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1578B - 磁组单元、其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及行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组单元、其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及行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1578B
CN110061578B CN201910254204.0A CN201910254204A CN110061578B CN 110061578 B CN110061578 B CN 110061578B CN 201910254204 A CN201910254204 A CN 201910254204A CN 110061578 B CN110061578 B CN 110061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gnetic source
auxiliary
source
auxiliary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42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1578A (zh
Inventor
何春旺
陈林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P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P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P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P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61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1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1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1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组单元、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及行驶装置。磁组单元包括主磁源、第一辅助磁源、第二辅助磁源、第三辅助磁源、第四辅助磁源。第一辅助磁源、第三辅助磁源、第二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沿主磁源周向依次排布。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沿主磁源的宽度方向分布在主磁源两侧;第三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沿主磁源的长度方向分布在主磁源两侧。磁组单元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的工作面的等效平面的法向设置,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将主磁源按压向主磁源的非工作面,第三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将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按压向非工作面。磁组单元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有利于提高磁组单元固定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磁组单元、其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及行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组单元、其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及行驶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一般由定子、转子、轴承、机壳、端盖等构成。传统的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由一定极对数的永磁体镶嵌在铁芯表面或者嵌入铁芯内部构成。永磁体多采用钕铁硼等高矫顽力,高渗磁感应密度的稀土永磁材料制作而成。此转子的永久磁钢的作用和有刷电机所用的永久磁钢作用相类似,都是在电机气隙中建立足够的磁场,其不同之处在于无刷直流电机中的永久磁钢装在转子上面。
传统的电机里,永磁体构成的磁阵列缺少自屏蔽性,具有严重漏磁现象,降低电机的输出功率。且磁体的表面磁密低,磁体利用率低,降低电机的工作效率。还存在气隙磁密的正弦化低,影响电机转动的稳定性。海尔贝克阵列电机的磁体利用率相对传统电机的磁体的利用率有所提高,但是海尔贝克磁阵列的磁体用量大,增加电机的重量,且磁体表面的磁场强度不均匀,而磁体中部磁场强度不足,影响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种表面聚磁能力强、固定强度高的磁组单元。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气隙磁密的正弦化高、自屏蔽性强的磁阵列。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提供一种运动稳定、输出功率高的电机。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提供一种保护客体的确立的伺服装置或行驶装置。
为实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磁组单元,其包括主磁源、第一辅助磁源、第二辅助磁源、第三辅助磁源、第四辅助磁源。第一辅助磁源、第三辅助磁源、第二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沿主磁源周向依次排布。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沿主磁源的宽度方向分布在主磁源两侧;第三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沿主磁源的长度方向分布在主磁源两侧。磁组单元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的工作面的等效平面的法向设置,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将主磁源按压向主磁源的非工作面,第三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将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按压向非工作面。磁组单元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沿主磁源周向设置辅助磁源,有利于提高主磁源聚磁效果,增加主磁源的工作面的磁场强度的均匀度。通过按压的方式固定主磁源和辅助磁源,有利于提高磁组单元固定的稳固性。
进一步方案为,磁组单元与固定件之间设置防止漏磁的导磁件,导磁件覆盖磁组单元的非工作面。有利于提高磁组单元安装的稳定性和降低漏磁。
进一步方案为,沿宽度方向,第一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子辅助磁源,第一子辅助磁源朝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沿宽度方向,第二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二子辅助磁源,第二子辅助磁源朝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固定磁组单元的稳固性。
进一步方案为,沿长度方向,第三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三子辅助磁源,第三子辅助磁源朝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沿长度方向,第四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四子辅助磁源,第四子辅助磁源朝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固定磁组单元的稳固性。
