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8700A - 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8700A
CN110048700A CN201810036861.3A CN201810036861A CN110048700A CN 110048700 A CN110048700 A CN 110048700A CN 201810036861 A CN201810036861 A CN 201810036861A CN 110048700 A CN110048700 A CN 110048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t
chip
controller
reset chip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68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8700B (zh
Inventor
王兴昌
郭阳东
李前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368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8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8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8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8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8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22Modifications for ensuring a predetermined initial state when the supply voltage has been applied
    • H03K17/223Modifications for ensuring a predetermined initial state when the supply voltage has been applied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witch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以复位起始待复位芯片,然后,控制器通过通信电路输出第一驱动指令至起始待复位芯片,从而,起始待复位芯片根据第一驱动指令,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另一隔离电路,以复位另一隔离电路连接的另一待复位芯片,进而,控制器通过通信电路输出第二驱动指令至另一待复位芯片,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样芯片锁死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导致的安全性风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复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领域的发展,电动汽车已经越来越普及。电动汽车通过动力电池进行供电,出于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考虑,需要对动力电池中每个电芯的电流、电压、温度等能够表征电芯状态的数据进行采集,以便于根据这些采集到的数据对其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并进而在任意一个或多个电芯出现故障时进行提醒和故障处理。现有技术中,对电芯的电流、电压、温度等数据进行采集一般是通过电芯采样芯片实现的。在电芯采样芯片对电池模组或电箱中的电芯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电磁等环境干扰,导致电芯采样芯片处于锁死不工作状态。电芯采样芯片一旦出现该状态,动力电池的管理系统就会丧失对电芯的监控,这存在极大的安全性风险。因此,在电芯采样芯片处于锁死的情况下,对电芯采样芯片采用有效的复位方案是必须的。
目前,一般是通过软件复位的方式对电芯采样芯片执行复位的。具体的,当需要对某一电芯采样芯片执行复位时,一般是通过通信系统向电芯采样芯片发送复位指令,以便于电芯采样芯片接收到复位指令后自动复位。
当电芯采样芯片锁死后,有可能无法接收或无法执行接收到的复位指令,此时,通过软件方式无法实现对电芯采样芯片的复位,这有可能会引发整车故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样芯片锁死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导致的安全性风险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的采样电路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中的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以及,相邻的每两个所述待复位芯片之间,均通过隔离电路与菊花链通信电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以复位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菊花链通信电路输出第一驱动指令至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
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指令,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另一隔离电路,以复位所述另一隔离电路连接的另一待复位芯片;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菊花链通信电路输出第二驱动指令至所述另一待复位芯片;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菊花链通信电路接收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发送的数据;
响应于所述控制器接收数据中断或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异常,执行所述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复位指令,执行所述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检测当前复位的待复位芯片是否复位成功;
响应于当前复位的待复位芯片复位成功,所述控制器为该待复位芯片编号,以便于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菊花链通信电路向该待复位芯片发送驱动指令。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当前复位的待复位芯片复位失败,执行所述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每个所述隔离电路包括:
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基极为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开关管的源极接地;
光耦组件,包括开关管漏极连接端、第一电信号输入端、第二电信号输入端与复位信号输出端;
第一限流组件,连接至所述光耦组件的所述第一电信号输入端;
第二限流组件,连接至所述光耦组件的所述第二电信号输入端;
承压组件,所述承压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光耦组件的所述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承压组件的第二端接地;
滤波组件,连接于所述光耦组件的所述复位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待复位芯片之间。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的隔离电路,其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其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的复位引脚。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连接于相邻的每两个所述待复位芯片之间的隔离电路,其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至一个待复位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其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至另一个待复位芯片的复位引脚。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的隔离电路中,所述光耦组件的第一电信号输入端为低压电信号输入端,所述光耦组件的第二电信号输入端为高压电信号输入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菊花链通信电路包括:
通信转换芯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菊花链通信组件,连接于所述通信转换芯片与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以及,连接于相邻的每两个所述待复位芯片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控制器、多个待复位芯片的采样电路中,并且控制器与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以及相邻的每两个待复位芯片之间,通过隔离电路与菊花链通信电路连接,如此,控制器可以通过与之连接的隔离电路实现对起始待复位芯片的复位,之后,可以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依次指示每个待复位芯片输出驱动信号至隔离电路,从而,隔离电路可以输出复位信号至另一待复位芯片,依次类推,就可以实现对全部待复位芯片的复位。在该过程中,依靠隔离电路可以实现对待复位芯片的硬件复位,避免了仅依靠软件执行芯片复位时存在无法接收或执行软件指令导致的复位失败的情况,以及,控制器可以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可以实现与每个待复位芯片的通信,并通过此菊花链通信电路还可以实现软件复位,如此,通过复位装置中软硬件结合的复位方案可以有效的实现芯片复位,从而,避免了由于电芯采样芯片无法复位导致的电芯数据丢失问题,以及因此导致的电池失控的问题,降低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风险。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样芯片锁死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导致的安全性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采样电路中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之间的一个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采样电路中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之间的另一个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控制器中的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实体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每个待复位芯片中的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待复位芯片的实体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电信号输入端等,但这些电信号输入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电信号输入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电信号输入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电信号输入端,类似地,第二电信号输入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电信号输入端。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的采样电路中,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中的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以及,相邻的每两个待复位芯片之间,均通过隔离电路与菊花链通信电路连接。
此时,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以复位起始待复位芯片。
S102,控制器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输出第一驱动指令至起始待复位芯片。
S103,起始待复位芯片根据第一驱动指令,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另一隔离电路,以复位另一隔离电路连接的另一待复位芯片。
S104,控制器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输出第二驱动指令至另一待复位芯片。
S10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
为了具体说明本方案,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采样电路中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之间的一个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采样电路100包括:
控制器110;
多个待复位芯片120(任意一个待复位芯片在图1中表示为120-x,其中,x表示编号,其数值范围为1、2……N,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隔离电路131(任意一个隔离电路在图1中表示为131-x,其中,x表示编号,其数值范围为1、2……N);
菊花链通信电路132(任意一个通信电路在图1中表示为132-x,其中,x表示编号,其数值范围为1、2……N);
其中,通过隔离电路131-1与菊花链通信电路132-1,控制器110与多个待复位芯片120中的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连接;
多个待复位芯片120以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为起始依次连接,其中,相邻的每两个待复位芯片120-x之间均通过一个隔离电路131-x与一个菊花链通信电路132-x连接。
以上编号均为了便于说明,在实际实现过程中,各待复位芯片的标识、各隔离电路的标识、各菊花链通信电路的标识等均可以根据需要预设,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各待复位芯片的标识符以及编号方式无特别限定。例如,图1中,控制器110与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之间的隔离电路可以根据需要预设标识或编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无特别限定。
在如图1所示的控制电路100中,通过隔离电路131-1与菊花链通信电路132-1,控制器110与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连接;通过隔离电路131-2与菊花链通信电路132-2,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第二个待复位芯片120-2连接;通过隔离电路131-3与菊花链通信电路132-3,第二个待复位芯片120-2与第三个待复位芯片120-3连接;以此类推,通过隔离电路131-N与菊花链通信电路132-N,第N-1个待复位芯片120-(N-1)与第N个待复位芯片120-N连接。
在如图1所示的采样电路100中,控制器110可以通过控制隔离电路131-1工作来对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进行硬件复位。从而,当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工作后,控制器110可以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132-1来通知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输出驱动信号,以使得与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相连接的另一个隔离电路131-2工作,以实现对待复位芯片120-2的硬件复位。当待复位芯片120-2工作后,控制器110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132-2来通知待复位芯片120-2输出驱动信号,以使得与该待复位芯片120-2相连接的另一个隔离电路131-3工作,以实现对待复位芯片120-3的硬件复位。以此类推,从而可以实现对全部的待复位芯片120的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隔离电路与菊花链通信电路,将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连接起来,因此,控制器可以通过隔离电路实现对每个连接的待复位芯片的硬件复位,实现了依靠硬件执行芯片复位,避免了仅依靠软件执行芯片复位时存在无法接收或执行软件指令导致的复位失败的情况,以及,控制器可以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可以实现与每个待复位芯片的通信,并通过此菊花链通信电路可以实现软件复位,以及,硬件复位过程中的必要的通信指令的发布;如此,通过复位装置中软硬件结合的复位方案可以有效的实现芯片复位,从而,避免了由于电芯采样芯片无法复位导致的电芯数据丢失问题,以及因此导致的电池失控的问题,降低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风险。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样芯片锁死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导致的安全性风险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除单独通过上述以硬件方式实现芯片复位之外,还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软件复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芯片复位。
