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0416B - 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 - Google Patents

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0416B
CN110050416B CN201680091490.8A CN201680091490A CN110050416B CN 110050416 B CN110050416 B CN 110050416B CN 201680091490 A CN201680091490 A CN 201680091490A CN 110050416 B CN110050416 B CN 1100504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optical signal
unit
ligh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14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0416A (zh
Inventor
赵平
石晓钟
叶亚斌
格洛特·格尔杰
刘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50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0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0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0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有利于实现天线对准。该光通信装置包括:发光单元,用于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信号;光转换单元,用于接收该发光单元发射的该第一光信号,将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并输出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其中,该第二光信号作为用于进行信号跟踪的信标光,该第二部分光信号作为用于承载客户数据的通信光;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该光转换单元输出的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

Description

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
背景技术
光无线通信(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OWC)利用自由空间进行光信号的传输。由于具有安装灵活、抗电磁辐射、无需频段申请等优点,OWC得到广泛应用。
高速室外OWC通常采用1550nm的红外光波作为载波,并采用具有极小发散角的光束进行信号的传输,一般来说,光束的发散角小于0.1度。然而,外界的抖动等因素容易造成光束偏离接收天线,引起光路中断。因此,采用跟踪技术来进行天线对准,以保证接收光信号的功率在光探测器所需要的灵敏度以上,是本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有利于通过信号跟踪实现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天线对准。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包括:发光单元,用于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信号;光转换单元,用于接收该发光单元发射的该第一光信号,将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并输出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其中,该第二光信号作为用于进行信号跟踪的信标光,该第二部分光信号作为用于承载客户数据的通信光;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该光转换单元输出的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
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与该光通信装置可以设置在分隔的两个位置,并且可以分别处于对方的远端。
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可以作为通信光,其中,通信光可以为承载客户数据的光信号。该第二光信号可以作为信标光,其中,该信标光可以用于跟踪通信光,进而进行天线对准。具体地,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可以根据该信标光,跟踪该通信光的传输方向,进而控制该通信光的光斑位置处于光纤中心。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通信装置,通过发光单元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信号,光转换单元对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进行变频转换处理,得到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发送单元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该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以使得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可以根据该第二部分光信号进行天线对准,从而提高信号传输性能。
此外,通过将发光单元210发射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第二光信号,并且该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可以通过相同的光路传输到自由空间,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发射信标光的发光单元以及用于传输信标光的光路,从而节约设备成本和大小以及设计复杂度。
可选地,该第二波长小于该第一波长。
可选地,该第一波长为该第二波长的整数倍;该光转换单元包括:光倍频晶体。
具体地,可以利用光倍频晶体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变频转换处理,以使得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第二光信号。
可选地,该第一光信号从第一表面入射该光倍频晶体,经由该光倍频晶体的至少一个第二表面中的每个第二表面反射至少一次后,从第三表面射出该光倍频晶体,其中,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三表面镀有增透膜,该至少一个第二表面镀有反射膜。
可选地,该第一光信号可以垂直该第一表面入射该光倍频晶体,并且可以垂直该第三表面出射该光倍频晶体。
可选地,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三表面可以相互垂直,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三表面之间的夹角可以均为45度。
可选地,该第一表面、该第二表面和该第三表面可以均为该光倍频晶体的侧面,该光倍频晶体的厚度h可以远大于该第一光信号入射该光倍频晶体时的光束直径2w1,以减少该第一光信号的损耗。
具体地,可以使得该第一光信号在该光倍频晶体中传输足够长的距离,以提高转换效率。
可选地,该光倍频晶体具有至少一个切角,该至少一个第二表面包括该至少一个切角的表面。
该切角可以为45度切角,例如,该光倍频晶体可以是通过将形状为正方体的晶体切掉三个直角后得到的。切角的表面可以作为第一光信号的反射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光信号在该光倍频晶体中传输的距离Leff满足以下条件:
PT,C=SC+MC+PR,C+LRx,C+LA,C+LG,C+LTx,C
PT,B=SB+MB+PR,B+LRx,B+LA,B+LG,B+LTx,B
PT,C=(PT,C+PT,B)sech2(ΓLeff),
PT,B=(PT,C+PT,B)tanh2(ΓLeff),
其中,
Figure GPA0000267539680000051
PT,C为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入射到该光倍频晶体时的功率,SC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用于接收该第二部分光信号的第一探测器的灵敏度,PR,C为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到达该第一探测器时的功率,LTx,C为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在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的损耗,LG,C为该第二部分光信号的发散损耗,LG,C为该第二部分光信号的大气吸收损耗,LRx,C为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在该对端通信装置中的损耗,MC为该第二部分光信号的链路裕量,PT,B为该第二光信号入射到该光倍频晶体时的功率,SB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用于接收该第二光信号的第二探测器的灵敏度,PR,B为该第二光信号到达该第二探测器时的功率,LTx,B为该第二光信号在该光转换单元中的损耗,LG,B为该第二光信号的发散损耗,LG,B为该第二光信号的大气吸收损耗,LRx,B为该第二光信号在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的损耗,MB为该第二光信号的链路裕量,n为该光倍频晶体的折射率,C为真空光速,ω为该第一光信号的圆频率,deff为该光倍频晶体的二阶非线性系数,ε0为真空介电常数,w1为该第一光信号入射到该光倍频晶体时的光束半径,Leff为该第一光信号在该光倍频晶体中传输的距离。
此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链路功率预算来设计光路并选择合适的器件参数。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光转换单元还包括:宽度变换单元,用于接收该发光单元传输的该第一光信号,并将接收到的该第一光信号的光束宽度由第一宽度变换为第二宽度;该光倍频晶体具体用于接收该宽度变换单元输出的具有该第二宽度的该第一光信号,将接收到的具有该第二宽度的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该第二光信号,并输出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
可选地,该宽度变换单元包括:沿着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凸透镜和凹透镜,其中,该第一凸透镜的焦点与该凹透镜的焦点重合。
可选地,该第一凸透镜的焦距f1和该凹透镜的焦距f2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GPA0000267539680000061