进一步方案为,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分别通过第一锥形面按压主磁源,第三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分别通过第二锥形面按压主磁源。有利于提高主磁源安装的稳固性,提高磁组单元固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方案为,子辅助磁源之间通过凸台进行按压。有利于提高辅助子磁源之间的按压的可靠性。
为实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磁阵列,上述磁组单元构成该磁阵列。磁阵列包括第一磁组单元和第二磁组单元,第一磁组单元和第二磁组单元的充磁方向大致相反,第一磁组单元和第二磁组单元交错间隔设置。有利于磁阵列表面磁密的正弦化,降低谐波含量。还有利于提高磁阵列的基波幅值,提高磁阵列的自屏蔽性。
进一步方案为,磁阵列呈圆筒形磁阵列、圆盘形磁阵列或直线磁阵列。
为实现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将上述圆筒形磁阵列作为电机用于产生转矩的永磁体,该电机为径向电机、盘式电机或直线磁阵列。有利于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输出转矩。磁阵列的表面磁密的正弦化,有利于电机气隙磁密的正弦化,降低电机的谐波含量,从而降低电机扭矩波动,提高电机转动的稳定性,减小噪音。径向电机使用圆筒形磁阵列或盘式电机使用圆盘形磁阵列时,磁阵列的自屏蔽性有利于降低转子上安装磁阵列的固定部的用量,有效地降低转子的转动惯量,提高电机的质功比,从而提高电机的响应速度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提高电机的节能效果。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提供一种保护客体的确立的伺服装置或行驶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伺服装置或行驶装置安装有上述的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磁组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处的断面图;
图4是图1的B-B处的断面图;
图5是另一磁组单元断面图,其充磁方向与图3相反;
图6是另一磁组单元断面图,其充磁方向与图4相反;
图7是第一辅助磁源和第二辅助磁源的三种构成示意图;
图8是第三辅助磁源和第四辅助磁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圆筒形磁阵列示意图;
图10是圆盘形磁阵列示意图;
图11是圆直线形磁阵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磁组单元实施例
如图1所示,磁组单元100包括主磁源101、第一辅助磁源102、第二辅助磁源103、第三辅助磁源104、第四辅助磁源105。第一辅助磁源102、第三辅助磁源104、第二辅助磁源103和第四辅助磁源105沿主磁源101周向依次排布。第一辅助磁源102和第二辅助103磁源沿主磁源101的宽度方向分布在主磁源101两侧,第三辅助磁源104和第四辅助磁源105沿主磁源101的宽度方向分布在主磁源101两侧。第一辅助磁源102和第二辅助磁源103将主磁源101按压向主磁源的非工作面,第三辅助磁源104和第四辅助磁源105将第一辅助磁源102和第二辅助磁源103按压向非工作面。磁组单元100通过固定件106进行固定。
优选的,沿主磁源宽度方向,第一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子辅助磁源,第二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二子辅助磁源。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子辅助磁源102包含第一子辅助磁源1021和第二子辅助磁源1022。第二子辅助磁源103包含第三子辅助磁源1031和第四子辅助磁源1032。第一子辅助磁源102朝主磁源101方向依次按压。第二子辅助磁源103朝主磁源101方向依次按压。
优选的,沿长度方向,第三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三子辅助磁源,第四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四子辅助磁源。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第三子辅助磁源104包含第五子辅助磁源1041和第六子辅助磁源1042,第四子辅助磁源105包含第七子辅助磁源1051和第八子辅助磁源1052。第三子辅助磁源104朝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第四子辅助磁源105朝主磁源101方向依次按压。
优选的,子辅助磁源之间通过凸台进行按压。如图2所示,第一子辅助磁源1021和第二子辅助磁源1022通过凸台1023和配合的凹坑1024进行按压。显然,子辅助磁源之间不限于通过凸台和配合的凹坑进行按压,还可以通过配合的锥面或斜面进行按压。
优选的,如图3所示,第一辅助磁源102和第二辅助磁源103通过第一锥形面108按压主磁源101。如图3所示,第三辅助磁源104和第四辅助磁源105通过第二锥形面109按压主磁源101。辅助磁源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101的充磁方向汇聚或发散。有利于提高主磁源的聚磁的能力,提高主磁源的磁场强度。
优选的,参见图1,固定件106包括第一环部1061、第二环部1062和支撑壁1063。支撑壁1063连接第一环部1061、第二环部1062。第一环部1061、第二环部1062为非导磁材料,非导磁材料包括铝、硬质合金、硬质塑料等,有利于减轻固定件的质量。优选的,支撑壁1063也为非导磁材料,非导磁材料包括铝、硬质合金、硬质塑料等。
优选的,磁组单元100与固定件106之间设置防止漏磁的导磁件107,导磁件覆盖磁组单元的非工作面。优选的,该防止漏磁的导磁件107的厚度为0.2mm至0.45mm。
优选的,沿主磁源101的非工作面02向工作面01的方向,主磁源101的截面呈六边形。主磁源10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宽度小于其中部宽度。有效地提高主磁源101中部磁场强度,进一步提高主磁源101的表面磁场强度均匀度。
磁组单元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的工作面的等效平面的法向设置。辅助磁源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101的的充磁方向汇聚或发散。有利于提高主磁源的聚磁的能力,提高主磁源的磁场强度。
主磁源101和辅助磁源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101的非工作面02向工作面01的方向汇聚,也即辅助磁源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101的充磁方向汇聚。如图3所示,主磁源101沿非工作面02向工作面01的方向充磁。第一副子辅助磁源1021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1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45度夹角。第二副子辅助磁源1022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1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夹角大于45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第三副子辅助磁源1031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1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45度夹角。第四副子辅助磁源1032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1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夹角小于45度且大于或等于90度。
