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2363B - 共存干扰阻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共存干扰阻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2363B
CN110062363B CN201811415118.5A CN201811415118A CN110062363B CN 110062363 B CN110062363 B CN 110062363B CN 201811415118 A CN201811415118 A CN 201811415118A CN 110062363 B CN110062363 B CN 110062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low
low energy
ble
data
wireles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151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2363A (zh
Inventor
柯力群
叶焕春
许硕仁
傅宜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62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2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2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存干扰阻止方法及相应的无线设备。在第一解决方案中,通过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获取第二无线模块的流量型样信息;接收需要由所述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发送的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选择连接间隔以使蓝牙低功耗连接事件与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帧时序对齐;以及将所述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发送到蓝牙低功耗对端设备。

Description

共存干扰阻止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35 U.S.C.§119法条,要求申请日为2012年9月5日,美国临时申请号为61/697,150,标题为:“Bluetooth LE and LTE Coexistence Enhancements”的美国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案的内容一并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网络通信,更具体而言,有关于包含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写为LTE)射频(radio frequency,简写为RF)模块及蓝牙低功耗(Bluetoothlow energy,简写为BLE)RF模块的多无线终端(Multi-Radio Terminals,简写为MRT)。
【背景技术】
由于对于无线通信的需求持续增加,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简写为PDAs)、智能手持设备(包含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配备有日益增长地多个无线收发器。多无线终端可同时包含LTE或高级LTE(LTE-Adavanced,简写为LTE-A)无线、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写为WLAN,例如WiFi)访问无线,以及蓝牙或BLE无线。由于无线频谱规划,不同技术可能操作在重叠的或者邻近的无线频谱上。举例来说,LTE/LTE-A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写为TDD)模式(频带40)通常操作在2.300-2.400GHz,WiFi通常操作在2.400-2.483.5GHz,而蓝牙或BLE通常操作在2.402-2.480GHz。
然而,共同配置于同一物理设备上的多个无线模块同时操作时,由于重叠或邻近的无线频谱,多个无线模块彼此间可遭受显著的性能下降,包含显著的干扰。由于物理接近和无线功率泄露,当第一无线模块数据的传输与第二无线模块数据的接收在时域上重叠时,第二无线模块的接收可遭受来自第一无线模块传输干扰的影响。类似的,第二无形模块的数据传输可干扰第一无线模块的数据接收。
图1(现有技术)是共同配置于多无线终端MRT10内的LTE无线模块LTE11和BLE主无线模块BLE12之间的干扰的示意图。在LTE TDD模式中,LTE11在逐帧的基础上,通过调度的上行链路(uplink,简写为UL)传输和下行链路(downlink,简写为DL)接收时隙来传输和接收数据。举例来说,每一LTE帧是10ms。对于TDD配置#1,每一帧包含调度的2ms UL用于传输操作,随后是调度的3ms DL用于接收操作,以此类推。另外,对于BLE操作,在连接间隔(connection interval)期间,BLE主设备及BLE从设备交替执行(alternate)一对或多对TX传输及RX接收。帧间间隔时间(time inter-frame-spacing,简写为T_IFS)分隔每一TX及RX操作。举例来说,每一连接间隔为10ms,并包含两个TX-RX对。每一T_IFS为150us长,且每一TX/RX操作具有1Mbps数据率,范围从80-376us。因为LTE11和BLE12无线模块共同配置于MRT10内,一般的,一个无线模块的传输将干扰另一无线模块的并发(concurrent)接收。如图1所示,BLE12的TX2内的数据传输干扰并发的LTE11的DL数据接收,而BLE12的RX2内的数据接收被并发的LTE11的UL数据传输干扰。类似的,BLE12的TX4内的数据传输干扰并发的LTE11的DL数据接收,而BLE12的RX4内的数据接收被并发的LTE11的UL数据传输干扰。(请注意图1内的相关部分的时间尺度并不正确,而仅用作展示说明之用。)
当存在大于30MHz的分开干扰频率的频率保护带(frequency guard band)时,常使用滤波器来减轻上述共存干扰。然而,不完美的TX滤波器设计可仍然导致不可接受的共存干扰。此外,为节省滤波成本,业界仍倾向于纯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写为TDM)方案,特别是当仅有有限频率保护带时。从而,可通过选择连接间隔的锚点(anchor point)对齐BLE数据分组的TX/RX时序(TX/RX timing)以及LTE UL/DL期间,以阻止共存干扰。
图2(现有技术)是用于阻止BLE主设备和共同配置的LTE无线模块之间的共存干扰的TDM方案的示意图。如图2的上半部分所示,对于BLE操作,每一连接间隔包含一个TX-RX对且长度为5ms,以及在时间t1选择一个锚点。对于BLE数据传输,TX1内的数据分组长度为300比特位(bit),而TX2内的数据分组长度为160比特位。可以看出,通过在t1选择锚点,TX1/RX1不存在共存干扰。然而,当TX2内的数据分组变得较短时,RX2内的BLE数据接收被共同配置的LTE无线模块的并发的UL传输干扰。另外,如图2的下半部分所示,对于BLE操作,每一连接间隔包含一个TX-RX对且长度为5ms,以及在时间t2选择一个锚点。在本范例中,TX3内的数据分组长度为80比特位,而TX4内的数据分组长度为232-376比特位。可以看出,通过在t2选择锚点,即便是对于TX3内最短的空负载分组,TX1/RX1也不存在共存干扰。然而,当TX4内的数据分组变得较长时,TX4内的BLE数据传输干扰共同配置的LTE无线模块的并发的DL接收。因此,由于BLE分组长度改变,BLE TX/RX和LTE UL/DL可能并不能准确对齐。本发明力求在BLE设备和共同配置的LTE无线模块之间有效阻止共存干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存干扰阻止方法及相应的无线设备。