其中,D1为该第一光信号入射该第一凸透镜时的光束宽度,2w1为该第一光信号出射该凹透镜时的光束宽度。
可选地,该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包括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的第一光束,其中,该第一光束的波束宽度和/或发散角满足预设条件。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包括:沿着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二凸透镜和第三凸透镜,其中,该第二凸透镜的焦距f3和该第三凸透镜的焦距f4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GPA0000267539680000062
其中,D2为该第一光束的光束直径。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光通信装置还包括:光放大单元,用于接收该发光单元发射的该第一光信号,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输出放大处理后的该第一光信号;该光转换单元具体用于接收该光放大单元输出的放大处理后的该第一光信号。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光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可旋转光系统、光分离单元、光探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对端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光束,其中,该第二光束包括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三光信号和具有第二波长的第四光信号;该可旋转光系统用于引导该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该第二光束的传输方向;该光分离单元用于接收该可旋转光系统引导的该第二光束,并且分离该第二光束中的该第三光信号和该第四光信号;该光探测单元用于接收该光分离单元传输的该第二光束中的第三光信号,并对该第三光信号中调制的数据进行解调处理;该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该光分离单元传输的该第二光束中的第四光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该第四光信号,控制该可旋转光系统的角度。
该第三光信号可以作为通信光,该第四光信号可以作为信标光。
可选地,该光分离单元包括用于分离该第一波长和该第二波长的光信号的分波片。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单元包括:位置检测单元和调整单元,该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接收该光分离单元输出的该第四光信号,确定该第四光信号的光心位置,并向该调节单元传输该光心位置的信息;该调整单元用于接收该位置检测单元传输的该光心位置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调整该可旋转光系统的角度。
可选地,该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硅四象限探测器。
这样,与采用红外四象限探测器或其它器件相比,采用硅四象限探测器可以降低器件成本。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发射天线,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光发射机发射的第一光信号;光转换单元,用于将该接收单元接收的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其中,该第二光信号作为用于进行信号跟踪的信标光,该第二部分光信号作为用于承载客户数据的通信光;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光转换单元得到的该第二光信号。
可选地,该接收单元可以包括接收透镜。例如,凸透镜。
可选地,该第一波长为该第二波长的整数倍;该光转换单元包括:光倍频晶体。
可选地,该光转换单元还包括:宽度变换单元,用于接收该光发射机传输的该第一光信号,并将接收到的该第一光信号的光束宽度由第一宽度变换为第二宽度;该光倍频晶体具体用于接收该宽度变换单元输出的具有该第二宽度的该第一光信号,将接收到的具有该第二宽度的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该第二光信号,并输出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
可选地,该宽度变换单元包括:沿着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凸透镜和凹透镜,其中,该第一凸透镜的焦点与该凹透镜的焦点重合。
可选地,该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接收该光倍频晶体输出的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并向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包括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的第一光束,其中,该第一光束的波束宽度和/或发散角满足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发送单元包括:沿着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二凸透镜和第三凸透镜,其中,该第二凸透镜的焦距f3和该第三凸透镜的焦距f4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GPA0000267539680000071
其中,D2为该第一光束的光束直径。
该发射天线可以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光转换单元和发射单元的功能。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包括光发射机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射天线。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方法,包括: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信号;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转换处理,以使得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
可选地,该第一波长为该第二波长的整数倍;该将该第一光信号进行转换处理,以使得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包括:利用光倍频晶体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转换处理,以使得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
可选地,在该利用光倍频晶体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转换处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宽度变换处理,以将该第一光信号的光束宽度由第一宽度变为第二宽度;该利用光倍频晶体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包括:利用光倍频晶体对光束宽度为该第二宽度的该第一光信号进行转换处理。
该光通信方法可以由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光通信装置执行。或者,该光通信方法可以由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光通信装置执行。
附图说明
图1为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具有跟踪功能的典型光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装置中的光倍频晶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光倍频晶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装置的光路示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光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由空间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由空间通信系统的光路示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具有跟踪功能的典型光通信装置示例。结合图1中箭头所示的光路可知,光通信装置100包括:用于收发光信号的透镜1、以及在光路上位于透镜1之后的透镜2和可移动反射镜3,极化光束分离器4、透镜5和发光设备6置于可移动反射镜3的入射方向,光束分离镜7、透镜8和位置检测器9置于该极化光束分离器4的反射方向上,透镜10和光接收元件11置于光束分离镜7的反射方向。复用器12的输出端与发光设备6连接,发射信号输入端13的输出通过放大器14与复用器12连接,振荡器15的输出也与复用器12连接。光接收元件11的输出通过放大器16与接收信号输出端17连接。位置检测器9的输出连接至跟踪控制电路18,跟踪控制电路18的输出通过用于调整可移动反射镜3的角度的驱动器19和20与可移动反射镜3连接。用于观察者检验瞄准轴的瞄准镜21与可移动反射镜3的光轴近似平行。
在发射光信号时,发射信号通过发射信号输入端13输入,经由放大器14放大,在复用器12中与来自振荡器15的信号复用,随后输出至发光设备6。发光设备6根据输入信号调制发射光,以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发光设备6输出的光束经由透镜5的准直处理到达极化光束分离器4,由于该光束的极化与绘画平面平行,极化光束分离器4按原样传输该光束。该光束被可移动反射镜3反射至左边,随后经过透镜2和1被发射至对端装置。
在接收光信号时,来自对端装置的光束由透镜1的左边入射,经过透镜2被反射至可移动反射镜3,随后到达极化光束分离器4。由于该光束的极化方向与绘画平面垂直,该光束被极化光束分离器4反射至右边,然后被光束分离镜7分离成两个方向。
被光束分离镜7反射的光束经过透镜10到达光接收元件11,被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随后被放大器16放大至合适的电平,随后该放大信号从接收信号输出端17输出。
被光束分离镜7投射的光束被透镜8汇聚,然后作为点像被位置检测器9接收。位置检测器9检测点像S的位置,并以位置信号的形式向跟踪控制电路18输出该位置。跟踪控制电路18根据该位置信号,计算来自对端装置的光束相对于光通信装置100的光路的角度,并向驱动器19和20传输驱动信号。驱动器19和20调整可移动反射镜3的角度,以使得点像S落在位置检测器9的中心。通过该调整,发光设备6的位置也调整了,从而使得发射光束的光路与入射光束的光路相符合,光束被精确地发射到对端装置。
