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7062A - 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7062A
CN110057062A CN201910317214.4A CN201910317214A CN110057062A CN 110057062 A CN110057062 A CN 110057062A CN 201910317214 A CN201910317214 A CN 201910317214A CN 110057062 A CN110057062 A CN 110057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evice
radiator
current detection
detection object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72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7062B (zh
Inventor
霍兆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72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7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7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7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7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7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及空调器,该方法应用于电控装置,电控装置包括散热器和安装于散热器上的N个功率器件,各功率器件中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方法包括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对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一预设时间;获取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一温度检测值;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本发明避免了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不到位时,功率器件出现过热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电控装置中通常包含多个功率器件,例如IPM模块、PFC功率开关、整流桥、PFC二极管等,功率器件由于是高发热部件,需要与散热器可靠接触进行散热才能保证不被过热损坏,这就使得在安装时,需要将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否则功率大时就会出现功率器件过热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旨在避免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不到位时,功率器件出现过热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应用于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包括散热器和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的N个功率器件,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1,每一所述功率器件中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包括:
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对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一预设时间;
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一温度检测值;
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
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功率器件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具体为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具有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在执行所述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二温度检测值;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并返回执行所述步骤“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直至所有的功率器件被选取完,其中当确定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时,则停止选取。
在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所述“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和“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二温度检测值”的步骤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对该加热装置所在的功率器件继续进行加热,并持续第二预设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功率器件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具体为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具有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在执行所述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对该加热装置所在的功率器件继续进行加热,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
将余下的功率器件全部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并同步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二温度检测值;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功率器件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具体为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具有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对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具体为以低功率模式对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一预设时间;
在执行所述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以高功率模式对所述功率器件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四预设时间,所述高功率模式下对功率器件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低功率模式的加热功率;
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三温度检测值;
当第三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
当第三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并返回执行所述步骤“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直至所有的功率器件被选取完,其中当确定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时,则停止选取。
在一实施例中,N个所述功率器件分别为IPM模块、整流桥、PFC开关和PFC二极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具体为:
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所述IPM模块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或者,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所述PFC开关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元件和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的加热控制电路,
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产生热量,以对所述功率器件进行加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流过该加热装置所在功率器件的电流,以使所述功率器件产生热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放大器具有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同相输入端与所述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加热控制信号;所述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功率器件的输出端互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经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功率器件的受控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N个所述功率器件分别为IPM模块、整流桥、PFC开关和PFC二极管,设置有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器件为PFC开关,所述PFC开关的输入端和所述PFC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并经PFC电感与所述PFC开关的输入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包括:
散热器;
N个功率器件,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1,每一所述功率器件中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至少其中一个功率器件设置有加热装置;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程序,所述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的步骤,参照上述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功率器件进行加热控制,并在对功率器件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功率器件的温度,并获得第一温度检测值,当功率器件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表示功率器件与散热器之间安装到位,散热器起到了很好的散热作用;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则表示散热器没有起作用或者由于接触较差散热较慢,导致热量累计,表示功率器件与散热器之间安装不到位,接触不可靠,需要重新安装校正。由此,就可以避免功率器件出现过热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控装置中功率器件与散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控装置中功率器件与散热器的安装结构的另一视角图;
图3为本发明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流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IGBT的驱动电压工作特性曲线。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可以壁挂式空调、立式空调等不同空调设备。参照图1和图2,空调器的电控装置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功率器件20,功率器件20由于是高发热部件,需要与散热器10可靠接触以进行散热,这就使得在安装时,需要将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否则功率大时就会出现功率器件20工作寿命降低甚至过热损坏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当功率器件20为多个时,是将多个功率器件20与同一散热器10安装且可靠接触,然后再将散热器10和多个功率器件20组合后的整体安装到设备上,这样一次操作,非常方便。本发明中,为方便描述,功率器件20的数量用N表示,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1,且为正整数,通常的电控装置中功率器件20主要为IPM模块21、整流桥22、PFC开关23和PFC二极管24等高发热部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功率器件20中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0;该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1、从N个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易于理解的是,当N等于1时,则功率器件20只有一个可被选取,当N大于1时,则功率器件20有多个可被选取。
步骤S12、对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一预设时间;
本实施例中,对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控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现,比如基于电控装置现成的电路控制功率器件20工作以使其本身产生热量,或者在电控装置中增加加热控制电路控制功率器件20工作以使其本身产生热量,又或者是通过增加加热控制电路控制发热元件对功率器件20进行直接加热。通过对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控制,以便于对功率器件20进行温度检测,进而根据散热器10是否对功率器件20散热的好坏而判断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是否安装到位。
步骤S13、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30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一温度检测值;
本实施例中的功率器件20中自带温度传感器30,测温更加准确,且不需要另外再设置温度传感器30。第一预设时间长短不限,当然为了保证功率器件20的温度上升到能够检测的测试温度,因此不能太短,具体时间可以是5秒、10秒、20秒或者30秒等,根据对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控制的加热功率或者功率器件20的温度上升速率确定。同时第一预设时间也不能设置太长,以避免在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不到位时,由于散热器10对功率器件20散热差而加热时间过长导致积热过高而损坏,这样便能在安全范围内,去识别出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是否安装到位。一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可以等于功率器件20的安全工作温度值/功率器件20的温升速率,安全工作温度值为保证温度传感器30能够检测得到,又能够不影响功率器件20性能的温度值,可以是30度至150度中的任意值。
步骤S14、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
步骤S15、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
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用于表征功率器件20的温升速率和散热器10对功率器件20的散热速率的关系,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散热器10与功率器件20之间相互安装到位时),功率器件20的温升速率与散热器10对功率器件20的散热速率会相对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则表示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之间安装不到位。本实施例中,通过判断功率器件20加热第一预设时间时的温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来确定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之间是否安装到位。具体地,当功率器件20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表示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之间安装到位,散热器10起到了很好的散热作用;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则表示散热器10没有起作用或者由于接触较差散热较慢,导致热量累计,表示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之间安装不到位。其中,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范围可为[30,150],当然出于更可靠温度检测和更安全性能,可以设置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50,120],比如60度、70度、80度、90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控制,并在对功率器件20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功率器件20的温度,并获得第一温度检测值,当功率器件20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表示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之间安装到位,散热器10起到了很好的散热作用;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则表示散热器10没有起作用或者由于接触较差散热较慢,导致热量累计,表示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之间安装不到位,接触不可靠,需要重新安装校正。由此,就可以避免功率器件20出现过热损坏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加热装置40对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并且当功率器件20为多个时,只需一个加热装置40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功率器件20进行散热器10安装到位检测,具体地,N个功率器件20中的其中一个功率器件20设置有加热装置40,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具体为从N个功率器件20中选取具有所述加热装置40的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基于此,在执行所述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30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二温度检测值;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并返回执行所述步骤“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直至所有的功率器件20被选取完,其中当确定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时,则停止选取。
