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7111A - 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7111A
CN110067111A CN201910030654.1A CN201910030654A CN110067111A CN 110067111 A CN110067111 A CN 110067111A CN 201910030654 A CN201910030654 A CN 201910030654A CN 110067111 A CN110067111 A CN 110067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shell component
shell
clutch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06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7111B (zh
Inventor
有賀久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67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7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7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71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40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receptacle and an agitator or impeller, e.g. alternative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11/14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with clutching members movable only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9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ealing the gearboxes, e.g. to improve airtightn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31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covers or lids for gear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023/123Clutch actuation by cams, ramps or ball-screw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34Gearboxes combined or connected with electric machines

Abstract

一种离合装置及洗衣机,能抑制异物穿过支承板的周围并在支承板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之间移动。用于离合装置的致动器(7)具有支承板(703)、从一面(703a)侧覆盖支承板(703)且在与支承板之间划分出配置有减速齿轮机构(72)的第一空间(70a)的第一壳体部件(701)、以从另一面(703b)侧覆盖支承板(703)且在与支承板(703)之间划分出配置有电连接部(78)的第二空间(70b)的状态与第一壳体部件(701)构成外装壳体(70)的第二壳体部件(702)。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夹在第一壳体部件(701)和第二壳体部件(702)之间并构成外装壳体(70)的侧面(70s)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具备离合用电动机的致动器进行机械连接的连接或断开的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有人提出了在将洗衣机用电动机的旋转驱动力向洗涤槽传递的驱动力传递路径的中途具备离合装置(洗衣机用离合装置)的洗衣机(参照专利文献1)。该离合装置在具备离合用电动机及减速齿轮机构的致动器中驱动输出部件,通过由输出部件使离合部件位移,进行机械连接的连接或断开。
另一方面,作为具备将离合用电动机的旋转向输出部件传递的减速齿轮机构的致动器,有人提出了如下方式:具有支承板、从一面侧覆盖支承板的第一壳体部件、从另一面侧覆盖支承板并与第一壳体部件构成外装壳体的第二壳体部件(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致动器中,外装壳体的内侧由支承板分割,减速齿轮机构配置在支承板的一面和第一壳体部件之间,部件彼此的电连接部和开关等配置在支承板的另一面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3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423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因为支承板完全位于外装壳体的内侧,所以在支承板与外装壳体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可能产生异物穿过支承板的周围从支承板的一面侧向另一面侧的移动、异物从支承板的另一面侧向一面侧的移动。例如,当将减速齿轮机构配置在第一壳体部件和支承板之间后在支承板的另一面侧通过软钎焊进行电连接时,有时焊锡颗粒会穿过支承板的周围存在的间隙落到配置有减速齿轮机构的空间(支承板的一面侧),在这种情况下,因夹着焊锡颗粒,减速齿轮机构有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另外,在减速齿轮机构中涂布了油脂的情况下,有时油脂会穿过支承板的周围存在的间隙流入设有电连接部的一侧(支承板的另一面侧),在这种情况下,因油脂的存在,开关有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异物穿过支承板的周围并在支承板的一面侧与另一面侧之间移动的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致动器;以及离合部件,所述离合部件由所述致动器驱动,并进行机械连接的连接或断开,所述致动器具有:离合用电动机;减速齿轮机构,其传递所述离合用电动机的旋转;输出部件,其通过经由所述减速齿轮机构传递来的所述离合用电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动作;支承板,其在一面侧配置有所述减速齿轮机构,且在另一面侧配置有部件彼此的电连接部;第一壳体部件,其从所述一面侧覆盖所述支承板,且在与所述支承板之间划分出配置所述减速齿轮机构的第一空间;以及第二壳体部件,其以从所述另一面侧覆盖所述支承板且在与所述支承