由上可知,在光通信装置100中,位置检测器9选择性地检测特定频率的交流信标信号。该信标信号由振荡器15生成,并且在复用器12中与传输信号复用之后作为发光设备6的输入信号,该发光设备6根据输入信号生成特定波长的光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对端装置。在对端装置中,该光信号被分离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跟踪,另一部分传输至光接收元件11。由于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发射功率受限,该用于跟踪的信号部分会造成发射光信号的功率损耗,使得通信光的发射功率低于最大发射功率,从而降低通信质量,限制通信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向对端通信装置发送具有不同的波长的信标光和通信光,能够在实现天线对准的同时提高通信光的最大发射功率,从而有利于提高通信质量,增大通信距离,提高系统裕量和整体性能。
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装置200。该光通信装置200可以适用于自由空间通信系统,其中,该光通信装置200和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可以分离地位于两个相对位置,并且可以通过向自由空间传输光信号进行通信。如图2所示,该光通信装置200包括:
发光单元210,用于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信号;
光转换单元220,用于接收该发光单元210发射的该第一光信号,将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并输出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其中,该第二光信号作为用于进行信号跟踪的信标光,该第二部分光信号作为用于承载客户数据的通信光;
发送单元230,用于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该光转换单元220输出的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
发光单元210可以发射第一光信号,并向光转换单元220传输该第一光信号,其中,该第一光信号的波长为第一波长。可选地,该发光单元210可以包括激光器,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光转换单元220在接收到该第一光信号之后,可以对该第一光信号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光信号,其中,该第二光信号的波长为不同于该第一波长的第二波长,并输出该第一光信号中的另一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可选地,该发送单元230可以通过自由空间向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第一光束,该第一光束可以包括该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其中,该第二光信号可以用于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进行信号跟踪,即该第二光信号可以作为信标光,而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可以调制有数据,即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可以作为通信光。
因此,通过发光单元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信号,光转换单元对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进行变频转换处理,得到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发送单元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该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可以利用该第二部分光信号进行天线对准,有利于提高信号传输性能。
此外,通过将发光单元210发射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第二光信号,并且该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可以通过相同的光路传输到自由空间,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发射信标光的发光单元以及用于传输信标光的光路,从而节约设备成本和设计复杂度。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光转换单元220可以对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进行上变频转换处理,得到该第二光信号。此时,该第二光信号的波长可以小于该第一光信号的波长,即该第二波长可以小于该第一波长,但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波长和该第二波长的大小关系不做限定。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波长可以为该第二波长的整数倍。可选地,该第一波长可以为该第二波长的偶数倍,例如,该第一波长为1550nm,该第二波长为775nm。此时,可选地,该光转换单元2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倍频晶体,该光倍频晶体可以将入射其中的光束中的至少一部分光信号的频率翻倍,即将至少一部分光信号的波长变为初始波长的三分之一。可选地,该第一波长可以为该第二波长的奇数倍,此时,可选地,该光转换单元2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三倍频晶体,该三倍频晶体可以将入射其中的光束中的至少一部分光信号的频率变成初始频率的三倍,即将至少一部分光信号的波长变为初始波长的三分之一,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该光转换单元220包括光倍频晶体为例进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该描述仅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转换单元220还可以具有其它实现方式。
可选地,该光倍频晶体可以具有立方体、长方体或六面体等形状。该第一光信号可以从第一表面入射该光倍频晶体,其中,该第一表面可以为该光倍频晶体的某个侧面,该第一光信号在被该光倍频晶体的至少一个第二表面中的每个第二表面反射至少一次后,从第三表面出射该光倍频晶体,其中,该第三表面可以为该光倍频晶体的某个侧面,并且为了光路设计的方便,该第三表面可以不同于第一表面,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为了降低光信号在该光倍频晶体中的损耗,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三表面可以镀有增透膜,该至少一个第二表面中的每个第二表面可以镀有反射膜。该反射膜对第一波长和第二波长的光信号的反射率可以高于99.9%,该增透膜对该第一波长和该第二波长的光信号的透过率可以高于99.9%,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第一光信号可以以平行光束的形式入射该光倍频晶体。该第一光信号可以在该光倍频晶体内传播足够长的距离,以将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第二光信号。该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可以以平行光束的形式出射该光倍频晶体。作为一个可选示例,该光倍频晶体的厚度可以远大于该第一光信号的入射光束直径,例如,该光倍频晶体的厚度可以为该第一光信号的入射光束直径的5倍以上,此时,可选地,该至少一个第二表面可以均为该光倍频晶体的侧面,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为了使得该第一光信号在该光倍频晶体中传输足够长的距离,可以对该光倍频晶体进行加工处理。作为一个可选示例,如图3a和3b所示,光倍频晶体可以是通过将上表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切掉三个直角形成的,其中,该正方形的边长为L,该切角可以为45度切角,切角的表面(即切面)可以作为光信号的反射面,即该至少一个第二表面可以包括切面,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可选地,可以在该三个切面中的每个切面镀上反射膜,并且在剩余的一个直角两面镀上透射膜,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之前,可以对该第一光信号的光束直径进行变换处理,以满足变频需求。相应地,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该光转换单元220还可以包括:宽度变换单元,用于接收该发光单元210传输的该第一光信号,将接收到的该第一光信号的光束宽度由第一宽度变换为第二宽度,并输出光束宽度为第二宽度的第一光信号。此时,该光变频晶体可以具体用于接收该宽度变换单元输出的光束宽度为第二宽度的第一光信号,并对接收到的光束宽度为该第二宽度的第一光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该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可选地,在出射该光倍频晶体时,该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可以组成平行光束,并且该平行光束的光束宽度可以保持第二宽度不变,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宽度变换单元可以具有多种实现方式。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该宽度变换单元可以包括沿着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凸透镜222和凹透镜223,其中,该第一凸透镜的焦点与该凹透镜的焦点重合。假设该第一宽度为D1,该第二宽度为2w1,则宽度为D1的平行光束入射到该第一凸透镜222之后,可以以汇聚光束的形式射出并且入射到该凹透镜223,由于该第一凸透镜222的真实焦点与该凹透镜223的虚拟焦点重合,则该汇聚光束经由该凹透镜223的折射之后可以变成宽度为2w1的平行光束。假设该第一凸透镜222和该凹透镜223均为薄透镜,则该第一凸透镜222的焦距f1和该凹透镜223的焦距f2可以满足式(1)。
Figure GPA0000267539680000131
