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0249B - 一种输入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入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0249B
CN110050249B CN201780075762.XA CN201780075762A CN110050249B CN 110050249 B CN110050249 B CN 110050249B CN 201780075762 A CN201780075762 A CN 201780075762A CN 110050249 B CN110050249 B CN 110050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sensor
target object
processor
plane
cur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57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0249A (zh
Inventor
赵心宇
郑勇
陈运哲
金庆浩
张泽狮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50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0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0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0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propagating acoustic waves
    • G06F3/043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propagating acoustic waves in which the acoustic waves are either generated by a movable member and propagated within a surface layer or propagated within a surface layer and captured by a movable memb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输入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用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的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在该方案中,当智能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根据第一红外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确定目标物体通过第一平面进入或离开第一空间范围后,所述处理器开始或停止根据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显示光标;当处理器根据第二红外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确定目标物体通过第二平面进入或离开第二空间范围后,处理器开始或停止根据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在该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期望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操作。显然,通过该方案可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输入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入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技术的发展,支持音频、视频、数据等处理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层出不穷。例如,家居智能终端(包括:空调、冰箱、电饭煲、热水器等),商务智能终端(包括:可视电话、会议桌面智能终端等),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金融智能终端机,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计算机等。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输入,手动输入等多种输入方式,实现对智能终端设备的控制和管理。但是相对于语音输入,手动输入具有更高的私密性和适用性(例如,适用于嘈杂环境)。
由于传统的手动输入需要用户通过手指或触控笔等物体在智能终端设备的触控面板上输入,导致在该触控面板面积较小的情况下用户采用手动输入方式较为不便,因此智能终端设备通过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是手动输入的发展趋势。
在采用的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技术的方案中,集成在智能终端设备内的超声波传感器会感应到感应区域内的目标物体(手指或触控笔等物体)的运动轨迹,该智能终端设备对该运动轨迹进行识别,从而确定用户期望的输入信息,并最终根据所述输入信息对自身执行相应地操作。其中,所述输入信息包括输入指令或轨迹模型(例如向左滑模型、字母模型、数字模型、汉字模型等)等信息。
然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为该超声波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能够到达的空间区域,因此,只要在该感应区域内存在目标物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就识别有输入信息。这样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得到的输入信息可能并非是用户期望输入的,例如,在用户没有输入意图,但是手指在该感应区域内移动的场景中。
显然,传统的智能终端设备的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较差,用户体验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用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的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可以显示界面;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中的任一个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测量目标物体与该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可以持续检测在第一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生成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可以持续检测在第二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不同;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启动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时,所述处理器,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一空间范围时,获取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以及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位置上显示所述光标;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的边界;
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二空间范围时,根据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其中,所述第二平面为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边界,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
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离开所述第二空间范围时,停止执行所述确认操作;
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离开所述第一空间范围时,停止显示所述光标。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显示光标,以及通过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执行确认操作,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期望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操作。显然,通过该方案可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通过不同波长的红外光,检测各自对应的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通过该设计,为了避免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红外传感器发射的红外光经所述目标物体反射后被其中另一个红外传感器接收导致的红外光干扰,提高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还可以测量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可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通过该设计,所述处理器可以在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数据组中,确定准确度较高的所述目标物体距离每个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目标距离,进而提高确定的所述光标的位置的精确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还可以测量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可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通过该设计,所述处理器可以在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数据组中,确定准确度较高的所述目标物体距离每个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目标距离,进而提高确定的所述光标的位置的精确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确定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中,最后连续p次的第一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一平面中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时,来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一空间范围。其中,所述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通过该设计,所述处理器可以准确地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一空间范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确定在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中,最后连续q次的第二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二平面中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时,来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二空间范围。