板之间划分出配置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空间的状态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构成外装壳体,所述支承板的端部夹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构成所述外装壳体的侧面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中,支承板的端部夹在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构成外装壳体的侧面的一部分,在支承板的端部构成外装壳体的侧面的部分中,在支承板的周围不存在使支承板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连通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焊锡颗粒或油脂等异物穿过支承板的周围在支承板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之间移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支承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及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对置的板部、从所述板部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及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突出的侧壁,所述侧壁作为所述支承板的所述端部,夹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构成所述外装壳体的侧面的一部分。根据该方式,能够在侧壁相对于支承板突出的一侧确保宽阔的空间。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外装壳体的所述侧面,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所述支承板的所述端部及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位于共同的面上。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支承板的所述端部的抵接部,构成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支承板间的边界在所述外装壳体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弯曲的迷宫式密封部。根据该方式,包含湿气或尘埃的空气、或水等流体不易从外部流入第一壳体部件和支承板之间。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支承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抵接部,构成所述支承板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间的边界在所述外装壳体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弯曲的迷宫式密封部。根据该方式,包含湿气或尘埃的空气、或水等流体不易从外部流入第二壳体部件和支承板之间。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遍及所述支承板的全周设有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支承板的所述端部的抵接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连接部包括对应于所述输出部件的位置而接通和断开的开关的电连接部及所述离合用电动机的端子和配线部件的电连接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输出部件穿过设于所述支承板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的第一开口部突出到所述外装壳体的外侧,用于所述连接部的配线部件穿过设于所述支承板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的第二开口部从所述外装壳体的内侧引出到外侧。
提供一种具备应用了本发明的离合装置的洗衣机,例如,具有:洗衣机用电动机、洗涤槽、配置于所述洗涤槽内的波轮、以及将所述洗衣机用电动机的旋转驱动力向所述洗涤槽及所述波轮传递的驱动力传递机构,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在从所述洗衣机用电动机至所述洗涤槽的驱动力传递路径的中途具备所述离合装置。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支承板的端部夹在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而构成外装壳体的侧面的一部,在支承板的端部构成外装壳体的侧面的部分,在支承板的周围不存在使支承板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连通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异物穿过支承板的周围在支承板的一面侧和另一面侧之间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洗衣机的概略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等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斜上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离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斜下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离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从斜上方观察用于图2等所示的离合装置的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6是从斜下方观察图5所示的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7是图5所示的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8是从斜上方观察将图5所示的致动器分解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是从斜下方观察将图5所示的致动器分解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用于图5所示的致动器的减速齿轮机