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S21、从N个功率器件20中选取具有所述加热装置40的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步骤S22、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30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一温度检测值;
步骤S23、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
步骤S24、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
步骤S25、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步骤S26、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30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二温度检测值;
步骤S27、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
步骤S28、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并返回执行所述步骤“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步骤S29、当所有的功率器件20被选取完,或者当确定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时,则停止选取。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基于电控装置现成的电路控制功率器件20工作以使功率器件20本身产生热量,由于其程序设定工作功率较大,可能易造成功率器件20过热烧毁,加热功率难以控制,本实施例中,在一个功率器件20中直接设置加热装置40,这加热样功率就能够方便把控,不会轻易出现检测程序运行时,烧毁功率器件20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当功率器件20为多个时,在一个功率器件20中设置加热装置40,其他不设置,在首先检测完设置加热装置40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可靠时,再去检测其他的功率器件20,然后利用多个功率器件20与同一散热器10安装可以通过散热器10进行热传导,进而检测其他功率器件20的温度,如果哪个一个功率器件20温度较低,则表明该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接触不良好,安装没有到位,热量传递过少或者热量无法传递,工作时散热效果就会很差。显然,本实施例中,只通过一个加热装置40加热结合控制即可对所有的功率器件20进行散热器10安装到位检测,非常方便,且硬件实现成本较低。其中,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可以参考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配置方式配置,但可以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不同。
此外,当确定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时,则停止选取,这样避免未安装到位时功率器件20的热量无法通过散热器10进行散热而过热损坏。
本实施例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4,为了避免检测不准确,在执行所述“步骤S25、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和“步骤S27、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30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二温度检测值”的步骤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40对该加热装置40所在的功率器件20继续进行加热,并持续第二预设时间。
在先检测完设置加热装置40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可靠时,再继续去检测其他的功率器件20,此时还是对设置加热装置40的功率器件20进行继续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二预设时间,以保证足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10传递至其他的功率器件20,以便于检测准确。其中,第二预设时间不限,可以与第一预设时间相同或者不同,可以参考第一预设时间的设置方式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采用每次选择一个功率模块进行安装可靠性检测,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对余下的功率器件20同步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减少加热次数及等待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该同步检测方法具体是,在执行所述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40对该加热装置40所在的功率器件20继续进行加热,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
将余下的功率器件20全部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并同步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30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二温度检测值;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
该实施例中,是在执行完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的步骤之后,再同时对余下的每个功率器件20进行温度检测和判断,也就是说余下的每个功率器件20的安装可靠性检测是同步执行的,没有先后顺序,由于余下的功率器件20可能为多个以及先检测完的功率器件20可能热量已经降下去了,此时,通过继续加热能够增加传递至各个功率器件20上的热量,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其中,第三预设时间不限,可以与第一预设时间或者第二预设时间相同或者不同,可以参考第一预设时间的设置方式设置。本实施例的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也可以参考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配置方式配置,但可以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不同。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N个所述功率器件20中均设置有所述加热装置40,同步对所有的功率器件20进行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加热装置40对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并且当功率器件20为多个时,只需一个加热装置40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功率器件20进行散热器10安装到位检测,并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本实施例的特点是采用低功率模式和高功率模式先后进行分别加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高功率模式与低功率模式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是指特别高的功率,高功率模式可以是比低功率模式稍微高一点,总之,先采用低功率模式进行加热是为了保证在不知道先检测的功率器件20是否好坏的情况下,避免先检测的功率器件20损坏,而后采用高功率模式是为了能够增加散热器10热量,同时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地,N个功率器件20中的其中一个功率器件20设置有加热装置40,则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具体为从N个功率器件20中选取具有所述加热装置40的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对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具体为以低功率模式对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一预设时间。
基于此,在执行所述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以高功率模式对所述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四预设时间,所述高功率模式下对功率器件20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低功率模式的加热功率;
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30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三温度检测值;
当第三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
