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5088A - 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5088A
CN110045088A CN201910308407.3A CN201910308407A CN110045088A CN 110045088 A CN110045088 A CN 110045088A CN 201910308407 A CN201910308407 A CN 201910308407A CN 110045088 A CN110045088 A CN 110045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ody case
sensor
dam
later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84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锐华
张祖莲
袁强
唐诗
李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3084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50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5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50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286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involving mechanical work, e.g. chopping, disintegrating, compacting, homogeni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领域。本发明包括主体箱,主箱体的上表面为敞口,底面设置有多个放水管,主箱体的一侧面外壁上从上至下设置有进气管和注水管,其内壁设置有加热栅板,加热栅板上开设有散热槽,加热栅板和主箱体的侧面内壁之间设置有散热空腔,注水管通过多个分流管连通至主箱体内,进气管通过多个分支管和散热空腔相连通;传感器支架组合固定在主体箱内且与加热栅板相对,定距标板通过滑动底座固定在主体箱内,且位于传感器支架组合和加热栅板之间。本发明利用红土坝体内嵌入传感器,配合水流冲刷和气体吹风对红土坝体进行溃决模拟,对坝体内部土壤的压力和孔隙水压力进行了准确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以红土为主,在河道水库建设中,绝大多数进行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红土作为筑坝材料,建筑红土型坝体,由于水位的变化,以及雨季的变迁,使得红土型坝体存在干湿引起的干湿循环作用,因此为了确保红土型坝体的稳定和安全性,需要对土体特性进行分析,包括:土体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颗粒组成等变化特性,但目前对上述特性的检测方法较多,其中主要采用土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通过在土体内植入进行压力变化的检测,但该方法中,传感器的植入位置准确性较差,且缺少固定,在坝体溃决后,传感器位置混乱,因此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参考性较差,且现有的方法采用的坝体的模拟方式都是采用整体的堆砌方式,堆砌方式和实际坝体修筑方式差异较大,不能够更好的反应出土壤力学特性。
公开号 CN206056526U公开了一种土石坝滑坡摄影测量实验平台,包括土石坝模型、模型箱系统、示踪剂、激光发射器、2台高速摄像机、计算机、数据线;土石坝模型填筑在模型箱系统内;示踪剂按照纵横多列喷洒于土石坝模型坡面上;激光发射器在土石坝模型坡面上投射纵横激光网格,形成参考点;2台高速摄像机分别布设在土石坝模型坡面上方和前方,从垂直和水平向拍摄土石坝坡面,通过数据线连接计算机,发送滑坡图像数据;计算机基于滑坡图像数据,分析计算土石坝模型坡面的滑动变形量;该系统对坝体的滑坡进行了全面的动态捕捉,但其内部的受力以及土壤的特性分析缺少数据检测,不适用于后续土壤特性的分析,尤其是土壤土压力以及孔隙水压力的分析。
公开号 CN106405051B公开了一种旱涝急转下水库坝坡模拟试验装置及该装置的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外罩和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内设有坝体模型,所述坝体模型采用风化石渣料制成,所述库盘表面和上游坝坡表面均设有粘土层作为坝体斜墙;所述外罩上设有与开口相配合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人工降雨器、风压机和长弧疝灯,所述试验箱上设有用于排出下游坝坡积水的排水管;所述坝体模型上埋设有多组传感器;该试验方法通过人工降雨器、长弧氙灯与风压机模拟坝体模型的旱涝急转工况,并通过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土压力传感器和基质吸力传感测得的数据模拟旱涝急转下坝体渗流场、应力场的时空分布,该装置中的传感器铺设在土体内,其固定稳定性差,且该装置中不适用于红土的特性数据的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在红土坝体内嵌入传感器,配合水流冲刷和气体吹风对红土坝体进行溃决模拟,进行土壤内部力学特性检测的模拟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包括主体箱1、传感器支架组合2、滑动底座3、定距标板4、进气管5、注水管6和加热栅板7,所述主箱体1的上表面为敞口,底面设置有多个放水管,主箱体1的一侧面外壁上从上至下设置有进气管5和注水管6,其内壁设置有加热栅板7,加热栅板7上开设有散热槽,加热栅板7和主箱体1的侧面内壁之间设置有散热空腔,注水管6通过多个分流管连通至主箱体内,进气管5通过多个分支管和散热空腔相连通;