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用于图5所示的致动器的支承板的另一面侧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洗衣机,3…洗涤槽,4…波轮,5…洗衣机用电动机,6…驱动力传递机构,7…致动器,10…离合装置,40…离合部件,43、760…长孔,50…导向机构,51…凸轮机构,70…外装壳体,70a…第一空间,70b…第二空间,70i…第一开口部,70j…第二开口部,70s…侧面,71…离合用电动机,72…减速齿轮机构,73…曲柄部件,74…开关,75…开关杆,76…输出臂,76a…力点,76b…支点,76c…作用点,77…螺旋弹簧,78…连接部,740…配线基板,701…第一壳体部件,701a、702a…端板部,701b、702b…侧板部,701s、702s…抵接部,702…第二壳体部件,703…支承板,703a…一面,703b…另一面,703c…板部,703e…端部,703f…第一侧壁,703g…第二侧壁,703h…轴部,708a…第一迷宫式密封部,708b…第二迷宫式密封部,716、717…端子,732…偏心销,751…第一杆部,752…第二杆部,762…驱动销,780…配线部件,781、782…连接部分,793…传感器,793a…发光元件,793b…受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此外,在以下参照的图2、图3及图4中,将致动器7设为长方体示意性地表示,致动器7的实际的外观示于图5及图6。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洗衣机1的概略结构的纵剖视图。如图1所示,洗衣机1具有本体框架2。本体框架2在上表面具备开口部2a,该开口部2a用于取出或者放入衣服等洗涤物品。本体框架2为方筒形,其下表面开口。有底筒状的洗涤槽3以其开口部3a朝向上方的方式收纳在本体框架2的内部。洗涤槽3通过未图示的缓冲部件悬挂于本体框架2,形成能够绕其轴线L旋转的状态。在洗涤槽3的内侧的底部配置有波轮4。
在洗涤槽3的下方配置有洗衣机用电动机5。洗衣机用电动机5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6传递至洗涤槽3及波轮4。驱动力传递机构6在从洗衣机用电动机5至洗涤槽3的驱动力传递路径的中途具备连接或切断洗衣机用电动机5的旋转驱动力向洗涤槽3的传递的离合装置10。另外,在洗涤槽3的下方配置有用于检测洗涤槽3的旋转的传感器(未图示)。离合装置10经由支承板9支承于本体框架2。此外,支承板9为杯状,但在图1及后述的图2中仅图示出了底板部。
在衣服经由本体框架2的开口部2a被放入洗涤槽3内的状态下使洗衣机1工作时,经由未图示的供水管向洗涤槽3内供给洗涤水。然后,驱动洗衣机用电动机5,由此,波轮4旋转,对洗涤槽3内的衣服进行洗涤。在洗涤动作中,离合装置10处于切断洗衣机用电动机5的旋转驱动力向洗涤槽3的传递的切断状态。因此,洗涤槽3停止。
当洗涤动作结束并且洗涤水从洗涤槽3排出时,进行将衣服脱水的脱水动作。在脱水动作中,离合装置10处于将洗衣机用电动机5的旋转驱动力向洗涤槽3传递的连接状态,在该状态下,驱动洗衣机用电动机5。其结果是,波轮4及洗涤槽3一体旋转,因此洗涤槽3内的衣服也与洗涤槽3及波轮4一起旋转。因此,通过离心力对衣服进行脱水。
(驱动力传递机构)
图2是图1所示的驱动力传递机构6等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及图2所示,驱动力传递机构6具备:第一旋转体13,洗衣机用电动机5的输出轴11的旋转驱动力经由环带12传递至第一旋转体13;与第一旋转体13同轴安装的旋转轴17;与洗涤槽3的下端部分同轴连接的连接部件15;以及与连接部件15连接的第二旋转体20。第一旋转体13形成圆盘形状,且在洗涤槽3的下方与洗涤槽3同轴配置。第一旋转体13的圆形外周面成为安装环带12的安装面13a。
如图2所示,第一旋转体13在上端面具备齿部13b。齿部13b由以等角度间隔在径向上延伸的多个突条形成。旋转轴17的下端部分与第一旋转体13连接,上端部分贯通洗涤槽3的底部并与波轮4连接。因此,洗衣机用电动机5的旋转驱动力经由环带12、第一旋转体13及旋转轴17传递至波轮4。即,在洗衣机用电动机5和波轮4之间形成有驱动力传递路径,该驱动力传递路径具备环带12、第一旋转体13及旋转轴17。
旋转轴17配置于筒状部件16的内侧。筒状部件16与旋转轴17未连接,筒状部件16处于相对于旋转轴17能够相对旋转的状态。筒状部件16的外周侧与连接部件15连接,筒状部件16与连接部件15一体旋转。连接部件15从轴线L方向的上方朝向下方依次具备与洗涤槽3连接的大径凸缘部18和直径比大径凸缘部18小的小径筒部19。筒状部件16插入小径筒部19的内侧,筒状部件16以与连接部件15一起旋转的方式与小径筒部19连接。在小径筒部19的下侧部分的外周侧同轴连接有第二旋转体20。
在第二旋转体20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纵槽26a,而在小径筒部19的外周面形成有与纵槽26a构成锯齿26的多个突条26b。因此,第二旋转体20通过锯齿26被连接成相对于连接部件15能够在轴线L方向上相对移动且能够与连接部件15一体旋转的状态。
支承板9是用于将离合装置10支承于洗涤槽3下方的规定位置的部件,与洗涤槽3一起通过未图示的缓冲部件悬挂于本体框架2。覆盖离合装置10的上侧部分的上壳体32从下侧安装于支承板9,离合装置10通过上壳体32被固定于支承板9而支承于支承板9。
支承板9具备环状突出部9b,该环状突出部9b的中心部分成为使连接部件15的小径筒部19沿轴线L方向贯通的贯通孔9a。环状突出部9b贯通设置于壳体30的开口部30a并朝向下方突出,其下端部分插入第二旋转体20的内侧。另外,在环状突出部9b的下端面和第二旋转体20之间插入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施力部件8,该施力部件8将第二旋转体20朝向下方(朝向第一旋转体13的方向)施力。而且,在支承板9中环状突出部9b的上表面侧为环状的凹部9c,在凹部9c内配置有环状的轴承(未图示),该环状的轴承经由连接部件15从下方支承洗涤槽3使其能够旋转。
(离合装置10的结构)
图3是从斜上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离合装置10的立体图,图3的(a)、(b)是离合装置10整体的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斜下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离合装置10的立体图,图4的(a)、(b)是离合装置10整体的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
如图3及图4所示,离合装置10具有:能够与第一旋转体13卡合的第二旋转体20、用于使第二旋转体20位移的离合部件40、使离合部件40在将第二旋转体20和第一旋转体13机械连接的连接位置及解除第二旋转体20和第一旋转体13的机械连接的切断位置之间往返移动的致动器7。另外,离合装置10具备图1及图2所示的施力部件8,施力部件8经由第二旋转体20将离合部件40向下方施力。离合部件40具有圆环部41和从圆环部41的周向的一处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板部42,致动器7使离合部件40绕穿过圆环部41的中心的轴线L进行往返摆动。