其中,所述q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通过该设计,所述处理器可以准确地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二空间范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通过确定在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中,最后e次的第二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二平面中不存在所述目标物体,且所述最后e次的前f次的第二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二平面中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时,进而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离开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其中e和f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通过该设计,所述处理器可以准确地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离开所述第二空间范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通过确定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中,最后g次的第二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一平面中不存在所述目标物体,且所述最后g次的前k次的第二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二平面中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时,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离开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其中g和k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通过该设计,所述处理器可以准确地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离开所述第一空间范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所述确认操作时,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有至少一个待选项时,在所述至少一个待选项中,选中处于所述光标的位置处的目标待选项;还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在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启动轨迹模型识别输入功能时,记录所述光标的位置。
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有待选项时,所述处理器可以根据所述光标的位置选中目标待选项,进而执行所述目标待选项对应的操作,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所述光标的位置的调节,从而选中用户期望的所述目标待选项。
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启动轨迹模型识别输入功能时,所述处理器可以根据记录的光标位置,生成所述光标(或所述目标物体)的运动轨迹,从而可以将所述运动轨迹与预设的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进而识别所述本次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的内容(指令或字符等)。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所述光标的位置的调节,从而输入用户期望的指令或字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以及处理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生成的第一检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生成的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用于持续检测在第一平面是否存在目标物体,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用于持续检测在第二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不同;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一空间范围时,获取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中每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每个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以及控制显示面板在所述位置上显示所述光标;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的边界;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二空间范围时,根据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其中,所述第二平面为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边界,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离开所述第二空间范围时,停止执行所述确认操作;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离开所述第一空间范围时,停止显示所述光标。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显示光标,以及通过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执行确认操作,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期望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操作。显然,通过该方案可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获取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然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还可以通过获取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然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所述确认操作时,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有至少一个待选项时,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至少一个待选项中,选中处于所述光标的位置处的目标待选项;还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在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启动轨迹模型识别输入功能时,所述处理器记录所述光标的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该处理器中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中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元件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调用存储元件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以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中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智能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终端设备中包含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检测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是否存在目标物体;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或离开第一空间范围后,所述处理器开始或停止根据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显示光标;当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第二平面进入或离开第二空间范围后,所述处理器开始或停止根据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和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边界,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不同,且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显示光标,以及通过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执行确认操作,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期望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操作。显然,通过该方案可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映射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传感器发射红外光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响应率和红外光的波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透过率与红外光的波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响应率和红外光的波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透过率与红外光的波长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所有传感器在智能手表上的安装位置示例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所有传感器在智能手表上的安装位置示例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所有传感器在智能手表上的安装位置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物体与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数据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物体与每个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目标距离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输入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用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的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其中,方法和设备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设备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智能终端设备中包含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检测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是否存在目标物体;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或离开第一空间范围后,所述处理器开始或停止根据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显示光标;当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第二平面进入或离开第二空间范围后,所述处理器开始或停止根据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和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边界,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不同,且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显示光标,以及通过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执行确认操作,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期望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操作。显然,通过该方案可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智能终端设备,例如,家居智能终端(包括:空调、冰箱、电饭煲、热水器等),商务智能终端(包括:可视电话、会议桌面智能终端等),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金融智能终端机,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车载设备、计算机等。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不仅可以实现其传统的基本功能,还具有音频、视频、数据等处理功能,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显示面板,用于实现人机交互。