基于如上的采样电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给出如下两种检测方式:
第一种,控制器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接收多个待复位芯片发送的数据;从而,响应于控制器接收数据中断或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异常,执行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也就是,执行S101~S105。
待复位芯片可以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与控制器之间进行通信,并可以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数据。
因此,在一个具体的实现场景中,若控制器接收数据中断,则可以确定待复位芯片可能发生异常,因此,可以在此时执行上述S101~S105步骤。
或者,在另一个具体的实现场景中,控制器还可以检测各待复位芯片发送的数据是否正常,此时,当存在至少一个待复位芯片发送的数据不正常时,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数据异常,就可以执行上述S101~S105步骤。
第二种,响应于接收到复位指令,执行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也就是,执行S101~S105。
在实际实现过程中,该复位指令的发送方可以是上一级的控制器,或者,也可以是用户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控制器接收到的复位指令的发送方无特别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可以检测检测当前复位的待复位芯片是否复位成功,从而,响应于当前复位的待复位芯片复位成功,控制器为该待复位芯片编号,以便于控制器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向该待复位芯片发送驱动指令;或者,响应于当前复位的待复位芯片复位失败,执行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的步骤及后续步骤,也就是执行S101~S105,直至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还给出了隔离电路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每个隔离电路包括:
开关管,开关管的基极为驱动信号输入端,开关管的源极接地;
光耦组件,包括开关管漏极连接端、第一电信号输入端、第二电信号输入端与复位信号输出端;
第一限流组件,连接至光耦组件的第一电信号输入端;
第二限流组件,连接至光耦组件的第二电信号输入端;
承压组件,承压组件的第一端与光耦组件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承压组件的第二端接地;
滤波组件,连接于光耦组件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待复位芯片之间。
其中,连接于控制器与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的隔离电路,其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器,其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至起始待复位芯片的复位引脚。
此外,连接于相邻的每两个待复位芯片之间的隔离电路,其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至一个待复位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其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至另一个待复位芯片的复位引脚。
此时,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采样电路中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之间的另一个连接关系示意图,该控制电路100中,每个隔离电路131-x包括:
开关管131-x-1,开关管131-x-1的基极为驱动信号输入端,开关管131-x-1的源极接地;
光耦组件131-x-2,包括开关管漏极连接端、第一电信号输入端、第二电信号输入端与复位信号输出端。
其中,光耦组件131-x-2的电压信号来自于待复位芯片(采样芯片),这可以保证电源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待复位芯片过压,使得待复位芯片能够充分复位。
其中,基于图2所示的复位装置130-x连接的位置不同,还存在以下两种连接关系:
第一种,连接于控制器110与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之间的隔离电路131-1,其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器110,其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至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的复位引脚。
基于上述连接关系,控制器110对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执行复位时,只需要通过与隔离电路131-1连接的信号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至该隔离电路131-1。该隔离电路131-1中的开关管131-1-1接收到驱动信号后,开关管131-1-1使能,驱动光耦组件131-1-2工作,从而,光耦组件131-1-2工作后通过复位信号输出端输出复位信号至与之连接的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实现对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的复位。
在这种应用场景下,控制器110设置于低压环境,而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设置于高压环境中,此时,隔离电路131-1中的光耦组件131-1-2还能够起到对高低压环境的隔离作用。
第二种,连接于相邻的每两个待复位芯片之间的隔离电路131-x,其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至与控制器110同侧设置的待复位芯片120-(x-1)的信号输出引脚,其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与控制器110不同侧设置的待复位芯片120-x的复位引脚。
在这种连接关系中,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通过上述步骤已经被复位,此时,需要对第二个待复位芯片120-2进行复位。
那么,控制器可以通过复位装置130-1中的通信电路132-1向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发送第一驱动指令,从而,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接收到该第一驱动指令后,就可以根据该第一驱动指令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另一个隔离电路131-2。那么,该隔离电路131-2中的开关管131-2-1接收到驱动信号后,开关管131-2-1使能,驱动光耦组件131-2-2工作,从而,光耦组件131-2-2工作后通过复位信号输出端输出复位信号至与之连接的第二个待复位芯片120-2,实现对第二个待复位芯片120-2的复位。
之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全部待复位芯片120-x全部被复位。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3所示,每个隔离电路131-x还可以包括以下四种组件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限流组件131-x-3,连接至光耦组件131-x-2的第一电信号输入端;