离合装置10具有收容离合部件40等的壳体30,壳体30具有从下方覆盖离合部件40等的下壳体31和从上方覆盖离合部件40等的上壳体32。
下壳体31具有圆筒状的第一壳体部311和从第一壳体部311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筒状的第二罩部312。上壳体32具有与下壳体31的第一壳体部311重叠的圆环状的第一罩部321和从第一罩部321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与下壳体31的第二罩部312重叠的方筒状的第二罩部322。下壳体31和上壳体32通过从下壳体31向上方突出的钩313与形成于上壳体32的侧面的卡合突起323卡合来连接。在该状态下,第二旋转体20及离合部件40的圆环部41绕轴线L可旋转地配置在第一壳体部311与第一罩部321之间。
在本方式中,下壳体31的第一壳体部311具有圆环状的底板部314、从底板部314的外周缘向上方突出的圆筒状的第一主体部315、在上侧与第一主体部315相连的圆筒状的第二主体部317。第二主体部317的直径大于第一主体部315的直径。因此,在第一壳体部311的内周面,形成有在第一主体部315与第二主体部317之间朝向上方的环状的台阶部316。
(第二旋转体20的结构)
第二旋转体20具有:圆筒状的第一主体部21、在第一主体部21的上端部直径扩大的圆环状的凸缘部23、及从第一主体部21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第二主体部22,在第一主体部21的内周面形成有构成锯齿26的多个纵槽26a。凸缘部23的直径大于第一主体部21的直径,因此在第二旋转体20的外周面形成有在凸缘部23和第一主体部21之间朝向下方的环状的第一台阶部24。该第一台阶部24经由离合部件40的圆环部41在上方与下壳体31的圆环状的底板部314重叠。另外,第二主体部22的直径小于第一主体部21的直径,因此在第二旋转体20的外周面形成有在第二主体部22和第一主体部21之间朝向下方的环状的第二台阶部25。
第二主体部22的下端部经由形成于下壳体31的底板部314的孔314a在下方(第一旋转体13所在的一侧)露出。另外,在第二主体部22的下表面形成有由以等角度间隔在径向上延伸的多个突条构成的齿部22a,齿部22a在第二旋转体20向下方移动时能够与第一旋转体13的齿部13b卡合。
因此,当第二旋转体20向轴线L方向的下方移动、齿部22a与第一旋转体13的齿部13b卡合时,第二旋转体20与第一旋转体13以同轴状态一体旋转。其结果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用电动机5的旋转驱动力经由环带12、第一旋转体13、第二旋转体20及连接部件15传递至洗涤槽3。即,在洗衣机用电动机5与洗涤槽3之间设置有驱动力传递路径,该驱动力传递路径具备环带12、第一旋转体13、第二旋转体20及连接部件15。
离合部件40配置于下壳体31和第二旋转体20之间。离合部件40具有圆环部41和从圆环部41的周向的一个部位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板部42,在卡合板部42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长孔43。形成于致动器7的输出臂76的驱动销762(作用点76c)嵌入长孔43内。圆环部41与下壳体31的环状的底板部314及第二旋转体20的环状的第一台阶部24的尺寸相等,第二旋转体20的第一台阶部24经由离合部件40的圆环部41与下壳体31的第一壳体部311的底板部314重叠。
圆环部41的上表面41a成为没有凹凸的平坦面,另一面,第二旋转体20的第一台阶部24也成为没有凹凸的平坦面。因此,圆环部41的上表面41a和第二旋转体20的第一台阶部24以面接触的状态重叠。
在圆环部41的下表面41b和下壳体31的底板部314之间构成导向机构50,在离合部件40绕穿过圆环部41的中心的轴线L旋转时,导向机构50使离合部件40在后述的连接位置和切断位置移动。在本方式中,在离合部件40绕穿过圆环部41的中心的轴线L旋转时,使离合部件40沿轴线L方向移动并移动到切断位置和连接位置。因此,形成于圆环部41的下表面41b和下壳体31的环状的底板部314之间的导向机构50具备凸轮机构51。
凸轮机构51在离合部件40的圆环部41的下表面41b具有第一凸部56,该第一凸部56以使斜面56a朝向绕轴线L的一侧L1的方式向下方突出,第一凸部56的在绕轴线L的另一侧L2与斜面56a相邻的部分具有由与轴线L正交的平坦面构成的下端面56b(滑动面)。在本方式中,第一凸部56形成于周向的三个部位,下表面41b的未形成第一凸部56的部分成为与轴线L正交的平坦面。
另外,凸轮机构51在下壳体31的底板部314的上表面具有第二凸部57,该第二凸部57以使斜面57a(第一凸轮面)朝向绕轴线的另一侧L2的方式向上方突出,第二凸部57的在绕轴线L的一侧L1与斜面57a相邻的部分具有由与轴线L正交的平坦面构成的上端面57b(第二凸轮面)。在本方式中,第二凸部57形成于周向的三个部位,底板部314的上表面的未形成第二凸部57的面成为与轴线L正交的平坦面(第三凸轮面)。
因此,当离合部件40被致动器7的驱动销762驱动并绕轴线L向一侧L1旋转时,离合部件40的第一凸部56越过形成于下壳体31的底板部314的第二凸部57的斜面57a,第一凸部56与第二凸部57的上端面57b重叠。其结果是,离合部件40克服图1所示的施力部件8的作用力,将第二旋转体20朝向上方推压。因此,解除第二旋转体20的齿部22a和第一旋转体13的齿部13b的卡合,因此,第二旋转体20和第一旋转体13的机构的连接被解除。因此,即使第一旋转体13旋转,第二旋转体20也不旋转,因此虽然图1所示的波轮4旋转,但是洗涤槽3不旋转。
当从该状态开始,离合部件40被致动器7的驱动销762驱动而绕轴线L向另一侧L2旋转时,第一凸部56沿形成于下壳体31的底板部314的第二凸部57的斜面57a下降。其结果是,离合部件40及第二旋转体20通过图1所示的施力部件8的作用力朝向下方移动。因此,由于齿部22a和第一旋转体13的齿部13b卡合,因而第二旋转体20和第一旋转体13被机械连接。因此,当第一旋转体13旋转时,第二旋转体20也旋转,所以图1所示的波轮4及洗涤槽3这两者旋转。
(致动器7的整体结构)
图5是从斜上方观察用于图2等所示的离合装置10的致动器7的立体图。图6是从斜下方观察图5所示的致动器7的立体图。图7是图5所示的致动器7的剖视图,图7的(a)、(b)、(c)分别是致动器7整体的剖视图、外装壳体70的侧面附近的剖视图及侧面的其它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从斜上方观察将图5所示的致动器7分解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从斜下方观察将图5所示的致动器7分解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5及图6所示,致动器7具有外装壳体70和前端侧从外装壳体70突出的输出臂76。如图5、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致动器7具有支承板703、覆盖支承板703的一面703a侧并划定第一空间70a的第一壳体部件701、覆盖支承板703的另一面703b侧并划定第二空间70b的第二壳体部件702,由第一壳体部件701和第二壳体部件702构成外装壳体70。详情稍后描述,在支承板703的一面703a侧,在第一空间70a配置有离合用电动机71及减速齿轮机构72,在支承板703的另一面703b侧,在第二空间70b配置有曲柄部件73及输出臂76的基端侧等。