2)、目标物体,为能够反射红外光和超声波的物体,例如人体、触控笔等用户常用的手动输入工具。
3)、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对应的感应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中包括红外光发送元件、红外光接收元件。所述红外光发送元件用于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所述目标物体后,会发生反射,当反射的红外光被所述红外光接收元件接收到后,所述红外传感器生成指示所述感应区域内存在目标物体的检测结果;反之,当所述红外光接收元件未接收到红外光,那么所述红外传感器生成指示所述感应区域内不存在目标物体的检测结果。
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为其中的红外光发送元件发射的红外光的可达区域。
可选的,所述红外传感器中还包括滤波盖片,该滤波盖片可以将波长不满足所述滤波盖片的滤波参数的红外光过滤掉,因此,所述滤波盖片只能透过波长满足所述滤波参数的红外光。因此,所述红外传感器可以通过所述滤波盖片对所述红外光发送元件发出的红外光进行滤波,以及反射给所述红外光接收元件的红外光进行滤波。
可选的,所述红外传感器中还包括驱动芯片,用于计算所述红外发送元件发射红外光与所述红外光接收元件接收红外光的时间差,或者所述红外发送元件发射的红外光与所述红外光接收元件接收的红外光的相位差,并通过所述时间差或所述相位差,计算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选的,所述驱动芯片中还包括检测寄存器,存储所述红外传感器生成的检测结果。
4)、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测量目标物体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包括超声波发送元件、超声波接收元件。所述超声波发送元件用于发送超声波。当所述超声波遇到所述目标物体后,会发生反射,当反射的超声波被所述超声波接收元件接收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根据发送的超声波和接收的超声波,计算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由于所述目标物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不可能为一个点,因此,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接收到的超声波可能为所述目标物体多个位置反射的。因此,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计算得到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能为多个,构成一个距离数据组。
5)、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6)、“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一种可能的智能智能终端设备的结构图。参阅图1所示,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电源120、处理器130、存储器140、输入单元150、显示单元160、超声波传感器170、红外传感器180、以及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终端设备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所述RF电路110可用于通信或通话过程中,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所述RF电路110在接收到基站的下行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处理器130处理;另外,将待发送的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所述RF电路1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WiFi技术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通过WiFi模块190可以连接接入点(Access Point,AP),从而实现数据网络的访问。所述WiFi模块190可用于通信过程中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可选的,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实现物理连接。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其他设备的通信接口通过电缆连接,实现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和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需要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因此,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内部需要包含通信模块。虽然图1示出了所述RF电路110、所述WiFi模块190等通信模块,以及所述通信接口,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中存在上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其他用于实现通信的通信模块(如蓝牙模块),以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为手机、可穿戴设备时,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可以包含所述RF电路110,还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190;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为计算机时,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可以包含所述通信接口,还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190;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为平板电脑时,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可以包含所述WiFi模块190。
所述存储器14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130通过运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4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可选的,所述存储器140可以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各种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
此外,所述存储器1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所述输入单元15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的输入信号。
可选的,输入单元150可包括触控面板15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52。
其中,所述触控面板15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控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所述触控面板151上或在所述触控面板15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所述触控面板151可以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所述处理器130,并能接收所述处理器13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所述触控面板151。
可选的,所述其他输入设备15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显示单元16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的各种菜单(待选项)。所述显示单元160即为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的显示系统,用于呈现界面,实现人机交互。
所述显示单元16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61。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1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面板151可覆盖所述显示面板161,当所述触控面板15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所述处理器13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所述处理器13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所述显示面板1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虽然在图1中,所述触控面板151与所述显示面板1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触控面板151与所述显示面板161集成而实现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所述处理器130是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4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40内的数据,执行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实现基于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的多种业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所述处理器130中。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70,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启动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时,测量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70的感应区域内目标物体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70之间的距离。可选的,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70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所述处理器130就可以根据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70测量的距离,在所述显示面板161中显示光标,以及根据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
所述红外传感器180,用于检测感应区域内是否存目标物体,这样,所述处理器130可以根据所述红外传感器180的检测结果,启动或停止显示光标,以及启动或停止执行确认操作。