所述传感器支架组合2固定在主体箱1内且与加热栅板7相对,所述传感器支架组合2由多个传感器支架呈矩阵排列而成,所述传感器支架由固定环8、卡线槽9、螺旋调节管10、卡线夹11、磁铁12和四个支撑臂13组成,四个支撑臂13均匀固定在固定环8外侧,所述支撑臂13上开有卡线槽9,卡线夹11置于支撑臂13上且和卡线槽9相邻,所述支撑臂13的末端设置有磁铁12,相邻的两个传感器支架之间通过磁铁12吸附连接,所述螺旋调节管1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固定环8的内圈,螺旋调节管10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夹口,所述螺纹调节管10上设置有旋转拨板;
所述定距标板4通过滑动底座3固定在主体箱1内,且位于传感器支架组合2和加热栅板7之间,两个滑动底座3分别设置于主体箱1的顶部两侧,所述滑动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滑动卡槽19,滑动卡槽19卡置于主体箱1顶部侧壁上,滑动底座3的上方固定有偏转板16,偏转板16为弧形板,偏转板16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滑动底座3上开有贯穿孔,支撑杆17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滑动底座3上的贯穿孔穿出,支撑杆17的末端与竖直的传动臂20的一端相连,悬置臂21垂直固定在传动臂20的另一端,且位于偏转板16的上方,所述悬置臂21上开设有安装孔,卡销22穿过悬置臂21上的安装孔置于下方偏转板16上对应的定位槽内,所述支撑杆17上轴向开设有贯穿的夹板槽18,定距标板4固定在夹板槽18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栅板7上开设有两组散热槽,且上下分布,每组散热槽由至少八个散热槽组成,且从中间分为两部分,所述散热槽为斜槽,且每组散热槽中的两部分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箱1的两侧内壁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竖直的金属边条15,所述金属边条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卡条14,所述传感器支架组合2两侧的磁铁12分别和主体箱1两侧内壁上的金属边条15吸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距标板4的长度大于主体箱1的高度。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土壤力学特性检测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卡销22从定位槽内拔出,然后在主体箱1内偏转定距标板4,使定距标板4斜度和模型23的坡面斜度一致,定距标板4通过支撑杆17带动传动臂20和悬置臂21偏转,然后将悬置臂21上的卡销22插入下方对应的定位槽内进行固定;
将土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卡在螺旋调节管10上,然后向传感器支架组合2方向滑动滑动底座3,直至定距标板4靠近传感器支架组合2,通过旋转螺旋调节管10调整传感器伸出固定环8的长度,使传感器与定距标板4相贴合,再反向滑动滑动底座3,使定距标板4远离传感器支架组合2移动至坝体模型23的坡面位置,然后向传感器支架组合2所靠近的主体箱1侧面和定距标板4之间放入红土制作坝体模型23;
坝体模型23制作完成后,静置24h,然后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将定距标板4松开后向上转动从主体箱1内脱出,将注水管6和外部水管相连接,将进气管5和外部热风管道相连接,先通过注水管6向主体箱1内注水,通过注水管6对模型底部注水模拟库水位上升引起的增湿过程,主体箱1内水位逐渐上升,当水位升高至一定高度时,浸泡坝坡24h,然后通过主体箱1底部的多个放水管对主体箱1内进行放水,放水完毕后,通过进气管5向主体箱1内输送热风,热风经加热栅板7分散后对坝体吹风24h,通过反复的注水、放水风干模拟库水位升降引起的干湿循环过程,通过传感器观测每次库水位上升的增湿过程、库水位下降的脱湿过程中坝体内各层的土压力、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其中坝体模型23的制备如下:
1)将红土自然风干,风干含水率为3-5%,过5mm 筛,取小于5mm 的红土配制成含水率28.0%的红土样;