第二限流组件131-x-4,连接至光耦组件131-x-2的第二电信号输入端;
承压组件131-x-5,承压组件131-x-5的第一端与光耦组件131-x-2的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承压组件131-x-5的第二端接地;
滤波组件131-x-6,连接于光耦组件131-x-2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待复位芯片120-x之间。
其中,第一限流组件131-x-3一端与第一电信号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光耦组件131-x-2的第一电信号输入端连接,具体用于将第一电信号发送端发送的电信号进行限流,以使得流入光耦组件131-x-2的电信号在光耦组件131-x-2的承受范围内,保证电路的安全。
第二限流组件131-x-4一端与第二电信号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光耦组件131-x-2的第二电信号输入端连接,具体用于将第二电信号发送端发送的电信号进行限流,以使得流入光耦组件131-x-2的电信号在光耦组件131-x-2的承受范围内,保证电路的安全。
承压组件131-x-5与滤波组件131-x-6均连接于光耦组件131-x-2的复位信号输出端,承压组件131-x-5具体用于承接光耦组件131-x-2输出的电压,滤波组件131-x-6用于滤波,并将滤波后的电信号输出给待复位芯片120-x的复位引脚。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隔离电路131-x可以包括上述第一限流组件131-x-3、第二限流组件131-x-4、承压组件131-x-5与滤波组件131-x-6中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应用时根据需要增加或删减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开关管131-x-1可以为N型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NMOS)。
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光耦组件131-x-2可以为光耦继电器(光MOS),可以在一些涉及高低压的场景中起到隔离高压环境与低压环境的效果,例如,光耦组件131-1-2可以起到隔离控制器110所在的低压环境与待复位芯片120-1所在的高压环境的作用。
在另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第一限流组件131-x-3、第二限流组件131-x-4、承压组件131-x-5与滤波组件131-x-6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阻,各器件的阻值可以根据需要预设。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待复位芯片为采样芯片时,各待复位芯片用于采集电池包中各电芯的工作数据,一般位于高压回路中,而控制器一般位于低压回路中,因此,连接于控制器与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的隔离电路中,光耦组件的第一电信号输入端为低压电信号输入端,光耦组件的第二电信号输入端为高压电信号输入端。在这种应用场景下,连接于相邻两个待复位芯片之间的隔离电路的第一电信号输入端与第二电信号输入端则均为高压电信号输入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菊花链通信电路132-x包括:
通信转换芯片132-1-2,与控制器110连接;
菊花链通信组件132-x-1,连接于通信转换芯片132-1-2与起始待复位芯片120-1之间,以及,连接于相邻的每两个待复位芯片120-x之间。
在实际实现过程中,控制器110与通信转换芯片132-1-2之间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待复位芯片120-x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芯采集芯片。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待复位芯片120-x为电芯采集芯片时,考虑到电芯采集芯片采集的数据需要传输至控制器做进一步处理,因此,控制器110还可以与每个待复位芯片120-x均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控制器可以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控制器、多个待复位芯片的采样电路中,并且控制器与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以及相邻的每两个待复位芯片之间,通过隔离电路与菊花链通信电路连接,如此,控制器可以通过与之连接的隔离电路实现对起始待复位芯片的复位,之后,可以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依次指示每个待复位芯片输出驱动信号至隔离电路,从而,隔离电路可以输出复位信号至另一待复位芯片,依次类推,就可以实现对全部待复位芯片的复位。在该过程中,依靠隔离电路可以实现对待复位芯片的硬件复位,避免了仅依靠软件执行芯片复位时存在无法接收或执行软件指令导致的复位失败的情况,以及,控制器可以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可以实现与每个待复位芯片的通信,并通过此菊花链通信电路还可以实现软件复位,如此,通过复位装置中软硬件结合的复位方案可以有效的实现芯片复位,从而,避免了由于电芯采样芯片无法复位导致的电芯数据丢失问题,以及因此导致的电池失控的问题,降低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风险。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样芯片锁死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导致的安全性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该方法应用于包括一个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的采样电路中,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中的起始待复位芯片,以及,相邻的每两个待复位芯片之间,通过隔离电路与菊花链通信电路连接,该方法执行于控制器中。
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控制器中的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401,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以复位起始待复位芯片。
S402,按照起始待复位芯片远离控制器的方向,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向多个待复位芯片中的每个待复位芯片依次发送驱动指令,以便于每个待复位芯片接收到驱动指令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以实现对下一个待复位芯片的复位。
基于上述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运行时用以执行如上任一种实现方式的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
基于如图4所示的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请参考图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器的实体装置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控制器500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20以及输入输出接口530;处理器510、存储器520及输入输出接口530通过总线进行通信;存储器520中被配置有计算机代码,处理器510能够调用该代码以控制输入输出接口530;
处理器510,用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以复位起始待复位芯片,以及,用于按照起始待复位芯片远离控制器的方向,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向多个待复位芯片中的每个待复位芯片依次发送驱动指令,以便于每个待复位芯片接收到驱动指令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以实现对下一个待复位芯片的复位。
如图5所示的控制器可以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该控制器可以集成在电池装置、电池管理装置以及其他电器件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无特别限定。
以及,包含有该控制器的电池装置还可以应用于运载工具中,其中,运载工具包括:电动车辆、电动船、无人机等。