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还包括用于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20(比如电池)。可选的,所述电源120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所述处理器13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所述智能终端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其他种类的传感器、音频电路、摄像头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参阅图2所示,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包括:处理器201、显示面板202,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第二红外传感器205。其中,所述显示面板202,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均与所述处理器201之间相互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以及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中,任一个器件与所述处理器201之间均可以通过内部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总线,或者其他通信接口的总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或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可以通过各自的驱动芯片连接所述处理器201,如图2中所示。
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中每个超声波传感器203,均用于测量目标物体与该超声波传感器203之间的距离。
传统的,为了便于所述处理器201后续可以根据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距离,可以准确地确定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202中的位置(例如坐标信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203可以测量在不同方向上所述目标物体与该超声波传感器203之间的距离。然而,一般一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设定方向上所述目标物体与该超声波传感器203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中包含至少所述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且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中任意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方向不同。
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中包括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超声波传感器a和超声波传感器b),且超声波传感器a测量的方向a和超声波传感器b测量的方向b相互垂直。所述处理器201可以根据所述方向a和所述方向b,以及设定原点(例如:所述超声波传感器a所在位置、所述超声波传感器b所在位置,或者其他位置)建立坐标系。这样,所述处理器201可以根据所述超声波传感器a测量的在方向a上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a之间的距离a,所述超声波传感器b测量的在方向b上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b之间的距离b,确定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坐标系中的位置。所述处理器201在得到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坐标系中的位置后,可以根据预设的位置映射规则,将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坐标系中的位置映射到所述显示面板202中对应的位置,如图3中显示面板中的黑点所在的位置。
其中,可选的,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器201在确定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坐标系中的位置时,还可以考虑所述超声波传感器a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b之间的距离ΔD。可选的,所述超声波传感器a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b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所述处理器201也可以忽略ΔD。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为位置映射方法的一个示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中的超声波传感器203可以三个及以上,且任意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的测量方向之间的夹角也不一定为90度。相应地,所述处理器201也需要根据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中的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方向,建立的坐标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另外,所述处理器201采用的位置映射规则可以通过传统的多种映射算法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每个红外传感器均可以在对应的平面上发射红外光,如图4所示。其中,该红外传感器发射的红外光在对应的平面上可以形成设定的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因此,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可以通过在对应的第一平面上发射的红外光,检测在所述第一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也可以通过在对应的第二平面上发射的红外光,检测在所述第二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
为了避免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其中一个红外传感器发射的红外光经所述目标物体反射后被其中另一个红外传感器接收,导致降低接收红外光的红外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采用不同波长的红外光,检测对应的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
因此,为了提高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的测量结果准确度,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具体用于通过第一波长的红外光,检测在所述第一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具体用于通过第二波长的红外光,检测在所述第二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第一波长和所述第二波长不同。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可以平行。
为了实现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通过不同波长的红外光,检测对应的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红外光发送元件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红外光发送元件为相同类型,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红外光接收元件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红外光接收元件也为相同类型,但是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滤波盖片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滤波盖片的滤波参数不同。
例如,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红外光发送元件和红外光接收元件的响应率与红外光的波长的对应关系均如图4A所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滤波盖片1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滤波盖片2的透过率与红外光的波长的对应关系如图4B所示。通过图4A和图4B可知,所述第一波长为750纳米(nm)-820nm,所述第二波长为850nm-985nm。
在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红外光发送元件可以发射相同波长的红外光;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红外光接收元件均可以接收所有波长的红外光;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滤波盖片能够透过的红外光的波长不同。因此,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滤波盖片可以透过第一波长的红外光,而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滤波盖片能够透过第二波长的红外光。
第二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红外光发送元件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红外光发送元件为不同类型,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红外光接收元件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红外光接收元件也为不同类型,但是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滤波盖片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滤波盖片的滤波参数相同。
例如,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红外光发送元件和红外光接收元件的响应率与红外光的波长的对应关系分别如图4C所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滤波盖片的透过率与红外光的波长的对应关系均如图4D所示。通过图4C和图4D可知,所述第一波长为400nm-700nm,所述第二波长为700nm-950nm。
在上述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红外光发送元件可以发射第一波长的红外光,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红外光发送元件可以发射第二波长的红外光;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红外光接收元件接收第一波长的红外光,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红外光接收元件接收第二波长的红外光;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中的滤波盖片能够透过的所有波长的红外光。
通过上述实现方式,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中的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可以实现通过不同波长的红外光,检测对应的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从而提高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的测量结果准确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以及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可以同时检测到所述目标物体,因此,上述所有传感器需要集中镶嵌在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的外壳中。当然,上述所有传感器在智能终端设备200中的安装位置可以依据以下因素决定:不影响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的基本功能,便于用户操作所述目标物体,美观等。例如,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为可以放置于桌面或可穿戴在用户身上时,上述传感器可以集中镶嵌于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的侧面。下面仅以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为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智能手表并不构成对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的限定。如图5所示,上述所有传感器可以镶嵌于智能手表的表壳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以及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可以通过柔性材料连接到所述智能手表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主板上。另外所述PCB主板后方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以及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固定在表壳上,如图5A所示。另外,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的滤波盖片与表体通过胶水粘合,并通过滤波盖片的台阶限位,如图5B所示。
