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6967A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6967A
CN110056967A CN201910389752.4A CN201910389752A CN110056967A CN 110056967 A CN110056967 A CN 110056967A CN 201910389752 A CN201910389752 A CN 201910389752A CN 110056967 A CN110056967 A CN 110056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wall
indoor uni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97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蕾
王永涛
王晓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97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69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6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69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和设置于机壳内的换热器和多个送风组件,机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多个第一送风口;每个送风组件均包括送风风机,一个送风组件对应于一个第一送风口,且送风组件配置成将换热气流导引至对应的第一送风口,以供向室内环境。本发明的室内机通过各个送风组件可选择性地向其中一个或同时向多个第一送风口送风,实现分区送风,加大送风范围,从而提升制冷制热效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必备的家用电器之一,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是一种常见的室内机形式,因其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
现有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一般在机壳内布置贯流风机,通过前下部的送风口送风,送风口处一般设置导风板或者导风摆叶,调整送风方向,然而,这种室内机的送风量、送风范围均较小,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用体验好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得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送风方向调整更灵活,满足制冷制热的要求。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
机壳,其内限定有换热送风腔,机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多个第一送风口;
多个送风组件,设置于换热送风腔内,每个送风组件均包括送风风机;
换热器,设置于送风风机与进风口之间的进风流路上,以与从进风口进入的环境空气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
其中,一个送风组件对应于一个第一送风口,且送风组件配置成将换热气流导引至对应的第一送风口,以供向室内环境。
可选地,送风组件包括供风部和与供风部连通的导风部,送风风机设置于供风部内;
一个导风部对应于一个第一送风口,且导风部设置为可与对应的第一送风口连通,以将送风风机排出的换热气流导引至对应的第一送风口。
可选地,多个送风组件横向间隔地设置于换热送风腔内,且同一送风组件的供风部和导风部沿横向分布;多个第一送风口形成于机壳的前面板与各个导风部相对应的区域。
可选地,送风风机的旋转轴线沿机壳的高度方向设置;
送风风机为双吸式离心风机,双吸式离心风机配置为促使换热气流从双吸式离心风机的轴向两端进入对应的供风部。
可选地,供风部均包括设置于对应送风风机外周的风机蜗壳;
导风部包括:导风蜗壳,与对应供风部的风机蜗壳连通,导风蜗壳内限定出环形风道,环形风道的中央均形成前后贯穿的引风风道,引风风道与对应的第一送风口相对;
导风部还包括:导风件,设置于对应的引风风道内,与环形风道相连通,导风件包括多个绕前后的射流风圈,且各个射流风圈沿前后方向同轴分布,相邻两个射流风圈之间形成射流口,射流口用于将对应的环形风道的气流向前喷出,并带动对应的引风风道中的空气向前送出。
可选地,机壳的后壁与每个引风风道相对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引风口,以当射流口将对应的环形风道的气流向前喷出时,促使对应的引风口周围的环境空气向前流动进入引风风道内与射流口吹出的换热空气混合。
可选地,机壳的后壁与每个导风件相对的区域向前凹入,使得每个引风口的后方均具有空气流通区域。
可选地,每个第一送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门,以及每个引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风门,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分别配置为可受控地开闭,以使得射流口和/或引风风道相应开闭。
可选地,机壳的底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送风口;
每个导风蜗壳的底壁形成有一个与环形风道相通的旁通口,一个旁通口与一个第二送风口相对并相接通,以将换热气流导引至对应的第二送风口。
可选地,室内机还包括多个导风板组,与多个第二送风口一一对应,每个导风板组均包括至少一个导风板,导风板配置为可受控地绕各自的横向轴线转动,以利用每个导风板组的至少一个导风板开闭对应的第二送风口,从而调节对应的第二送风口的出风方向或使得对应的第二送风口停止送风。