在外装壳体70上,第一壳体部件701具有与支承板703对置的端板部701a和从端板部701a的边缘朝向第二壳体部件702弯曲的侧板部701b。第二壳体部件702具有与支承板703对置的端板部702a和从端板部702a的边缘朝向第一壳体部件701弯曲的侧板部702b。
在本方式中,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被夹在第一壳体部件701的侧板部701b和第二壳体部件702的侧板部702b之间,构成外装壳体70的侧面70s的一部分。
更具体而言,支承板703具有与第一壳体部件701的端板部701a及第二壳体部件702的端板部702a对置的板部703c、从板部703c的边缘向第一壳体部件701侧突出的第一侧壁703f、从板部703c的边缘向第二壳体部件702侧突出的第二侧壁703g,第一侧壁703f及第二侧壁703g作为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被夹在第一壳体部件701的侧板部701b和第二壳体部件702的侧板部702b之间,构成外装壳体70的侧面70s的一部分。在本方式中,在外装壳体70的侧面70s,第一壳体部件701的侧板部701b、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及第二壳体部件702的侧板部702b位于共同的面上。
在此,如图7的(b)、(c)所示,在第一壳体部件701和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的抵接部701s,构成第一壳体部件701和支承板703间的边界在外装壳体70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弯曲的第一迷宫式密封部708a。另外,在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和第二壳体部件702的抵接部702s,构成支承板703和第二壳体部件702间的边界在外装壳体70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弯曲的第二迷宫式密封部708b。因此,含有湿气或尘埃的空气或水等流体不易从外部流入第一壳体部件701和支承板703之间、支承板703和第二壳体部件702之间。在本方式中,遍及支承板703的全周设有第一壳体部件701和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的抵接部702s。另外,在本方式中,例如,遍及支承板703的全周中除了后述的第一开口部70i(参照图6)及第二开口部70j(参照图8)之外的大致整个范围设置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与第二壳体部件702的抵接部702s。
在这样构成的外装壳体70中,在第二壳体部件702上,形成有从端板部702a以与侧板部702b相连的状态朝向第一壳体部件701突出的卡合凸部702c,在第一壳体部件701的侧板部701b形成有与卡合凸部702c卡合的卡合突起701c。另外,在支承板703上,形成有从端部703e朝向第一壳体部件701突出的卡合凸部703d,在第一壳体部件701的侧板部701b形成有与卡合凸部703d卡合的卡合突起701d。另外,在第二壳体部件702上,形成有从端板部702a以与侧板部702b相连的状态朝向支承板703突出的卡合凸部702u,在支承板703上形成有与卡合凸部702u卡合的卡合突起703u。另外,在支承板703上形成有朝向第二壳体部件702突出的卡合凸部703t,在第二壳体部件702上形成有与卡合凸部703t卡合的卡合突起702t。因此,在将第一壳体部件701和支承板703重叠的状态下使卡合凸部703d卡合于卡合突起701d时,第一壳体部件701和支承板703结合。另外,在将第一壳体部件701、支承板703及第二壳体部件702重叠的状态下使卡合凸部702c卡合于卡合突起701c时,第一壳体部件701和第二壳体部件702被连接。另外,在将第一壳体部件701和第二壳体部件702重叠且将第一壳体部件701、支承板703及第二壳体部件702重叠的状态下使卡合凸部702u、703t卡合于卡合突起703u、702t时,支承板703和第二壳体部件702被连接。其结果是,构成外装壳体70。
(连接器792等的结构)
如图6及图9所示,在第二壳体部件702的侧板部702b,通过螺栓706r固定有内侧保持有配线基板791的第一罩706,在配线基板791上安装有连接器792和传感器793。在本方式中,传感器793是具备发光元件793a和受光元件793b的光斩波器,用于离合部件40的位置或洗涤槽3的旋转等的检测。在配线基板791上电连接有由从外装壳体70的内侧引出的引线构成的配线部件780。
传感器793由第二罩707覆盖。在第二罩707上形成有朝向第一罩706突出的卡合凸部707c,在第一罩706上形成有与卡合凸部707c卡合的卡合突起706c。另外,在第一罩706上形成有朝向第二罩707突出的卡合凸部706d,在第二罩707上形成有与卡合凸部706d卡合的卡合突起707d。因此,在将第二罩707重叠在第一罩706上的状态下使卡合凸部707c与卡合突起706c卡合并且使卡合凸部706d与卡合突起707d卡合时,第一罩706和第二罩707被结合。
另外,在第一罩706上形成有朝向第一壳体部件701突出的卡合凸部706g,在第一壳体部件701上形成有与卡合凸部706g卡合的卡合突起701g。因此,在使第一壳体部件701、支承板703及第二壳体部件702结合的状态下,利用卡合凸部706g及卡合突起701g将第一罩706临时固定,在该状态下能够通过螺栓706r将第一罩706固定于第二壳体部件702。
(第一空间70a内的结构)
图10是用于图5所示的致动器7的减速齿轮机构72的立体图。在图8及图9中,在支承板703的一面703a侧,在由第一壳体部件701和支承板703划分出的第一空间70a配置有离合用电动机71及减速齿轮机构72。离合用电动机71是同步电动机,可以仅向一方向旋转。在离合用电动机71上设有保持端子716、717的端子台715。
如图10所示,减速齿轮机构72具有与电动机小齿轮(未图示)啮合的第一齿轮721、与第一齿轮721啮合的第二齿轮722、与第二齿轮722啮合的第三齿轮723、与第三齿轮723啮合的第四齿轮724、与第四齿轮724啮合的第五齿轮725。
更具体而言,第一齿轮721具有与电动机小齿轮啮合的大径齿轮(未图示)和小径齿轮721b,第二齿轮722具有与第一齿轮721的小径齿轮721b啮合的大径齿轮722a和小径齿轮722b。第三齿轮723具有与第二齿轮722的小径齿轮722b啮合的大径齿轮723a和小径齿轮723b。第四齿轮724具有与第三齿轮723的小径齿轮723b啮合的大径齿轮724a和小径齿轮724b。第五齿轮725具有与第四齿轮724的小径齿轮724b啮合的大径齿轮725a和小径齿轮725b。第五齿轮725可旋转地支承于被离合用电动机71的端板711保持的支轴(未图示)上。第一齿轮721、第二齿轮722、第三齿轮723及第四齿轮724分别可旋转地支承于两端被保持于端板711和支承板703的支轴721s、722s、723s、724s上。
在该减速齿轮机构72中,将离合用电动机71的旋转减速传递到第五齿轮725,第五齿轮725使图8所示的曲柄部件73旋转。
(第二空间70b内的结构)