基于图5所示的所有传感器在智能手表上的安装位置,当所述智能手表被穿戴在用户身上时,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的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可选的,为了保证用户在操作所述目标物体的同时可以在所述显示面板202中可以观察到操作的结果,提高用户体验,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均与所述显示面板202平行。所述第一平面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的感应区域(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发射的红外光的可达区域),或所述第二平面中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的感应区域的俯视图,如图7所示。
当然,在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为其他种类的设备的场景下,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可以与所述显示面板202之间存在一定角度,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启动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场景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用于持续检测在第一平面(即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的感应区域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生成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用于持续检测在第二平面(即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的感应区域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可以为不同平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和/或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4可以持续多次(例如在多个周期内)检测对应的感应区域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
其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在每次检测后,生成一个第一检测结果。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平面是否存所述目标物体。例如,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1”时,指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在所述第一平面中检测到所述目标物体(即所述第一平面中存在所述目标物体),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0”时,指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未在所述第一平面检测到所述目标物体(即所述第一平面中不存在所述目标物体))。
其中,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生成的第二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生成的第一检测结果可能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生成的第一检测结果通知给所述处理器201:
方式一: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驱动芯片中不存在检测寄存器时,所述驱动芯片生成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后,即主动将生成的发送给所述处理器201;
方式二: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中的驱动芯片中存在检测寄存器时,所述驱动芯片生成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后存储到所述检测寄存器中,所述处理器201可以根据需要,在所述检测寄存器中读取所述第一检测结果。
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相似,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也可以通过上述任一种方式,将生成的第二检测结果通知给所述处理器201。
为了进一步降低功耗,所述处理器201确定最后连续设定次数阈值(例如20、50等)的第一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一平面未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时,所述处理器201可以开始进入休眠状态,暂停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
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在连续设定次数检测到所述第一平面未存在所述目标物体后,首次生成指示所述第一平面存在所述目标物体的第一检测结果时,可以通过中断的方式唤醒所述处理器201。
所述处理器201也可以在暂停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后,定期轮询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的检测寄存器,当确定所述检测寄存器中最后一个第一检测结果指示所述第一平面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时,启动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
所述处理器201也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的第二检测结果,暂停或启动所述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具体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所述处理器201启动所述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之后,所述处理器201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或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A:所述处理器201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一空间范围时,获取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202中的位置,以及控制显示面板202在所述位置上显示所述光标;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的边界。
由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持续多次检测得到的,因此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处理器201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中,最后连续p次的第一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一平面中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时,进而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一空间范围时。其中,所述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包含于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的感应范围内。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所述第一空间范围的另一个边界为所述目标物体可触面。继续以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为智能手表为例,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的边界为所述第二平面和用户的手部皮肤。这样,用户可以在所述目标物体接触所述手部皮肤时移动所述目标物体,便于所述用户操作所述目标物体。
由于所述目标物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因此,当用户操作所述目标物体的顶端进入所述第一空间范围时,所述目标物体中其他一部分依然会处于所述第一平面上,如图8所示,因此,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会在所述第一平面内连续至少两次(即p次)检测到所述目标物体。
根据以上对超声波传感器203的功能描述可知,每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所述目标物体与该超声波传感器203之间的距离可以构成一个距离数据组。如图9所示,该图中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距离数据组为[S1,S2,S3]。
因此,所述处理器203在确定所述目标物体在目标坐标系中的位置之前,还需要根据每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得到的距离数据组,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与该超声波传感器203的目标距离。其中,所述目标坐标系是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方向、设定的原点建立的。
所述处理器201可以但不限于采用以下方法,根据一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距离数据组,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与该超声波传感器203的目标距离:
方法一:所述处理器201计算所述距离数据组中包含的距离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目标距离;
方法二:所述处理器201在所述距离数据组中筛选出数值最小的距离,将筛选出的距离作为所述目标距离。
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还具有测量功能,能够测量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201,可以具体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202中的位置。
由于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04与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距离较近,因此,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也具有测量距离功能时,为了提高所述处理器201确定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每个超声波传感器203的目标距离的精确度,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1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测量到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距离数据组,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与每个超声波传感器203之间的目标距离。即根据所述处理器201确定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每个超声波传感器203的目标距离,确定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之间的实际距离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测量的距离之差小于设定误差阈值。
