管道包括室内送风管道、室内进风通道和室外进风通道。
室内进风通道和室外进风通道的一端分别为室内进风端口和室外进风端口,进风端口包括室内进风端口和室外进风端口:主要是输送室外新风和循环室内空气。
送风管道:用于输送净化后的空气和受污染的空气从而进行管道内的循环;
室内送风管道的一端为室内出风端口,室内出风端口:净化后的空气从室内出风端口排出。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终端包括键盘和显示器。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采用液晶屏,键盘通过可触摸的液晶屏触摸按键实现信号的输入。如图6所示。液晶屏显示参数为PM2.5,温度,湿度,时间,风速,同时配有六个触摸按键,分别是开关按键、记忆模式、定时、循环模式、手动风速切换键(调高、调低)。
整个新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以PM2.5超过50时进行举例,当室外PM2.5超过50时,室外空气轻度污染时,PM2.5传感器感应后就会调节室内室外阀门进而调节室内外循环的空气比例。就会增大比例地使室内的空气通过室内进气风端口被输送到智能判断主机内进行过滤净化,相应减小比例地从室外进风。然后过滤后的新风通过送风管道从室内出气端口排出,实现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循环。整个新风装置是全封闭的,不能进行调整。保证空气完全地进行净化循环。当室外PM2.5没有超过50时,室外空气优秀时,增大比例从室外进气端口进空气输送到智能判断主机内进行过滤净化,然后过滤后的新风通过送风管道从室内出气端口排出,实现对室内的空气更新。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风量,实现空气质量pm2.5来计算达到99.9以上的去除率。同时我们可以根据意愿十分便利地通过控制液晶及按键屏进行调节。液晶屏上面显示室内温度及湿度以及pm2.5.同时我们可以按键记忆模式,使新风系统保持按照使用者自己需要的风速以及模式。也可以调大或者调小风速。或者按键定时模式,按照使用者需要将新风系统的运行进行定时,十分便捷。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通过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根据PM2.5传感器采集的PM2.5指标智能判断空气状况并根据外面空气的污染程度,控制开闭合室内室外进风阀门自动调节室内外循环的空气比例,针对办公住所医院,疗养,宾馆可以实现空气污染物达到99.9以上的去除率。并且不仅对室外空气进行过滤净化而且对室外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创造性的增加了室内空气进行过滤处理功能,本公开具有普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与室内送风管道连接,另一端与室内进风通道和室外进风通道连接;
所述壳体内设置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安装于壳体内的室内室外进风阀门、风机和安装于室外进风通道处的PM2.5传感器;
所述室内外进风闸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与室内进风通道、室外进风通道连接处,用于控制室内进风与室外进风比例;
所述壳体内设置过滤装置,室内进风通道和/或室外进风通道的风经过过滤装置由室内送风管道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为多层式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粗孔海绵过滤网、前置空气净化活性炭、炭纤维滤芯、HEPA滤网和后置空气净化活性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的每层结构均可拆卸替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滤装置两侧靠近通道处。
5.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包括:
控制装置接收PM2.5传感器采集的室外空气PM2.5指标;
根据室外空气PM2.5指标生成室内室外进风阀门控制指令;
发送控制指令至室内室外进风阀门自动调节室内外循环的空气比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根据室外空气PM2.5指标生成室内室外进风阀门控制指令的具体步骤包括:
判断PM2.5指标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
当PM2.5指标大于等于50时,所述控制指令为控制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增大室内进风;
当PM2.5指标小于50时,所述控制指令为控制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增大室外进风。
进一步地,在该方法中,所述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室内进风量与所述PM2.5指标成正比;所述室内室外进风阀门室外进风量与所述PM2.5指标成反比。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适于由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
8.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用于实现各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方法。
9.一种新风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主机,所述智能新风主机安装于送风管道上,所述送风管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天花板,所述送风管道包括室内送风管道、室内进风通道和室外进风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智能新风主机的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终端包括键盘和显示器。
CN201910172458.8A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 Pending CN1100680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2458.8A CN110068099A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2458.8A CN110068099A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8099A true CN110068099A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6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2458.8A Pending CN110068099A (zh) 2019-03-07 2019-03-07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80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7151A (zh) * 2019-10-21 2020-03-17 潜山县九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换气过滤装置
CN113531734A (zh) * 2021-08-30 2021-10-22 丽兹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隔离病房的氢离子负压排风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7392A (ja) * 2001-02-26 2002-09-11 Nec Kansai Ltd 循環送風システム
CN102563767A (zh) * 2012-02-20 2012-07-11 上海交通大学 耦合净化和新风换气的多功能室内空气清新机
CN105258252A (zh) * 2015-10-26 2016-01-20 天津大学 一种智能复合式静电新风净化器
CN108302638A (zh) * 2017-08-02 2018-07-20 爱康森德(深圳)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和回风的比例调节除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569869U (zh) * 2019-03-07 2019-11-01 济南拜尔森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新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7392A (ja) * 2001-02-26 2002-09-11 Nec Kansai Ltd 循環送風システム
CN102563767A (zh) * 2012-02-20 2012-07-11 上海交通大学 耦合净化和新风换气的多功能室内空气清新机
CN105258252A (zh) * 2015-10-26 2016-01-20 天津大学 一种智能复合式静电新风净化器
CN108302638A (zh) * 2017-08-02 2018-07-20 爱康森德(深圳)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和回风的比例调节除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569869U (zh) * 2019-03-07 2019-11-01 济南拜尔森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新风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7151A (zh) * 2019-10-21 2020-03-17 潜山县九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换气过滤装置
CN113531734A (zh) * 2021-08-30 2021-10-22 丽兹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隔离病房的氢离子负压排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06407U (zh) 一种高效新风机
CN205316503U (zh) 具有加湿作用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04764134A (zh) 一种嵌入式新风设备
CN110068099A (zh)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系统
CN105716166A (zh) 一种智能空气净化器
CN205316602U (zh) 一种空气净化新风设备
CN204717957U (zh) 一种嵌入式新风设备
CN203718942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09569869U (zh) 一种智能新风主机及新风系统
CN205261812U (zh) 一种智能过滤窗
CN107084434A (zh) 一种可在线清除有害气体的空气净化系统
CN208365670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室内甲醛处理装置
CN206274192U (zh) 一种加香型空气净化装置
CN207065725U (zh) 一种移动式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5860283U (zh) 一种呼吸式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05332363U (zh) 一种卧室空气净化装置
CN107166624A (zh)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US20120011816A1 (en) Air intake structure of an air purifier
CN203898969U (zh) 一种新型口罩
CN209341498U (zh) 一种室内装饰用除尘换气装置
CN206618081U (zh) 一种信息化室内外空气交换系统
CN206709266U (zh) 一种空气净化过滤装置
CN208765121U (zh) 双流式新风净化装置
CN20876508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842884U (zh) 空调器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