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机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送风口,通过与多个第一送风口一一对应的多个送风组件可选择性地向其中一个或同时向多个第一送风口进行送风,从而可实现分区送风,加大送风范围。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中,通过优化换热器、导风部、供风部的位置和构造,可以使得室内机的内部部件结构紧凑,充分利用室内机的机壳内的空间,一方面减小了占用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了送风风阻。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中,多个第一送风口设置于机壳的前面板,用于向室内机的前部送风,适用于在制冷或者制热时进行大风量向前送风;多个第二送风口设置于机壳的底部,适用于制热时向用户脚部送风的工况。另外,第一送风口可以采用射流口方式送风,抽吸周围环境空气与周围环境温差剧烈的换热气流进行混合,从而保证送出的气流柔和,形成了热而不燥、凉而不冷的舒适风,使人体感受更加舒适,并且增大了送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剖视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性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100,为了便于描述,说明书中提及的“上”、“下”、“前”、“后”、“顶”、“底”、“横向”等方位均按照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100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限定,例如,如图6所示,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100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贴靠于安装位置(支撑墙壁)的一侧为后。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横向即是指与室内机10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认识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机壳110的长度明显大于其高度以及前后方向的纵深距离。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100一般性地可包括:机壳110、送风组件、换热器121。
机壳110,其内限定有换热送风腔。机壳110朝向用户的一侧为前面板111,前面板111的后部具有罩壳112,罩壳112和前面板111共同配合,限定出换热送风腔。罩壳112可以由顶壁、侧壁、后壁以及底壁形成,前面板111布置于罩壳112的前方,从而封闭换热送风腔。
机壳110上开设有进风口113和多个第一送风口114,其中,所有的第一送风口114均可以朝向机壳110的前方,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第一送风口114可形成于机壳110的前面板111上。
相应地,送风组件为多个,设置于换热送风腔内,每个送风组件均包括送风风机211。一个送风组件对应于一个第一送风口114,送风组件配置成将换热气流导引至对应的第一送风口114,以供向室内环境。
换热器121,其设置于送风风机211与进风口113之间的进风流路上,以与从进风口113进入的环境空气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换热器121作为制冷系统的一部分,制冷系统可以利用压缩制冷循环来实现,压缩制冷循环利用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的压缩相变循环实现热量的传递。制冷系统还可以设置四通阀,改变制冷剂的流向,使换热器121交替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实现制冷或者制热功能。由于空调器中压缩制冷循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其工作原理和构造在此不做赘述。
换热器121的位置可根据进风口113的位置确定,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13可形成于机壳110的后壁,也即是说,机壳110的罩壳112的后壁形成有进风口113。进风口113设置在整机后部,保持室内机100前侧外形的美观,并可减小室内机100运行过程中用户感知的进风噪音。相应地,换热器121可贴靠于罩壳112的后壁设置。如图2、图3和图6、图7所示,罩壳112的后壁开设有两组进风口113,进风口113可为格栅式,换热器121可为板式。
在可替换实施例中,进风口113可形成于机壳110的前面板111上。
换热送风腔内还可以设置隔板122等部件,用于固定换热器121以及其他构件,同时还可以对气流封闭,避免漏风。如图3和图7所示,隔板122分别用于固定换热器121,且隔板122开设有避让口1221,用于供导风部310穿过与对应的供风部210相接并连通(导风部310、供风部210的具体结构参见后文描述)。
本实施例的室内机100,机壳11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送风口114,通过设置与各个第一送风口114一一对应的送风组件,可选择性地向其中一个或同时向多个第一送风口114进行送风,从而实现了分区送风,加大送风范围。
前述的多个即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如附图中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送风组件、第一送风口均为两个。
每个送风组件均包括供风部210以及与供风部210连通的导风部310,供风部210内设置有送风风机211,一个导风部310对应于一个第一送风口114,且导风部310设置为可与对应的第一送风口114连通,以通过导风部310将送风风机211排出的换热气流导引至对应的第一送风口114,供向室内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前述多个送风组件可横向间隔地设置于换热送风腔内,且同一送风组件的供风部210和导风部310沿横向分布。相应地,前述多个第一送风口114可形成于机壳110的前面板111与各个导风部310相对应的区域。如此使得前述多个第一送风口114在机壳110的前面板111上横向间隔分布,加大向前吹送气流的覆盖范围。
同一送风组件的导风部310可位于供风部210的横向外侧,如此加大相邻两个第一送风口114的横向间距,使得吹向室内的气流更加分散,覆盖范围更大。相应地,与各个导风部310对应的各个第一送风口114位于前面板111横向偏外侧的位置。如图2和图6所示,两个送风组件分别处于换热送风腔的横向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两个第一送风口114位于前面板111临近横向两侧的位置。
如图3、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送风风机211的旋转轴线沿机壳110的高度方向设置。送风风机211可为双吸式离心风机,双吸式离心风机配置为促使与换热器121换热后的换热气流从其轴向两端进入对应的供风部210,以在导风部310与对应的第一送风口114连通时,使得换热气流经导风部310向对应的第一送风口114流动。在如图3、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送风组件、第一送风口114均为两个,两个送风组件中的两个送风风机211均为双吸式离心风机。采用双吸式离心风机作为送风风机211,一个双吸式离心风机相当于两个单吸式离心风机重叠在一起,相当于两个单吸式离心风机同时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风量,提高了制冷制热效率。