2)然后铺设步骤1中的红土样,采用人工分层击实法制作,制作过程中,在主体箱1内壁画好刻度线,控制红土干密度为1.30g /cm3,根据坝体模型23尺寸平均分多层铺土,根据每层用土量,称取步骤1中的红土样,按坝体模型23尺寸均匀铺在主体箱1内,用木槌击实至刻度线满足要求,且坝体模型23的坡面和定距标板4贴合,用小刀刨毛表面,进行下一层铺土击实,直至完成多层击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利用传感器支架组合结构可以准确稳固的对传感器进行定位,而且可根据所需要模拟的坝体模型的尺寸来快速方便的调整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构建的坝体模型的性能更符合实际坝体,通过底部注水抽水,模拟水位上升和下降,利用进气管加热,将热气流送入,对坝体进行吹拂,模拟坝体脱水干燥,更好的模拟坝体溃坝的情形,数据采集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单个传感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组合和主体箱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滑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主体箱,2-传感器支架组合,3-滑动底座,4-定距标板,5-进气管,6-注水管,7-加热栅板,8-固定环,9-卡线槽,10-螺旋调节管,11-卡线夹,12-磁铁,13-支撑臂,14-限位卡条,15-金属边条,16-偏转板,17-支撑杆,18-夹板槽,19-滑动卡槽,20-传动臂,21-悬置臂,22-卡销,23-坝体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包括主体箱1、传感器支架组合2、滑动底座3、定距标板4、进气管5、注水管6和加热栅板7,所述主箱体1的上表面为敞口,底面设置有多个放水管,放水管上置有阀门,主箱体1的一侧面外壁上从上至下设置有进气管5和注水管6,其内壁设置有加热栅板7,加热栅板7上开设有散热槽,加热栅板7和主箱体1的侧面内壁之间设置有散热空腔,注水管6通过多个分流管连通至主箱体内,进气管5通过多个分支管和散热空腔相连通;
所述传感器支架组合2固定在主体箱1内且与加热栅板7相对,所述传感器支架组合2由多个传感器支架呈矩阵排列而成,所述传感器支架由固定环8、卡线槽9、螺旋调节管10、卡线夹11、磁铁12和四个支撑臂13组成,四个支撑臂13均匀固定在固定环8外侧,所述支撑臂13上开有卡线槽9,卡线夹11置于支撑臂13上且和卡线槽9相邻,卡线夹11为U型条状结构,所述支撑臂13的末端设置有磁铁12,相邻的两个传感器支架之间通过磁铁12吸附连接,所述螺旋调节管1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固定环8的内圈,螺旋调节管10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夹口,所述螺纹调节管10上设置有旋转拨板,方便旋转调节螺旋调节管10伸出固定环8的长度;
所述定距标板4通过滑动底座3固定在主体箱1内,且位于传感器支架组合2和加热栅板7之间,两个滑动底座3分别设置于主体箱1的顶部两侧,所述滑动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滑动卡槽19,滑动卡槽19卡置于主体箱1顶部侧壁上,滑动底座3的上方固定有偏转板16,偏转板16为弧形板,偏转板16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滑动底座3上开有贯穿孔,支撑杆17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滑动底座3上的贯穿孔穿出,支撑杆17的末端与竖直的传动臂20的一端相连,悬置臂21垂直固定在传动臂20的另一端,且位于偏转板16的上方,所述悬置臂21上开设有安装孔,卡销22穿过悬置臂21上的安装孔置于下方偏转板16上对应的定位槽内,所述支撑杆17上轴向开设有贯穿的夹板槽18,定距标板4固定在夹板槽18内。
本装置利用定距标板4和主体箱1配合,通过定距标板4对坝体坡面斜度进行预先设定调节,便于后续的坝体模型23的制作;定距标板4和传感器支架组合配合,能够对各传感器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设定,保证各传感器距离坝体坡面距离一致;坝体模型23制作好后,土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内嵌在其中,再配合水流冲刷和气体吹风对坝体模型23进行溃决模拟,进行坝体内部土体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检测分析的目的,对坝体模型23进行注水和风干,进而模拟库水位上升和下降时的增湿、脱湿过程是通过进气管5和注水管6配合主体箱1实现的,先注水,后放水并吹风的设计,注水过程模拟库水位上升的增湿过程,放水吹风模拟库水位下降的脱湿过程,进行一次的干湿循环过程。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对装置进一步细化,其中加热栅板7上开设有两组散热槽,且上下分布,每组散热槽由至少八个散热槽组成,且从中间分为两部分,所述散热槽为斜槽,且每组散热槽中的两部分倾斜方向相反,能够使热风经散热槽吹向不同方向,模拟自然风,避免风集中吹向坝体,影响整体风干效果。
其中主体箱1的两侧内壁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竖直的金属边条15,所述金属边条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卡条14,所述传感器支架组合2两侧的磁铁12分别和主体箱1两侧内壁上的金属边条15吸附连接,能够对传感器支架组合2进行限位固定,保证传感器的固定稳定性,避免位置混乱影响检测。由于传感器支架组合2是由多个传感器支架矩阵排列组合而成的设计,能够对传感器支架进行上下逐层组合铺设,便于根据需要对其进行组合拆卸;因此传感器支架的连接方式除了利用磁铁12的吸附力连接,还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等其他可拆卸组合的方式,对应的在主体箱1中设置固定传感器支架组合2的结构时,除了使用金属边条15与限位卡条14的组合形式外,还可以采用滑槽等其他适合的限位固定结构,此外还可以将限位固定结构设置为可前后倾斜的,这样可以不用调整每个传感器伸出的距离,而是直接调整限位固定结构的倾斜角度使其与定距标板4的倾斜度一致,从而使得固定在限位固定结构中的传感器组合2的倾斜度与定距标板4的倾斜度一致,即使得每个传感器都贴合定距标板4。
