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3060B - 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3060B
CN110043060B CN201910247678.2A CN201910247678A CN110043060B CN 110043060 B CN110043060 B CN 110043060B CN 201910247678 A CN201910247678 A CN 201910247678A CN 110043060 B CN110043060 B CN 110043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encircling
column support
new
flo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76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3060A (zh
Inventor
沈成红
刘成涛
陈春波
李留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ongd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ongd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ongd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ongd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76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3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3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3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3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3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属于房屋结构改造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方法改进承重结构有困难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安装上、下环抱柱托;步骤2,安装拉结结构;步骤3,去除待截除部位;步骤4,制作新固定结构:制作新楼板和新支梁;步骤5,去除其余结构。本发明方法将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建立的拉结结构分担了落地框架柱的承载重量,使得拆除过程中结构保持稳定,建立与锚固钢筋连为一体的新楼板和新支梁成为新的承重结构,去除了楼板下方的原有落地框架柱,使得楼板下方获得较大的空间,在各个操作步骤中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结构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或对老旧房屋使用功能的不断变化,往往需要对老旧房屋进行改造。但通常也只是对围护墙、隔墙、装修等非承重结构进行改造。涉及改变结构体系的案例不多,尤其对高层框架结构的框架柱的承重体系进行改造的可借鉴的方法较少。案例:某90年代15层高层框架结构办公楼,主出入口部位柱距为3.6米,按现在使用需求,空间感觉较拥挤,舒适性较差,因此业主提出拔除底层出入口位置的各别框架柱,使底层大厅处柱距为7.2米,二层及以上柱距仍为3.6米。直接破除承重结构会使得整个楼房的结构受力体系发生改变,会直接造成结构的破坏,虽经计算将出入口的柱截断后改为梁上柱可以满足后期的使用要求,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上述目的,从目前公开的此领域的专利来看仍是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方法改进承重结构有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落地框架柱的方法,其能够将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并能保持结构稳定,不易松散、垮塌。
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安装上、下环抱柱托:制作上、下环抱柱托,将制作完成的上、下环抱柱托固定于落地框架柱上,使得上、下环抱柱托分别位于待截除部位的上下两侧,其中,上环抱柱托位于原楼板的上方;
步骤2,安装拉结结构:上、下环抱柱托之间安装多组彼此连接的千斤顶及钢管柱,在原楼板上开孔洞,钢管柱的上部穿过原楼板上的孔洞与上环抱柱托固定连接,千斤顶的下部固定在下环抱柱托上;在上环抱柱托的四周安装拉结型钢,每根拉结型钢连接其他固定不动的落地框架柱或墙体上,以形成拉结结构;
步骤3,去除待截除部位:去除待截除部位中的原支梁,去除位于上、下环抱柱托之间落地框架柱的部分,同时保留落地框架柱中靠近楼板下部位置的钢筋,形成锚固钢筋;保留落地框架柱中的钢筋形成锚固钢筋以便于后续的步骤处理;
步骤4,制作新固定结构:
步骤4-1,在步骤3形成的锚固钢筋处制作新楼板;
步骤4-2,在新楼板下部、步骤3形成的锚固钢筋处制作新支梁;
步骤5,去除其余结构:拆除千斤顶、钢管柱和拉结型钢,凿除上、下环抱柱托以及下部残留的落地框架柱。
本发明方法将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在各个操作步骤中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结构,建立的拉结结构是本发明主要的发明点,由于落地框架柱为称重结构,直接贸然破除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破坏极为严重,会有坍塌风险,建立拉结结构首先将落地框架柱承载的重量进行分担,以便于后续步骤处理;在锚固钢筋处制作新的固定结构是另一发明点,将保留的锚固钢筋作为新固定结构的锚固支撑点,在未形成新固定的结构前部不拆除拉结结构,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效防止结构松散、坍塌。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上、下环抱柱托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将环抱柱托主筋植入落地框架柱内;