应理解,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光束宽度为2w1的第一光信号入射到该光变频晶体221之后,经由该光变频晶体221的三个切面中的每个切面的一次反射之后出射,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假设Leff表示该第一光信号在光倍频晶体中传输的距离,即光倍频晶体的有效长度,则由图4可知,该光倍频晶体的L和l可以满足以下约束条件:2.5L+1.5l=Leff。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光倍频晶体221还可以具有其它形式的切角,并且该第一光信号在该光倍频晶体221中的光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该光通信装置200还包括发送单元230,用于接收该光转换单元220输出的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并向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包括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的第一光束,其中,该第一光束的波束宽度和/或发散角满足预设条件。可选地,该第一光束可以为平行光束或近似平行光束,其中,该第一光束的发散角可以为0.2~1.5mrad,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该发送单元230可以在同一个光束中发送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可选地,该发送单元230可以以近似平行光束的形式发送该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二部分光信号,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发送单元230可以通过凸透镜发送该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二部分光信号。作为一个可选例子,如图4所示,该发送单元230可以包括:沿着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二凸透镜231和第三凸透镜232,其中,该第二凸透镜231的焦距f3和该第三凸透镜232的焦距f4满足式(2)。
Figure GPA0000267539680000141
其中,D2为该第一光束的光束直径。可选地,D2可以小于或等于该第三凸透镜的直径
Figure GPA0000267539680000142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该第二凸透镜231和第三凸透镜232的焦点在光路上重合,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该第二凸透镜231可以为自聚焦透镜,其中,该自聚焦透镜可以是圆柱体透镜,其长度LG可以为焦距f3的奇数倍,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光倍频晶体221与凹透镜223之间的距离以及该光倍频晶体221与该第二凸透镜231之间的距离可以尽可能的短,可选地,由该凹透镜223出射面到达该第二凸透镜231的光路长度L′可以满足式(3),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L′<1.5Leff (3)
应注意,图4的这个例子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要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4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该光通信装置200与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之间的OWC链路的功率预算来确定该第一部分光信号在该第一光信号中所占的比例以及该光倍频晶体的参数。例如,如图5所示,为了使得该光通信装置200通过OWC链路传输的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到达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时,其功率处于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的接收器的探测灵敏度以上,第二部分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发射功率PT可以分别满足式(4)和式(5),其中,下标B表示作为信标(Beacon)光的第二光信号的相关参数,下标C表示作为通信(Communication)光的第二部分光信号的相关参数。
PT,C=SC+MC+PR,C+LRx,C+LA,C+LG,C+LTx,C (4)
PT,B=SB+MB+PR,B+LRx,B+LA,B+LG,B+LTx,B (5)
其中,PT表示光信号的发射功率,即光信号入射到光倍频晶体时的功率,SC表示光信号的相应探测器的灵敏度,即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用于接收该光信号的探测器的灵敏度,PR表示光信号的接收功率,即光信号到达相应探测器时的功率,LTx表示光信号的发射天线损耗,即光信号在该光通信装置200中的损耗,LG表示光信号的发散损耗,LA表示光信号的大气吸收损耗,LRx表示光信号的接收天线损耗,即光信号在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的损耗,MC表示光信号的链路裕量,可以用于对抗信道中的雨、雾等不确定因素引起的随机衰减。
可选地,LG,C=LG,B,并且可以由式(6)确定:
LG,C=20×log10(θ×R/DR) (6)
其中,θ表示光束在自由空间的发散角,单位为毫弧(mrad),R表示光通信装置200与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距离,单位为千米,DR表示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的接收透镜的尺寸,单位为米。
在分别确定了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的发射功率之后,可以根据式(7)~(9)确定该光倍频晶体的参数。
PT,C=(PT,C+PT,B)sech2(ΓLeff) (7)
PT,B=(PT,C+PT,B)tanh2(ΓLeff) (8)
Figure GPA0000267539680000151
其中,n为该光倍频晶体的折射率,C为真空光速,ω为该第一光信号的圆频率,deff为该光倍频晶体的二阶非线性系数,ε0为真空介电常数。
通过上述式(4)至式(9),可以根据功率预算需求确定该光倍频晶体的有效长度Leff以及第一光信号进入光倍频晶体时的光束半径w1,并据此设计该第一光信号的光路。表1示出了OWC链路的功率预算示例,其中,通信光的发射功率为26.5dBm(即446mW),信标光的发射功率为15.8dBm(即38mW),通过求解上述等式,可得出Leff=74mm,光束半径w1=135μm。
表1 OwC链路的功率预算示例
Figure GPA0000267539680000161
可选地,可以根据上述Leff和w1确定光路上的相关器件参数,并且据此选择合适的器件。表2示出了与表1的功率预算示例对应的光转换单元220和发送单元230中的各个器件的参数示例,其中,长度单位为mm。
表2光转换单元220和发送单元230的器件参数示例
2w<sub>1</sub> L<sub>eff</sub> D<sub>Tx</sub> D<sub>1</sub> f<sub>1</sub> f<sub>2</sub> f<sub>3</sub> L<sub>G</sub> f<sub>4</sub> L l h
0.27 74 40 1 18 4.9 1 3 148.1 21.5 13.5 5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该光通信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光放大单元240,用于接收该发光单元210发射的该第一光信号,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输出放大处理后的该第一光信号。此时,该光转换单元220可以具体用于接收该光放大单元240输出的放大处理后的该第一光信号。
可选地,该光放大单元240可以具体为掺饵光纤放大器(Erbium DopedFiberAmplifier,EDFA),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该光通信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在光路上位于该光转换单元220之前的第一准直单元250,用于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并输出准直处理后的该第一光信号,其中,该准直处理后的该第一光信号可以为平行光束。此时,该光转换单元220可以具体用于接收该第一准直单元250输出的准直处理后的第一光信号。
可选地,该第一准直单元250可以在光路上置于该发光单元210和该光转换单元220之间,具体用于接收该发光单元210输出的该第一光信号,并对该发光单元210输出的第一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或者,如图5所示,该第一准直单元250可以在光路上置于光放大单元240和该光转换单元220之间,具体用于接收该光放大单元240输出的放大处理后的第一光信号,并对该光放大单元240输出的放大处理后的第一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第一准直单元250可以包括凸透镜,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该光通信装置200还可以用于接收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光信号。图6示出了该光通信装置200中与光信号的接收相关的功能单元:接收单元260、可旋转光系统265、光分离单元270、光探测单元275和控制单元280。
接收单元260用于接收第二对端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光束,其中,该第二光束包括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三光信号和具有第二波长的第四光信号。
可选地,该接收单元260可以包括凸透镜,该第二光束可以具体为平行光束或近似平行光束。该第二对端通信装置可以与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为相同或不同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该第三光信号的波长为第一波长,可以作为通信光,用于调制有数据。该第四光信号的波长为第二波长,可以作为信标光,用于进行信号跟踪。
可旋转光系统265用于引导该接收单元260接收到的第二光束的传输方向。
可选地,该光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准直单元,可以用于对该接收单元260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得到平行光束。此时,该可旋转光系统265可以具体用于引导该第二准直单元输出的平行光束的传输方向。可选地,该第二准直单元可以在光路上位于该接收单元260和可旋转光系统265之间,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具体地,该可旋转光系统可以通过折射和/或反射该第二光束,来引导该第二光束的传输方向。可选地,该可旋转光系统265可以包括可旋转反射镜,例如快速旋转反射镜(Fast Spin Mirror,FSM),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光分离单元270用于接收可旋转光系统265引导的该第二光束,分离该第二光束中的该第三光信号和该第四光信号,并输出分离的该第三光信号和该第四光信号。