其中定距标板4的长度大于主体箱1的高度的设计,使定距标板4长度较长,进而能够对坝体坡面斜度进行模拟,便于后续的坝体模型23的制作;夹板槽18的槽壁上设置有防滑垫的设计,进而增加和定距标板4间的摩擦力,避免定距标板4在夹板槽18内晃动影响斜度;在坝体模型23制作完成后,可以将定距标板4向上偏转固定在主体箱1的上方或者直接将定距标板4从夹板槽18中取出,以避免影响后续的注水和风干实验过程。
使用本装置进行土壤力学特性检测时,首先确定坝体模型23的尺寸,坝体模型23的尺寸确定是通过按比例将实际的红土坝体整体进行缩小,根据坝体模型23的坡面斜度调节定距标板4的斜度
将卡销22从定位槽内拔出,然后在主体箱1内偏转定距标板4,使定距标板4斜度和模型23的坡面斜度一致,定距标板4通过支撑杆17带动传动臂20和悬置臂21偏转,然后将悬置臂21上的卡销22插入下方对应的定位槽内进行固定;
然后调整定距标板4和传感器支架,对传感器支架上的传感器的位置进行设定并制作坝体模型23
将土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卡在螺旋调节管10的卡扣上,传感器上的传输线从卡线槽9和卡线夹11内穿过,然后向传感器支架组合2方向滑动滑动底座3,直至定距标板4靠近传感器支架组合2,通过旋转螺旋调节管10调整传感器伸出固定环8的长度,使传感器与定距标板4相贴合,再反向滑动滑动底座3,使定距标板4远离传感器支架组合2移动至坝体模型23的坡面位置,然后向传感器支架组合2所靠近的主体箱1侧面和定距标板4之间放入红土制作坝体模型23;
最后对坝体模型23进行注水和风干,模拟库水位上升和下降时的增湿、脱湿过程
如图7所示,坝体模型23制作完成后,静置24h,然后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将定距标板4松开后向上转动从主体箱1内脱出,将注水管6和外部水管相连接,将进气管5和外部热风管道相连接,先通过注水管6向主体箱1内注水,通过注水管6对模型底部注水模拟库水位上升引起的增湿过程,主体箱1内水位逐渐上升,当水位升高至一定高度时,浸泡坝坡24h,然后通过主体箱1底部的多个放水管对主体箱1内进行放水,放水完毕后,通过进气管5向主体箱1内输送热风,热风经加热栅板7分散后对坝体吹风24h,通过反复的注水、放水风干模拟库水位升降引起的干湿循环过程,通过传感器观测每次库水位上升的增湿过程、库水位下降的脱湿过程中坝体内各层的土压力、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其中坝体模型23的制备如下:
1)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将红土自然风干,风干含水率为3-5%,过5mm 筛,取小于5mm 的红土配制成最优含水率为28.0%的红土样;
2)然后铺设步骤1中的红土样,采用人工分层击实法制作,制作过程中,在主体箱1内壁画好刻度线,控制红土干密度为1.30g /cm3,根据坝体模型23尺寸平均分多层铺土,根据每层用土量,称取步骤1中的红土样,按坝体模型23尺寸均匀铺在主体箱1内,用木槌击实至刻度线满足要求,且坝体模型23的坡面和定距标板4贴合,用小刀刨毛表面,进行下一层铺土击实,直至完成多层击实,一般可根据坝体模型23的尺寸平均分成5层来铺设并击实。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箱(1)、传感器支架组合(2)、滑动底座(3)、定距标板(4)、进气管(5)、注水管(6)和加热栅板(7),所述主箱体(1)的上表面为敞口,底面设置有多个放水管,主箱体(1)的一侧面外壁上从上至下设置有进气管(5)和注水管(6),其内壁设置有加热栅板(7),加热栅板(7)上开设有散热槽,加热栅板(7)和主箱体(1)的侧面内壁之间设置有散热空腔,注水管(6)通过多个分流管连通至主箱体内,进气管(5)通过多个分支管和散热空腔相连通;
所述传感器支架组合(2)固定在主体箱(1)内且与加热栅板(7)相对,所述传感器支架组合(2)由多个传感器支架呈矩阵排列而成,所述传感器支架由固定环(8)、卡线槽(9)、螺旋调节管(10)、卡线夹(11)、磁铁(12)和四个支撑臂(13)组成,四个支撑臂(13)均匀固定在固定环(8)外侧,所述支撑臂(13)上开有卡线槽(9),卡线夹(11)置于支撑臂(13)上且和卡线槽(9)相邻,所述支撑臂(13)的末端设置有磁铁(12),相邻的两个传感器支架之间通过磁铁(12)吸附连接,所述螺旋调节管(1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固定环(8)的内圈,螺旋调节管(10)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夹口,所述螺纹调节管(10)上设置有旋转拨板;
所述定距标板(4)通过滑动底座(3)固定在主体箱(1)内,且位于传感器支架组合(2)和加热栅板(7)之间,两个滑动底座(3)分别设置于主体箱(1)的顶部两侧,所述滑动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滑动卡槽(19),滑动卡槽(19)卡置于主体箱(1)顶部侧壁上,滑动底座(3)的上方固定有偏转板(16),偏转板(16)为弧形板,偏转板(16)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滑动底座(3)上开有贯穿孔,支撑杆(17)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滑动底座(3)上的贯穿孔穿出,支撑杆(17)的末端与竖直的传动臂(20)的一端相连,悬置臂(21)垂直固定在传动臂(20)的另一端,且位于偏转板(16)的上方,所述悬置臂(21)上开设有安装孔,卡销(22)穿过悬置臂(21)上的安装孔置于下方偏转板(16)上对应的定位槽内,所述支撑杆(17)上轴向开设有贯穿的夹板槽(18),定距标板(4)固定在夹板槽(1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栅板(7)上开设有两组散热槽,且上下分布,每组散热槽由至少八个散热槽组成,且从中间分为两部分,所述散热槽为斜槽,且每组散热槽中的两部分倾斜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的两侧内壁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竖直的金属边条(15),所述金属边条(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卡条(14),所述传感器支架组合(2)两侧的磁铁(12)分别和主体箱(1)两侧内壁上的金属边条(15)吸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标板(4)的长度大于主体箱(1)的高度。