在第一解决方案中,通过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获取第二无线模块的流量型样信息;接收需要由所述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发送的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选择连接间隔以使蓝牙低功耗连接事件与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帧时序对齐,其中,当所述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的数据传输时间落入特定范围内时,相应的蓝牙低功耗数据传输和后续蓝牙低功耗数据接收不会干扰第二无线模块上的业务或被第二无线模块上的业务干扰;以及将所述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发送到蓝牙低功耗对端设备。
在第二解决方案中,通过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获取共同配置的无线模块的流量型样信息;接收由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发送的数据分组;选择连接间隔使得所述数据分组的数据传输不干扰所述共同配置的无线模块的数据接收,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在一个帧间间隔时间之后跟随数据接收;以及调整所述帧间间隔时间使得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的数据接收不受来自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的后续数据传输的干扰。
其他实施例和优点详细描述如下。本发明内容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来定义。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展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相似的标号定义相似的元件。
图1(现有技术)是BLE设备以及共同配置的LTE无线模块之间的干扰的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是用于阻止BLE主设备和共同配置的LTE无线模块之间的共存干扰的TDM方案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LTE无线模块以及BLE设备的MRT的简化方框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允许在BLE数据分组中加入填充字节以阻止共存干扰的第一解决方案的示意图。
图5展示了具有填充长度指示和填充的BLE数据分组的范例。
图6为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性的方面的动态连接间隔更新以节省电量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从BLE主设备的视角阻止共存干扰的流程示意图。
图8展示了通过在L2CAP分组中添加新的偏移域从设备启动连接间隔更新的范例。
图9展示了从设备启动连接更新程序的一个范例。
图10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从BLE从设备的视角阻止共存干扰的流程示意图。
图11展示了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限制BLE数据分组长度以阻止共存干扰的第二解决方案。
图12展示了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选择具有高BLE数据率的锚点以阻止共存干扰的第三解决方案。
图13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通过第二及第三解决方案阻止共存干扰的流程示意图。
图14展示了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动态调整BLE T_IFS以阻止共存干扰的第四解决方案。
图15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通过第四解决方案阻止共存干扰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请一并参考附图。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第二装置,或透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第二装置。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个新颖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300中的MRT的简化方框图。无线通信系统300包含基站(例如,LTE系统中的eNodeB)eNodeB 310,MRT(例如,LTE系统中的用户装备)UE 320,以及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BLE设备350。UE 320同时包含LTE无线模块321以及BLE无线模块331。UE 320通过蜂窝/LTE链接311使用LTE无线模块321与其服务基站eNB310通信,并且通过BLE链接351使用BLE无线模块331与对端BLE设备350通信。LTE无线模块321包含发射机/接收机322及LTE控制器323。BLE无线模块331包含发射机/接收机332及BLE控制器333。收发器耦接于天线以接收RF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基带信号。收发器也接收基带信号,将其转化为RF信号,并发送至天线。LTE控制器323和BLE控制器333通过共存信令接口(coexistence-signaling interface)341相互通信。共存信令接口341也连接至UE320的处理器342和存储器343。处理器342处理已接收的基带信号并调用不同功能模块以处理UE内的特性。存储器343储存程序指令及数据以控制UE的操作。尽管共存信令接口341被表示为一个模块,其可能是一个功能模块并包含硬件、软件或固件实现,类似于LTE和BLE RF模块。举例来说,硬件实现可用于LTE无线模块321及BLE无线模块331之间的时序/同步,而软件实现可以用于流量信息交换。
在图3所示的范例中,LTE无线模块321是操作在TDD模式下2.300-2.400GHz的LTE无线模块,而BLE无线模块331是操作在2.402-2.480GHz的BLE无线模块。然而,由于重叠或邻近的无线频谱,共同配置于同一物理设备的多个无线模块的同时操作,可导致多个无线模块彼此间遭受显著的性能下降,包含显著的干扰。当LTE无线模块321和BLE无线模块331均使用TDD模式做数据通信时,上述现象尤其明显。在TDD模式下,当用于第一无线模块的数据传输的已调度的通信时间在时间上与用于第二无形模块的数据接收的已调度的通信时间重叠时,第二无形模块的数据接收可受到由于来自第一无线模块的数据传输造成的干扰的影响。类似地,由于并发的已调度的数据传输及接收,第二无形模块的数据传输可干扰第一无线模块的数据接收。