步骤1-2,支模板、捆扎环抱柱托主筋并预埋钢板;
步骤1-3,向模板中浇筑混凝土,经养护后拆模制得上、下环抱柱托。
将环抱柱托主筋植入落地框架柱,制得的上、下环抱柱托与落地框架柱连为一个整体,可保证上、下环抱柱托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以及上、下环抱柱托与落地框架柱连接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步骤1-2中,模板为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钢板被预埋在模板的四个拐角处。这一结构便于钢管柱和千斤顶快速找准对齐位置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步骤2中,钢管柱与上环抱柱托上的钢板焊接以实现固定连接,千斤顶与下环抱柱托上的钢板焊接以实现固定连接。钢管柱和千斤顶将上、下环抱柱托连为一个整体,拆除其他结构时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不易松散,保证了结构的强度以及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步骤4-2中,制作新支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2-1,在新楼板下方,支设新支梁模板;
步骤4-2-2,安装并绑扎托梁钢筋;
步骤4-2-3,将锚固钢筋锚入新支梁模板处;
步骤4-2-4,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经养护、拆模后形成与其他框架柱相连的新支梁。
新支梁与锚固钢筋连为一体,并承托新楼板,成为新的支撑结构,保证了新楼板的承载能力,确保新楼板不会垮塌,新楼板上方的落地框架柱也能保持稳定的结构。
进一步地,新支梁的宽度与落地框架柱的宽度保持一致,以保证新支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也不至于造成材料浪费。
进一步地,步骤3中,锚固钢筋的长度至少为500mm。过短的锚固钢筋不便于新楼板和新支梁的施工制作,也无法保证新楼板和新支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因此限定锚固钢筋的最短长度,以便于后续新楼板以及新支梁的制作,以及确保了制作的新楼板和新支梁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将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建立的拉结结构分担了落地框架柱的承载重量,使得拆除过程中结构保持稳定,建立与锚固钢筋连为一体的新楼板和新支梁成为新的承重结构,去除了楼板下方的原有落地框架柱,使得楼板下方获得较大的空间,在各个操作步骤中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拉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步骤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步骤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步骤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步骤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步骤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落地框架柱;2-上环抱柱托;3-下环抱柱托;4-原楼板;41-孔洞;42-原支梁;5-千斤顶;6-钢管柱;7-拉结型钢;8-钢板;9-锚固钢筋;10-新楼板;11-新支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的落地框架柱1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安装上、下环抱柱托2、3:制作上、下环抱柱托2、3,将制作完成的上、下环抱柱托2、3固定于落地框架柱1上,使得上、下环抱柱托2、3分别位于待截除部位的上下两侧,其中,上环抱柱托2位于原楼板4的上方;
上、下环抱柱托2、3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将环抱柱托主筋植入落地框架柱1内;
步骤1-2,支模板、捆扎环抱柱托主筋并预埋钢板;模板为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钢板8被预埋在模板的四个拐角处;这一结构便于钢管柱6和千斤顶5快速找准对齐位置进行定位;
步骤1-3,向模板中浇筑混凝土,经养护后拆模制得上、下环抱柱托2、3。
将环抱柱托主筋植入落地框架柱1,制得的上、下环抱柱托2、3与落地框架柱1连为一个整体,可保证上、下环抱柱托2、3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以及上、下环抱柱托2、3与落地框架柱1连接处的稳定性;
步骤2,安装拉结结构:上、下环抱柱托2、3之间安装多组彼此连接的千斤顶5及钢管柱6,在原楼板4上开孔洞41,钢管柱6的上部穿过原楼板4上的孔洞41与上环抱柱托2固定连接,千斤顶5的下部固定在下环抱柱托2、3上;在上环抱柱托2的四周安装拉结型钢7,每根拉结型钢7连接其他固定不动的落地框架柱1或墙体上,以形成拉结结构;
步骤3,去除待截除部位:去除待截除部位中的原支梁42,去除位于上、下环抱柱托2、3之间落地框架柱1的部分,同时保留落地框架柱1中靠近楼板下部位置的钢筋,形成锚固钢筋9;保留落地框架柱1中的钢筋形成锚固钢筋9以便于后续的步骤处理;