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装置进行土壤力学特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tep1确定坝体模型(23)的尺寸,根据坝体模型(23)的坡面斜度调节定距标板(4)的斜度
将卡销(22)从定位槽内拔出,然后在主体箱(1)内偏转定距标板(4),使定距标板(4)斜度和模型(23)的坡面斜度一致,定距标板(4)通过支撑杆(17)带动传动臂(20)和悬置臂(21)偏转,然后将悬置臂(21)上的卡销(22)插入下方对应的定位槽内进行固定;
Step2调整定距标板(4)和传感器支架,对传感器支架上的传感器的位置进行设定并制作坝体模型(23)
将土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卡在螺旋调节管(10)上,然后向传感器支架组合(2)方向滑动滑动底座(3),直至定距标板(4)靠近传感器支架组合(2),通过旋转螺旋调节管(10)调整传感器伸出固定环(8)的长度,使传感器与定距标板(4)相贴合,再反向滑动滑动底座(3),使定距标板(4)远离传感器支架组合(2)移动至坝体模型(23)的坡面位置,然后向传感器支架组合(2)所靠近的主体箱(1)侧面和定距标板(4)之间放入红土制作坝体模型(23);
Step3对坝体模型(23)进行注水和风干,模拟库水位上升和下降时的增湿、脱湿过程
坝体模型(23)制作完成后,静置24h,然后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将定距标板(4)松开后向上转动从主体箱(1)内脱出,将注水管(6)和外部水管相连接,将进气管(5)和外部热风管道相连接,先通过注水管(6)向主体箱(1)内注水,通过注水管(6)对模型底部注水模拟库水位上升引起的增湿过程,主体箱(1)内水位逐渐上升,当水位升高至一定高度时,浸泡坝坡24h,然后通过主体箱(1)底部的多个放水管对主体箱(1)内进行放水,放水完毕后,通过进气管(5)向主体箱(1)内输送热风,热风经加热栅板(7)分散后对坝体吹风24h,通过反复的注水、放水风干模拟库水位升降引起的干湿循环过程,通过传感器观测每次库水位上升的增湿过程、库水位下降的脱湿过程中坝体内各层的土压力、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坝体模型(23)的制备如下:
1)将红土自然风干,风干含水率为3-5%,过5mm 筛,取小于5mm 的红土配制成含水率28.0%的红土样;
2)然后铺设步骤1中的红土样,采用人工分层击实法制作,制作过程中,在主体箱(1)内壁画好刻度线,控制红土干密度为1.30g /cm3,根据坝体模型(23)尺寸平均分多层铺土,根据每层用土量,称取步骤1中的红土样,按坝体模型(23)尺寸均匀铺在主体箱(1)内,用木槌击实至刻度线满足要求,且坝体模型(23)的坡面和定距标板(4)贴合,用小刀刨毛表面,进行下一层铺土击实,直至完成多层击实。
CN201910308407.3A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00450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8407.3A CN110045088A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8407.3A CN110045088A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5088A true CN110045088A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77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8407.3A Pending CN110045088A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5088A (zh)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8434B2 (en) * 1998-06-04 2006-04-18 Pixterra, Inc. Spillage control safety floor matting
CN200950318Y (zh) * 2006-09-18 2007-09-19 湖南科技大学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堤坝渗流与探测模拟装置
CN101667324A (zh) * 2008-09-03 2010-03-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和系统及系统的构建方法
CN201787931U (zh) * 2010-08-12 2011-04-06 付梓修 滑坡位移监测系统
CN103322902A (zh) * 2013-04-03 2013-09-25 合肥工业大学 边坡二维角位移与脉动监测器及其安装方法
CN103616493A (zh) * 2013-11-29 2014-03-05 三峡大学 一种三维人工降雨水库型滑坡物理模型试验设备
CN203772699U (zh) * 2014-04-16 2014-08-13 吉林大学 坝基土体三维渗透淤堵模拟试验装置