在一个创新的方面中,BLE无线模块331应用多种解决方案来阻止与LTE无线模块45之间的共存干扰。如图3所示,BLE无线模块331首先通过共存信令接口341获取LTE无线模块321的流量型样信息。流量型样信息包含帧配置信息,例如DL/UL持续时间及帧长度。基于流量型样,BLE无线模块331选择合适的连接间隔以对齐BLE连接事件以及LTE流量的帧时序(frame timing)。在第一解决方案中,BLE无线模块331在BLE分组中加入填充字节(paddingbyte)以使总分组长度落入特定范围以阻止共存干扰。在第二解决方案中,BLE无线模块331将总BLE分组长度限制在所述特定范围内以阻止共存干扰。在第三解决方案中,用于传输BLE分组的数据率高于预定义速率以阻止共存干扰。在第四解决方案中,BLE无线模块331动态调整帧内时间间隔值以阻止共存干扰。以下将参考不同实施例及范例详述每一解决方案。
图4为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允许在BLE数据分组中加入填充字节以阻止共存干扰的第一解决方案的示意图。图4展示了LTE RF模块41的LTE流量型样及共同配置的BLE RF模块42的BLE流量型样。在LTE TDD模式中,LTE RF模块在逐帧的基础上通过调度的UL传输和DL接收时隙来传输和接收数据。举例来说,每一LTE帧是10ms。对于TDD配置#1,每一帧包含调度的2ms UL用于传输操作,随后是调度的3ms DL用于接收操作,以此类推。另外,对于BLE操作,在一个连接间隔期间,BLE主设备及BLE从设备交替执行(alternate)一对或多对TX传输及RX接收。帧间间隔时间分隔每一TX及RX操作。举例来说,每一连接间隔为5ms,并包含一个或多个TX-RX对。每一T_IFS为150us长,且每一TX/RX操作具有1Mbps数据率,范围从80-376us。因为LTE41和BLE42共同配置于同一设备平台内,利用合适的连接间隔选择,BLE42在BLE数据分组内加入填充以使一个无线模块的传输在时间上不与另一个无线模块的接收重叠。
在图4的第一范例中,用于每一连接间隔的锚点在时间t1被选择,其中t1位于LTE帧的UL持续时间UL1内。连接间隔是以LTE UL+DL持续时间的倍数来选择,以便产生周期性。此外,每一连接间隔仅包含一个TX-RX对。TX1中待传输的第一个BLE数据分组是BLE中定义的最长数据分组。最长数据分组具有47字节的长度(1字节序言(preamble)+4字节访问地址+2字节有效载荷报头+37字节有效载荷+3字节CRC)。若BLE数据传输率是1Mbps,则TX1中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时间为47*8=376us。通过适当选择锚点t1,整个数据传输TX1落入LTE帧的UL持续时间UL1内,同时后续的数据接收RX1落入LTE帧的DL持续时间DL1内。在下一连接间隔,第二BLE数据分组待在TX2内传输。原始第二数据分组可在长度上短许多,例如,仅有120比特位的数据分组。为阻止共存干扰,BLE42在第二数据分组中加入填充字节以使填充的数据分组也为376比特位。以这种方式,填充后,整个数据传输TX2落入LTE帧的UL持续时间UL2内,同时后续的数据接收RX2落入LTE帧的DL持续时间DL2内。可以看出,利用合适的连接间隔选择,若每一BLE数据分组被填充至BLE中定义的最大数据分组长度(376比特位),BLE42和LTE41之间不存在并发的传输和接收。
在图4的第二范例中,用于每一连接间隔的锚点在时间t2被选择,其中t2位于LTE帧的UL持续时间UL3内。类似于第一范例,连接间隔是以LTE UL+DL持续时间的倍数来选择,以便产生周期性。此外,每一连接间隔仅包含一个TX-RX对。不过,在第二范例中,选择锚点t2以使最长BLE数据分组(包含或不包含填充比特位)的数据传输TX3的尾部与LTE帧的UL持续时间UL3的尾部对齐。在下一连接间隔中,另一BLE数据分组待于TX4中传输。上述BLE数据分组可以是空有效载荷数据分组,例如,不具有任何有效载荷,总长度为80比特位。为阻止共存干扰,BLE42在空数据分组中加入填充字节以使填充后的数据分组至少为376-150=226比特位。以此种方式,填充后,整个数据传输TX4加上T_IFS落入LTE帧的UL持续时间UL4内,同时下一数据接收RX4的起始对齐LTE帧的DL持续时间DL4的起始。可以看出,利用合适的连接间隔选择,若每一BLE数据分组被填充至至少226比特位的数据分组长度,BLE42和LTE41之间不存在并发的传输和接收。这是因为T_IFS=150us,对应于以1Mbps数据率传输150比特位。150us提供额外的灵活性用于对齐,并且通过加入较少填充字节至BLE数据分组达到额外的节能效果。另外,可定义长度为240比特位(而非80比特位)的新的空有效载荷数据分组。
图5展示了具有填充长度指示和填充的BLE数据分组的范例。每一BLE数据分组包含一字节序言、四字节访问地址、二字节有效载荷报头、0-37字节有效载荷以及三字节CRC。有效载荷报头更包含PDU类型、TX地址、RX地址、长度以及保留用于将来使用的数个RFU比特位。在一个创新性的方面中,RFU比特位之一用于指示发射机端填充长度的存在。举例来说,数字“0”指示无填充,而数字“1”指示填充。若指示存在填充,则在有效载荷之后紧接一字节的填充长度域。填充长度域的值指示紧接填充长度域的填充的字节数。填充字节的真实数目由发射机基于原始有效载荷长度决定。若无指示填充,则没有填充长度域,也无填充。在接收机端,在接收每一数据分组时,接收机可以基于填充及填充长度指示来了解填充长度。
在上述范例中,连接间隔是以LTE UL+DL持续时间的倍数来选择,以便产生周期性。此外,为阻止共存干扰,每一连接间隔仅允许一个TX-RX对。作为结果,BLE吞吐量受限于连接间隔的长度。若BLE控制器具有许多待发送的分组,则连接间隔应为一个短期间以增加吞吐量。另外,若BLE控制器没有待发送的分组,则连接间隔应为长期间以节省电量。
图6为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性的方面的动态连接间隔更新以节省电量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6的范例中,当BLE连接刚建立时,BLE设备没有待发送的分组,故连接间隔被设置为10ms。稍后,当数据分组抵达时,连接间隔被更改为5ms以增加吞吐量。分组被传送之后,连接间隔被改回为10ms以节省功率消耗。
图7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从BLE主设备的视角阻止共存干扰的流程示意图。在步骤701中,BLE主设备获取共同配置的LTE无线模块的流量型样信息。LTE流量型样信息包含LTE帧配置信息,例如DL/UL持续时间及帧长。在步骤702中,BLE主设备选择连接间隔,以当BLE分组的长度落入特定范围时,对齐BLE连接事件以及共同配置的LTE流量的帧时序以阻止共存干扰。在步骤703中,BLE主设备等待来自主机的待由BLE控制器传输的更多用户数据分组。在步骤704,BLE主设备检查BLE数据分组的长度并验证是否相应数据传输及接收会干扰共同配置的LTE设备或被共同配置的LTE设备干扰。若没有干扰,则在步骤706中,BLE控制器传输BLE分组至对端BLE设备,并返回至步骤703。若存在潜在干扰,则BLE主设备在BLE分组中加入填充字节以使填充后的总分组长度落入特定范围(步骤705)。在步骤706中,BLE控制器随后传输填充后的BLE分组至对端BLE设备并返回至步骤703。在一个实施例中,特定范围是基于最大BLE数据分组长度及T_IFS。
在BLE主设备和对端BLE从设备之间的BLE通信中,仅BLE主设备决定连接间隔,选择锚点,以及在BLE分组中加入填充字节。另一方面,BLE从设备不允许做上述决定。然而,对于MRT,BLE主设备或BLE从设备均可与LTE无线模块共存于相同设备平台上。若BLE从设备与LTE无线模块共存,则BLE从设备启动任何必要的连接间隔更新是必须的。