可选地,该光分离单元270可以为用于分离第一波长和第二波长的光信号的分波片。例如,假设该第一波长和该第二波长分别为1550nm和775nm,则该光分离单元270可以包括1550nm/775nm分波片,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光探测单元275用于接收该光分离单元270传输的该第二光束中的第三光信号,并对该第三光信号中调制的数据进行解调处理。
控制单元280用于接收该光分离单元270传输的该第二光束中的第四光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该第四光信号,控制该可旋转光系统265的角度。
可选地,该光分离单元270与该光探测单元275之间的光路方向和该光分离单元270与该控制单元280之间的光路方向可以关于该光分离单元对称。例如,该第三光信号可以穿出该分波片后进入该光探测单元275,而该第四光信号可以被该分波片反射后进入该控制单元280,如果该分波片具体为45度分波片,则该光分离单元270与该光探测单元275之间的光路方向和该光分离单元270与该控制单元280之间的光路方向可以垂直,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控制单元280可以包括:位置检测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该位置检测单元可以用于接收该光分离单元270输出的该第四光信号,确定该第四光信号的光心位置,并向该调节单元传输该光心位置的信息;该调整单元可以用于接收该位置检测单元传输的该光心位置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调整该可旋转光系统265的角度。
可选地,该位置检测单元可以包括四象限探测器,例如红外四象限探测器或硅四象限探测器,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光通信装置200还可以包括聚焦透镜单元,用于接收该光分离单元270输出的该第四光信号,并将该第四光信号聚焦在该位置检测单元,其中,该聚焦透镜单元可以包括第四凸透镜,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该光通信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在光路上位于该聚焦透镜单元和该位置检测单元之间的滤波单元,用于过滤该第四光信号中除波长为该第二波长的光信号之外的信号,例如滤除尚未分离的该第一波长的光信号,等等。可选地,该滤波单元可以包括该第二波长的带通滤波器,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该调整单元具体可以调整该可旋转光系统265的角度,以使得该第四光信号的光心位置处于该位置检测单元的中心,而由于该光分离单元270与该光探测单元275之间的光路方向和该光分离单元270与该控制单元280之间的光路方向可以关于该光分离单元对称,则该调整可以使得该第四光信号的光心位置位于该光探测单元275的中心,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光通信装置300。该光通信装置300可以包括光发射机310和光发射天线320,其中,
该光发射机310用于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信号;
光发射天线320用于接收该光发射机310发射的该第一光信号,将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并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光信号可以作为用于进行信号跟踪的信标光,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可以作为用于承载客户数据的通信光。
可选地,该光通信装置3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发射天线320,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该光发射天线32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光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该接收单元可以用于接收该光发射机310发射的该第一光信号,该光转换单元可以用于将该接收单元接收的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该发送单元可以用于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光转换单元得到的该第二光信号。
可选地,该光发射天线320中的接收单元可以包括接收透镜。
可选地,该光发射天线320中的光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光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该光转换单元和该发送单元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文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该光发射天线320还可以包括第一准直单元,用于接收该光发射机310发射的第一光信号,并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得到准直处理后的第一光信号。相应地,该光转换单元可以具体用于接收该第一准直单元输出的准直处理后的第一光信号。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该光通信装置300还可以包括光放大器330,用于接收该光发射机310发射的第一光信号,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输出放大处理后的该第一光信号。此时,该光发射天线320可以具体用于接收光放大器330输出的放大处理后的第一光信号。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该光通信装置300还可以包括光探测器和光接收天线,其中,光接收天线用于接收第二对端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光束,其中,该第二光束包括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三光信号和具有第二波长的第四光信号,分离该第二光束中的该第三光信号和该第四光信号,根据该第四光信号,将该第三光信号的中心调整至接收光纤中心,并向该光探测器输出该第三光信号。该光探测器可以用于接收该光接收天线输出的该第三光信号,并对该第三光信号调制的数据进行解调处理。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该光接收天线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可旋转光系统、光分离单元和控制单元,或者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准直单元,具体可以参见上文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由空间通信系统400。该自由空间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光通信装置410和第二光通信装置420,该第一光通信装置410和第二光通信装置420之间可以存在OWC链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该第一光通信装置410可以包括发光单元、光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该第二光通信装置42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可旋转光系统、光分离单元、光探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具体地,该第一光通信装置41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光通信装置200的与光信号的发送相关的部分,该第二光通信装置42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光通信装置200的与光信号的接收相关的部分,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该第一光通信装置410可以包括光发射机和发射天线,该第二光通信装置420可以包括接收天线和光探测器。具体地,该第一光通信装置41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光通信装置300的与光信号的发送相关的部分,该第二光通信装置42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光通信装置300的与光信号的接收相关的部分,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该自由空间通信系统400的一个架构示例,其中假设第一波长为1550nm,该第二波长为775nm。如图9所示,该第一光通信装置410可以包括发射机411、EFDA412和发射天线,该发射天线包括凸透镜413、光转换单元414和凸透镜415。该第二光通信装置420可以包括接收天线、光电探测器(PhotoDetector,PD)和接收机,其中,接收天线可以包括凸透镜421、凸透镜422、可旋转反射镜423、分波片424、凸透镜425、滤波片426、硅四象限探测器(QD)427、控制器428、凸透镜4291、光探测器(PD)4292和接收机4293。
具体地,该发射机411可以发射波长为λ(即1550nm)的光束,该光束被EDFA 412放大后入射到发射天线的凸透镜413,凸透镜413将接收到的光束准直为平行光束,该光转换单元414将该平行光束中的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波长为λ/2(即775nm)的信标光,用于跟踪对准,该平行光束中剩余的波长为λ的光信号作为通信光。凸透镜415发送包括波长为λ的通信光和波长为λ/2的信标光的光束。
凸透镜421可以接收凸透镜415发送的包括波长为λ的通信光和波长为λ/2的信标光的光束,该光束被凸透镜422准直后传输至可旋转反射镜423。可旋转反射镜将该光束反射至分波片424。分波片424将该光束中的波长为λ的通信光和波长为λ/2的信标光分离,其中,波长为λ的通信光穿过该分波片424之后到达凸透镜4291,然后被聚焦到PD 4292,该PD4292将接收到的通信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传输至接收机4293。另一方面,波长为λ/2的信标光被该分波片424反射至凸透镜425,并经过426的滤波处理后到达QD 427,QD 427可以确定该波长为λ/2的信标光的中心位置,并将该中心位置的信息上报至控制器428,该控制器428可以根据该中心位置的信息调整该可旋转反射镜423的角度,以使得该信标光的中心位置位于QD的中心。由于通信光的光路I和的信标光的光路II垂直并关于波分片424对称,则当信标光的中心位置位于QD的中心时,通信光的中心位置可以位于PD的中心。
应注意,图9的这个例子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要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图9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内。