CN204064522U (zh) * 2014-08-14 2014-12-31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准分布式滑坡土压力实时监测装置
CA2919894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Geopier Foundation Compan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bilizing slopes and embankments with soil load transfer plates
CN104751725A (zh) * 2015-04-21 2015-07-01 河海大学 边坡滑坡教学演示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4435307U (zh) * 2015-01-19 2015-07-01 三峡大学 一种研究滑坡涌浪传播规律及其对大坝寿命预测的模型
CN105672193A (zh) * 2016-03-29 2016-06-15 安徽理工大学 模拟坝体逐渐溃决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5875081U (zh) * 2016-06-24 2017-01-1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测控的水利护坡网
CN106405051A (zh) * 2016-09-30 2017-02-15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旱涝急转下水库坝坡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6056526U (zh) * 2016-09-26 2017-03-29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土石坝滑坡摄影测量实验平台
CN108221844A (zh) * 2017-12-31 2018-06-29 浙江大学 模拟潮汐荷载作用下临海基坑动态响应试验装置
CN207881917U (zh) * 2018-03-09 2018-09-18 西南交通大学 用于富水砂土地层中隧道结构及围岩的动力响应测试系统
CN207881916U (zh) * 2018-02-13 2018-09-18 广西大学 可持续加载、调节水位高度和剪切方向刚度的实验装置
CN108828188A (zh) * 2018-06-21 2018-11-16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地下水诱发土质边坡失稳的物理模型
CN109208656A (zh) * 2018-09-19 2019-01-1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推移式滑坡-抗滑桩模型试验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208506039U (zh) * 2018-07-18 2019-02-15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水敏性材料层的滑坡模型试验可视化装置
CN208568521U (zh) * 2018-07-19 2019-03-01 贵州遵义博源环境科技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水分分析仪
CN109406023A (zh) * 2018-09-04 2019-03-01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海堤堤身结构的受力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8434B2 (en) * 1998-06-04 2006-04-18 Pixterra, Inc. Spillage control safety floor matting
CN200950318Y (zh) * 2006-09-18 2007-09-19 湖南科技大学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堤坝渗流与探测模拟装置
CN101667324A (zh) * 2008-09-03 2010-03-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滑坡监测预警方法和系统及系统的构建方法
CN201787931U (zh) * 2010-08-12 2011-04-06 付梓修 滑坡位移监测系统
CN103322902A (zh) * 2013-04-03 2013-09-25 合肥工业大学 边坡二维角位移与脉动监测器及其安装方法
CA2919894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Geopier Foundation Compan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bilizing slopes and embankments with soil load transfer plates
CN103616493A (zh) * 2013-11-29 2014-03-05 三峡大学 一种三维人工降雨水库型滑坡物理模型试验设备
CN203772699U (zh) * 2014-04-16 2014-08-13 吉林大学 坝基土体三维渗透淤堵模拟试验装置
CN204064522U (zh) * 2014-08-14 2014-12-31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准分布式滑坡土压力实时监测装置