当第三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并返回执行所述步骤“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直至所有的功率器件20被选取完,其中当确定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时,则停止选取。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S31、从N个功率器件20中选取具有所述加热装置40的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步骤S32、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30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一温度检测值;
步骤S33、以低功率模式对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一预设时间;
步骤S34、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
步骤S35、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
步骤S36、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步骤S37、以高功率模式对所述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四预设时间,所述高功率模式下对功率器件20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低功率模式的加热功率;
步骤S38、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30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三温度检测值;
步骤S39、当第三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
步骤S40、当第三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到位,并返回执行所述“步骤S36、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步骤S41、当所有的功率器件20被选取完,或者当确定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未安装到位时,则停止选取。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基于电控装置现成的电路控制功率器件20工作以使功率器件20本身产生热量,由于其程序设定工作功率较大,可能易造成功率器件20过热烧毁,加热功率难以控制,本实施例中,在一个功率器件20中直接设置加热装置40,这加热样功率就能够方便把控,不会轻易出现检测程序运行时,烧毁功率器件20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当功率器件20为多个时,在一个功率器件20中设置加热装置40,其他不设置,然后在先检测完设置加热装置40的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安装可靠时,再继续去检测其他的功率器件20,此时通过高功率模式对设置加热装置40的功率器件20再次进行加热控制,使得热量传递至其余功率器件20,便于对其余功率器件20的安装可靠性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功率模式下对功率器件20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低功率模式的加热功率,能够保证在不知道先检测的功率器件20是否好坏的情况下,避免先检测的功率器件20损坏,而后采用高功率加热功率器件20,是在知道先检测的功率器件20安装到位的情况下,这样就能够使得先检测的功率器件20快速提供足够的热量传递至其余功率器件20,以便于其余功率器件20的检测准确。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利用了多个功率器件20与同一散热器10安装可以通过散热器10进行热传导的性能,而检测其他功率器件20的温度,如果哪个一个功率器件20温度较低,而加热时间又足够的话,则表明该功率器件20与散热器10接触不良好,安装没有到位,热量传递过少或者热量无法传递,工作时散热效果就会很差。其中,第四预设时间大小不限,可以与第一、第二、第三或者第四预设时间相同或者不同,可以参考第一预设时间的设置方式设置。本实施例的第三预设温度阈值也可以参考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配置方式配置,但可以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不同。
上述实施例中,N个功率器件20可包括IPM模块21、整流桥22、PFC开关23或者PFC二极管24的一者或者多者。
基于此,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可具体为:
从N个功率器件20中选取所述IPM模块21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在电控装置中,IPM模块21为主要发热元件,在设计时,通常其本身就集成了温度传感器30,不需要另外再去设置,而且IPM模块21相对其他功率器件20,例如整流桥22、PFC开关23或者PFC二极管24等体积较大,便于设置加热装置40。
当然,处于其他的考虑,也可以是,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20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20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可具体为:
从N个功率器件20中选取所述PFC开关23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PFC开关23方便接入控制电路,对其流过电流进行控制,从而不需要外部加热元件,只需要增加电流控制电路控制其流过的电流即可实现其本身产生热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40包括加热元件(图未示出)和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的加热控制电路(图未示出),
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产生热量,以对所述功率器件20进行加热。加热控制电路可以是通过三极管或者mos管实现的开关电路控制流过电阻元件的电流实现加热,很容易实现,此处不具体阐述。该方案比较适用于整流桥22、PFC二极管24等不能进行开关控制的功率器件2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40包括电流控制电路100,所述电流控制电路100用于控制流过该加热装置40所在功率器件20的电流,以使所述功率器件20产生热量。该方案比较适用于PFC开关23、IPM模块21等具有IGBT等开关的功率器件20。
该实施例中,电流控制电路100可以采用如下电路实现,所述电流控制电路100包括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放大器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放大器U1具有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同相输入端与所述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加热控制信号;所述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功率器件20的输出端互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放大器U1的输出端经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功率器件20的受控端连接。此外,还可以增加第一电容C1与所述第一电阻R1组成低通滤波电路对第二电阻R2的采样信号进行滤波,具体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电路原理,本实施例中采用设置有所述加热装置40的功率器件20为PFC开关23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所述PFC开关为功率管Q1,采用IGBT实现,此处统一用功率管Q1表示,功率管Q1的输入端和所述PFC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并经PFC电感L1与所述PFC开关23的输入连接。PFC开关23的基极(对应功率器件20的受控端)经电阻R4和驱动芯片U2(放大器)连接到驱动信号输入端,驱动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控制器(图未示出)对应的输出端,以接入PFC的开关驱动信号,功率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电阻R3。需要说明的是,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也与控制器连接,以接入加热控制信号。
该电路中,从电源输入端DC-IN输入电源,从电源输出端DC-OUT输出,当需要对功率管Q1进行加热控制时,控制器控制驱动芯片U2关闭,并打开放大器U1,输出加热控制信号Uref到放大器U1的同向输入端。放大器U1通过电阻R3控制功率管Q1导通。Q1导通后,电流通过Q1到达R2。电阻R2为电流采样电阻。从而把通过Q1的电流大小转换为电压信号。R2两端的电压信号Ufb通过R1后到达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低通滤波网络,对R2两端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
当加热控制信号Uref大于R2两端的电压信号Ufb时,放大器U1的输出控制信号Uct变大,从而控制Q1增大导通率,使通过Q1的电流ID变大,直到加热控制信号Uref等于R2两端的电压信号Ufb。相反,当加热控制信号Uref小于R2两端的电压信号Ufb时,放大器U1的输出控制信号Uct变小,从而控制Q1减导通率,使通过Q1的电流ID变小,直到加热控制信号Uref等于R2两端的电压信号Ufb。