图8展示了通过在L2CAP(Logic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逻辑链路控制及适配协议)分组中添加新的偏移域,从设备启动连接间隔更新的范例。图8展示了LTE流量型样,LTE流量型样具有DL持续时间以及跟随其后的UL持续时间。对应共同配置的BLE从设备,在一个起始于原始锚点t1的连接间隔期间,其交替执行(alternate)TX及RX操作。然而,基于锚点,BLE TX操作与LTE设备的DL持续时间重叠,从而干扰DL LTE流量的接收。因此,期望在应用延迟偏移之后,锚点可被移至时间t2。在图8的范例中,BLE从设备通过L2CAP分组800将上述偏移值与BLE主设备通信。接收到L2CAP分组800之后,BLE主设备随后可以获取偏移并利用所需锚点调整连接间隔。亦即,BLE从设备传输链路层控制及适配分组至对端BLE设备,对端BLE设备接收链路层连接更新以将连接间隔调整至所述所需连接间隔。所需连接间隔由包含于链路层控制及适配分组内的锚点偏移指示,并且BLE从设备通过自链路层子模块接收事件决定所述锚点偏移。
图9展示了从设备启动连接更新程序的一个范例。在图9的范例中,BLE主设备901与对端BLE从设备902通信,其中对端BLE从设备902与另一LTE RF模块903共同配置于统一设备平台上。BLE主设备901包含主堆栈及主链路层(link layer,链路层,简写为LL)模块,且BLE从设备包含从堆栈及从LL模块。在步骤911中,BLE主设备及BLE从设备建立用于数据通信的BLE连接。BLE连接具有由BLE主设备901决定的现有连接间隔。在步骤912中,从设备LL模块获取共同配置的LTE RF模块903的LTE流量型样。基于LTE流量型样,从设备LL可以决定所需间隔以阻止共存干扰。从设备LL随后计算所需连接间隔和现有连接间隔之间的偏移(例如,如图8所示的锚点t2和t1之间的偏移)。在步骤913中,从设备LL模块发送具有偏移信息的HCI(Host Control Interface,主机控制接口,简写为HCI)事件至从设备堆栈。在步骤914中,从设备堆栈发送具有偏移信息的L2CAP分组至主设备堆栈,在步骤915中,主设备堆栈发送具有偏移信息的HCI指令至主设备LL模块。在步骤916中,主设备LL模块发送连接更新至从设备LL模块,以更新连接间隔,并在步骤917中自从设备LL模块接收应答ACK。BLE连接随后被所需连接间隔更新以阻止共存干扰。
图10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从BLE从设备的视角阻止共存干扰的流程示意图。在步骤1001中,BLE从设备获取共同配置的LTE无线模块的流量型样信息。LTE流量型样信息包含LTE帧配置信息,例如DL/UL持续时间及帧长。在步骤1002中,BLE从设备决定所需连接间隔,以阻止与共同配置的LTE无效模块的共存干扰。所需连接间隔可由锚点偏移指示。在步骤1003中,BLE从设备发送具有偏移信息的L2CAP分组至BLE主设备。在步骤1004中,BLE从设备自BLE主设备接收连接更新以利用偏移信息调整连接间隔。在步骤1005中,BLE从设备回送应答至BLE主设备以完成连接间隔更新。
图11为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限制BLE数据分组长度以阻止共存干扰的第二解决方案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每一BLE数据分组包含一字节序言、四字节访问地址、二字节有效载荷报头、0-37字节有效载荷以及三字节CRC。因此,每一BLE数据分组的范围自80比特位(例如,空有效载荷数据分组)至376比特位(例如,具有37字节的最大有效载荷的数据分组)。在1Mbps数据率的速度下,空有效载荷数据分组的传输时间为80us,而最长BLE数据分组的传输时间为376us。
在一个创新的方面,选择BLE连接间隔的锚点以使有效载荷尺寸限制在特定范围的BLE分组不会导致与共同配置的LTE流量的共存干扰。在图11的范例中,选择锚点t以使空有效载荷数据分组的BLE传输操作(TX1)之后,BLE接收操作(RX1)的起始对齐LTE的UL持续时间的尾部。利用上述对齐,BLE数据接收将不会被LTE UL传输干扰。此外,因为在BLE中,T_IFS被定义为150us,若BLE分组的传输操作少于80+150=230us,则BLE传输及任意LTE DL持续时间之间将不存在重叠。因此,若BLE分组长度被限制为具有18字节有效载荷的28字节,例如28*8=224us<230us,则BLE数据传输TX2将不会干扰任何LTE DL接收。作为结果,BLE及共同配置的LTE无线之间将不存在共存干扰。
图12展示了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选择具有高BLE数据率的锚点以阻止共存干扰的第三解决方案。类似于图11,在图12中,每一BLE数据分组包含一字节序言、四字节访问地址、二字节有效载荷报头、0-37字节有效载荷以及三字节CRC。因此,每一BLE数据分组的范围自80比特位(例如,空有效载荷数据分组)至376比特位(例如,具有37字节的最大有效载荷的数据分组)。在1Mbps数据传输率的速度下,最长数据分组的传输时间为376us。然而,若有效载荷的数据率增加至2Mbps,则最长数据分组的传输时间为80us+148us=228us。另外,若整个分组的数据率增加至2Mbps,则最长分组的传输时间仅为40us+148us=188us。
在一个创新的方面,选择BLE连接间隔的锚点,以使在特定数据率时,具有任意有效载荷尺寸的BLE分组不会导致与共同配置的LTE流量的共存干扰。在图12的范例中,选择锚点t以使空有效载荷数据分组的BLE传输操作(TX1)之后,BLE接收操作(RX1)的起始对齐LTE的UL持续时间的尾部。利用上述对齐,BLE数据接收将不会被LTE UL传输干扰。此外,因为在BLE中,T_IFS被定义为150us,若BLE分组的传输操作少于80+150=230us,则BLE传输及任意LTE DL持续时间之间将不存在重叠。然而,若BLE数据率是1Mbps,则最长BLE分组的传输时间TX2是376us,大于230us。另一方面,若有效载荷传输的BLE数据率增加至2Mbps,则最长BLE分组的传输时间TX3是228us(<230us),确保在BLE及共同配置的LTE无线之间不存在共存干扰。因此,通过增加BLE数据率,可利用适当连接间隔及锚点选择来阻止共存干扰。
图13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通过第二及第三解决方案阻止共存干扰的流程示意图。在步骤1301中,BLE无线模块获取共同配置的LTE无线模块的流量型样信息。LTE流量型样信息包含LTE帧配置信息,例如DL/UL持续时间及帧长。在步骤1302中,BLE无线模块接收待自该BLE无线模块传输至对端BLE设备的BLE数据分组。在步骤1303中,BLE无线模块选择连接间隔及锚时间以对齐BLE连接事件以及共同配置的LTE无线模块的帧时序。利用适当的对齐,当BLE数据分组的数据传输时间在特定范围内时,相应BLE数据传输以及随后的BLE数据接收不会干扰LTE流量或被LTE流量干扰。在步骤1304,BLE无线模块传输BLE数据分组至对端BLE设备。固定帧间间隔时间T_IFS分隔每一BLE数据传输及随后的BLE数据接收。在一个范例中,BLE数据分组的分组长度小于基于T_IFS的预定义长度。在另一个范例中,用于传输整个BLE数据分组或BLE数据分组的有效载荷的数据率高于基于T_IFS的预定义速率。
图14展示了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动态调整BLE T_IFS以阻止共存干扰的第四解决方案。利用固定的T_IFS很难阻止并发的BLE传输及LTE接收或并发的BLE接收及LTE传输。在一个创新的方面中,T_IFS长度基于待被传输的数据分组的长度以及LTE帧时序被动态调整,以使随后的BLE接收不被LTE UL传输干扰。如图14所示,首先选择连接间隔以使数据传输TX1不干扰任何LTE DL接收。TX1的长度持续376us以传输具有376比特位的最长BLE分组。若下一传输TX2减少至300us以传输300比特位的分组,则因为原始T_IFS长度引入某种程度的灵活性,仍然没有共存干扰。然而,若下一传输TX3减少至250us以传输250比特位的数据分组,则原始T_IFS长度不够,因此利用第一偏移值‘A’增加长度,以使下一接收RX3不被任何LTE UL传输干扰。最后,若下一传输TX4更减少至80us以传输空有效载荷数据分组,则利用第二偏移值‘B’增加原始T_IFS的长度,以使下一接收RX4不被任何LTE UL传输干扰,其中偏移值‘B’大于偏移值‘A’。