上文中结合图2至图9,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装置和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下面将结合图10,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方法。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方法500。
S510,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信号。
S520,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转换处理,以使得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
该第二波长不同于该第一波长,可选地,在S520中,可以对该第一部分光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光信号,相应地,该第二波长小于该第一波长,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S530,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和该第二光信号。
可选地,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可以为该第一光信号中除该第一部分光信号之外的部分,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在S530中,可以以平行光束或近似平行光束的形式向该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该第二光信号和该第二部分光信号,其中,该近似平行光束的发散角可以满足预设条件,例如,在0.2mrad~1.5mrad之间,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该第一波长可以为该第二波长的偶数倍。此时,S520可以包括:利用光倍频晶体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以使得该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第二光信号。
可选地,该第一光信号在该光变频晶体中传输的距离可以满足上述式(5)至式(9),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利用光倍频晶体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之前,该方法500还可以包括:
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宽度变换处理,以使得该第一光信号的光束宽度由第一宽度变为第二宽度。
相应地,该利用光倍频晶体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可以包括:利用光倍频晶体对第二宽度的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变频处理。
可选地,该第二宽度可以满足上述式(7)至式(9),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S530可以具体为: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第一光束,该第一光束包括该第二光信号和第二部分光信号。具体地,该第一光束可以为平行光束或近似平行光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宽度变换处理之前,该方法500还可以包括:
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准直处理,得到准直处理后的该第一光信号。其中,该准直处理后的该第一光信号可以为平行光束。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方法500可以由上述装置实施例中的光通信装置200或光通信装置300执行,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方法步骤和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实施例的步骤及组成。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单元,用于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信号;
光转换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将所述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作为用于进行信号跟踪的信标光,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作为用于承载客户数据的通信光;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光转换单元输出的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光信号;
所述光转换单元包括:宽度变换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光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光信号的光束宽度由第一宽度变换为第二宽度;
所述光转换单元还包括:光倍频晶体,用于接收所述宽度变换单元输出的具有所述第二宽度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将接收到的具有所述第二宽度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光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长小于所述第一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为所述第二波长的整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信号从第一表面入射所述光倍频晶体,经由所述光倍频晶体的至少一个第二表面中的每个第二表面反射至少一次后,从第三表面射出所述光倍频晶体,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镀有增透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表面镀有反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倍频晶体具有至少一个切角,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表面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切角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信号在所述光倍频晶体中传输的距离Leff满足以下条件:
PT,C=SC+MC+PR,C+LRx,C+LA,C+LG,C+LTx,C
PT,B=SB+MB+PR,B+LRx,B+LA,B+LG,B+LTx,B
PT,C=(PT,C+PT,B)sech2(ΓLeff),
PT,B=(PT,C+PT,B)tanh2(ΓLeff),
其中,
Figure FDA0002742304370000011
PT,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入射到所述光倍频晶体时的功率,SC所述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的第一探测器的灵敏度,PR,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到达所述第一探测器时的功率,LTx,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在所述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的损耗,LG,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的发散损耗,LA,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的大气吸收损耗,LRx,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在所述对端通信装置中的损耗,M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的链路裕量,PT,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入射到所述光倍频晶体时的功率,SB所述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的第二探测器的灵敏度,PR,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到达所述第二探测器时的功率,LTx,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在所述光转换单元中的损耗,LG,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发散损耗,LA,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大气吸收损耗,LRx,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在所述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的损耗,M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的链路裕量,n为所述光倍频晶体的折射率,C为真空光速,ω为所述第一光信号的圆频率,deff为所述光倍频晶体的二阶非线性系数,ε0为真空介电常数,w1为所述第一光信号入射到所述光倍频晶体时的光束半径,Leff为所述第一光信号在所述光倍频晶体中传输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变换单元包括:沿着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凸透镜和凹透镜,其中,所述第一凸透镜的焦点与所述凹透镜的焦点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透镜的焦距f1和所述凹透镜的焦距f2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FDA0002742304370000021
其中,D1为所述第一光信号入射所述第一凸透镜时的光束宽度,2w1为所述第一光信号出射所述凹透镜时的光束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包括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光信号的第一光束,其中,所述第一光束的波束宽度和/或发散角满足预设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沿着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二凸透镜和第三凸透镜,其中,所述第二凸透镜的焦距f3和所述第三凸透镜的焦距f4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FDA0002742304370000022