CN204435307U (zh) * 2015-01-19 2015-07-01 三峡大学 一种研究滑坡涌浪传播规律及其对大坝寿命预测的模型
CN104751725A (zh) * 2015-04-21 2015-07-01 河海大学 边坡滑坡教学演示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5672193A (zh) * 2016-03-29 2016-06-15 安徽理工大学 模拟坝体逐渐溃决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5875081U (zh) * 2016-06-24 2017-01-1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测控的水利护坡网
CN206056526U (zh) * 2016-09-26 2017-03-29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土石坝滑坡摄影测量实验平台
CN106405051A (zh) * 2016-09-30 2017-02-15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旱涝急转下水库坝坡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8221844A (zh) * 2017-12-31 2018-06-29 浙江大学 模拟潮汐荷载作用下临海基坑动态响应试验装置
CN207881916U (zh) * 2018-02-13 2018-09-18 广西大学 可持续加载、调节水位高度和剪切方向刚度的实验装置
CN207881917U (zh) * 2018-03-09 2018-09-18 西南交通大学 用于富水砂土地层中隧道结构及围岩的动力响应测试系统
CN108828188A (zh) * 2018-06-21 2018-11-16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地下水诱发土质边坡失稳的物理模型
CN208506039U (zh) * 2018-07-18 2019-02-15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水敏性材料层的滑坡模型试验可视化装置
CN208568521U (zh) * 2018-07-19 2019-03-01 贵州遵义博源环境科技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水分分析仪
CN109406023A (zh) * 2018-09-04 2019-03-01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海堤堤身结构的受力测量装置
CN109208656A (zh) * 2018-09-19 2019-01-1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推移式滑坡-抗滑桩模型试验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8886A (zh) 一种用于研究坡面径流和地下孔裂隙流的模拟试验装置
CN208780528U (zh) 岩石模型试件倾斜角制作装置
CN110132523A (zh) 一种风沙风洞的空气整流装置
CN206639500U (zh) 一种城市风环境模拟装置
CN108872467A (zh)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板材火灾蔓延特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0045088A (zh) 一种模拟红土坝体溃决的土壤力学特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9342252A (zh) 植被边坡抗冲刷性研究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8168830A (zh) 一种模拟山区风对结构影响的风洞试验装置
CN201859104U (zh) 一种用于研究坡面径流和地下孔裂隙流的模拟试验装置
CN104677592A (zh) 区域地下水流场三维动态模拟试验台
CN109752276A (zh) 一种土体三轴试样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4461711U (zh) 区域地下水流场三维动态模拟试验台
CN109283316A (zh) 一种用于露天矿边坡相似模拟试验的降雨系统
CN107034839B (zh) 自循环式河流演变实验系统
CN105910867B (zh) 一种快速制备不同含水率岩土试样的简便装置
CN101908611B (zh) 地沟送风式固化室
CN218353597U (zh) 一种用于边坡植物测试的植物生长装置
CN206101061U (zh) 一种立体育苗架
CN208872619U (zh) 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
CN209327171U (zh) 一种测定非饱和土渗透系数曲线的实验装置
CN109247157A (zh) 一种活动式原位分析根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08907897U (zh) 一种用于露天矿边坡相似模拟试验的降雨系统
CN206177941U (zh) 一种用于铺设倾斜煤层的实验装置
CN107750918A (zh) 一种园林灌溉装置
CN207589676U (zh) 一种园林苗木假植用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1126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