如图3和图7所示,供风部210包括设置于对应送风风机211外周的风机蜗壳212,风机蜗壳212与其对应的导风部310连通,风机蜗壳212可为两半式可拆卸结构,以便送风风机211的拆装。
导风部310包括导风蜗壳301,导风蜗壳301与对应的风机蜗壳212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导风蜗壳301和风机蜗壳212为分体式设计,导风蜗壳301朝向风机蜗壳212的横向一侧形成有气流进口,风机蜗壳212朝向导风蜗壳301的横向一侧形成有排出口,导风蜗壳301的气流进口与风机蜗壳212的排出口相接并相通。在可替代实施例中,导风蜗壳301与风机蜗壳212可成型为一体式,其中,风机蜗壳212可为两半式结构,如图3、图7所示,风机蜗壳212包括下端敞开的上壳体212a和上端敞开的下壳体212b,上壳体212a与下壳体212b适配连接,封闭上壳体212a的下端和下壳体212b的上端。
在送风风机211为双吸式离心风机的实施例中,与换热器121换热形成的换热气流分别由双吸式离心风机的轴向两端被吸入,也即是从双吸式离心风机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被吸入。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7,高速电机213安装在双吸式离心风机的中部,双吸式离心风机由高速电机213带动随轴旋转时,双吸式离心风机内的气体随其旋转而获得离心力,被甩出,进入风机蜗壳212,风机蜗壳212内的气体压强增高被导向排出。双吸式离心风机内的气体被排出后,形成负压,空气经由进风口113被持续吸入与换热器121换热,形成连续气流。
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内机100中,如图1至图3所示,进入导风蜗壳301内的换热气流直接由导风蜗壳301引导至对应的第一送风口114。其中,第一送风口114可呈方形、正圆形、矩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导风蜗壳301的排出口可呈与第一送风口114适配的形状。
如图3所示,每个第一送风口114处可设置有第一导风板组116,第一导风板组116可包括横向分布的至少一个第一导风板1161,各个第一导风板1161配置为可绕各自的竖向轴线转动,以开闭对应的第一送风口114,并可调节对应的第一送风口114的出风方向。例如,室内机关机时,第一导风板组116关闭对应的第一送风口114,防止灰尘进入,保持室内机100外形的美观。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送风口114为两个,相应地,第一导风板组116为两个,每个第一导风板组116包含两个第一导风板1161。
在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中,如图4至图7所示,导风部310还包括导风件330。导风蜗壳301内限定出环形风道,并且环形风道的中央形成前后贯穿的引风风道303,引风风道303与对应的第一送风口114相对。
导风件330设置于对应的引风风道303内,与环形风道相连通,导风件330包括多个绕前后方向延伸的射流风圈331,且各个射流风圈331沿前后方向同轴分布,也即是说,各个射流风圈331均绕一前后延伸的假想轴线延伸,且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相邻两个射流风圈331之间形成射流口,射流口用于将对应的环形风道的气流向前喷出,并带动对应的引风风道303中的空气向前送出。
如图6所示,导风件330的多个射流风圈331中位于最前方的射流风圈331的内侧周壁由后至前呈先渐缩再渐扩延伸,也即是说,位于最前方的射流风圈331的内侧周壁由后至前包括渐缩部和渐扩部,渐缩部有利于将后方的气流更顺畅地向前引导,渐扩部可扩大导风件330的出风面积。位于最前方的射流风圈331后方的各个射流风圈331的内侧周壁可呈由后至前渐缩式延伸,可有效引导引风风道303的气流沿射流风圈331的内表面向前流动,有利于自然风与换热风的混合,提高送风均匀性,并有利于送风风量的提升。
例如,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导风件330包括三个射流风圈331,位于后方的两个射流风圈331由后至前呈渐缩式延伸,位于最前方的射流风圈331由后至前先渐缩再渐扩。
如图6所示,导风件330的位于后侧的射流风圈331插入位于前侧的射流风圈331的后端,以利用相邻的两个射流风圈331之间形成的缝隙限定出前述的射流口。相邻射流风圈331之间形成的缝隙构成射流口,射流口借助于前侧射流风圈331的向外扩展的外周面形成连续向外扩展的柯恩达表面,气流经过射流口的加速,可以带动导风件330中央的引风风道303内的环境空气。环境空气与射流口射出的换热气流进行混合,一方面增大了风力,可以使得气流送出距离更远;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送出气流更加柔和,形成了热而不燥、凉而不冷的舒适风,使用户感受更加舒适。
为了提高射流口的射流速度,射流口的宽度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配置,例如设置为1至3mm,经过大量的测试,射流口的宽度可以优选设置为2mm左右,该尺寸宽度的射流口既保证换热气流的喷射速度,又可以尽量减少换热气流的风阻损失,减小噪音。
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如前所述的结构,送风口、换热器121、导风部310及供风部210的位置和构造均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增加室内机100送风多样性,提升送风舒适性的同时,使得室内机100的内部部件结构紧凑,减小了占用空间,减少了送风风阻。
如图7所示,为了配合引风风道303,机壳110的后壁与每个引风风道303相对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引风口118,当射流口将对应的环形风道的气流向前喷出时,促使对应的引风口118周围的环境空气向前流动进入引风风道303内与射流口吹出的换热空气混合,并从第一送风口114吹向室内,增大了整体送风距离和送风量,并使得吹送的气流柔和,温度适宜,用户体验更加舒适。
其中,第一送风口114、引风口118可呈方形、正圆形、矩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第一送风口114与引风口118的形状可相同或不同。
如图5至图7所示,机壳110的后壁与每个导风件330相对的区域向前凹入,使得每个引风口118的后方具有空气流通区域304。引风风道303与空气流通区域304连通,射流口喷出的换热气体可以从该空气流通区域304抽吸环境空气。