其中,D2为所述第一光束的光束直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信装置还包括:
光放大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对所述第一光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输出放大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光信号;
所述光转换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光放大单元输出的放大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光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可旋转光系统、光分离单元、光探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对端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光束,其中,所述第二光束包括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三光信号和具有第二波长的第四光信号;
所述可旋转光系统用于引导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光束的传输方向;
所述光分离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可旋转光系统引导的所述第二光束,并且分离所述第二光束中的所述第三光信号和所述第四光信号;
所述光探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光分离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二光束中的第三光信号,并对所述第三光信号中调制的数据进行解调处理;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光分离单元传输的所述第二光束中的第四光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四光信号,控制所述可旋转光系统的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离单元包括用于分离所述第一波长和所述第二波长的光信号的分波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位置检测单元和调整单元,
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光分离单元输出的所述第四光信号,确定所述第四光信号的光心位置,并向所述调整单元传输所述光心位置的信息;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位置检测单元传输的所述光心位置的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调整所述可旋转光系统的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硅四象限探测器。
16.一种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光发射机发射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信号;
光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作为用于进行信号跟踪的信标光,所述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作为用于承载客户数据的通信光;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和所述光转换单元得到的所述第二光信号;
所述光转换单元包括:宽度变换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机传输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光信号的光束宽度由第一宽度变换为第二宽度;
所述光转换单元还包括:光倍频晶体,用于接收所述宽度变换单元输出的具有所述第二宽度的所述第一光信号,将接收到的具有所述第二宽度的所述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所述第二光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光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为所述第二波长的整数倍。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变换单元包括:沿着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一凸透镜和凹透镜,其中,所述第一凸透镜的焦点与所述凹透镜的焦点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光倍频晶体输出的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光信号,并向所述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包括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光信号的第一光束,其中,所述第一光束的波束宽度和/或发散角满足预设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沿着光路依次设置的第二凸透镜和第三凸透镜,其中,所述第二凸透镜的焦距f3和所述第三凸透镜的焦距f4满足以下关系:
Figure FDA0002742304370000031
其中,D2为所述第一光束的光束直径。
21.一种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发射机和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射天线。
22.一种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信号;
对所述第一光信号进行转换处理,以使得所述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作为用于进行信号跟踪的信标光,所述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作为用于承载客户数据的通信光;
向第一对端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光信号;
所述对所述第一光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包括:对所述第一光信号进行宽度变换处理,以将所述第一光信号的光束宽度由第一宽度变为第二宽度;
利用光倍频晶体对光束宽度为所述第二宽度的所述第一光信号进行转换处理,以使得所述第一光信号中的第一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光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长小于所述第一波长。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为所述第二波长的整数倍。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信号从第一表面入射所述光倍频晶体,经由所述光倍频晶体的至少一个第二表面反射至少一次后,从第三表面射出所述光倍频晶体,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镀有增透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表面镀有反射膜。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倍频晶体具有至少一个切角,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表面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切角的表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信号在所述光倍频晶体中传输的距离Leff满足以下条件:
PT,C=SC+MC+PR,C+LRx,C+LA,C+LG,C+LTx,C
PT,B=SB+MB+PR,B+LRx,B+LA,B+LG,B+LTx,B
PT,C=(PT,C+PT,B)sech2(ΓLeff),
PT,B=(PT,C+PT,B)tanh2(ΓLeff),
其中,
Figure FDA0002742304370000041
PT,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入射到所述光倍频晶体时的功率,SC所述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的第一探测器的灵敏度,PR,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到达所述第一探测器时的功率,LTx,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在所述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的损耗,LG,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的发散损耗,LA,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的大气吸收损耗,LRx,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在所述对端通信装置中的损耗,MC为所述第二部分光信号的链路裕量,PT,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入射到所述光倍频晶体时的功率,SB所述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的第二探测器的灵敏度,PR,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到达所述第二探测器时的功率,LTx,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在光转换单元中的损耗,LG,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发散损耗,LA,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大气吸收损耗,LRx,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在所述第一对端通信装置中的损耗,MB为所述第二光信号的链路裕量,n为所述光倍频晶体的折射率,C为真空光速,ω为所述第一光信号的圆频率,deff为所述光倍频晶体的二阶非线性系数,ε0为真空介电常数,w1为所述第一光信号入射到所述光倍频晶体时的光束半径。