图15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创新的方面的通过第四解决方案阻止共存干扰的流程示意图。在步骤1501中,BLE无线模块获取共同配置的LTE无线模块的流量型样信息。LTE流量型样信息包含LTE帧配置信息,例如DL/UL持续时间及帧长。在步骤1502中,BLE无线模块接收待自该BLE无线模块传输至对端BLE设备的数据分组。在步骤1503中,BLE无线模块选择连接间隔及锚点以使数据分组的数据传输不会干扰共同配置的LTE设备的任何DL接收。数据接收操作在缺省的T_IFS之后,跟随数据传输操作。在步骤1504,BLE无线模块调整缺省T_IFS长度以使随后的数据接收不被共同配置的LTE设备的任何UL传输干扰。T_IFS调整是基于LTE流量型样以及已传输的数据分组长度进行。
尽管本发明以特定实施例为例来做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相应的,依据本发明的精神所做的等效变化、修改与组合,都应当涵盖在权利要求书内。

Claims (20)

1.一种共存干扰阻止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获取第二无线模块的流量型样信息,所述流量型样信息包括帧配置信息;
接收需要由所述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发送的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
选择连接间隔以使蓝牙低功耗连接事件与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帧时序对齐,其中,当所述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的数据传输时间落入特定范围内时,相应的蓝牙低功耗数据传输和后续蓝牙低功耗数据接收不会干扰第二无线模块上的业务或被第二无线模块上的业务干扰;以及
将所述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发送到蓝牙低功耗对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一蓝牙低功耗数据传输和后续的蓝牙低功耗数据接收以固定的帧间间隔时间分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长度小于基于所述帧间间隔时间的预定义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发送整个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的数据速率高于基于所述帧间间隔时间的预定义速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发送所述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的有效载荷的数据速率高于基于所述帧间间隔时间的预定义速率。
6.一种用于共存干扰阻止的无线设备,包括:
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用于获取第二无线模块的流量型样信息,所述流量型样信息包括帧配置信息;
接收器,接收需要由所述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发送的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
蓝牙低功耗控制器,其选择连接间隔以使蓝牙低功耗连接事件与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帧时时序对齐,当所述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的数据传输时间落入特定范围内时,相应的蓝牙低功耗数据传输和后续蓝牙低功耗数据接收不会干扰第二无线模块上的业务或被第二无线模块上的业务干扰;以及
发送器,将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发送到蓝牙低功耗对端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一蓝牙低功耗数据传输和后续的蓝牙低功耗数据接收以固定帧间间隔时间分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长度小于基于所述帧间间隔时间的预定义长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用于发送整个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的数据速率高于基于所述帧间间隔时间的预定义速率。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用于发送蓝牙低功耗数据分组的有效载荷的数据速率高于基于所述帧间间隔时间的预定义速率。
11.一种共存干扰阻止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获取共同配置的无线模块的流量型样信息,所述流量型样信息包括帧配置信息;
接收由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发送的数据分组;
选择连接间隔使得所述数据分组的数据传输不干扰所述共同配置的无线模块的数据接收,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在一个帧间间隔时间之后跟随数据接收;以及
调整所述帧间间隔时间使得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的数据接收不受来自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的后续数据传输的干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接收是指从第一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接收第一应答,并且其中,所述后续数据传输是指来自第二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的第二应答。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是蓝牙低功耗主设备,并且其中,所述调整后的帧间间隔时间从所述蓝牙低功耗主设备传送到所述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整后的帧间间隔时间指示所述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向所述蓝牙低功耗主设备回复应答的定时偏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不同的经调整的帧间间隔时间递送到所述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中的每一者以指示不同的定时偏移。
16.一种用于共存干扰阻止的无线设备,包括:
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用于获取共同配置的无线模块的流量型样信息,所述流量型样信息包括帧配置信息;
接收器,接收由所述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发送的数据分组;和