如图7所示,每个第一送风口114处可设置有第一风门101,每个引风口118处可设置有第二风门102,第一风门101和第二风门102分别配置成受控开闭,以使得射流口和/或引风风道303相应开闭。例如第一风门101和第二风门102均关闭时,射流口以及引风风道303均关闭。第一风门101打开,而第二风门102关闭,射流口开启,而引风风道303关闭,此时仅换热气流送出,而环境空气无法被抽吸。第一风门101和第二风门102均开启,射流口和引风风道303均被打开,环境空气被换热气流带动,混合后送出。如此,室内机100具有多种送风模式,为用户提供多种送风需求,便于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送风方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机壳110的底壁还开设有多个第二送风口115,该多个第二送风口115与前述多个第一送风口114的朝向设置为不同,第二送风口115的数量与第一送风口114的数量相同。如图7所示,第一送风口114朝向机壳110的前方,第二送风口115朝向机壳110的下方。具体地,第一送风口114设置在前面板111上,第二送风口115设置在机壳110的底部,也即设置在罩壳112的底壁上。
每个导风蜗壳301的底壁形成有一个与环形风道相通的旁通口302,一个旁通口302与一个第二送风口115相对并相接,由此可利用导风蜗壳301向第二送风口115送风,进一步可利用导风部310实现将换热气流引导至前述多个第一送风口114和/或前述多个第二送风口115。第二送风口115一般用于向下送风,主要用于室内机100的制热模式,向用户脚的位置送风,可以避免头热脚冷的问题。第二送风口115的数量与第一送风口114的数量相同,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送风口114、第二送风口115均为两个,两个第一送风口114位于前面板111临近横向两侧的位置,两个第二送风口115位于机壳110的底壁临近横向两侧的位置。
旁通口302处可设置有第三风门(未示出),第三风门配置成受控开闭,以使得第二送风口115开启或停止送风。
每个第二送风口115处均可设置有一个导风板组117,也即是说,室内机100包括多个导风板组117,各个导风板组117与前述多个第二送风口115一一对应。导风板组117包括至少一个导风板1171,各个导风板1171配置为可绕各自的横向轴线转动,以利用每个导风板组117的前述至少一个导风板1171开闭对应的第二送风口115,以调节对应的第二送风口115的出风方向或使得对应的第二送风口115停止送风。
每个导风板组117可包括多个导风板1171,该多个导风板1171沿机壳110的前后方向分布,如图7所示,每个导风板组117包含两个导风板1171。第二送风口115可为方形,在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送风口115为长方形,相应地,导风板组117为两个,每个导风板组117包含前后分布的两个导风板1171。
由于旁通口302与对应的第二送风口115相接,旁通口302处也可不必设置第三风门,旁通口302、第二送风口115的开闭通过前述的导风板组117实现。
为避免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导风板组116在用词上的重复,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二送风口115处的导风板组117可记为第二导风板组,相应地,导风板1171可记为第二导风板。
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100,机壳110上开设送风朝向不同的多个第一送风口114和多个第二送风口115,通过导风部310选择向多个第一送风口114和/或向多个第二送风口115送风。根据制热或制冷的模式,通过对第一风门101、第二风门102、导风板组117的开闭来满足不同模式的送风要求。
在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进行制冷时,第一风门101和第二风门102打开,导风板组117关闭,各个第一送风口114向外送风。具体地,气流从进风口113进入换热送风腔,与换热器121换热。经过双吸式离心风机的加压加速后进入风机蜗壳212,经过风机蜗壳212的整流送入导风蜗壳301。由于导风板组117封闭,换热气流从导风件330的射流口向前送出。气流在射流风圈331的加速下,由壁面效应使得射流口处形成强力负压,从引风口118将其周围的环境空气吸入引风风道303内,与换热气流混流后提升出风温度,出风凉而不冷,体感更舒适,并提高了送风量,而且使得气流向前吹送,避免了冷风直吹人体造成人体不适的问题。
在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100进行制热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送风模式。在第一种制热换热模式中,第一风门101和第二风门102均关闭,导风板组117打开,仅从各个第二送风口115送风。具体地,气流从进风口113进入换热送风腔,与换热器121换热。经过双吸式离心风机的加压加速后进入风机蜗壳212,经过风机蜗壳212的整流送入导风蜗壳301。由于第一风门101和第二风门102均关闭,所有气流进入导风蜗壳301,经旁通口302流向第二送风口115,向下送出,通过第二送风口115处设置的导风板1171可以对气流方向进行一定的调整。气流向下送出,实现暖足式送风,可以快速对用户的腿脚位置进行加热。
在第二种制热换热模式中,第一风门101打开,第二风门102关闭,导风板组117打开,各个第一送风口114和各个第二送风口115同时送风。具体地,气流从进风口113进入换热送风腔,与换热器121换热,经过双吸式离心风机的加压加速后进入风机蜗壳212,经过风机蜗壳212的整流送入导风蜗壳301。一部分气流从导风件330的射流口向前送出,而由于第二风门102关闭,各个第一送风口114送出气流不与环境气流混合,送出的气流温度较高,快速提升室内温度;另一部分气流从导风蜗壳301的旁通口302流向对应的第二送风口115,向下送出,对室内底部进行加热,满足对室内整体进行加热的要求。
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100,在具有多个第一送风口114和多个第二送风口115的实施例中,第一送风口114、第二送风口115的特别设计位置使得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外观打破了传统壁挂机形式,款式新颖独特。并且,本实施例的室内机100通过导风部310选择第一送风口114和第二送风口115的一组或两组进行送风,从而扩大了送风方向的选择,第一送风口114设置于机壳110的前面板111,用于向室内机100的前部送风,适用于在制冷或者制热时进行大风量向前送风;第二送风口115设置于机壳110的底部,适用于制热时向用户脚部送风的工况。另外,第一送风口114可以采用射流口方式送风,抽吸周围环境空气与周围环境温差剧烈的换热气流进行混合,从而保证送出的气流柔和,形成了热而不燥、凉而不冷的舒适风,并且增大了送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机壳,其内限定有换热送风腔,所述机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多个第一送风口;