由功率和电压、电流的公式P=U*I可知,可以知道消耗在功率管Q1上的功率Pd=UDC-IN*ID,UDC-IN为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当功率管Q1导通时就会产生热量,功率管Q1产生的热量与加热控制信号Uref的大小相关。如图2所示,当门极与发射极的电压VGE低于7V时,功率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导通量IC和门极与发射极的电压VGE有关,和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CE无关。即通过控制VGE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功率管上的损耗功率。放大器U1的输出控制信号Uct即加载在功率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因此,配置控制器输出的加热控制信号Uref的大小,即可实现控制功率管Q1的功率,进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低功率模式和高功率模式的配置,再通过控制加热控制信号Uref的给定时间,即可控制Q1最终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还示出了温度传感器304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在图6中,采用热敏电阻R6和电阻R7串联接入电源VCC和地之间,热敏电阻R6和电阻R7通过分压在两者公共端输出温度检测信号,电阻R8和电容C2对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滤波并输出。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电控装置包括:
散热器10;
N个功率器件20,安装于所述散热器10上,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1,每一所述功率器件20中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0;至少其中一个功率器件20设置有加热装置40;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程序,所述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的步骤。
该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的详细流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本发明电控装置中使用了上述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因此,本发明电控装置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能够让电控装置自己检测功率器件20的散热是否良好,故当空调器通过各种运输后,电控装置就能够使用该方法进行自检,从而避免了功率器件20在工作时过热损坏。
此外,本实施例中,当该电控装置应用于空调器中时,先将多个功率器件20与同一散热器10安装且可靠接触,然后再将散热器10和多个功率器件20组合后的整体安装到空调器上,例如室外机上,这样一次操作,非常方便。由于多个功率器件20与同一散热器10安装,散热器10上热量比较大,本实施例中可进一步采用将散热器10贴合安装到室外机压缩机的储液罐上进行降温,由于储液罐的温度较低,降温效果更好,散热效率高,因此,散热器10也就不需要采用专用散热器10进行散热,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储液罐中的冷媒在汽化会吸收热量,因此其工作温度一般维持零下20摄氏度~30摄氏度之间,因此,即使多个功率器件20安装到同一个散热器10上,功率器件20温度可以降的很低,可以很轻易的降到80度以下,通常直接采用散热器10或者风冷以及接入冷媒管散热,功率器件20工作温度在100-150之间,因此,同等条件下,功率器件20可发热的功率可以做的更高,即采用目前的功率器件20可以驱动更大功率负载,而不会过热损坏,换言之,即可以实现小功率器件20驱动更大匹数空调。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通过风冷或者引入冷媒管对散热器10的热量进行降温。

Claims (12)

1.一种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应用于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包括散热器和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的N个功率器件,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1,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功率器件中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包括:
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对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一预设时间;
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一温度检测值;
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
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功率器件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具体为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具有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在执行所述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二温度检测值;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并返回执行所述步骤“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直至所有的功率器件被选取完,其中当确定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时,则停止选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和“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二温度检测值”的步骤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对该加热装置所在的功率器件继续进行加热,并持续第二预设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功率器件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具体为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具有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在执行所述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对该加热装置所在的功率器件继续进行加热,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
将余下的功率器件全部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并同步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二温度检测值;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
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功率器件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具体为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具有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对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具体为以低功率模式对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一预设时间;
在执行所述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以高功率模式对所述功率器件进行加热控制,并持续加热第四预设时间,所述高功率模式下对功率器件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低功率模式的加热功率;
获取所述当前检测对象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获得第三温度检测值;
当第三温度检测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
当第三温度检测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对象对应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并返回执行所述步骤“从未被选取的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直至所有的功率器件被选取完,其中当确定功率器件与散热器未安装到位时,则停止选取。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功率器件分别为IPM模块、整流桥、PFC开关和PFC二极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一个功率器件作为当前检测对象具体为:
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所述IPM模块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或者,从N个功率器件中选取所述PFC开关作为当前检测对象。
8.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元件和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的加热控制电路,
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产生热量,以对所述功率器件进行加热。