蓝牙低功耗控制器,用于选择连接间隔,使得数据分组的数据传输不干扰共同配置的无线模块的数据接收,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在一个帧间间隔时间之后跟随数据接收,并且其中所述蓝牙低功耗控制器还调整所述帧间间隔时间,使得所述蓝牙低功耗控制器的数据接收不受来自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的后续数据传输的干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数据接收是指从第一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接收第一应答,并且其中,所述后续数据传输是指来自第二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的第二应答。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蓝牙低功耗无线模块是蓝牙低功耗主设备,并且其中,所述调整后的帧间间隔时间从所述蓝牙低功耗主控器传递到所述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调整后的帧间间隔时间指示所述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向所述蓝牙低功耗主设备回复应答的定时偏移。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将不同的经调整的帧间间隔时间递送到所述对端蓝牙低功耗设备中的每一者以指示不同的定时偏移。
CN201811415118.5A 2012-09-05 2013-09-05 共存干扰阻止方法 Active CN110062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97150P 2012-09-05 2012-09-05
US61/697,150 2012-09-05
US14/017,546 US9078275B2 (en) 2012-09-05 2013-09-04 Bluetooth low energy and LTE coexistence enhancements
US14/017,546 2013-09-04
PCT/CN2013/082993 WO2014036955A1 (en) 2012-09-05 2013-09-05 Bluetooth low energy and lte coexistence enhancements
CN201380046322.3A CN104798436B (zh) 2012-09-05 2013-09-05 Ble无线模块及lte无线模块之间共存干扰阻止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6322.3A Division CN104798436B (zh) 2012-09-05 2013-09-05 Ble无线模块及lte无线模块之间共存干扰阻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2363A CN110062363A (zh) 2019-07-26
CN110062363B true CN110062363B (zh) 2022-04-19

Family

ID=501875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15118.5A Active CN110062363B (zh) 2012-09-05 2013-09-05 共存干扰阻止方法
CN201380046322.3A Active CN104798436B (zh) 2012-09-05 2013-09-05 Ble无线模块及lte无线模块之间共存干扰阻止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6322.3A Active CN104798436B (zh) 2012-09-05 2013-09-05 Ble无线模块及lte无线模块之间共存干扰阻止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078275B2 (zh)
EP (1) EP2893768A4 (zh)
CN (2) CN110062363B (zh)
WO (1) WO20140369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13189B2 (en) 2014-09-09 2017-11-07 Mediatek Inc. Rate indication and link adaptation for variable data rates in long range wireless networks
US9565516B2 (en) 2014-09-09 2017-02-07 Mediatek Inc. Rate indication and link adaptation for long range wireless networks
WO2016175684A1 (en) * 2015-04-27 2016-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roviding transmission and/or reception time coordination between piconets
US9801197B2 (en) 2015-05-07 2017-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between co-located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10136246B2 (en) 2015-07-21 2018-11-20 Vitanet Japan, Inc. Selective pairing of wireless devices using shared keys
EP4247096A3 (en) 2015-08-14 2023-11-22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Flexible uplink/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43929B2 (en) 2015-08-21 2017-12-12 Afer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aring WiFi security data in a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system
US9503969B1 (en) * 2015-08-25 2016-11-22 Afer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dynamic scan interval for a wireless device
WO2017034812A1 (en) * 2015-08-21 2017-03-02 Afer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dynamic scan interval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10447784B2 (en) 2015-12-14 2019-10-15 Afer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packet interval timing to identify a data transfer condition
US10805344B2 (en) 2015-12-14 2020-10-13 Afer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bsc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tterns
US10091242B2 (en) 2015-12-14 2018-10-02 Afer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secondary communication channel to control a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