多个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换热送风腔内,每个所述送风组件均包括送风风机;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送风风机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进风流路上,以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环境空气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
其中,一个所述送风组件对应于一个所述第一送风口,且所述送风组件配置成将所述换热气流导引至对应的所述第一送风口,以供向室内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送风组件包括供风部和与所述供风部连通的导风部,所述送风风机设置于所述供风部内;
一个所述导风部对应于一个所述第一送风口,且所述导风部设置为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送风口连通,以将所述送风风机排出的所述换热气流导引至对应的所述第一送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多个送风组件横向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换热送风腔内,且同一所述送风组件的所述供风部和所述导风部沿横向分布;
所述多个第一送风口形成于所述机壳的前面板与各个所述导风部相对应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送风风机的旋转轴线沿所述机壳的高度方向设置;
所述送风风机为双吸式离心风机,所述双吸式离心风机配置为促使所述换热气流从所述双吸式离心风机的轴向两端进入对应的所述供风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供风部包括设置于对应所述送风风机外周的风机蜗壳;
所述导风部包括:导风蜗壳,与对应所述供风部的所述风机蜗壳连通,所述导风蜗壳内限定出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的中央形成前后贯穿的引风风道,所述引风风道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送风口相对;
所述导风部还包括:
导风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引风风道内,与所述环形风道相连通,所述导风件包括多个绕前后方向延伸的射流风圈,各个所述射流风圈沿前后方向同轴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射流风圈之间形成射流口,所述射流口用于将对应的所述环形风道的气流向前喷出,并带动对应的所述引风风道中的空气向前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机壳的后壁与每个所述引风风道相对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引风口,以当所述射流口将对应的所述环形风道的气流向前喷出时,促使对应的所述引风口周围的环境空气向前流动进入所述引风风道内与所述射流口吹出的换热空气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机壳的后壁与每个所述导风件相对的区域向前凹入,使得每个所述引风口的后方均具有空气流通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每个所述第一送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门,以及每个所述引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风门,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分别配置为可受控地开闭,以使得所述射流口和/或所述引风风道相应开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
所述机壳的底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送风口;
每个所述导风蜗壳的底壁形成有一个与所述环形风道相通的旁通口,一个所述旁通口与一个所述第二送风口相对并相接,以将所述换热气流导引至对应的所述第二送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
多个导风板组,与所述多个第二送风口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导风板组均包括至少一个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配置为可受控地绕各自的横向轴线转动,以利用每个所述导风板组的所述至少一个导风板开闭对应的所述第二送风口,从而调节对应的所述第二送风口的出风方向或使得对应的所述第二送风口停止送风。
CN201910389752.4A 2019-05-10 2019-05-10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Pending CN1100569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9752.4A CN110056967A (zh) 2019-05-10 2019-05-10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9752.4A CN110056967A (zh) 2019-05-10 2019-05-10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6967A true CN110056967A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22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9752.4A Pending CN110056967A (zh) 2019-05-10 2019-05-10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69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36707A1 (en) * 2019-02-20 2022-05-05 Lg Electronics Inc. Exhaust devic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89191A (ko) * 2004-03-04 2005-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실내기의 전장부구조