步骤4,制作新固定结构:
步骤4-1,在步骤3形成的锚固钢筋9处制作新楼板10;
步骤4-2,在新楼板10下部、步骤3形成的锚固钢筋9处制作新支梁11;
制作新支梁11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2-1,在新楼板10下方,支设新支梁11模板;
步骤4-2-2,安装并绑扎托梁钢筋;
步骤4-2-3,将锚固钢筋9锚入新支梁11模板处;
步骤4-2-4,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经养护、拆模后形成与其他框架柱相连的新支梁11;新支梁11与锚固钢筋9连为一体,并承托新楼板10,成为新的支撑结构,保证了新楼板10的承载能力,确保新楼板10不会垮塌,新楼板10上方的落地框架柱1也能保持稳定的结构。
步骤5,去除其余结构:拆除千斤顶5、钢管柱6和拉结型钢7,凿除上、下环抱柱托2、3以及下部残留的落地框架柱1。
本发明方法将落地框架柱1改为梁上柱结构,在各个操作步骤中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结构,建立的拉结结构是本发明主要的发明点,由于落地框架柱1为称重结构,直接贸然破除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破坏极为严重,会有坍塌风险,建立拉结结构首先将落地框架柱1承载的重量进行分担,以便于后续步骤处理;在锚固钢筋9处制作新的固定结构是另一发明点,将保留的锚固钢筋9作为新固定结构的锚固支撑点,在未形成新固定的结构前部不拆除拉结结构,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效防止结构松散、坍塌。
步骤2中,钢管柱6与上环抱柱托2上的钢板8焊接以实现固定连接,千斤顶5与下环抱柱托3上的钢板8焊接以实现固定连接。钢管柱6和千斤顶5将上、下环抱柱托2、3连为一个整体,拆除其他结构时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不易松散,保证了结构的强度以及结构的稳定性。
新支梁11的宽度与落地框架柱1的宽度保持一致,以保证新支梁11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也不至于造成材料浪费。
步骤3中,锚固钢筋9的长度至少为500mm。过短的锚固钢筋9不便于新楼板10和新支梁11的施工制作,也无法保证新楼板10和新支梁11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因此限定锚固钢筋9的最短长度,以便于后续新楼板10以及新支梁11的制作,以及确保了制作的新楼板10和新支梁11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原理为:在落地框架柱1截断前安装拉结结构,使得落地框架柱1截断后上部的荷载向拉结结构传递,以确保上部落地框架柱1的稳定;在锚固钢筋9处制作并安装新楼板10和新支梁11形成的新的称重体系,新楼板10和新支梁11均为混凝土结构,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拉结结构,凿除楼板下方残留的落地框架柱1,即可完成结构改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Claims (2)

1.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具体限定了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安装上环抱柱托(2)、下环抱柱托(3):制作上环抱柱托(2)、下环抱柱托(3),将制作完成的上环抱柱托(2)、下环抱柱托(3)固定于落地框架柱(1)上,使得上环抱柱托(2)、下环抱柱托(3)分别位于待截除部位的上下两侧,其中,上环抱柱托(2)位于原楼板(4)的上方;
上环抱柱托(2)、下环抱柱托(3)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将环抱柱托主筋植入落地框架柱(1)内;
步骤1-2,支模板、捆扎环抱柱托主筋并预埋钢板;模板为长方体,钢板(8)被预埋在模板的四个拐角处;这一结构便于钢管柱(6)和千斤顶(5)快速找准对齐位置进行定位;
步骤1-3,向模板中浇筑混凝土,经养护后拆模制得上环抱柱托(2)、下环抱柱托(3);
步骤2,安装拉结结构:上环抱柱托(2)、下环抱柱托(3)之间安装多组彼此连接的千斤顶(5)及钢管柱(6),在原楼板(4)上开孔洞(41),钢管柱(6)的上部穿过原楼板(4)上的孔洞(41)与上环抱柱托(2)固定连接,千斤顶(5)的下部固定在下环抱柱托(3)上,钢管柱(6)与上环抱柱托(2)上的钢板(8)焊接以实现固定连接,千斤顶(5)与下环抱柱托(3)上的钢板(8)焊接以实现固定连接,钢管柱(6)和千斤顶(5)将上环抱柱托(2)、下环抱柱托(3)连为一个整体;在上环抱柱托(2)的四周安装拉结型钢(7),每根拉结型钢(7)连接其他固定不动的落地框架柱(1)或墙体上,以形成拉结结构;
步骤3,去除待截除部位:去除待截除部位中的原支梁(42),去除位于上环抱柱托(2)、下环抱柱托(3)间落地框架柱(1)的部分,同时保留落地框架柱(1)中靠近楼板下部位置的钢筋,形成锚固钢筋(9);保留落地框架柱(1)中的钢筋形成锚固钢筋(9)以便于后续的步骤处理;
步骤4,制作新固定结构:
步骤4-1,在步骤3形成的锚固钢筋(9)处制作新楼板(10);
步骤4-2,在新楼板(10)下部、步骤3形成的锚固钢筋(9)处制作新支梁(11),新支梁(11)的宽度与落地框架柱(1)的宽度保持一致;
制作新支梁(11)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2-1,在新楼板(10)下方,支设新支梁(11)模板;
步骤4-2-2,安装并绑扎新支梁钢筋;
步骤4-2-3,将锚固钢筋(9)锚入新支梁(11)模板处;
步骤4-2-4,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经养护、拆模后形成与其他框架柱相连的新支梁(11);所述新支梁(11)与锚固钢筋(9)连为一体,并承托新楼板(10),成为新的支撑结构;
步骤5,去除其余结构:拆除千斤顶(5)、钢管柱(6)和拉结型钢(7),凿除上环抱柱托(2)、下环抱柱托(3)以及下部残留的落地框架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锚固钢筋的长度至少为500mm。