图11是表示用于图5所示的致动器7的支承板703的另一面703b侧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8及图11所示,在支承板703的另一面703b侧,在由支承板703和第二壳体部件702划分出的第二空间70b配置有曲柄部件73、开关74、开关杆75及输出臂76的基端侧等。
更具体而言,参照图10等进行了说明的第五齿轮725的小径齿轮725b在支承板703的圆筒部703r的内侧向第二空间70b(支承板703的另一面703b侧)突出,形成于曲柄部件73的内齿齿轮与小径齿轮725b啮合。具体而言,曲柄部件73具有圆板部731和在从曲柄部件73的旋转中心轴线分离的位置从圆板部731向上方突出的偏心销732。另外,曲柄部件73具有从圆板部731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主体部733,在主体部733的内周面形成有与第五齿轮725的小径齿轮725b啮合的内齿齿轮。另外,主体部733的外周面成为在周向上配置有小径部733a和大径部733b的凸轮面。在支承板703上切除圆筒部703r的一部分,经由圆筒部703r的缺口使主体部733的外周面露出。
在支承板703的另一面703b侧配置有作为输出部件的输出臂76,输出臂76具有前端侧向外装壳体70的外侧突出的延伸部765和从延伸部765向下方突出的驱动销762。在输出臂76的延伸部765形成有供曲柄部件73的偏心销732嵌入的长孔760。该长孔760的内周面成为力点76a,离合用电动机71的驱动力经由偏心销732传递至力点76a而使输出臂76摆动。另外,在输出臂76的一端(基端)形成有轴孔761。在轴孔761内嵌入有形成于支承板703的轴部703h,由轴部703h构成输出臂76摆动时的支点76b。
在输出臂76上,驱动销762嵌入参照图4等说明的离合部件40的长孔43,形成使离合部件40绕轴线L旋转的作用点76c。即,当离合用电动机71旋转而曲柄部件73向一方向旋转时,输出臂76以轴部703h(支点76b)为中心向一方向摆动,使离合部件40向绕轴线L的一方向旋转。而且,当曲柄部件73向一方向进一步旋转时,输出臂76以轴部703h(支点76b)为中心向另一方向摆动,使离合部件40绕轴线L向另一方向旋转,进行机械连接的连接或断开。在本方式中,输出臂76的前端侧穿过设于支承板703和第二壳体部件702之间的第一开口部70i(参照图6)突出到外装壳体70的外侧,并嵌入参照图4等进行了说明的离合部件40的长孔43内。
这样,在本方式中,从输出臂76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依次配置支点76b、力点76a及作用点76c,且在作用点76c和支点76b之间设有力点76a。
(电连接部等的结构)
在本方式中,在支承板703的另一面703b侧,在由支承板703和第二壳体部件702划分出的第二空间70b设有部件彼此的电连接部78。更具体而言,在第二空间70b,作为连接部78,设有与输出臂76(输出部件)的位置对应地安装有接通断开的开关74的配线基板740和配线部件780的基于软钎焊的连接部分781。另外,图10所示的端子716、717从支承板703的另一面703b突出,作为连接部78,设有离合用电动机71的端子716、717和配线部件780的基于软钎焊的连接部分782。在本方式中,配线部件780穿过设于支承板703和第二壳体部件702之间的第二开口部70j从外装壳体70的内侧引出到外侧,与图9所示的配线基板791连接。
开关74是由微开关等构成的按压式开关,在侧方配置有与输出臂76的摆动联动位移的开关杆75。在开关杆75上具有供形成于支承板703的轴部703i嵌入的轴孔750、从形成有轴孔750的部分延伸至曲柄部件73的主体部733的第一杆部751、从形成有轴孔750的部分延伸至开关74附近的第二杆部752,第二杆部752相对于第一杆部751的延伸方向倾斜延伸。在轴部703i的根部配置有扭转螺旋弹簧77,扭转螺旋弹簧77的两端部分别与支承板703的承接部703s及第一杆部751抵接。因此,第一杆部751的前端部被朝向曲柄部件73的主体部733施力。
因此,在曲柄部件73旋转并且输出臂76摆动时,在第一杆部751的前端部与曲柄部件73的主体部733的小径部733a抵接期间,第二杆部752的前端部离开开关74,因此,开关74断开。与此相对,当第一杆部751的前端部与曲柄部件73的主体部733的大径部733b抵接时,第二杆部752的前端部与开关74抵接,开关74接通。因此,在图3所示的离合装置10中,离合部件40解除了第二旋转体20的齿部22a和第一旋转体13的齿部13b的卡合时,开关74断开,离合部件40使第二旋转体20的齿部22a和第一旋转体13的齿部13b卡合时,开关74接通。因此,能够基于来自开关74的输出,监视第二旋转体20的齿部22a和第一旋转体13的齿部13b的连接的连接或断开。
(本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在本方式的离合装置10中,在致动器7中,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被夹在第一壳体部件701与第二壳体部件702之间,构成外装壳体70的侧面70s的一部分,在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构成外装壳体70的侧面70s的部分,支承板703的周围不存在使支承板703的一面703a侧和另一面703b侧连通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异物穿过支承板703的周围在支承板703的一面703a侧和另一面703b侧之间移动。因此,即使将减速齿轮机构72配置在第一壳体部件701和支承板703之间了后,在支承板703的另一面703b侧通过软钎焊进行电连接,也不易产生焊锡颗粒穿过存在于支承板703周围的间隙落到配置有减速齿轮机构72的空间(支承板703的一面703a侧)的事态。因此,不易产生减速齿轮机构72因夹着焊锡颗粒而不能适当动作的事态。另外,在减速齿轮机构72上涂布有油脂的情况下,不易产生油脂穿过存在于支承板703周围的间隙流入设有电连接部78的一侧(支承板的另一面侧)的事态。因此,不易产生开关74因油脂的存在而不能适当动作的事态。
另外,在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第一侧壁703f及第二侧壁703g被夹持于第一壳体部件701和第二壳体部件702之间,因此,能够在第一壳体部件701和支承板703之间及支承板703和第二壳体部件702之间确保宽阔的空间。
另外,致动器7的输出部件即输出臂76成为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依次配置有支点76b、力点76a及作用点76c的结构,因此,无需将支点76b设于从致动器本体(外装壳体70)突出的位置。因此,能够实现致动器7的小型化。另外,即使将致动器7小型化,也能够充分确保支点76b和力点76a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向输出臂76的前端(作用点76c)传递转矩的效率降低。因此,根据本方式,能够实现致动器7的小型化。