CN103604202A (zh) * 2013-06-03 2014-02-26 海尔集团公司 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KR20140132854A (ko) * 2013-05-08 2014-1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
JPWO2016199294A1 (ja) * 2015-06-12 2017-06-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07036162A (zh) * 2016-02-04 2017-08-11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两侧出风的壁挂式空调
CN107289506A (zh) * 2016-04-01 2017-10-24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出风口的空调内机
CN107869769A (zh) * 2016-09-23 2018-04-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8050588A (zh) * 2017-11-03 2018-05-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89191A (ko) * 2004-03-04 2005-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실내기의 전장부구조
KR20140132854A (ko) * 2013-05-08 2014-1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
CN103604202A (zh) * 2013-06-03 2014-02-26 海尔集团公司 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JPWO2016199294A1 (ja) * 2015-06-12 2017-06-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07036162A (zh) * 2016-02-04 2017-08-11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两侧出风的壁挂式空调
CN107289506A (zh) * 2016-04-01 2017-10-24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出风口的空调内机
CN107869769A (zh) * 2016-09-23 2018-04-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8050588A (zh) * 2017-11-03 2018-05-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36707A1 (en) * 2019-02-20 2022-05-05 Lg Electronics Inc. Exhaust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46250U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WO2019062626A1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WO2019062625A1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9340909A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WO2019085943A1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056962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WO2019085731A1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584904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056963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9340908A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CN112747368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072108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7906599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056967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9459054U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WO2019085944A1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422415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584906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422413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056972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056966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056970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056968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056969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7917464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