与此同时,如图4所示,主磁源101沿非工作面02向工作面01的方向充磁,也即辅助磁源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101的充磁方向汇聚。第五副子辅助磁源1041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1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45度夹角。第六副子辅助磁源1042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1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夹角小于45度且大于或等于90度。第七副子辅助磁源1051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1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45度夹角。第八副子辅助磁源1052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1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夹角小于45度且大于或等于90度。
如图5所示,主磁源201沿非工作面02向工作面01的方向充磁,也即辅助磁源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101的的充磁方向分散。第一副子辅助磁源2021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2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45度夹角。第二副子辅助磁源2022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2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夹角大于45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第三副子辅助磁源2031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2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45度夹角。第四副子辅助磁源2032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2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夹角小于45度且大于或等于90度。
与此同时,如图6所示,主磁源201沿非工作面02向工作面01的方向充磁,也即辅助磁源的充磁方向大致沿主磁源101的的充磁方向分散。第五副子辅助磁源2041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2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45度夹角。第六副子辅助磁源2042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2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夹角小于45度且大于或等于90度。第七副子辅助磁源2051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2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45度夹角。第八副子辅助磁源2052的充磁方向与主磁源201的充磁方向成一夹角,该夹角优选为夹角小于45度且大于或等于90度。
优选的,如图7所示,主磁源301两侧的第一辅助磁源302和第二辅助磁源303可以由一块子辅助磁源构成,参见第一种构成601。也可以由两块子辅助磁源构成,参见第二种构成602。还可以由三块子辅助磁源构成,参见第三种构成603。三种构成的辅助磁源的充磁方向如图7所示。辅助磁源还可以由三块以上的子辅助磁源构成。有利于磁组单元的磁场强度的正弦度。
可选的,第三辅助磁源4041和第四辅助磁源4051不呈锥状,参见图8。
磁阵列的实施例
如图9所示,磁阵列400包括第一磁组单元401和第二磁组单元402,第一磁组单元401和第二磁组单元402的充磁方向大致相反,即第一磁组单元401的工作面01呈N极,第二磁组单元402的工作面01呈S极。第一磁组单元401和第二磁组单元402交错间隔设置。有利于提高磁阵列的表面磁密的正弦化,降低谐波含量。还有利于提高磁阵列的基波幅值,提高磁阵列的自屏蔽性。
在本方案中,磁阵列400为圆筒形磁阵列。磁阵列不限于是圆筒形磁阵列,还可以是圆盘形磁阵列,参见图10。还可以是直线形磁阵列,参见图11。
优选的,磁阵列安装在固定件上,导磁件覆盖磁阵列的非工作面。有效地防止磁阵列的非工作面的漏磁。
电机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电机将圆筒形磁阵列作为电机用于产生转矩的永磁体,该电机为径向电机。有利于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输出转矩。磁阵列的表面磁密的正弦化,有利于电机气隙磁密的正弦化,降低电机的谐波含量,从而降低电机扭矩波动提高电机转动的稳定性,减小噪音。径向电机使用上述的磁阵列,磁阵列的自屏蔽性有利于降低转子上安装磁阵列的固定部的用量,有效地降低转子的转动惯量,提高电机的质功比,从而提高电机的响应速度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提高电机的节能效果。
可选的,使用本发明的磁阵列的电机不限于是外转子电机,还可以是内转子电机、双转子电机等。
本发明的电机不限于是径向电机,还可以是盘式电机,该电机将圆盘形磁阵列作为电机用于产生电磁推力的永磁体。还可以是盘式径向混合转子电机。还可以是直线电机,该电机将直线形磁阵列作为电机用于产生电磁推力的永磁体。
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通常包含磁阵列和转子背铁,使用本发明的磁阵列的电机的转子背铁的厚度为比现有的电机上的背铁厚度减少至少百分之八十五,有效地降低电机转子的重量,降低转子的转动惯量。优选的,本发明的电机的转子背铁厚度为0.2mm至0.5mm。
以上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磁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组单元包括主磁源、第一辅助磁源、第二辅助磁源、第三辅助磁源、第四辅助磁源;
所述第一辅助磁源、所述第三辅助磁源、所述第二辅助磁源和所述第四辅助磁源沿所述主磁源周向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辅助磁源和所述第二辅助磁源沿所述主磁源的宽度方向分布在所述主磁源两侧;
所述第三辅助磁源和所述第四辅助磁源沿所述主磁源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主磁源两侧;
所述磁组单元的充磁方向大致沿所述主磁源的工作面的等效平面的法向设置;
所述第一辅助磁源和所述第二辅助磁源将所述主磁源按压向所述主磁源的非工作面;
所述第三辅助磁源和所述第四辅助磁源将所述第一辅助磁源和所述第二辅助磁源按压向所述非工作面;
所述磁组单元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组单元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置防止漏磁的导磁件;
所述导磁件覆盖所述磁组单元的非工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磁组单元,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一子辅助磁源,所述第一子辅助磁源朝所述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
沿所述宽度方向,所述第二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二子辅助磁源,所述第二子辅助磁源朝所述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磁组单元,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长度方向,所述第三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三子辅助磁源,所述第三子辅助磁源朝所述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