例如,图10所示,所述智能手表中包含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且该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方向相互垂直,那么,根据该测量的方向和设定原点,确定的坐标系如图所示。其中,所述原点将所述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和第一红外传感器204的位置抽象确定的一个点。假设测量的方向为X轴的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距离数据组X为[SX1、SX2...SXm],测量的方向为Y轴的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距离数据组Y为[SY1、SY2...SYn],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测量的在第一平面上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m、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那么所述处理器在距离数据组X中确定的目标距离SXi,与在距离数据组Y中确定的目标距离SYj可以但不限于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GPA0000267443210000161
其中,i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j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还具有测量功能,能够测量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201也可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203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202中的位置,具体过程与上述所述处理器201通过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4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202中的位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处理器201在确定所述目标物体与每个超声波传感器203之间的目标距离后,即确定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坐标系中的位置,可以根据预设的位置映射规则,将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坐标系中的位置映射到所述显示面板202中对应的位置,从而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202中的位置,进而所述处理器201可以在所述显示面板202中确定的位置处显示所述光标。
步骤B:所述处理器201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二空间范围时,根据所述显示面板202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其中,所述第二平面为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边界,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
由于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且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和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边界,因此,在所述目标物体需要先进入所述第一空间范围,才可以进入所述第二空间范围。
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所述处理器201可以在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检测结果中,最后连续q次的第二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二平面中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时,进而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二空间范围时。其中,所述q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1,在根据所述显示面板202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所述确认操作时,具体可以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202中显示有至少一个待选项(例如菜单)时,在所述至少一个待选项中,选中处于所述光标的位置处的目标待选项;还可以通过在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启动轨迹模型识别输入功能时,记录所述光标的位置。
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显示面板202中显示有待选项时,所述处理器201可以根据所述光标的位置选中目标待选项,进而执行所述目标待选项对应的操作,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所述光标的位置的调节,从而选中用户期望的所述目标待选项。
通过上述方法,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启动轨迹模型识别输入功能时,所述处理器201可以根据记录的光标位置,生成所述光标(或所述目标物体)的运动轨迹,从而可以将所述运动轨迹与预设的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进而识别所述本次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的内容(指令或字符等)。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所述光标的位置的调节,从而输入用户期望的指令或字符。
步骤C:所述处理器201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离开所述第二空间范围时,停止执行所述确认操作。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1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离开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括:
所述处理器201确定在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中,最后e次的第二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二平面中不存在所述目标物体,且所述最后e次的前f次的第二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二平面中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时,可以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离开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其中e和f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通过该步骤,用户在期望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停止执行所述确定操作时,可以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平面的高度。
步骤D:所述处理器201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离开所述第一空间范围时,停止显示所述光标。所述处理器201可以确定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中,最后g次的第二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一平面中不存在所述目标物体,且所述最后g次的前k次的第二检测结果均指示所述第二平面中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时,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离开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其中,g和k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通过该步骤,用户在期望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停止显示所述光标时,可以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高度。
所述智能终端设备2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06,用于存放程序指令等。具体地,程序指令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206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处理器201执行所述存储器206所存放的程序指令,实现上述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设备,该智能终端设备中包含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检测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是否存在目标物体;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或离开第一空间范围后,所述处理器开始或停止根据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显示光标;当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第二平面进入或离开第二空间范围后,所述处理器开始或停止根据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和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边界,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不同,且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显示光标,以及通过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执行确认操作,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期望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操作。显然,通过该方案可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以智能手表为例,参阅图11所示,对用户通过控制目标物体(例如手指、触控笔等)实现所述智能手表的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的流程进行说明。其中,所述智能手表启动轨迹模型(例如:字母模型、数字模型、汉字模型等)识别输入功能。图中左侧各图为手指与智能手表的各位置状态的侧视图,右侧为每个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中所示,所述智能手表中的第一红外传感器持续检测在第一平面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持续检测在第二平面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并生成第二检测结果;所述智能手表中还包括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每个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测量在其测量的方向上所述目标物体与该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均与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平面平行,如图所示。
首先,当用户的手指未到达所述第一平面时,如图中a状态的侧视图所示,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可以处于休眠状态,暂停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此时,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面板中不显示光标,如图中a状态的俯视图所示。
当用户的手指向下移动,到达所述第一平面后,如图中b状态的侧视图所示,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在首次生成指示所述第一平面存在手指的第一检测结果时,可以通过中断的方式唤醒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启动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