US10034159B2 (en) * 2016-03-11 2018-07-24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Accommod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wireless streaming and control protocols
CN107306441B (zh) * 2016-04-22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蓝牙广播帧的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点
US20180027604A1 (en) * 2016-07-20 2018-01-25 David Haag Method and system of assigning wi-fi or other wireless channel to mobile application
IT201600130103A1 (it) * 2016-12-22 2018-06-22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Procedimento di compensazione dello skew di orologio e relativo sistema
US10039057B1 (en) * 2017-06-06 2018-07-31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ptimized deployment of BLE network and power efficient and secure management of data exchange between BLE devices
CN107566972B (zh) * 2017-09-04 2021-02-26 马新禹 一种基于ble标准的蓝牙数据高速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608714B (zh) * 2017-09-30 2020-06-30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字节对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93386B (zh) * 2017-12-29 2020-11-03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控制器及其处理连接事件的方法、蓝牙设备
US20190239140A1 (en) * 2018-01-30 2019-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Wlan performance while coexisting with bluetooth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s
US10945081B2 (en) * 2018-02-05 2021-03-09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Low-latency streaming for CROS and BiCROS
US10616743B2 (en) * 2018-06-18 2020-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latency audio streaming with communication coexistence
CN109314630B (zh) * 2018-09-06 2022-01-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04714B (zh) * 2018-09-12 2020-01-10 江苏盖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心电测量仪中的蓝牙连接间隔动态调整方法
EP3857837A1 (en) * 2018-09-24 2021-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ckets wirelessly
CN113039826A (zh) * 2018-11-14 2021-06-25 索诺瓦公司 使用两种无线协议的通信设备
US10873951B1 (en) 2019-06-04 2020-12-2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device to minimize interference in a converged LMR/LTE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210017327A (ko) 2019-08-07 2021-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간의 빠른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701538B1 (en) * 2019-08-19 2020-06-30 Bose Corporation Smart connection management
EP3975612B1 (en) * 2019-10-14 2023-10-11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Link processing methods
US11202216B2 (en) * 2020-02-09 2021-12-14 Bastille Networks, Inc. Passive determination of pairing and channel parameters for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GB202004828D0 (en) * 2020-04-01 2020-05-13 Nordic Semiconductor Asa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s
CN113973338A (zh) * 2020-07-23 2022-01-25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封包接收系统以及封包接收方法
US12021555B2 (en) * 2020-10-30 2024-06-25 Pacesetter, Inc.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physical layer utilized dur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CN112887946B (zh) * 2021-01-12 2022-03-22 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le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765564B2 (en) 2021-01-17 2023-09-19 Google Llc Low-latency Bluetooth connectivity
US20220377517A1 (en) * 2021-05-19 2022-11-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between peripheral device and multiple central devices