沿所述长度方向,所述第四辅助磁源包含至少两个第四子辅助磁源,所述第四子辅助磁源朝所述主磁源方向依次按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磁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辅助磁源和所述第二辅助磁源分别通过第一锥形面按压所述主磁源;
所述第三辅助磁源和所述第四辅助磁源分别通过第二锥形面按压所述主磁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磁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辅助磁源之间通过凸台进行按压。
7.一种磁阵列,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磁组单元构成所述磁阵列:
所述磁阵列包括第一磁组单元和第二磁组单元;
所述第一磁组单元和所述第二磁组单元的充磁方向大致相反;
所述第一磁组单元和所述第二磁组单元交错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磁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阵列呈圆筒形磁阵列、圆盘形磁阵列或直线磁阵列。
9.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8所述磁阵列作为所述电机用于产生转矩的永磁体,所述电机为径向电机、盘式电机或直线电机。
10.一种伺服装置或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伺服装置或所述行驶装置安装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
CN201910254204.0A 2019-01-12 2019-03-31 磁组单元、其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及行驶装置 Active CN1100615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92375 2019-01-12
CN201910029237 2019-0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1578A CN110061578A (zh) 2019-07-26
CN110061578B true CN110061578B (zh) 2021-06-01

Family

ID=67318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4204.0A Active CN110061578B (zh) 2019-01-12 2019-03-31 磁组单元、其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及行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157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4805A (ja) * 2001-05-08 2002-11-22 Shin Etsu Chem Co Ltd 永久磁石の磁気回路
CN102412051A (zh) * 2011-12-09 2012-04-11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强磁场高均匀性永磁组件
CN103123844A (zh) * 2012-12-13 2013-05-29 同济大学 一种区域磁场强度增强组合永磁体
CN203706769U (zh) * 2014-02-25 2014-07-09 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永磁磁系
CN205943636U (zh) * 2016-07-07 2017-02-08 宁波高新区马格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强磁场组件
CN107188317A (zh) * 2017-06-08 2017-09-22 宁波高新区马格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形成空间强磁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4805A (ja) * 2001-05-08 2002-11-22 Shin Etsu Chem Co Ltd 永久磁石の磁気回路
CN102412051A (zh) * 2011-12-09 2012-04-11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强磁场高均匀性永磁组件
CN103123844A (zh) * 2012-12-13 2013-05-29 同济大学 一种区域磁场强度增强组合永磁体
CN203706769U (zh) * 2014-02-25 2014-07-09 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永磁磁系
CN205943636U (zh) * 2016-07-07 2017-02-08 宁波高新区马格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强磁场组件
CN107188317A (zh) * 2017-06-08 2017-09-22 宁波高新区马格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形成空间强磁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1578A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4240B (zh) 复合型非晶合金轴向磁通电机
EP3468006A1 (en) Motor
CN109245471B (zh) 一种交替极式永磁游标电机
US7902700B1 (en) Low harmonic loss brushless motor
JP2012186901A (ja) 永久磁石同期機
CN101436793A (zh) 电动汽车用高功率宽调速内置式永磁无刷轮电机
CN110677011A (zh) 一种新型的开槽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
CN111725919A (zh) 一种永磁体混合充磁转子及电机
CN110061578B (zh) 磁组单元、其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及行驶装置
CN110048525B (zh) 磁组单元、其磁阵列、电机、伺服装置和行驶装置
CN207320978U (zh) 一种分布式混合励磁型电机转子结构
CN109768688A (zh) 一种新型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CN113178967B (zh) 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CN214124971U (zh) 电机转子组件及电机
CN112863804B (zh) 磁组单元、磁阵列、电机、发电机及行驶装置
CN110808673B (zh) 一种新型双定子Halbach交替极永磁游标电机
JP2015142434A (ja) アキシャル立体ギャップ式回転電機
EP1810391A2 (en) Rotor-stator structure for electrodynamic machines
CN112398250A (zh) 电机转子组件及电机
CN112510951A (zh) 一种分段式磁钢布置的转子结构及盘式电机
CN209250523U (zh) 一种气隙单极性磁悬浮自轴承电机
CN112234732A (zh) 永磁新能源汽车电机定转子铁芯冲片
CN219287241U (zh) 混合励磁电机笼式转子结构
CN214337760U (zh) 一种分段式磁钢布置的转子结构及盘式电机
CN112510950A (zh) 一种盘式电机磁钢布置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