所述处理器启动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后,获取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当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手指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第一空间范围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智能手表的显示面板中的位置,并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位置上显示所述光标,如图中b状态的俯视图所示。示意性地,图中以所述光标为箭头形状为例。其中,所述第一空间范围的两个边界为所述第一平面和用户手部皮肤。
当用户的手指继续向下移动,到达所述第二平面后,如图中c状态的侧视图所示,此时,所述处理器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手指通过所述第二平面进入第二空间范围。在所述智能手表启动轨迹模型识别输入功能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记录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光标的位置。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可以在记录所述光标的位置同时,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持续显示所述光标的位置,这样,在所述手指移动时,所述显示面板中可以显示所述光标的运动轨迹,如图中c状态的俯视图所示。其中,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两个边界为所述第二平面和用户手部皮肤,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
当用户期望停止输入,用户的手指向上移动,离开所述第二平面,如图中d状态的侧视图所示。此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手指通过所述第二平面离开所述第二空间范围时,停止记录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光标的位置。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可以将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运动轨迹与预设的轨迹模型进行匹配,从而识别本次输入的内容为字符“A”。所述处理器还可以将所述字符“A”显示在所述显示面板中,如图中d状态的俯视图所示。
当用户的手指继续向上移动,离开所述第一平面,如图e状态的侧视图所示。此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手指通过所述第一平面离开所述第一空间范围时,停止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所述光标,如图中e状态的俯视图所示。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方法,该方法可以但不限于适用于如图1或图2所示的智能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中包括:显示面板,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以及处理器。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界面。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中的任一个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测量目标物体与该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用于持续检测在第一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生成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用于持续检测在第二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不同。
参阅图12所示,该输入方法的流程包括:
S1201: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生成的第一检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生成的第二检测结果。
S1202: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一空间范围时,获取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中每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每个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以及控制显示面板在所述位置上显示所述光标;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的边界。
S1203: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二空间范围时,根据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其中,所述第二平面为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边界,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
S1204: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离开所述第二空间范围时,停止执行所述确认操作。
S1205: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离开所述第一空间范围时,停止显示所述光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包括: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包括: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所述确认操作,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有至少一个待选项时,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至少一个待选项中,选中处于所述光标的位置处的目标待选项;或者
在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启动轨迹模型识别输入功能时,所述处理器记录所述光标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方法,通过该方法,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显示光标,以及通过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执行确认操作,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期望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操作。显然,通过该方案可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输入方法。
综上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方法和智能终端设备。在该方案中,智能终端设备中包含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检测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是否存在目标物体;当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或离开第一空间范围后,所述处理器开始或停止根据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显示光标;当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第二平面进入或离开第二空间范围后,所述处理器开始或停止根据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和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边界,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不同,且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显示光标,以及通过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用户是否需要执行确认操作,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实现期望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操作。显然,通过该方案可以提高智能终端设备超声波动作识别输入功能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以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中的任一个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测量目标物体与该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用于持续检测在第一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用于持续检测在第二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不同;
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一空间范围时,获取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以及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位置上显示所述光标;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的边界;
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二空间范围时,根据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其中,所述第二平面为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边界,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
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离开所述第二空间范围时,停止执行所述确认操作;
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离开所述第一空间范围时,停止显示所述光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具体用于:
通过第一波长的红外光,检测在所述第一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
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具体用于:
通过第二波长的红外光,检测在所述第二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第一波长和所述第二波长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还用于测量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还用于测量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所述确认操作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有至少一个待选项时,在所述至少一个待选项中,选中处于所述光标的位置处的目标待选项;或者
在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启动轨迹模型识别输入功能时,记录所述光标的位置。