9.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流过该加热装置所在功率器件的电流,以使所述功率器件产生热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放大器具有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同相输入端与所述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加热控制信号;所述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功率器件的输出端互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经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功率器件的受控端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功率器件分别为IPM模块、整流桥、PFC开关和PFC二极管,设置有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器件为PFC开关,所述PFC开关的输入端和所述PFC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并经PFC电感与所述PFC开关的输入连接。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包括:
散热器;
N个功率器件,均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1,每一所述功率器件中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至少其中一个功率器件设置有加热装置;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程序,所述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17214.4A 2019-04-17 2019-04-17 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Active CN110057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7214.4A CN110057062B (zh) 2019-04-17 2019-04-17 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7214.4A CN110057062B (zh) 2019-04-17 2019-04-17 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7062A true CN110057062A (zh) 2019-07-26
CN110057062B CN110057062B (zh) 2021-05-28

Family

ID=67319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7214.4A Active CN110057062B (zh) 2019-04-17 2019-04-17 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70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681A (zh) * 2021-04-28 2021-07-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贴合度测试方法和安装贴合度测试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2254A (ja) * 2002-11-19 2004-06-17 Nitto Electric Works Ltd ボックスの放熱機器選定方法
CN203310908U (zh) * 2013-05-24 2013-11-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电能检测装置
CN203823995U (zh) * 2014-04-28 2014-09-1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器功率器件的装配结构及空调器
CN105042720A (zh) * 2015-08-31 2015-1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105164544A (zh) * 2013-03-08 2015-12-16 智能存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局部加热的测试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205137733U (zh) * 2015-09-10 2016-04-06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室外机的电控装置及空调器
CN106211703A (zh) * 2015-04-30 2016-1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功率器件的散热装置及功率器件的散热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2254A (ja) * 2002-11-19 2004-06-17 Nitto Electric Works Ltd ボックスの放熱機器選定方法
CN105164544A (zh) * 2013-03-08 2015-12-16 智能存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局部加热的测试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203310908U (zh) * 2013-05-24 2013-11-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电能检测装置
CN203823995U (zh) * 2014-04-28 2014-09-1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器功率器件的装配结构及空调器
CN106211703A (zh) * 2015-04-30 2016-1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功率器件的散热装置及功率器件的散热控制方法
CN105042720A (zh) * 2015-08-31 2015-1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05137733U (zh) * 2015-09-10 2016-04-06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室外机的电控装置及空调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景生等: "《台式计算机使用与维修》", 31 July 200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681A (zh) * 2021-04-28 2021-07-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贴合度测试方法和安装贴合度测试系统
CN113188681B (zh) * 2021-04-28 2024-02-0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贴合度测试方法和安装贴合度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7062B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6155B2 (en) Fault detection system
CN101476567B (zh) 自动检测风扇的装置与方法
US6498899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of liquid-based, wide range, fast respons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electric devices
US9705439B1 (en) Fan driver system and analog fan drive chip
CN107155397B (zh) 电动机驱动装置和空调机
CN103746348A (zh) 导线保护方法和导线保护装置
WO2005081003A1 (en) Dual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for maintaining the temperature of an ic-chip near a set-point
CN205690454U (zh) 一种偏锅检测装置及电磁炉
CN109947148A (zh) 用于控制发热元件的温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57062A (zh) 功率器件与散热器安装到位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09526069A (zh) 超温保护电路及现场快速检验仪器
CN208833885U (zh) 电路系统
US20170176515A1 (en) Thermal clutch for thermal control unit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CN110825582A (zh) 一种cpu温度传感器测试装置、方法及系统
CN208433744U (zh) Ipm模块的保护电路
CN109669141A (zh) 一种放电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
JP7306710B2 (ja) 電気素子試験装置
CN209964058U (zh) 光器件高低温跟踪误差测试装置
CN110429825A (zh) 一种集成电流采样、温度采样与非隔离驱动的功率模块
CN208384442U (zh) 温度检测电路及温度检测装置
CN205986311U (zh) 一种气相色谱仪的断电保护装置
CN108709344A (zh)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及空调器
TW200949512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n auto-detection
WO2019079956A1 (zh) 机器人的温升检测装置、机器人的温升检测方法
CN111694386A (zh) 算力板保护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