另外,在第一壳体部件701和支承板703之间构成的第一空间70a设有减速齿轮机构72,在支承板703和第二壳体部件702之间构成的第二空间70b配置有输出臂76的支点76b及力点76a。在该结构的情况下,特别难以将支点76b设于从致动器本体(外装壳体70)突出的位置,因此,应用本发明的效果显著。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输出臂76的驱动销762嵌入离合部件40的长孔43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将设于离合部件40的卡合销嵌入设于输出臂76的长孔的构造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支承板703的端部703e设有第一侧壁703f及第二侧壁703g,但在仅设置第一侧壁703f及第二侧壁703g中的一方的情况、或第一侧壁703f及第二侧壁703g均不设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离合用电动机71的旋转作为曲柄部件73的偏心销732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输出臂76,但在将离合用电动机7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向输出臂76传递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与输出臂76的摆动联动动作的开关,例示了使用开关杆75和按压式的开关74的情况,但例如也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16-13348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叶片式开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驱动销762向下(与洗涤槽3相反的一侧)的方式配置了致动器7,但也可以以驱动销762向上(洗涤槽3侧)的方式配置致动器7。

Claims (9)

1.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致动器;以及
离合部件,所述离合部件由所述致动器驱动,并进行机械连接的连接或断开,
所述致动器具有:
离合用电动机;
减速齿轮机构,所述减速齿轮机构传递所述离合用电动机的旋转;
输出部件,所述输出部件通过经由所述减速齿轮机构传递来的所述离合用电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动作;
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一面侧配置有所述减速齿轮机构,且在另一面侧配置有部件彼此的电连接部;
第一壳体部件,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从所述一面侧覆盖所述支承板,且在与所述支承板之间划分出配置所述减速齿轮机构的第一空间;以及
第二壳体部件,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以从所述另一面侧覆盖所述支承板且在与所述支承板之间划分出配置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空间的状态,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构成外装壳体,
所述支承板的端部夹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构成所述外装壳体的侧面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及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对置的板部;以及从所述板部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及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突出的侧壁,
所述侧壁作为所述支承板的所述端部,夹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构成所述外装壳体的侧面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装壳体的所述侧面,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所述支承板的所述端部及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位于共同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支承板的所述端部的抵接部,构成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支承板间的边界在所述外装壳体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弯曲的迷宫式密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抵接部,构成所述支承板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间的边界在所述外装壳体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弯曲的迷宫式密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遍及所述支承板的全周设有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支承板的所述端部的抵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对应于所述输出部件的位置而接通和断开的开关的电连接部;以及所述离合用电动机的端子和配线部件的电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件穿过设于所述支承板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的第一开口部突出到所述外装壳体的外侧,
用于所述连接部的配线部件穿过设于所述支承板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的第二开口部从所述外装壳体的内侧引出到外侧。
9.一种洗衣机,其具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洗衣机用电动机;
洗涤槽;
配置于所述洗涤槽内的波轮;以及
将所述洗衣机用电动机的旋转驱动力向所述洗涤槽及所述波轮传递的驱动力传递机构,
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在从所述洗衣机用电动机至所述洗涤槽的驱动力传递路径的中途具备所述离合装置。
CN201910030654.1A 2018-01-24 2019-01-14 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671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9465A JP2019127983A (ja) 2018-01-24 2018-01-24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洗濯機
JP2018-009465 2018-0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7111A true CN110067111A (zh) 2019-07-30