6.一种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以及处理器,该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生成的第一检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生成的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用于持续检测在第一平面是否存在目标物体,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用于持续检测在第二平面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不同;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一空间范围时,获取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中每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每个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以及控制显示面板在所述位置上显示所述光标;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第一空间范围的边界;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进入设定的第二空间范围时,根据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确认操作;其中,所述第二平面为所述第二空间范围的边界,所述第二空间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范围内;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二平面离开所述第二空间范围时,停止执行所述确认操作;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物体通过所述第一平面离开所述第一空间范围时,停止显示所述光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包括: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包括: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测量的所述目标物体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测量的距离,确定所述光标在所述显示面板中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的所述光标的位置,执行所述确认操作,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显示有至少一个待选项时,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至少一个待选项中,选中处于所述光标的位置处的目标待选项;或者
在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启动轨迹模型识别输入功能时,所述处理器记录所述光标的位置。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75762.XA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输入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 Active CN1100502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99951 WO2019041238A1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输入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0249A CN110050249A (zh) 2019-07-23
CN110050249B true CN110050249B (zh) 2020-08-25

Family

ID=65524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5762.XA Active CN110050249B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输入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9191B2 (zh)
EP (1) EP3647908B1 (zh)
CN (1) CN110050249B (zh)
WO (1) WO20190412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3924A (zh) * 2021-04-07 2021-07-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运动轨迹的确定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80900A1 (en) * 2011-05-06 2012-11-08 Nokia Corporation Gesture recognition using plural sensors
CN103020604A (zh) * 2012-12-20 2013-04-03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红外交叉对射三维体感动作识别方法
CN104503576A (zh) * 2014-12-22 2015-04-08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计算机操作方法
CN105302305A (zh) * 2015-11-02 2016-02-03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手势操控方法和系统
CN106648102A (zh) * 2016-12-26 2017-05-1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非触控手势来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62636A (zh) * 2014-07-08 2017-05-10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对象的位置的检测器
CN106909256A (zh) * 2017-02-27 2017-06-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4847B2 (en) * 2005-12-01 2010-11-16 Navisense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ng a touchless control
EP2344043B1 (en) * 2008-08-01 2014-05-07 Esaote Europe B.V. Portable ultrasound system
US8624836B1 (en) 2008-10-24 2014-01-07 Google Inc. Gesture-based small device input
US8907894B2 (en) * 2009-10-20 2014-12-09 Northridge Associates Llc Touchless pointing device
KR101534282B1 (ko) 2014-05-07 2015-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포터블 디바이스의 사용자 입력 방법 및 상기 사용자 입력 방법이 수행되는 포터블 디바이스
CN204965394U (zh) * 2014-09-30 2016-01-13 苹果公司 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CN105159539B (zh) * 2015-09-10 2018-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触控响应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80900A1 (en) * 2011-05-06 2012-11-08 Nokia Corporation Gesture recognition using plural sensors
CN103020604A (zh) * 2012-12-20 2013-04-03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红外交叉对射三维体感动作识别方法
CN106662636A (zh) * 2014-07-08 2017-05-10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对象的位置的检测器
CN104503576A (zh) * 2014-12-22 2015-04-08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计算机操作方法
CN105302305A (zh) * 2015-11-02 2016-02-03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手势操控方法和系统
CN106648102A (zh) * 2016-12-26 2017-05-1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非触控手势来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06909256A (zh) * 2017-02-27 2017-06-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47908B1 (en) 2021-12-29
US11429191B2 (en) 2022-08-30
EP3647908A1 (en) 2020-05-06
US20200158816A1 (en) 2020-05-21
CN110050249A (zh) 2019-07-23
WO2019041238A1 (zh) 2019-03-07
EP3647908A4 (en) 2020-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6685B (zh) 显示装置、自发光的显示面板及手势识别方法
KR102160767B1 (ko) 제스처를 감지하여 기능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US9024877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user interface of handheld terminal device, and handheld terminal device
RU2632153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ерминал для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виртуальной клавиатуры
EP2743819A2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interface using a pen
CN106445340B (zh) 一种双屏终端显示立体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77731B (zh) 按键配置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240551B (zh) 使用手势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31915B (zh) 屏幕操作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55042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input device
WO201506704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ystem for performing operations on objects in object list
EP3764254B1 (en) Fingerprint unlock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8769299B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TW201516844A (zh) 一種物件選擇的方法和裝置
CN104932811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便携式电子设备唤醒显示屏的方法
CN107291280B (zh) 一种触摸屏灵敏度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KR20140134940A (ko) 터치 스크린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CN110058686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281886B2 (en) Fingerprint enroll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0431518B (zh) 一种输出触控信号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050249B (zh) 一种输入方法及智能终端设备
CN110719361B (zh) 信息发送方法、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8700975A (zh) 一种触摸面板的抗干扰方法及装置
CN106940608B (zh) 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5840513A (zh) 触摸屏报点率的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