CN201910247678.2A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 Active CN110043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7678.2A CN110043060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7678.2A CN110043060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3060A CN110043060A (zh) 2019-07-23
CN110043060B true CN110043060B (zh) 2021-05-18

Family

ID=67275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7678.2A Active CN110043060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30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7326B (zh) * 2020-06-19 2022-01-18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柱临时托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914649B (zh) * 2021-10-26 2022-11-25 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既有框架结构的改造悬挑平台及其改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1226B2 (ja) * 1997-10-02 2005-09-07 株式会社熊谷組 柱状構造部材を有する既存の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免震方法
JP3820498B2 (ja) * 1999-03-09 2006-09-13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既存建物の免震化工法
CN100469996C (zh) * 2007-05-11 2009-03-18 李今保 计算机应变控制梁柱托换方法
CN102505866A (zh) * 2011-11-18 2012-06-20 广州华特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一种柱身缺陷混凝土的置换方法
CN103452328B (zh) * 2013-07-08 2016-01-20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减柱强梁加固装置及方法
CN106088640A (zh) * 2016-06-03 2016-11-09 河海大学 对既有框架结构进行抽柱改造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3060A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90799A1 (en) Prefabricated frame
CN102605858B (zh) 一种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
CN103015706B (zh) 提升电梯井道模系统及用于电梯井道现浇墙体施工的方法
CN103485530B (zh) 一种专用于高层建筑的组合式楼梯的钢模板及其组装方法
CN105625566B (zh) 装配式混凝土正交斜放空间网格盒式结构筒中筒结构
CN110043060B (zh) 一种落地框架柱改为梁上柱结构的方法
KR101798138B1 (ko) 멀티 프리캐스트 벽체 구조체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05040823A (zh) 一种剪刀楼梯的隔墙板与楼层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828341B1 (ko) 판형벽체 구조체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12593632A (zh) 适用于大跨度高净空建筑的装配式梁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140884B1 (ko) 건축물의 벽체 시공용 거푸집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111663659A (zh) 错层同步施工方法
CN20821984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
CN111075101A (zh) 一种bm连锁砌块u型块过梁、圈梁和水平系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12583724U (zh) 一种用于地下临时折线钢架支撑体系
CN215716420U (zh) 一种预制楼板中部支座连接结构
CN215670918U (zh) 用于高边坡框格梁的操作架
CN212506301U (zh) 一种永临结合装配式内支撑体系
CN209244257U (zh) 一种可拆装的楼盖模壳
CN111927509A (zh) 一种用于地下临时折线钢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KR101045000B1 (ko) 탈부착형 합벽지지대
CN220219023U (zh) 一种现浇厂房楼板钢筋定位结构
CN111851804A (zh) 一种装配式免拆模结构体模壳及现浇筑免拆模结构体
CN111502038A (zh) 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734782U (zh) 一种用于临边洞口装修的移动操作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