EP4373156A4 (en) * 2021-08-20 2024-08-21 Huawei Tech Co Ltd RECEIVE/TRANSMIT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S, MANAGEMENT NODES AND TERMINAL NODES
CN115473550B (zh) * 2022-09-06 2024-01-23 深圳桐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蓝牙的通信方法及其蓝牙设备
WO2024110020A1 (en) * 2022-11-22 2024-05-3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64080B2 (en) * 2002-08-01 2013-01-2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hieving enhanced quality and higher throughput for collocated IEEE 802.11 B/G and bluetooth devices in coexistent operation
CN101202585B (zh) * 2006-12-14 2011-09-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无线通信基站、终端及其获取系统信息的方法
US8121144B2 (en) * 2007-11-20 2012-02-21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Multi-function wireless terminal
JP2009273021A (ja) * 2008-05-09 2009-11-19 Nec Electronics Corp 周波数ホッピングを有する無線通信装置と受信方法
CN101646245A (zh) * 2008-06-16 2010-02-10 美国博通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US8059622B2 (en) * 2008-09-04 2011-11-15 Intel Corporation Multi-radio platfor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activities betwee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transceiver and co-located transceiver
US8391252B2 (en) * 2008-10-31 2013-03-05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support multiple radio-access technologies
US8712330B2 (en) * 2009-06-12 2014-04-2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uetooth low power link layer connection setup
US9185720B2 (en) 2010-08-04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20120052802A1 (en) 2010-08-24 2012-03-01 Nokia Corporation Advertisement of an existing wireless connection
CN102547962B (zh) * 2010-12-21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89283A1 (en) 2015-10-08
CN104798436A (zh) 2015-07-22
CN110062363A (zh) 2019-07-26
WO2014036955A1 (en) 2014-03-13
EP2893768A4 (en) 2016-09-21
US9078275B2 (en) 2015-07-07
CN104798436B (zh) 2019-01-01
US9277565B2 (en) 2016-03-01
EP2893768A1 (en) 2015-07-15
US20140064212A1 (en) 201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2363B (zh) 共存干扰阻止方法
US992984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time domain approach to 4G/LTE-WiFi/BT coexistence
TWI477090B (zh) 協調多重無線收發器之裝置及方法
US9258833B2 (en) LTE/Wi-Fi coexistence
KR101306371B1 (ko) 블루투스 트랜스시버 및 fdd 모드에서 동작하는 wimax 트랜스시버의 공존을 가능하게 하기 위한 다중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US915512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existence transceiver system
US810799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transmissions
KR101803019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기내 공존 간섭을 조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975664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47468A (zh) Lte/wi-fi共存
KR20150053956A (ko) 무선 통신 구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496469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ime-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ifferent radio communication standards
US2013027942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within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9120470A1 (en) Coexistence mechanism for wimax and ieee 802.1 1
CN11781272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4017972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12130029A1 (zh) 干扰避免方法、系统及移动设备
EP3713121B1 (e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interference reduction
TW202029662A (zh) 無線通訊裝置及相關的無線通訊方法
WO2016175684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transmission and/or reception time coordination between piconets
US20130194939A1 (en) Transce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