本发明实施例为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考实施例一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输出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已实现对起始待复位芯片的复位;而起始待复位芯片之后连接的其他待复位芯片,则可以通过发送驱动指令至上一个待复位芯片的方式,实现对下一个待复位芯片的硬件复位。在该过程中,依靠隔离电路可以实现对待复位芯片的硬件复位,避免了仅依靠软件执行芯片复位时存在无法接收或执行软件指令导致的复位失败的情况,以及,控制器可以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可以实现与每个待复位芯片的通信,并通过此菊花链通信电路还可以实现软件复位,如此,通过复位装置中软硬件结合的复位方案可以有效的实现芯片复位,从而,避免了由于电芯采样芯片无法复位导致的电芯数据丢失问题,以及因此导致的电池失控的问题,降低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风险。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样芯片锁死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导致的安全性风险的问题。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及待复位芯片。
该方法应用于包括一个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的采样电路中,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中的起始待复位芯片,以及,相邻的每两个待复位芯片之间,通过隔离电路与菊花链通信电路连接,该方法执行于控制器中。
请参考图6,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每个待复位芯片中的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601,响应于接收到相连接的一个隔离电路输出的复位信号,执行自身初始化以实现待复位芯片的复位。
S602,以及,在复位完成后,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驱动指令,根据驱动指令,输出驱动信号至连接的另一隔离电路,以实现对与该隔离电路连接的另一待复位芯片的复位。
基于上述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运行时用以执行如上任一种实现方式的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
基于如图6所示的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请参考图7,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待复位芯片的实体装置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待复位芯片700包括:处理器710、存储器720以及输入输出接口730;处理器710、存储器720及输入输出接口730通过总线进行通信;存储器720中被配置有计算机代码,处理器710能够调用该代码以控制输入输出接口730;
处理器710,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相连接的一个隔离电路输出的复位信号,执行自身初始化以实现待复位芯片的复位;以及,用于在复位完成后,响应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驱动指令,根据驱动指令,输出驱动信号至连接的另一隔离电路,以实现对与该隔离电路连接的另一待复位芯片的复位。
如图7所示的控制器可以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该控制器可以集成在电池装置、电池管理装置以及其他电器件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无特别限定。
以及,包含有该控制器的电池装置还可以应用于运载工具中,其中,运载工具包括:电动车辆、电动船、无人机等。
本发明实施例为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考实施例一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待复位芯片都可以基于接收到的驱动指令,在该待复位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输出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以便于在隔离电路工作后可以输出复位信号至另一个待复位芯片的复位引脚。在该过程中,依靠隔离电路可以实现对待复位芯片的硬件复位,避免了仅依靠软件执行芯片复位时存在无法接收或执行软件指令导致的复位失败的情况,以及,控制器可以通过菊花链通信电路可以实现与每个待复位芯片的通信,并通过此菊花链通信电路还可以实现软件复位,如此,通过复位装置中软硬件结合的复位方案可以有效的实现芯片复位,从而,避免了由于电芯采样芯片无法复位导致的电芯数据丢失问题,以及因此导致的电池失控的问题,降低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风险。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样芯片锁死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导致的安全性风险的问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控制器与多个待复位芯片的采样电路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中的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以及,相邻的每两个所述待复位芯片之间,均通过隔离电路与菊花链通信电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以复位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菊花链通信电路输出第一驱动指令至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
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指令,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另一隔离电路,以复位所述另一隔离电路连接的另一待复位芯片;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菊花链通信电路输出第二驱动指令至所述另一待复位芯片;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菊花链通信电路接收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发送的数据;
响应于所述控制器接收数据中断或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异常,执行所述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复位指令,执行所述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检测当前复位的待复位芯片是否复位成功;
响应于当前复位的待复位芯片复位成功,所述控制器为该待复位芯片编号,以便于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菊花链通信电路向该待复位芯片发送驱动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当前复位的待复位芯片复位失败,执行所述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相连接的隔离电路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所述多个待复位芯片全部被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离电路包括:
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基极为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开关管的源极接地;
光耦组件,包括开关管漏极连接端、第一电信号输入端、第二电信号输入端与复位信号输出端;
第一限流组件,连接至所述光耦组件的所述第一电信号输入端;
第二限流组件,连接至所述光耦组件的所述第二电信号输入端;
承压组件,所述承压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光耦组件的所述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承压组件的第二端接地;