CN110067111B CN110067111B (zh) 2021-05-28

Family

ID=67299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065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67111B (zh) 2018-01-24 2019-01-14 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8798B2 (zh)
JP (1) JP2019127983A (zh)
CN (1) CN11006711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37659A1 (en) * 2005-08-10 2007-02-15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Geared torque converter with multi-plate clutches and planetary gearset
CN102483104A (zh) * 2009-08-20 2012-05-3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隔板和汽车变速器
WO2016002640A1 (ja) * 2014-07-03 2016-01-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洗濯機用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洗濯機
CN105274783A (zh) * 2014-06-30 2016-01-27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离合器的离合装置及减速离合器
CN205618569U (zh) * 2016-05-19 2016-10-05 安徽聚隆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离合机构的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8884U (zh) * 1973-06-15 1975-03-03
JP6061549B2 (ja) 2012-08-22 2017-01-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084003B2 (ja) * 2012-10-22 2017-02-2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ギアードモータ
CN105239314B (zh) * 2014-06-30 2019-02-15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离合器离合驱动装置
EP3227988A4 (en) * 2014-12-05 2018-09-05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KR102385830B1 (ko) * 2015-06-02 2022-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37659A1 (en) * 2005-08-10 2007-02-15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Geared torque converter with multi-plate clutches and planetary gearset
CN102483104A (zh) * 2009-08-20 2012-05-3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隔板和汽车变速器
CN105274783A (zh) * 2014-06-30 2016-01-27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离合器的离合装置及减速离合器
WO2016002640A1 (ja) * 2014-07-03 2016-01-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洗濯機用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洗濯機
CN205618569U (zh) * 2016-05-19 2016-10-05 安徽聚隆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离合机构的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27983A (ja) 2019-08-01
US20190226573A1 (en) 2019-07-25
CN110067111B (zh) 2021-05-28
US11098798B2 (en)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2125A (zh) 电压力锅
CN105640308A (zh) 电压力锅的上盖和电压力锅
CN107044033B (zh) 一种滚筒洗衣机用减速离合器
CN110067111A (zh) 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CN106661805B (zh) 洗衣机用离合器装置以及洗衣机
CN110067112A (zh) 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CN204238040U (zh) 离合装置以及洗衣机
CN110169722A (zh) 具有可拆卸的工具的食品料理装置
CN107296510B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4169633U (zh) 电压力锅的上盖
CN209067527U (zh) 一种电器的转动摇头结构
CN206907987U (zh) 大电流连接器
CN201855076U (zh) 可降噪音的刀具座结构
CN208192968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食品加工机
CN106419476A (zh) 一种果汁机
CN201173290Y (zh) 带有阻挡牺牲环的集装密封圈
CN204921765U (zh) 一种离合器及传动装置
CN205544719U (zh) 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集成式电机
CN201265696Y (zh) 燃气遮断装置
CN217137709U (zh) 一种随行式豆浆机
CN205162863U (zh) 食物处理器
CN205181233U (zh) 前盖组件及吸尘器
CN212408763U (zh) 家用电器
CN210748722U (zh) 烹饪器具
CN201071822Y (zh) 挂墙式壁扇摇摆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