CN201680091490.8A 2016-12-16 2016-12-16 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 Active CN1100504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10296 WO2018107452A1 (zh) 2016-12-16 2016-12-16 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0416A CN110050416A (zh) 2019-07-23
CN110050416B true CN110050416B (zh) 2021-02-26

Family

ID=62557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1490.8A Active CN110050416B (zh) 2016-12-16 2016-12-16 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0416B (zh)
WO (1) WO20181074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3967B (zh) * 2019-12-25 2024-05-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一种长波红外无线光通信的收发分离式光学天线
EP4170932A1 (en) * 2020-06-19 2023-04-26 Toyo Electric Corporation Spatial light transmission device
CN113992267B (zh) * 2020-07-10 2023-0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24874B (zh) * 2020-12-08 2023-11-10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基于芯片集成光路的光纤-空间光通信信号转换方法
CN113259014B (zh) * 2021-07-01 2021-09-28 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判决相关的qd光斑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5085806B (zh) * 2022-04-27 2024-04-19 苏州中科光桥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速星间激光通信的收发光路设计方法以及终端装置
CN115276801B (zh) * 2022-09-19 2022-12-23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卫星激光通信链路光斑跟踪补偿方法及信号传输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5693A (en) * 1975-03-10 1976-08-1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Dual function laser for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s
CN101267255A (zh) * 2008-02-20 2008-09-17 上海大学 毫米波光纤传输系统中双路光相位调制毫米波生成及提供远程本振的系统和方法
JP2012060499A (ja) * 2010-09-10 2012-03-22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光無線通信装置
WO2014078811A1 (en) * 2012-11-16 2014-05-22 Flir Systems, Inc. Synchronized infrared beacon / infrared detec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4093A (ja) * 2006-08-25 2008-03-06 Nec Corp 光通信システム、光通信装置および光通信波長制御方法
US20130223846A1 (en) * 2009-02-17 2013-08-29 Trilumina Corporation High speed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N102790653B (zh) * 2011-05-19 2015-02-18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CN103067080B (zh) * 2012-12-14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毫米波信号的多通道传输系统
CN103762998B (zh) * 2013-10-22 2016-06-22 长春理工大学 大视场共天线混合微波和激光无线通信装置
WO2015146106A1 (ja) * 2014-03-27 2015-10-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送受信装置、光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光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5693A (en) * 1975-03-10 1976-08-1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Dual function laser for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s
CN101267255A (zh) * 2008-02-20 2008-09-17 上海大学 毫米波光纤传输系统中双路光相位调制毫米波生成及提供远程本振的系统和方法
JP2012060499A (ja) * 2010-09-10 2012-03-22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光無線通信装置
WO2014078811A1 (en) * 2012-11-16 2014-05-22 Flir Systems, Inc. Synchronized infrared beacon / infrared detec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inter-satellite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t 980nm and 1550nm wavelengths;Navjot Kaur;《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Computing and Informatics》;2015012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0416A (zh) 2019-07-23
WO2018107452A1 (zh) 2018-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0416B (zh) 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
US9164247B2 (en) Apparatuses for reducing the sensitivity of an optical signal to polarizat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arrasco-Casado et al. LEO-to-ground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s aiming for space QKD using Small Optical TrAnsponder (SOTA)
US9294217B2 (en) Optical signal multiplexing method and optical multiplexer
CN106788758A (zh) 一种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的收发终端及运行方法
US9991964B2 (en) Hybrid free space multiplexer for multichannel 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
US11652549B2 (en) Optical antenna
US20170023750A1 (en) NxN PARALLEL OPTICAL TRANSCEIVER
CN206313780U (zh) 一种空间激光通信组网的收发终端
CN105739032A (zh) 一种单接口多波长发射接收组件
US11777599B2 (en)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rotatable dispersive optical component
US20140044436A1 (en)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optical transceiver comprising optical transmitter
CN112782862A (zh) 一种多波长合波的光学模组
KR102205382B1 (ko) 광학 빔으로부터 광학 에너지를 추출하는 방법
Mai et al. Wide field-of-view transceiver design for bidirectional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harma et al. FSO systems fo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A review, techniques and challenges
WO2022188687A1 (zh) 一种探测装置、探测器、激光雷达及终端设备
US7194159B1 (en) Asymmetric optical circulator
CN108241154A (zh) 一种激光发射接收装置以及激光探测与测量系统
TW201801486A (zh) 具有雷射光分路裝置的光纖雷射傳輸系統
Vasylyev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free-space quantum channels
Mahdi et al. Impact of pointing error on SISO/MISO drones swarm-based free space optical system in weak turbulence regime
CN210427857U (zh) 多通道光多路复用器、光发射器及光模块
Heng et al. Beam divergence changing mechanism for short-range inter-unmanned aerial vehicl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N106849381A (zh)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发射装置、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