滤波组件,连接于所述光耦组件的所述复位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待复位芯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的隔离电路,其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其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的复位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于相邻的每两个所述待复位芯片之间的隔离电路,其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至一个待复位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其复位信号输出端连接至另一个待复位芯片的复位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的隔离电路中,所述光耦组件的第一电信号输入端为低压电信号输入端,所述光耦组件的第二电信号输入端为高压电信号输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菊花链通信电路包括:
通信转换芯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菊花链通信组件,连接于所述通信转换芯片与所述起始待复位芯片之间,以及,连接于相邻的每两个所述待复位芯片之间。
CN201810036861.3A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048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6861.3A CN110048700B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6861.3A CN110048700B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8700A true CN110048700A (zh) 2019-07-23
CN110048700B CN110048700B (zh) 2021-08-20

Family

ID=6727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6861.3A Active CN110048700B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870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7865A (zh) * 2010-04-23 2011-11-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可实现复位的多芯片系统以及多芯片复位的控制方法
CN105977558A (zh) * 2016-07-01 2016-09-28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可扩展的混合式电池管理系统
JP2016181795A (ja) * 2015-03-24 2016-10-13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設定方法
CN205863328U (zh) * 2016-07-01 2017-01-04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可扩展的混合式电池管理系统
CN206133455U (zh) * 2016-10-13 2017-04-26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硬件复位电路及具有复位电路的电子产品
CN206481069U (zh) * 2016-12-06 2017-09-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采样集成芯片唤醒电路和电池储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7865A (zh) * 2010-04-23 2011-11-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可实现复位的多芯片系统以及多芯片复位的控制方法
JP2016181795A (ja) * 2015-03-24 2016-10-13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設定方法
CN105977558A (zh) * 2016-07-01 2016-09-28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可扩展的混合式电池管理系统
CN205863328U (zh) * 2016-07-01 2017-01-04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可扩展的混合式电池管理系统
CN206133455U (zh) * 2016-10-13 2017-04-26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硬件复位电路及具有复位电路的电子产品
CN206481069U (zh) * 2016-12-06 2017-09-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采样集成芯片唤醒电路和电池储能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UNJIANG YAO等: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ignal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孙波: "动力锂电池组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8700B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ur et al. Network programmability using POX controller
AU2021203476A1 (en) Nested microgrid control system
CN110401230B (zh) 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受端vsc故障退出方法、设备及介质
CA2953834C (en)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CN111211811B (zh) 断路器、断路器系统、断路器通信方法、装置
CN104320677A (zh) 一种审核服务器、主控服务器及视频检测系统
CN109888751A (zh)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直流过电压保护方法、装置、设备
EP3220557A1 (en) Burr remo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signal loss signal
CN108414948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电源监测系统和无人机
CN110048700A (zh) 一种采样电路的复位控制方法
CN104104519B (zh) 一种断电重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16850B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环路检测方法
JP5104631B2 (ja) 伝送装置及び伝送装置の分散管理方法
CN107544652A (zh) 一种服务器psu电源低电压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EP3093939A2 (en) Arc fault and ground fault interruptor using independent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CN104391756A (zh) 基于多通道串行通讯的链式svg故障分级容错处理方法
US11836036B2 (en) Method of detecting faults i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CN109617866B (zh) 工控系统主机会话数据过滤方法和装置
EP2869475B1 (en) Transformer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EP2621129B1 (en) Data forwarding method and router
CN102946321B (zh) 一种基于irf网络的故障处理方法和设备
CN207336627U (zh) 电池高压回路中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器、电池装置以及运载工具
CN110995467B (zh) 一种对非网管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的方法和第一交换机
CN109407505B (zh) 直流输电阀组冗余测量控制系统及其出口控制方法、装置
CN212811271U (zh) 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短路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